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其中的生死观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对现代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家对于生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生死相依,生死无常,生死自在。
道家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的。
在道家看来,生与死是一个整体,生命的产生与消亡是不可分割的过程。
正如道家经典《道德经》所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而后生。
”这表明生命的循环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态,正如春天离不开冬天,夜晚离不开白天一样。
道家认为生死是无常的。
道家主张变通、拥抱变化,因此他们对于生死持有的态度也是相对开放的。
在道家看来,生死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和掌控的。
他们主张顺应自然,接受生死的无常性。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意味着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通过相互平衡、调和来实现和谐。
生死作为阴阳两极之一,同样也需要被接纳和平衡。
道家认为生死是自在的。
道家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追求自然的本性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在道家看来,生死并不是一个可怕或者避免的事情,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应该随之而来,顺其自然。
生死是一个自在的循环,正如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所说:“生之徒,其生也脆;其死也坚。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表明只有接纳生死的无常,才能达到生命的自在、坚强和和谐。
这种道家的生死观对现代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
道家的生死观提醒着人们要顺应自然,接纳生死的无常性。
现代社会往往过于追求安逸和稳定,很多人对于生死有着很强的恐惧感。
道家的生死观告诉我们,接受生死的无常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真正接纳它,才能调整好心态,平衡自己的情绪。
道家的生死观给予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
现代社会对于生死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人们往往因为害怕死亡而放弃希望和挣扎。
道家的生死观告诉我们,人可以选择接受生死,也可以选择反抗生死。
死亡并不是最终的终结,而是一个循环中的一环。
道家生死观
道家生死观
道家生死观是道家哲学对于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理解。
道家注重追求自然之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生死问题也有一些独特的看法。
生命和死亡的统一:道家认为生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过程,生命和死亡是统一的整体。
生是死的根源,死是生的必然结果,两者密切相连,相互依赖。
自然流转的观念:道家强调自然的流转和变化,认为生死是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遵循自然的规律。
生命如同天地一样,有起有落,有生有死,没有绝对的始终。
无为而治: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逆流而行,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鼓励个体顺其自然,不恐惧死亡,顺应生命的自然流转。
道法自然:道家追求与道合一,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和法则。
生命的起源与结束都是由道决定的,相信生死都包含在道的运行之中。
相对平等的态度:道家不强调个体的永恒性或个人的特殊性,对于生命和死亡持有相对平等的态度。
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个体在宇宙间只是短暂的存在。
总的来说,道家生死观强调生命与死亡的统一,认为生死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与道合一、顺应自然的态度。
道家鼓励个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追寻与宇宙共生共存的境界。
道家的“归根复命”生死观
道家的“归根复命”生死观——摘于《道临天下35》道家思想却对生死观念谈及比较深刻,虽然与其他文化共通,但是又稍微隐晦,这是历代学者难以觉察和认识的领域,现笔者在此作如下分析:一:引证《道德经》16章的解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大致译文如下:万物都在演化,我观察这些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从无到有生长壮大,最终又各自发展回归到原来的地方,万物回归后的现象也叫做“静”,它也可称之为再次诞生。
这种再生现象也可说是自然规律,知道这种规律的存在是明白豁达的人。
在16章中老子阐述一种自然的循环规律----即大道的“归根复命”理念,展现了万物生死往复现象的普遍性。
人类即隶属于万物自然之中,如果把这个“归根复命”的道理应用到人类中,则体现出一种生命的连续性。
当然,更具体的诠释则回归到系列之前的大道解析中......1:引自 25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处描述的大道形态让人很容易想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平面圆形自主旋转。
2:引自25章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句话描述的是大道能量的流向模式,又因为万物皆为大道能量的表现形式,所以可以理解为万物从本源出来远离,然后又返回本源。
这是一种大道自然的能量循环。
客观而普遍性。
综合以上25章中的两点分析:”轮回“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像车轮那样周而复始的旋转。
这在中国老子对大道的循环特质也得以相融共同,具有普遍性。
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此诠释生死轮回现象上又得以照应。
可以说“轮回”是大道自主循环特质的描述,适用于万物演化,支持人类生命的可持续现象存在,用来形容人生循环往复的生死现象。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浅谈道家生死观及其对现代的意义道家生死观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对生命、死亡、存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哲学指导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而道家生死观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本文将从道家生死观的基本内容入手,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道家生死观的基本内容道家生死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哲学,主要体现在《道德经》和《庄子》等经典著作中。
道家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可以概括为“返璞归真”、“自然无为”、“超越生死”等基本观点。
