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豆腐的制作过程
豆腐的制作过程一、豆腐的原料及配方制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一般多用石膏、葡萄糖酸内酯或植物蛋白做凝固剂。
以黄豆为原料,经过浸泡、磨碎、过滤、点浆、成型、切块、浸泡等工序制成。
二、豆腐的加工方法原料处理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大豆变软。
浸泡时要注意更换数次清水,保持水质清澈。
然后将浸泡后的大豆磨碎,磨时要注意加水量的适中。
凝固成形将大豆汁加热到100摄氏度,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
凝固剂可以是石膏、葡萄糖酸内酯或植物蛋白。
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待豆浆逐渐凝固成豆腐脑状。
挤压出水将凝固好的豆腐脑倒入豆腐布中,包好,用重物挤压出多余的水分。
这一步称为压制豆腐。
压成豆腐块将压制好的豆腐切成所需的形状,即为豆腐块。
一般多制成方块或长方块。
浸泡储存将豆腐块浸泡在清水中,以防止表面氧化变色。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变质。
三、豆腐的营养价值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
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
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此外还含有大豆卵磷脂以及丰富的优质蛋白,有益于神经、血管及大脑的生长发育。
而且可以补中益气、清热润燥、清洁肠胃。
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
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
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它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食物之一,适宜学龄儿童的膳食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豆腐的嘌呤含量较高,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是不宜多食的。
四岁宝宝也是不建议食用的,因为小儿的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容易发生腹泻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的反应,对小儿的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危害。
但是小孩吃豆腐可以健脑益智,因为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和钙等矿物质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而且这些营养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干豆腐的加工流程
干豆腐的加工流程干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被压制成薄薄的一张,劲道好吃,做法多样,保质期比豆腐要长久,干豆腐每天伴随着人们的饮食生活,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的钟爱。
它不但是各种美食的制作材料,本身也是一道精美的菜肴。
干豆腐的传统工艺流程为: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泼脑→研制成型→揭包→成品。
制作干豆腐的步骤与原理:一、准备工作干豆腐的制作方法前期和制作大豆腐一样。
首先要洗豆腐包。
所不同的是,做干豆腐的,是那种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
而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
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二、清洗大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3 个月后再使用。
三、浸泡大豆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
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季节有关系。
以北方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6-10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8-15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4-6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
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
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
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1.5-1.8 倍。
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内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豆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属于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
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准备首先要准备好大豆,较好的大豆品种是黑豆和黄豆,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将大豆浸泡在水中,一般是12-1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以方便磨浆。
第二步: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通过磨浆机进行磨浆处理,磨浆过程中要加适量的水,以保证磨浆的顺畅和豆浆的浓稠度。
磨浆后的豆浆要过滤、筛除纤维渣,得到较为纯净的豆浆液。
第三步:煮沸和凝固将过滤后的豆浆液倒入煮沸锅中加热,煮沸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防止煮糊和糊底。
一般沸煮10-15分钟可以使豆浆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
待豆浆煮沸后立即关火,稍待一会使温度下降到约75℃左右,然后加入熟石膏或者酸盐等凝结剂,搅拌均匀。
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度搅拌,以免形成气泡,影响豆腐的质地。
第四步:压制和成型将凝固后的豆腐块倒入豆腐盒内,盖上盖子并在盖子上放上重物,让豆腐块保持一定的压力。
压制时间约为20-30分钟,使豆腐块中多余的水分流失。
第五步:切块和包装取出豆腐块,将其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块状,一般是长方体或者正方形。
切块后将豆腐装入包装容器中,可以选择塑料袋、盒子等不透气的包装材料,以免豆腐变质。
第六步:冷藏和出售将包装好的豆腐放入冷藏室中,冷却后即可出售。
