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e7803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f.png)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浅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由于数学应用题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和无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通过实际案例、数学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应用题。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数学实验等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
数学应用题往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分析、综合运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强化实际应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际调查等方式来强化实际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等手段来强化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59d61acc7931b765ce152e.png)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摘要:应用题教学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教学又是应用题教学的重中之重。
如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意识,怎样提高学生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了自己浅显的看法,以期能够为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对策一、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抱残守缺,小学思维。
一遇上应用题,一般学生显得束手无策,尤其是当题目比较长的时候。
上了中学,需要学生利用等量关系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很多学生难以接受中学的改变,特别是小学基础较弱的学生。
而当学生解不出一道题时,常常拿起小学的思路来解题,最终因问题过于复杂而解不出来。
例如,一件商品,商店按进价提高 20% 标价,后因大批商品积压,商店打八折优惠并让利 40 元出售,结果仍获利 5%,求该商品的进价。
此题若掌握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不难做出来,倘若用小学思路来解决;若利用等量关系解决此问题,显然化难为易。
2. 基础薄弱,信心不足。
初中数学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乱则乱了思路,思路乱谈何列方程。
例如,进价 = 售价 - 利润,路程 = 速度×时间,顺水速度,逆水速度的求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都是解应用题必备的数量关系。
中等生对数量关系掌握不好,常常因解不出题目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觉得数学是很难的科目,甚至于放弃。
这部分学生常常渴望得到鼓励。
3. 缺乏训练,欠缺思考。
应用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长期思考的过程,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很多学生没有入好门。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注重优等生的掌握情况,大部分中层生的思路没有与教师分享,多数学生不是很喜欢请教同学,更不与老师说。
作业的时候,很多作业抄作业骗下自己,骗下老师,而老师也忙于沉重的班主任事务和教学工作,明知学生抄作业却显得捉襟见衬,很多中层生因此悄悄地挤向了后进生的队列。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18c4c908a1284ac85043d8.png)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起应用题,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
从小学一年级抑或是更早的时间起,学生就开始接触应用题,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
只要和数学打交道,就必须要面对应用题。
但是应用题却始终是学生和教师的老大难问题。
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但收效甚微。
探究其中原因的话有很多,有学生学习习惯、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解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师重视程度、训练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最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初中数学教学的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初中学生应“逐步形成数学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应用中逐步积累发现、叙述、总结数学规律的经验,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模型,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就对学生的应用题学习以及教师的应用题教学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应用题在数学中所处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我校作为区里的一所民办中学,学生素质层次不齐。
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自身基础的原因,到了中学就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且和班上的其余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他们对于应用题的态度是果断放弃或者是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解题过程。
还有一类学生小学时基础不错,但进了中学之后数学成绩也开始下降,问题并不是出在其计算能力的薄弱,而是对应用题的解答一筹莫展。
他们可以在基础部分拿到满分,却也能在应用题部分失掉绝大部分的分数,导致最后的成绩相当不理想。
可见,应用题简直成了学生们的“克星”、“梦魇”。
鉴于如此严重的情况,笔者提出了此项研究。
身为教师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学生,使得他们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笔者也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给读者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查阅国外相关文献后发现,“解决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了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更是主张“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是衡量数学教育成效的有效标准”。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19c6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3.png)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
这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教师们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一、深入理解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数学应用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再是简单的运算和计算,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在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时,首先要深入理解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数学应用题通常是以现实生活问题为背景,要求学生理解问题、建立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现出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方法。
通过真实的例子和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倡导综合性学习数学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和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地按照知识点划分进行教学。
教师应该倡导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应用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够运用到基本的计算技能,又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倡导综合性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三、培养数学思维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关键的。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时,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的过程,理清思路和逻辑关系;通过设计一些创造性的问题或者扩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e758d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c.png)
浅析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初中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进行浅析。
一、引导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特点和目的在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特点和目的。
学生需要明确应用题是把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
通过应用题,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应用题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理清问题的关键点和要求,然后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在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情境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
通过具体的实际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类比能力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已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设计和制作一些数学模型,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0b67b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解题技巧初中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和解题技巧两方面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策略1. 强调实际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
可以通过举一些真实的例子,如购物打折、地图计算、时间和速度计算等,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强调逻辑思维初中数学应用题往往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分析解题思路、提供逻辑推理的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