道家生死观主张“返璞归真”,即认为人应当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状态,摆脱世俗的烦扰和束缚,以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宁静。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保持平常心,对于生死不执着,不苟同世俗的繁文缛节,以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
道家生死观强调“自然无为”,即主张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而为。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顺其自然,不害怕死亡,不执着于生存,从而把握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道家生死观主张“超越生死”,即认为生死并非终点,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人应当超越生死的束缚,超越生死的境界。
在生死问题上,道家主张人们应当超越生死的束缚,超越世俗的生死观念,以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二、道家生死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道家生死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生死问题,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执着。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死问题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苦恼等心理问题,而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对待生死问题,摆脱对生死的恐惧和执着,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平静。
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而为。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具有功利主义、功利心态等问题,而道家生死观可以帮助人们顺应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摆脱功利主义的束缚,以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三、结语道家生死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备课参考 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备课参考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结束了一天的疲劳工作,我又翻起了我大学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启蒙书——《庄子》。
果然,“温故而知新”,这一次《庄子》中的生死观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死相因,自然之理人偶然生,必然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趋向死亡的过程。
庄子认为,生和死仿佛是桥的两岸,是有联系的。
我们每个人都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由生转化为死,这已经成为像四季更迭一样的自然之理。
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中:1,由无到形成气到形成形到形成生命,再由生命转化为形体转化为气,最终又化归为无。
这一点出现在《庄子》的鼓盆而歌中。
“是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之行也”,正因为庄子认为其妻之死符合自然之理,所以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庆祝其妻归于自然。
2,天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大宗师》中。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死和生是我们人生生存的必然阶段,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且死才是最大的休息,所以顺应自然,自然生死。
3,死亡只是形体的死亡,生命的本心并没有死,它是永存的,亦是生。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孟孙才母死不哀》中。
“且彼有害行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生来和死去,如同早上与晚上,真正的生命没有死亡,生命的本心永远存在,所以当一个人在内心把生命当做一次穿越的时候,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被超越了。
勿喜莫哀,通达生死在儒家重生观念的影响下,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乐生恶死的。
但在庄子看来,生时安生,死时安死,生死之情既齐,则无为当生而忧死。
且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死是复归自然,何不达观乐死?以《庄子》中的《秦失吊丧》为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中国哲学・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海 波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
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
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
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
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
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
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
道家杨朱学派即以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
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
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
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正文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作者:不详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773 更新时间:2021-4-12导论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①]。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日益更新换代。
近年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的历史在发展上出现了飞跃,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来越进步,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远远超过了所有这之前人类史上所创造的物质价值。
过去人的梦想甚至是幻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被一个个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甚至传说中的“常娥奔月”在现在看来都早已不足为奇。
宇宙之迷被一个一个地破解掉了,理性与科学似乎成了万能。
