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及概念辨析(一)
第一讲:区域经济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
区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它在
一个相对静态的环境,如计划经济环境下,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大。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一
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整体的,既包括地理 位置、资源条件,也包括体制机制、文化氛 围等。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穷国和富国、 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别主要不在于资源 的丰歉,而在于能否形成可以合理使用资源 的机制和造就企业家。
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
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
萌芽时期: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萌芽时期: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学术界还是以 引进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来研究我国的 生产力布局问题的,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 力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发 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4. 区位竞争(LocationCompetition)。以往的区位理论 ,大多局限在区位主体(一般指相关企业),而忽略了地区主体 (即有意吸引投资的土地所有人,包括政府机构)如何改善投资 环境与潜在对手开展积极的区位竞争,力争本地区成为集聚性 投资行为的首选地点,以造福当地人民。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现代区位理论还延伸到产业的支撑 作用、自然资源、运输成本、跨国公司投资、社会文化及政策 因素(企业家精神、历史文化传统、体制架构、政府政策)对 区位的影响方面。
其它影響工業區位論的 變數:工資高低、技術水 準、能源供應的豐缺及其 價格、稅賦高低及其是否 健全、國家經貿發展政策, 甚至政治的安定程度等。 韋伯把這些因素都簡化, 只剩下運費一項。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 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 城市区位理论。
地理与城市经济学
地理与城市经济学地理与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发展与经济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地理与城市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地理差异地理与城市经济学研究表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自然资源的分布以及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位于交通枢纽地区的城市,由于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口,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
而相反,处于偏远地区或地理条件不利的城市,则难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活动地理与城市经济学研究还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如中心城区、郊区和周边地区的划分,以及不同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心城区往往聚集了大量的商业、金融以及文化活动,成为城市经济的核心区域。
而郊区则更适合发展制造业和物流业等产业。
这种城市空间结构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地理与城市经济学研究还强调了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重要性。
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城市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例如,人口流动可以促使人才的集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工人和专业人才。
同时,人口流动也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繁荣。
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人口流动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结语地理与城市经济学为我们深入了解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
通过对城市的地理条件、空间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
地理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城市经济学家、规划师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进一步深化对地理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进入更加科学、可持续的轨道。
城市经济学 7 土地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7 土地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经济学与土地经济学紧密交织,共同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其繁荣与稳定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包括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人口迁移、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
而土地经济学则侧重于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价值评估以及土地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在城市的发展中,土地是一种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资源。
城市的扩张需要土地来建设住宅、商业设施、工厂和基础设施等。
然而,如果土地的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或者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比如,房价过高,使得居民购房压力增大,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或者商业用地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从土地的供应角度来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政府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合理确定土地的供应量。
如果土地供应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地闲置和浪费;供应过少,则会推高土地价格,增加城市发展的成本。
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土地政策来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例如规定土地的用途、开发强度等。
土地的价值评估也是土地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土地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还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城市中心区域,由于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土地价值通常较高;而在城市郊区,土地价值相对较低。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郊区的土地价值可能会逐渐提升。
在城市经济学中,土地利用与城市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的产业对土地的需求和利用方式不同。
例如,制造业通常需要较大面积的土地来建设工厂和仓库;而服务业,如金融、咨询等,对土地面积的需求相对较小,但对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要求较高。
因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使其与城市的产业发展相匹配,对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另外,土地经济学还关注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土地交易的规则等,都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它探讨了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人口迁移、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介绍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并对其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一、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和城市的经济发展。
根据城市经济学,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生产力、人力资本、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
生产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物质和服务的数量。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
