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君子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论语之论君子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讲究,居住上 不求舒适豪华,对于自己不足之处要快快 努力、小心说话,亲近贤达之士,以合于 道德的要求来纠正自己,这样才可以算是 好学。”
3.子曰:君子不器。
子说:“君子应博学通 才,不能像器具一样, (只有某一方面的用 途)。”
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 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里仁篇)
论语——论君子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要厚重,不厚重就没有 威严,所学的东西也不会坚固。在与人相 处中要以忠信为主。不能与德才不如自己 的人做朋友。如果有了过失或错误不要害 怕改正。”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 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 学 也己.”
君子有九种思辨能力:看要看明白,听要 听清楚,表情要温和,形貌要恭敬,言语 要忠诚,做事要认真,有疑问一定要问, 愤怒要考虑后果,财富取得要合法。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总是帮助别人完成好事, 不会帮助别人成其坏事。小 人正好相反
8.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yue) 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 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与君子相处容易,但难以取悦。如果刻意讨好、 奉承他们,他们反而不高兴。但他们在用人时, 能根据一个人的长处而重用。与小人难以共事却 容易取悦。取悦他们不是按常理那样规规矩矩, 他们反而能接受。但他们用人时责求完备、处处 挑剔,所以很难服侍
14.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 大人。侮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因果、 自然规律,敬畏品德高尚的人,敬畏圣 人的言教。小人不懂得天命因果,所以 不知道怕,不尊重德高望重的人,轻侮 圣人的言教。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课件(共37张PPT)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一、孝顺父母 (孝) 二、团结友爱兄弟姐妹(悌) 三、做事小心,严格要求自己(谨) 四、说话诚实,讲究信用(信) 五、有爱心(泛爱众) 六、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亲仁) 七、多看书学习(余力学文)。
《弟子规》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三字经》首孝悌 次见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金钱与物质换不 来亲情与孝心】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尽孝贵在真心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对 待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父母的年龄是一种感恩的情怀。】
——走进《论语》 亲近孔子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 孔子 • 释迦牟尼 • 穆罕默德 • 耶稣
• 孔子,更多的是关注现世,关注人生、 人性、人际关系,更加务实。他的思想 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讲求 人生在世有所作为。也正因为他成就了 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论语》、西方的《圣经》】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孔子说:“自身端正,不发号令就 能施行;自身不端正,即使好令也 不服从。”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 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
•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 这才真叫错了。”
•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 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
5.1《论语》课件(共56张PPT)
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
让我实践这些话吧。 颜渊:颜回,为人谦逊好学,素以德行著称, 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 事 之 ,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 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③归:称赞,赞许 ④由:依靠。 ⑤请:请允许我 ⑥目:条 目,细则 ⑦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⑧敏:聪敏 ⑨事:
实践,从事
古今异义:一日
(古义:一旦。今义:一天)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 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
实行仁德依靠的是自己,难道要依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
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6-1.如何理解“文”与“质”的辩证关系?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会疑惑,仁 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 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 矣。”(《颜渊》)
①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②一日:一旦
②君子取义(第四章)
梳 ③君子文质彬彬,合 理 乎中庸(第六章)
主
要 思
4.修己与待人
①见贤思齐,善于借
想 鉴(第五章)
观 ②君子忠恕,己所不
点
欲,勿施于人(第十 一 章)
2.论“仁”
①仁是礼和乐的基础 (第二章)
②君子弘毅,仁为己 任(第七章)
③君子不惑不忧不惧 (第九章)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身 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 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 物,不要强行加到别人身上。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行:实践。其:大概。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 的“仁”又有何关系?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 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 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 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阳货)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 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 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 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 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 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 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 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 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 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语录体《论语》记录了孔子许 多重要的言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子贡问曰:“有一 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一言:一个字。行:实践。其:大概。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何关系,这段话与孔子 的“仁”又有何关系?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是可以终身奉 行的,而“恕”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它在根本上与“仁”是相同的,所以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 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 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 草木之名。”(阳货)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在仁、义、礼 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孔子关 于君子人格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在思想道 德修养、读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都 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 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 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 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 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 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语录体《论语》记录了孔子许 多重要的言论,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课件:12.《论语》十二章(共22张PPT)