科技使人类获得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人类俨然就成了世上的神,然而,人类事实上还并非是神,而万能也不等于是全能,当人面对自身的问题——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时,科学却丧失了自身强大的威力,一向以“理性动物”自命的人类,终究摆脱不了“动物性”的局限,生来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的矛盾的困扰之中。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死之迷的破解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其实,早在人类文明发韧的初始,人类就受到了生与死的问题的侵扰,按《圣经》上的记载,人类史上第一个死去的人——亚伯尔,成了第一代人类的困惑,人类自古就在不断追问人的生来死去:人的生命究竟渊源于何处?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任何人,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不论帝王将相抑或平民百姓,也不论英雄领袖还是江洋大盗,只要他理智健全,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有人并不承认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生与死的问题必定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过。
归根复命, 死而不亡者寿, 道教的生死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一、生死自然而然就像一株大树,在自然的状态下,花叶凋零,果实落地,最后都是复归于泥土,滋养大树的根系。
《道德经》所言的“归根”,就是一种归宿。
根,是创造我们生命的本源。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后都注定为一个归宿——归根。
所有的生命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都要复归其本源。
归根曰静——归根是一种绝然的静,又是一种超然的“无”。
静曰复命——陈腐在静中消亡,新生在静中萌动。
我们的生命,从万籁俱寂的“静”中来,从了无生息的“无”中来。
从无中生有,从静中萌动。
归根之后,我们又由动转静,由有化无。
这就是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的对立统一。
这就是天地间的大道。
大道之中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自然的生命观,反映了生命的自然。
没有衰老与死亡,就没有新生与成长。
不推陈出新,事物就不能向前发展。
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未来,生命永远不会消亡,永远在“归根”中获得“复命”。
二、重视生亦笑对死《度人经》讲:“仙道贵生”。
长生久视的理想是道教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但道教并非一味的追求生而畏惧死。
道教对生命的态度讲究自然,就是说对待生我们要自然,对待死也要自然,这才是道教对生命的态度。
《齐物论》有云:“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
”庄子从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他认为死和生一样都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是必然发生的,无一人可以幸免。
人生是一个“气”的循环变化,人的身体会消亡,人的思想可以不断传承下去,通过自我的循环变迁而达到逍遥的境界,“死”在这里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的传承,作为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现象,生与死之间相通、相齐,正是所谓的“死生五变于己”。
庄子丧妻时,从开始的“我独何能无慨然”到后来的的“鼓盆而歌”,正是体现了道教重视生命、亦能坦然面对死亡的通达洒脱。
儒道释三家论中国人的生死观
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 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 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 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 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颇为明显。
㈠中国人的死亡观 ⒈原始死亡观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思维能力极其低 下,人类尚不能对死亡作哲学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 眼光看待死亡,这就使人类的原始死亡观普遍采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话 形式,也就是说死亡问题始终是同原始宗教神话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而作为同原始宗教神话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观的最根本特 征——是对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观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 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死亡终极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观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对超个体灵魂不死的信仰。 ⒉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义和意向 ⑴把死亡当做一种自然的归宿。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⑵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
古之真人,在《庄子》里面,在道家里面,真人的境界是被立得 极高的!佛教一天到晚都在说生死事大、轮回是苦,但是在《庄子》 里边,他就把这个放得下!"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他把一切都归之 于自然了。生,是老天爷生你,是天之所为,死也是老天爷让你死, 是天之所为,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无可奈何,那我就只能安之 若命。你如果不安之若命,你还要在里面添加点喜怒哀乐,你就是吃 饱了没事干,太傻了嘛!我们现在遇到病,放不下,还不是要去找医
人类最早认识死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位一 个人不会动作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没气(呼吸)了才是死; 人类进化了,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而现代医学则定义强调灵魂、肉体的二重性和 人、兽差别,因此,在博恩大夫看来,人的死亡在于灵魂和肉体的分 离,动物的死亡则意味着基本生物机能的终止。而《苏联百科全书》 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死亡与器官的生命活动的停止同时发 生,因此,也与作为独立的生命体系的个人毁灭同时发生;从更普遍 意义上来讲,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质的最终停止,同时还伴有蛋白质的 分解。只有在对有机体的生命本质进行唯物主义的解释的基础上,死 亡才能够被理解。”中国古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在如何对待死亡时,告 诫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腊大哲伊壁鸠鲁也有一段名扬四海 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论述:“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 我们就不存在了。”德国大哲海德格尔也曾说,人之“生”与“死”并非 人生的两个端点,而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类永恒的宿 命,因此,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抛掷出去再反弹 回来而得到规定的。所以,人绝不可以只埋首于“活”,在世俗的生活 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时常安静地“思”,尤其要正视“死”,时刻想 到“死”。这就是人“生”中重视死亡问题考索的意义和价值。
