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 ppt
合集下载
11.0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系统演化
3.种(Species) :具有一定r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性及一定r自然分布区r生物类群
陈世骧(1978):物种是繁殖单元,进 化的单元,分类的基本单元。
种各个个体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育的后代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形态隔离
种与种界限明显:形态、生殖隔离
一旦产生后代,其适应性更强。
种内的某些个体之间,有差异:
植物分类的意义
程序、规律、亲缘关系 分门别类 演化关系、亲缘关系、发生和发展规律 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 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植物鉴别
莽 草 毒 素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1.人为的分类方法: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用 途,选择1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 依据
eg 瑞 典 林 奈 据 雄 蕊的有无、数目: 把 PL 界分为一雄 蕊纲、二雄蕊纲…… 等24纲
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
综合体。 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 样性等。
(4)景观多样性 (landscape diversity)
一组重复出现的、具有相互影响的 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农业 森林 城市
遗传
物种 生态 景观
遗传多样性---基础
物种多样性---基本单元 生态、景观---具体表现形式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为人类提供合适的环境,维系着自然界 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珙桐 喜树 鸽子树
贵 妇 鞋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 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探索植物亲缘关系,阐 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 任务:鉴别、命名、分类
广义
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
植物地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1. 植物分类系统与方法 2. 植物的系统进化
1. 植物的分类地位
两界系统(林奈,1753):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海克尔,1866):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 界 四界系统(科普兰,1938):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五界系统(怀塔克,1969):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生态学理解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广义理解植物界: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 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宣布:植物界分为绿色植物、褐色植 物、红色植物和真菌。
3. 分类等级与分类单位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英文 kingdom phylum(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ales -aceae 词尾 -phyta
种 Species
分类单位举例
界: 植物界 Regnum vegi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 蔷薇科 Rosaceae 属: 李属 Prunus 种: 桃 Prunus persica
系统发育分类与系统
恩格勒系统(1897):认为葇荑(读作ti)花序类植 物(即木本植物中花单性、无花被、花序轴柔软者, 如杨柳科)为双子叶植物种的原始类型; 哈钦松系统(1926):认为单性花比两性花要进化, 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前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A. Takhtajan,1954) 系统和美国纽约植物园前主任柯朗奎斯特(A. Cronquist,1958)系统。他们都承认木兰目的原始 地位。 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木兰目不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植物分类类群、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环境
1. 植物分类系统与方法 2. 植物的系统进化
1. 植物的分类地位
两界系统(林奈,1753):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海克尔,1866):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 界 四界系统(科普兰,1938):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五界系统(怀塔克,1969):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生态学理解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广义理解植物界: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 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宣布:植物界分为绿色植物、褐色植 物、红色植物和真菌。
3. 分类等级与分类单位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英文 kingdom phylum(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ales -aceae 词尾 -phyta
种 Species
分类单位举例
