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2) Word版含答案

南京市高淳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打磨铁丝C.火药爆炸D.晾干衣服2.用燃烧法除去氮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得到氮气,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1个氖原子Na B.+2价的铁元素Fe+2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4.C60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 +2 B.+4 C.-4 D.05.下列元素是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A.钙B.铁C.汞D.钠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点燃酒精灯C.称量NaCl固体D.过滤7.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
下列人体体液中,碱性最强的是A.唾液(pH:6.6-7.1)B.血液(pH:7.35-7.45)C.胰液(pH:7.5-8.0)D.胃酸(pH:0.8-1.5)8.下列化学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D.镁与盐酸的反应9.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B.水电解属于分解反应C.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1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Array B.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C.元素符号为Ag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4711.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三块锌片进行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研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①和③,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12.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 学(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 2.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1 C .2-D .1-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铝 B .铁 C .硅D .氧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入大理石B .称量固体C .熄灭酒精灯D .过滤 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 .尿素B .碳酸氢铵C .硫酸钾D .过磷酸钙6.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 .棉花 B .涤纶 C .羊毛D .蚕丝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粗盐 B .糖水 C .黄铜D .氢气8.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原子序数为50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 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9.下列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鸡蛋清7.6~8.0B .柠檬2.2~2.4C .西红柿4.0~4.4D .牛奶6.3~6.610.丁二酮(462C H O )可用作糖果增香剂。
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C .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 11.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B .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20页)ABC D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 、2+Ba 、2-4SOB .+H 、2+Cu 、OH -C .+K 、3NO -、Cl -D .+H 、2-3CO 、Cl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 .1t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 .2t ℃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3t ℃降温至2t ℃,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二、(本题共2小题,共19分)16.(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2014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卷

江苏省南京市2014 年中考化学试卷(满分: 80 分时间: 60 分钟)试题难度:适中难度系数: 0.62易错题: 10.14.20 较难题: 15.2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H-1C-12O-16 Zn—65 S—32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 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1C.﹣2D.﹣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B.铁C.硅D.氧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 .加入大理石称量固体熄灭酒精灯过滤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 .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钾D.过磷酸钙6.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 .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粗盐B.糖水C.黄铜D.氢气8.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序数为 50C.相对原子质量是 118.7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9.下列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鸡蛋清 7.6~8.0B.柠檬 2.2~ 2.4C.西红柿 4.0~ 4.4D.牛奶 6.3~ 6.6 10.丁二酮( 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丁二酮中含有氧原子C.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98%11.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盐水B.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该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 化学反应的快慢C .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2+, SO 4 2﹣+2+, OH ﹣+﹣,Cl ﹣D . H +2﹣, Cl ﹣A . Na , BaB . H , CuC .K ,NO 3 , CO 3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 . t 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1: 5C . t 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 3℃降温至 t 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二、(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9 分)16.( 8 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2)写出实验室用 H 2O 2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4)选用 D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17.( 11 分)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 ;(2) 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的烧杯里,并用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的感觉;( 3) 49g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8 分)18.( 8 分)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充分燃烧1000g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 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等.(4) 2014 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 A 物质,纯净物 A 在 B 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 A+5B3C+4D (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质A B C D分子示意图?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②A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13 分)19.( 5 分) 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1)开始时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U 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 8 分)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1)写出甲的化学式.(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丙的化学式为.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丙能与① 中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10 分)21.( 10 分)(2014?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 K ,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 K ,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 中的固体应选用, B 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 A 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 B 中澄清石灰水,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A .2.A .3.D4. C5.C6.B .7.D.8.B.9.B 10.D 11.D 12.A 13.B 14.C 15.C二、(本题包括 2 小题,共19 分)16( 8 分)( 1)试管,集气瓶;(2)2H2O22H 2O+O 2↑; B;(3) A ;( 4)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17.(11 分)( 1)小木棍变成黑色;(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3)0.2g.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8 分)18.( 8 分) (1) 石油; (2)AD(3)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4)①是氧气,( 2)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 1×8) =9:2.四、(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3 分)19.( 5 分)( 1)左;(2)氯化钠; NaOH(或 HCl); NaOH+HCl═NaCl+H2O.20.( 8 分)( 1) HCl ;( 2)①H2O; Ca(OH )2;②CO2; Na2CO3+Ca(OH )2=CaCO3↓+2NaOH 等;③CO2+H2O=H2CO3五、(本题包括 1 小题,共10 分)21.(10 分)(1)Mg、Ag,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 C;【实验求证】氧化铜、变浑浊;【实验反思】大于.。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15 综合计算(含解析)

