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的考察报告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一、引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和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砖块、石头、木料、水泥等。
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建筑垃圾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就对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并汇报考察结果。
二、考察过程1. 考察目的为了了解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本次考察团队于2021年9月15日至18日对北京市朝阳区的几个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2. 考察对象本次考察的对象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4个建筑工地,分别为某商业楼项目、某住宅小区项目、某高档写字楼项目和某城市综合体项目。
3. 考察内容本次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垃圾存放场所的位置和设施是否规范。
(2) 建筑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情况。
(3) 建筑垃圾清运工作的实际情况。
(4) 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与情况。
4. 考察方法本次考察采用了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综合考察。
三、考察结果1. 建筑垃圾存放场所的位置和设施是否规范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各个工地的建筑垃圾存放场所不同,有的存放在室内,有的存放在室外。
但是,无论存放在哪里,建筑垃圾存放场所都应该设施齐全、规范。
然而,在考察中我们发现,部分工地建筑垃圾存放场所设施不够完善。
例如,没有垃圾桶、没有发电机等。
2. 建筑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筑垃圾应该按照不同的种类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工作。
在本次考察中,我们发现,有的工地建筑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比较好,但也有的工地存在建筑垃圾没有分类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垃圾分类工作在建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被重视。
3. 建筑垃圾清运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建筑垃圾,及时进行清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建筑垃圾没有及时清理,会影响工地的整洁和工人的施工效率,甚至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在本次考察中,我们发现,建筑垃圾清运工作还不够及时、完善、高效,需要进一步改进。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考察报告2篇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考察报告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考察报告精选2篇(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和拆除、修缮等后期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建筑垃圾管理的考察。
在考察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当前建筑垃圾管理的现状。
我们发现,当前建筑垃圾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不够规范,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管理效果不明显。
最后,对建筑垃圾的监管和执法不力,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非法倾倒建筑垃圾来获取利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管理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要求,加强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最后,应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非法倾倒行为的打击力度。
除了以上建议,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创新措施。
例如,可以引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设备,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另外,可以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的产业链,鼓励企业参与建筑垃圾处理和回收,推动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以及推动创新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提高建筑垃圾管理的效果,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考察报告精选2篇(二)考察报告:建筑垃圾管理1. 背景信息: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装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活动频繁,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急速增加。
然而,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处理方式不科学、运输难以监管等。
2. 考察目的: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建筑垃圾管理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建筑垃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生活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建筑生活垃圾处理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建筑生活垃圾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有用物质和建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合理处理建筑生活垃圾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调研报告旨在研究建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技术以及现状,探讨建筑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处理设施等方面。
我们以现有的建筑工地和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调研。
3. 调研结果3.1 建筑生活垃圾的分类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建筑生活垃圾主要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包括废纸板、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再生利用的物品;有害物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对环境有害的物品;湿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干垃圾包括其他无害垃圾。
