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发动机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4cb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4.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熟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3.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成部分;2. 详细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点火控制、燃油喷射控制等;3.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4. 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检测等。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 呈现一些实际的发动机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诊断;2. 引导学生利用故障码读取和传感器检测工具对故障进行定位;3.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不同故障案例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利用模拟车辆和故障模拟器等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故障处理操作;2.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总结学习到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知识和故障处理技巧;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2. 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 教学语言清晰简明,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4. 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助材料,如故障码手册、电路图等;5.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案评价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结合期中期末考试、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a0d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3.png)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教案标题: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进行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4. 电控发动机故障的诊断和维修。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实例或图片,激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并简要介绍电控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重点强调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提供电控发动机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如示波器、电压表等。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进行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诊断。
4. 故障诊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并引导学生进行诊断和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仪器的读数、分析数据、检查电路连接等方式,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
5. 总结归纳:学生根据实践操作和故障诊断的经验,总结归纳电控发动机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6. 评价反馈:通过考试、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提升。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电控发动机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2. 实训设备:包括电控发动机实验台、示波器、电压表等。
3.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电控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和故障诊断方法的理论支持。
4. 故障模拟器:用于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情况,帮助学生进行故障诊断。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评价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c97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7.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定义。
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4. 总结:强调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相关示意图。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 示意图分析: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4.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5. 总结: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喷射控制技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理解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2.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的类型。
3. 燃油喷射控制技术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f097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e.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电控发动机教学工作计划
![电控发动机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e8e96b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a.png)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各部件的功能。
2. 熟悉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运用诊断工具进行故障检测。
3. 熟练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维修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性故障的排除。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控发动机概述:介绍电控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电控发动机结构:讲解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电源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结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检测参数和标准波形。
3. 电控发动机原理:分析电控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讲解发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及其在发动机控制中的作用。
4. 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常用诊断工具和诊断流程。
5. 电控发动机维修:讲解电控发动机的维修技巧、维修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系统讲解电控发动机的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维修技能。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电控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2. 实践教学:每周2课时,共32课时。
3. 案例教学:每周1课时,共8课时。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考察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fcd7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a.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
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燃油喷射、点火控制、排放控制等。
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流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优势和应用。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传感器及其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汽车发动机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3. 理解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
2.2 教学内容1. 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常见汽车发动机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