专题15 综合计算综合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题的重点和难点,是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③溶液的计算等基本计算的综合。
这类题型知识点多,题目中的信息量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且一部分题目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有一定的解题和计算的技巧。
二、考情分析:1、考查情况: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目中不难看出,单一的计算题越来越少。
大部分计算题都是综合型的计算。
2、考查形式:这部分题目大部分是以表格、图像、工艺流程、科学探究等形式出现。
3、命题方向:这部分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的表格、图像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理清涉及的变化的过程,再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4、试题难度:试题中从信息的分析、数据的采用、变化过程等多个角度都使难度增加。
为难档。
☆知识梳理☆综合计算是①根据化学式的计算;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③溶液的计算等基本计算的综合。
计算方法和原理参考前面的相应专题。
☆考点突破☆【典型例题1】(2014届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某混合气由CO和CH4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其中CO的质量分数是A.20% B.30% C.48% D.52%的质量分数=0.52/1 ×100%=52%。
故选D。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典型例题2】(2013安徽)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小刚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典型例题3】(2014届南京市高淳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
(2)第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是▲g。
玄武区2014届下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化学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4届下学期九年级测试卷(二)化学试题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共30分)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B.氧气用于炼钢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2.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密切相关,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陶瓷B.青铜C.塑料D.水银3.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B.利用沉降的方法,可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4.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1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UusC.该元素的中子数为117D.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食盐水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药品D.倾倒液体6.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7.下列物质是食品中的营养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B.维生素C.糖类D.油脂8. 金属R 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 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 析出,则R 、Mg 、Cu 的金属活动顺序是A .Mg >R >CuB .Cu >R >MgC .R >Mg >CuD .Mg >Cu >R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Ba 2+、Cu 2+、OH -B .Na +、Cl -、SO 42-C .NH 4+、OH -、Cl -D .Ag +、Cl -、MnO 4-10.下图为某医用葡萄糖注射液商标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 .100mL 该注射液中含葡萄糖5gC .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D .5%的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11% 1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用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C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D .用碎鸡蛋壳和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12.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时,溶解度:甲>乙>丙B .50℃时,在100g 水中放入33.3g 乙,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 .若要从甲溶液(含少量乙)中提取甲,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 .50℃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13.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答卷纸,但本试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讲评之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Mn-55 Fe-56第Ι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挥发B.冰雪融化C.铁锅生锈D.干冰升华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硫B.铁丝C.蜡烛D.红磷3.二氧化氮(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3 C.+4 D.+5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B.读取液体体积C.稀释浓硫酸D.证明CO2是否集满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汞6.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有害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甲醛D.维生素7.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铵B.尿素C.硫酸D.磷矿粉8.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 .铈的原子序数是58B .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 .相对原子质量140.1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9.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 pH 计(测pH 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 ,其数据如下表所示:A .所降雨水不是酸雨B .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增强C .上述雨水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D .该雨水对农作物生长无害 10.下列实验方案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B .用白磷燃烧法可从空气中获得氧气C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D .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1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H 2SO 4、NaOH 、Na 2SO 4 B . F eCl 3、HCl 、NaCl C .NaOH 、Na 2CO 3、NaCl D .CuSO 4、H 2SO 4、Na 2CO 3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B .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 .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D .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降低13.卟啉铁(C 34H 32ClFeN 4O 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提示:本次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30分)和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 S-32 Cl-Ca-40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矿石粉碎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 D.蒸发食盐水3.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0B.+1 C.+3 D.+54.下列物品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红木家具 B.塑料饭盒 C.玻璃茶杯 D.铁制水管5.野炊结束后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呈酸性的是A.西瓜汁B.牙膏 C.肥皂水D.玉米粥7.有a、b、c三种金属,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