3.2 建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目前,建筑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三种方法。
3.2.1 填埋填埋是将建筑生活垃圾埋入地下进行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便捷,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导致垃圾渗漏和气味扩散等环境问题。
3.2.2 焚烧焚烧是通过高温将建筑生活垃圾烧毁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垃圾体积,但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3.2.3 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是将建筑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3.3 建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在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建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和回收站等。
然而,由于建筑生活垃圾处理的投入成本较高,目前这些设施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足。
4. 建议与展望基于对建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首先,应加强对建筑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工作。
新加坡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
新加坡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简介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拥有全球最繁忙的市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依靠进口资源和人力进行发展和维持。
但是,新加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短缺、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新加坡政府将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新加坡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对其他城市的启示。
新加坡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措施新加坡政府采用了综合性和长远性的政策,通过合理的土地使用、细致的城市规划、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来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土地使用新加坡土地面积小,因此政府推崇高层建筑,并使之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
新加坡在市中心规划出多个集中开发区,以常规建筑为辅助增加土地使用效率。
同时,在城市外围开发新的住宅区,有效地缓解了市中心人口密集的压力。
细致的城市规划新加坡政府规定了严格的建筑标准,使所有房屋都能采自然通风、供光线充足。
建筑师必须考虑并采用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材料。
此外,市中心有一个集中开发区,称为“数字城市”,是为了推广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和能源管理而设立的。
先进的技术新加坡政府致力于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城市环境。
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海岸线护理,保持海岸线的干净和整洁,以及保障海生动植物的生存。
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智能水表、智能电灯等也被大量运用。
管理科学为了保护城市环境,新加坡政府强制执行垃圾分类,绿化覆盖率高,全国有4,200个组屋地点配备了垃圾处理设施。
政府还推广了能源直接供应,原因在于通过竞争机制来削减污染问题。
对于其他城市的启示新加坡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多启示:深入研究可持续和环保的方法其他城市应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规划和运作的过程中寻找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式,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这些方式,以达到长效的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理性的开发土地其他城市应该意识到土地的稀缺性,并采取措施保护土地。
新加坡:垃圾变废为宝高效发展的选择
新加坡:垃圾变废为宝高效发展的选择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
城市化带来的所有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等,新加坡都遇到过,但是新加坡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详细地制定了各种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新加坡不仅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
而其中的城市垃圾处理,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最大亮点“把握绿色经济机会、尝试各种新的科研技术、努力推广绿色环保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力争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全球洁净科技中心”,这是新加坡政府近年来为打造一个新型的城市国家和国际性大都市而发出的行动口号。
焚化技术使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首要标志,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垃圾处理问题。
根据新加坡“环保绿化计划2012”计划,新加坡目前已经达到60%的垃圾再循环利用率。
为了减少垃圾的存储量,新加坡用焚化技术来减少垃圾体积。
在焚化垃圾的过程中,90%被烧掉的垃圾转换成了电力,只剩下10%的固体垃圾需要填埋。
目前,新加坡3%的电力是由垃圾焚烧产生的,大约是新加坡主岛上所有路灯用电量的3倍。
如此一来,不仅大大延缓了垃圾填埋场被“填满”的进度,而且还能利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把再循环的灰烬与淤泥,经过烘干颗粒化处理,转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
使用混凝土再生材料,建筑垃圾再循环率已经达到98%另外,据新加坡国家建设局统计,新加坡每年大约有40个私人住宅、20个商业大厦、30个工业厂房以及40个杂项建筑的大型拆除项目,由此而产生出大约150多万吨的混凝土废料。
以前这些废料大多被送往垃圾场填埋,少部分被用来当做铺建临时道路的材料。
从2011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允许建筑开发商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来建造不超过20%的建筑物结构。
据科学测试,再生的混凝土骨料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石头,用在建筑结构中,即使建筑物百分之百使用再生混凝土也没有任何问题。
此举不仅可以让建筑过程更加环保,而且还提高了新加坡建筑材料的自给自足能力。
考察建筑渣土管理的考察报告范文2篇
考察建筑渣土管理的考察报告范文2篇Model report on inspec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mana gement考察建筑渣土管理的考察报告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
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考察建筑渣土管理的考察报告范文2、篇章2:考察报告:考察建筑渣土管理考察报告文档篇章1:考察建筑渣土管理的考察报告范文2月28日~3月4日,由城市管理局、市环卫处、城管支队组成一个考察团一行9人赴XX市、XX市、XX市,学习考察3城市的建筑垃圾管理情况。