3. 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输出方式。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检测传感器信号。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传感器信号检测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执行器及其在电控系统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1. 了解执行器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bfa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第二章: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2.1 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2.3 燃油喷射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三章: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3.1 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3.2 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3.3 点火控制策略及算法第四章: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4.1 排放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4.2 电控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4.3 排放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五章: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5.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5.2 故障诊断工具及设备5.3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方法第六章:电控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6.1 进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6.2 电控进气控制系统的组成6.3 进气控制策略及算法第七章:电控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7.1 怠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7.2 电控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7.3 怠速控制策略及算法第八章:电控发动机性能测试8.1 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8.2 电控发动机性能测试设备及工具8.3 发动机性能测试案例及数据分析第九章: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9.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与步骤9.2 故障诊断工具及设备的使用9.3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与维修方法第十章:电控发动机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概述电控发动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2 讨论新能源和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控技术的挑战和机遇10.3 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下电控发动机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电控技术的发展背景、关键技术突破、未来发展趋势。
难点:电控技术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影响。
二、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重点: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难点:燃油喷射控制算法的复杂性和实时性。
三、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重点:点火系统的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难点:点火时机控制的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
四、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重点:排放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控制策略。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44d19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0.png)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电控发动机的调试方法(1)了解引擎工作的基本参数,如冷却液温度、油压和速度等。
(2)通过读取ECU故障码,了解发动机故障信息。
(3)利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电控发动机进行调试和监测。
(4)进行实时数据记录和分析,以找出故障原因。
(5)根据故障现象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3.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技巧(1)检查发动机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如缸压、气门正时等。
(2)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如电池电压、电源线路和传感器接线等。
(3)通过故障码以及相关传感器和执行器数据的读取,排除电控部分的故障。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其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电控发动机的优势和功能。
2.理论讲解(30分钟)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ECU和执行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实验操作(6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控发动机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5.实验报告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实验操作结果和分析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754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4.png)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标题: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难点: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学法: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识别和解决方法。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学习:讲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汽车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设置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学生对汽车电控发动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拆装和维护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4cf9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d.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并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1.2 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控技术的优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2.1 传感器2.2 执行器2.3 控制单元2.4 连接线路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点火控制3.2 燃油控制3.3 排放控制3.4 怠速控制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4.1 故障诊断方法4.2 故障维修流程4.3 常用诊断工具5. 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分析5.1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5.2 燃油系统故障案例5.3 排放系统故障案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教学课件3. 故障诊断工具:示波器、诊断仪等4. 实践操作车辆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进程安排第1周: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第3周:深入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4周: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第5周:分析电控发动机典型故障案例。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实际应用和维修过程。
2.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模拟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3. 开展校内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8f1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b.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4. 学会诊断和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的类型和的工作原理燃油泵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塞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线圈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催化转化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氧传感器的结构和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演示法:展示电控系统零部件和故障案例。
