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哪些

合集下载

临床骨折愈合分期、愈合机制、临床愈合标准及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区别特点

临床骨折愈合分期、愈合机制、临床愈合标准及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区别特点

临床骨折愈合分期、愈合机制、临床愈合标准及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区别特点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概述骨折是骨力学完整性与连续性的丧失,同时也包括局部软组织与血管的损伤。

骨折愈合是骨折断端间的组织修复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骨折的愈合过程,最终结局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有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等两种形式,骨折稳定程度决定愈合方式。

一期愈合一期愈合即直接愈合,多见于骨折复位和行坚强内固定后,骨折断端在短时间内即通过哈佛系统重建而直接发生连接。

X 线片上并无明显外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消失,特征为愈合过程中无骨皮质区吸收,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的板层骨取代,达到皮质骨间直接愈合。

在骨折断端稳定、对位对线好、断端紧密接合时才能达到一期愈合。

嵌入性骨折、干骺端骨折和椎体骨折由于断端骨面交错造成直接接触,也可发生一期愈合。

一期骨折愈合只发生于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并施行坚强内固定使骨折块之间的应变显著减低时,此时骨形成细胞为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围间充质细胞的骨原细胞,演变为成骨细胞,极少或全无骨膜反应发生,无骨痂形成。

1、一期愈合模拟图2、一期愈合必备条件无骨痂形成的骨折直接愈合必备的条件是骨折处需绝对稳定。

骨折端加压稳定内固定,达到骨折端及植入物间牢固结合,避免断端间任何移动:①必须将骨折端准确加压固定而获得稳定性,这种加压固定须能承受足够负荷,使骨折端在变形力作用下保持紧密接触。

②骨折直接愈合更进一步决定性要求是骨折局部必须有丰富的血液供给,不仅与骨折本身造成的血管损害有关,依赖于手术过程中对软组织及骨处理。

二期愈合二期愈合又称间接愈合,是骨折愈合最基本方式,是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两种成骨方式结合,有骨痂形成,临床上大多数骨折是通过二期愈合方式达到愈合的。

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二期愈合分为常见4 个阶段:1、血肿及肉芽组织修复期(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进出骨膜的血管、髓腔内血管及骨单位内血管均断裂,大量血液聚集于骨端及周围,形成血肿。

常见骨折临床愈合要多久

常见骨折临床愈合要多久
8 1 周 ~2

般来 说 ,骨折 的临床 愈 合
疗 ,通过 外 固定保 证 骨折 对
位 对线 良好 而达 到 骨折 临床愈 合 以去 除 外 固定 ,但 还 不 能 负重或
48 ~ 周 标 准 为 叩 击 的理 论标 准。 骨折 临床 愈 合后 可 . 无 2局 部无 异常活动 ; .
据《 大众健康报 》
46 ~ 周 情况 下 ,上 肢 能平举 一 公 斤重物 合 后 3 6 月 。  ̄个 8 1 周 达 1  ̄0 分钟 ,下肢能 连续 徒手 步行3
编 辑 / 明 建 赵
内、 外及后踝 部骨折 4 6 ~ 周 分钟 , 不少于 3步。 并 0
— iz o6 yj n 6 . lh a o 连 续 观察 2 ,骨折 处 不 变 E ma : a 13oi @13tm 周
桡 骨远端 骨折
股 骨颈骨 折
46  ̄ 周 痛 :
从 事体力劳动 ,只能进行一些功
真 正达到 骨折愈 合还 需要 一 个很
股 骨转子 间( 隆 间) 粗 骨折
股 骨干骨 折 髌 骨骨折 胫 腓骨 骨折 8 1 周 ~2
3 片显 示 骨折线 模糊 , 连 能锻 炼及 循 序 渐进 的 关节 活 动 。 . X 有 续性 骨痂 通过 骨折线 ; 4功 能测 定 : 解 除 外 固 定 长 的过 程 ,一般 是在 骨折 临床 愈 . 在
出来 的。2 多岁 的年 轻人 , 0 七、 经常 不 由自主地打 哈欠。 许 多 由于 用 电脑 或不 注 意
八 、 由 自主地 常用手托 腮。 走 路 姿 势 而过 早发 生 了脊 不 九 、 习惯 于把脚 放在 椅子 上 柱 问题 。
或者桌子 上。