期间,与XX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渣土管理办公室、XX市建筑渣土管理处、XX市市容局(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XX市建筑垃圾管理情况XX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为市、区(县)分级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局是全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建设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139号令)颁布实施以后,XX市城市管理局(甬城管一[xx]232号)依法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许可管理;XX市建设委员会(甬建市发[xx]402号)对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及经营服务企业实行市场准入管理,凡从事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必须取得城管部门颁发的《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资格证书》;对建筑工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采取签署责任书和预收卫生保洁费用的措施。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
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特的城市国家,不仅以其高效的治理和先进的经济模式著称,还因其对环境的重视而获得了国际赞誉。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介绍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新加坡的环境意识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清洁、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从国民教育到政策实施,新加坡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
这种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政府的决策和行动中。
新加坡的环境治理实践垃圾处理与回收新加坡的垃圾处理系统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先进的之一。
通过清洁工人、回收站点和高科技焚烧设施的有机结合,新加坡成功实现了垃圾的最小化处理,大部分垃圾都被有效回收或转化为能源。
城市绿化与空气质量管理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注重城市绿化和空气质量管理。
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化带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空气质量。
政府通过限制车辆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公民的健康与环境的持续改善。
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尽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新加坡仍然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恢复。
政府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公园,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以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新加坡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压力、资源稀缺、气候变化等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解决。
此外,环境知识普及、环境监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语新加坡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展现了一种成功的范本,令人钦佩。
其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城市绿化措施以及自然保护项目,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新加坡继续在环境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关于新加坡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作者:[您的名字]日期:[撰写日期]。
结合新加坡环境考察浅谈××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新加坡环境考察浅谈××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新加坡环境建设成就和经验新加坡是一个美丽清洁的岛国,也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68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乎无处不见花、无处不披绿,整个城市清洁干净、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其综合治理能力和管理手段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绿色文明国家。
分析解剖新加坡在环境建设和保护上的成就和经验,发现新加坡在环境保护建设上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迅速工业化,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使新加坡完全成为一个城市国家,各类建筑覆盖了三分之二国土,乡村销声匿迹,耕地丧失殆尽,粮食、蔬菜和肉品完全依赖进口,水资源日益短缺、治理空气污染和保持城市清洁的压力越来越重。
新加坡政府及时提出了“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物、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低传染病率”的环境目标,通过健全的法律、周密的计划、严格的执法和到位的管理对工业化的环境后遗症进行补救。
一是具有完备的环境立法。
新加坡环境污染管制法令,对各类废物处理和排放都规定了明确的标准,使各项工程建设、工商活动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
同时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确保各项建设和社会活动不会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
二是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精心的城市规划却创造了令人不感到拥挤的空间,无论在工厂区还是居民区,高楼大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地都铺上草坪,连过街天桥也不例外。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尚未开发的三分之一国土上不再搞建筑工程,转而依靠填海和拆旧建新来解决土地奇缺问题,把尚存的自然地段留给子孙后代。
为减少对外国水供应的依赖,新加坡计划把全国70%国土上的雨水都收集起来。
三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
新加坡政府设立了专职部门和专业回收公司,帮助厂家和居民回收废物。
目前新加坡的制造业废料有40%已得到再循环使用。
政府推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已在七分之一的居民中实施,垃圾收集人员定期发给居民专用塑料袋,定期回收纸张、旧衣服、电器元件等可再生垃圾。
新加坡考察报告4篇
新加坡考察报告4篇因为要赶路,省住建厅在金湖召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会还没结束,我们就匆匆出发了。