《论(lú n)语》属语录体散 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 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之一,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论语》五则PPT课件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臣之所好者,道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与俱来
1.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 省略宾语“之” ○ 告诉(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01 调,就是调整语序。主要针对倒装
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02 求可使报秦之人
公冶长篇第五
Hale Waihona Puke 1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2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4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5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让他安逸,朋友们使他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们使他怀念我。”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小人而无忌惮也。”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b.臣之所好者,道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君与俱来
1.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 省略宾语“之” ○ 告诉(误入桃花源)这件事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01 调,就是调整语序。主要针对倒装
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 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02 求可使报秦之人
公冶长篇第五
Hale Waihona Puke 1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2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3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4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5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让他安逸,朋友们使他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们使他怀念我。”
2
《大学》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小人而无忌惮也。”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周游卫、宋、曹、郑、陈、蔡等国。
○ (69——73岁)孔子返鲁前(483——479)
69岁儿死,71岁颜回死,72岁子路死
《论语》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 部书,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 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论语》ppt课件
社会责任
论语提倡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论语》ppt课件
• 《论语》简介 • 《论语》的核心思想 • 《论语》的名言警句 • 《论语》的现代意义
01
《论语》简介
《论语》的作者与成书背景
总结词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论语》中重要的哲学思想 之一,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物时要 保持中正、平和的态度,避免过度或不
及。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 度和处事原则,通过保持中正、平和的 态度,可以避免偏颇和极端,达到和谐
与平衡的状态。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适度原则,认为在追 求个人利益和社会进步时,要保持适度 和平衡,避免过度追求或过于保守的态
详细描述
关于《论语》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一种 观点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记录,另 一种观点则认为它是孔子的作品。成书背景方面,《 论语》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 跃的背景。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 动荡不安。同时,诸子百家兴起,各种思想流派涌现 ,为《论语》等经典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
该以平和的态度进行交流。
总结词
0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人际关系的名言
详细描述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重道义和仁慈,不要只看重利益和金钱。
总结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详细描述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心胸开阔和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心胸狭窄、 忧虑不安。
论语--论君子2
少不读红楼,免得叹惜红颜薄命。
老不读三国,免得叹惜岁月蹉跎。
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意思是说, 人年轻的时候不适宜去四川工作和 生活。因为四川是个比较闲散慵懒 ,人们会吃爱玩的地方,容易消磨 年轻人的意志,不求进取,碌碌无 为;老不离蜀意思是说,四川乃天 府之国,生活闲适,悠哉悠哉,适 宜养老,是老年人的天堂。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评析】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 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 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 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 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 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 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 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
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兴趣相投,结为好友,这不但没错,反而应该 提倡,孔子不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吗?所以孔子这里所说的“周”和“比” 主要是针对道德差异。在兴趣上,每个人都应 该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恶上,人则不应该以 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自己的私心好恶为标准 来衡量人、选择人。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本意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师寄语
借 你 一 双 慧 眼 给 你 一 支 妙 笔 放 眼 大 千 世 界 关 注 生 活 细 节 描 绘 精 彩 人 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 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不读三国,免得叹惜岁月蹉跎。