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B.a、c、bC.c、a、bD.c、b、a8.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磷矿粉[Ca3(PO4)2]属于复某某料B.氮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 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以生成46g二氧化碳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聚乙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2∶1,所以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H4+、H+、NO3-B.H+、Na+、HCO3-C.Fe2+、OH-、SO42-D.K+、H+、MnO4-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铁锈覆盖在铁的表面,保护里层的铁不再与氧气反应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D.pH为6的雨水属于酸雨12.牛磺酸(C2H7NO3S)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本题应选A。
【考点】空气的成分。
2.【答案】A【解析】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可以计算出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考点】化合价规律的应用。
3.【答案】D【解析】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4.【答案】C【解析】向容器中加入块状药品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放人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A项错误;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称量原则,B项错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C项正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将液体引流至过滤器中,D项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答案】C,【解析】化肥依据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可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都含有氮元素,都属于氮肥;过磷酸钙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硫酸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
【考点】化肥种类的判断。
6.【答案】B【解析】棉花、羊毛、蚕丝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考点】化学与材料。
7.【答案】D【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粗盐是指含杂质的食盐,糖水指糖的水溶液,黄铜是铜锌合金,以上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氢气属于纯净物。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8.【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各部分代表的含义: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是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是元素名称,其偏旁是“钼”,可判断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或单位是1)。
本题只有B 项中的说法正确。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9.【答案】B【解析】PH >7的溶液显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PH >7的溶液显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
南京市江宁区2014度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 2015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3页为选择题,共30分,4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 50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 Cl-35.5 Zn-65Mg-24、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 •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3 •香烟燃烧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 • CO 2 B • O 2 C • H 2 D • CO4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5.木炭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可燃性B .还原性C .吸附性6. 下列能源中,既比较清洁,又可再生的是A .酒精B .煤C .石油7.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C.读取液休体积D.浴解氯化朗 &下列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2分,共30分) A •银白色光泽 B •导热性 C .延展性D .导电性2•下图所示的实验中, 发生了化学变A .干冰升华B • CO 2与水混合 D .水的净化 D .常温下的稳定性D .天然气 C • CO 2密度研究 小卵石石英沙 九熄灭酒精灯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南京市建邺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1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4年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有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5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规定区域答题无效。
3.交卷时,只需交答卷纸,但本试卷请妥善保管,以备讲评之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钟乳石的形成 B.制取明矾晶体 C.蒸发食盐水 D. 用洗涤剂洗餐具2.人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补充。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 .单质B .原子C .元素D .分子3.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 2)外观极像食盐,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是A .氧气(O 2)B .水(H 2O )C .乙醇(C 2H 5OH )D .氯化钴(CoCl 2) 5.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 .2H :表示2个氢原子 B .SO 42-:表示1个四氧化硫分子C .O 2:可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D .Na :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钠原子6.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7.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①在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③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⑤D.①③④8.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A.B.C.D.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10.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B.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C.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D.在潮湿的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生锈11.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2H2O+2X,推知X的化学式是A.S B.SO2C.SO3D.H2SO412.蚂蚁在找到食物后的归巢途中,用一种自身分泌物涂附在路途上,为其他蚂蚁觅食引路。
南京中考化学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4•南京)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2分)(2014•南京)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2 D.﹣1 3.(2分)(2014•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硅D.氧4.(2分)(2014•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大理石B.称量固体C.熄灭酒精灯D.过滤5.(2分)(2014•南京)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钾D.过磷酸钙6.(2分)(2014•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7.(2分)(2014•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糖水C.黄铜D.氢气8.(2分)(2014•南京)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50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9.(2分)(2014•南京)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鸡蛋清7.6~8.0 B.柠檬2.2~2.4 C.西红柿4.0~4.4 D.牛奶6.3~6.6 10.(2分)(2014•南京)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丁二酮中含有氧原子C.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11.(2分)(2014•南京)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盐水B.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12.(2分)(2014•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13.(2分)(2014•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14.(2分)(2014•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 a+,Ba2+,SO42﹣B.H+,Cu2+,OH﹣C.K+,NO3﹣,Cl﹣D.H+,CO32﹣,Cl﹣15.(2分)(2014•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8分)(2014•南京)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17.(11分)(2014•南京)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的烧杯里,并用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的感觉;(3)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8.(8分)(2014•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等.(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质 A B C D分子示意图?