艾米莉_狄金森的道家生死哲学观
道家“善死”的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典型代表庄子
对待其妻子去世的态度了。庄子妻死,其不但不呼天
叫地,反而鼓盆而歌,惠子问其因,答曰:“人且偃然寝
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
也。”
狄金森在致友人的信中热情赞美尘世的生活:
“ 活 着 让 我 狂 喜 — ——活 着 本 身 就 是 一 件 多 么 快 乐 的
死也是如此,生死一体,相互转化。“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 物 与 我 合 一 ”,生 死 具 有 互 属 性 、同 时 性 ,生 与 死 之
间 并 无 清 晰 的 界 限 。“生 ”与 “死 ”,在 “道 ”的 形 而 上 的
观照下, 是没有任何区分的。“死生同状”,“以死生为
一”。
狄金森通过对“死亡”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咏,将自
在道家生死观里,死亡并非生命绝对意义上的终 结,而是“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生命体的 生与死犹如日夜交替般自然。 狄金森把死亡理解为 “一种离别,一种亲朋好友的特殊缺席形式”,或是“一 次 舒 适 的 长 眠 ”。[3]
我注意到人们的消失 当 我 还 是 个 孩 子 — — — 我以为他们去远方游览 或 是 在 荒 凉 的 地 方 落 脚 — — — 然而他们因为死亡才这么做 一 个 小 孩 无 法 看 到 的 事 实 — — — (1149)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来解读死亡。在年幼的孩子眼 里,死亡不是对生命的掠夺,不是永久的消失,不是阴 森肃杀、惨象环生的凄苦诀别。死亡只是暂时的“消 失”离开,或是一次“远方的游览”。 长 长 的 — — — 长 长 的 一 觉 — — — 极 舒 适 的 一 觉 — — — 对 早 晨 没 有 任 何 反 应 — — — 没 有 四 肢 伸 展 — — — 或 是 眼 睑 眨 动 — — — 独 立 特 行 — — — 可曾有过这样的悠闲 在石垒的堤岸上 在 晒 太 阳 中 大 发 几 百 年 — — — 从 不 抬 头 — — — 去 看 正 午 的 骄 阳 (654)
从道教视角解读生死语录
从道教视角解读生死语录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宗教哲学思想体系,对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观点和解读。
本文将以道教的角度解读《生死语录》,探讨其中蕴含的道教智慧和生命哲学。
一、生死的本质在道教看来,生死是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是阴阳交替、生灭变化的体现。
《生死语录》中提到:“生者死之机,死者生之地,生死无端,桃之夭夭。
”这里指出生与死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不存在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将个体的生死视为宇宙运行的一部分,人的生死像大自然里的花朵一样,在生命中绽放,然后又汇入自然的怀抱。
二、生死的无常性道教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生死亦然。
《生死语录》中说:“幽明复转,极否之际。
”这句话意味着生死并非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生者终将死去,死者也有可能再度重生。
道教倡导顺应自然,摒弃执着和分别的心态,因为生死的无常性使得我们无法真正把握和预测事物的发展。
因此,将生死看作一种必然而自然的变化是道教对生命关怀的表达。
三、生死的涵义和修行在道教的修行中,生死被看作是脱离尘世的归宿和解脱的途径。
《生死语录》中强调:“修道者忆暮年,无为者何所欲。
”这句话让我们意识到修行者要时刻铭记自己有限的寿命,追求无为无求的境界。
道教认为,人生短暂,修行者应当舍弃欲望和功利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通过修行,修道者可以洞悉生死的真相,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四、生死的解脱和超越道教追求的是人的内心有别于世俗的宁静,把生死看作是脱离轮回的机会。
《生死语录》中提到:“若薄寿者,留连尘世劣生;若坚志者,智往矣何殁。
”这句话告诉我们,寿命的长短并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内心的坚定和智慧才是重要的。
对于道教来说,生死是变化的,个体死亡只是人生轮回中的一环,真正的解脱和超越来自于内心的修行和觉悟,而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
五、生死的关怀和思考道教倡导的是一种超越个体的关怀和思考方式。
道教生死哲学浅析
道教生死哲学浅析【摘要】本文介绍了道教生死哲学的相关内容。
在我们探讨了道教对生死的看法,引出了接下来正文内容。
在我们分析了道教生死观的起源、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生死观、道教对生死的态度、道教生死观的实践方法以及道教生死哲学的影响。
在我们总结了道教生死观的独特性、道教传统对人们生死观的启示以及道教生死观的现代价值。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道教中关于生死的思想,以及它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道教,生死哲学,观念,态度,实践方法,影响,独特性,传统,启示,现代价值1. 引言1.1 介绍道教生死哲学道教生死哲学是道教中一个重要的哲学领域,关于生死问题在道教传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道教生死哲学主要是探讨生死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看待和处理生死这一人生重要话题。
在道教的世界观中,生死被看作是宇宙中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终结或消失的状态。
道教生死哲学强调人们应该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執著,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生死问题,认识到生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是宇宙规律的一部分。
道教生死哲学通过许多经典和文献,如《道德经》、《易经》等,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
道教通过倡导修身养性、修心养性的方式,引导人们超越俗世的烦恼和执念,从而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
道教生死哲学不仅在古代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当代社会中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道教生死哲学的深入了解和体悟,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死问题,认识到生死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境界的延续和转化。