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意思是说, 人年轻的时候不适宜去四川工作和 生活。因为四川是个比较闲散慵懒 ,人们会吃爱玩的地方,容易消磨 年轻人的意志,不求进取,碌碌无 为;老不离蜀意思是说,四川乃天 府之国,生活闲适,悠哉悠哉,适 宜养老,是老年人的天堂。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评析】
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 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 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 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 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 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 乎应当有所警戒了。
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 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
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兴趣相投,结为好友,这不但没错,反而应该 提倡,孔子不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吗?所以孔子这里所说的“周”和“比” 主要是针对道德差异。在兴趣上,每个人都应 该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恶上,人则不应该以 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自己的私心好恶为标准 来衡量人、选择人。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本意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师寄语
借 你 一 双 慧 眼 给 你 一 支 妙 笔 放 眼 大 千 世 界 关 注 生 活 细 节 描 绘 精 彩 人 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 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中的君子观ppt课件
仁爱道义重礼节智慧诚信忠诚宽容英勇中庸质朴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自强仁爱道义重礼节智慧诚信忠诚英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自强仁爱中庸重礼自觉重道义诚信一仁爱二道义三有礼谦逊四智慧五诚信六忠诚七英勇八心胸坦荡九有原则正直十自觉有自制力十一积极进取十二内外兼修十三谨慎十四安贫乐道十五博学多才十六言行一致注重行动十七有敬畏之心二慧眼识君子?1整理论语中人物形象比较丰满的孔子的弟子指出他们是否是君子为什么给出他们的君子特征并排出孔子弟子君子榜
(2)《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否具有君子属性, 试用《论语》中的君子观阐述理由。
(3)分析比较相似人物的君子特征。 祁瑞全 祁瑞宣
(4)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典型君子特征。指出 下面职业最需要的君子特征并举出论语中关于 该特征的论述。 医生
16
(1) 结合下列《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具体
论述,举出相关的名人的例子。
举出相关的名人的例子。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
反是。”
(2)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否具有君
子属性,试用《论语》中的君子观阐述理由。
(3)分析比较相似人物的君子特征。
诸葛亮 周瑜
(4)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典型君子特征。指
出下面职业最需要的君子特征并举出论语中关
于该特征的论述。
法官
九、有原则,正直
十、自觉、有自制力 十一、积极进取 十二、内外兼修 十三、谨慎
十四、安贫乐道
十五、博学多才
十六、言行一致,注重行动
十七、有敬畏之心
11
二、慧眼识君子
• 1、整理《论语》中人物形象比较丰满的孔 子的弟子,指出他们是否是君子,为什么, 给出他们的君子特征,并排出孔子弟子 “君子榜”。
•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 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
(2)《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否具有君子属性, 试用《论语》中的君子观阐述理由。
(3)分析比较相似人物的君子特征。 祁瑞全 祁瑞宣
(4)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典型君子特征。指出 下面职业最需要的君子特征并举出论语中关于 该特征的论述。 医生
16
(1) 结合下列《论语》中关于君子的具体
论述,举出相关的名人的例子。
举出相关的名人的例子。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
反是。”
(2)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否具有君
子属性,试用《论语》中的君子观阐述理由。
(3)分析比较相似人物的君子特征。
诸葛亮 周瑜
(4)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典型君子特征。指
出下面职业最需要的君子特征并举出论语中关
于该特征的论述。
法官
九、有原则,正直
十、自觉、有自制力 十一、积极进取 十二、内外兼修 十三、谨慎
十四、安贫乐道
十五、博学多才
十六、言行一致,注重行动
十七、有敬畏之心
11
二、慧眼识君子
• 1、整理《论语》中人物形象比较丰满的孔 子的弟子,指出他们是否是君子,为什么, 给出他们的君子特征,并排出孔子弟子 “君子榜”。
•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 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
名著导读《论语》ppt课件
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 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 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 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 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 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 了较高的声誉。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论语》和《_孟_子
_》《_中_庸_》
《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2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 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 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 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 子的话为主。 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56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7
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 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 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
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 国也属于世界。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58
【 颁 奖 辞 】
2020/7/11
名著导读《论语》
44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君子之道课件ppt
• 【译】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 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 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孟子·尽心上》
• 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 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
了。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 我们学习论语就是为了把日渐消亡的精华重新拾 起,把自己对读书的喜爱升华到以读书为乐,让
这种雅事回归其纯洁的本性。
•
——郑淑君
• 对待学习正如对待朋友,若能真心地主动地去接 近她,那么一定会有收获;若是带着某种目的迫
不得已的去接近她,那么她也不会还你实学。学
习是一位眼里不揉沙子的朋友,若你接近“学习” 只是为了“分数” ,那么“学习”也不会以诚相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 什么叫“仁者不忧”? •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胸怀,他的内心仁厚、宽和,
所以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 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 知者对自己、对人生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 • 因而面对外界的诸多选择,心就不会迷惑了。
• 什么叫“勇者不惧”?