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5分)(2014•南京)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1)开始时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8分)(2014•南京)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1)写出甲的化学式.(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丙的化学式为.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丙能与①中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2014•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化学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A.2.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故选:A.3.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A错误;B、铁元素在地壳中排第四位,故B错误;C、硅元素在地壳中排第二位,故C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4.解答:解:A、块状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图示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D、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5.解答:解: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正确;D、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故选:C.6.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A错误;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B正确;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C错误;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故选:B.7.解答:解:A、粗盐中有食盐、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氢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D正确.故选:D.8.解答:解:A、由汉语名称“锡”,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50,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0,故B正确;C、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说法错误,故C错误;D、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119﹣50=69,故D错误.故选:B.9.解答:解: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选项,柠檬的pH最小,故柠檬的酸性最强.故选:B.10.解答:解:A.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16×2=8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故丁二酮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丁二酮是由丁二酮分子构成的,丁二酮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在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8,氢元素的质量为:1×6=6,氧元素的质量为:16×2=32,故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D.丁二酮C4H6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故D正确.故选:D.11.解答:解:A、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盐水,故A不符合题意;B、食醋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气体,与食盐不反应,可以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蜡烛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铵和硫酸铵均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故无法鉴别,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解答:解:A、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7<核外电子数=8,为阴离子;故A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说法正确,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快慢,无法得知,故B错误;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说法正确,故C正确;D、通过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前面的计量数,可以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故D正确.故选:B.14.解答:解:A、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15.解答:解:A.不指明温度,无法判断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在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溶解2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此刻溶质的质量为20g,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6,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正确;D.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其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C.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解答:解:(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2)由H2O2溶液可知反应物是液态,根据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故选:B,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条件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2H2O22H2O+O2↑;B;(3)A;(4)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17.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物质发生碳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3)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 249g×20%=9.8g x =x=0.2g答:制得氢气的质量为0.2g.故答案为:(1)小木棍变成黑色;(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3)0.2g.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8.解答: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答案为:石油;(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故答案为:AD;(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故答案为:①氧气(或O2);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解答:解:(1)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开始时右边溶液为无色,左边溶液为红色;(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充分反应后U形管溶液中除酚酞、水外,还含有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含有稀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故答案为:(1)左;(2)氯化钠;NaOH(或HCl);NaOH+HCl═NaCl+H2O.20.解答:解:(1)胃液中盐酸帮助消化,化学式为HCl;(2)①温下的液体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氢氧化钙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②盐酸与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常温下的气体乙是二氧化碳;①中丙是氢氧化钙,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酸和盐,又因甲是酸,所以丙是盐,并且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可以是碳酸钠或硫酸铜等;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1)HCl;(2)①H2O;Ca(OH)2;②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等;③CO2+H2O=H2CO3.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解答:解:(1)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空格内应填入Mg、Ag;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通过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C;【实验求证】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A中应加入的固体是氧化铜,实验的现象是B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等.【实验反思】由于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分别是3:4、3:8,所以,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3:8.故答为:(1)Mg、Ag,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C;【实验求证】氧化铜、变浑浊;【实验反思】大于.。
南京2014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联合体)