资本积累是指投资于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资源,它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指新技术和创新的应用,可以提高城市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城市经济学还研究了城市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产业特化。
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由各种产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决定。
城市的产业特化是指某些产业在城市中具有竞争优势,而其他产业相对较弱。
城市的产业特化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依赖某一特定产业,一旦该产业受到冲击,城市经济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的学科。
区域经济学研究了为什么有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发达,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学,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政策等因素都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地理位置可以影响物流成本和市场接触度,资源禀赋可以决定某些特定产业在某一地区的发展潜力。
区域经济学还研究了经济活动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
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改变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就业机会,而资本的流动可以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三、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应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广泛。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根据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原理来制定经济政策和规划。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教育和培训等措施来促进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
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与实例分析导言经济地理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演化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地理特征和影响因素,揭示经济发展的空间规律,并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涵盖了区位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核心-边缘模型等,这些理论在实例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区位论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的一项重要理论。
它研究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选择所在区位的原理和规律。
根据区位论,企业会选择离供应市场和消费市场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以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同时,区位论还强调了地理因素对企业决策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例如地形、气候、交通等,都会对企业的选择产生影响。
实例1:深圳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深圳经济特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深圳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区位优势。
首先,深圳接近香港,这为深圳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方便了货物的进出口。
其次,深圳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非常近,该区域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为深圳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此外,深圳还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对吸引国内外企业和人才来深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例2:亚马逊的配送中心选择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在选择配送中心时,亚马逊会参考区位论的原理。
首先,亚马逊会选择离消费市场近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以便能够快速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
其次,亚马逊会考虑交通便利的地方,以确保商品能够迅速高效地配送出去。
此外,亚马逊还会根据所在地的资源情况和竞争环境做出决策。
例如,在美国亚马逊的配送中心分布广泛,覆盖了全国各地,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
中心与边缘理论中心与边缘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的另一项基本理论。
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分散规律。
根据中心与边缘理论,经济活动会在中心地区集中,而边缘地区则相对较弱。
这是因为中心地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
认识城市经济学
(三)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1、效益的综合性 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 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 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城市经济学不是“纯”经济学 ——部分效益可以通过市场用货币 加以衡量;其他效益不能
2、
民间散点经济与公共网络经济的综合性
城市是具有“点”状特征的分散的民间 经济与具有“网”状特征连接分散经济的公 共经济的集合,必须充分注意城市公共物 品和公共服务的适时、均衡提供,保证城 市整体经济协 调发展。 公共经济是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经济短缺,从认识上看是城市经济学 短缺的结果;从体制上看是官员片面追求 政绩的结果。
宏观经济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
别名 理论依据 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 分析重点 基本假设 测度指标 主要目标 收入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主
微观经济学
价格理论 新古典分析法 个量分析法
以家庭、厂商经济个体为主
国民收入的决定
市场价格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政府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市场 应该且可以调节经济 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在城市发展中,应注意三个平衡,即价值 平衡、实物平衡和空间平衡。 ……从前的经济学 只提前两个平衡,而城市经济学的诞生,向人们提 出了第三个平衡的任务。 ——1983.4.15.《人民日报》载文《城市在呼唤改革》 例如,可以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均衡 理论在城市经济学中做以下新的发展: 城市土地的总量供应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 城市级差地租变化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城市公共用地需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结构与布局与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结构的结合关系(究竟怎么 建设分布城市开发区、居住区、CBD…)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是现代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领域。
区域经济学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现象,探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
而城市经济研究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内的产业分布和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相互作用和地理集中三个方面。
1. 空间异质性: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例如,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而内陆地区则更多依赖于农业和矿产资源。
2. 空间相互作用:各地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济关系。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贸易、人口流动、信息传播等形式。
3. 地理集中:由于经济活动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一些经济活动往往倾向于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形成经济中心。
二、城市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城市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和影响因素。
1. 经济特征:城市通常具有高度发达的产业和商业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动力。
