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大纲本课程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和基本知识,具体包括绪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和国际争端解决法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了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剖析了贯穿于其中的南北矛盾以及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历史进程;阐明了国际经济法的含义、范围及其与相邻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探讨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三个历史阶段以及贯穿于其中的基本法理原则。

本章是理解后续各章的知识铺垫和理论基础,阅读时重在理解和掌握本门学科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基本框架。

第二章“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本章论述国际经济法的四大基本原则,阐明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和有约必守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些基本原则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理论根据;指出这些法律原则在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新旧更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趋向。

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本章论述了有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合同的履行、违约的补救等基本要素;阐明了调整和规范国际货物买卖行为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各国立法的基本规定;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几种支付手段,介绍了国际货物买卖的管制制度。

全章重点阐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FOB、FCA和CIF三种惯例规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的基本规则。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法”:本章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法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国际服务贸易区别于国际货物贸易的特点,介绍了WTO服务贸易法的法律框架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宗旨、适用范围、具体承诺、非歧视待遇等内容,分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有关具体承诺、非歧视待遇等内容的特殊规定,以及WTO新一轮服务贸易多变谈判进行的原因及概况。

第五章“国际技术贸易法”:本章就当代世界各国关于国际技术转让的基本法律制度作了初步介绍。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课程类别:专业课学 时:64学 分:4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二、课程简介1.中文简介国际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主体;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法、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国际投资法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的法律形式、资本输入国外国投资法、资本输出国海外投资法制、促进与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项目融资与国际债券、国际股票、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金融监管等法律制度;税收管辖权与所得税法律制度、国际重复征税、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国际逃税与避税;国际经济争议解决的法律制度。

2.英文简介economic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 nd borderline International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entitiesand individuals,is one of the key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between states,four-year undergraduatecourses o f the legal s cience a nd is designed f or the full-time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The contents are a s follows: basic theoreticalof internationalproblems and subjectseconomic law, law of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transportation and insurance concertrade o f technology, basic t heoretical sale o f goods, law of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problem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 legal form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 foreign investment of capital-import countries, laws on oversea investment of capital-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l oans ofcountries,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and law, international project finance and the legal sys bonds, issue o f internationalstock and stock trade s ystem, i 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foreignpayment and credit c ard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exchange control; tax jurisdiction and income tax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double tax and international tax convention, methods for elim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double tax and 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 and evasion; typ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isputes methods for their settlement.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广东财经大学法学本科及专科专业必修课,是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Law课程代码:030117学时: 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学时: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法律基础、经济法适用专业:开课院系:管理学院教材:姚梅镇主编.国际经济法概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主要参考书:(1)刘影、邓瑞平著.国际经济法.中信出版社.2003(2)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曹建明、贺小勇著.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出版社.1999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以调整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法律规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任务是结合我国的有关经济立法、司法和涉外经济活动的实践,介绍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实务,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所涉及的基本法律问题。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法概述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国际贸易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第三节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法律制度第四节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法律制度第三章国际产品责任法第一节产品责任法的有关概念第二节美国产品责任法第三节欧盟产品责任法第四节有关产品责任的国际公约第四章国际反倾销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美国反倾销法第三节欧盟反倾销法第四节GATT与WTO的《反倾销法典》第五章国际技术转让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技术许可协议第三节我国对国际技术转让的管理第四节技术转让的国际保护第六章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我国仲裁机构与仲裁规则第三节仲裁协议第四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及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五节仲裁裁决的承认及执行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系统了解和掌握我国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等一系列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制度、规章和规范,对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及主要发达国家的法律有所了解,具备对实际工作中一般法律问题的处理能力。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国际经济法》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13(二)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四)课程性质:为了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法律人才素质,国家教育部将国际经济法列为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必须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程之一。

当今中国,加强国际经济法的学习、研究,对完善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发展与扩大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合作,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属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它与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学科诸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婚姻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等法律学科联系紧密,并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上述学科的知识,至少是民商法学的内容有一定掌握。