3. 实践操作:动手检测和维修电控系统故障。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故障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示教车辆: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4. 故障案例:提供真实的故障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4. 故障诊断:分析故障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 教学进程:按照教学内容逐章讲解,穿插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引入:通过引入具体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控发动机维修》教案完整版1-12章全
![《电控发动机维修》教案完整版1-12章全](https://img.taocdn.com/s3/m/e92d3c0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2.png)
第一章汽车专用万用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汽车专用万用表的功能、组成及控制面板。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演示,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汽车专用万用表测量并分析各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参考电压、电阻、电流,测量发动机转速、点火闭合角、占空比等电控发动机相关参数。
3.情感目标: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汽车专用万用表的功能。
教学难点:汽车专用万用表的使用。
【目标学习】1.认识汽车专用万用表的组成,各局部的功能,各符号的含义。
MIN/MAXA umA/TEMP COM V/O/Hz2.汽车专用万用表的使用8.电控汽油发动机与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2) , (3) , (4) , (5) o第六章电控汽油发动机的燃料系统与性能检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电控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的作用、类型和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演示,使学生能正确进行电控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的性能检测。
3.情感目标:渗透专业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从而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控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各部件的作用、类型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控系统各传感器的性能检测。
【目标学习】1.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是2.节气门体是控制的主要部件之一,安装在与 (或)之间。
主要由节气门、、、和等组成。
与节气门是同轴转动的,其作用是将转变成输送给ECUo3.节气门的结构如下图,指出图中所指部件。
节气门体的结构4.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并在发动机的各种工况下,保持。
其组成,5.电动汽油泵主要由、和三局部组成。
—是电动汽油泵的主体,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和等。
电动汽油泵内设置有两个阀,分别是—和阀,其作用分别是和O6.电动汽油泵的结构如下图。
指出图中所指部件。
电控发动机课程设计
![电控发动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52e1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5.png)
电控发动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进气系统、点火系统等关键系统的原理与控制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控发动机的常见故障。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诊断仪器,对电控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控发动机课程,培养对汽车工程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控发动机在环保、节能方面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控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对电控发动机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控发动机概述- 引擎发展史- 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电控发动机的分类及适用范围2. 电控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组成- 燃油喷射系统- 进气系统- 点火系统- 排气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3. 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 传感器及其作用- 执行器及其作用- 控制单元ECU4. 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方法- 故障诊断流程-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5. 电控发动机维护与保养- 燃油系统维护- 进气系统维护- 点火系统维护- 电子控制系统维护6. 实践操作- 电控发动机拆装与组装- 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 维护与保养操作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36课时,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1. 电控发动机概述(2课时)2. 电控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组成(6课时)3. 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8课时)4. 故障诊断与排除(8课时)5. 电控发动机维护与保养(6课时)6. 实践操作(6课时)教材章节:参照《汽车运用与维修》教材第十章“电控发动机”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电控发动机教案(全本)
![电控发动机教案(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62ee076af46527d3240ce024.png)
课时计划课题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2.能记住测量时表笔的连接形式3.熟悉掌握表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电流仿真软件是否使用使用教学难点数字式万用表的测量电阻、电压、二极管和蜂鸣器连续性测试教学方法实物教学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万用表各部分介绍数字式万用表的组成:液晶显示器、功能按键、选择开关、表笔插孔等组成(Hold表示锁定)二、万用表的使用1.电流的测量档位置于电流测量档,被测电流从红、黑表笔两端接入。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流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
(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串联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前面有“一”说明电流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2.电压的测量档位置于电压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在被测设备两端。
方法:(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压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无法确定时从大档打到小档)实操演示巡回指导分组练习(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指针表看档位取刻度读数,数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前面有“一”说明电压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反。
3.电阻的测量档位置于电阻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到被测设备(电阻)两端。
方法:(指针表测量电阻前必须调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阻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
(无法确定时随便选一档位进行初测)(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设备断点测量,测量受其它设备影响时设备要脱离电路测量。
(4)指针表档位乘刻度读数,数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
4.蜂鸣档的使用4.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不使用时,必须将档位放置在电压档的最高档;测量未知电流或电压或电阻时,档位放置在最高位,学生按要求进行实践训练然后由高向低,逐档位试,直到合适的档位;测电流必须串联,测电压必须并联,在测的过程中要注意被测量是直流信号还是交流信号,必须分清楚;电流档每次用完后必须转换到电压档,并将表笔同时转换过来,防止下一次误操作,用电流档测电压,那样的话电流档必烧,最好的结果也是保险管爆掉;绝对禁止用电阻档或者是电流档测电压板书设计:万用表课后回顾:课时计划课题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解码器的组成和原理2、掌握解码器的功能和控制面板上各按键的作用3、掌握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重点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仿真软件是否使用使用教学难点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方法实物或仿真软件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一、解码器功用与组成、功能功用:将故障码从ECU中读出,为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电控发动机教案
![电控发动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81ee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e.png)
