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99dd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1、现代教育注重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
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如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呢?
2、首先,提高学习兴趣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通过了解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
可以通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组织参观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其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
创设宽敞明亮、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符合年龄特点的书籍、资料,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4、此外,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权。
我们可以按照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状态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的任务进行学习。
5、同时,启发孩子审视、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授课、布置作业等方式引导孩子们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6、最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支持也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老师则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7、总之,小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学生、家长、老师等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下,才能让小学生真正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93b4f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3.png)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任务。
本文将从积极引导、提供资源、激发兴趣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积极引导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
首先,需要告诉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未来。
其次,要帮助小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计划。
最后,要教导小学生如何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学习或拖延症。
二、提供资源
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包括图书馆、学习资料、网络资源等。
他们可以给予小学生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获取和利用这些资源。
此外,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一些学术或兴趣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技能。
三、激发兴趣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这些兴趣。
他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长选择一些适合的学科或活
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增加学习的乐趣。
总结起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他们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f6dfe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7.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自觉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进行学习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将从鼓励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一,鼓励兴趣。
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需求,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是本
能的。
教师和家长应该尽量发现和培养学生对某些学科或主题的兴趣,通过鼓励兴趣来激
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音乐课程或加入音乐
社团,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音乐技能。
第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
程中应该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思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
回答,或者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室、图书馆、家庭等都可以成为适合学习的环境。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
环境,例如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图书、电脑等,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个安静、有
序的学习空间。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
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自主学习。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9a22fc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a.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当前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教学改革,它正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起点。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诱因,是促使其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一篇课文,学生无心看,不感兴趣,哪能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呢?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运用多种教学,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给学生以可感的艺术实体,强化感染力,提高兴趣。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上所展示的西沙群岛海底景观: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龙虾、鱼成群结队,千奇百怪的贝壳。
再放本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美景中畅游。
学生听着声情并茂的录音,整体感知了课文,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深探西沙群岛奥秘的兴趣顿增,然后我又播放《西沙群岛》的录像,让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在学生脑海中具体形象化,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时学生目不转眼地盯着屏幕,不时发出惊叹声,已心弛神往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之中。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只有对教学产生兴趣时,学生才能带着积极情绪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成为有意义教学。
总之,兴趣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特殊的意义。
二、重视预习环节,强化自主学习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
”一语道破了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预习环节,落实教材的预习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布置预习时拟定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ab1d0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8.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决策、自我组织、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学业中有所提升。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本文就来谈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重要性。
一、方法1、提高兴趣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如果对学习充满兴趣,就会更加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研究知识。
家长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创造条件,给孩子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接触各种不同的学科和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其自主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2、制定目标和计划制定目标和计划是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要在学习中明确要达到什么目标,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计划,规划好学习过程和时间,直到完成目标。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让学生养成规划时间和任务的好习惯。
3、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阅读、思考、表达、归纳概括等。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注重针对性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例如阅读、写作和思考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评价和反思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处于客观的态度,并突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以及针对自身表现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重要性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避免了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依赖。
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的质量。
2、能够提高自主生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需要自己制定计划,管理时间,解决学习问题,这些能力也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拓展。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4578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c.png)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发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堂设计、学习环境和家长引导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
一、课堂设计课堂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课程内容灵活安排教学,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探索。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环境的建设方法。
1. 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实践、观察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 开放式的教室氛围:教室应该呈现开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
三、家长引导家长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长引导的方法。
1. 提供积极支持: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动力。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教导他们如何自我管理时间,培养孩子的学习自律性。
3. 鼓励独立思考: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决策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课堂设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给予家长引导,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9747f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d.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更能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学校应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设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家庭应给予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可以充分理解孩子需求,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提供各类学习资源和帮助,并保持良好家庭氛围,为孩子们提供积极的学习情境。
社会方面,也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任务,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安排学习计划,让孩子们逐渐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体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3466f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0.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自主学习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并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学习计划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例如时间的安排,学科的优先级等。
同时,学生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制定计划,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独立完成计划。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自主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
并且引导他们学会查阅资料、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调查研究性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意味着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以及进行实践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多思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找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自主评价的习惯,例如通过填写学习日记、进行学习总结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如何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071bd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e.png)