2014年九年级学情调研卷(Ⅱ)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30分,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Mg-24 Cl-35.5 K-39 Ca-40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大理石雕像受酸雨腐蚀B.镁条燃烧C.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D.蒸发食盐水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3.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1 C.+2 D.﹣24.A B C D5.下列营养素中不能提供能量的是A.油脂B.水C.糖类D.蛋白质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Hg、O、Si B.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C.盐:KMnO4、NaNO2、CaCO3 D.金属材料:生铁、玻璃钢、不锈钢7.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B.用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右图)验证石墨的导电性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8.“瘦肉精” 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l2N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下列关于瘦肉精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中含有35个原子B.瘦肉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277g D.瘦肉精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9.下面是某学生对有关图表资料的应用,其中错误的是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C.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某些晶体的方法D.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原子内部结构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OH-、HCO3-B.Ca2+、OH-、CO32-C.Ag+、NH4+、Cl-D.Cu2+、NO3-、SO42-12.13.右图是KNO 3、NaCl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t 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20℃时KNO 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C .20℃时100g 的KNO 3饱和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00g × × D.欲从含有少量NaCl 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 3,通 常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14.右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直接反应生成丙。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提示:本次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30分)和非选择题(共50分)两部分。
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干冰升华D.矿石粉碎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固体C.检查气密性D.蒸发食盐水3.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1 C.+3 D.+54.下列物品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红木家具B.塑料饭盒C.玻璃茶杯D.铁制水管5.野炊结束后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呈酸性的是A.西瓜汁B.牙膏C.肥皂水D.玉米粥7.有a、b、c三种金属,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 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
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 B.a、c、b C.c、a、b D.c、b、a8.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磷矿粉[Ca3(PO4)2]属于复合肥料B.氮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 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以生成46g二氧化碳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聚乙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C.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2∶1,所以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NH4+、H+、NO3-B.H+、Na+、HCO3-C.Fe2+、OH-、SO42-D.K+、H+、MnO4-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铁锈覆盖在铁的表面,保护里层的铁不再与氧气反应C.生铁的含碳量比钢高D.pH为6的雨水属于酸雨12.牛磺酸(C2H7NO3S)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南京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化学考前须知:1 .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总分值8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考生做题全部答在做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 .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做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测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填写自己的姓名、测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做题卡及本试卷上.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做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做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做题一律无效.可能r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 12 O — 16 Na — 23 C1 - 35. 5 Cu - 64、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 . OB . N2C COD CO2 .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纸张燃烧3 .以下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 .氯化钾B .尿素4 .以下物质由分予构成的是A .氨气B .氯化钠C .金刚石D .镁5 .以下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碳酸钠C .稀•释浓硫酸D .加人大理石6.以下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柠檬汁2. 2〜2.4B .番茄汁4.0〜4.4C .牛奶6.3〜6.6D ,鸡蛋请7.6〜8.07.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8 .以下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 B .羊毛 C .玻璃钢 D .金9 .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 A .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i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 D.相对原于质量是 28.0910 . 202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索〔G5H2Q 〕和双氢青蒿素〔015H 4Q 〕而荣获了诺贝尔奖.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0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索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 1D .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11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拟硬铝和铝的硬度B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 0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俊和氯化俊 D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 12 .以下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 :是A . H +、Na +、Cl 、HC 〔3T B ,「、K +、01 一、OH C . CiT 、Ba 2+、01 一、SO 2D . K +、NH +、01、NO13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那么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0.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 0 .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枯燥剂15 .除去以下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 Na01溶液〔Mg012〕——参加过量的 NaOH§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B .氧气〔水蒸气〕一一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枯燥管 0 . 0aO 固体〔0a00〕——高温充分煨烧卜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卜列有关B .汽油可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D .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D .氢气(氯化氢气体)一一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液和浓硫酸二、(此题包括」小趣,共12分)16 (12分)完成以下根底的学生实验.I .根据以下装置图,答复有关问题.A B C D E(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 b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人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n .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答复.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 0g粗盐,逐渐参加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 1.2g .②过滤⑨ 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 2g,那么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存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精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 - (填“混合物〞或“纯洁物〞).三、(此题包括2小题.共l 3分)17 (6分)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氧化氨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 .(3)以下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AC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1)硬水是指台有较多▲的水.