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资料讲解
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
![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8c168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9.png)
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第一篇: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其文则汪洋,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鲁迅对庄子做出的评价,庄子的弟子魏牟则说庄子的思想“无南无北,奭shi然四解,瀹yue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道”。
可以说,庄子是我们智慧的开发者,文学的引路人。
走向逍遥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的一位读书人,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孟子、惠施同时。
庄子家境贫寒,早年曾出任过漆园吏,后来不再出仕,布衣终生。
在中国古代,“士之失仕尤农之失耕”,不入仕途,没有俸禄,便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维持生存,庄子钓过鱼,编织过草鞋,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靠借贷度日。
他住在穷街僻巷,看起来面黄肌瘦,显得非常疲惫。
庄子不入仕途是入仕无门的缘故么,虽是一个没落贵族,在他一生中却不乏进阶为官、食禄千钟的机会,像他这样富有才华又周游过列国的人,是各国网罗拉拢的对象是完全可能的,显然他并不是入仕无门。
而是自愿放弃仕途的,追究原因要看他处曾的情境。
能仕而不仕,自愿放弃仕途,这是典型的隐士行为,后人往往据此认为庄子是弃世的隐士。
不入仕途的原因是品格高洁,尘埃富贵。
但庄子弃仕并非弃世,他不入仕途不能说明他没有救世的愿望,和一般遁迹山林、与世隔绝的隐士不同,庄子始终生活在人群之中,他不但和朋友、弟子探讨人生的各种问题,还周游列国,频繁与各国君主会晤交谈。
从庄子与楚威王使者对话中,一句“宁生而曳尾涂中”可以看出庄子不入仕途不是因为不想为,而是考虑到生命之虞不敢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说明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保全生命待时而出的权宜之计,他是有用世之心而无法用世,有救世理想而不能实现,所以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士有道德而不能行,惫也”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当人用世之心不泯,无法忘却尘世时,那么即便他回归自然,独处山林,在远离尘嚣的高山丛林,依然不能彻底摆脱痛苦的侵扰。
读庄子心得体会
![读庄子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56512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e.png)
读庄子心得体会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道家三宝”之一,与《老子》、《道德经》齐名。
在读完《庄子》之后,我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人生观庄子的人生观是“自由自在”,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束缚。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被社会、家庭、传统等因素所束缚。
他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限制,这样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被各种因素所束缚,比如工作、家庭、社会等等。
庄子的人生观提醒我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限制,这样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自然观庄子的自然观是“自然万物皆有道”,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道,而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他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禄,不要去追求虚荣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子的自然观提醒我们,应该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不要追求虚荣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道德观庄子的道德观是“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不追求功名利禄,不追求虚荣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然而然地生活,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名利,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子的道德观提醒我们,应该不追求功名利禄,不追求虚荣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结庄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人生观、自然观和道德观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任何束缚,应该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不要追求虚荣和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庄子 读后感
![庄子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297f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3.png)
庄子读后感《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篇章之一。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通过寓言、对话等形式,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读完《庄子》,让我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首先,庄子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提出了“自由自在”、“无为而治”等观念,强调顺应自然、放下执着,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认为,人应该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功利、名利所困扰,追求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才能真正获得幸福。
其次,庄子的寓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寓言,如“庖丁解牛”、“蝴蝶梦”等,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这些寓言通俗易懂,却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通过这些寓言,我深刻感受到了庄子对生命、自然、人生等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哲学思想。
这些寓言不仅为庄子的思想增添了生动的色彩,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
最后,庄子的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对话,如与惠施的对话、与列御寇的对话等,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
这些对话生动有趣,言简意赅,使人耳目一新。
通过这些对话,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这些对话不仅为庄子的思想增添了生动的色彩,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