如何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我决策和组织学习,独立进行学术或兴趣领域的学习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首先,教师应提供一个宽松、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和与同学进行交流。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和电子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如安静的学习空间、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必要的学习设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持久而自发的动力,能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入生动的教学内容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学习内容,以增加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探索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和资源,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意识。
四、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学习支持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和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和互助学习等方式,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习俱乐部、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和交流机会。
五、倡导家校合作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c6796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f.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自身的学习资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依赖外界的指导和监督。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和家长要通过多种方式,如生动有趣的故事、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家长可以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指导,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需要适时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决策权和选择权。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高效地阅读和整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经验,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挑战自己,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
总结在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素质之一。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要共同努力,通过以上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武秀玲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武秀玲](https://img.taocdn.com/s3/m/1f1d8c9677232f60dccca13e.png)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武秀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始终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强有力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显得重要,这种学习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让他们明白: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及其他家长等谁也代替不了的事情。
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学习需求,他们本身具备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我们现行的教学改革也要求改变以往的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强调不断地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点燃学习的热情之火其实教学过程它就是教和学的过程,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在这个知识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仅仅体现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者,他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老师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的。
对一切教学活动老师大包大揽,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体现出来的是消极的一面,所以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因此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条件,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是“著名演员”。
老师应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强有力的组织者,扮演着“导演”的角色。
突出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他们,并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的语言“包括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等都带给他们。
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我们和蔼可亲的、高大的教师形象。
由此来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8c3dab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0.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与调整等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跨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核心能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内在动机。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方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学习,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阅读、实践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培养小学生自我监控与评价的能力自主学习的关键之一是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
小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检查、评估和调整学习行为。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并给予自己反馈。
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监控和评价的机制,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提交学习记录和笔记,并给出反馈和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优化学习策略。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策略的技能小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阅读、思考、总结和表达等。
他们需要学会分类、整理信息,善于思考,能够运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指导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例如,老师可以教授学生有关阅读的技巧,结合社会实践和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自主学习也需要探究和发现的精神。
小学生应该学会自发地提出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创造新的想法和方法。
老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孩子充足的自由探究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启发学生脑力活动能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孩子通过观察、思考和提问,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6a9d4cd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d.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监督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在小学生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可以将学习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思考课本知识,挖掘知识中的深度和广度,以达到知识的最大化。
二、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益的阅读和探究。
例如,参与文艺、科技、体育等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探索新的知识和体验,提高学生在自学方面的积极性。
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规定学生每天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物,并及时记录日常感悟;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制定计划和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加强学生的时间规划和管理,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调节。
四、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和发现,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设置诸如“比拼创意”等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产生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性的灵感。
五、强化小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逐步纠正,同时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提高。
自主学习中强调自我评价和反思,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耐心教育和指导。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665eedc4b35eefdc9d333a8.png)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小学生通过合作、自主的学习去获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
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
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就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
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
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d122b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3.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生的家长和老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对孩子的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考试和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孩子应该明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
家长和老师也要教育孩子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正确的态度。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孩子不应该轻易放弃,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孩子才能有动力和信心去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除了正确的学习观念,孩子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这个学习环境包括学习用具的齐全、学习场所的安静、家长的鼓励和支持等。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学习用具,保障他们的学习环境。
家长和老师也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让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注意不要给他们制造过多的干扰和压力,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和学习的空间。
三、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引导他们阅读丰富多彩的书籍、带他们参观博物馆、进行有趣的实践活动等。
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家长和老师还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去主动学习。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富有创意的元素,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只有在保持兴趣和好奇心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更加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ec87e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3.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这种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四个方面来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学生就无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教师和家长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积累习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观看教育类节目等途径来积累知识,教师和家长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知识积累工具,比如图书、科普类杂志等。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兴趣班、学校社团等方式来拓展知识领域,这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缺乏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需要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上下功夫。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学习方法探究课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和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引导他们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给孩子列出详细学习计划、鼓励孩子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等。
这样一来,孩子渐渐会养成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能力。