在掌握上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入国际经济法学领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后续课程主要有海商法学、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等。

(五)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 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2、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在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国际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要配合以古今中外的案例,特别是我国的案例,这样,在忠实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做到了通俗易懂。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国际经济法是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

作为法律人才,不仅要懂得国内法,也应该了解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业惯例,因此,国际经济法是每一个法律专业学生必读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在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方后,涉外法律类人才更加需求。

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内法、又懂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业惯例的涉外型专业法律人才。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需要学员首先了解和掌握国内法,特别是民法、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先掌握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的知识,否则,学习国际经济法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授课时也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学员在学完其他多数法律课程后再学该门课程比较适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内容,特别是国际公约及国际商业惯例的内容。

3、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以理论分析案例和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

4、注意了解与国际经济法有关的内容、信息及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最新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准确、全面地介绍国际经济法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特别是国际公约及国际商业惯例的内容。

2、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多的结合案例,向学员介绍,使学员充分掌握、准确理解,学以致用。

3、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三次的作业,让学员加深认识。

4、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了解的层次:应大体知道某些概念和原则,通常以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进行考核。

2、熟悉的层次:应比较清楚的理解某些概念和原则,通常也以选择、判断题等形式进行考核。

3、掌握的层次:要求准确理解和清晰认识某些概念和原则,并可以用来理论联系实际。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系统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2.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中所涉及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和国际贸易争议解决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3.系统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注意了解与国际经济法有关的内容、信息及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最新发展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3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1、2、3、4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和项目的完成进行考评;(3)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和课堂小组讨论的成绩综合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和期末闭卷测试。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以此,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

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课堂讨论。

本课程将结合国际经济法相关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汇报,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

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

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六、参考教材1.郭寿康,赵秀文,王利明,《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2.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3.陈安,《国际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15年出版)4.冯大同,《国际商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5.曹建明,《国际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制订人:审核人:2020年12 月6。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国际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学分支,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贸易规则、投资保护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投资保护的法律框架;3. 掌握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的机制和程序;4. 能够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范围;- 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公平和合理待遇原则;- 国际经济合作和互惠原则。

2. 国际贸易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机构和功能;-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法律规定;-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 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3. 投资保护- 国际投资的法律框架和原则;- 投资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 投资促进和保护的实践案例。

4. 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的角色和职能;- 争端解决机构的组织和程序;- 争端解决案例分析和评估。

五、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讨论,深入理解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讨论特定问题,促进团队合作和思维碰撞。

4. 课程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与国际经济法相关的研究项目,提升其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和小组项目: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七、参考教材1.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by Andrew Mitchell2.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by Indira Carr3. "Investment Law" by Surya Subedi八、结语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全面理解和实践能力。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精华版