《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 有宽广的胸怀,心胸坦荡的人是君子。
•
——戴安琪
• 能容忍别人,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人是君
登者。 •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孟子·尽心上》
• 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 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
了。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 我们学习论语就是为了把日渐消亡的精华重新拾 起,把自己对读书的喜爱升华到以读书为乐,让
这种雅事回归其纯洁的本性。
•
——郑淑君
• 对待学习正如对待朋友,若能真心地主动地去接 近她,那么一定会有收获;若是带着某种目的迫
不得已的去接近她,那么她也不会还你实学。学
习是一位眼里不揉沙子的朋友,若你接近“学习” 只是为了“分数” ,那么“学习”也不会以诚相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 什么叫“仁者不忧”? •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胸怀,他的内心仁厚、宽和,
所以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 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 知者对自己、对人生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 • 因而面对外界的诸多选择,心就不会迷惑了。
• 什么叫“勇者不惧”?
《论语》中有关“君子”语录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 有宽广的胸怀,心胸坦荡的人是君子。
•
——戴安琪
• 能容忍别人,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人是君
登者。 •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
君子ppt课件
时代需要君子 努力成为君子
第三点,有志。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我们要做君子一样的中学生,就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理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以自己的积极实践向世界证实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国人民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从孔子的这句话可知,君子之道有三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仁、智、勇。
如果,我们还是从前人的那些只言片语里去寻找君子的踪影影,去学习君子的品行,难免我们顾此失彼,做不了真正的君子,反而会贻笑大方。 能不能够把关于君子的论述概括、提炼、综合成一套具有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呢?让想学做君子的人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行为标准呢?
“质”——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视不义之富贵犹如浮云。三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四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君子不可以不弘毅,当自强不息。 “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君子的美好品行
第一点,有德。 这个德,指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君子首先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要傲立于世间的骨气。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以孝悌顺从为美德,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以孝悌顺从为美德。君子在社会是好公民,以诚信正直为美德。
时代需要君子 努力成为君子
第二点,有礼。 这个礼,是礼貌,是礼节,是礼仪。人前举止不失体统,仪态不失端庄,言语不失谨慎是礼。 。内修为德,外现为礼。 坐如钟立如松,精神饱满、庄重矜持是礼;与人见面,微笑招呼、亲切问候是礼;跟人交谈,神情专注、目不斜视是礼;狭路相逢,退居一隅、避让对方是礼;进入公共场合,衣着得体、仪表大方是礼;得到赞扬,适度自谦、感谢夸奖是礼…… 总之,一句话,礼的本质是尊重,在家庭、学校、社会交往中,注意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而且恰当地表现出这份尊重,就是礼貌,就是礼节,就是礼仪。
第三点,有志。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我们要做君子一样的中学生,就要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理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以自己的积极实践向世界证实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之一,中国人民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更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幸福生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从孔子的这句话可知,君子之道有三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仁、智、勇。
如果,我们还是从前人的那些只言片语里去寻找君子的踪影影,去学习君子的品行,难免我们顾此失彼,做不了真正的君子,反而会贻笑大方。 能不能够把关于君子的论述概括、提炼、综合成一套具有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呢?让想学做君子的人有一个可以参照的行为标准呢?