3. 强调综合运用初中数学应用题常常涉及多个知识点和技巧,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综合运用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效率。
4. 强调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操作、解题演练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解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解题技巧1. 理清题意在解题前,学生要先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意。
通过逐句阅读、标注关键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题目的基本情况和要求,为解题奠定基础。
2. 找准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学生要找准解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归纳经验、总结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
3. 善用图表在解题中,图表是很好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善用图表,提高解题的直观性和实用性。
4. 细心审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要细心审题,仔细分析题目要求和条件,避免疏忽和错误。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布置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51f6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f.png)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的需要更加迫切。
应用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因此,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和实践是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推进中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和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新课改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影响和挑战;(2)研究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有效策略;(3)设计和实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4)通过实践验证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效果和成效。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研究:对相关学科文献和教材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和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2)设计教学研究方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方式;(3)实施教学实验:依据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开展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验,并进行教学评价和效果分析;(4)数据分析和结论的推导:通过实践和数据分析,总结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形成相关结论;(5)完善教学理论:根据研究成果,完善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4. 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成果:(1)明确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标和策略;(2)设计出适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3)在实践中验证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4)总结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5)为中等数学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d2b8e424647d27284b73513a.png)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宝钢三中数学组诸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二期课改后,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重视。
新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的重要作用”,数学课程的理念是“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应用题,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校,作为区重点加强初中之一,成绩比较薄弱。
生源虽然也是问题之一,但是无法改变。
我们的任务就是让现有的学生能够得到发展。
应用题对于很多学生都是老大难,尤其是我校的学生。
部分学生甚至看到应用题连题目都不看就直接投降,可见应用题已成为学生的心理障碍,学习数学路上的挡路石。
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在2010.4申报此课题。
此后,研究者做了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正因为有用,才会有人去研究。
数学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所以数学知识与应用是紧密相连的。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全书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国际范围普遍受到重视。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Mathematics for AII))(数学为大众),指出数学应成为解决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有力工具。
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把“问题解决、建模和应用”列入大会七个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认为问题解决、建模和应用必须成为从中学到大学所有学生的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第八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各国确立的未来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学模型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国在2000年新数学课程标准的三大知识块中,把“使用和应用数学”列为第一项要求并贯穿于各个学段。
并从“问题解决”、“交流”和“推理”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于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70c4f6e009581b6bd9eb51.png)
对其进行探 究和讨论 ,从 而得 出 自己认 为正确的答案。所以,将探究式教学法 运 用到 高中地理教 学中,不仅 有利于提 高整个课 堂的教学水平 ,而且还可 以调 动 学生的 学习热情和 学习积极性 ,从 而快速提 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1 】 。 二 、探究式教学法 的特征 探 究式教学法主要 包含两种方式 :第一 ,它主要 以探究科 学性 的问题为 主 要 目的 由 学 生 提 出相 关 问 题 ,再 通 过 小组 合 作 方 式 进 行 讨 论 ,更 重要 的是 , 学生提 出的问题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客观事 实,并且还要在 大家共 同的努 力探 究 下,对其做 出正确的解答。第二 ,它主要 以学生为主体。在研 究问题的过程 中, 学生是永远的主体 ,他们会贯 穿到整 个研 究过程 当中,在老师为其布置 了相关 的 问题后 ,要依靠学生 自身进行接下来的研究。 三 、探 究 式 教 学 法 的 过 程 结 构 探 究式课 堂教 学法中主要 包括 :第一,老师要创 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 有规律 的研 究。第二 ,要提 出问题 ,并且对其做 出相关的假设 和猜想。第三 , 要收 集相 关的材料 ,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第四 ,对收集到的相 关数据进行认 真整合 。第五,将 得 出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概括 ,得 出结论 。第六 ,将整 个研 究 过程 中的结果进行记录 ,并及时与小组其他成 员进行讨论 ,从 而得 学生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 力,促进课 堂教 学效率提
高。
四、还课堂于学生明确教师身份 长期 以来,我 国教 育体 系沿袭“ 填鸭式” 教学模式 ,教师一 直是课 堂教 学的 中 ,一味 向学 生灌输知识 ,学生真 正接 受与吸 收的知识却很 少,教学效果持 续低迷。随着新课程 改革政 策的逐 步落实 , 每一位教 师都应 当明确 自己的身份 , 摆正 自己的位置 ,素质教 育理念 下,教 师是 教学实施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而学 生才是课 堂学习的主体 ,对此 ,教 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角 色。在 地理教 学基础上 ,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并在学 习过程 中充分发挥 教 师的引导作 用。在探 究式教 学 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 力扮演好 学生 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例如 ,在讲授“ 地球 自 转及昼夜 产生的原理” 时 ,为了 使 学生对地球 自转和昼夜产生原理有充分的理解 ,教师可 以利 用地球仪 、手 电 筒演示晨昏线形成的过 程。 让学生通过对晨昏线形成的过程及移动方向与特性 , 了解到地球运动的规律与状态 ,进而有助 于培养 学生逻辑 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 力。具体教学 实践 中,教师可 以邀请一名 同学上 台进行模拟 演示,通过切 身实 践 了解到地球 自转和昼夜产 生的 关系。在这种探 究式教 学模 式下,课 堂气氛异 常活跃 ,不仅能够 完整 、清晰地呈现教 学内容 ,而且有利 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 习的 兴 趣 与 爱 好 五 、设 置 探 究 问 题 激 发 探 究 思 考 般 而言 。探 究式教 学法都是 以问题 为课 堂教学中 展 开的,在问题设置 过程 中能够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 对知识 的渴求与欲 望。若设置的 问题是 学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5e11b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a.png)
浅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学习数学应用题能够有效帮助孩子掌握数学基本概念,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就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其实施的方法进行浅析。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1、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
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应当将主要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上,力求能够系统地、综合地、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实现从定义、定理联系具体问题、搞清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注重实际应用情境。
