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剖析

合集下载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呐喊彷徨的思想。

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深沉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呐喊和彷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呐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信息,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也需要呐喊,需要寻找出口来释放压力。

有的人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人选择在朋友圈里倾诉自己的心声,有的人选择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感受。

无论哪种方式,呐喊都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宣泄,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

当我们感到压抑和困惑的时候,呐喊可以让我们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有人会听到我们的声音,有人会理解我们的情感。

呐喊是对内心的一种关怀和呵护,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表达。

然而,与呐喊相对的是彷徨。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彷徨。

彷徨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追问和探索。

当我们面对着各种选择和抉择的时候,内心往往会产生彷徨。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彷徨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和忧虑,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然而,正是在彷徨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成长,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彷徨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审视和反思,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呐喊和彷徨。

呐喊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和释放,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关怀和呵护。

彷徨是对未来的一种追问和探索,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正是在呐喊和彷徨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呐喊和彷徨,让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的道路。

愿我们的思想在呐喊和彷徨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鲁迅研究】第二章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

【鲁迅研究】第二章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

《长明灯》 1925年的小说 批判封建主义并热情赞 颂反封建民主战士的作品。疯子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疯子”,实际上是又一个被迫害的反 封建民主战士的形象。他却要坚决地“熄掉长明灯”。
他没有丝毫“劝转”吃人者的打算,更不怕封建统治者的 威胁迫害,勇敢地发出了“我放火”的战叫,表现了作者 彻底烧毁万恶的封建社会的坚强意志和不妥协的反封建 的战斗精神。
四、反映被压迫的劳动妇女问题
1.《祝福》祥林嫂这个“回头人”出嫁的悲剧,深刻地反 映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从而 表明了只有彻底地推翻旧制度和旧礼教的反动政治,才 能使祥林嫂那样的劳动妇女们得到真正的解放。
2.《离婚》爱姑形象的塑造,有力地说明了被压迫人民必 须克服自身的思想弱点,才能进行更坚决、更彻底的反 抗斗争。
反映出鲁迅在苦闷中追求,在探索中前进的思想。正如 他在扉页上引用的《离骚》中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两者的艺术成就
《呐喊》和《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国的文坛,标志着中国文学现 代化时代的到来。
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开拓 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给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提供 了艺术圭臬。
它最早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为中国现代文学的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辛亥革命前 后、五四时期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的社会现实生 活面貌,揭示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总结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作者所关注 和探索的中国革命的一些其他的重大课题。
写作于1921年的《故乡》反映了旧中国军阀混战下农村 破产、凋敝的真实图景。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第二讲小说《呐喊》《彷徨》

鲁迅第二讲小说《呐喊》《彷徨》

第三、世界意义。阿Q身上的弱点, 也是世界各个民族都具有的共同弱 点。首先是奴性心理,这在所有专 制社会、专制国家里都有的一种性 格特点。其次,退一步的妥协心理, 又次,如钱钟书所概括的“酸葡萄 心理”,再次,如唐· 吉诃德的盲目 的乐观主义等。
(三)艺术特点——怎样塑造了阿Q这 个人物形象? 1、注重从灵魂深处揭示人物的特点。 2、注重从细节处表现阿Q的特点。 3、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阿Q的特点。 4、用讽刺和政论的手法表现阿Q的特 点。 5、用喜剧的外表表现悲剧的内涵。
第一类:辛亥革命前后反清封建的先驱者, 有夏瑜、狂人、疯子等,主要特点是孤身奋 战; 第二类:辛亥革命前后,封建制度特别是封 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有孔乙己、 陈士成(《白光》),从精神到肉体被摧毁; 第三类:辛亥革命时的激进派,革命失败后 的颓废者,有吕纬甫(《在酒楼上》)、魏 连殳(《孤独者》),由于没有找到先进的 精神力量,终于被封建势力打败;
4、怎样表现“吃人”意象——艺术特色问题: 总体上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 第一,双重人称叙事,便于表现正常和病态即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第二,日记体形式的运用,一是打破了中国传 统小说有头有尾的叙述模式,二是有利于表 现狂人独特心理,即不受时空的限制,信笔 所致,任意挥洒; 第三,写实与象征结合,总的说写人是写实的, 主题是象征的,但写实中有象征,象征中有 写实,便于表现狂乱合理性的统一。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点
• 首先,更新小说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 作的理论基础。鲁迅将小说创作与反帝反封建 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启 蒙主题。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 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 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用小说 来启迪人生,参与历史的发展,鲁迅以自己的 理论倡导特别是创作“实绩”不仅更新了传统 小说的观念,而且创造性地为我国现代小说的 发展,确立了一个健康的、真正有生命力的文 学主潮——“文学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主潮。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新文化运
动的发端,也是现代文学的开始。