冷藏有助于延长豆腐的保质期,保持其新鲜度和食用口感。
以上就是豆腐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当然,真正的豆腐生产过程要比以上步骤更复杂和繁琐,还需要许多专业设备和技术的支持。
但总体来说,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作出营养丰富、口感细腻的豆腐。
希望能为大家对豆腐生产工艺有个初步了解。
古代做豆腐的方法和技术
古代做豆腐的方法和技术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古代做豆腐的那些事儿!你可别小瞧了这豆腐,那在古代可是个宝呢!想象一下,在那悠悠的古代岁月里,人们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玩意儿,但他们可有智慧啦!做豆腐就是他们的一门绝活儿。
先来说说这选豆子吧。
那可得挑得仔细咯,就跟咱挑对象似的,得找个好的呀!饱满的、没毛病的豆子才是首选。
然后呢,把这些豆子泡上,让它们舒舒服服地洗个澡,吸足了水分。
泡好了豆子,就该磨浆啦!古代可没有那些电动的磨浆机,都是靠人力或者畜力来推动石磨。
嘿哟,一圈又一圈,那辛苦劲儿咱现在可体会不到。
磨出来的豆浆就像那白白的乳汁,看着就诱人。
接着就是关键的一步啦——煮浆!把豆浆放在大锅里煮,火候可得掌握好,不能煮糊了呀,不然这一锅可就白费咯!煮好的豆浆香气扑鼻,那味道,啧啧,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豆浆煮好了,就得点卤啦!这可是个技术活。
就好像是在给豆浆施魔法一样,点得好,豆腐才能成型。
古代用的卤水可都是天然的呢,跟现在的那些化学添加剂可不一样。
点完卤,就等着豆浆慢慢变成那白白嫩嫩的豆腐啦。
成型后的豆腐还得好好摆弄摆弄呢。
把它放在模具里,压上重物,把多余的水分挤出来。
这就像是给豆腐做个整形手术,让它变得更加有型。
古代人做豆腐,那可真是用心啊!每一步都不含糊,就为了做出那美味的豆腐。
这豆腐可不只是一道普通的食物,它更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呀!你想想,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全靠一双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就能做出这么美味的豆腐,多了不起啊!而且豆腐还营养丰富,既能当菜又能当主食,给古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滋味呢。
咱现在吃着豆腐,可不能忘了古代人的功劳啊!他们的方法和技术虽然原始,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这就好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得好好珍惜,好好传承下去。
你说,这古代做豆腐的方法和技术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咱可不能把这些老祖宗的好东西给弄丢咯!。
各种豆腐的制作工艺
各种豆腐的制作工艺豆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制作工艺有很多种。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豆腐的制作工艺:1. 白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大豆、石膏或苏打。
(2) 清洗大豆并浸泡12-24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然后再加热至95度左右。
(5) 加入石膏或苏打:将石膏或苏打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6)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用干净的布将豆腐脱水。
(7) 切割豆腐:将脱水后的豆腐块切割成适当的形状。
(8) 煮熟豆腐:将切割好的豆腐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2. 嫩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新鲜大豆、石膏。
(2) 清洗大豆并浸泡4-6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渣滓过滤掉。
(5)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
(6) 加入石膏:将石膏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7)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用干净的布将豆腐脱水。
(8) 修整豆腐:将脱水后的豆腐块修整成规则的形状。
(9) 切割豆腐:将修整好的豆腐切割成适当的形状。
(10) 煮熟豆腐:将切割好的豆腐放入开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3. 滑豆腐的制作工艺:(1) 准备原材料:新鲜大豆、石膏。
(2) 清洗大豆并浸泡4-6小时。
(3)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和适量的水一起磨成豆浆。
(4)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渣滓过滤掉。
(5) 煮制豆浆:将豆浆加热至80度左右,搅拌均匀。
(6) 加入石膏:将石膏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豆浆中。
(7) 凝固豆腐:待豆浆中的豆腐凝固成块后,将豆腐块分成3-4块。
(8) 搅拌豆腐:将豆腐块轻轻搅拌,使其破碎成细小的颗粒。
(9) 过滤豆渣:用纱布或滤网将豆浆中的豆渣过滤掉。
(10) 凝固豆腐:将过滤后的豆浆再次凝固成块。
豆腐制作工艺与原理讲解
豆腐制作工艺与原理讲解豆腐作为我们最常见的家常菜,它的做法多样,营养健康,也是我们最常吃的豆制品之一,它的在加工产品有很多,例如豆腐干、豆腐泡、卤制、油炸和熏制而成的其他豆制品。
大豆腐的制作相对于干豆腐制作简单一些,主要过程一是制浆,利用磨浆机把豆子磨成豆浆;二是点脑,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三是压制成形,利用物理作用使模具内的豆花变成豆腐。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豆腐制作的技术与原理。
△泡豆1、原料处理与浸泡制豆腐的原料以原大豆为佳,大豆经分选、除杂和清洗后进行浸泡,使大豆充分吸水膨胀,一般要求吸水后的大豆质量为原来的2·2一3·5倍。
展开剩余83%△单磨组合磨浆2、磨浆与滤浆传统上采用石磨进行磨浆,磨好的豆浆需要用滤布实现浆渣分离,生产效率较低。
目前,较大规模的生产采用浆渣分离磨浆机,长庆隆三连真空吸豆磨浆机,可自动上豆磨豆,直接浆渣分离,生产效率非常高。
△豆浆锅搭配柴油锅炉煮浆3、煮浆煮浆的目的是使大豆蛋白质的肤链由有序的球状结构转向无序伸展的线性结构,从而形成凝胶原。
另外,大豆蛋白质在煮浆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巨大的分子及其线性的伸展结构都有利于大豆蛋白质分子交联形成牢固的蛋白质凝胶,这为后面的凝固成形打下基础。
煮浆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为煮浆温度和时间。
豆浆在70℃下加热在凝固成形阶段不会凝固;80℃下加热凝固极嫩;9O℃加热通常豆腐略带豆腥味;100℃加热所得豆腐弹性理想,豆腥味消失;超过100℃加热豆腐的弹性反而不够理想。
所以一般认为加热到10O℃并保温最为理想。
传统的煮浆会形成假沸现象,让人误认为温度已经达到最高,实际温度可能在80℃左右,这样做出的豆腐很不理想,煮浆时间过长会出现糊锅现象,做出的豆腐也会带有焦糊味,所以现在一般都用专业的豆浆锅搭配专业的锅炉来煮浆,例如长庆隆的外入式豆浆锅与柴油锅炉搭配,煮浆快,温度时间可控可调,避免了糊锅或假沸现象。
