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
思维导图是图解式的思维工具,它最早由英国教育家托尼·布赖恩提出。
它的图像化
特点使得它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和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思维导图由一个中心性概念,中心概念的延伸,以及相关联的支持概念构成。
思维导
图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把复杂的概念和关系简单清晰地呈现出来。
1、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往往难以梳理其中的关系。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知
识点串联起来,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将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点都归纳到一
个思维导图中,互相照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2、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化学知识点繁杂,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一些分散的知识
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从而增加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丰富化学教学手段
传统化学教学手段往往是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的,而思维导图则是以图片为主导的。
学生们更习惯用图像去感知知识,因此,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加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化
学知识。
4、增强学生深入思考能力
思维导图并不是只要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就可以了,它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理解,从多层次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能够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三、结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概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维,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整理知识点、梳理思路、串联思维,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1、整理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内容繁多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归纳、分类,更容易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2、构建思维模型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和规律,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联系表现出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思维模型,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学科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3、加深记忆创造性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和准确地记忆化学的知识点,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激发思维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制作思维导图1、确定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非常重要,应当确保主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紧密,并且要尽量简明易懂。
2、梳理思路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先要将所学的知识点整理和梳理,建立起清晰地框架,使每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位置。
3、细化内容在框架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点进一步细分和补充,让思维导图更加具体、详细、系统。
4、提炼重点针对每个知识点,提炼出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掌握重点和难点,便于以后的学习和巩固。
5、优化布局根据思维导图的主题和内容,合理地安排布局,使总体效果更加美观、清晰明了。
四、总结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达工具,它通过将思维过程可视化的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通过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以图形的方式呈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1.确定主题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之前,教师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
这个主题应该能够涵盖整个教学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2.制作思维导图在确定了主题之后,教师可以开始制作思维导图。
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主题作为中心节点,然后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作为子节点添加到思维导图中。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每个节点上标注相应的关键词和注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不断优化和完善思维导图在制作完思维导图之后,教师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它。
这包括添加更多的知识点、调整节点之间的关系、添加更多的注释和说明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思维导图,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使用时机虽然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图形化、层次化的方式,将复杂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的定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层次化方式表达思维过程的工具,它通过将思维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将思维过程可视化和结构化,使思维更加清晰、有条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初中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学生容易混淆和遗忘。
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化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层次化、结构化的呈现,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和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2.制作思维导图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3.课堂展示和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制作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整理、呈现和表达信息的图形方式。
与传统的文字和表格相比,思维导图更加直观、易懂、易记,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1. 思维导图在知识框架的建立中的应用化学知识错综复杂,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可以清晰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将领域内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连起来,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并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2. 思维导图在知识衔接中的应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时,先要了解前置知识,然后在新的知识中将这些知识运用。
运用学成的新知识可以帮助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学生在认识新知识并衔接到旧知识时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展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点的运用。
3. 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初中化学有很多知识点需要记忆,学生需要通过复习巩固记忆以备考试。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和全面,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课本不同的知识体系。
在考试中,这样的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答题,提高考试成绩。
4. 思维导图的应用与实践例如,学生学习酸碱及其溶液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以下内容串连起来:酸碱定义→ 酸碱性质→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pOH/pH的计算→ 典型的酸碱反应→ 反应特征→ 酸碱滴定法。
在思维导图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知识点,并使用颜色和文字来标记不同的内容。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一起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并发挥其主动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一、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和知识结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初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思维导图将枯燥的化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思维导图的制作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点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设计思维导图的主题和分支。