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我们还是一路用足政策,加速前进,到南通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
首当其冲的是要填饱肚皮。
也许是在新区的缘故,我们在大街小巷跑了几大圈,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小吃店,依旧三菜一汤,与昨天在高速服务区一样的价格,四十块钱,但口味却要好多了,我和吉师傅两人很快就吃了个碗底朝天。
到指定集合地点市行政中心西北大门正好三点五十,杨治也到了,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接下我们的行李放到去上海的大巴上。
我们直奔市政府1402会议室参加开班典礼,进门一看大家全都到齐了,西装领带一大圈人。
市委组织部和市外事办的领导也都到了。
于是赶忙签好,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这次同行的共25个人,大都是来自市级机关和县区城建口的负责同志,也有市委党校的一名老师和几个乡镇的一把手镇长。
城管这条线除了我,还有市局的邵助理和如东城管局的徐局长。
带队团长是我们的老乡——如皋市政府万副市长。
就是我们这25个人将要在新加坡共同学习、生活8天时间。
大家在自我介绍时都感到很欣慰、很有缘分。
市委组织部范处长、朱副处长和市外事办徐副主任介绍说,这次是市委组织部精心策划的首次境外培训班。
培训内容涉及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园区规划与管理、城市综合治理等课题。
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每天上午听讲座,下午拜访新加坡的有关政府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有时晚上还要安排活动,而留给我们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半天时间。
我想,这也好。
早就听说新加坡城市管理世界一流,是最干净的城市国家,能把新加坡的管理理念、经验做法学到手,借鉴到我们海安来,以迅速地提升海安的城市品质和生产、生活环境,是我一直以来的强烈愿望。
感谢市委组织部和县委领导给我这样一个极好的机会。
我一定会不虚此行的。
晚上,我们一行下榻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上航假日酒店。
酒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就是离机场太近了点,飞机起降的隆隆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新加坡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发展概况
新加坡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发展概况一、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概况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人口密度大。
城市化带来的所有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城市垃圾等,新加坡都遇到过,但是新加坡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详细地制定了各种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使新加坡不仅变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更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
其中的城市垃圾处理,成为新加坡环境保护的最大亮点。
新加坡政府近年来为打造一个新型的城市国家和国际性大都市,主要从两方面着力——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回收。
新加坡以“零垃圾国家”为目标,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并努力实现垃圾的重复利用和回收,给予垃圾第二次生命。
从源头控制垃圾方面,最有名的就是一项由新加坡政府、工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签署的“自愿包装协议”。
新加坡每天产生的固体垃圾在过去几十年显著增长,一套有效的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成为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管理垃圾的关键。
为有效处理居民生活垃圾,政府将整个新加坡分为七大区域,采用统一招标方式,由有资质的垃圾收集商参与投标。
新加坡政府规定,垃圾收集商运送垃圾时必须附上运单,上面注明垃圾类别和垃圾源头。
焚化后所产生的灰烬及不可燃烧垃圾,例如建筑废料和工业残渣等,将被集中送到大士南海运转换站,再由推式拖船与平底船于傍晚出发运至离岸的实马高垃圾埋置场填埋。
实马高垃圾埋置场位于新加坡南部,由实马高岛和邻近的锡京岛相互连接、围海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从海域发展出来的垃圾埋置场。
为了不污染环境,岛的四周都铺设不透水的保护膜,确保填埋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不会流入海中,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们的环境事业更进一步。
二、新加坡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新加坡政府首先制定了一系列固废处理的法规和标准,包括《环境保护和管理法》《环境公共健康(有毒工业废弃物)管理条例》《环境公共健康(一般废弃物收集)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新加坡垃圾的收集及处理作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在法律上确保了垃圾处理规范化、科学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些法律也详细叙述了有关垃圾的收集、转运与丢弃。
建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建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1. 引言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拆除、装修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数量庞大且含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建筑垃圾,保护环境,本调研报告将探讨当前常见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并提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2. 常见建筑垃圾处理方式2.1 填埋填埋是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即将建筑垃圾挖掘到土地中埋藏。
然而,填埋过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引起地面沉降等问题。
此外,填埋中的有机物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
2.2 倾倒倾倒是指将建筑垃圾直接倾倒到指定场所。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会造成场地污染和大气扬尘污染。
在城市化进程中,倾倒已被大部分地区禁止。
2.3 搬运后处理搬运后处理是指将建筑垃圾运往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破碎、再生利用等过程。
这种处理方式能减少资源浪费,但高昂的搬运成本和处理设备的投资以及建筑垃圾分类的技术难题制约了它的推广应用。
3. 可持续建筑垃圾处理方案3.1 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系统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如砖块、混凝土、木材等。
建立建筑垃圾分类系统能够有效将可再利用的材料分离出来,并进行二次加工。
实行分类处理不仅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还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