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
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豆腐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历史悠久,制作方法也非常丰富。
在古代,豆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因为它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品,非常适合农民和工人的饮食需求。
古代人们采用的豆腐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但是却非常有效,这些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承,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吧。
一、制作豆浆首先,要制作豆腐,就需要先制作豆浆。
制作豆浆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黄豆浸泡在水中,然后用搅拌机将其打碎,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接着,将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不断搅拌,防止煮糊。
煮熟后,将豆浆过滤,去除渣滓,留下的清汁就是豆浆。
二、凝固豆腐将制作好的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80℃左右,然后加入凝固剂。
凝固剂可以是石膏、醋、或者柠檬汁等酸性物质。
加入凝固剂后,不要再搅拌,让其自然凝固。
大约半小时后,豆浆会凝固成块状,然后用刀将其切成小块。
三、压制豆腐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豆腐盒中,然后用豆腐压机将其压制成形。
豆腐盒是一种特殊的容器,可以让豆腐块保持形状。
压制豆腐的目的是让豆腐更加牢固,口感更好。
四、晾干豆腐将压制好的豆腐块取出,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晾干的时间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到一天左右。
晾干的豆腐会变得更加坚实,口感更加鲜美。
五、煮熟豆腐将晾干的豆腐块放入开水中煮熟,然后捞出来放置在凉水中冷却。
煮熟的豆腐口感更加细腻,更加美味。
六、切块豆腐将煮熟的豆腐块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就可以食用了。
豆腐可以用来做各种菜肴,也可以直接食用。
以上就是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虽然这种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制作出来的豆腐味道却非常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试着用古法豆腐的制作方法来制作一些豆腐,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自制豆腐的10种做法,口感细腻豆香醇正,老幼皆宜养生摄生佳品
自制豆腐的10种做法,口感细腻豆香醇正,老幼皆宜养生摄生佳品一、自制豆腐食材黄豆500g、清水3000g、柠檬汁90g、清水360g。
做法1、黄豆头天晚上泡好,冲洗干净后倒入3000g的清水2、启动原汁机,将黄豆和水从入口处灌入,磨出豆浆。
3、将磨好的豆浆倒入布袋中加以过滤。
4、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入大锅中煮,边煮边撇去泡沫。
5、挤出柠檬汁后加以过滤。
6、再倒入4倍的清水,也就是90g的柠檬汁,要加360g的清水。
搅拌均匀备用。
7、豆浆煮开后再继续煮约5分钟(去除豆腥味)后关火。
8、待豆浆温度降至50-60度左右时,倒入一半稀释后的柠檬水,并用勺子搅拌,此时豆浆会形成絮状。
9、再开火加热到70-80度,倒入剩下的柠檬水,轻轻搅拌,不一会汤会变得清澈微黄,和豆花分离。
10、当加热到80-90度时关火,加盖焖10-15分钟。
11、豆腐模具放在水槽中(方便漏水),棉布用水浸湿后拧干,再铺垫到模具中,然后倒入豆花。
12、盖上棉布,再盖上木板施加压力,压10分钟左右即可解压。
13、待放凉后脱模,取出豆腐就可以烹饪啦!二、自制老豆腐(白醋版)食材干黄豆150克、清水1600毫升、白醋15毫升、清水75毫升。
做法1、黄豆提前浸泡9-12小时,最好是隔夜浸泡,夏天时间缩短点。
2、把浸泡后320克湿黄豆放入料理机里打浆。
按照黄豆与水1:5的比例。
3、启动机器打成豆浆。
4、把打好的生浆用纱布袋子过滤,用手挤干纱布袋子,豆渣可以做饼。
5、把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里用中小火煮。
6、期间要不断搅拌以防粘锅,煮豆浆需要煮开三次。
7、煮熟的豆浆关火,挑出上面的豆皮,据说这个晒干就是腐竹。
8、待温度降到80-90度之间。
9、15ML的白醋用75ML的清水稀释,加入白醋水。
10、边加边用勺子搅动使它们充分混合,当卤水倒入后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到变化的,等个2分钟左右,在2分钟之间一定慢慢的搅,一会出现豆花,静置15分钟11、找个盆,把模具放在盆里,铺上纱布,把豆花舀入12、模具上放重物,压制10-20分钟。
传统制作豆腐工艺流程
传统制作豆腐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1 选用大豆:选择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大豆。
1.2 清洗大豆:将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杂质和灰尘。
1.3 浸泡大豆:将清洗过的大豆放入水中浸泡,时间一般为12小时左右。
二、磨浆
2.1 磨浆机制作: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磨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磨成细腻的豆浆。
2.2 过滤:将磨好的豆浆通过滤网过滤掉渣子和杂质。
三、煮沸
3.1 煮沸: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同时不断搅拌。
3.2 加入凝固剂:在沸腾状态下加入凝固剂(如硫酸钙),并不断搅拌。
四、压制
4.1 压制:在凝固剂作用下,将凝结成块的豆腐倒进布袋中。
4.2 压水:用重物压住布袋,并加以挤压,使豆腐中的水分流出。
五、成型
5.1 切块:将压干后的豆腐块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5.2 放入清水中:将切好的豆腐块放入清水中浸泡,以去除多余的凝固剂。
六、包装
6.1 包装:将处理好的豆腐放入塑料袋或其他包装材料中。
6.2 储存:将包装好的豆腐储存在低温环境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七、注意事项
7.1 清洗卫生:在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7.2 控制温度:煮沸时要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豆腐质地不佳。
7.3 凝固剂使用量:凝固剂使用量要适量,过多会导致豆腐变硬。
豆腐古代制作工艺
豆腐古代制作工艺
豆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制作工艺。
古代的豆腐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磨浆:首先,将黄豆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然后经过磨浆,将豆浆和渣分离开。