教师可以通过PPT、视频、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构成和绘制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在掌握了思维导图的构成和绘制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完善和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和分支进行绘制。
3.交流和分享思维导图成果在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学生可以通过PPT、视频、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节点为核心,四周分支构成层次结构的图形,用于表示和组织知识的工具。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应用:1. 组织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可以将各个知识点以及它们的关系清晰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清化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可以以“化学反应”为中心节点,再从中心节点发散出各种化学反应类型的分支,再从分支中展开具体的反应机理和实验过程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
2. 辅助记忆和复习:思维导图可以以图形化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示出来,使其更易于记忆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图,方便随时温习和回顾。
思维导图中的分支和关系可以提醒学生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形成全局的认知,避免知识的孤立。
3.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整理。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总结能力。
思维导图的复习过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联想。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添加颜色、插入图片等方式使思维导图更具吸引力。
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5.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培养整理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归纳分类、比较分析等,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和理清知识结构,辅助记忆和复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特点是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教师需要优化课程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将所学知识内化理解阶段。
思维导图应用到化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不断提升,学生在此阶段学习化学知识效率提升,在理清知识脉络之后,也能结合自身的需求将专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结构建立起来。
标签: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实践应用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关键时期,以往学生对具象思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从目前的课程教学实际来看,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受到影响,学生在探寻基础知识进行拓展训练期间,更多的是对教师进行模仿,这样一来在知识结构建立的过程中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
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教学阶段,能简化化学课程流程,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各类知识的密切联系,获得更多的思维能力发展机会,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分析探讨如下:一、思维导图在化学课程教学阶段的应用实际情况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发展动态,结合课程教学策略要求,顺利完成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
现如今初中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入较为常见,能够将线性知识结构应用起来,更好的满足大脑在知识记忆理解方面的需求。
当人脑在皮层技巧应用期间获得一定的主动权,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期间的思维就会更为清晰,在记忆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自我的基本意识[1]。
绘制思维导图期间,左脑对图片、色彩较为敏感,而右脑主要是记忆文字类的知识。
左右脑配合起来,学生按照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将化学知识进行归类分析,无论是在预习学习还是复习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获得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机会。
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期间能够获得一定的主动权,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就能够将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建立起立体思维,实现对各类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形成知识网络框架,对知识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核心思想为中心,以分支的方式,将信息组织成图形结构的工具。
它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以下将详细介绍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原理的集合,学生可能会感到信息过于杂乱,不易理解。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树状结构或网络结构,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知识的组织关系和逻辑。
在学习有机物的命名法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各种命名规则分类整理,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类型的命名规则,帮助记忆和理解。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化学知识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图形化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应过程。
当教学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一张图,加深学生对反应的认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化学问题涉及到不同概念和原理的综合运用,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
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不断补充和调整,形成更完整的解题思路。
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平衡相关的问题。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总结归纳。
学习化学需要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学生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组织起来,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
学生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张综合性的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复习。
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元素的相关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构造整理在一起,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元素的相关知识。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二、思维导图的定义及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整理思维,梳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它以中心思想为核心,以主题为结点,展开思维链条,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逻辑体系。
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清晰:思维导图以中心思想为核心,结点分支展开,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帮助人们快速理清头绪。
2. 记忆良好: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信息,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3. 思维扩展: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展开结点,扩展思维链条,帮助人们发散思维,拓展知识面。
4. 灵活性强:思维导图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结构,方便人们随时增减修改内容。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知识,掌握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因为化学涉及到较多的概念和现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
而思维导图正是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梳理:化学知识非常庞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
可以以中心思想为“化学”,然后分支展开,依次包括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多个主题,形成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关系。
2. 概念解释:在化学中,有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往往比较抽象,容易让学生混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解释原子结构、化学键的类型等概念。
3. 知识联想: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展开结点,扩展思维链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联想,拓展知识面。