通过阅读《庄子》,我深受启发,感悟颇多。
庄子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寓言、对话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他的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庄子》,我深刻感受到了庄子对生命、自然、人生等问题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思想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
读庄子心得读后感(8篇范例)
![读庄子心得读后感(8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5bf3a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5.png)
读庄子心得读后感(8篇范例)读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心得》是于丹对庄子的思想以通俗的文字传达给读者的一本书。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庄子的印象就是“逍遥游”,并顾名思义地认为他持的是一种无所谓的生活态度,以致他觉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的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庄子心中的“逍遥游”是什么。
确实,“逍遥游”是庄子眼中最高的人生境界,他并不仅仅是说追求生活上的逍遥,更是追求心态上的逍遥,从外物中去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舒畅,正所谓“乘物以遨游”。
我喜欢庄子说的一句话——外化而内不化,讲的是人不应受外物一切不好的影响而动摇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外界的言语,社会的潮流,多多少少会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当我们看到别人有一部苹果手机,或者是说看到周围人都热衷于玩切水果游戏,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去跟风呢?也许你之前生性节俭,或者不爱玩游戏,那么是不是去改变你的习惯呢?其实不然,一旦人容易被外界所影响,那就会迷失了自己,没有了个性,更重要的是,你丢的可能是你最初的梦想。
所以,庄子让我懂得了顺应与坚持的道理,顺应当下,不去抱怨,不去盲目追随,遵循自己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原则,人才能活得自在,活得不勉强。
关于生死,庄子的观点给我莫大的释怀,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而已,人只不过是一团气,死了回到大自然之中,回到他最初到来的地方去。
正是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庄子面对妻子的去世才能显得那么坦然淡定,才会击鼓而歌。
对待生死,很多人都无法正确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害怕死的到来,不管是自己还是亲人。
也许,庄子的生死观是让自己消除恐惧最好的解释,我们不必为死而过度悲戚。
是的,庄子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别有的人生观,让我从心底有种坦然的感觉。
我想,逍遥游的精辟之处就在这里吧!读庄子心得读后感篇2大家都会知道一本叫《庄子》的书。
可是看完这本书都会发出许多赞叹。
于丹就把她的慷慨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庄子心得》。
读庄子心得感想(精选10篇)
![读庄子心得感想(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3a55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a.png)
读庄子心得感想(精选10篇)读庄子心得感想篇1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逍遥游》《养生主》等7篇著作。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
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
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
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国度吗?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
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
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
庄子如此平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
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逍遥游……读庄子心得感想篇2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庄子》的书。
庄子优秀读后感(推荐5篇)
![庄子优秀读后感(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12f7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2.png)
庄子优秀读后感(推荐5篇)1.庄子优秀读后感第1篇渐渐开始不再喜欢那些所谓出名的大家的总结,他们先入为主说了一些想法,看似无懈可击中堵塞了我们的思路,让他们去喧嚣吧,我自己去看了《庄子》,何为平淡?庄子是一个相对主义者,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相对主义者徘徊在唯物和唯心之间,最后堕入唯心主义,庄子貌似正好验证了这个理论。
基本上,他用不永恒否认了瞬间,用必定失去否认了现在,用最终的虚无否认了当时的拥有。
道家的养生可能不太适合我这种稍微还是有点争强好胜的人?庄子的观点值得肯定的地方有:1、不比执着,不必痴狂;2、一个人的核心部分不应该依赖外部评价;3、凡事都有个自己的解释安排最后达到平和。
4、强调了顺应,无为和生死相望,这是一种更大的作为和纪念。
我最喜欢庄子的.《天道》《天运》和《说剑》在《天道》中,庄子说了,圣人心中之所以宁静,并非宁静十分好,所以才宁静,万物不能扰乱它他的内心,所以才宁静。
他的主张其实一直都是这么温和的,告诉人们有这么回事情,但是不一定是可以办到的。
一个能够愿意分享自己孤独的人,一个内心已经如此淡薄却仍旧分享了他的学说和孤独的人,是值得崇敬的。
并不是美好就可以达到,需要顺应规律才能达到,就和没人想要不幸福或者,可是我们都能找到理由让自己无时无刻不幸福。
《天运》中,他明确了道不是通过言语和辩论就可以推行,而个人价值观决定了他的选择和感觉,这个已经十分透彻了,他知道了运行的规律,并没有强求每个人都会有他一样的价值观和感觉。
最难得是《说剑》,这个文章说明庄子不是不善于揣摩人的心思,他是十分善于了解别人的,但是他几乎没有用这些去牟利,之前我十分推崇过《鬼谷子》,他知道人心险恶、社会飘摇依然去用他的智慧周旋并且不吝告知别人周旋的方法是坚强的。
而庄子,一个有能力坚强选择地逃避的人,他是善良的,他未必不可以做到别人能做的,他不是没有才华,只是,他不想去做,他只是表达了他这种想法,一个真正按照自己的心去活着的人,是高尚、幸福、宁静的。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d0d2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2.png)
《庄子》读后感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发。
书中庄子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印象深刻。
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过分干预和操纵事物的发展,让自然和宇宙的规律自行运作。
这种思想在当今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多的掌控欲,尊重自然和人性的规律,以更加平和、自然的方式生活。
庄子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智慧,而且引人深思,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庄子》中的文字简洁而优美,表达了庄子对生命、自由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在思想上得到启发,也让我在文学上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庄子》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示的著作。