三、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良好的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从思维能力入手。
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解决问题、创新思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如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教授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思维游戏,比如数学逻辑游戏、智力拼图游戏等,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e564f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6.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得愈发重要。
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培养孩子的学科知识,更是让他们习得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环境、指导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习兴趣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动力。
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
1.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室环境要整洁、宽敞明亮,桌椅要舒适。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科知识,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 激发好奇心:通过提问、展示新鲜事物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
3.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能够互相启发,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学校和家庭应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书籍、电脑、互联网等。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增加自主性。
2. 制定学习计划:孩子可以通过设立学习目标和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责任心。
学校和家长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学习上的积极反馈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主性。
同时,鼓励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自主发现和改进问题。
三、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 学习前的预习: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教材内容、查找相关资料等方式,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多进行思维导图、讨论、辩论等活动,拓展思维广度。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db1e9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4.png)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学习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2.自主学习方法: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策略。
3.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4.自主评价学习效果: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小学是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关键时期。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提高学习效果: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2.培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
3.促进个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4.提高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适应和进步。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设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激情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
小学生自主学习技巧
![小学生自主学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8a464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2.png)
小学生自主学习技巧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主动地获取、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自主学习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技巧。
一、明确学习目标在进行自主学习之前,小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他们可以通过和老师、家长或同学的交流,确立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学习资料,对学习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二、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规划好每个学习任务的时间和完成方式。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资源为了进行自主学习,小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资源。
他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电子图书、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加一些学习交流活动,如学科竞赛、讲座等,以扩大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视野。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他们应该保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总结习惯,以及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的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他们可以通过试错法、解决问题法、合作学习法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同时,他们还可以培养归纳总结、思维导图等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六、灵活运用学习工具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学习工具。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电子词典、学习软件、学习APP等工具来帮助自己学习。
灵活运用学习工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渠道。
七、自我评估与反思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
他们可以通过回顾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总结学习经验与收获,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33c7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6.png)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独立思考、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等能力,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会学生如何高效阅读和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还可以教育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学习自觉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可以定期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还可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协作共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家长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水南小学林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
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叶圣陶语)。
在平常教学工作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引起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学生的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更应该赞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这样
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阅读就会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那么,如何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我认为,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读。
因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想了解老师的学习经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我一有时间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最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聊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聊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聊那些读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著作文章;聊所有我知道的和学生感兴趣的书籍。
就这样影响了大批学生行动起来。
在我的带动下,抽时间读书成了班里很自然的事情,同时我也和学生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
我班里就有一些孩子,一到课间就往书架跟前涌,一到外面玩儿就盘腿打坐读起书来,一到讨论问题时就说那本书里怎么讲,甚是可喜。
读书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余活动。
其次,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老师要因势利导。
学生情趣不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不一,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与爱好区别对待,诱发其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其阅读探求的主攻方向。
只要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就会使学生忘掉疲劳,驱散懒散,使学生奋发。
从而把读书看作是最快乐的事情,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
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
因此,安排语文课前预习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
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
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
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
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
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预习能?我在教学中规定了预习五步走: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划出不懂的字并查字
典。
第二步找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写过的作品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读课文,使自己能独立把课文读熟。
第四步三读课文。
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第五步四读课文。
画出文中你觉得重要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写在旁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
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然而,我们的预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检查学生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不够到位。
我认为,检查学生预习,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做了没有,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
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学习的成果,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和肯定,课堂交流,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空间,是他们的成就感的到满足,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在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我班的一名同学说,当他读到鲁迅和我的父亲救助黄包车夫这部分时,他感到鲁迅先生是一位善良的人。
我对次表示认可,同时又问:仅仅是善良吗?马上有学生举手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这一部分更能体现鲁迅先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
接着,他
讲述了这样认为的理由。
原来,通过查资料,他了解到鲁迅先生原来是学医的,后来又弃医从文了。
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在日本的经历。
当年,鲁迅去日本东京求学,看见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厌烦至极,于是到另一个城市去。
起初由于它是第一个到那个城市的留学生,所以备受优待。
之后,他在一次学期考中受讽刺。
接下来,他在一次课上看了一片影片,影片内容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住,要枪毙,四周围了一群中国人看(当时正处于日俄战争)。
课堂上一片欢呼(鲁迅四周的同学是日本人)。
鲁迅受到很大震撼。
他认为,要想中国富强,必须让国人觉醒,光凭救几个人是没用的。
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了解到这一点,大家对他的看法非常认同,又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先生的处境,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了自己所了解和学习到的关于此文的点点滴滴,我趁机提出鲁迅“碰壁”一事,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意见。
水到渠成,问题迎刃而解。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主动力。
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
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其次要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
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如《养花》一课,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质疑的:这些事中,哪些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都伤心得落了泪,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体会到,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再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