界: 植物界 Regnum vegi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 蔷薇科 Rosaceae 属: 李属 Prunus 种: 桃 Prunus persica
系统发育分类与系统
恩格勒系统(1897):认为葇荑(读作ti)花序类植 物(即木本植物中花单性、无花被、花序轴柔软者, 如杨柳科)为双子叶植物种的原始类型; 哈钦松系统(1926):认为单性花比两性花要进化, 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前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A. Takhtajan,1954) 系统和美国纽约植物园前主任柯朗奎斯特(A. Cronquist,1958)系统。他们都承认木兰目的原始 地位。 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木兰目不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植物界基本类群与分类PPT课件
➢ 蓝藻基因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上述两方 面的成果为标志,蓝藻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目前生物学的前沿领 域之一。
第110页/共37页
三、眼虫藻门 Euglenophyta
• main character
大 多 数 无 细 胞 壁 , 具 1 - 3 条 鞭 毛 (茸鞭型)
Outer layer:原生质膜 inner layer:周质体
第65页/共37页
2、representative plant
• (1)颤藻属 Oscillatoria
•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 丝状体,能前、后、左、 右摆动。
• 植物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第76页/共37页
• (2) 念珠藻属 Nostoc • 植物体为念珠状丝状体,外有公共的胶质
鞘包被而成片状。 • 代表:
九、各门之间的亲缘关系
1、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类型,藻类可分为三条 进化支系:都含有叶绿素a,光系统II,但光系统 II的集光色素不同:
• (i)藻胆素:原核蓝藻→ 真核红藻;
• (ii)叶绿素c:隐藻、甲藻、黄藻、金藻、硅藻、褐 藻;
• (iii)叶绿素b:原绿藻、裸藻、绿藻、轮藻。
2 、细胞核的演化:原核→ 中核→真核
➢ 细胞壁分为两层:内纤维素,外藻胶
➢ 细胞单核,与维管植物相似。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 载色体: 外被四层膜
•
色素:叶绿素a,c,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
贮藏产物:褐藻淀粉,甘露醇
➢ 精子和游动孢子具二条不等长侧生鞭毛,茸+尾,9+2
• (2)reproduction 第232页/共37页
第243页/共37页
✓
第110页/共37页
三、眼虫藻门 Euglenophyta
• main character
大 多 数 无 细 胞 壁 , 具 1 - 3 条 鞭 毛 (茸鞭型)
Outer layer:原生质膜 inner layer:周质体
第65页/共37页
2、representative plant
• (1)颤藻属 Oscillatoria
•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 丝状体,能前、后、左、 右摆动。
• 植物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第76页/共37页
• (2) 念珠藻属 Nostoc • 植物体为念珠状丝状体,外有公共的胶质
鞘包被而成片状。 • 代表:
九、各门之间的亲缘关系
1、按光合色素和光合作用类型,藻类可分为三条 进化支系:都含有叶绿素a,光系统II,但光系统 II的集光色素不同:
• (i)藻胆素:原核蓝藻→ 真核红藻;
• (ii)叶绿素c:隐藻、甲藻、黄藻、金藻、硅藻、褐 藻;
• (iii)叶绿素b:原绿藻、裸藻、绿藻、轮藻。
2 、细胞核的演化:原核→ 中核→真核
➢ 细胞壁分为两层:内纤维素,外藻胶
➢ 细胞单核,与维管植物相似。
➢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 载色体: 外被四层膜
•
色素:叶绿素a,c,β –胡萝卜素,叶黄素
•
贮藏产物:褐藻淀粉,甘露醇
➢ 精子和游动孢子具二条不等长侧生鞭毛,茸+尾,9+2
• (2)reproduction 第232页/共37页
第243页/共37页
✓
第二章植物界的类群
桔青霉 P. Citrinum Thom
引起大米霉变
岛青霉 P. Islandicum Sopp
黄绿青霉
黄绿青霉素—损害神经系统
桔青霉
桔青霉素—损害肾脏
岛青霉
岛青霉素—损害肝脏
黄曲霉:含黄曲霉素,引起肝癌
冬虫夏草:含19种游离氨基酸及多种有效成分,如
虫草素。
夏季
侵染
虫草菌孢子
芽管
蝙蝠蛾幼虫
染
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坏了幼虫
抗病毒、降血压、抗放射性药物; 4、藻类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丰富,在开发蛋白质 等营养源方面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量繁殖会对水产业造成危害,如: 水花(蓝藻) 、 赤潮 (甲藻、硅藻等)
二、菌类植物 Fungi
特征
不含色素,异养型生物(寄生、腐生),没有根、 茎、叶分化,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裸藻淀 无壁 营养 (细
1-3 污水 450
藻 胡萝卜素、 门 叶黄素
粉和脂 肪
胞纵裂)
等长 顶生
金 叶绿素a、c (+)、 藻 胡萝卜素、 门 叶黄素 甲 叶绿素a、c、 藻 胡萝卜素、
脂肪、 油、金 藻淀粉 淀粉、 脂肪
纤维素 硅质
纤维素 或无壁
无性、有性
(同配、异 配、卵式) 营养 (细胞 分裂)、
(五)金藻门 Chrysophyta
特征
约6000种,多产于淡水中;植物体为单细胞、群 体或分枝丝状体;载色体含叶绿素a、叶绿素c、胡萝 卜素和叶黄素,多呈金黄色或金褐色;同化产物为金 藻多糖和油类。
代表植物
硅藻属 Diatoms
(六)甲藻门 Pyrrophyta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ppt(共50张PPT)
通常表达方式:f=出现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4.高度(height) 概念:是测量植物体体长的指标 (1)自然高度与绝对高度
(2)高度比:某植物种高度与最高种高度之比
5.重量(weight) 概念:是衡量种群的生物量(biomass)或现存量(standing crop)多少的
指标。重量在草本群落研究中非常重要。 (1)鲜重和干重
木本植物
半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叶状体植物
(二)层片(synusia)
❖概念:指群落中同一生活型不同植物种的组合,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由法 瑞学派提出。