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是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出现。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发表了近现代史上第一篇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
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
的独立创造,以建立起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例如:《狂人日记》(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等。

2、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
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例如:《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祥林嫂最后的“肖像”等。

总上,鲁迅的《呐喊》、《彷徨》通过独特的取材,视角和模式,向人们展示了其“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内蕴;所建立的现代小说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传统文学艺术经验的结果。

因此,不愧为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简述《呐喊》、《彷徨》的主题
解析: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主题为:揭示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扩展:
一、《呐喊》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

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二、《彷徨》
小说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部分简答论述提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部分简答论述提纲

1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2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略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

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它们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述一个社会转型期激变的社会现实,探究人们在新社会制度下追求自由的渴望,以及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等内容。

这两部小说都以叙述视角进行描写,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投入更加深入,以更加细腻的语言对人物的痛苦命运进行描绘。

从叙述视角来看,“呐喊”用袁景睿的内心世界作为主视角,以袁景睿的思想活动来反映外部生活变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彷徨”则以蒋大夫的精神世界构成主要视角,从而反映出蒋大夫在新社会体制下对自由性与权利实现的渴望。

“呐喊”主要通过袁景睿的精神变化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他在新社会的到来下,从一个靠传统思想维持的镇守者转变为一个勇敢的新时代的倡导者,他的内心世界被社会变革的火焰推动着,一路走来,他的精神世界也在时间的滚动中不断完善,历经痛苦的心理变化进而实现思想的成熟。

同时,“彷徨”则以克苏鲁主义的思想主导,蒋大夫以自己痛苦的心理变化为主线,他逐渐放弃自我,大胆地勇敢地投身到社会改革之中,彷徨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蒋大夫以自己无法逃脱的心苦为象征,领略改革新社会的动能。

由此可见,在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都以叙述视角表达了时代浪潮变迁的内在震撼,以人们对新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追求为核心,不断探索生活的本源。

就叙述视角来说,这两部小
说都融合了客观事件与主观思想,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新老矛盾交织的时代洪流之中,最终实现的社会改革的希望。

鲁迅作品分析

鲁迅作品分析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

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

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

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

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

“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中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封建传统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小说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为封建传统蒙蔽的一般群众,他们自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

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人吃人的普遍性。

而封建礼教又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

小说中“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但他所遵奉的礼教观念决定了他要遵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向则集中体现了在传统封建社会里,那些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实际上起着帮助统治者吃人的作用。

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

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指肉体的“吃人”,而更是精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

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日记》的主题,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

鲁迅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如果说《狂人日记》是这场人肉筵宴的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

二、《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1、权势者的形象:《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阔人”,与传统伦理道理在本质上是合二为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又总是为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所笼罩着,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就是其自私、狭隘、冷酷的本性。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

2、卫道士的形象:《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

(一)思想方面:
1、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

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

2、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

3、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二)艺术方面:
《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浅析《呐喊》《彷徨》的创作艺术特点

浅析《呐喊》《彷徨》的创作艺术特点

浅析《呐喊》《彷徨》的创作艺术特点朱哲影陈艺航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鲁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冲破传统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第一个凶猛的闯将;《呐喊》和《彷徨》所开辟的也正是这样崭新的文场。

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几乎从《呐喊》一出现,就已经有口皆碑。

其短篇小说散记体的形态结构,紧密联系主题与结构的开端与结尾,结合传神的性格白描与肖像刻画,创造出一篇篇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不朽篇章。

关键词:散记体开端结尾性格白描肖像刻画一、直抒胸臆的散记体的形态与结构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因创作形式的新颖多变被称作是文坛创造新形势的先锋。

但就鲁迅短篇小说的总的形态来看,吕荧先生曾称“鲁迅的小说,一般的说来是散记体的形态,它的结构是直述的散记”[1]。

尽管如《药》《明天》《风波》《弟兄》《长明灯》等,也描写了许多人物间的复杂关系,采取了复合的结构,注重情节的布置,但在《呐喊》和《彷徨》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散记体的形态与结构,它们不是以委婉曲折见长,而是以主题为中心,布局采取了直线起伏的结构,直白地倾诉并尽情的呐喊,把情节推向高潮。

(一)直述的散记体直述的散记体的作品中,一般都是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出现作袒露灵魂的自述。

这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艺术手段,但是却需要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生动、精确的语言,含蓄、洗炼的叙述与描写。