3.2 推广资源化利用技术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例如,采用建筑垃圾破碎机将建筑垃圾破碎后可以作为骨料用于混凝土生产;采用建筑垃圾加工设备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道路施工等。
这些做法既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又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3 引入新技术,如建筑垃圾转化为能源通过利用新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能源,可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例如,可以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分解产生甲醇、乙醇等可再生能源。
这种技术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还为能源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案。
4. 结论从以上调研可得出结论:传统的填埋和倾倒方式已不能满足建筑垃圾处理的需求,需要采取更可持续的处理方案。
新加坡节能环保调研报告[1]
新加坡节能环保调研报告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然而近些年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建设,从而为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加坡的绿色环保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废水利用、垃圾处理、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绿色建筑”四个方面。
一、节能环保产业概况(一)废水利用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新加坡在“节流”的同时,还努力“开源”。
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开发应用新技术,特别是在海水淡化及新生水技术利用方面进展显著。
目前,新加坡利用反向渗透等新技术开发的新生水名扬国内外,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部分用水,有关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东等地。
新加坡现有4家新生水厂,可将废水转变成符合国际饮用标准的水,这些水可以满足这个国家15%的用水量。
目前,新加坡的新生水主要用于芯片制造、制药等需要高度纯净水的工业及建筑物冷却系统等,还有一小部分供居民饮用。
2009年6月,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宣布新加坡樟宜污水处理厂正式启用。
这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污水处理工程之一。
该污水处理厂也是新加坡规模庞大的深层隧道排污系统的核心,ABB的技术则驱动着污水处理厂的顺利运转。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加坡深层隧道排污系统两度获得全球水处理领域的殊荣。
今年年初,在瑞士举办的“2009全球水务奖”颁奖典礼上,该工程荣获“年度水务项目”称号。
“全球水务奖”是国际水处理行业的权威奖项,由来自各国的业内人士投票选出上一年度国际水务领域最为重大的成就。
新加坡深层隧道排污系统凭借庞大的工程规模、前瞻的理念和对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全球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短短数月后,该工程又在6月23日至25日举办的“2009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上再次获得国际认可。
6月2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出席了樟宜污水处理厂的启用仪式,这成为“2009年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的一大亮点。
樟宜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仅为同类污水处理厂的三分之一,这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的岛国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某培训班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3)
某培训班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3)某培训班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三)注重城市管理的人性化、法制化、高效化,塑造文明之城形象。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久负盛名。
他们也总结自己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保障。
有人说新加坡城市管理成功的最基本经验是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具体、周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没有回旋余地的法律体系。
依法管理的确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突出的特点,但我认为,依法管理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是因为有了注重城市建设人性化这个基础和前提。
新加坡的人性化的城市建设,体现在每个细节上。
如走在路上,我们可以发现,见到的路牌、场所标识全都清晰明了、设计充满时尚元素,人们能很容易地跟随标牌的指示,愉快、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在绿地公园,会发现穿行于绿地花园的“有盖走廊”,这些走廊与公交站点、地铁站、人行天桥、社区服务中心连接,绝对不用自己找“捷径”;有高差的地段都布局设臵了无障碍坡道,让老年人士、残障人士,时时做到无障碍通行,免受日晒雨淋,仿佛散步一般地去往上班、回家、健身、休闲之所。
新加坡垃圾桶是很“密集”的,几米远就会有一个;在居民社区,会有专门的废弃物管理公司摆放环保箱,进行分类回收;在旅游景区,垃圾桶通常并排摆放三个:CANS(铁罐类)、PLASTIC(塑料类)、PAPER(纸张类)。
正是有了完备的、人性化的基础设施,生活在新加坡的市民处处感受到舒适和便捷,破坏环境、破坏文明的行为自然是少之又少,健全的严厉的法制法规更多的成了起威慑作用的高压线,成为保障城市文明的最后防线。
二、新加坡经验对推进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的启示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就是科学而正确的处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认为规划统领城市发展方向,是一个先决条件;建设决定城市质量水平高低,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决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手段。
前期,****国际海洋城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认为本次规划理念新颖、整体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布局结构合理、成果内容丰富,基本符合****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新加坡、香港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
新加坡、香港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一、新加坡城市垃圾收运处理和管理系统。
新加坡由于大力推广垃圾减量和循环利用,城市垃圾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近几年呈稳定并有下降态势,2000年日产7643吨,2001年日产7670吨,2003年日产6863吨。
垃圾成分较稳定,含水率40%~45%,平均低位热值6000~7000 kJ/kg。
1.生活垃圾收运。
新加坡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产生于组屋(政府规划建设的高层住宅小区),通过垂直垃圾管道将垃圾从各楼层输送到地面。