❖层片的特征:
③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 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2.密度(density) ➢概念: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d=N/S.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某个种的密度占总密度的百分比 ➢密度比(density ratio) :某一物种密度与群落中最高种密度之比
3. 盖度(coverage)
(1)投影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2)相对盖度:某种的盖度占所有植物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3)盖度比:某种的盖度与最大种盖度之比
4.形成一定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 群落环境。
如森林与其周围的裸地不同,各种生态因子都经过了森林群落的改造,即使荒漠 群落,对土壤环境也有明显改造作用。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包括群落外貌、组成、结构、环境等的季节动态、 年际波动、中等时间尺度的演替和大时间尺度的演化
6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4.高度(height) 概念:是测量植物体体长的指标 (1)自然高度与绝对高度
(2)高度比:某植物种高度与最高种高度之比
5.重量(weight) 概念:是衡量种群的生物量(biomass)或现存量(standing crop)多少的
指标。重量在草本群落研究中非常重要。 (1)鲜重和干重
木本植物
半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叶状体植物
(二)层片(synusia)
❖概念:指群落中同一生活型不同植物种的组合,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由法 瑞学派提出。
❖层片的特征:
③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 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2.密度(density) ➢概念: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d=N/S.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某个种的密度占总密度的百分比 ➢密度比(density ratio) :某一物种密度与群落中最高种密度之比
3. 盖度(coverage)
(1)投影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2)相对盖度:某种的盖度占所有植物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3)盖度比:某种的盖度与最大种盖度之比
4.形成一定的群落内部环境:植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 群落环境。
如森林与其周围的裸地不同,各种生态因子都经过了森林群落的改造,即使荒漠 群落,对土壤环境也有明显改造作用。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包括群落外貌、组成、结构、环境等的季节动态、 年际波动、中等时间尺度的演替和大时间尺度的演化
6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植物学pptPPT课件
01
节、节间、叶痕、芽等
茎的主要功能
02
支持叶、花和果实、输导水分和养分、贮藏有机物质
茎的变态类型
03
地上变态茎(如茎卷须、叶状茎等)、地下变态茎(如块茎、
根状茎等)
13
叶的结构与功能
2024/1/26
叶的基本结构
叶片、叶柄、托叶
叶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等
叶的变态类型
苞片、鳞叶、叶状柄等
2024/1/26
02 03
植物的进化历程
经历了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进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逐渐发展出了多样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植物进化的驱动力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着植物不断向着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向发展。
2024/1/26
16
植物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形态分类原则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进行分类,如根、茎、叶、 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特 征。
系统发育原则
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 历程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基 因组、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 示植物间的亲缘关系。
居群分类原则
根据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 环境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强 调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 。
现代植物学
现代植物学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 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植物 生命现象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5
植物学的研究意义
揭示生命本质
保护生态环境
植物作为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 植物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和演化规律。
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学研究有助于制 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
植物学基础知识 PPT
输导作用:水分和无机盐,叶的光合作用产物 支持作用:构成植物体的坚固有力的结构 贮藏作用:营养物质,水分等 繁殖功能:茎有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的习性, 可作营养繁殖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结构形态
