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课件
合集下载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课件
解析
被减数46和减数27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位。按照相同位 数相减的规则,4 - 2 = 2,6 - 7 = -1,再从十位借1,-1 + 10 = 9,所以结果为19。
练习与巩固
54 - 36 =
输入 标解析题
被减数54和减数36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位。按照相 同位数相减的规则,5 - 3 = 2,4 - 6 = -2,再从十 位借1,-2 + 10 = 8,所以结果为18。
练习与巩固
练习1
35 + 42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35 和42的和。
练习2
69 + 81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93 和75的和。
练习3
93 + 75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69 和81的和。
03
不退位减法
定义与规则
定义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 被减数和减数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 位。
05
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购物计算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在购物时非常实用,例如 计算找零、比较价格等。
时间计算
在计算时间差或者将时间 转化为24小时制时,不进 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也经 常被使用。
简单统计
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 计,如求和、求差时,不 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也 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与回顾
本课内容的总结
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学会运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 决实际问题。
被减数46和减数27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位。按照相同位 数相减的规则,4 - 2 = 2,6 - 7 = -1,再从十位借1,-1 + 10 = 9,所以结果为19。
练习与巩固
54 - 36 =
输入 标解析题
被减数54和减数36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位。按照相 同位数相减的规则,5 - 3 = 2,4 - 6 = -2,再从十 位借1,-2 + 10 = 8,所以结果为18。
练习与巩固
练习1
35 + 42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35 和42的和。
练习2
69 + 81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93 和75的和。
练习3
93 + 75 = ?
• 要求
在不进位加法的规则下,计算69 和81的和。
03
不退位减法
定义与规则
定义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 被减数和减数的位数相同,不需要借 位。
05
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购物计算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在购物时非常实用,例如 计算找零、比较价格等。
时间计算
在计算时间差或者将时间 转化为24小时制时,不进 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也经 常被使用。
简单统计
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统 计,如求和、求差时,不 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也 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与回顾
本课内容的总结
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
学会运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解 决实际问题。
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0
8
10+6=16
6
18 - 2 16
题目
方法三:用算式计算
18 - 2 = 16
1个十和8个一 2个一
合起来是1个十 和6个一,是16。
先用个位上的8减去2,等于6, 再用10加6,等于16。
18 - 2 16
题目
下面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2
-2
13+2=15
18-2=16
1 我来移,你来算。
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 不退位减法
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你们能列式解决吗?
13 + 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一:用计数器拨并逐一数出 14, 15。
13 + 2 15
题目
方法二:用积木摆出结果
10
2
3
13 + 2
3+2=5 10+5=15
15
题目
方法三:用算式计算
13 + 2 = 15
19 - 3 = 16
13 + 4 = 17
2 填一填
13 3 10 10 3
17 17 12 5 17 5 12
3 填一填
18
13
1、 不进位加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 不退位减法——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1个十和3个一 2个一
合起来是1个十 和5个一,是15。
先把个位上的3和2相加,等 于5,再用10加5,等于15。
13 + 2 15
题目
还剩多少块积木?
一共有18个。
18 - 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一:用计数器拨并逐一数出
17, 16。
18 - 2 16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
强调其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中的重要性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之一,是学习更复杂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掌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生活中的应用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简单的家庭预算、计算时 间和距离等。掌握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计算问题,提 高生活技能。
03
不退位减法
定义与原理
定义
不退位减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 不需要借位,直接从被减数中减去减 数的运算。
原理
基于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不退位减法 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即被减数 加上减数的相反数。
实例演示
01
示例1
计算 12 - 3 = 9
02
解释
12 - 3 = 9,不需要借位,直 接从被减数12中减去减数3,
重要性
基础运算技能
培养逻辑思维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是数学中最 基本的运算技能之一,是学习其他更 复杂运算的基础。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 减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 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常生活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 减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 找零、制作简单的数学模型等。
不进位加法和不 退位减法
目录
• 引言 • 不进位加法 • 不退位减法 • 比较与关联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不进位加法
指在加法运算中,当两个加数的 位数相加不超过一个单位时,不 需要借位或进位的加法运算。
不退位减法
指在减法运算中,当被减数与减 数的位数相减结果不小于零时, 不需要借位的减法运算。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3课时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一年级数学上册西师大版
我有 16 元,买面包用去 4 元,买 牛奶用去 2 元,还剩多少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6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车上原有 18 人 。
18-4 + 1 = 1
18-4 + 1 = 15(人) 14
18-4表示车上原有 18 人,到站后 18-4 表示什么?
下车 4 人,求车上还有多少人?
18 + 1 表示什么? 18 + 1表示车上原有 18 人,到站后 上车 1 人,求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4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
探究新知
5
11 + 6 = (只) 17 - 6 = (只)
11 + 6 表示蜜蜂和蝴 蝶一共有多少只。
17-6表示求 蜜蜂的只数。
5 11 + 6 = 17(只) 17 - 6 = 11(只)
6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车上原有 18 人 。
到站后有 4 人下车 有 1 人上车
6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车上原有 18 人 。
你还能怎么列式?
6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车上原有 18 人 。
18 + 1 - 4 = 15(人) 19
1. 看图说算式。
14 - 2 + 3 = 15(只)
14 + 3- 2 = 15(只)
2. 看算式卡片,讲数学故事。
16-4-2
有 16 块饼干,爸爸吃了 4 块, 我吃了2块,还剩多少块?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我们车上坐 了 45人 。
我 们 车 上 坐 31人 。
两辆车上一共坐 了多少人?
Hale Waihona Puke 45+31= ( )45+31 = 76 ( 人 )
可以用竖式计算:
十个 45 +3 1 76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的得数写在个位下面, 十位相加的得数写在十位的下面。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谁最轻
甲、丙、乙、丁。
谢谢 大家
用竖式计算67-34。
67-34=33 十个 67
-3 4 3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相减的得数写在个位下面, 十位相减的得数写在十位的下面。
图书角有故 事书21本。
科技书有23本。
全班有48人,发给每人一本书,够吗?
21+23=44(本) 44<48
够
不够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4单元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细心算一算。 58-20=38 67-60=7 70-10=60 55-50=5 63-30=33 70+13=83
4+34=38 89-20=69 39+50=89
11+70=81 28-8=20 96-4=92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说课稿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下面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 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 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 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探究新知 1.教师: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下面这道题有点难度,你们 敢不敢来挑战? 教师板书:13+2。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 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那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3.摆一摆,算一算。
分析与解答:(1)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计算13+2时,方法一,从13开始继续数2个
数14,15,所以结果是15。方法二,13分成10和3,3和2相加,结果是( ),再加上
10结果是( )。(2)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计算15-2时,把15分成10和5,先用5
减去2,结果是3,再( )10,结果是( );还可以想( )+2=15,15-2=( )。
【教学重点】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尝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过程。
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以一位小数的加法(不进位)和减法(不退位),知道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
3、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生谈话引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老师和学生一起写出加法算式,然后提出蓝灵鼠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3、交流算法。
有的算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要参与交流。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
(2)用竖式做小数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1、都是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单位对齐。
4、提出问题:“一支牙膏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钱?”让学生自己列试计算。
然后交流算法,总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方法。
二、练一练:
第一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题,老师出示小黑板,鼓励学生独立选择信息,列式计算。
然后互相交流、评判。
三、小结:交流教法和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