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展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理解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4. 解题方法:化学题目通常涉及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解题的思路。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应用知识进行解题。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梳理
化学是一门概念性极强的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概念不清、概念混淆等问题。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明确概念定义,防止知识死记硬背。
例如,学
习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等,
让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知识综合与整合
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知识点孤立,无法整体把握化学知识的
情况。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学习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时候,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综合化学反应的类型、常用反应条件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等
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反应方程式知识。
三、知识拓展与升华
初中化学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但是学生如果想要深入学习化学,就需要趋
向于更高层次的知识拓展和升华。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知识内在的联系及其应用。
四、思维培养
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左右脑
协调、整体思维的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和理解,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放、自由和具
有创新性。
在化学教育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反应机制、化学反应的本质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其化学素养。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梳理概念、整
合知识、拓展思路、开发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的化学
学习提供了创新、高效、全面的途径。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初中化学知识点繁多,学科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联系起来,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抱有畏惧情绪,觉得化学难以理解,学起来较为困难。
1.2 思维导图的定义与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组织和表示知识的图形化工具,它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主题词、分支、支线等图形元素来展示和表达相关的知识点。
思维导图具有简洁清晰、逻辑严谨、易于理解和记忆等特点。
在思维导图中,主题词通常位于中心位置,周围的分支表示与主题词相关的具体内容,而支线则用于展开或细化某一具体内容。
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一、逻辑性强,能够清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组织结构和逻辑关系;二、简洁易懂,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复杂的信息简化呈现,便于理解和记忆;三、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和添加内容,方便更新和修改;四、提高思维效率,帮助学生快速捕捉重点和整理知识结构;五、促进联想和创新,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知识整理和表达工具,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知识结构和关联的工具,通过将知识点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整合和梳理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各个知识点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理论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
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基础,知识点繁多,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达工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初中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化学问题。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工具,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可以逐步拓展自己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分析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探索新的化学物质和现象,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达工具,可以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共同探讨化学知识,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课前预习阶段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预习化学知识。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初步的思维导图框架;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框架来预习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通过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案例分析。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通过将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软件在应用思维导图之前,需要选择一款合适的思维导图软件。
常见的思维导图软件有XMind、MindMaster、MindManager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
2.确定主题和子主题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需要确定主题和子主题。
主题应该与化学课程密切相关,子主题应该围绕主题展开,并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绘制思维导图根据主题和子主题,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逐一列出,并使用颜色、图像、符号等元素进行修饰,使思维导图更加生动有趣。
4.不断修改和完善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使思维导图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和习惯。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或老师交流,共同完善思维导图。
四、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依赖思维导图虽然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但过度依赖思维导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注意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思维导图适用于化学教学中的某些环节,如复习、预习等,但不适用于所有教学环节。
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引言:一、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呈现信息和观念之间关联的图形工具,通常以中心词为起点,使用分支和支线来展示相关的思想和概念。
它是由英国的心智学专家托尼·布赖恩发明,是一种用于表达和组织思考的图形化工具。
思维导图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思维导图以中心词为中心展开分支,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具有分级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从而更好地理清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图片、颜色等多种方式来表示信息,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在整理和表达知识时进行逻辑思维和整体思考。
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顺序,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现象。
而思维导图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化,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有助于辅助学生复习和总结1. 合理设置思维导图的结构2. 增加课堂互动,多角度展示知识点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增加课堂互动,多角度展示知识点。
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展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和复习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和复习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深入地理解知识。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思维导图是一种利于学生进行记忆、理解、复习和总结的工具。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述思维导图的定义和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化的知识结构,通过图形、图表、符号等方式,展现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思维导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加强记忆能力。
2.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知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增强学生的整体性把握能力和思维逻辑性思考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基础知识是必学的知识体系。
在学习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等知识点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检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考点。