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引导我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本书不仅适合哲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所有寻求内心宁静和生活智慧的人阅读。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8015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a.png)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读庄子篇1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
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
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
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03580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a.png)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400字作文一:我眼中的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他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庄子”,他被誉为“无人知庄子,六通预其中”。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独特而与众不同的智者。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顺其自然,不要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超脱尘世的险恶。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追逐名利,努力奋斗,但往往会陷入虚假的欲望和迷失的目标中。
而庄子的主张告诫人们,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让自己的心态和思想变得宁静,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修身养性,认为人应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将个人修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他主张人要摒弃功利心和炫耀的心态,活在当下,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要以宽容和宁静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变故。
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开放,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庄子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个智者,他的思想和智慧至今仍然可以指导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他的理念和态度,告诉我们应当放下功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价值。
我深深地敬佩他,也希望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学习他的智慧,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宁静和真实。
作文二:庄子的智慧庄子是我眼中的尊者、智者、哲人。
他的智慧让我深深地敬佩和崇拜。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摒弃功名利禄的追逐,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忙忙碌碌,为了物质和地位而奋斗,却忘记了内心的平静和真实的自我。
而庄子的智慧提醒我们要保持心灵的宁静,放下功利的追求,去欣赏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真谛。
庄子的智慧还体现在他对人性的理解上。
他认为人应该摒弃功利和偏见,以宽容和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
他的著名寓言《胡蝶梦》告诉我们,人的认知并非一定是真实的,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去确定事物的本质。
只有接受多元的观点,包容他人的不同,我们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真实的认知。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2d98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5.png)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庄子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深邃而富有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位超然物外的智者,他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庄子的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大庄周乎!吾子而不我知也。
"庄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他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一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的束缚。
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学会了放下执念,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顺其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庄子的思想还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刻意去干涉和改变。
他在《齐物论》中写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庄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无为而治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涉和改变,要顺其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学会了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涉和改变,要顺其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庄子的思想还主张"以道观天下",认为人们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来观察世界,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蒙蔽。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以道观天下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来观察世界,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蒙蔽,要顺应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这种以道观天下的思想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学会了以道德和智慧来观察世界,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蒙蔽,要顺应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位超然物外的智者,他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思想主张"自然无为"、"无为而治"、"以道观天下",这些思想让我学会了放下执念,顺应自然,顺应自己的内心。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883ff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6.png)