早期的楼房设有多条垃圾管道,每两户共用一条,垃圾投放口设于家庭厨房内。
使用240升或1100升的标准移动式垃圾箱(桶)在垃圾管道出口接收储存垃圾,利用前顶装或后装垃圾压缩车在路边将垃圾箱内的垃圾卸入,运往焚烧厂。
由于移动式垃圾箱接收储存垃圾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产生臭气影响环境,近年建成的楼房已改为每栋楼只设一条垂直管道,管道下设置大型固定式密封储存箱接收储存垃圾。
储存箱内设有垃圾排出螺旋,当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的尾部和储存箱出料口对接时,可通过螺旋的旋转将垃圾自动排出,卸入垃圾车厢,这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每层楼设一个垃圾投放口,安装脚踏控制的密闭门,没有臭气溢出。
垂直垃圾管道由水泥预制管构建,内壁未经特殊处理,可降低建设成本。
垂直垃圾管道顶端设有冲洗口,可定期对管道内进行冲洗消毒灭虫。
流程如下:袋装垃圾一垂直管道一固定式密封储存箱一后装垃圾压缩车一焚烧厂对于单家独户的排屋或别墅,每户放置一个移动式垃圾桶收储垃圾,垃圾压缩车在路边装运。
流程如下:袋装垃圾一移动式垃圾桶一后装垃圾压缩车一焚烧厂2.生活垃圾处理。
新加坡的垃圾处理政策是:“发展与维持足够的焚烧厂以焚烧全部可以焚烧的垃圾;发展与维持足够的填埋场以处理全部不可焚烧的垃圾和焚烧后的灰烬”,实行全量焚烧、灰渣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
新加坡现有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个填埋场,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位于圣诺哥、乌鲁班丹、大士和大士南。
建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建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破碎的混凝土、砖石、木材、钢筋等材料。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筑活动的增加,建筑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问题。
为了了解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对一些建筑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发现在这些工地上,建筑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的分类和处理。
建筑废弃物和杂物混杂在一起,随意堆放在工地附近的垃圾堆中。
这不仅使工地周围环境脏乱差,还会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其次,我对一些垃圾废弃场进行了调查。
这些废弃场并没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而是将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起填埋或焚烧。
这种处理方式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同时,建筑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如钢筋和木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我还就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的做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
他们通过建立专门的建筑垃圾回收站,并且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从而减少了废弃物的数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当前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没有分类和处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的宣传和监管力度。
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加强对建筑工地和垃圾废弃场的监管,确保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和处理。
其次,建筑垃圾处理应该采取分类回收的方式。
建筑垃圾中的可回收材料应该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对钢筋和木材进行回收再利用。
同时,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建立建筑垃圾回收站,专门负责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工作。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一些国内外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建筑垃圾的破碎和再利用技术。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推广应用这些技术。
总之,建筑垃圾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解决。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其他文书
建筑垃圾管理考察汇报文稿其他文书尊敬的领导、专家:大家好!我是XXX,今天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向各位介绍我所参与的一项建筑垃圾管理考察的工作,并提交相关的汇报文稿。
首先,让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考察背景和目的。
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我们面临着建筑垃圾管理的重大挑战。
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种类日益增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旨在了解当前建筑垃圾管理的现状和挑战,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寻找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在考察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多个关键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建筑工地、建筑物拆除点、办公楼、公共设施等。
通过与当地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我们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整理。
在汇报文稿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建筑垃圾管理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详细展示了我们的考察成果和数据分析结果。
我们列举了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组成成分,分析了目前管理措施的不足之处。
然后,我们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的先进案例,并分析了其中的成功因素。
最后,我们结合我们的考察成果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包括加强法规政策制定、提高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垃圾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看到了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建筑垃圾管理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在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对我们考察工作的支持和关心。
我们将会认真听取各位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考察成果,并积极推动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谢谢!。
新加坡垃圾发电与处理考察报告