2. 思维导图在实验操作的记录和分析中的应用初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从中总结分析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 思维导图在化学思维和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需要通过思维导图记录学习的过程和思路,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解决问题。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逻辑,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三、思维导图应用实例例如化学式的学习,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首先,写下化学式,以“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离子式、官能团”为关键词设置分支,将每个部分的内容写在分支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记忆。
四、总结。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与记录信息的工具,通过主题词、支持词和分支线的形式,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内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以下几个应用方面。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化学是一门系统性强、知识点众多的科学学科,学生往往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
而思维导图可以以概念为中心,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
在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时,可以以元素周期表为中心,根据元素周期表上的分类特征绘制思维导图,把各个族的特点及其下属各个元素的性质、反应等内容相对应地列在支持词和分支线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整理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化学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比如化学反应的平衡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等。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将问题进行拆解,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并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思考过程。
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列出,然后通过分析反应物和产物的氧化态变化来确定是氧化还是还原反应,最后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分析适合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挑战。
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脑中的图像,通过图像与文字的结合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化学反应的类型、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要素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在回忆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激发记忆,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应用摘要在初中,我们的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上。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课程都必须经历改革,初中的化学课程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教师们能够根据当前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积极地引入思维导图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化学知识,并有效地推动教师建立一个完善的化学课程体系。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我们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样,我们就能够有效地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应用教学一、引言初中的化学课程的学习无疑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概念,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从实践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通过提升化学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由于长期受限于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教师很难进行有效的创新。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的化学教师们应该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他们的教学目标。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教师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并且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二、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使用教师精心制定的思维导图,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初中化学的认知,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并且可以锻炼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减轻学习者对化学知识的负担,使他们能够迅速掌握和运用,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并且可以有效地安排和管理学习化学课程,从而实现其它学科的均衡发展和全面成长。
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以他们的视角来探索和实践化学,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教学质量。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
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涉及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消化这些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教师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它的优点和应用方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用于在学习、教学、记录和思考过程中展示和组织思维。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主题中心和分支图,显示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将化学知识点分成模块化的小部分,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同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制作重要的复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回顾所学化学知识,提高其复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效率。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经验,自行添加新的知识点或建立新的联系。
这些当前学生的个人见解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以一种视觉化、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点。
这种形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回忆知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生们对化学自然产生了兴趣之后,他们对于化学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概念在化学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开辟一个主题中心,并通过分支方式展示和组织知识点。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可以构建一个包含元素特征、周期、族等的思维导图。
在化学键的学习中,可以将单键、双键和三键的类型列成一个主题图,并通过分支展开各种化学键的知识。
这种组织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教师可以共同收集学生手中的思维导图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新组织思维导图,并分别让不同的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些可自行组织的思考和团队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同时也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南京竹山中学陶爱玲【摘要】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一.问题的提出素质教育,实质是强调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知识大爆炸的如今,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希望学生能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一直以此为训,努力探求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以期最佳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上课时学生都能听懂,对着例题练习都会做。
但到考试或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觉得无从着手。
学生经常感叹化学“一听能懂,一看可会,一做出错”;而许多教师则感叹,为什么我讲得越来越多,而学生掌握的越来越少呢?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呢?……所有这些都暴露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严重弊端。
我们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讲,它忽视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表现就是“满堂灌”、“填鸭式”,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不能较好地辨别和建构概念与命题框架,只是死记硬背大量的事实与公式。
这样,知识的存储就处于零星状态,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