《庄子》读后感
标题:《庄子》读后感
读完《庄子》,我深深地被庄子的思想所吸引。
他那深邃的哲学观点,富有哲理的语言,以及独特的生命观和世界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被庄子的自然主义思想所感动。
他认为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其次,我对庄子的人生观感到敬佩。
他主张“逍遥游”,认为人生应当追求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
他的这种观念鼓励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活出自我,追求真正的自由。
再次,我对庄子的语言艺术感到惊叹。
他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智慧和机智,使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启发。
他的寓言故事更是深入浅出,让人在轻松愉快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然而,《庄子》并非完美无瑕。
有些观点过于消极,如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对社会制度的否定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理性地看待和分析。
总的来说,《庄子》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它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湛的语言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从《庄子》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
我眼中的庄子 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1a165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e.png)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庄子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庄子”。
庄子的思想充满了哲学性和诗意,他的作品《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深邃思想的哲学家,他的思想给人以启迪,让人们对生活和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庄子的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自由”、“乐观”等,这些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提出了“自然”观念,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其自然,不要与自然对抗,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利禄,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顺其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涉自然,让事情自然发展。
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管理者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过分干涉,让事情自然发展,达到最好的结果。
庄子还提出了“自由”思想,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这与当今社会追求个性自由、精神解放的理念相符,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做真正的自己。
庄子的思想还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不要过分忧虑,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这与当今社会追求幸福、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相符,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深邃思想的哲学家,他的思想给人以启迪,让人们对生活和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的思想对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庄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庄子的思想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源泉。
庄子读后感(通用10篇)
![庄子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643e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e.png)
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通用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庄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读后感篇1庄子,美而不自知。
甚至也不为人知。
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
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
事实上,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何况别人怎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
但是他也不逃避语言。
他不介意写很多字。
他不在意。
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
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
孔孟要守护仁义,墨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
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
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
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说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很高的。
但我说的庶民,是他的态度。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
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
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
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虽然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
但在哪里又有何分别呢?哪里都是无何有之乡。
他逃避着人,但不逃避天。
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疑惑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
答案我已经渐渐明白了。
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
他或许已经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
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
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
