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1922年初拓本,原大)

合集下载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真卿勤礼碑原文

颜真卿勤礼碑原文

顏真卿勤禮碑原文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顏君神道碑君諱勤禮,字敬,琅琊臨沂人。

高祖諱見遠,齊禦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事見《梁》、《齊》、《周書》。

曾祖諱協,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學》有傳。

祖諱之推,北齊給事黃門侍郎,隋東宮學士,《齊書》有傳。

始自南入北,今為京兆長安人。

父諱思魯,博學善屬文,尤工詁訓。

仕隋司經局校書、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臻屢屈焉。

學書,黃門傳《集序》,君自作。

後加逾岷將軍。

太宗為秦王,精選僚屬,拜記室參軍,加儀同。

娶禦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顏郎是也,更唱者二十餘首。

《溫大雅傳》雲:“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仁東宮,弟湣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湣楚弟游秦與彥將俱典秘閣。

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

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

”事具《國史》。

君幼而朗悟,識量宏遠,工於篆籀,尤精詁訓,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

義甯元年十一月,從太宗平京城,授朝散大夫勳,解褐秘書省校書郎。

武德中授右領左右府鎧曹參軍,九年十一月授輕車都尉兼直秘書省。

貞觀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參軍事,六年七月授佐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轉太子直監,加崇賢館學士。

官廢,出補蔣王文學、宏文館學士。

永徽元年三月制曰:“君學藝優敏,宜加獎擢,乃拜陳王屬,學士如故。

”遷曹王友。

無何,拜秘書省著作郎。

君與兄秘書監師古、禮部侍郎相時齊名,秘監與君同時為崇賢宏文館學士,禮部為天策府學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於司經局校定經史。

太宗嘗圖畫崇賢諸文學士,命秘監為贊,以君秘監兄弟,不宜相述,乃命中書舍人蕭鈞特贊君曰:“依仁服義,懷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終日。

德彰素裏,行成蘭室,鶴鑰馳譽,龍樓委質。

”當代榮之。

六年以後夫人兄中書令柳親累貶夔州都督府長史,顯慶六年加上護軍。

君安時處順,恬無慍色。

不幸遇疾,傾逝於府之官舍,既而歸窆於京城東南萬年縣甯安鄉之鳳棲原。

先夫人陳郡殷氏Н柳夫人同合焉,禮也。

颜真卿《颜勤礼碑》初拓本欣赏

颜真卿《颜勤礼碑》初拓本欣赏

颜真卿《颜勤礼碑》初拓本欣赏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颜真卿撰并刊⽴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雍容⼤⽅之特点。

其⽤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圆并⽤,雄健有⼒。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动多姿、节奏感
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唐盛世之⽓象。

《颜勤礼碑》为颜真卿晚年所书,通篇其实磅礴,⽤笔苍劲有⼒,是唐代楷书具有开创意义的经典!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知。

宋元时被埋⼊⼟中,⾄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勤礼碑的基本简介

勤礼碑的基本简介

勤礼碑的基本简介勤礼碑的基本简介此碑全称《祕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勤礼碑的笔法特点《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用笔之法。

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用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用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方法。

汉字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步骤,通过纵横两个方面的运动来完成具体形象的,现将常用的笔法分述如下:藏锋:是指起笔而言,当某一笔画起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逆行,待笔锋“折”或“转”后再写笔画。

起笔处笔锋藏在画内,使之不露痕迹。

露锋:是指起笔与收笔而言,在此主要指收笔。

当某一笔画要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至收笔处笔锋露于画外,呈尖状。

回锋:是指收笔而言,即笔画写到结束时,笔锋转为逆方向轻回收笔。

抢锋:也称“虚抢”、“空抢”,是露锋起笔和露锋收笔时采用的运笔动作。

即在露锋起笔时先在空中作一个藏锋动作,然后再入纸作笔画的起笔。

在露锋收笔时,也按有往必回、无垂不缩的要求把锋在空中回缩。

中锋: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简繁释文、注音、译文

《颜勤礼碑》一、简介: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 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二、释文:(1)简体碑阳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

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

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

《颜勤礼碑》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局部《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碑阳碑侧碑阴【原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kuí)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注释】故:过去的、曾经的。

秘书省著作郎、长史、上护军:均为官名。

夔州都督府:唐代一级行政区划名,治夔州(今重庆奉节)。

曾孙:颜真卿是颜勤礼的曾孙。

【译文】唐代曾任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的颜君(颜勤礼)之神道碑(这是此碑的碑额)曾孙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原文】君諱勤禮,字敬,琅邪(láng yá)1 臨沂人。

【注释】1、琅邪(láng yá):同“琅琊”。

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

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

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

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

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

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

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

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

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

【译文】君名讳勤礼,字为敬,琅琊临沂人。

【原文】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

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2。

事見《梁》、《齊》、《周書》3。

【注释】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颜勤礼碑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颜勤礼碑

读书笔记
779年71岁颜真卿自己撰文,1922年出土。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颜勤礼碑》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颜勤礼碑》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鉴赏:颜勤礼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典
鉴赏

碑帖
著作
职衔
颜真卿
郎夔州
正文
内容摘要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唐代的颜真卿为其曾诅父 颜勤礼立的墓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颜真卿一生写的碑很多,都题有他当时历官的全部职衔,独此 碑只题“曾孙鲁郡开国公”,这是他丢掉官职,被贬为吉州司马期间所写。

【颜碑】白底黑字,米字格全文——这套“勤礼碑”值得收藏(上)

【颜碑】白底黑字,米字格全文——这套“勤礼碑”值得收藏(上)

【颜碑】白底黑字,米字格全文——这套“勤礼碑”值得收藏
(上)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

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1.横轻竖重,对比明显。

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由横画、竖画,或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的。

对于这些字,《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形式俊美,使人想起了主干粗壮2.以纵取势,内紧外松。

《勤礼碑》体势多取纵势,这样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揖让、避就、虚实等手法的运用,整个字形端庄、稳重,有一种庙堂之气。

3.字形方正,豁达端庄。

颜字改变了欹侧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笔画写出。

左右也基本对称,字呈方形。

它吸收了古代篆隶书法,以正面取势,使人感到庄重正大,内涵宏伟。

4.雍容大度,宽博古荡。

雍容大度,宽博古荡是颜体的艺术特色,也是其结构特点。

圆笔中锋的笔法;并列两竖的相向,造成一种外拓的张力,有力度,动感强;捺画的厚重等都是形成这一特色的重要条件。

颜勤礼碑作者是谁

颜勤礼碑作者是谁

颜勤礼碑作者是谁
颜真卿。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

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真卿简介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

颜真卿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高清字帖颜真卿《颜勤礼碑》

高清字帖颜真卿《颜勤礼碑》

高清字帖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展开剩余7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