教师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实际实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特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适当调动环境,使学生有一种实践感。
3、做好模型准备。
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数学的模型来进行数学分析,类比、建模是运用概念抽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路,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穷尽一切可能,从形象易懂、容易落实的角度出发,准备合适的模型。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施方法1、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分组,分组讨论,组员之间分享观点,互相学习。
2、采用课堂游戏式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堂游戏式教学,即教师发放一定的答案卡,要求学生根据答案卡的题目来解决问题,最先解决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使教学充满竞争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
3、采用实际操作式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实际操作式教学,即教师将许多实际问题交给学生来探究,让学生结合实际,以证明数学公式正确,此种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最新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9801e5a300a6c30d229fec.png)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应用题是初中生了解数学应用的一个窗口,是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领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
1数学应用题内容数学应用题是中学阶段体现数学应用性非常典型的内容,是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一个窗口,是目前检测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数学应用题源于现实问题,是现实问题的一个缩影。
通过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决心。
通过应用题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意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中大致涉及到以下几种类型的应用题:和倍、差倍问题;形积变化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劳力调配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数字问题;浓度问题,关于相等关系的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题目中直接给出的相等关系;一类是不同类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利润率问题:商品利润=利润率×进价;浓度问题:溶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量等等。
2当前应用题教学的现状2。
1学生的应用题基础薄弱长久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重课本、轻生活,因而生活阅历有限,对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教师们常常在教学中抱怨“学生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而是学生阅历不足造成的.另外,很多学生遇到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不知道怎样把实际问题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我曾做过一次调查,针对所教的初一两个班的学生,入学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应用题的得分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考试中遇到应用题,有信心,可以很快找到解题方法的占21 %;信心不足,但会尽力去想办法解决,争取多得分的占42.1 %;没有信心,根本不知道应用题该如何下手的占3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
[摘要]:数学是学生初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
数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想要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就要着重解决应用题这一重点和难点。
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措施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由很多强大的知识体系共同构成,且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必修课程,应用题更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
因此,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过程进行体现,因此,学好初中数学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完善的数学解题思维,强化数学学习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独特地位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数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应用题恰好能够成为数学学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强有
力的工具。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平台,利用应用题中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来进行解答,进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纽带
应用题是在设定了一个已知的情境中,将数学关键条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找到答案。
因此,它是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之间进行连接的重要纽带。
通过应用题教学,数学老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活跃,就可以更有效地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
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利用,这样就能够充分领悟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当前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初中生的数学应用题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老师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察。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老师更多的注重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而不注重联系
生活实际,由于对数学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都不是十分熟悉,使得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经常抱怨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有限。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较为严重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理解能力薄弱与老师的教学工作联系比较密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学老师都较为重视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
同时,旧教材的一些教学内容不新颖,教学内容匮乏,使得教材知识不能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索然无味,同时,老师又不能对其加以引导,也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当前初中生很少接受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训练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认为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文字较长,分析起来较为耽误时间,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又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培养,且其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也不高,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不重视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将这部分的分析只是一带而过,很少作为专题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使得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一直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
三、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现阶段,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就要努力转变数学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改变教学模式期间,也可以转变初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思维,着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因此,在初中阶段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因此,数学老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主要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应用题进行讲解,来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个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训练
由于初中课堂对数学应用题的训练强度不够,因此,要加强课堂上应用题的训练强度,并对题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整体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顺应用题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例如:某数学老师
在讲解习题时,穿插讲解有关应用题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陶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何萍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冯春花.初中应用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3.
[4]叶明.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中学),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