2.煮豆浆:把豆浆放入大锅中,加热并搅拌,使其煮沸。
煮
沸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防止豆浆糊底糊壁。
3.凝固:在煮沸过程中,一般会加入一些凝固剂,比如石膏
或者硫酸镁。
这些凝固剂能够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聚成块状,
形成豆腐。
4.挤压:豆腐块凝固后,需要将其捞出,放入豆腐箱,再加
入重物进行挤压。
这个过程旨在去除多余的水分,使豆腐更加
紧实。
5.切块:经过挤压后,将豆腐块取出,切成适当的大小,使
其便于食用。
古代的豆腐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技术水平较低。
豆腐产量也
相对较小,主要以家庭制作和小型手工车间制作为主。
古代人
们将豆腐视为重要的食物,其制作工艺在后来得到了不断改进
和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善的豆腐制作工艺。
现代豆腐制作工艺
更加精细和标准化,技术水平也更高,豆腐的品质和口感有了
显著提升。
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豆制品。
其
制作方法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改进,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
工艺流程。
首先,挑选优质豆子。
要选色泽金黄、外形完整、无霉变、无异
味的新鲜黄豆。
将黄豆浸泡在水里一夜,然后去皮、洗净、榨碎。
榨
泥后加入适量清水,经过搅拌、过滤、沉淀等多个环节完成黄豆蛋白
液的制备。
接着,黄豆蛋白液经过煮沸再加入熟石膏或苏打粉,调整后不停
地搅拌,使其均匀混合,促进凝固。
凝固后,将豆腐泡在凉水中,改
变温度以增加质感和味道。
再将豆腐用袋子捞出,并将其放在豆腐板
上拍成块状。
最后,将块状豆腐浸泡在水中,并加入碱水和盐,让它们透过豆
腐的孔隙,达到调味增味的效果,提高口感。
将豆腐切成小块后装盘,浇上酱油、香油、葱花等佐料即可。
以上便是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
制作出来的豆腐不仅口感鲜嫩、
营养丰富,而且又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上不同的佐料。
同时,操作要
注意卫生、温度和时间等因素,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欢迎大家动
手体验豆腐制作的乐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豆腐传统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豆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入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豆腐是用大豆为原料,经过研磨、过滤、凝固等工艺制成的。
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豆腐制作的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在古代,豆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在军队和民间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豆腐制作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术。
豆腐制作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首先将大豆浸泡在水中,然后磨成细粉,并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
接着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凝固剂进行凝固。
最后将凝固后的豆腐切割成各种形状。
然而,对于传统制作技艺来说,这些简单步骤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关键在于掌握好时间、温度和手感等技巧。
豆腐制作需要严格遵循传统的工艺流程,而且需要手工操作,技术含量很高。
豆腐制作师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耐心,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的豆腐。
传统豆腐制作技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劳动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
因此,保护和传承豆腐制作技艺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开展传统技艺研究与培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同时,在推广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保留传统手工制作方式。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
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瑰宝得以流传下去,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内脂豆腐制作方法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2.磨浆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4.冷却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5.点脂加凝固剂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么东西点来区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来分的,另外在工艺有点不同; 你将醋、酱油掉在豆浆里,一样会凝起豆花来,也好吃; 现在工厂生产的豆腐已经没有卤水点的豆腐了吃石膏点的豆腐更健康但卤水点的豆腐更好吃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制浆时就加入糖; 彩色豆腐的制作方法:彩色豆腐与传统豆腐一样,,都是以大豆为原料;不同的是,它在制作中加入天然蔬菜果汁辅料,形成天然色彩,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保存了蔬菜中的纤维质,有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制作彩色豆腐的基本工艺与传统豆腐略同,关键工序是菜汁的加入;彩色豆腐的色泽主要取决于蔬菜汁的色泽;如制绿色豆腐可选用芹菜、萝卜缨和芹菜缨、辣椒叶、红薯叶等;制作黄色豆腐,可用胡萝卜等;制作红色豆腐,可用番茄来榨汁; 1、榨取莱汁选取新鲜的蔬菜,清洗干净,切碎捣烂,而后榨取汁液,过滤除去菜渣;菜汁的PH值小于6时,彩色豆腐凝固不完全,产品质地过于软嫩松散;PH值大于6.5时,产品质地粗硬易断,表面粗糙;所以菜汁的PH值最好调整到6.0—6.5之间,这样产品的质地细嫩,有光泽、弹性大,且出品率高; 2、彩色豆腐的加工应注意豆乳与菜汁的混合比例;菜汁量小,不易使豆腐着色;菜汁过多则会产生青草味,使风味变坏;一般适用量为每50毫升的豆乳加8—10毫升的浓缩菜汁; 机器特点: 1. 洁净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不锈钢自动生产设备; 2. 新鲜无污染:现做现卖、无积压、无库存、消费者可亲眼目睹从黄豆到豆浆全部生产过程,真正的喝上放心豆浆; 3. 方便快捷:从磨浆到豆腐成品一次完成,一台设备只需一人操作;一机多用,可同时生产豆浆、豆腐脑、豆花等,从磨浆到豆浆成品仅需25分钟; 4. 营养丰富:蒸汽煮浆避免豆浆出现焦糊味,保持豆浆原有的成份和口味,味道更鲜美; 5. 现代化: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具有人性化设计、运作自动简单化、人机界面一体化,完全符合环保卫生标准,经久耐用;。