分 生 区 伸 长 区
成 熟 区
茎尖结构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1 定芽与不定芽: 顶芽和腋芽由固定位置发生, 称为定芽。由老根、老茎、叶上长出的芽,其发生 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芽。 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 营养枝条的原始体叫 叶芽;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叫花芽;混合芽是既发育 形成叶,又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⒊裸芽和鳞芽 : 外围有芽鳞片包被的芽叫鳞芽, 无芽鳞片的叫裸芽。 ⒋活动芽和休眠芽 : 能在当年生长季节萌发生 长的芽称为活动芽;温带木本植物枝条下部的芽, 即使在生长季节也不萌发,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芽 称为休眠芽。 创伤等刺激可打破休眠状态使休眠芽变为活动芽。
三、茎——芽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分枝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松、杉、 杨等
苹果、葡 萄、李等
丁香、茉莉、 接骨木等
三、茎——茎的变态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 1 、叶状茎: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 光合作用,叶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缺
定根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二 、 根
不定根
根 的 类 型
——
二、根——根的变态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变态: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行使特殊的生理功能,其形态结构发生可 遗传的变异,这种现象称为营养器官变态。
1.贮藏根——肉质直根: 萝卜等植物的肉质直根由下胚轴和主根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结构形态
分 生 区 伸 长 区
成 熟 区
茎尖结构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1 定芽与不定芽: 顶芽和腋芽由固定位置发生, 称为定芽。由老根、老茎、叶上长出的芽,其发生 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芽。 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 营养枝条的原始体叫 叶芽;花或花序的原始体叫花芽;混合芽是既发育 形成叶,又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⒊裸芽和鳞芽 : 外围有芽鳞片包被的芽叫鳞芽, 无芽鳞片的叫裸芽。 ⒋活动芽和休眠芽 : 能在当年生长季节萌发生 长的芽称为活动芽;温带木本植物枝条下部的芽, 即使在生长季节也不萌发,暂时处于休眠状态的芽 称为休眠芽。 创伤等刺激可打破休眠状态使休眠芽变为活动芽。
三、茎——芽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分枝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松、杉、 杨等
苹果、葡 萄、李等
丁香、茉莉、 接骨木等
三、茎——茎的变态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 1 、叶状茎: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 光合作用,叶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缺
定根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二 、 根
不定根
根 的 类 型
——
二、根——根的变态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变态: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行使特殊的生理功能,其形态结构发生可 遗传的变异,这种现象称为营养器官变态。
1.贮藏根——肉质直根: 萝卜等植物的肉质直根由下胚轴和主根
植物学(完整课件)
植物学(完整课件)
CONTENTS
• 植物学概述 • 植物细胞与组织 • 植物的营养器官 • 植物的繁殖器官 • 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01
植物学概述
植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来自植物学的定义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植 物界演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植物 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 类、进化等方面。
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
01
地衣植物
由藻类和真菌共生而成,具有独特的 形态和生理特征。
03
蕨类植物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和孢子囊,生活在阴 湿环境中。
05
02
菌类植物
包括细菌、真菌等,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通过吸收其他生物体或有机物的营 养而生活。
04
苔藓植物
开花与传粉
受精与结实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产生花粉管,将 精子输送到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形 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
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柱 头接受花粉,完成传粉过程。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
01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素、赤
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02
环境因子
根的类型
主根、侧根、不定根
茎的结构与功能
茎的基本结构
节、节间、叶痕、芽
茎的主要功能
支持叶、花和果实,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贮藏营养物质