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标题:电控发动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学会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学会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教学准备:1. 电控发动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2. 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3. 相关工具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电控发动机在现代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知道电控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吗?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示意图和资料,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分析电控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让学生观察和摸索各个部分。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组装和拆解操作,加深对电控发动机结构的理解。
四、故障排除与维护(20分钟)1. 介绍常见的电控发动机故障,并讲解排除方法。
2. 演示电控发动机的维护方法,如更换零件、清洁等。
五、小结与展示(10分钟)1. 总结电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维护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拓展对电控发动机的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控发动机拆装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电控发动机的应用案例和相关技术发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组装和拆解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2. 提供维护故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 组织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电控发动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电控发动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2. 实物或模型电控发动机;3. 相关工具和设备;4.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14f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a.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4. 学会使用相关诊断工具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故障排除。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1.1 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控技术的优点和缺点2. 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2.1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2 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1 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3.2 喷油器的构造与维修3.3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与维修4. 电控点火系统4.1 点火系统的类型4.2 点火线圈与点火塞的构造与维修4.3 点火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5. 排放控制系统5.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5.2 催化转化器的构造与维修5.3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故障现象和排除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车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 开展课堂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演示文稿3. 实车:用于讲解和操作练习4. 诊断工具和仪器:用于检测和故障排除实践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实车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17-24课时:深入学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图解教案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图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d98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4.png)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图解教案第一章:汽车电控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电控发动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电控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控发动机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出电控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示意图。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电控发动机应用实例。
第二章:电子控制单元(ECU)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ECU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让学生掌握ECU在电控发动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ECU的定义和结构:硬件和软件部分。
ECU的功能: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时机、排放控制等。
ECU的作用和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ECU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ECU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出ECU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图。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ECU作用和重要性的看法。
第三章:传感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2 教学内容传感器的作用:获取发动机运行状态信息。
传感器的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实例。
3.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出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传感器作用的看法。
第四章:执行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常见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
4.2 教学内容执行器的作用:根据ECU的指令控制发动机的运行。
执行器的分类:喷油器、点火器、节气门控制器等。
汽车专业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
![汽车专业汽车电控发动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7548f168884868662d660.png)
分组教学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问题设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三、新授课
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
导言:发动机电控系统可以控制调整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那么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
就总体结构而言,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都是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和执行器3部分组成。
1.掌握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部位分类
2.掌握按喷油器喷射方式分类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汽车电控的相关知识,并可通过以前的知识积累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论课程中,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确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理念。
重点
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部位分类
按喷油器喷射方式分类
难点
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部位分类
按喷油器喷射方式分类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职业高中高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浓厚,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组教学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
重点
按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
按进气量方式分类
难点
按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