“质”——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视不义之富贵犹如浮云。三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四要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君子不可以不弘毅,当自强不息。 “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君子的美好品行
第一点,有德。 这个德,指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君子首先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要傲立于世间的骨气。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以孝悌顺从为美德,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以孝悌顺从为美德。君子在社会是好公民,以诚信正直为美德。
时代需要君子 努力成为君子
第二点,有礼。 这个礼,是礼貌,是礼节,是礼仪。人前举止不失体统,仪态不失端庄,言语不失谨慎是礼。 。内修为德,外现为礼。 坐如钟立如松,精神饱满、庄重矜持是礼;与人见面,微笑招呼、亲切问候是礼;跟人交谈,神情专注、目不斜视是礼;狭路相逢,退居一隅、避让对方是礼;进入公共场合,衣着得体、仪表大方是礼;得到赞扬,适度自谦、感谢夸奖是礼…… 总之,一句话,礼的本质是尊重,在家庭、学校、社会交往中,注意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而且恰当地表现出这份尊重,就是礼貌,就是礼节,就是礼仪。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 伯 》
耻耻 也
·
1、君子义以为质
“
—
而‘而子
好可无贡
礼也骄曰
者。,:
’未何‘
。若如贫
《”贫?而
论 语
而’无 乐子谄
学 而 》
,曰, 富:富
·
1、君子义以为质
“
而下吝常骄骄
不之者相吝,
骄人骄因虽气
者,之。有盈
也未本盖盈,
。有根骄歉吝
—
” 骄。者之,
朱 熹 《 论 语 集 注 》
而故吝殊气
不 吝
·
—
《 论 语 子 路 》
说 也 。 及 其 使 人 也 , 求 备 焉 。 ”
难 事 而 易 说 也 : 说 之 虽 不 以 道 ,
不 说 也 。 及 其 使 人 , 器 之 。 小 人
君 子 易 事 而 难 说 也 : 说 之 不 以 道 ,
—
·
孔子论君子
《 论 语 子 路 》
“ 噫 ! 斗 筲 之 人 , 何 足 算 也 ! ”
矣 ? ” 子 曰 : “ 行 己 有 耻 , 使
子 贡 问 曰 : “ 何 如 斯 可 谓 之 士
”:
——
·
孔子论君子
《 孟 子 尽 心 下
也 。 ’ ”
乡 原 乎 ! 乡 原 , 德 之 贼
我 室 , 我 不 憾 焉 者 , 其 惟
“
孔 子 曰 : ‘ 过 我 门 而 不 入
·
——
《 论 语 阳 货
2、君子礼以行之
颜
颜
语渊 礼“渊
《 论 语
矣曰 。: ”“
回 虽 不 敏 , 请
勿 言 , 非 礼 勿 动 。 ”
非 礼 勿 视 , 非 礼 勿 听
曰 : “ 请 问 其 目 。 ”
颜 渊
事 斯
》
, 非
子 曰
:
—
·
颜
哉仁为渊
?焉仁问
”
。 为
。 一
仁 。
仁日子
由克曰
己己:
,复“
而 由 人 乎
礼 , 天 下 归
君 子 不 可 小 知 , 而 可 大 受 也 ,
小
人
·
—
《 论 语 卫 灵 公 》
君 子 固 穷 , 小 人 穷 斯 滥 矣 。 ”
·
—
《 论 语 里 仁 》
小 人 怀 惠 。 ”
君 子 怀 德 , 小 人
怀
土
;
君
子
怀
刑
,
·
—
《 论 语 阳 货 》
乱 , 小 人 有 勇 而 无 义 为 盗 。 ”
尝 验
之 枝
, 然
歉 。
,之叶其愚
吝天,实谓
吝如
,有
其周
余公
不之
足才
观之
—
《 论 语
也 已 。
美 , 使
·
泰 伯
”
骄 且
》
“
2、君子礼以行之 儒家所说的礼,是指作为当时社
会道德规范的一套生活行为准则。守 礼,社会才能维持“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颜渊第十二)的局面, 实现上下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遵 守“礼”是君子最首要的要求。
狂 狷 :
》
孔子论君子
注
首 助 词
② 夷 : 此
① 嘐 嘐 :
释 :
而字志
无 义 者
不 可 解
大 而 言
,夸
前
人
有
疑
其
为
语
——
《
而 不 掩 焉 者 也 ”
之 人 , 古 之 人 。 ’
曰 : “ 其 志 嘐 嘐 然 ,
“ 何 以 谓 之 狂 也 ? ”
狂 者
:
·
孟 子
夷曰 考,
尽 心 下 》
其‘ 行古 ,
《 论 语
”
次 必
君 子
。 君
; 不
也 。
欲 也
里 仁 》
于无子以贫; 不
—
·
3、君子孙以出之
君子孙以出之,体 现在他注重做而不说或 先做再说。
·
—
子
行贡
其问
言君
而子
后。
《 从子
论 语
之 。
曰 :
为 ”“
政 》
先
3、君子孙以出之
“
“
“
“
“
—
己君 也古 君 君 敏
知 也
子 病
。 ”
者 言
子 耻
子 欲
曰 : “ 今 之 从 政 者 何 如 ? ” 曰 :
抑 亦硁 然 小 人 哉 !