茎的类型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叶的结构与功能
叶的基本结构
01
叶片、叶柄、托叶
叶的主要功能
02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和分泌作用
叶的类型
03
CONTENTS
• 植物学概述 • 植物细胞与组织 • 植物的营养器官 • 植物的繁殖器官 • 植物的生长发育 • 植物的分类与进化
01
植物学概述
植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来自植物学的定义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植 物界演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植物 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 类、进化等方面。
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
01
地衣植物
由藻类和真菌共生而成,具有独特的 形态和生理特征。
03
蕨类植物
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和孢子囊,生活在阴 湿环境中。
05
02
菌类植物
包括细菌、真菌等,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通过吸收其他生物体或有机物的营 养而生活。
04
苔藓植物
开花与传粉
受精与结实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产生花粉管,将 精子输送到胚珠内与卵细胞结合,形 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种子。
植物开花后,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柱 头接受花粉,完成传粉过程。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调控
01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素、赤
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02
环境因子
根的类型
主根、侧根、不定根
茎的结构与功能
茎的基本结构
节、节间、叶痕、芽
茎的主要功能
支持叶、花和果实,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贮藏营养物质
茎的类型
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叶的结构与功能
叶的基本结构
01
叶片、叶柄、托叶
叶的主要功能
02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和分泌作用
叶的类型
03
《植物学》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3.褐藻门
大约1500种。是一群结构复杂的最高级 的大型藻类(如巨藻属可长达400m)。 有丝状体、叶状体等。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藻胶组成。 载色体1至多数,所含色素有叶绿素a和c、β胡
萝卜素和叶黄素,叶黄素中的墨角藻黄素含量最大, 故植物体常呈褐色。 贮藏物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不少种类细胞 内含有大量碘。
环状、带状、星状、网状等,含有叶绿素、类胡萝 卜素等色素。叶绿体中有造粉核(蛋白核),淀粉 集聚在蛋白核周围。 游动细胞有顶生鞭毛。
细胞壁成分、色素类型、贮藏物质、鞭毛类型等都 与高等植物相同。多数学者认为高等植物与绿藻具 有亲缘关系。
繁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由形状、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等方 面完全相同两个配子结合。
“属名”
“种加词” “定名人”
Ginkgo
biloba L.
双名法的优点:
– 1、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在 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
– 2、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 物学名中包括属名。
定距式检索表
平行式检索表
第一节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二、菌类植物 三、地衣植物
一、藻类植物
少数种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目前尚未发现行有性生殖的种类。
太湖污染严重暴发蓝藻(水华)
2.绿藻门
植物体有单细胞个体、群体、多细胞丝状 体、叶状体等类型。
绿藻的分布很广,淡水中最多,阴湿地、 岩石、花盆壁、海水中、甚至在高山积雪上 都有分布
盘 藻
植物体为群体的种类
盘藻
团藻
丝状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 不同种类细胞内各有一定形态的叶绿体,如杯状、
海带的营养体体长1~2m,由宽大扁平的带片、 细而短的带柄和分枝状的假根组成。
植物的起源与演化PPT课件
白垩纪是第三个快速进化时期,原因:气候和地质 的巨大变化,虫媒传粉盛行。
白垩纪最为显著的特征:被子植物的散布和恐龙的 灭绝。
18 2021
种子蕨的结构发展到现代被子植物的相应结构。
19 2021
蕨类植物从志留纪、泥盆纪到全盛的晚石炭世,历时不下于 0.8亿~1亿年。裸子植物从晚泥盆世到全盛的中生代,历时 1.5亿年。被子植物起源的时代不迟于三叠纪。
苛得狄
22 2021
23 2021
11.5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一)起源的时间
1 古生代起源说
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二叠纪。
2 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
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似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 前的某个时期。
24 2021
辽宁古果(中华古果)
2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
8 2021
距今6亿~20亿年间,海洋中充满了生物,包括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
除志留纪(Silurian)、泥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 外,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气候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 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