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丘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快乐。
诸侯授予他爵位,他不接受,是不愿意接受爵位吗?只是这爵位是人给的,不是天给的而已,既然不是天赐,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更不可能借之拯救世界。
他已经看见了未来,所以不接受。
庄周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
对他而言,放弃拯救,或许比头破血流更为疼痛。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0a0b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3.png)
我眼中的庄子800字作文
庄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禅意的人,
他的思想和作品让我深受启发。
庄子的思想主张“自由自在”,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超脱尘世的束缚。
他通过各种寓言和故事,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
刻思考,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
在他看来,逍遥游并不是逃避
现实,而是一种超然的心境,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他以“大鹏之飞,海不可逆,大鱼食小鱼,小鱼食虾蟹”等寓言,表达了对人生
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引导人们超越功利和名利的追求,追求内心的
宁静和自由。
庄子的作品中充满了禅意和哲学思考。
他以“蝴蝶梦”、“望
梅止渴”等寓言,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人生犹
如一场梦境,一切皆为虚幻,只有超脱了名利和欲望的束缚,才能
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他提出了“庄周梦蝶”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引发了人们对现实和梦境的深刻思考。
他以“望梅止渴”的寓言,表达了对人生欲望的深刻反思,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庄子的思想深刻而且富有哲理,他以诗意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智慧
和禅意并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作品让人深受启发,引领人们超
越功利和欲望的追求,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对庄子的认识与感悟
![对庄子的认识与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770726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c.png)
对庄子的认识与感悟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被誉为道家的代表之一。
对于庄子的认识与感悟,我深感庄子的智慧与深邃。
他的哲学思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
庄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和欲望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时常感到疲惫和压力。
而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和直觉,而不是受到外界的约束和规范。
他反对人为的束缚和规定,主张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发展。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不被外界的期望和压力所左右,追求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庄子的思想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主张“养生”,即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和身体,保持健康和平衡。
他提出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比喻和寓言,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的智慧和自然的道理。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可分割。
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的来说,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与自然和谐相处。
他的思想让我深思和反省,引导我去追求真善美,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庄子的思想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和指引,让我更加明晰地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庄子读后感
![庄子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d3ab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e.png)
庄子读后感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被誉为道家学派的代表。
他的著作《庄子》是一部充满禅意、思想深邃的文集,对于人生、自然、道和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经过阅读《庄子》,我受益匪浅,深刻感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庄子》以典型的比喻与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哲学观点,富有诗意和幻想性,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庄周梦蝶”的寓言,庄子在梦中变成一只蝴蝶,并沉浸在蝴蝶的世界中,当他醒来后却无法确定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这个寓言表达了庄子对于真实和虚幻的思考,他认为人的认知是主观的、相对的,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在的真实世界,而生命中的一切都可能是幻觉。
通过这个寓言,庄子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面对世界的无常,以达到心灵的自由。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应该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符合自然,做到“无为而治”。
他以自然界中的水为例,讲述了水的自然流动、适应万物的特点,告诉人们要顺从自然的规律,活在当下,不去强求改变。
他主张要顺从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的变化,让自己力量和自然相一致,不与自然争斗,而是与自然共生共存。
庄子强调“无为而治”,也意味着要放下执着和欲望,放空自己,返璞归真,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他在《逍遥游》中写道:“虽然万物物化,我独怀其宝。
”意思是尽管世俗的事物变化万千,只要内心保持平静与自由,就不会被外界的干扰所困扰。
庄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世俗的执着,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总的来说,庄子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哲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庄子》,我深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
我们应该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远离功利和欲望的困惑,追求真正的内心宁静与自由。