吨减少到 2 0 年的 70 05 00吨。 二、 新加坡的垃圾发电情况
加坡政府制定 了“ 向零点废物埋置 、 向零点 迈 迈 废物” 的垃圾处理政策。具体政策包括三个方面 :
维普资讯
习 与借 鉴
唐 鑫炳
20 年 5 2 06 月 2日~ 6月 2日, 笔者利用在新
加 坡 国立 大 学 管理 学 院学 习 的机会 , 程 到南 洋 专
用 。比如 , 垃圾 分为 生活 垃圾 和 工业垃 圾 , 活垃 生 圾 可进 一 步 细分 为餐 厨 垃 圾 、 张 、 纸 饮料 罐 、 璃 玻 瓶、 料瓶 、 箱 、 物等 , 塑 纸 衣 工业 垃圾 可 进 一 步 细
的企业 ,而是直接隶 属于 国家环保署 的政府机 构, 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政府公务员身份 , 所有投
资都是政府财政 投资 , 也没有税 收 , 所有收入 构成
20 年 , 0 5 大士南 焚化厂运营收入约 1 亿元新 币, 其中运 营成本 约 20 00万元新币( 主要包括人 工薪资 和 日常维护费用 ) ,盈余 约 80 万元新 00 币。运 营收入主要来 自 两个方面 : 一是垃圾处理
( 垃圾发 电概 况 一)
新加坡现有 4 个垃圾发 电厂 ( 当地称垃圾焚
( ) 化 。即通过焚化使垃圾体积缩减 , 一 焚 然
后对焚化 的灰烬 和不可焚化 的垃圾进行埋置。但 如果 只是对垃圾进行简单的焚化处理 , 新加坡每 隔 35  ̄ 年就需要新建一个 焚化厂 , 每隔 2 ~0年 53 就需要新建一个垃圾埋 置场 。因此 , 新加坡便制
新加坡、香港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
新加坡、香港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一、新加坡城市垃圾收运处理和管理系统。
新加坡由于大力推广垃圾减量和循环利用,城市垃圾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近几年呈稳定并有下降态势,2000年日产7643吨,2001年日产7670吨,2003年日产6863吨。
垃圾成分较稳定,含水率40%~45%,平均低位热值6000~7000 kJ/kg。
1.生活垃圾收运。
新加坡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产生于组屋(政府规划建设的高层住宅小区),通过垂直垃圾管道将垃圾从各楼层输送到地面。
早期的楼房设有多条垃圾管道,每两户共用一条,垃圾投放口设于家庭厨房内。
使用240升或1100升的标准移动式垃圾箱(桶)在垃圾管道出口接收储存垃圾,利用前顶装或后装垃圾压缩车在路边将垃圾箱内的垃圾卸入,运往焚烧厂。
由于移动式垃圾箱接收储存垃圾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产生臭气影响环境,近年建成的楼房已改为每栋楼只设一条垂直管道,管道下设置大型固定式密封储存箱接收储存垃圾。
储存箱内设有垃圾排出螺旋,当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的尾部和储存箱出料口对接时,可通过螺旋的旋转将垃圾自动排出,卸入垃圾车厢,这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每层楼设一个垃圾投放口,安装脚踏控制的密闭门,没有臭气溢出。
垂直垃圾管道由水泥预制管构建,内壁未经特殊处理,可降低建设成本。
垂直垃圾管道顶端设有冲洗口,可定期对管道内进行冲洗消毒灭虫。
流程如下:袋装垃圾一垂直管道一固定式密封储存箱一后装垃圾压缩车一焚烧厂对于单家独户的排屋或别墅,每户放置一个移动式垃圾桶收储垃圾,垃圾压缩车在路边装运。
流程如下:袋装垃圾一移动式垃圾桶一后装垃圾压缩车一焚烧厂2.生活垃圾处理。
新加坡的垃圾处理政策是:“发展与维持足够的焚烧厂以焚烧全部可以焚烧的垃圾;发展与维持足够的填埋场以处理全部不可焚烧的垃圾和焚烧后的灰烬”,实行全量焚烧、灰渣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
新加坡现有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一个填埋场,4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位于圣诺哥、乌鲁班丹、大士和大士南。
赴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考察报告
赴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考察报告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概况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职能主要由环境和水资源部下属的国家环境局履行,该局设环境公共卫生署、环境保护署、气象服务署、政策规划署、3p伙伴服务署、新加坡环境学院等,承担审批标书、签发废物收集商牌照、公布废物收集商作业规范、监管废物收集商的表现等职能。
目前国家环境局共有6000多人,包括环境监察人员及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人员。
另外,新加坡于1998年成立了市镇理事会,属半官方半民营性质,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负责管理社区内公共环境的日常清洁、园林保养、日常与周期性的维修工程、社区改进计划、中期翻新计划、建筑物日常管理与定期维修服务、以及与居民交流等工作。
20**年,新加坡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60万吨,日均产生量约为1600吨,其中98%的建筑垃圾得到了处理,5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
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一是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战略。
建筑工程广泛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理念,优化建筑流程,大量采用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量,延长建筑设施使用寿命并预留改造空间和接口,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同时,对建筑垃圾收取每吨77新元的堆填处置费,增加建筑垃圾排放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二是实行建筑垃圾分类利用。
承包商为减少建筑垃圾处理费用,一般在工地内就将自身可利用的废金属、废砖石分离,自行出售或用于回填和平整地面,其余则付费委托给建筑垃圾处理公司。
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所内,对建筑垃圾实施二次分类:已拆卸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废纸等将被回收打包,用于再生利用;木材用于制作简易家具或肥料;混凝土块被粉碎后加工用于制作沟渠构件,粉碎的砂石出售用于工程施工。
未进入综合利用厂的其他建筑垃圾被用于铺设道路或运送至实马高岛堆填区填埋。
三是通过政府管制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
新加坡有5家政府发放牌照的建筑垃圾处置公司,专责承担全国建筑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的考察
报告
新加坡建筑垃圾管理职能主要由环境和水资源部下属的国家环境局履行,该局设环境公共卫生署、环境保护署、气象服务署、政策规划署、3p伙伴服务署、新加坡环境学院等,承担审批标书、签发废物收集商牌照、公布废物收集商作业规范、监管废物收集商的表现等职能。
目前国家环境局共有6000多人,包括环境监察人员及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人员。
另外,新加坡于1998年成立了市镇理事会,属半官方半民营性质,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负责管理社区内公共环境的日常清洁、园林保养、日常与周期性的维修工程、社区改进计划、中期翻新计划、建筑物日常管理与定期维修服务、以及与居民交流等工作。
20**年,新加坡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60万吨,日均产生量约为1600吨,其中98%的建筑垃圾得到了处理,5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
一是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战略。
建筑工程广泛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理念,优化建筑流程,大量采用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量,延长建筑设施使用寿命并预留改造空间和接口,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同时,对建筑垃圾收取每吨77新元的堆填处置费,增加建筑垃圾排放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二是实行建筑垃圾分类利用。