在寒武纪(Cambrian)、奥陶纪(Ordovician)以及志 留纪的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 藻、褐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绿藻 的门类齐全。
志留纪 Silurian
世
距今年代/(百 万年前)
晚石炭世
325
早石炭世
345
晚泥盆世
360
中泥盆世
370
早泥盆世
395
430
优势植物
蕨类植物兴起, 苔藓及裸子植物发生 简单维管植物,最早的蕨类
白垩纪最为显著的特征:被子植物的散布和恐龙的 灭绝。
18 2021
种子蕨的结构发展到现代被子植物的相应结构。
19 2021
蕨类植物从志留纪、泥盆纪到全盛的晚石炭世,历时不下于 0.8亿~1亿年。裸子植物从晚泥盆世到全盛的中生代,历时 1.5亿年。被子植物起源的时代不迟于三叠纪。
苛得狄
22 2021
23 2021
11.5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一)起源的时间
1 古生代起源说
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古生代二叠纪。
2 白垩纪(或晚侏罗纪)起源说
被子植物起源于白垩纪或晚侏罗纪。
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似乎可以肯定,是在白垩纪以 前的某个时期。
24 2021
辽宁古果(中华古果)
2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1
8 2021
距今6亿~20亿年间,海洋中充满了生物,包括 了许多原始的动、植物类型。
除志留纪(Silurian)、泥盆纪、二叠纪的冰川时期 外,类似于现代的热带气候统治着整个世界,物种的 大爆发就在这时发生。
在寒武纪(Cambrian)、奥陶纪(Ordovician)以及志 留纪的大部分时间,藻类一直在植物界里占优势,红 藻、褐藻等许多与现在种类相似的类群已出现,绿藻 的门类齐全。
志留纪 Silurian
世
距今年代/(百 万年前)
晚石炭世
325
早石炭世
345
晚泥盆世
360
中泥盆世
370
早泥盆世
395
430
优势植物
蕨类植物兴起, 苔藓及裸子植物发生 简单维管植物,最早的蕨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通俗易懂,便于识别,且与
生产紧密联系,但不能反映出植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
(二)自然分类法
是按照植物间在形态、结构、生理 上相似程度的大小,判断其亲缘关系的远 近,再将它们分门别类,使成系统的分类 方法。
特点:能反映出植物系统发育规律,
科学性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也有重要意义。
三、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源自一、植物分类的重要意义植物分类学的任务,就是将种类繁多 的植物,按其共性与特性加以分门别类, 明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出各种植物 在自然界的作用和经济上的意义,使人类 明确利用和改造植物的方向。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
是人们为了自己工作上或生活上的 方便,不问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只就植 物的形态、习性、生态或经济上的一两个 特征或特性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4、品种
指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有经济价值 的变异,如巨峰葡萄、国光苹果等,是根据其 经济性状(色、香、味、形状、大小、成熟期 等)来区分的。它不是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分 类单位 。
四、植物命名方法的基本要点
双名法:由国际植物学会统一规定的,
瑞典学者林奈首创的给植物命名的方法,用双 名法定出的名称,叫做植物的学名。此学名须 为拉丁文写出的双名,即一属名和一种名(种 加词),属名的第一字母须大写,种名第一字 母不大写,还应在种名后列上命名人的名字, 一般用缩写。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
(二)经济意义
1、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在工业上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3、土壤细菌对于高等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4、少数细菌能导致人畜的疾病。
偏斜而浪费很多篇幅。
(二)平行检索表
优点:排列整齐美观,每对性状紧紧相连,
便于比较。
缺点:不及前者一目了然。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蓝藻门 绿藻门 褐藻门
裸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藻类植物 隐
低等植物
轮藻门 红藻门
花
(无胚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菌类植物 植
植
地衣门-----------------------------地衣
物
(
物 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
孢
界 (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 维管植物 子
被子植物门 (显花植物)
植 物
)
低等植物的特征
1、由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构成, 无根、茎、叶分化。
2、由于不具维管束,因而大多数 是水生的或生长在潮湿环境中。
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有性生 殖合子不形成胚。
2、多生活在海水中。 3、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
(二)代表植物
分枝状假根 海带:分化为三部分 圆柱形柄
扁平带片
四、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1、可以食用。 2、可作药用。 3、可提取化工原料。 4、可作农用肥料。 5、可改进土壤。
第四节 菌类植物
一、细菌门
(一)一般特征
1、分布极广。 2、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形态有球形 (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旋菌) 三种。 3、主要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分裂繁殖。 4、绝大多数不含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包括寄生和腐生。
高等植物的特征