豆腐的制作工艺
豆腐的制作工艺
1、选豆浸泡:选择无霉点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大豆,将大豆在水中浸泡5个小时左右,去除豆腥味,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皲裂,便于大豆研磨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2、磨浆:浸泡好的大豆放到料理机中加水打磨,分离出豆浆。
磨浆时需随料定时加水,使大豆蛋白质充分溶于水,还可降低磨浆过程产生出的热量,防止蛋白质变性。
3、浆:磨好的豆浆倒入锅内边煮边用为子搅动防止糊锅,煮沸腾至100°C左右即可。
4、浆:好的豆浆倒入锅中,温度80°C时,利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取石膏粉加入清水搅匀后倒入豆浆,等待十几分钟左右凝结成豆腐花。
5、成品:凝结成的豆腐花倒入铺好包布的模具内,通过重物进行加压,压出豆腐脑中多余的浆水,松开模具后豆腐就制作完成。
豆腐制作流程
豆腐制作流程豆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浸泡、磨浆、煮汁、凝固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豆腐制作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1.原材料选择:选用新鲜的黄豆或豌豆,质地要坚实,没虫眼和霉斑。
2.清洗:将黄豆或豌豆放入清水中浸泡8-12小时,然后将其沥干并洗净。
3.磨浆:将干净的黄豆或豌豆放入石磨中进行磨浆。
这个步骤可以用电动机代替。
二、制作黄豆浸泡液1.添加清水:在磨好的黄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为1:3),搅拌均匀。
2.搅拌:将混合物倒入大盘子里,用手或木勺搅拌均匀,使其变成稠密的混合物。
3.沉淀:让黄豆浸泡液静置30分钟左右,待其沉淀后取出上层澄清液备用。
三、煮黄豆浆1.煮沸:将黄豆浸泡液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
2.搅拌:用木勺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受热。
3.加入凝固剂:在黄豆浆中加入凝固剂(一般为石膏或盐卤),并继续搅拌均匀。
四、制作豆腐1.装模:将凝固后的黄豆浆倒入模具中,压平表面。
2.压水:将模具放在重物下面压水,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3.切块:将压好的黄豆浆切成大小相同的块状。
4.沸水焯水:将切好的豆腐放入沸水中焯一下,使其更加紧实。
5.冷却:将焯好的豆腐放到冰水中冷却,以去除多余的气味和杂质。
6.包装:将冷却后的豆腐装入盒子或袋子中即可食用或出售。
五、注意事项1.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2.凝固剂的使用量要适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口感和质量。
3.豆腐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黄豆浆煮沸时间过长或过短。
4.豆腐制作后要及时冷却,以保持口感和质量。
总结:以上就是豆腐制作的详细流程,其中每个步骤都有其重要性,需要仔细操作。
只有在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情况下,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豆腐。
古代豆腐的制作过程
古代豆腐的制作过程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古代豆腐的制作过程呀!你想想,那白白嫩嫩的豆腐,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呢!先来说说泡豆子这一步。
就好比给豆子们洗个舒舒服服的澡,让它们吸饱了水,变得胖乎乎的。
这豆子呀,就像是一群小娃娃,得好好照顾着,才能茁壮成长呢。
泡好了豆子,就得磨豆子啦!古代可没有咱现在这么先进的机器,都是靠人力或者畜力来推动石磨。
那石磨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大力士,一圈一圈地转呀转,把豆子都磨成了细细的豆浆。
这豆浆流出来的时候,就像是一条白色的小河流,带着豆子的精华呢。
接下来就是滤浆啦!这一步就像是给豆浆来个大筛选,把豆渣给分离出去。
就好像我们挑水果,把不好的挑出去,留下好的。
这滤出来的豆浆,那可真是又纯又香。
煮豆浆可不能马虎,得掌握好火候。
要是火大了,豆浆可能就扑出来啦;要是火小了,又煮不透。
这就像是炒菜一样,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煮好的豆浆,热气腾腾的,闻着就香得很呢。
点浆可是个技术活!就像是变魔术一样,能让豆浆变成豆腐。
古代人用的是卤水或者石膏,这可都是宝贝呀。
把卤水或者石膏慢慢加到豆浆里,看着豆浆一点点地凝固,那感觉可神奇了。
就好像是看着一朵花慢慢开放一样,让人充满了期待。
等豆浆凝固好了,就可以压豆腐啦!把凝固的豆浆放在模具里,上面压上重物,把多余的水分挤出去。
这就像是给豆腐做个按摩,让它变得更紧实。
经过这一番折腾,一块白白嫩嫩的豆腐就诞生啦!你说古代人多聪明呀,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来做豆腐。
这豆腐不仅好吃,还营养丰富呢。
咱现在能吃到这么美味的豆腐,可得感谢老祖宗的智慧呀!你想想,要是没有古代人对豆腐制作的钻研,咱现在哪能享受到这么多豆腐做的美食呀!什么麻婆豆腐、红烧豆腐、小葱拌豆腐,哎呀,说起来就流口水。
这豆腐呀,在咱中国人的餐桌上可真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所以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古代豆腐的制作过程,它可是咱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呢!咱得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老祖宗的厉害!。
豆腐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豆腐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豆腐是以黄豆为原料并经过浸泡、磨浆、煮熟、加入凝固剂等多个步骤制成的,豆腐就是豆浆(蛋白质胶体溶液)的聚沉产物。
成品就是利用压制将多余的浆水除去,以达到豆腐的纯度并保持其弹性与韧性。
一斤豆子制作出的豆腐数量取决于黄豆的品质和豆腐的加工工艺,一般情况一斤黄豆可以制作出两斤左右的豆腐。
相传豆腐是公元前164年由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
下面详细介绍豆腐的工艺流程,第一步是大豆的挑选与浸泡。
制作豆腐首先要挑选品质较好的黄豆是因为黄豆的好坏直接影响豆腐的产量和品质,挑选黄豆时应选用颗粒饱满的黄豆这样可以提高出浆率,同时挑出霉烂变质的黄豆以免影响豆腐的品质并且去除杂物后方可加水浸泡。
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和浸泡的时间并要注意所用水质和水量,浸泡时间长短因气温和水温不同而异。