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精华版

《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12200210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60学时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学时学分:4开课学期:41.课程性质:国际经济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研究的对象是国际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X的总和.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经济法研究的X围是十分广泛的,它除了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我国现行的各种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法律规X以外,还要研究国际经济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国际经济法在实施中的情况和经验等.国际经济法是法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法律人才,不仅要懂得国内法,也应该了解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业惯例,因此,国际经济法是每一个法律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适用于法学院法学专业、民商法专业.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国际经济法在众多法学学科中可以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在我国,国际经济法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晚,因而作为本科教学中的一门法学主干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基本体系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介绍本学科的最新发展.通过本学科课程的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经贸关系法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特性,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经济法奠定基础.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内法、又懂国际公约和国际商业惯例的涉外型专业法律人才.并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的国际经济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国际经济法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他们今后在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学实践工作中能正确运用国际经济法处理国际经济关系.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2、掌握基本概念、原那么和基本内容,特别是国际公约及国际商业惯例的内容.3、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以理论分析案例和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使理论真正应用于实践.4、注意了解与国际经济法有关的内容、信息及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最新发展.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先修课程:《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公法〕》、《冲突法〔国际私法〕》等相关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国际经济法》,王传丽,高等教育,2008年版<二> 参考资料应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国际商报"、"国际经贸消息"等报刊以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情况;要求学生跟踪"法学"、"政法论坛"、"中外法学"、"法学家"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关于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文章以关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阅读相应的参考书目以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大学,2006《国际经济法学》,邓瑞平侯茜主编,重庆大学出版《国际经济法》,郭寿康赵秀文,中国人民大学,2007《国际经济法》,曹建明,中国政法大学,2006《国际经济法原理》,X小东,武汉大学,2005《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王海英,大学,2005《国际贸易法》,王传丽,:法律,1998《国际投资法》,余劲松,法律,2003《国际经济法学》,杨树明邓瑞平,中国检察院,2000《国际经济法学刊》〔系列〕,陈安主编,大学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一样,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生不太熟悉的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应是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内容,把握学科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此同时,应结合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快把握学科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应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增加学生自学的内容以便让学生对学科的众多研究成果有更多的了解;应提供一些经典案例供学生研究,可以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该课程是涉外法学,为培养学生法学素养和实际能力,授课时采用双语教学.面授应该将重点放在难点、疑点及作业的讲解方面,并采用多媒体授课,授课中可安排一到二次的作业,让学生加深认识.7.课程考试方法与要求:闭卷考试.总分100,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20%,案例讨论占10%.8.实践教学内容安排:选取案例,分组讨论,并组织模拟法庭,8学时.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2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那么、国际经济法的体系和研究方法.掌握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X围、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含义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二、国际经济法的特征三、国际经济法的内容、法律规X第二节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一、自然人的主体地位二、法人的主体地位三、非法人组织的主体地位四、国家的主体地位五、国际经济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国内渊源二、国际渊源第四节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那么一、国家经济主权原那么二、平等互利原那么三、国际经济合作以谋共同发展原那么四、有约必守原那么第五节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一、古代国际经济法二、中世纪国际经济法三、近代国际经济法四、现代国际经济法第六节国际经济法学一、国际经济法学二、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方法重点: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X围、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国际经济法的渊源.难点: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及其国际因素.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法〔10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掌握《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那么》、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风险的转移.第一节调整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一、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法二、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一、当事人的约定与惯例、公约及国内法的关系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四、有关电子单证的法律问题五、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第三节买卖双方的义务一、买卖双方的共同义务二、卖方的义务三、买方的义务第四节违反合同的救济方法一、违约的分类二、违约的救济三、违约责任的免除第五节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一、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二、风险的转移重点:《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那么》、常见的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货物风险的转移.难点:1、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国际惯例.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的特性.3、违反合同的救济方法.实验教学:案例课堂讨论安排在本章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法〔6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发展,掌握其法律问题.