鲁迅小说中不朽的作品,如《狂人日记》、《伤逝》都完美地展现了如此的结构与特点。

一篇是以“日记”的面貌出现,而另一篇则采用的是所谓的“手记”的形式。

表面上来看,作者仿佛是在那里自如地点染,随即成篇。

实际上无论是结构布局亦或是情节结构,都需要作者围绕主题塑造人物,匠心独运,进行周密的安排。

(二)以“我”作为主人公或目击者的散记体在《呐喊》《彷徨》的创作里,散记体的又一表现形式便是以“我”作为主人公或目击者出现在作品里,或是作赤裸的自白,借文中人物主观地直抒胸臆;或是以目击者的身份,记叙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和经历。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界伟大的文学家,其代表作中,《呐喊》和《彷徨》受到许多
读者的喜欢与追捧。

这两部作品的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以"嘲讽式的思考"自觉抵抗于极其严
重的"意识形态局限",表达了大量的反抗精神与时代气息。

首先,在《呐喊》中,鲁迅以另类的视角表达了反抗精神。

这种反抗精神是以"嘲讽"
的思考方式背弃传统价值观念,追求另一种价值世界的内心表达。

姚立夏实验了许多较为
封建的经典框架,但是得不到期望的满足,反而只会让他感到空虚和收获一片悲壮。

可以说,《呐喊》展示出了一种叛逆及其精神勇气,旨在表达鲁迅自身反抗意识形态局限的感受。

其次,《彷徨》也通过"嘲讽式思考",强调了其反抗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窦娥,在小
说的前两章就已经清晰地表现了其强烈的反抗意识,即对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模式的抗拒。

尤其是窦娥与老荆的戏剧式冲突,以及涉及到的社会现象,表现了鲁迅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也是片中重要的反抗比例。

最后,这两部作品都通过"嘲讽式思考",体现了反抗精神,来反映当时许多现实社会
现象。

鲁迅在这两部作品中,采用不同的手法,对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局限的情况进
行了深入的探讨,既给新的思想带来了激励,也为改变社会状况提供了参考。

简述《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简述《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简述《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1. 独特的叙事结构
- 横断面式结构
- 纵剖面式结构
2. 典型的人物塑造
- 白描手法的运用
-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 不同的人物有着极具个性的语言。

如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通过这样迂腐、自欺欺人的语言,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

再如阿Q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种自欺欺人、盲目自大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 复杂的人物性格
3. 深刻的主题表达
- 通过人物命运反映社会问题
- 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的批判
4. 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 象征手法
- 对比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前者带有更多的革命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着重揭露封建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呐喊声音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的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

后者流露出作者忧郁彷徨的情绪,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封建余孽并着重对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探索,批判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软弱性,显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一、这两部小说的的内容题材(一)、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深入描写。

农民问题是鲁迅小说中提出来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1920年8月,鲁迅写的《风波》,是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

它取材于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

小说通过辫子去留问题,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风波,批判了辛亥革命不彻底,揭露封建顽固派妄图复辟帝制的反动性,说明农民的觉醒还有待于教育等问题。

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就是塑造了农民典型形象的《阿Q正传》和《故乡》。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小说,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作品。

作者通过阿Q悲剧的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和经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故乡》通过闰土前后形象变化的对比描绘,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益破产的悲惨景象,写出了农民在兵匪豪绅的重重压榨下日益贫困的灾难。

《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最悲惨的典型来塑造的。

这个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吃人本质。

鲁迅的小说善于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命运,展示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发掘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

在鲁迅之前,还没有一个作家像鲁迅那样以平等态度对待农民,还没有一篇描写农民的作品像鲁迅作品那样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展示了如此深广的历史图景。

在七斤、闺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身上,作品不仅表现了作为劳动者的农民的美德,还以更多的笔墨,反映了由于经济剥削而受到的肉体上的痛苦,描绘他们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据鲁迅的理解,没有启蒙主义的革命教育,农民不摆脱封建主义的种种思想影响和毒害,是无法彻底翻身的。

因此他除了描写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外,也深刻地批判了他们身上的各种弱点:冷淡、麻木、不觉悟、不团结,甚至把别人的痛苦当作鉴赏和娱乐的材料。

(二)、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着重描写。

鲁迅以利于民主革命和寻求解除人民苦难的力量为出发点,描写知识分的形象,在“五四”到一九二五年的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前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产物。

这类知识分子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处于这个阶级的底层,终生潦倒没着落的人。

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另一种是身处上流社会,仇恨一切新事物,疯狂咒骂“五四”新文化,宣扬复古倒退,积极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效劳的人。