同时,庄子的思想也提醒我们要虚心,保持思维的灵活性,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e47e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8.png)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庄子,又称庄周,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对于人生、自然、道德等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位睿智的思想家,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庄子的思想主张以“自由”为核心,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约束。
他提出了“逍遥游”、“无为而治”等概念,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他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使人们对于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庄子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庄子》和《南华经》,这两部作品包含了他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在《庄子》中,庄子通过寓言和故事的形式,阐述了他对于人性、道德、政治等问题的看法。
他以鱼游于水、蝴蝶飞舞等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放松,不要被外界的压力所困扰。
在《南华经》中,庄子通过对话的方式,与其他思想家辩论,展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独到之处。
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忙于功利和物质的追求,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庄子的思想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
他的思想也对于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人们对于领导力、情绪管理等问题的思考。
总的来说,庄子是一位具有独特思想的哲学家,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新的认识。
他的思想强调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不要被外界的压力所困扰。
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具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我眼中的庄子 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6bd0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0.png)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我眼中的庄子。
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眼中,庄子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深刻思想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观点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启发和指导的作用。
庄子的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浮躁,人们都在追求物质利益和名利地位,而庄子却提出了“自然无为”的观点,主张返璞归真,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这种思想观点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思想还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政治应该以无为为主,不要去强行干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而是要顺应自然,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
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思想还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不要去违背自然和道的规律。
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思想还主张“乐观宽容”,认为人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去执着于一己之见,而是要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
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思想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的思想观点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的思想观点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思想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他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640401dd36a32d737581f9.png)
我眼中的庄子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庄子】
庄子或许没有孔子那般妇孺皆知,我也如众人一样,对他没有丝毫印象。
依稀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讲述他生平的动画《孔子》却是更为人道。
近日学《庄子二则》的课文才开始对他感兴趣,正如课前提示中所说:“展现了他别具一格的幽默”幽默乃智慧的最好体现,而智慧便是圣人必备的。
:
庄子之智与孔孟等儒家学派不同,他的才华攻克于生命之道。
人常说"道理“,儒家学者更注重”理“,而他等一干人等注重”道“,通常对政治无太大兴趣,对人生泽颇有番独特见解。
从《庄子二则》中的第一篇便可知,他将功名利禄,高官厚位等官场之事喻为腐鼠,是他所鄙弃,他所厌恶之物。
他有更远大的志向,绝不仅仅于在这权力之间斗争。
因此才有楚王盛情相邀,他却淡然回避这一例子。
可见,道家的核心不是如何治理天下,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如止水,将一切看做天意,命中注定,不去怨天尤人,也不必苦苦求索,顺其自然就好,庄子就为一个逍遥与天地之间,醉心于自然山水的唯心主义者。
他与惠子在辩论鱼之乐时,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看待事物乐观向上的方式。
不够理性,却很美丽。
庄子之慧在于他对人的态度,智是他理解问题的超脱,。
庄子优秀读后感6篇
![庄子优秀读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3f039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5.png)
庄子优秀读后感6篇庄子优秀读后感 (1) 无意中在书摊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读来感到相当有趣,觉得很舒服。
那是一个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只一种难以理解的豁达。
他包容万千,将一切化为乌有。
有人说年轻人读了<于丹庄子心得>会受到不求上进的影响,但在我认为恰恰相反,其实<庄子>里面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社会,很多人都需要。
这是需要你辨证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嘛。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
贫而乐道,不慕富贵。
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但是我认为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
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