按进气量方式分类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职业高中高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兴趣浓厚,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首页)班级:日期:年月日编号007-3第七章汽油机供给系统第三节空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功用:供给与发动机负荷相适应的清洁空气,直接和间接计量空气质量,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形成最佳混合气。
·空气供给系统组成:空气计量装置(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力传感器)、怠速控制阀、补充空气阀、惯性增压进气系统、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等(后两个传感器在下讲介绍)。
由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导入空气供给系统·L-Jetronic空气供给系统(图6-17)图6-17:L-Jetronic空气供给系统·D-Jetronic空气供给系统(图6-18)图6-18:D-Jetronic空气供给系统一、空气流量计重点讲解:1.翼片式空气流量计(1)结构及功能(图6-19)·为体积流量型,六七十年代较为流行·缓冲片(视频):缓冲室内空气对缓冲片的阻尼作用,使翼片转动平稳·旁通空气调节螺钉:调节怠速时旁通空气量的大小,从而调节怠速混合气的成分·电位计:将翼片转动的角度转换为电信号(2)工作原理·翼片全关时,没有进气量,产生电压信号最强·翼片打开时,进气量由小变大,产生电压信号有强变弱简单介绍:·要求学生了解翼片式空气流量计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翼片全开时,进气量最大,产生电压信号最弱图6-19:翼片式空气流量计结构(3)控制电路(图6-20)·下图为早期凌志ES300发动机翼片式空气流量计,集成有三个元件·空气流量计:VC(电源)、VS(空气流量信号)、E2(接地)·进气温度传感器:THA(温度信号)、E1(接地)·燃油泵开关图6-20:早期凌志ES300发动机翼片式空气流量计控制电路2.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1)光电式1)结构与原理(图6-21)·卡门漩涡原理:流体流过涡流发生体时,流体会产生系列漩涡,且漩涡频率与流体流速成正比。
·光电式传感器:由发光二极管、振动反光镜、光敏三极管组成。
漩涡频率通过压力孔使振动反光镜振动,光敏三极管接受因振动产生变化的光能,转化为脉冲电压信号,该脉冲信号与漩涡频率成正比对比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光电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21:光电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结构原理2)控制电路(图6-22)·图中某款车型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集成有二个元件·空气流量计:V1(电源)、V2(空气流量信号)、E(接地)·进气温度传感器:ATS(温度信号)、E1(接地)图6-22:光电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控制电路及接口(2)超声波式(图6-23)·超声波式传感器:由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接受器组成。
漩涡频率使超声波发射器产生的超声波发生变化,超声波接受器接受该超声波转化为脉冲电压信号,该脉冲信号与漩涡频率成正比·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超声波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23:超声波式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计结构与原理3.热线式空气流量计(1)组成(图6-24)·一般还带有自洁电路:熄火后自动加热帕丝1000°C维持1s,烧掉帕丝上的灰尘重点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24: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组成(2)工作原理(图6-25)·控制电路自动控制电桥平衡·当进气量越大,因进气的散热使帕热丝电阻减小,电桥平衡受到破坏。
控制电路自动增大电流,增大帕热丝电阻使电桥重新恢复平衡。
因电路中电流的增大,使精密电阻的电位增大。
该电位与进气量成正比,作为进气量信号电压传输给发动机ECU图6-25: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3)控制电路(图6-26)·下图为凌志LS400发动机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原车电路图·空气流量计:VG(空气流量信号)、EVG(接地)图6-26: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控制电路4.热膜式空气流量计(1)组成及原理(图6-27)对比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热膜式·工作原理:与热线式相同·热膜:帕金属片固定在树脂薄膜上。
优点是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不粘附灰尘空气流量计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27: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组成(2)控制电路(图6-28)·图为桑塔纳2000AJR发动机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原车电路图·空气流量计:端子2(电源12V)、端子4(参考电压5V)、端子5和3(空气流量信号与接地)图6-28:热膜式空气流量计控制电路5.四种空气流量计的比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翼片式空气流量计在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上应用较广。
这种空气流量计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但翼片式空气流量计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体积大、不便于安装、急加速响应滞后较长、进气阻力较大以及需要补偿大气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80年代初相继出现了热线式、热膜式和卡门旋涡式等空气流量计。
尤其是热线式和热膜式空气流量计能测出空气质量流量,避免了海拔高度引起的误差,再加上该空气流量计响应时间短,测量精度高。
因此,已成为现代汽车电子汽油喷射系统较流行的空气流量计。
比较四种空气流量计:二、进气压力传感器重点讲解:1.半导体压敏电阻型(1)结构示意图(图6-29)·主要特点:尺寸小、精度高、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输出信号与进气歧管绝对压力呈线性关系,测量精度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重点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半导体压敏电阻型进气压力传感器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29:半导体压敏电阻型结构示意图(2)工作原理(图6-30)·进气歧管压力越高(真空度越低)→硅膜片变形越大→应变电阻变化越大→电信号放大输出给发动机ECU图6-30:半导体压敏电阻型工作原理(3)控制电路(图6-31)·图为皇冠3.0轿车2JZ-GE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电路图·进气压力传感器:端子VCC(电源5V)、端子PIM(进气压力信号电压)、端子E2(传感器接地)图6-31:半导体压敏电阻型控制电路2.真空膜盒型(1)结构(图6-32)对比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真空膜盒型进气压力传感器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电路图6-32:真空膜盒型结构(2)工作原理(图6-33)图6-33:真空膜盒型工作原·电感式传感器(线性变化压差变压器):进气歧管压力变化→铁芯移动→输出信号电压变化→输送给发动机ECU理三、怠速控制阀重点讲解:1.怠速进气量的控制方法(1)旁通空气式(图6-34)1)特点·怠速时,节气门完全关闭,怠速进气量由怠速控制阀控制的旁通空气道提供2)怠速控制阀的类型·步进电机型·旋转电磁阀型·占空比控制电磁阀型·开关控制电磁阀型简单介绍:·要求学生了解旁通空气式和节气门直动式怠速进气量的控制方法图6-34: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2)节气门直动式(图6-35)·怠速进气量由节气门较小的开度提供,不设旁通空气道。
节气门在怠速状态的开度大小由发动机ECU通过怠速电机控制图6-35:节气门直动式怠速控制2.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1)组成(图6-36)重点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组成、原理、控制电路图6-36: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组成(2)步进工作原理(图6-37)·定子相线按1-2-3-4顺序搭铁,定子N极逆时针移动,转子逆时针步进·定子相线按1-4-3-2顺序搭铁,定子N极顺时针移动,转子顺时针步进·转子转动一圈分为4个步级进行,每级步进90°图6-37:步进工作原理(3)丰田车系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工作过程(图6-38)·转子八对磁极·定子A、B各16个爪极,定子线圈A的两组线圈与定子线圈B的两组线圈反极性,定子共分为32个磁极爪·步进一个爪极转角11.25°,步进32步转子转一圈,丰田车系步进电机0~125图6-38:丰田车系步进电机型怠速控制阀工作过程步。
(4)定子绕组控制电路(图6-39)图6-39:步进电机定子绕组控制电路3.占空比控制电磁阀型(1)工作原理(图6-40)·是一个比例电磁阀:占空比大,驱动电流大,电磁吸力大,怠速控制阀开度大(2)占空比对比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占空比控制电磁阀型怠速控制阀原理图6-40:占空比控制电磁阀型工作原理四、补充空气阀1.功用·提高冷起动怠速,加快暖机预热过程,增加暖机过程中所需的空气量,也称高怠速控制·发动机完成暖机后,通过辅助空气阀的空气被自动切断,恢复正常怠速·现代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高怠速控制由怠速控制阀完成简单介绍:·要求学生了解补充空气阀的功用及工作过程2.石腊式补充空气阀(图6-41)·当冷却液温度>80℃时,阀门完全关闭图6-41:石腊式补充空气阀(a)怠速状态(b)热起后状态3.双金属片式补充空气阀(图6-42)(1)怠速状态·双金属片的动作由加热线圈通电时间或发动机水温决定·当水温<-20℃时,阀门全开·当水温>60℃时,阀门全闭(2)热起后状态(a)怠速状态(b)热起后状态图6-42:双金属片式补充空气阀五、惯性增压进气系统1.组成与功用(图6-43)功用:利用进气气流惯性所形成的压力波来提高充气效率2.工作过程(1)发动机中低速时:ECU控制VSV断电关闭,IACV关闭,脉动压力波传递长度增大,形成低速惯性增压效果(2)发动机高速时:ECU控制VSV通电打开, IACV打开,脉动压力波传递长度缩短,形成高速惯性增压效果简单介绍:·要求学生理解惯性增压进气系统功用及工作过程图6-43:惯性增压进气系统的组成归纳小结:·概括基本内容,归纳重点内容,布置下一讲主要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