如:《肥皂》中的高老夫子,《兄弟》中的张沛君。

鲁迅通过这些典型揭露了封建知识分子以“清高”的外衣掩盖着腐朽的资产阶级本性,揭露了封建复古派的反动本质,对于当时的文化革命和文化运动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类是从辛亥革命以前到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带着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在革命高潮中,这些是首先觉悟,有志气,有作为,有民主革命的思想,敢于斗争的民主革命战士。

但在革命低潮时期,封建黑暗势力依然强大压迫着的时候,他们却软弱了,有的甚至妥协了。

如:《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中的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是辛亥革命以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

第三类是接受了“五四”思想,有作者的影子在内的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如:《一件小事》和《故乡》中的“我”,便是这样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小说中还塑造了对反封建争民主的重大主题起重要作用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如:《狂人日记》、《药》和《长明灯》里的“狂人”、“夏瑜”、“疯子”。

通过对鲁迅所描写的几个方面的人物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作品歌颂了革命者的同时,批判他们脱离群众,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问题;对于农民,作品揭示出他们不能不革命的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可是封建阶级的思想和传统势力却把他们紧紧地束缚住,不解脱这些束缚,不启发他们的觉悟,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的问题;而知识分子呢,除了封建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外,他们中的许多人是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分子,但他们带着个人主义的思想,行动往往是软弱动摇的,当他们没有和工农群众结合以前,他们是一事无成的。

知识分子的自由,解放等问题,都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

这就是鲁迅从被压迫群众的角度,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几个重要阶级、阶层的命运和动向以及所做出的艺术上的结论。

它表现了鲁迅小说的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成就。

同时,他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表现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二、这两部小说反映出的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一)、鲁迅的写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鲁迅根据现实生活的逻辑,客观地处理小说的主题,安排小说的情节,刻画小说的人物,因而他所写的小说,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鲁迅的现实主义植根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且自觉地与革命前驱者取同一步调,以发展的观点观察生活,思索生活,描写生活,因而使许多作品在严峻的现实解剖中时时闪烁着明天的亮光。

鲁迅的现实主义,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优点,吸收其中人民性和爱国主义成分,另一方面也接受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养分,所以,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比世界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具有更高、更新、更深刻、更富于战斗性的特色。

鲁迅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

无论是鞭挞还是鼓励,是唾弃还是赞扬,他的笔墨始终没有离开社会现实。

他宣判了封建主义的死刑,揭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要求知识分子摆脱“空虚”和“动摇”,同时对广大农民的革命觉悟寄予殷切的期望。

在《狂人日记》里,作家以“吃人”两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在《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离婚》等篇中,鲁迅以极端嫌恶与鄙视的感情去揭发地主老爷的凶恶和可憎的嘴脸,无情地暴露他们的丑恶灵魂与罪恶行径。

由此可见,鲁迅反封建是彻底的,革命是坚决的,战斗是勇猛的,这是一般批判现实主义所不可能做到的。

(二)、在选材和题材的开掘上是严谨深刻的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中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创作原则。

所谓“严”的原则,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生活出发,精心选择有社会意义的,有战斗力的,能反映时代特点的题材。

题材选好以后,要加以处理。

赋予它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之发挥最大的战斗作用,这就是“深”的原则。

如:《药》写的是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

用人血馒头治病与革命者被害,本是各不相关的事,如果单单叙述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病教儿子命,吃人血馒头,顶多不过表现他的落后无知,不可能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然而在鲁迅的艺术雕刀下,进一步的“开掘”,把一个革命者的牺牲与用人血馒头治病,各不相关的事联系起来,揉合成一个故事整体。

夏瑜一腔热血为穷人,却不但不能救穷人出苦难,还不能被穷人所理解;夏瑜烈士的鲜血在敌人的屠刀下飞溅,却被善良而穷困的华老栓们争着吞食。

这一幅经过鲁迅深刻开掘,精心构思和着力渲染的奇妙的艺术图景,是怎样的一幕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这不但表现了长期封建统治造成的人民的愚昧、麻木无知,而且表现了革命者的寂寞和可悲的命运,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沉痛教训,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

(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杂取法”鲁迅写人物并不是用一个现实人物,而是采取很多类似的现实人物做模特儿。

他认为塑造典型形象的方法有二:“一是专用一个人……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作者一向采取后一方法。

他多次说过,他的人物模特儿,“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这里所谓的“杂取”和“拼凑”,不能理解成互不联系的人物性格的杂凑。

人物的社会属性,性格特征及其复杂的内容,是经过作者的长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之后,集中刻画一个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