1.2 探讨道教对生死的看法道教对生死的看法是道教生死哲学的核心之一,也是道教在修行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道教认为生与死是宇宙无常变化的一部分,生死是一体的,不能分割。
道教强调生死是循环轮回的,死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状态的开始。
道教认为死并非灭亡,而是一种转变,是生命的延续和提升。
死亡只是肉体的结束,而灵魂是永恒存在的。
道教对生死的看法体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视角,强调了灵魂的永恒存在和轮回转生的观念。
传统中西生死观
传统中西生死观生死问题作为人类持续关注的终极问题,不管哪种文化都对其有所考量。
然而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着眼点。
重生轻死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就与直面死亡本质,注重探索死亡本性,从终极问题思考人类生存的西方生死观不一样。
儒、释、道三家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和佛家的“出世”作为三个维度相互抵斥又相互制约,最后形成了以儒学为主流, 以佛、道教为两分支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干和正统,倡导从“入世”的角度以生观死。
他们重视怎样“生”,如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意思是,还没想好怎么生存,想死亡做什么,说明在儒家思想里,生与死是割裂的,生排在死的前面。
但他们同样也重视怎样“死”,从“仁”的道义出发,儒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指称。
总的来说,儒家从其中心思想仁道义出发,把着眼点放在了生的意义和死的意义上,并且更加看重生前的道德价值而非死亡,其中最本质的是“爱人”和“克己复礼”,,是不可违的天命,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价值发挥至最大限度以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然而,这种观念占主导的儒家生死观,很明显地重生轻死,偏离了对死亡本体的思索,在他们看来,“死亡似乎是一个确定的显然的众所周知的因而无须追问也不能追问的生活事件或经验事实”,这样的出发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偏见。
以老庄哲学为支柱的道家主张以“道法自然”的观点看待人类的生死问题,也就是说不施加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既是“无为”又是“无所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产生万物的“道”、按照规律自然发展和变化,不强求,与自然与宇宙和谐相处。
老庄认为生与死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所以对待死的态度要和对待生一样,是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人从自然而来,最后化归自然而去这是如同昼夜变化春秋替换一样合理的,这就是道家达观的生死观。
道家的生死观八个字
道家的生死观八个字道家的生死观:虚无主义与自然观道家生死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对生死的理解和态度。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道家看来,生死只是自然界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而且生死的本质是一体的,无有区别。
道家生死观强调人应该超脱尘世的烦扰,追求永恒与不朽的道。
“道生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道家生死观的基本理念。
道家认为,万物的生成与消亡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即由一生而二,由二生而三,由三生而万物。
道家的生死观认为,生死的边界并不那么清晰,生与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不过是生生之间有个变化的过程而已。
生与死是一个循环,是辩证的统一。
在这个意义上,生死对于道家而言并不可怕,它是自然的一部分。
从道家的生死观来看,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生到死再到生的循环过程。
“道生一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万物生成的过程,也说明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生死只是一个变化的形式,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一种方式。
道家生死观的核心观点是虚无主义,在道家看来,生死只是一个万物变化的自然过程,没有什么特别意义或价值,因此不应太过于追求或忧虑。
道家追求的是超然于生死之外的无欲无求状态,追求心灵的解放和自在。
道家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真实的自我。
道家生死观也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道家看来,生死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人应该以心为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寂静。
只有摆脱对生死的执着和追求,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由和幸福。
人的内心应该超越生死的界限,追求真正的自由和无限的可能。
只有人超越对生死的恐惧和焦虑,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自在和满足。
道家生死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自然观。
道家认为,生与死是自然界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遵循着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
在道家看来,生死只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变化过程之一,人不能逃避也不能抗拒。
道家关于生死的论述
道家关于生死的论述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对生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讨了生死和生命的本质,其思想对于我们的思考和现实生活有着很深的启示。
道家认为生死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极端,而真正重要的是生命本身,生命的本质在于其包含了一些不可知和不可测量的数值。
这些数值包括了道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
当人们获得了这些数值的认识,就能够得到与生命相关的感悟和启示。
道家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的流动过程,而死亡是生命的结束。
在上隅垂宣说化身的时候说:“道教也认为万物虽然各有生死,然而万物之源不会消失。
”这个源不可描述,它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和存在,人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它,但它却是永久存在和不变的。
道家认为,真正的生命需要超越物质和形式的束缚,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生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抵御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坚持自己的本质和意义,包容和宽容自己和他人。
因此,道家提出了关于生死的几个观点:1. 生死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道家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死是之间的一个环节。