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城市管理复杂等问题。
2. 产业分布:城市内的产业一般呈现集中化和分工化的特点。
通常会形成以金融、制造业、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3. 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城市的规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较大规模的城市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形成更强的经济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的联系与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相互关联,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结合起来研究。
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借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高效利用和均衡发展。
1. 区域规划: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方向。
2. 城市治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改善城市治理效果。
3. 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潜力,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空间分工理论、城市化理论、地租理论等内容。
这些理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空间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空间分工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和集聚。
根据这一理论,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工和集聚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空间分工理论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化理论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城市化理论强调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和交换中心,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加强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租理论地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地租理论强调了土地在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土地所有权对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理论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与区域经济的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地理知识的经济地理概念讲解
地理知识的经济地理概念讲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而经济地理学则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资源利用、交通运输、城市化等方面。
本文将对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首先,我们来讨论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产业地理。
产业地理研究的是不同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地理因素对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自然资源的分布、交通网络的建设、市场需求的分布等都会影响到产业的选择和发展。
产业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我们来讲解一下经济地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研究地理位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的理论框架。
根据区位理论,地理位置的优劣会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市场开拓和资源获取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企业如果位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将会具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好的市场机会。
区位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企业的定位和区域发展的规划提供指导。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经济地理学中的第三个重要概念——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
城市化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和集聚地。
城市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关系。
此外,经济地理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例如交通运输、资源利用、地区差异等。
交通运输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的是交通网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开拓。
资源利用是指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不均匀,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第一章概论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
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第二章城市一、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2)建筑学解释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4)统计学解释二、城市的基本特征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三、城市的产生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谈地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及概念辨析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带理论渊源概念辨析论文摘要:“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探讨和规划对于促进中国转轨经济中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城市群发展的角度寻找“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界定其理论内涵,辨析相关概念,以期为日后城市经济带理论的后续问题探讨奠定基础。
一、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在理论上,城市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属于城市群理论范畴之内。
城市群理论的研究源于欧美,在国外的文献研究中,从1910年美国学者库恩最初提出都市地区的概念,到1915年英国学者帕特里克·格内斯提出组合城市的定义,以及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弗塞特提出城镇密集区的概念,迄今为止,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也是最先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最初的城市群概念Megalopolis。
戈特曼把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域用原意为巨大城市邦的希腊语Megalopolis来命名,用以说明这一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由纽约、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组成的功能性地域,在这一地域,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连绵分布,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产业高度集聚,形成主轴长600公里,人口3000万的城市密集分布地带。
在戈特曼对于城市群概念的表述中运用两个指标来界定Megalopolis,即,较大的总人口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首先,戈特曼将城市群的总人口规模下限定为2500万人;第二,戈特曼认为城市群的人口密度至少应达250人/平方公里,核心区密度应更高。
此外,戈特曼还指出了城市群应具有高稠密的城镇基础设施和高效率网络流通体系的鲜明特征。
他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将会沿着主要交通干道不断延伸。
也就是说,城市交通干道越发达,城市会不断演化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组合体,而周边的城市群体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以内部作用为主、多中心的云状结构,他同时指出“城市核”是比较明显的,“城市带”则在外形上是比较模糊的。
经济地理各区位理论主要观点及区别