在生话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 NaCl、KNO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20c时,KNO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在50c时,3(0§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i对应的温度为40C,那么t2对应的温度▲ (填字母).A .大于40 CB .小于40%C .无法确定(4)假设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 %的NaCl溶液和蒸储水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那么所需l6 %的NaCl溶液与储水的质量比为▲.四、(此题包括2小题,共l4分)19. (7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将HCl转化为Cl2,可提升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响I的化学方程式▲.(2)反响n所属根本反响类型为▲.(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4. 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贡量是多少,(在蒋题卡上’与出计算过程)20. 〔7分〕图中A~I 是初中化晕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 、C 、Q N& Al 、S 、Ca 、Cu 、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 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 D 、G H I 均为单质,其中 G 为紫红色固体,H 在空气中外表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 可用来改进酸性土壤; A 、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响;“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 化关系;局部反响物、生成物或反响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 ▲.〔2〕写出 A 与C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写出 D 与 E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H-I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五、{此题包括l 小题,共ll 分}21. 〔 11分〕空气中氧气音量测定的再熟悉.【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 〔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实验回忆】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程式 A o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 【进行猜测】〔1〕装置漏气;〔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响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 8.85 %和3.21 %.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答复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 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古量为19.13%.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了空气的成分的含量?【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镑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A【实验探究 2】为了加快反响速率,小明通过查闻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 . 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响而锈蚀,生成铜绿 [铜绿主要成分为 CU 2〔OH 〕2CO ].假设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拟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南京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n 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此题共 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分,共30分〕I . C 2 . 8 3 . C 4 . A 5 . B 6 . A 7 . D 8 . C 9 . A 10 . A II . C 12 . D 13 . B 14 . A 15 . D 说明:主观性试题.答案台理均给分. 二、〔此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6 .〔此题共12分〕 I 〔1〕试管 锥形瓶(2) 2HzQ MnO2H 2O+OTB(3)2KMn 〔O^&MnO + MnO 2 + 0 2T 连续并比拟均匀地II 〔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拟少84 2%⑵3〔3〕混合物三、〔此题包括 2小题.共13分〕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烝储水烧杯内剩余蒸储水131 mL90.0mL63.6mL▲ 〔计算结果保存一位小数〕.【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橙润XaCE 春酒 的曲站t 内壁 撒有铁端、炭 粉的混合物〕国」17 .〔此题共6分〕(1)煤CH 4⑵ SQ NO「(3) B -18 .(此题共7分)(1)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2) D(3) A(4) 5: 3四、(此题包括2小题.共14分)19 .(此题共7分)(1) 2HC1 十CuO催化剂CuCM+HzO'(2)置换反响(3)【解】设: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2Na + C1 2 ISL 2NaC146 7l4.6 g x x=7.lg答: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为7.1g.20 (此题共7分)(1) Cu(2) NaCO+HSQ==NaSO+HO+COTCuO + H 2 =^= Cu + H 2O Al + 3AgNO 3 == Al(NO 3) 3 + 3Ag五、(此题包括1小题.共11分)21 .(此题共11分)【经典赏析】BCD【实验回忆】4P+5O里冬2P2.【进行猜测】红磷的量缺乏【实验与交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交流与反思】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探究2】20.2 %【结论与反思】铁粉、炭粉、氯化钠和蒸储水〔或自磷〕【拓展延伸】不能,由于空毫中CQ含量只有约0,03%,铜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几乎耗尽。
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4•南京)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2.(2分)(2014•南京)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1 C.﹣2 D.﹣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一氧化氮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3.(2分)(2014•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硅D.氧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A错误;B、铁元素在地壳中排第四位,故B错误;C、硅元素在地壳中排第二位,故C错误;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分类,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分)(2014•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大理石B.称量固体C.熄灭酒精灯D.过滤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B、据称量固体遵循“左物右码”分析;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分析.解答:解:A、块状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将试管竖起,图示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图示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图示操作正确;D、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2分)(2014•南京)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钾D.过磷酸钙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正确;D、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6.(2分)(2014•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考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A错误;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B正确;C、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C错误;D、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纤维的特征(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分)(2014•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糖水C.黄铜D.氢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粗盐中有食盐、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糖水中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氢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2分)(2014•南京)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50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得中子数.解答:解:A、由汉语名称“锡”,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B、由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50,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50,故B正确;C、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说法错误,故C错误;D、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119﹣50=69,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9.(2分)(2014•南京)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鸡蛋清7.6~8.0 B.柠檬2.2~2.4 C.西红柿4.0~4.4 D.牛奶6.3~6.6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解答:解:酸性越强,pH越小,观察选项,柠檬的pH最小,故柠檬的酸性最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此类题目的易错点是认为pH大的溶液的酸性强.10.