曰 : “ 敢 问 其 次 ? ” 曰 : “ 言 必
“ 宗 族 称 孝 焉 , 乡 党 称 弟 焉 。
矣 。 ” 曰 : “ 敢 问 其 次 ? ” 曰
于 四 方 , 不 辱 君 命 , 可 谓 士
狷屑
“
孔子论君子
《 论 语 宪 问 》
·
——
未 有 小 人 而 仁 者 。 ”
君 子 而 不 仁 者 有 矣 乎 ,
“
孔子论君子
“
—
而君
不子
泰泰
。而
”不
《 论
骄 ,
语
小
子
人
路
骄
》
·
·
—
戚君
。子
”坦
荡
荡
《 论
, 小
语
人
述
长
而
戚
》
“
孔子论君子
“
君
子
求
诸
己
,
小
人
—
求
《 论
诸
语人
·
卫。
灵 公
”
》
·
—
《 论 语 季 氏 》
:
—
《 论 语
行 言 孙 。 ”
有 道 , 危 言 危 行 ;
·
礼 而 行 。
宪 问 》
邦 无 道
立与可
,适与
未道共
可,学
与未,
权可未
—
《 论
。 ”
与 立
可 与
语 ;适
·
子 罕 》
可道 与;
可
“
3、君子孙以出之
“
“
“
—
谓言而侍 知可可 辟贤
之谓言于 者与与 色者
瞽之谓君 不言言 ,辟
。隐之子 失而而 其世
孔子论君子
注
④ 忿 戾
③ 廉 :
② 荡 :
① 肆 :
释 :
:人放不
老的纵受
羞 成
行 为
, 放
拘 束
怒有荡,
,威
不
无不 理容
被 限
取触
制
闹犯
·
——
今今 之之
今 之
或 是
子 曰 :
《 论 语 阳 货 篇 》
愚 也 诈 而 已 矣 。 ”
矜 也 忿 戾 ; 古 之 愚 也 直 ,
狂 也 荡 ;
古 之 矜 也 廉 ,
·
小 人
卫 灵
·
人 语” 穷阳
仁。 仁
喻公
斯货
》” 》
》
》
1、君子义以为质
注
子
此场人子两① 释 处的拿以种执 : 应守着及人鞭 指门皮诸拿之
可鞭曰 求之: ,士“
第人鞭侯着士 二,使出皮: 种手行入鞭根 。执人之,据
皮让时一《 鞭路,种周 维;有是礼 持二二古》 秩是至代,
·
—
从,富
吾吾而
所亦可
《 论
·
《 论 语 为 政 》
(2)恪守本分
“ 思 不 出 其 位 ”
《 论 语 宪 问
“
不 在 其 位 , 不 谋 其 政 ”
“
不
以
言
举
人
,
不
—
《 论 语
以 人 废
•
卫言 灵”
公
① 以身六 下长尺 的六: 人尺古 。的代
人尺 还短 是, 小六 孩尺 ,约 一合 般今 指日 十 五厘 岁米
138
注 释 :
·
—
《 论 语 泰 伯
之 命 , 临 大 节 而 不 可 夺 也 ”
可 以 托 六 尺 之 孤 , 可 以 寄 百 里
“
》
》
。
》
—
•
(3)仁德风范
君子的追求绝不是独善其身,而 是兼济天下,“仁”作为君子最根本 的品德,它的实质就是爱人 ,即爱 亲人、爱他人、直至爱一草一木、天 地万物。行“仁”要从最基本的孝敬 父母、尊重兄长做起,进而推广到他 人和社会。
言 。 ”
不 畏 也 , 狎 大 人 , 侮 圣 人 之
畏 圣 人 之 言 。 小 人 不 知 天 命 而
君 子 有 三 畏 : 畏 天 命 , 畏 大 人 ,
“
·
—
君 子 上 达 , 小 人 下 达 《”
论 语 宪 问 》
“
孔子论君子
“
“
“
“
“
·
—
《 论 语 卫 灵 公 》
不 可 大 受 , 而 可 小 知 也 。 ”
(3)仁德风范
•
—
《 论 语 宪 问
诸 ? ”
以 安 百 姓 , 尧 舜 其 犹 病
“ 修 己 以 安 百 姓 。 修 己
曰 : “ 如 斯 而 已 乎 ? ” 曰
》
:
“ 修 己 以 安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