简述各种区位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比较其主要区别主要观点: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在杜能假想的“孤立国”和企业经营农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纪人”的条件下,地租收入随距城市的距离和运费率的增加而减少;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而为某种作物耕作的极限;在市场中心即运费为零的点与耕作极限直接的连线为地租曲线;地租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运费率的大小;同种作物当运费率不变时,离城市越远农产品价格越低。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在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和产品的消费地和规模前提下,规定劳动力多数地点不能移动,劳动力成本固定且劳动力供给无限,总结了以下三个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劳动力指向论:在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企业离开最小的运费区位而增加的运费时,劳动力指向占主导地位;集聚指向论:当集聚的节约额比运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产生集聚。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大多数工业企业寻求利润最大的空间点,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利润最大点)是最优区位。
当一生产者成本下降,其市场领地扩大,从而占据其它生产者的市场领地,使空间上原有的均衡被打破。
4、区位的相互依附学派如果只有一个企业,无论在何点布局都能占据所有市场,如果又有一个企业进入,在两者竞争空间达到均衡时,一定是两者都在市场的中心点,如果产品有需求弹性,竞争的结果在空间达到均衡时两厂商一定是在市场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此时两厂商销量最大。
5、行为区位理论在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中,在平均费用与价格相等的区位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区位而不一定选择最佳区位;费用曲线与收入曲线的倾角越大,工业布局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平均成本较低,获利空间范围较大,企业在空间选择区位的余地较大,反之亦然;政府区位政策的差异造成区位条件的变化。
6、中心地理论不同规模的商业中心在空间分布按一定的规律呈等级分布;同级中心地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高一级中心拥有低一级中心地的全部功能;各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不取决于地域面积的大小,只取决于地区人口密度与人均购买力水平;空间大大小小的市场网络是一个等级系统,是一个多重结构的等级系统;良好的区位条件是各级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中南大学土建学院
一、经济学基本知识
(一)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问题的由来与资源配置的选择
自由物品: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 物品,如阳光、空气等等。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需要,经济物品总 是稀缺的。
(一)经济学的内涵
伊利和莫尔豪斯,1924年出版了《土地经济学原理》 1924年,美国土地学家赫德提出“楔形理论”。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土地利用 “同心圆模式”。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和“同心圆模式”进行了发展, 提出了“扇形模式”。
这些研究,将城市问题从单纯的工程技术领域拓展到社会 经济领域,从而为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 础。
边际学派(需求)
(二)经济学的分类
(1)微观经济学:自由竞争,无形的手——市 场 研究对象:消费者和厂商(生产者)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各种商品的供 给,怎样决定各种商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 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 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价 格。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问题的实质:如何分配与使用这些有多种用途但 为数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 的无限的需要。
按照某种标准确定出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 权衡为了实现各种给定的需要必须付出的代价。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并探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收入分配、消费行为等方面。
城市经济学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城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效益、城市就业和人口流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等。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本要素。
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城市经济现象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城市发展理论主要解释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和演化过程。
其中,坎特尔模型描述了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效益之间的关系,弗里德曼的城市增长极理论强调了特定行业和区域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城市经济会经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一理论揭示了城市经济演变的动态过程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了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及其形成与演化的机制。
该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如中心城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三、城市经济学的应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经济学提供了关于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产业布局和住房供给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优势,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城市管理中,城市经济学可以分析城市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与区域经济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城市和区域的经济活动、资源配置和发展机制。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定义、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经济考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定义城市与区域经济是研究城市与区域内外经济体系结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它以城市和区域为单位,分析地域内外的经济关系、资源配置和发展差异。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涉及城市化、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贸易与投资、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城市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过程中,城市人口占国家总人口比重的增加。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聚集,提高劳动生产率。
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劳动力可以更好地分享经验、传递知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其次,城市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城市中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合理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城市化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中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实现资源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城市与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由地理、历史、制度、资源禀赋等因素所引起。
首先,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例如,港口城市由于地处海岸线,有利于外部贸易和物流发展,相比内陆城市更有竞争优势。
其次,历史因素也会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些历史上曾经是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现代发展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
再者,制度因素也是导致城市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政策法规等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和市场发展。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经济学第3章
第三章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的空间价格与空间均衡理论及其渊源、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变化、替代效应与土地利用强度、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蔓延、城市土地制度与空间规划、城市住房市场与住房政策难点: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变化、替代效应与土地利用强度前言(一)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城市土地市场的空间价格与空间均衡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的基础),基于土地是城市中最核心的资源。