一般在冬季需浸泡时间较长而夏季浸泡时间较短,同时还要注意浸泡水的水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豆腐的质量。
第二个步骤是加水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经水洗净与沥干后即可加入磨浆机磨浆,磨浆要求一边投料一边加水且投料加水要均匀,不可中途断水或断料以确保所磨豆浆顺利进行。
第一次磨浆的时候将磨浆机的上下磨片调节到有少许磨擦的位置后在磨浆机的料斗内加入已泡好洗净的黄豆,拧开磨浆机料斗上的蝶阀放水并打开磨浆开关进行磨浆,这时要注意观察出浆的浓度。
还要注意在磨浆前应调节磨片间隙在转动时听到有轻微的磨擦声,如调得过细则容易阻塞滤网出现渣中带浆从而降低生产效率且增加电能的消耗。
如果间隙过大出渣率太高同样造成物料的浪费,如遇到沙石等硬物应立即停机及时清除并且磨浆结束时要先关电源后关水。
第二次磨浆的时候将豆渣加水搅匀使渣槽中渣水混合物成为稀稠状并且不宜太稀和太稠,太稀时无论做豆腐还是成品豆浆都太大消耗了原料和能源,太稠造成料斗中渣水混合物不易下料磨浆,渣水调配合适则可进行第二次磨浆。
豆腐简介介绍
豆腐简介介绍汇报人:日期:•豆腐起源与发展•豆腐种类与特点•豆腐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目录•豆腐制作技巧与烹饪方法•豆腐文化内涵与传承意义01豆腐起源与发展豆腐起源背景豆腐起源于中国古代,是华夏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传,豆腐是由汉代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豆腐的原料与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通过浸泡、磨浆、过滤、凝固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制作工艺简单易学,营养丰富,逐渐成为了中国百姓餐桌上的重要食品。
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包括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等步骤。
这种工艺虽然简单,但劳动强度大,产量低。
传统制作工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豆腐制作工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
现代化的豆腐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制作工艺豆腐制作工艺演变豆腐文化传承与推广豆腐文化的传承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间,有许多与豆腐相关的故事、谚语和习俗,如“小葱拌豆腐”、“卤水点豆腐”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豆腐的喜爱和重视。
豆腐文化的推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传统文化的回归,豆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低脂低热量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也积极推广豆腐文化,举办各种与豆腐相关的活动和比赛,进一步提高了豆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2豆腐种类与特点以石膏为凝固剂,表面细腻,口感嫩滑,但保质期较短。
石膏豆腐卤水豆腐酸浆豆腐以卤水为凝固剂,口感较石膏豆腐稍硬,但保质期较长。
以酸浆自然发酵作为凝固剂,口感细腻,豆香浓郁。
030201传统豆腐分类及特点质地细腻,口感滑嫩,常用于高级料理。
绢豆腐加入各种蔬菜汁或水果汁制成彩色豆腐,外观诱人,营养丰富。
彩色豆腐针对特定消费群体推出的低糖、低脂豆腐,更健康。
低糖、低脂豆腐现代创新豆腐品种介绍不同地域特色豆腐比较四川豆腐麻辣口味独特,以麻辣汤底搭配豆腐,味道鲜美。
广东豆腐口感细腻,多搭配海鲜等食材,味道鲜美。
豆腐制作的详细步骤
豆腐制作的详细步骤豆腐是一种传统的大豆制品,其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但却非常有趣。
下面将详细介绍豆腐的制作步骤。
1.备料-准备大豆:选择优质的大豆,最好是新鲜的和无杂质的。
将大豆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根据豆子大小而定,一般为8-12小时,以确保豆子充分吸水。
-准备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包括石膏、卤水、硫酸钙等。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可获得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凝固剂。
2.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豆浆机或者食物加工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按磨浆功能启动机器。
-持续搅拌数分钟,直至大豆完全磨成浆状。
-随后,将豆浆倒入汤锅中加热。
不断搅拌,避免煮沸或溢出。
3.煮沸-加热的过程中,豆浆会逐渐变得浓稠。
-当豆浆开始冒泡时,将火关小,继续煮10至15分钟,以彻底消除豆浆中的生味。
4.加入凝固剂-在准备好的凝固剂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解,确保凝固剂均匀稀释。
-将汤锅中的豆浆迅速搅拌均匀并停火,让豆浆停止煮沸。
-缓慢倒入凝固剂水溶液加热的汤锅中,同时轻轻搅拌以充分分散凝固剂。
5.搅拌-加入凝固剂后,迅速而轻柔地搅拌豆浆,使凝结剂均匀分布。
-搅拌的过程中,豆浆开始变得固态。
-持续搅拌约5-10分钟,以确保凝固剂充分凝结。
6.压豆腐-将搅拌好的豆腐倒入豆腐模具中,在模具上放上压力器。
-底部放上重物,使豆腐的水分被挤出。
-压豆腐的时间根据个人喜好和口感而定,一般为15-30分钟。
7.脱模-完成压豆腐后,将豆腐模具解除压力,将豆腐从模具中取出。
-将豆腐放在盘子中,切成适合食用的大小块。
8.煮熟-将切好的豆腐放入沸水中,煮约2-3分钟。
-煮熟的豆腐能够提高口感和风味。
9.享用-煮熟的豆腐可以用各种配料和调料进行搭配。
-可以加入海鲜、鸡肉、蔬菜等,制作各种豆腐菜肴。
以上就是豆腐的详细制作步骤。
虽然制作豆腐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只要掌握了方法,每个人都能够在家中享受到美味的自制豆腐。
孝感农村最传统的豆腐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孝感农村最传统的豆腐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豆腐是人们日常的菜桌佳肴。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食品,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嫩滑,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便宜一直深受人们所喜爱。
但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是小时候的手工豆腐。
儿时每逢年关将至,做豆腐是农村每个家庭的第一大事。
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时代。
一过腊八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的行当,村子里的石碾子便忙碌起来。
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便是筛选豆子。