并且学习过程中只重视模仿性地做题,而对化学中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化学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在知识提取时表现出较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仅靠课堂所传授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
因此,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不仅要“授之与鱼”,而且更要“授之与渔”。
也就是要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中心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正是在此前提下,针对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教学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与教学优势1.思维导图简介美国管理学作家Dr Tony Turrill评价说:“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
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波音公司将原本须费时一年才能上完的关于飞机维修技术的培训,运用思维导图方法重新整理课程之后(将所有的飞机维修工作手册绘成一张25英尺的思维导图),仅花了短短数周便有效地执行完成了训练计划,估计因为运用思维导图作为教育训练工具所节省的经费达美金一仟一百万。
2.思维导图的制作目前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很多,除了word、ppt外,还有专门制作思维导图的专业软件如mindmanager 、inspiration、等。
但限于学校条件,在课堂上只探讨如何让学生体验思维导图的手工制作。
制作准备:几张白纸和多种颜色笔。
制作步骤:⑴是把主题画在纸的中央。
主题可以用关键字和图像来表示。
所谓关键字,是表达核心意思的字或词。
关键字应该是具体的、有意义的。
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回忆。
⑵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
⑶在“次主题”后,罗列更为细节的要点。
这个时候要注意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用一定的顺序或结构来罗列要点。
任何一个要点出现的时候,尽可以自然地将它用“关键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
⑷整理思维过程。
在完成思维导图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把它们标记出来。
任何一个“次主题”都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示。
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要尽可能用图像来表达一个关键字,这可以大大加深记忆。
3、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物质的颜色,化学现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太多太琐碎,像一堆乱麻,初三化学学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学生能较快从入门到熟练掌握,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还有些学生听课时不善做笔记,往往以记不下来为由最终放弃记笔记。
而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快乐。
思维导图是一种笔记与思维方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去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这不仅便于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使学习者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获得成就感。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⑴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
⑵能够加强记忆,因为在图示中通过使用关键词,既可以积极地听讲,又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
⑶激发右脑,因为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
图2学生的笔记采用“画思维导图”,既训练了左脑写字的能力,又训练的右脑画线条的能力,这样充分利用了左右脑。
化学课上,知识归类、复习可用思维导图。
学生借助他们自己喜欢的图形,把自己的思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示出来,达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
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总体把握的能力。
其实,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于做笔记,还在制定计划、组织讨论等方面有用途。
例如讨论问题时,可以由一人担任秘书工作,把整个讨论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对于每一个新的观点,秘书决定应该加在哪一个分支的下面。
每个讨论者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符号框图(或颜色)。
利用这种方法,首先使每个观点都可以在图上根据它的位置而判断出其重要性。
其次,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出讨论正在向哪个方向发展,可以使参与讨论的人员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而避免跑题。
再者,通过每个人使用不同的符号框图(或颜色)可以显示出是否有一两个人正在控制整个讨论过程,而刺激其他人员多发言。
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使用可以帮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对教学策略作出调整,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同时它也可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脉络结构,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也有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上好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而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比写出来更快,而且可以让讲课的人和学生始终都能掌握全盘内容。
另外,它也能使教师的教案不仅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
三、思维导图在教与学中的应用1、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环节。
初三毕业班的学生无论是时间紧、学习内容多、难度大,单完成每天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已经花去了不少时间,能留下预习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何才能让学生们短时间内的预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可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
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为学校条件所限,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时都是手工制作为主。
先让学生在白纸的中央以一个常用的习惯的图像(例如一个太阳或一朵云)为中央主题,在绘制草稿图形时能让大脑一下子进入快速思考的步骤,此动作会接着产生一系列的学习步骤。
至于之后要修改中央主题图案,就随学生自己高兴去做。
画上一朵云后,在云朵中央用一两个词的形式写下预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从云朵中央向外画上4条曲线作为4个主要分支(视内容定分支数),在主要分支的基础上可以有更小的分支。
在预习时快速阅读每一小节内容,圈选出该节的关键词,选择每节的主要关键词,填到主要分支的线上。
当该主要分支上还有更细小的分支时,则继续重复上述操作。
完成所有关键词填写后,接着在思维导图上做好相关的标记。
例如,在各分支上用色笔标注上“已明白”、“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等等。
预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预习不必全面铺开。
只要选择几门自己最感吃力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预习。
前者是为了摆脱这些学科学习中的落后局面,后者是为了对这几门学科的学习超前并加深,以求达到较高的学习目标。
(2)预习目标的确立、速度的选择、节奏的控制都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注意量力而行。
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也不必要求通过课前预习就把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可留些疑问到课堂上去解决。
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在学生听课中的运用学习心理学指出,中学生能持续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约20 min。
因此,听课过程中学生走神是很正常的现象。
为避免学生走神和减少因学生走神而听遗漏的知识点,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转变教学模式等。
除了运用上述方法外,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听课。
在学生预习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补充和完善该思维导图,把“有疑惑”、“完全不明白”的地方尽可能地标记上“已明白”、“还有问题”、“拓展知识点”等。
例如,先在导图中心位置填写上本节内容;在“新课导入”中把老师的导入方式上打上记号,明确老师新课的引入方式;而在老师讲到具体的知识点时,则根据图2 中的“知识点一”所示,依次把相关内容填上或直接把其在课本中的页码标上,以节省做笔记的时间;至于有多个知识点时则重复上述做法。
当然,这一切,都要锻炼学生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来进行填图;同时,在相关知识点上做好重点难点的标识,以及自己仍存疑惑的地方。
图2 思维导图听课样图(2)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是非常普遍开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在通常的讨论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集体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这正是思维导图解决的问题,同时利用适合的软件,还可以及时记录下讨论结果,体现集体思维的成果。
以初中化学课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小组协作探究学习为例。
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每个都说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安排一名记录员用“思维导图”把大家讨论的内容一一记下,比如有人认为“相等”,也有人认为“不相等”;接着就会讨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最后共同决定采用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