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PCR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对未知序列扩增后进行分析,如探索邻接已知DNA片段的 序列;用于仅知部分序列的全长cDNA的克隆,扩增基因文库的 插入DNA;建立基因组步移文库。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未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连接酶
3. 多重PCR(复合PCR)
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设计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DNA样 品中几个不同靶区域的DNA片段,这一过程称为多重PCR。可 用于检测特定基因序列的大小、缺失、突变是否存在。
1983年
94℃变性
55℃退火
5’
5’ 3’
XX℃延伸(DNA聚合酶)
5’ 3’
5’
94℃
55℃
37℃
?
三、PCR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1988年Saiki等将耐热DNA聚合酶(Taq)引入了PCR技术,大大 提高了PCR的效率。
PCR技术的发展
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
(PE,1989)
三个加热块 + 机械手
(Strategene,1994)
半导体制冷和加热(MJ, PE, BioMetra, Eppendorf)
空气加热 (Roche)
梯度PCR仪,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Lab-on-chip式的PCR仪(芯片PCR)
普通PCR仪、梯度PCR仪
全新4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1985年12月20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PCR的学术论文 ,Mullis是共同作者;
1986年5月,Mullis在冷泉港实验室做专题报告,全世界从此开始 学习PCR的方法。
有关PCR反应
• PCR反应体系 • PCR过程 • PCR的基本原理
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4种dNTP混合物 引物 Taq DNA聚合酶
缓冲液(Mg2+ )
模板DNA
各200μmol/L 各0.1~1.0 μmol/L 0.5 ~ 2.5U 1.5~ 2.0mmol/L 1μg
有关PCR反应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基本原理
Mullis 有关PCR反应
的构思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基本原理
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 1993年,Mullis因此项技术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Kary B. Mullis(1944-)
http://www.karymullis.com
PCR仪的变迁
三个水浴锅,用手移动
(Mullis等人当时用的)
电加热块 + 自来水冷却
(PE,1988)
电加热块 + 内置循环液冷却
Mullis要合成DNA引物来进行测序工作,却常为没有足 够多的模板DNA而烦恼
1983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他开车去乡下来自百度文库墅的路 上……
PCR从构想成为现实
1983年12月, Mullis用同位素标记法看到了10个循环后的49 bp 长度的第一个PCR片段;
1985年10月25日申请了PCR的专利,1987年7月28日批准(专利 号4,683,202 ),Mullis是第一发明人;
过程
变性
退火
1st cycle
2nd cycle
3rd cycle
延伸
经典循环参数(500bp以内)
94℃
94℃ 55 ℃ 72 ℃ 72℃
4℃
5min
30s 45s 1min 7min
×30次
forever
PCR技术的特点
灵敏度高
1. 30轮循环,扩增量达230个拷贝(109拷贝) 2. 将模板从皮克(pg=10-12)量级扩增到微克(ug=10-6)水平 3. 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 4. 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个PFU 5. 细菌检测的最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
制性引物,其最佳比例一般是0.01∶0.5μM,关键是限制 性引物的绝对量。 用途:制备核酸序列测定的模板 制备杂交探针 基因组DNA结构功能的研究
低浓度引物
高浓度引物
2. 反向PCR (reverse PCR)
用反向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以外的DNA片段对某个已 知DNA片段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
目录
PCR技术的创建 PCR的原理 PCR的类型 PCR的应用
神奇而又简单的PCR
染色体
PCR 可以在3小时内把 特定的基因指数放大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的创建
一、最初的理论描述—Khorana
Khorana (1971)等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经 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 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合成tRNA基因。”
特异性强
引物序列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
快速简便
一次性加好反应液,2~4小时即可完成扩增
PCR的类型
1)不对称PCR 2) 反向PCR 3)多重PCR 4)LP-PCR 5)锚定PCR 6)PCR固相分析法 7) 原位PCR 8)逆转录PCR 9)荧光定量 PCR
1. 不对称PCR
目的:扩增产生特异长度的单链DNA。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引物。分别称为限制性引物和非限
但由于当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尚未成熟,热稳定DNA聚 合酶尚未报道以及引物合成的困难,这种想法似乎没有 实际意义。加上70年代初分子克隆技术的出现提供了一 种克隆和扩增基因的途径,所以,Khorana的设想被人 们遗忘了……
PCR技术的创建
二、PCR技术的发明—Kary Mullis
1985年,Kary Mullis在Cetus公司工作期间,发明了 PCR
(%)
100 酶 80 活 性 60
40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Saiki, 1988年
94℃
55℃
72℃
PCR循环
三、PCR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1988年第一台PCR仪问世,PCR逐步实现自动化 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为十余项重大科学发明之首,
PCR技术的原理
无细胞分子克隆法: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 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 照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通过 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另一方面,新 合成的DNA片段也可以作为模板,因而PCR技术可使DNA的合成 量呈指数型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