母亲从瓮里拿出来当年秋天收获的黄豆。
父亲上秤称,打算做几斤豆腐,便称一定比例的豆子。
母亲先将大豆中的土块、荚皮等杂物拣出,然后把豆过筛子,不但可以除去尘土,而且小的豆子和残豆会漏下去被淘汰掉。
他说,质地光滑匀称的大豆泡透的话,能多出豆腐,而且豆渣少。
父亲把挑选好的大豆洗净,放入容器(一般是那种腰来深的大瓮)加水浸泡大约12-24小时。
浸泡时间的长短根据水温和大豆的质地来相应地调整。
黄豆泡好后,便是磨豆了。
现在磨豆一般都用电磨,省时省力,那时候做豆腐一般是用石磨人工来磨。
用石磨所做的豆腐口味更加纯正。
在我家巷子尽头有一个石碾子,因为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磨豆的人很多。
所以母亲便会早早起来去排队等。
等轮到了便差遣我们回家喊父亲。
父亲用手推车把泡好的豆子运送到石碾子跟前,推碾子便是大哥的差事了。
父亲把泡过的豆子一勺一勺依次放在石磨上边的孔里。
随着石磨的转动,豆子漏进缝隙,被碾压成沫,然后顺着石磨上的沟槽流下来。
父亲把磨好的豆浆装在水桶里用担子挑回家。
这时母亲已经拾掇好了大锅,烧上了热水。
父亲把磨好的豆沫装在用棉布做成的袋子里,为了不太凉,加点热水。
大锅上边架一个木制的梁子,放上木板,父亲像揉面团那样来回揉着装豆沫的袋子。
流下来的乳白色的液体就是生豆浆了。
而留在袋子里的是豆渣。
豆渣是喂猪的绝佳饲料。
下一道工序便是熬豆汁,这是做豆腐非常关键的一步。
开始母亲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会儿锅就咕嘟咕嘟开了,便有浓郁的豆汁香飘出来。
这时候火候把握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小学走进综合实践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昌平区大东流中心小学刘军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
的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本课活动安排联系学生生活,如制作豆浆、品尝豆浆,安排了1分钟推磨比赛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依据记录数据计算、分析等。
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另外,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和评价都具有开放性。
并且,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儿童珍惜粮食、热爱生活、尊重人、是课程的核心。
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豆腐制作,了解做豆腐的流程,并了解其它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的制作方法,观察到蛋白质的变性过程。
通过推动石磨、往石磨添加清水、添加豆子等过程,让学生活动起来,促进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锻炼。
通过对点浆及压制过程的观察,判定由豆浆变为豆腐脑及最后成块状豆腐的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自己得出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把黄豆泡软,加水磨料,粉碎黄豆,使营养成分溶解到水里,变成豆沫;利用屉布过滤,把豆沫中的豆渣分离出来,变成豆浆并煮熟;借助卤水或石膏点浆,加速豆浆内营养成分的凝聚,分离出豆腐脑并压制成豆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体会劳动的快乐和不易,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内容及学情师情分析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按照其真实生产、制造工艺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全过程中直观感受豆腐的制作程序,深刻理解其过程中涉及的小学教学学科中的相关章节知识点,深化教材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受到锻炼,开发潜能,逐步树立积极的实践意识和劳动观念。
大东流中心小学位于昌平区最东端,隶属温泉之乡小汤山镇,是一所农村小学。
该校四年级1班21名同学参与了本课的学习。
这些同学家庭条件一般,平时没有经济力量参与商业式的实践学习活动,对参与本次学习的机会非常重视,积极性很高。
四、教学准备:(一)课前准备:学生调查材料、温习学习资料;安全预案(二)课中准备:测量工具、豆包布、木模、木桶、石磨、铁锅、大豆、水、盐卤(氯化镁)、桌椅,大豆和泡好的大豆。
五、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蛋白质凝聚。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2—3分钟)(教师拿出一个暗盒,里面有20粒黄豆,一小块豆腐)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听、闻、摸、看等利用感官判断物体,引起兴趣。
(设计意图:一是由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发表看法。
你认为黄豆和豆腐有什么联系?发表自己的观点。
你知道豆腐是哪国人发明的吗?他是谁?发明经过是怎样的?3、师小结:制作豆腐的原料是黄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设计意图:知道中国传统豆腐发明经过,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板书课题: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学习新课:一、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一个流程:选豆、泡豆师:同学们看一看,碗里装的是什么?还有什么?师:盆里的原料都可以直接制作豆腐吗?师:你有什么办法选豆,选豆的标准是什么?(设计意图:小组观察,提出问题,组内交流,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培养语言智能)师小结: 制作中国传统豆腐,首先要经过选豆,然后清洗,再浸泡。
泡豆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要泡12个小时。
下面大家洗手,穿上围裙和套袖,每组领一桶豆子和工具。
师:同学们请观察:泡好的豆子与没泡的豆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选择谁制作豆腐更好呢?二、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二个流程:磨料师: 泡软的豆子需要怎样加工才能变成豆腐呢?需用什么工具?你听说过磨豆腐这个词吗?你见过石磨吗? 下面我们到石磨区进行磨料工作。
师介绍石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师: 我们先用水把磨清洗一下。
师:把泡好的大豆放到石磨的孔中,加上水,逆时针推磨杆推动磨转动,泡好的大豆和水会变成什么?师: 现在大家推累了,我们休息一下,观察一下我们推的磨是什么形状?师: 哪位同学在推磨的时候体会出来怎样推才能省力的窍门呢?师: 一个人推磨与几个人推磨有什么区别?师: 为什么多人推磨的时候需要合作?师: 推磨时省力与握磨杆的位置有关系吗?为什么?师:大家看磨杆上有红、黄、绿三道杠,推磨时,在磨杆上的什么颜色的位置推最省力?师: 我们测量一下,红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黄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绿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师:从红、黄、绿三道杠到铁轴中心的距离,叫做圆的半径,握着磨杆推一圈的距离,叫做圆的周长,大家估算一下,圆的周长大约是圆的半径的几倍?师: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大豆变成豆腐的第一次分离过程。