一切生命都是无始无终的。
生命的存在不仅在于其时间长度,更在于其内容和价值。
2. 生死是一种渐进过程。
生死并非是瞬间的刻划和分离,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人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有所变化。
3. 生命的本质是道。
道是超越形式和物质的存在,是生命的本质,生命又是道的表现。
4. 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和甘泉。
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解释现象,以期获得感悟和成长。
5. 生命的本质是相互联系和依赖。
生命的存在不仅局限于个体的本身,还包括了与其他生命的链接和互动。
道家对生死的论述提出了独特的看法,这些看法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启示和借鉴。
在生命旅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本真和追求真理,超越物质和形式的束缚,让生命真正开花结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珍惜生命,和周围的人和事做更好的联系和交流。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2019年文档
传统生死观的哲学阐释1儒家生死观1.1“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出自《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的意思是人世间的事情都不能应付过来,又何必谈论鬼神的事情。
而且如果尚未弄明白生的事情,又怎能去谈论死的事情呢?显然这六个字道出了孔子的生死观,即生是当下首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
“未知生焉知死”的人生观是一种重生轻死,乐生恶死讲究现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生死观认为人们应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生的问题上,专注于有限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尽力享受人生的乐趣。
1.2“舍生取义”孟子发展了儒家德性人生观,《告子上》中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求熊掌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表现了孟子的生死观,活着固然是好的,但活命不是人生的第一目的,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在活命和理想之间,孟子认为应当首先选择理想,然后才是活命。
按照孟子的解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善性,即恻隐之心;义,则是指在行动上所应走的道路,也就是在行动上去实践恻隐之心,凡是属于正义之路,对社会对历史有益的都可以包含在义的范围之内。
由此看来“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强调了一定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把走正路放在比活命更高的位置上,把义作为第一人生目的。
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超越了纯粹的形而上的性质,走上了实践的领域。
2道家生死观2.1生死相对《齐物论》中庄子讲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是说,诞生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走向死亡的过程,就是诞生的过程,死是生的开始,生死是同一事物的永远轮回。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就是气聚合起来的,人的死亡就是气的离散,生死是不断转换的,神奇可以转化为腐朽,腐朽也可以转化为神奇,这是造化,是大自然安排好的。
他还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长。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意思是人的生命和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天赋的命运,人力是无法改变的,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无论多大的东西,该毁灭的时候还是要毁灭。
道家“生死一体”观及其现代价值
道家“生死一体”观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古代儒家学者要求人们在面对必死的结局时,更应该埋首于现世生活,专注于伦理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实践活动,从而通过立下不朽的功勋,成为世人的楷模,以及撰写出伟大的著作名垂千古,从精神上超越死亡。
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种通过观'死'而为人生充上巨大的动力与冲力的生死智慧。
中国古代的佛家则不然,佛学完全沟通了'生'与'死',要求人们完全弃绝只有一生一死的认识,这样,人之'生'就成了生生死死'轮回'之中的'中介',人们亦永受苦难。
因此,人在必死的结局胁迫下,决不应该孜孜于事功的获取和死后留名,相反,应该窒灭一切欲望、追求与现实行为,破'物执',亦破'我执',从而最终能走向'涅?',通过'死'而获新生--入于不生不死之'西方极乐世界'。
儒佛二家学说虽然大异,但把'生'与'死'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然后加以沟通则是一致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提出了完全的不同的看法。
他们刻意于添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死'的区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
这样,人们也就由对'死'的悟解而达到对'生'的超脱,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者为世人提供的死亡智慧与人生的智慧。
一、通乎'生''死'之命《庄子─至乐》中载有这么一段故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道家生死观的思想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生死观的思想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生死观是指道家文化中对生物死去和生物存在本质上的乐观理解。
它看世界性质上是无尽的,转瞬即逝又永恒不变。
道家生死观劝鼓着人们放弃所称“死”忧虑,安心处"死",
祈望着未来能够重获新的生命,从而探索出有意义的人生。
从古至今,多少人把引起“死”忧虑的苦毒抛却,行出一生善行的事例,得到人们的赞颂,
把死有关的焦虑让位于坚守正义心智的勇气,从而保持自我超然的路径,令多少心灵得以清净。
道家文化的解释拯救人们的心灵流于失和。
即使“死”是场盛大的象征性活动,道家
也认为它也是一个转变,以及它可以表达一种比“死”更大、更宏大的可能性,即‘永恒’。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可能当心害怕再次死去而担心不再复生,而道家生死观却提携着人们在接受死亡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自然之美,人们会在死亡的概念中找到鼓舞和力量。
此外,道家生死观还具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发挥个人的潜能来发光发热,就像把心灵的泰斗磨成燃烧的曙光,从而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甚至实现人类价值。