第一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概述二、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三、提单和海运单四、租船运输合同五、有关提单适用的国际公约第二节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法一、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概述二、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国际规那么第三节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法一、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概述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国际规那么第四节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一、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概述二、《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国际公约》重点:提单、租船合同、《华沙公约》、《国际货协》、《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难点:提单的法律性质及其种类.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法〔6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概念、合同的订立、被保险人义务、索赔期限.掌握承保风险与损失、保险单种类、保险责任起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国际陆上货物运输保险险别、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保险险别.第一节概述一、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含义与作用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合同第二节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法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X围二、保险损失的赔偿三、委付与代位求赔权四、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五、除外责任六、保险责任期限七、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第三节国际货物航空与陆上运输保险法一、国际货物航空运输保险二、国际货物陆上运输保险重点:承保风险与损失、保险单种类、保险责任起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业协会货物保险条款、国际陆上货物运输保险别、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保险险别.难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及其承保X围.第五章国际技术转让法〔6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分类、知识产权的性质及法律特点.掌握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许可证协议的概念、许可证协议的种类、许可证协议的内容、许可证协议与限制性商业惯例.第一节概述一、国际技术转让的含义二、国际技术转让的形式三、我国的规定四、国际技术转让法五、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关系六、国际技术转让法的渊源第二节国际许可合同一、国际许可合同的含义二、国际许可合同的特征三、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四、国际许可合同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各国对技术进出口的管制一、各国对技术进出口实施管制的动因二、技术进出口管制的主要内容第四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一、概述二、TRIPS的实体规那么三、TRIPS的程序规那么重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许可证协议的概念、许可证协议的种类、许可证协议的内容、许可证协议与限制性商业惯例.难点:1、国际许可合同的类别、特点.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内容.第六章国际贸易管制法〔4学时〕目的与要求:国际贸易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各国及国际组织对贸易的管理、管制也发展迅速.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我国以及国际上各种贸易管制的法律制度.为了确保WTO规那么能够公平与合理地适用于所有成员,WTO根据公平与合理原那么,制定了有关贸易救济措施的规那么,建立起贸易救济制度.第一节概述一、关税措施二、非关税措施三、国家奖励出口的法律措施第二节国际反倾销法一、国际反倾销法概况二、WTO《反倾销协议》三、反倾销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第三节国际反补贴法一、国际反补贴法概况二、WTO《反补贴措施协议》的内容第四节其他国际贸易管制法一、保障措施二、国际反托拉斯法三、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WTO的《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难点: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的基本要件.第七章世界贸易组织〔4学时〕目的与要求:掌握WTO的组织体系、宗旨及基本原那么、多边货物贸易的诸多协议的基本原那么和内容、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了解争端解决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了解诸边协议、思考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一节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协议框架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和基本原那么三、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法律地位和组织机构第二节多边货物贸易协议一、《农业协议》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三、《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五、《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六、《反倾销协议》七、《海关估价协议》八、《装运前检验协议》九、《原产地规那么协议》十、《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十一、《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十二、《保障措施协议》第三节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一、《服务贸易总协定》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四节争端解决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一、《关于争端解决规那么与程序谅解》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第五节诸边协议一、《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二、《政府采购协议》第六节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实践教学:课堂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宗旨和基本原那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律制度、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享有的权利及负有的义务,关于中国的特殊法律制度如特殊保障制度、反倾销、反补贴中的市场主体地位.难点: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体系第八章国际投资法〔8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投资环境与法制、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那么及作用、资本输入国的外国投资法律制度、资本输出国的海外投资法律制度、双边国际投资条约.掌握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国际投资法的主体、国际投资的形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国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建立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投资有关的协议、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一、国际投资的含义二、国际投资法的概念与特征三、国际投资法的渊源与体系第二节外国投资法一、外国投资法的概念二、外资立法的基本内容三、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法第三节海外投资法一、海外投资的鼓励措施二、海外投资的管理措施三、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四、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第四节国际投资条约一、保护国际投资的双边条约二、区域性国际投资法制三、世界性国际投资法制第五节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一、国际投资争议及其解决方法二、《华盛顿公约》与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三、对公约及ICSID的评价四、中国与ICSID重点: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国际投资法的主体、国际投资的形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国调整外国投资的法律制度、《建立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投资有关的协议、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难点:1、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2、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实验教学:案例课堂讨论第九章国际金融法〔4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金融法的渊源、国际货币制度.