(2分)(2014•南京)丁二酮(C4H6O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丁二酮中含有氧原子C.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丁二酮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丁二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6+16×2=8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故丁二酮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丁二酮是由丁二酮分子构成的,丁二酮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在丁二酮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4=48,氢元素的质量为:1×6=6,氧元素的质量为:16×2=32,故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D.丁二酮C4H6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2分)(2014•南京)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盐水B.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考点:硬水与软水;蜡烛燃烧实验;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分析;B、根据食醋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气体分析;C、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分析;D、根据氯化铵和硫酸铵均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分析.解答:解:A、加肥皂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盐水,故A不符合题意;B、食醋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气体,与食盐不反应,可以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C、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蜡烛会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铵和硫酸铵均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故无法鉴别,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要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鉴别方法.12.(2分)(2014•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7<核外电子数=8,为阴离子;故A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13.(2分)(2014•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的信息为: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各化学式的计量数等信息.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说法正确,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快慢,无法得知,故B错误;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说法正确,故C正确;D、通过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前面的计量数,可以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哪些信息.14.(2分)(2014•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 a+,Ba2+,SO42﹣B.H+,Cu2+,OH﹣C.K+,NO3﹣,Cl﹣D.H+,CO32﹣,Cl﹣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5.(2分)(2014•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3℃降温至t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溶解度大小要指明温度;B.根据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C.根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等来分析;D.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只有饱和溶液降温才会析出溶质.解答:解:A.不指明温度,无法判断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在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溶解2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此刻溶质的质量为20g,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6,故B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正确;D.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其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但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了解和应用,较好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8分)(2014•南京)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集气瓶.(2)写出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图示A、B装置是发生装置(反应原料和条件决定),C、D、E是收集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其中A装置是由试管和酒精灯组成的加热型,适合反应物是固体.B装置是由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成的不加热型,适合反应物是固液态的.D适合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对于D装置适合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收集.解答:解:(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可知a是试管,b是集气瓶;(2)由H2O2溶液可知反应物是液态,根据发生装置选择依据,故选:B,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3)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条件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A;(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2H2O22H2O+O2↑;B;(3)A;(4)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本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看似比较难,实际是很容易简单的,只要平时注意知识的归纳;此为氧气的制取收集和性质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17.(11分)(2014•南京)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3)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分析;(2)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3)根据锌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求算即可.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物质发生碳化,故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热的感觉;(3)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98 249g×20%=9.8g x =x=0.2g答:制得氢气的质量为0.2g.故答案为:(1)小木棍变成黑色;(2)浓硫酸;水;玻璃棒;热;(3)0.2g.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方法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方程式结合题干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8.(8分)(2014•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物质 A B C D分子示意图?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氧气(或O2).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来分析;(2)根据天然气和煤燃烧后的产物来分析;(3)根据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来作答;(4)根据微观示意图所反映出来的宏观物质变化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答案为:石油;(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故答案为:AD;(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故答案为:①氧气(或O2);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正确解答.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5分)(2014•南京)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1)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氯化钠,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或HCl),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解答:解:(1)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试液不变色,故开始时右边溶液为无色,左边溶液为红色;(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充分反应后U形管溶液中除酚酞、水外,还含有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含有稀盐酸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故答案为:(1)左;(2)氯化钠;NaOH(或HCl);NaOH+HCl═NaCl+H2O.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0.(8分)(2014•南京)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略去.(1)写出甲的化学式HCl.(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H2O,丙的化学式为Ca(OH)2.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CO2,丙能与①中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写出一个即可).