总而言之,道家生死观具有乐观、活泼、大方等思想理念,它为每个有血气的人提供了一种理解生命的态度,在当下社会中激励着人们勇敢地承担自我、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类价值。
道家学派主张轻物重生
我对道家的认识通过《中哲》的学习,对道家有了新的认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
而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一个哲学思想流派,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家学派主张轻物重生,全生避害------其代表人物有:杨朱、老子和庄子。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不能为天下损个人一毫,不能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天下可以失而复得,天下的托付应以个体贵重和珍爱自己的身体为前提,为了做到全生避害,一个人既不能多为恶,也不能多为善,人要生活在善恶之间,力求无用之大用.历代的文人学者对道家的轻物重生思想蕴涵的极端个人主义、拒绝功利的价值观以及对自然的过分崇尚等进行了有力鞭\挞,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在科技昌盛、经济繁荣的今天,我们要对道家的全生避害思想重新解读,“传统从来就不是死的,死的只是我们的眼睛。
传统永远是活的,只看你当代的人有没有新鲜的眼睛活泼的想象力、大胆的创新力,去重新发现它、认识它而改变它。
早期的道家与隐者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隐者是“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认为自己所身处的这个物质世界是败坏的,甚至是无可救药的。
这些人远离世俗,遁迹山林,早期的“道家”学派大概便是从他们中间产生的。
1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是道家第一阶段,先秦道家思想总共有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杨朱(出发点是全生避害)、《老子》(以不变的规律应万变)、《庄子》(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齐生死,一物我”)。
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无为”的意义,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
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应当把“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因此老子强调寡欲和弃智。
道家第三阶段:庄子以理化情: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所苦。
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的生死观出生入死,顺其自然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50篇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
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
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
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死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气几乎为安详。
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其实是不明自然之理。
生死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
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
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陶渊明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已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有生就会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味地贪生,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这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的危胁之中,到头来不但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丽,反而是带着遗憾离去,试问,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老子认为,人活在世,应善于避害,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海 波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
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
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
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
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
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
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
道家杨朱学派即以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
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
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
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
老庄时代,国人“悦生恶死”的意识基本定型,人死为鬼的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祭祖习俗积淀成华夏民族的死亡心理,生死的截然区分根深蒂固。
儒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06JK013)。
① 道家杨朱学派以“贵生”、“重生”为原则,认为“贵生”是评价行动得失其情的标准,也是生死存亡的根本:“由贵生动则得其情,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
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
”(参见《吕氏春秋・仲春纪》)② 《庄子・天下》曰:“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
通常认为《庄子》一书的“杂篇”是后人所作,但因其表达的仍是道家思想,故此引用。
・07・家沿袭传统又有所发扬,主张把个人小生命转化、融入宗族或族类大生命中来完成对死亡终结意义的超越,其暗含的指导原则是伦理至上,以“生”胜“死”,强调个体死亡的社会意义,淡化了死亡的生命意义。
道家反其道而行之,从庄子开始出现大量歌颂死亡的言论,打破中国文化的死亡禁忌传统。
道家提出,人们应该“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痪溃痈”(陈鼓应,2001年,第193页;下引陈鼓应文献略人名),称生是“苦身疾作”、“夜以继日,思虑善否”且又“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同上,第46页)的过程,死则为一种解脱、一种休息,所谓“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庄子・至乐》由庄子和骷髅的对话将这一思想表达到极致: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铖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