承包商为减少建筑垃圾处理费用,一般在工地内就将自身可利用的废金属、废砖石分离,自行出售或用于回填和平整地面,其余则付费委托给建筑垃圾处理公司。
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所内,对建筑垃圾实施二次分类:已拆卸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废纸等将被回收打包,用于再生利用;木材用于制作简易家具或肥料;混凝土块被粉碎后加工用于制作沟渠构件,粉碎的砂石出售用于工程施工。
未进入综合利用厂的其他建筑垃圾被用于铺设道路或运送至实马高岛堆填区填埋。
三是通过政府管制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市场。
新加坡有5家政府发放牌照的建筑垃圾处置公司,专责承担全国建筑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
建筑垃圾处置公司须遵守有关环境法规。
未达到服务标准的,国家环境局可处以罚金,严重的吊销牌照。
如非法丢弃建筑垃圾的,最高将被罚款50000新元或监禁不超过 12个月或两者兼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将充公。
四是出台配套扶持政策。
如设立循环工业园,采用低租金、长租期策略对园内企业进行扶持,如sarimbun循环工业园每年租金低至每平方米新元。
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为主营业务的福泉丰环保私人有限公司即位于该园区,公司设施总投资额约300万新元,占地约15000平方米,每年清运、处理约20万吨建筑垃圾,其中50%实现回收利用,另外50%
不可回收利用成分则焚烧或填埋处理。
政府以较便宜租金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用地租给该公司,并于XX 年、XX年各向其提供20万新元创新项目研究基金。
五是加强配套管理。
建筑垃圾是城市固体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适用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由国家环境局负责综合管理,但在综合利用与处理过程中又有其特殊性,需要建设局等部门介入管理。
如建设局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将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纳入验收指标体系范围,建筑垃圾处置未达标的,则不予发放建筑使用许可证;在绿色建筑标志认证中,也将建筑物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纳入考核范围。
目前,全市建筑垃圾日产生量约万立方米,特区内建筑垃圾主要送往西丽塘朗山建筑垃圾受纳场填埋处理,特区外建筑垃圾主要由宝安、龙岗两区政府及各街道办设置的临时受纳场填埋处理。
在填埋处理前,建筑垃圾中的钢筋、废铁丝等金属类,木块、塑料等可利用成分在源头及受纳场均有专人分捡回收,回收利用率较高,但废弃砖石、混凝土等资源化利用较低。
近年随着经济发展,XX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塘朗山建筑垃圾受纳场一、二期工程已填满封场,三期工程于去年6月建成启用,XX区、XX区也都已确定新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地。
为节约土地资源,转变建筑垃圾处理方式,XX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也已启动。
根据市政府《关于研究XX市石矿资源限采区采矿权有偿出让和塘朗山建筑
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确定由XX 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在塘朗山建筑垃圾受纳场内投资建设和运营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000余万元,选址在塘朗山建筑垃圾受纳场二期平台,占地约6万平方米,年利用建筑垃圾240万立方米,生产建筑标砖、空心砌块、多孔砖等多种产品,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特区内目前所有产生的建筑垃圾均可实现回收利用,并逐步利用该场内已填埋的建筑垃圾。
但是,XX市的建筑垃圾管理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是XX市的建筑垃圾管理仍处于末端治理阶段,源头减量工作尚未开展;二是建筑垃圾管理及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三是XX市建筑垃圾清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一、从设计源头优化方案,削减废弃物产生量,降低建筑材料消耗量,最大限度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二、在建筑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更改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实施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和利用,并加强对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
碎砖、混凝土块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直接在施工现场用作地基平整,减少需要转移的建筑垃圾量。
加强对建筑垃圾分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循环再生骨料开发绿色建材的研究等,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水平。
四、实行特许经营,组建专业化建筑垃圾运输公司。
逐步淘汰个体泥头车,鼓励企业投资组建大型专业化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对运输公司实行资质管理。
鼓励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证》的个体泥头车加入专业化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实现统一经营,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五、强化建设单位对建筑垃圾运输的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时,在招标文件中要对工地的建筑垃圾运输及综合利用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工地对建筑垃圾实施必要分类和源头减量,并明确建筑垃圾运输公司必须有资质,运输车辆必须有《建筑垃圾准运证》,建筑垃圾运输作业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并对建筑垃圾运输及倾倒过程提出清洁化要求。
建设单位要对建筑垃圾运输单位的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对违约行为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六、建立全市回填土调配系统。
由规划、国土部门划定场地,设立回填土中转场所,用于堆放暂时无法回填的工程弃土。
同时建立全市回填土网络调配平台,将全市回填土排放和需求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公布,经过排放方申报、运输方备案、需求方办理《建筑垃圾临时受纳场地许可证》程序,实现回填土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泥头车的无组织运输。
七、加强对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利用的监管。
建设局要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纳入到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中,对于不按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建筑垃圾利用处理内容的,不予招标备
案或核发施工许可,对不按规定利用和处理建筑垃圾的,不予通过节能专项验收,不予建筑节能认证。
城管局加强对建筑垃圾排放、清运、填埋的管理,对于不按规定处理建筑垃圾的企业,按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