下面我们分工把石磨刷干净,把刷磨水倒在石磨区的水池里,休息休息,然后把豆沫抬到到豆腐制作区进行下一步工序。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劳现象,我设计了石磨的发明人介绍,加水、添豆记录单填写,记录1分钟小组推磨圈数,推磨杆的什么部位最省力等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测量知识,培养问题意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课时一、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三个流程:过滤(回到豆腐制作区)师: 大家看,在豆沫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什么办法把豆渣过滤出来?师:为了保持卫生,我们先刷一刷锅。
师:过滤完豆渣的物质叫什么?闻一闻,想一想,生豆浆可以直接喝吗?师:生豆浆不可以喝,只有经过加热,也就是煮熟了变成熟豆浆才可以喝,所以我们要把生豆浆煮熟。
在豆包布里留下了什么?如何处理?师:下面,我们将给豆浆加热。
我们煮豆浆用的锅是中国传统的烹调工具之一,现在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过去是用柴火作为燃料的。
我们用中火来煮浆,要不断的用勺底轻轻搅拌,以免糊底。
大家可以轮流进行搅拌。
师:现在生豆浆煮熟了,每人盛一碗,闻一闻,气味和生浆有什么不同。
师:这是你有生以来制作的第一碗豆浆,面对这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想一想,应该先给谁喝呢?为什么?(设计意图:综合实践课基地,是学生的一方乐土。
在制作豆腐课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劳动、收获的成果中体验快乐!”二、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四个流程:点浆师:下面我们将进入最重要的环节——点浆。
古人有句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要做成清香四溢、白白嫩嫩的豆腐,还需要添加什么原料?师:你知道卤水是什么吗?师:大家看豆浆已经变成絮状了,这就完成了大豆变成豆腐的第三次分离过程。
下面我们取来压制工具,压制豆腐。
三、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五个流程:压制豆腐师:大家在制造豆腐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吗?师:豆腐好吃不好做,豆腐是黄豆制成的,黄豆从种到收经历了半年的时间,再把它做成豆腐,端上餐桌,变成美食,是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唐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
(培养学生持久观察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实验能力,豆腐脑的形成对学生的视觉很有冲击力,调动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期待着制作豆腐的最后成功)第三课时1. 组长总结本组成功的经验,好的建议。
对本组表现突出的组员评价表扬。
(设计意图:培养未来的领袖和精英,培养合格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的评价小组成员,使小组成员准确的给自己定位。
)2. 游戏:演一演制作豆腐的流程(讲解,运用肢体语言、体现主要动作要领),然后选出表演最好的小组重新表演一次。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培养多元智能、协同合作。
)3. 读一读,讲一讲关于豆腐的故事、古诗。
4. 谜语:王致和臭豆腐——莫文蔚;5. 歇后语:冻豆腐——(没法办);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盐);豆腐做的碟子----(软盘)佳节忙坏豆腐坊——(好事多磨);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含义就要知道卤水点豆腐的原理,其实,就是相克的意思。
马尾巴串豆腐------不能提;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表示人的清白,道德没问题);猪血煮豆腐——白里透红;6. 介绍卤水的安全使用?7. 吃豆腐有哪些好处?8.豆腐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学生阅读资料,介绍速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发展语言智能。
)9.推磨时,在磨杆上的色位置推最省力。
A.红B.黄C.绿10.在磨杆上,红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黄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绿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A.40厘米B.60厘米C.80厘米11.察看纪录单,我们小组用1分钟推磨圈,相当于大约走了米远的路程,按着这样的速度,今天我们用了40分钟磨料,一共走了米远的路。
大约等于从学校大门口出发向西走,到(填写村庄或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之间的一段路。
(养成科学的记录数据的方法,培养运算、估算智能)12.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是传统做豆腐时更省力?提出建议。
13.欣赏:《豆腐》诗说: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臭豆腐》:四四方方,堂堂正正,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豆腐诗》(清初•张劭):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
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14.分享成功与展望。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竟然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15、板书设计中国传统豆腐制作选豆、泡豆——磨料——过滤——煮浆——点浆——压制豆腐教学特色:一、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课堂,从本校实际出发,与地方企业取得联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知家乡、爱家乡,使周边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发展。
二、实践活动中,强化在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认知,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使知识和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