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
”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颦蹙额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同上,第454页)骷髅代表死亡,由骷髅观生,即表示道家由死观生,道家借骷髅之口盛赞“死”之自在,解构了儒家死亡观念的逻辑起点,暗含对儒家重视道德生命、族群生命的嘲讽。
死亡由生命的最大否定转变为挣脱世间约束和痛苦的去处,是为“大归”。
道家上述以生为苦以死为乐的言辞,意均不在“悦死恶生”,而在运用矫枉过正的方法来扭转社会上喜生恶死的思维定势,是为“生死齐一”命题的逻辑铺垫。
从自然主义道论出发,道家认识到万物间存在的共同特点是变化,万物与人的关系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之生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同上,第54页),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终结,生死是一体的存在,所谓“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同上,第298页);“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同上,第188-189页)核心命题“生死齐一”由此得出。
“生死齐一”建构在生死自然和生死必然的基础上,生和死首先被视为自然现象。
在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生命不过是大道的一种寄寓。
由此出发,道家以宇宙自然为生死视域对生命进行探究。
老子在论及世人之生死走向时指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2003年,第256页)在个体生命中,生死本来各占三分,有些人为了求生却步入死地,反而使死的因素增加了三分。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相关思想,称“反者,道之动”:死是生之反,生死交替是自然之理,若违背自然之性过分益生,反而会招致死亡;明确“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2001年,第177页),完全把个体生命与自然现象融合为一,认为生死乃自然发生过程,从而令道家的生死哲学带有浓厚的自然价值色彩。
道家对“生死齐一”的另一理论前提———死亡之必然性,也有着深刻认识。
老子由天地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看到死之不可避免,他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2003年,第164页)生与死各有定分,“生之徒”与“死之徒”各十之有三。
庄子更是认识到“生”之短暂和“死”之必然:人生不过天地一瞬,有如白驹过隙、清晨露水,死亡是“油然寥然,莫不入焉”,人“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2001年,第465页)。
个体的人作为“号物之・17・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的自然万物一分子,始终处于“万化而未始有极”的客观规律之中,“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无所逃于天地之间”(2001年,第122页)。
这种客观规律具体到人道,庄子称之为“命”。
“命”既有命令、必须服从之意,又有命运、命中注定之意,是决定个体生死大限的外在于个体生命的必然性。
庄子未满足于认识死亡的自然属性,突破前人视野深入到生命的产生和构成来探究生死的本质。
他发挥老子的道生万物思想,形成“通天下一气耳”的自然观,以此为依据深究到生命诞生之前: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同上,第450页)在他看来,生命的产生是从无到有的一种生化过程,是一个本原的展现。
生是假借,为一气之流变,“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同上,第559页)。
生命随着气的聚散生死不断交替变化,是“已化而生,又化而死”(同上,第570页),生和死本质同体。
至此,庄子由回复生命本原而非经自然现象的类比,论证了“生死齐一”的合理性,完成了道家对死亡终结意义的内核———死亡恐惧的主观消解。
齐生死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集中表达,标志着道家死亡理论的完成。
生死气化的有关思想,实质是用自然物质之“气”来揭示生与死的本质及其转化问题,带有鲜明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色彩,具有重大的思想解放意义。
二儒家高扬伦理大旗,注重死亡的社会属性,把对死亡的抗衡与征服落脚于强调精神的永生和生命物质的延续。
道家以“生死齐一”为指导,落脚于心理转变上完成对死亡的超越。
儒家按伦理道德高低把人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大类,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君子是尽到职分或成就道德,完成做人的使命之后安然而死,专称为“终”,以示和普通人碌碌无为之死的区别。
又所谓“君子息焉,小人休焉”(梁启雄,第381页):君子自觉尽到各种责任,将死看作休息,与小人的蒙昧赴死大不一样。
君子能够以“三不朽”为指向积极克服死亡,小人只能依赖被动的方式———在子孙延续和祭祀祖先两个层面实现“不朽”。
与儒家不同,道家按照人与自然之道的相合程度将人分为两种,权且称之常人和真人。
对于普通人,了解“生死齐一”的道理就是“通乎命”,就能够以“安时而处顺”的心态对待死亡,《养生主》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通悬字———引注)解。
”生时,以自然为宗能够“保身”、“全生”、“养亲(身)”、“尽年”;死时,则应“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为的求生避死不足取。
这样,思想上产生一种自觉,无论是否面临生死情境,人的心境都能够处在“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2001年,第169页)的状态,从而“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同上,第539页),在精神上得到自由的满足。
显然,道家的安命没有否定、也没有刻意深化“命”之必然性所带给人生的困境,而是表现为对这种必然性的顺从,以顺从来克服死亡。
“县(悬)解”,是庄子对死亡的专称。
唐成玄英《庄子疏》解释作“为生死所系者为县(悬),则无死无生者县(悬)解也”,“帝之县解”即“天然之解脱”。
这里不是佛教所说的出离生死轮回的“涅槃”,而是指不把生死挂在心上、不“为生死所系”的一种精神状态。
道家超越死亡的理想境界是“长生”。
追求长生是道家超越死亡的积极方式,也是道家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
“长生”指精神本体的死而不亡。
老子没有像儒家那样“身殁而道存”的明确回答,而是另辟蹊径,从大自然寻求人生从有限达无限的根据和方法。
他看到“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27・《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不自生”(2003年,第100页),由此认为,若想长生就要取法天地的诀窍———“不自生”,即不主观地生灭妄动,始终以自然为本。
庄子在老子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提出“不死不生”的“逍遥”境界。
“不死不生”以“气化说”为立论根据。
按照生命形成的顺序推导,欲求长生必先“不死”,欲求不死必要“不生”,如此一步步经无“形”、无“气变”回推到“无生”,在生命现象层面就是“不死不生”。
“不死不生”是“道”之特性,具有绝对的自由。
庄子的思想往往经由神奇丰富的想象和譬喻道出,在此,他把“不死不生”的逍遥境界具象化为“神人”、“至人”、“真人”以及“圣人”等称呼,描述得神乎其神,称他们“登高不惶,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真人”等胜于天和人,其面对生死“不知说生,不知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