1、均为多细胞的个体,除苔藓植 物外,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2、具有维管束(苔藓植物除外), 因而大多数是陆生的。
3、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有性生 殖受精卵先形成胚,再生长成植物体,更 好地保证后代的繁殖。
第 三 节
藻 类 植 物
一、蓝藻门
(一)一般特征
1、为单细胞或群体,无细胞核的分化,是 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a和藻蓝素(藻蓝蛋白),植 物体呈蓝绿色。
2、只有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有性繁殖。
3、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于海水或潮 湿土壤上。
(二)代表植物
地木耳、发菜、葛米仙等可食用;螺旋藻— 保健绿色食品。
汉阳莲花湖蓝藻水华
红海束毛藻
红海束毛藻在秋冬季节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 。
二、 绿藻门
(一) 一般特征
1、为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个体,是真核生物。 含有和高等植物相似的色素,呈绿色。
1、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例: 苹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 纲 双子叶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苹果属 种 苹果
桃 百合 普通小麦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被子 被子 被子
双子叶 单子叶 单子叶
蔷薇目 百合目 颖花目
蔷薇科 百合科 禾本科
李属 百合属 小麦属
如:桑 Morus alba L.
(桑属) (白色的)
小麦 Triticum aestiuum L.
(小麦属) (夏季的)
茶 Camellia sinensis O.Ktze.
五、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一)定距检索表(等距检索表)
优点:相对性质的特征都排列在同样距离,
一目了然,便于应用。
缺点: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势必
第四章 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第三节 藻类植物 第四节 菌类植物 第五节 地衣植物门 第六节 苔藓植物门 第七节 蕨类植物门 第八节 裸子植物门 第九节 被子植物门 第十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明确 世代交替的概念及植物界发生和演化的 规律,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 及意义,能够识别常见植物所属类群。
2、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3、分布很广,以淡水中最多。
(二) 代表植物
1、小球藻:单细胞 2、实球藻:群体 3 、团藻:多细胞个体
各 种 主 要 藻 类 植 物
三、褐藻门
(一)一般特征
1、是多细胞个体,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 茎叶分化,内部结构有同化、贮藏、机械、输导、 生殖、分生细胞的初步分化,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但后者含量超过前者,多呈褐色。
桃
百合 普通小麦
1、种
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形态、构 造、生理、遗传等各种特性极其相似,亲缘 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
2、亚种
是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 由于受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它们在形 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这个种 群就称为某种植物的一个亚种。
3、变种
在同一个生态环境的同一个种群内,如 果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组成的小种群,在形态、 分布、生态或季节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异, 并有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时,那么这个个体或小 种群,即称为原来种的变种。
生产紧密联系,但不能反映出植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
(二)自然分类法
是按照植物间在形态、结构、生理 上相似程度的大小,判断其亲缘关系的远 近,再将它们分门别类,使成系统的分类 方法。
特点:能反映出植物系统发育规律,
科学性较强,在生产实践中也有重要意义。
三、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源自一、植物分类的重要意义植物分类学的任务,就是将种类繁多 的植物,按其共性与特性加以分门别类, 明确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出各种植物 在自然界的作用和经济上的意义,使人类 明确利用和改造植物的方向。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一)人为分类法
是人们为了自己工作上或生活上的 方便,不问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只就植 物的形态、习性、生态或经济上的一两个 特征或特性来进行分类的方法。
4、品种
指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有经济价值 的变异,如巨峰葡萄、国光苹果等,是根据其 经济性状(色、香、味、形状、大小、成熟期 等)来区分的。它不是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分 类单位 。
四、植物命名方法的基本要点
双名法:由国际植物学会统一规定的,
瑞典学者林奈首创的给植物命名的方法,用双 名法定出的名称,叫做植物的学名。此学名须 为拉丁文写出的双名,即一属名和一种名(种 加词),属名的第一字母须大写,种名第一字 母不大写,还应在种名后列上命名人的名字, 一般用缩写。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
(二)经济意义
1、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在工业上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3、土壤细菌对于高等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4、少数细菌能导致人畜的疾病。