粉碎性骨折青枝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粉碎性骨折青枝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粉碎性骨折青枝骨折临床愈 合标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粉碎性骨折概述 • 青枝骨折概述 • 粉碎性骨折与青枝骨折愈合标
准比较 • 粉碎性骨折愈合标准 • 青枝骨折愈合标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
明确粉碎性骨折和青枝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为医生提供诊 断和治疗依据。
背景
粉碎性骨折和青枝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它们的愈合标准 ,医学界一直在研究和探讨。了解这两种骨折的愈合标准有助于 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4
粉碎性骨折与青枝骨折愈合标 准比较
愈合时间比较
粉碎性骨折
由于骨折碎片较多,愈合时间相对较 长。通常需要数月至一年左右的时间 才能达到临床愈合标准。
青枝骨折
骨折端未完全断裂,愈合时间相对较 短。一般只需数周至数月即可达到临 床愈合标准。
愈合质量比较
粉碎性骨折
由于骨折碎片较多,愈合过程中容易出现骨痂形成不良、骨不连等情况,影响愈合质量。
并发症监测
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患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血 栓形成、缺血性骨坏死等。
06
青枝骨折愈合标准
骨折端稳定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稳定性评估
通过X线检查,观察骨折端是否稳定,有无 明显移位。
移位程度判断
若骨折端有轻度移位,需判断移位程度是否 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骨折愈合后功能不
临床表现
骨折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可 伴有骨擦音或骨擦感。
诊断依据
X线检查可见骨折部位骨质碎裂成多块 ,骨折线呈T或Y型。
03
青枝骨折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青枝骨折是指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的骨折。

简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简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简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X线特征:骨折图案及缝合情况及骨折片联合闭合程度,可见骨折线及线节点痊愈状态,是否出现骨质化或骨质坏死,及骨质恢复情况。

二、临床感觉检查:发现收缩、碎裂痛及指压痛,并可触及骨折片,诊断骨折定型。

三、运动功能检查:检查运动范围及力级,诊断骨折活动程度及收缩情况,诊断椎体复位情况及功能恢复程度。

四、疼痛检查:通过慢性疼痛的变化,确定骨折的愈合程度。

五、对比检查:对比检查可以检测骨折处的组织及细胞的变化,以及关节及肌腱的复位性。

以上几方面是评价骨折愈合的关键,包括X线特征检查,临床感觉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疼痛检查和对比检查,需根据具体病例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及早期恢复功能。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骨性愈合是指骨折愈合的过程,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生物学和机械因素的协调作用。

在骨性愈合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来保证骨折部位的愈合质量。

骨性愈合标准是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愈合质量进行评估的标准,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指导治疗和康复。

首先,骨性愈合标准包括骨折愈合的时间。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的时间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例如,简单的骨折通常需要6-8周的时间来愈合,而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医生可以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来评估骨折的愈合时间,以指导患者的康复计划。

其次,骨性愈合标准还包括骨折愈合的质量。

骨折愈合的质量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和临床评估来进行评估。

X射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包括愈合的程度和愈合的位置。

临床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情况,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判断骨折的愈合质量,指导患者的康复治疗。

此外,骨性愈合标准还包括骨折愈合的稳定性。

骨折愈合的稳定性是指骨折部位的稳定程度,它可以影响骨折的愈合质量和时间。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的稳定性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治疗的方法。

例如,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的稳定性,以促进愈合。

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评估骨折的稳定性来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

总的来说,骨性愈合标准是指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愈合时间、质量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的标准。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指导治疗和康复。

因此,对于骨折患者来说,了解骨性愈合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骨折愈合的挑战,促进康复。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五条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五条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五条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

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了解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对于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五条内容。