“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
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文则汪洋,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鲁迅对庄子做出的评价,庄子的弟子魏牟则说庄子的思想“无南无北,奭shi然四解,瀹yue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道”。
可以说,庄子是我们智慧的开发者,文学的引路人。
走向逍遥
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的一位读书人,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孟子、惠施同时。
庄子家境贫寒,早年曾出任过漆园吏,后来不再出仕,布衣终生。
在中国古代,“士之失仕尤农之失耕”,不入仕途,没有俸禄,便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维持生存,庄子钓过鱼,编织过草鞋,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靠借贷度日。
他住在穷街僻巷,看起来面黄肌瘦,显得非常疲惫。
庄子不入仕途是入仕无门的缘故么,虽是一个没落贵族,在他一生中却不乏进阶为官、食禄千钟的机会,像他这样富有才华又周游过列国的人,是各国网罗拉拢的对象是完全可能的,显然他并不是入仕无门。
而是自愿放弃仕途的,追究原因要看他处曾的情境。
能仕而不仕,自愿放弃仕途,这是典型的隐士行为,后人往往据此认为庄子是弃世的隐士。
不入仕途的原因是品格高洁,尘埃富贵。
但庄子弃仕并非弃世,他不入仕途不能说明他没有救世的愿望,和一般遁迹山林、与世隔绝的隐士不同,庄子始终生活在人群之中,他不但和朋友、弟子探讨人生的各种问题,还周游列国,频繁与各国君主会晤交谈。
从庄子与楚威王使者对话中,一句“宁生而曳尾涂中”可以看出庄子不入仕途不是因为不想为,而是考虑到生命之虞不敢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说明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保全生命待时而出的权宜之计,他是有用世之心而无法用世,有救世理想而不能实现,所以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士有道德而不能行,惫也”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当人用世之心不泯,无法忘却尘世时,那么即便他回归自然,独处山林,在远离尘嚣的高山丛林,依然不能彻底摆脱痛苦的侵扰。
庄子曾叹:广阔的山林,优美的环境,但若心神不畅,精神便不能享受。
“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庄子抑郁愁闷的呼吸,不是身临其境,又怎会有如此之深的感触!
可见,如果任这种”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戚”的状况持续下去,那人的精神非得因长期压抑而崩溃,痛苦愈深寻求解脱之道愈切,为了排遣内心的焦灼和忧虑,庄子开始寻求精神出路的探索。
在《逍遥游》中,庄子写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徙于南冥不畏路途遥远,然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在没风的日子里,大鹏如图搁浅的船舟陷入了困境,非但达不到理想,还要见笑于在蓬蒿中腾跃而上、决起而飞的小雀。
这是大鹏的悲哀,也是一个胸怀凌云大志的人士的悲哀!在古社会,信奉儒家思想的士人,其最高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可是他们救世理想的实现却有待于时。
如果时运不济别说救世理想得不到实现,就连日常生计都要成问题。
多少士人一辈子怀才不遇,在悲叹惆怅中了却残生。
大鹏也是庄子痛苦人生的真是写照。
庄子以精神超越为特征的逍遥学说曾经抚慰了千百万颗痛苦的灵魂,但这却是他在痛苦中精神探索的结果。
庄子的痛苦来自现实和理想无法调和的矛盾。
虽然庄子和老子齐名,但他并非一开始就信奉道家虚静无为,而是受教于儒家弟子颜回门下。
而凡是忠实信奉儒家救世理想的人大多无法摆脱陷入困境难以自拔的苦恼。
正是社会理想的破灭,导致他思考,促使他醒悟,最终皈依了老子大道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淡泊无为、游心大道为特征的逍遥人生理想。
从救世走向逍遥,正是庄子从痛苦中寻求解脱的精神探索历程。
而这个过程,则是他致力于摆脱人生困境的过程。
最终他跳出了四种限制,那就是空间、时间、生死、义利。
庄子和惠子在讨论有用无用的问题上便体现了他们的差异。
惠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塗,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在惠子眼里,大樗树既不能生长果实,又不能制作建材,是大而无用之物。
但庄子却并不这样认为,说从自然逍遥的观点看,这棵大树枝叶茂盛,婆娑荫映,蔽日来风,给人们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憩息环境,怎能说是无用的呢?从保全生命的角度看,这课大樗chu树正是因为世俗之人以为无用而免去了刀斧之灾,因此而得尽其天年,哪里还会有什么困苦呢?可见理解庄子需要超越常态的思维方式,摆脱狭隘的功利观念。
逍遥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功、无名、无己是至人的本质特征,至人不是神仙,脱去那神秘的外衣,至人实质上是通晓万物的本性,顺应自然变化的达道之人。
庄子对弟子所言“顺其自然方能免于祸患,顺着时令变化不止于一端,时进时退,顺和自然,神游于无为之境,不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圣人体道而胜物,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意思。
物物而不物于物,身处现实的物质世界,精神却游离物质之外,不为外物所役。
庄子的逍遥理想,实质上是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所以,逍遥的境界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仙境天国,而是通达之人的内心世界,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了一己的生死界限,胸怀就会变得宽广,心灵就会变得澄明,精神也就能获得超然物外、怡然自适的逍遥。
庄子的逍遥理论是面对人生的痛苦指出的精神出路,万物皆有所待是庄子的现实人生观。
庄子并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在他冷峻目光的审视下,世界充满了物欲,人一受其成形,便为世俗价值所左右,人的一生与物相刃相靡为物所役的一生。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是人生的悲剧命运。
而对人生的痛苦寻求解脱,这是一切伟大哲学的起点,庄子面对人生的苦难,不似世人浑浑噩噩无视人生的痛苦,也不似佛陀,以遁入空门逃避人生的苦难,当然也没能像尼采提倡的那样的以增强意志战胜人生的痛苦。
作为一个睿智的东方哲人,他以走向逍遥超越人生的痛苦,当人超越了个体,将小我融入宇宙大我,当人从九万里的高度俯视人间,人生的苦难不就如粒粒尘埃,消解融化在茫茫宇宙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逍遥即是拯救,从救世走向逍遥,不过是将拯救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类,庄子一生从未放弃过救世。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经历过了无数黑暗荒芜年代。
虽然那些凭借火与剑开辟道路的英雄,创立了令人炫目的辉煌业绩,但这些业绩决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记录。
只有那些凭借深重道德感的人为拯救世人和为捍卫人的精神尊严所作的不懈努力,才是人类业绩中最精华的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思想之所以一直能引起深广而持久的激荡,就是因为它以独特的力量穿透黑暗现实的屏障。
告诉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们,如何可以在内心深处守护最后的不可剥夺的尊严。
庄子虽终身贫困却并非是因他不能容纳社会。
不能为社会容纳固然不幸,然而不能容纳社会却是更深的不幸。
这种孤绝的心情,使一个人把整个时代的困境和痛苦都加在自己身上,成为良心的负载。
我们要理解庄子,第一步就要先理解他无法容纳社会与时代的孤绝心情,这种心情来自他对社会无边黑暗和人生无边苦难的独特体验。
他没有像屈原一样心安理得的死去,而是独自在精神的荒漠里寻找生命的甘泉。
“其旨深而远,非下士所闻”,我们不能只是欣赏庄子的文采却不理解庄子的痛苦,倘若不理解他的痛苦,又怎能理解庄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