偏斜而浪费很多篇幅。
(二)平行检索表
优点:排列整齐美观,每对性状紧紧相连,
便于比较。
缺点:不及前者一目了然。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蓝藻门 绿藻门 褐藻门
裸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藻类植物 隐
低等植物
轮藻门 红藻门
花
(无胚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菌类植物 植
植
地衣门-----------------------------地衣
物
(
物 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
孢
界 (有胚植物)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 维管植物 子
被子植物门 (显花植物)
植 物
)
低等植物的特征
1、由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构成, 无根、茎、叶分化。
2、由于不具维管束,因而大多数 是水生的或生长在潮湿环境中。
3、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有性生 殖合子不形成胚。
2、多生活在海水中。 3、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发达。
(二)代表植物
分枝状假根 海带:分化为三部分 圆柱形柄
扁平带片
四、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1、可以食用。 2、可作药用。 3、可提取化工原料。 4、可作农用肥料。 5、可改进土壤。
第四节 菌类植物
一、细菌门
(一)一般特征
1、分布极广。 2、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形态有球形 (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旋菌) 三种。 3、主要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分裂繁殖。 4、绝大多数不含色素,为异养生活方式, 包括寄生和腐生。
高等植物的特征
1、均为多细胞的个体,除苔藓植 物外,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2、具有维管束(苔藓植物除外), 因而大多数是陆生的。
3、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有性生 殖受精卵先形成胚,再生长成植物体,更 好地保证后代的繁殖。
第 三 节
藻 类 植 物
一、蓝藻门
(一)一般特征
1、为单细胞或群体,无细胞核的分化,是 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a和藻蓝素(藻蓝蛋白),植 物体呈蓝绿色。
2、只有营养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有性繁殖。
3、多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于海水或潮 湿土壤上。
(二)代表植物
地木耳、发菜、葛米仙等可食用;螺旋藻— 保健绿色食品。
汉阳莲花湖蓝藻水华
红海束毛藻
红海束毛藻在秋冬季节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 。
二、 绿藻门
(一) 一般特征
1、为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个体,是真核生物。 含有和高等植物相似的色素,呈绿色。
1、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例: 苹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 纲 双子叶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苹果属 种 苹果
桃 百合 普通小麦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被子 被子 被子
双子叶 单子叶 单子叶
蔷薇目 百合目 颖花目
蔷薇科 百合科 禾本科
李属 百合属 小麦属
如:桑 Morus alba L.
(桑属) (白色的)
小麦 Triticum aestiuum L.
(小麦属) (夏季的)
茶 Camellia sinensis O.Ktze.
五、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一)定距检索表(等距检索表)
优点:相对性质的特征都排列在同样距离,
一目了然,便于应用。
缺点: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势必
第四章 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第三节 藻类植物 第四节 菌类植物 第五节 地衣植物门 第六节 苔藓植物门 第七节 蕨类植物门 第八节 裸子植物门 第九节 被子植物门 第十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明确 世代交替的概念及植物界发生和演化的 规律,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主要特征 及意义,能够识别常见植物所属类群。
2、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3、分布很广,以淡水中最多。
(二) 代表植物
1、小球藻:单细胞 2、实球藻:群体 3 、团藻:多细胞个体
各 种 主 要 藻 类 植 物
三、褐藻门
(一)一般特征
1、是多细胞个体,外形上有类似高等植物根 茎叶分化,内部结构有同化、贮藏、机械、输导、 生殖、分生细胞的初步分化,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 卜素,但后者含量超过前者,多呈褐色。
桃
百合 普通小麦
1、种
指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形态、构 造、生理、遗传等各种特性极其相似,亲缘 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
2、亚种
是指某种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 由于受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它们在形 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这个种 群就称为某种植物的一个亚种。
3、变种
在同一个生态环境的同一个种群内,如 果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组成的小种群,在形态、 分布、生态或季节上,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异, 并有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时,那么这个个体或小 种群,即称为原来种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