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所以甲是盐酸;(2)①常温下的液体氧化物是水;氢氧化钙用来改良酸性土壤;②盐酸与大理石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碱的通性分析;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1)胃液中盐酸帮助消化,化学式为HCl;(2)①温下的液体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氢氧化钙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②盐酸与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常温下的气体乙是二氧化碳;①中丙是氢氧化钙,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酸和盐,又因甲是酸,所以丙是盐,并且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可以是碳酸钠或硫酸铜等;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1)HCl;(2)①H2O;Ca(OH)2;②CO2;Na2CO3+Ca(OH)2=CaCO3↓+2NaOH等;③CO2+H2O=H2CO3.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2014•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C.【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氧化铜,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解答.(2)【实验与讨论】观察装置的特点,分析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最为合理装置.【实验求证】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A中应加入的固体、实验的现象等.【实验反思】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比分析.解答:解:(1)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知,在金属活动顺序表空格内应填入Mg、Ag;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通过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C;。
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2014年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 2.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1C .–2D .–1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B .铁C .硅D .氧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加入大理石B .称量固体 C.熄火酒精灯D .过滤 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 .尿素B .碳酸氢铵C .硫酸钾D .过磷酸钙 6.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 .棉花B .涤纶C .羊毛D .蚕丝 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粗盐B .糖水C .黄铜D .氢气8.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非金属元素B .原子序数为50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9.下列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鸡蛋清7.6~8.0B .柠檬2.2~2.4C .西红柿4.0~4.4D .牛奶6.3~6.610.丁二酮(C 4H 6O 2)可用作糖果增香剂。
下列关于丁二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丁二酮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丁二酮中含有氧分子C .丁二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丁二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8% 11.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B .用食醋区分食盐和小苏打C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得到炭黑D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1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 .1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化学反应的快慢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Ba 2+、SO 2-4 B .H +、Cu 2+、OH -C .K +、NO -3、Cl -D .H +、CO 2+3、Cl -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 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 .t 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C .t 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溶液分别由t 3℃降温至t 2℃,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H 2O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刚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4)选用D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7 +10 +11 g 0 t 1 t 2 t 3 温度/℃溶解度\A B C D17.(11分)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会儿后,可观察到 。
(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 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里,并用 搅拌,此时若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有 的感觉。
(3)49g 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8.(8分)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 2和SO 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 .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 、 等。
(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 物质,纯净物A 在B 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 = 点燃3C+4D (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 ; ②A 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5分)U 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天然气 煤 2900 m(CO 2)/g 2800 2600 2700 2300 2400 2500 天然气 煤 12 m(SO 2)/g10 6 8 0 2 4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式。
20.(8分)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乙属于氧化物。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甲,可帮助消化。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甲的化学式。
(2)①若乙在常温下为液体,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乙的化学式为,丙的化学式为。
②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丙能与①中的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③写出①中的乙和②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K Ca Na Al Zn Fe Sn Pb (H)Cu H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 ,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 ,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
【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 中的固体应选用 ,B 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 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 中澄清石灰水 ,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
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a bc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A 2.A 3.D 4.C 5.C 6.B 7.D 8.B 9.B 10.D11.D 12.A 13.B 14.C 15.C说明:1.主观性试题,答案合理均可给分。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评分标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条件、配平、气体或沉淀符号有错漏扣0.5分,不累计扣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本题共8分,化学方程式2分,第(4)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1)试管 集气瓶(2)2H 2O 2 =MnO 22H 2O+O 2↑ B(3)A(4)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17.[本题共11分,第(3)小题6分,其余每空1分](1)蘸有硫酸的部位变黑(2)浓硫酸 水 玻璃棒 热(或烫)(3)【解】49g×20%=9.8g设: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Zn+H 2SO 4=ZnSO 4+H 2↑989.8g 2x982=9.8g x x =0.2g答: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18.[本题共8分,第(2)小题、第(4)小题的②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石油(2)AD(3)风能 氢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①氧气(或O 2) 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等于9∶2(或氢、碳元素的质量比等于2∶9)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19.(本题共5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左(2)氯化钠 HCl NaOH+HCl =NaCl+H 2O20.(本题共8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HCl(2)①H2O Ca(OH)2②CO2Na2CO3+Ca(OH)2=CaCO3↓+2NaOH(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③CO2+H2O=H2CO3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本题共10分,化学方程式2分,【实验反思】2分,其余每空1分)(1)Mg Ag 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 c【实验求证】氧化铜(或CuO)变浑浊【实验反思】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