2.理论渊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826 年,《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说明围绕着一个中心城市,农业生产的分布呈现同心圆的状况,由内向外生产的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递减,表现为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生产方式由内向外有规律的空间分布。
(2)集约度递减的原因在于存在两种替代关系:一是交通成本与地租的替代关系,距离中心城市越远,交通运输的成本越高,导致生产者能够支付的地租越低。
二是随着地租的下降,生产者又会用土地来替代资本和劳动,从而导致了生产集约度的下降。
(二)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继承表现在其理论采用了杜能的单中心模型,即讨论围绕着一个给定的中心,经济活动如何分布;而作用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机制又沿用了杜能提出的两种替代关系。
2.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发展(1)研究生产用地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居住用地的空间选择和区位决定(2)在居住用地的分析中又讨论了住户的居住面积在空间中的变化第一节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变化(一)土地市场的竞标租金1.竞标租金厂商对单位面积土地的投标价格,它与土地的区位(单中心城市)相关,在生产成本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越高,厂商能够支付的土地租金就越低,“竞标租金”越低。
2.基本分析(1)假设城市的中心是商品市场(单中心模型),所有的厂商都要把产品运到市中心去销售。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导论一、引言城市是人类社会中最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自从人类从游牧社会演变为定居社会以来,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城市中的经济现象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中的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业机会、住房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通过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化引发了人口、土地、资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现象及其影响,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中各个行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分布情况。
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可以为城市产业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3. 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经济活动的扩大。
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增长模式,可以为城市发展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4. 城市就业机会城市就业机会是指城市提供的各类工作岗位和职业机会。
城市就业机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就业机会的分布和变化,可以为劳动力的流动和职业选择提供指导。
5. 城市住房市场城市住房市场是指城市中的房地产市场,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各类房地产产品的供应和需求。
高中地理必读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
高中地理必读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区域经济与发展是地理学中的关键概念,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必读的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这一重要概念。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组织和活动,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域性:区域经济与特定地理环境紧密相关,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差异明显。
2. 内外联系:区域经济通过内部的产业链和外部的经济联系,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3. 均衡与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形成均衡或不均衡的地域经济格局。
二、区域经济的分类与类型区域经济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其中比较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国际划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差距。
2. 按地理位置划分: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不同地理位置的经济发展面临不同的条件和挑战。
3. 按发展阶段划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三、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区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
根据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区域发展模式:1. 自然资源型经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支撑,如石油、矿产等。
但长期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2. 劳动密集型经济: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如纺织、制造业等。
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可能对此类经济模式造成挑战。
3. 技术创新型经济:以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为支撑,如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等。
这种经济模式可以带动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环境。
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1. 区域不平衡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距,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稳定。
区域经济地理基础理论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即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所遵循的主要规律是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与经济地域运动规律,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
首先,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固有现象。
自然分工伴随人类社会形成而形成,这种分工早期体现在男子作战、打猎、捕鱼,获取食物原料;妇女管家、制作食物和衣服。
正是由于这种原始的自然分工,人类才能在最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维持基本的生活,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早期社会分工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但各地区剩余产品种类不同,于是地区相互接触时引起产品交换,逐渐演化形成以产品交换为前提的早期部门分工与地域分工,促使人类社会逐渐由自然分工发展到社会分工阶段。
再后来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并且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部门大分工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现代城市的出现。
即使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所以劳动地域分工首先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始至终的永恒现象。
其次,劳动地域分工是劳动部门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和落实,是劳动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
劳动部门分工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没有劳动部门分工,也就不会有劳动地域分工,有了部门分工,就必然要把各个部门落实在具体地域上。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部门分工越分越细,地域分工将不断深化,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
绝对利益学说和相对利益学说都表明各地区并不是完全生产相同产品,而是依据地区资源禀赋情况,遵循比较利益的原则,把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落实到各自有利的地域上,从而实现地区间的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地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及概念辨析(一)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带理论渊源概念辨析