掌握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国际贷款协议、国际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国际证券法律制度、国际融资中的担保、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法律制度一、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形成二、外汇法律制度第二节国际贸易支付一、国际支付工具二、国际支付方式第三节国际借贷法律制度一、一般国际借贷二、欧洲货币借贷三、国际银团借贷四、国际项目借贷第四节国际证券法律制度一、国际证券的概念和种类二、国际证券发行制度三、国际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四、国际证券上市法律制度五、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法律制度第五节国际金融监管一、国际银行监管二、国际证券市场监管重点:国际金融法的概念、国际贷款协议、国际银团贷款和项目贷款、国际证券法律制度、国际金融组织.难点:信用证支付方式.第十章国际税法〔6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税法的产生、国际税法的渊源和原那么、国际税法的发展与前景、国际税收协定概述、国际税收协定的结构、个人所得税法.掌握国际税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方法、国际逃税与避税、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第一节概述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二、国际税法的特点三、国际税法的渊源及调整方法四、国际税法的宗旨与基本原那么第二节国际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概述二、居民税收管辖权三、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第三节避免国际重复征税与重叠征税一、国际重复征税与重叠征税概述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及解决方法三、国际重叠征税的危害及解决方法四、国际税收协定第四节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一、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二、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主要方式三、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救济措施第五节中国的涉外税法一、中国的涉外税法概述二、中国的涉外税收法制重点:国际税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国际重叠征税的解决方法、国际逃税与避税、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难点:1、国际税收居民管辖权.2、国际重复征税和重叠征税的解决方法.3、我国涉外税收法制.第十一章国际经贸争议的解决〔4学时〕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经济争议的概念、特点及类型.掌握国际经济争议的解决方法、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国际经济仲裁、国际民事诉讼、《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第一节概述一、国际经贸争议的概念及特点P296二、国际经贸争议的种类三、国际经贸争议的解决方法第二节解决国际经贸争议的非司法方法一、ADR概念及特征二、ADR的主要表现形式三、模拟法庭四、ADR在我国国际经贸争议中的应用第三节国际商事仲裁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特点二、仲裁机构三、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规那么四、仲裁协议五、仲裁程序六、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第四节国际民事诉讼一、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民事诉讼法二、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三、国际民事诉讼的期间、诉讼保全和诉讼时效四、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五、国际司法协助第五节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一、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X围三、参与争端解决的机构四、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程序五、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评价重点:国际经济争议的解决方法、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国际经济仲裁、国际民事诉讼、《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难点:1、国际商事仲裁的机构、程序及裁决承认与执行.2、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3、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私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15703课程名称:国际私法学英文名称: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法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法理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国际公法二、课程简介1.中文简介国际私法学是法学专业主干课之一,是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冲突法制度、国际统一实体私法制度、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2.英文简介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a newly-developed, comprehensive and borderline course, which consists of international laws and internal laws governing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 the legal science and is designed for the full-tim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wo-yea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The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basic system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Conflict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 system;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 arbitral law system.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department of law that adjust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nd solve the conflict ofl laws with direct and indirect rules. The contents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nclude general survey, such a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conflict rules, applicable law, the general issues of the law of conflict of laws, the capacity for rights and capacity to act, real rights, obligations,marriage and family,succession,maritime affairs,negotiable instrument,bankruptcy,IP, agency, limitation of act,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the law of the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 international uniform substantive law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国际私法是以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四门主干课之一,是针对具有一定国内法基础及相关知识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是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培养外向型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本科及专科专业必修课,是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系统掌握国际私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基本掌握中国参加或缔结的重要国际私法公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外国国际私法立法的基本制度,培养运用国际私法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国际私法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从国际私法的概念的相关理论学说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私法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基本原则。

2.从宏观上对国际私法这门学科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识记和掌握国际私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理解国际私法学。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1.涉外民事关系的产生和特征2.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3.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直接调整、间接调整第二节国际私法的范围和定义1.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意见2.国际私法范围的主要内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国际民事诉讼和商事仲裁程序3.国际私法的定义第三节国际私法的渊源1.国内立法2.国内判例3.国际条约4.国际惯例第四节国际私法的性质1.国际私法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2.国际私法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第五节国际私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2.国际私法与民商法3.国际私法与区际私法(三)思考与实践1.简述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

2.简述国际私法的性质。

3.国际私法的渊源是什么?4.谈谈你对国际私法的范围的认识。

5.谈谈你对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第二章国际私法的历史(一)目的与要求1.识记国际私法学说的发展历史,理解国际私法的理论及各种学说;2.重点掌握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既得权说、政府利益分析说和最密切联系说;3.了解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司法史和我国国际私法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欧洲国际私法理论1.法则区别说2.国际礼让说3.法律关系本座说4.既得权说第二节美国国际私法理论1.美国国际私法的产生:司托里、《冲突法重述(第一次)》2.对传统国际私法理论的批判:库克、卡弗斯、其他学者3.政府利益分析说4.里斯与《冲突法重述(第二次)》第三节海牙国际私法会议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运动1.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及其性质和组织机构2.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工作方式及其成就3.国际私法统一化方向第四节中国国际私法1.立法简史2.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现状(三)思考与实践1.名词解释:巴托鲁斯、萨维尼、胡伯、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既得权说、最密切联系说2.简答:(1)法则区别说把法则主要分为哪几种?其各自适用的原则是什么?(2)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发展产生过哪些影响?3.论述题:美国国际私法革命对国际私法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第三章冲突规范(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冲突规范的概念、结构和类型;2.熟悉和掌握准据法的概念及常见的系属公式。

3.了解并掌握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司法史和我国国际私法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冲突规范的概念、结构和类型1.冲突规范的概念2.冲突规范的结构:范围、系属、连接点3.冲突规范的类型:单边冲突规范、双边冲突规范、重叠性冲突规范、选择性冲突规范第二节准据法和系属公式1.准据法的概念2.确定准据法的方法3.常见的几种系属公式:属人法、物之所在地法、行为地法、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地法、法院地法、旗国法(三)思考与实践1.名词解释:冲突规范、准据法、连接点2.简答:(1)冲突规范的类型有哪些?各国在制定某一冲突规范时是出于何种考虑?(2)常见的系属公式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习题课第四章冲突规范适用的几种基本制度(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识别和识别冲突、反致、法律规避、公共秩序保留、外国法查明等制度的概念;2.充分认识上述几种制度的作用。

3.重点掌握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司法实践的相关规定和做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识别和识别冲突1.识别的概念2.识别产生的原因和基本问题3.识别冲突的概念和提出4.识别冲突的解决:法院地法说、准据法说和其他学说第二节反致1.反致的概念:一级反致、转致、间接反致2.关于反致的理论分歧3.关于反致的立法与实践4.我国对反致的态度第三节公共秩序保留1.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作用与理论2.运用公共秩序保留的几个问题3.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规定第四节法律规避1.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2.法律规避的范围与效力3.我国关于法律规避的法律规定第五节外国法查明1.外国法查明及其产生原因2.外国法的性质3.外国法的查明方法4.外国法无法查明时的解决方法5.外国法适用错误时的处理(三)思考与实践1.名词解释:识别、反致、法律规避2.简答:我国规定查明外国法的途径有哪些?3.论述:谈谈你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看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习题课第五章国际私法的主体(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自然人国籍、住所的法律适用原则;2.重点掌握自然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规则,熟悉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3.了解外国法人的认可制度、法人国籍和住所的确定,掌握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1.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概念2.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历史发展3.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几种制度: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普遍优惠待遇、优惠待遇4.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自然人1.自然人国籍冲突及其解决2.自然人住所冲突及其解决3.自然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4.我国关于自然人行为能力法律适用的规定第三节法人1.外国法人的认可制度:一般认可、概括认可、特别认可、分别认可2.法人国籍、住所的冲突及其解决3.法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第四节国家1.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2.国家豁免问题3.国家豁免权的内容4.国家豁免权问题的提出5.关于国家豁免的理论6.我国对国家豁免问题的态度第五节国际组织1.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点2.国际组织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的特权与豁免3.国际组织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三)思考与实践1.名词解释: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外国法人的认可2.简答:国际上确定法人的国籍的方法有哪些?3.论述题:我国《民法通则》在确立自然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有哪些法律规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第六章物权的法律适用(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律适用原则;2.重点掌握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范围和例外;3.熟悉和识记我国法律对物权的一般规定和海上物权的特别规定;4.了解国有化的概念和信托法律适用的基本做法;5.了解涉外破产的法律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