论文摘要:“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探讨和规划对于促进中国转轨经济中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城市群发展的角度寻找“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界定其理论内涵,辨析相关概念,以期为日后城市经济带理论的后续问题探讨奠定基础。
一、城市经济带的理论渊源
在理论上,城市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属于城市群理论范畴之内。
城市群理论的研究源于欧美,在国外的文献研究中,从1910年美国学者库恩最初提出都市地区的概念,到1915年英国学者帕特里克·格内斯提出组合城市的定义,以及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弗塞特提出城镇密集区的概念,迄今为止,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也是最先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最初的城市群概念Megalopolis。
戈特曼把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域用原意为巨大城市邦的希腊语Megalopolis来命名,用以说明这一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由纽约、普罗维登斯,哈特福德、费城、巴尔的摩等一系列大城市组成的功能性地域,在这一地域,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连绵分布,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产业高度集聚,形成主轴长600公里,人口3000万的城市密集分布地带。
在戈特曼对于城市群概念的表述中运用两个指标来界定Megalopolis,即,较大的总人口规模和高密度的人口分布。
首先,戈特曼将城市群的总人口规模下限定为2500万人;第二,戈特曼认为城市群的人口密度至少应达250人/平方公里,核心区密度应更高。
此外,戈特曼还指出了城市群应具有高稠密的城镇基础设施和高效率网络流通体系的鲜明特征。
他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将会沿着主要交通干道不断延伸。
也就是说,城市交通干道越发达,城市会不断演化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组合体,而周边的城市群体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以内部作用为主、多中心的云状结构,他同时指出“城市核”是比较明显的,“城市带”则在外形上是比较模糊的。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在国内对城市群的理论研究中,基本上是继承了国外对城市群的概念界定,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对“大都市圈”、“经济带”的研究。
国内学者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大都市圈理论的,我国城市地理学家周一星先生对城市群的概念提出得比较早。
他认为,将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城市群与西方大都市连绵带和相类似的新型城市群空间组织形式相比较,都可以称之为大都市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区(简称MIR)。
他认为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
此外,我国学者周起业、刘再兴等人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大都市圈是“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
通过它们使大城市同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与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组成了全国的经济网络。
经济网络是以大城市为依托,组成大城市经济圈,按大城市经济圈来安排地区生产布局。
”高汝熹教授则在“论中国的圈域经济”一文中首先明确了“大都市经济圈”的定义,他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
此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在1993年的研究中也提出“大都市圈,也就是某一城市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同它邻区划或外围化的地区形成紧密经济联系的一体化经济区”。
国家计委宏观院出版的《长江地区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书把大都市圈定义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同其有经济内在联系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相组成的,其经济吸引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另外,曾坤先生把城市协作区定义为“以一个特大城市或一组密切相关的大城市为核心并联结周围地域所组织起来的经济协作区”,城市经济协作区“更讲求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和辐射作用”。
沈立人先生也认为“大都市圈是以大都市为核心,超越原来边界而延伸到邻近地区,不断强化相互的经济,最后形成有机结合甚至一体化的大区域,又称大都市地区或大都市连绵区。
”除此之外,代合治(1998)、薛东前(2000)、周玲强(2000)、姚士谋(2001)也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城市群的定义和特征,相对而言,姚士谋给出的定义则比较完整,考虑到了城市群的经济职能、地区空间概念和自然要素等,即,城市带(或称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城市群以及都市圈经济研究的发展,出于研究问题的立足点和角度不同,逐渐出现了对“城市经济带”如“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京广经济带”、“环城经济带”“交通经济带”等相关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就“经济带”的确切概念而言,学界尚未给出确切的含义,至今对其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亦未达到广泛的共识。
二、城市经济带的内涵界定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综述及分析,笔者认为,首先对于“城市经济带”概念的理解应该涵盖在城市群的理论范畴之内。
我国学者在国际认可的城市群理论基础上,对于“大都市圈”、“城市经济协作区”和“大都市圈内的城市群”的内涵界定是基本一致的,集中体现了城市群或都市圈的非行政区划性、交通空间网络特点、经济社会联系,以及城市核的辐射集聚特点。
其次,在以上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中,高汝熹教授对于“大都市经济圈”的定义与曾坤先生对“城市经济协作区”的表述则比较接近于“经济带”的概念。
特别要指出的,笔者认为,姚士谋(2001)对于“城市群”概念的理解中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对“城市经济带”的解释,他认为“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都有与其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开发建设,许多城市最终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经济。
在该经济带内,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城市构成城市网络。
各城市相互嵌套,形成以城市为节点交通线密切联系的地域网络,形成有特色的多层次开放的城市群网络体系”。
此外,南京理工大学的朱英明博士(2004)对“城市群经济空间”的界定进一步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传递出“城市经济带”的涵义,即“城市群经济空间”是城市群区域的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
此外,张文尝、金凤君等(2002)还侧重从交通网络的角度给出了交通经济带的定义,认为交通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
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系统;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
笔者认为,作为地区竞争的两种经济发展表现形式,城市经济带与都市圈所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城市经济带”的内涵更强调某交通运输干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经济带的发展依托于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交通轴两侧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的狭长带状经济区域。
如,我国的京津塘经济带、哈大齐经济带等。
而都市圈则更强调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增长极,由此形成发展程度和特点不同的内、中、外都市经济圈层,如,英国的“伦敦都市圈”和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等大都市圈。
可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城市经济带的一般内涵:“城市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一个或两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彼此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具体来说,“城市经济带”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其发生、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其主要的动力源是作为城市经济带内核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其
景观表现是城市和产业所构成的城市组群和产业集群;其本质联系是城市经济带区域内城市间和产业间存在的经济联系网络。
城市经济带作为一种较高发展水平的经济区域,其固有的内在联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城市经济带中的城市是以节点或非节点的方式进行相互作用的聚集体,产业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