1. 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是指从骨折发生到骨折愈合完成所需的时间。

一般来说,骨折愈合时间与骨折的类型、位置、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

通常情况下,简单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而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骨折愈合程度。

骨折愈合程度是指骨折部位的骨头是否完全复原。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X 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骨折愈合程度。

完全愈合的骨折表现为骨头连续、骨皮质结构完整,而未愈合的骨折则表现为骨头断裂、骨皮质结构不完整。

根据骨折的愈合程度,医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或者调整康复方案。

3. 骨折功能恢复情况。

骨折愈合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骨折功能恢复情况是指患者在康复训练后,受伤部位的功能是否得以恢复。

一般来说,骨折功能恢复情况可以通过患者的活动能力、疼痛情况、关节活动度等指标来评估。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4. 骨折并发症情况。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等。

骨折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情况,甚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骨折并发症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5. 骨折后的功能评估。

骨折愈合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以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情况。

功能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在骨折愈合后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功能评估也可以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帮助其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总结,了解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对于骨折治疗至关重要。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后期: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骨折愈合的标准
(一)临床愈合标准
1.骨折部无压痛及沿肢体纵轴无叩击痛。
1.2 原始骨痂形成期
外骨膜对这类骨折的愈合起重要作用,通过形成桥梁骨痂有稳定骨折端的能力。骨折后24h内,骨折端附近的外骨膜开始增生、肥厚,以后骨膜血管网弯曲扩张,新生血管长入骨膜深层开始膜内化骨。外骨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增殖较快,在几天之内,外骨膜深层细胞在靠近骨折线处形成明显的环状物,并牢固地附着于骨折断端活的或死的骨皮质上,这便是骨膜骨痂(大鼠骨折第3天开始形成骨膜骨痂)。骨膜骨痂继续生长大约到第8-9天停止,等待着软骨的成熟。在第3天,肉芽组织中的间充质细胞沉着在已剥离了骨膜的骨折断端上,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第5天开始形成胶原,随着毛细血管的萌发生长,穿透骨膜纤维膜进入软骨,开始了软骨内骨的形成,最后在骨折断端形成桥,骨膜骨痂只是这个桥的桥台(abutment)。与此同时,骨髓和内骨膜通过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形成内骨痂。随着血肿的机化,纤维组织经软骨骨化使内外骨痂相连,完成初步愈合。
外骨膜成骨细胞增殖,在软组织丰富区较明显,特别在肌肉附着处,因为这是骨痂血运的来源。在胫骨骨折时前侧无外骨痂,后侧和其他部位有外骨痂,正是这个原因。骨痂血管造影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外骨痂血供,绝大部分起源于骨膜外组织,特别是骨折端周围的肌肉。外骨痂的生成量取决于骨膜损伤程度和完整性。充填于骨折端和被剥离的骨膜下的、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组织大部分转化为暂时性的软骨,最终被骨代替。软骨细胞经增生、变性、骨化与成骨的过程,称之为软骨内骨化,这一过程与骨骺生长板的软骨内骨化过程相似。软骨细胞也经过4个发育时相,Robert对新西兰家兔骨折模型不同时期的骨痂进行形态学分离,分为未分化的肉芽组织、增生的纤维组织、软骨骨痂和钙化骨痂。对这4种形态的组织进行生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生化活性方面这4种组织也与生长板中的4个带类似。

何为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简答题

何为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简答题

何为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简答题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是指骨折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状况和达到愈合的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控制:骨折治疗过程中,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临床愈合标准要求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2. 活动能力恢复:骨折治疗后,患者的活动能力需要逐渐恢复,临床愈合标准要求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3. 骨折稳定性:骨折治疗后,需要评估骨折的稳定性。

骨折愈合标准要求骨折部位恢复稳定,能够承受正常的压力和负荷。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

愈合标准要求骨折部位形成均匀的骨痂,骨折线消失或明显减弱。

5. 临床症状消失:骨折愈合标准要求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如肿胀、疼痛等。

总之,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是指通过疼痛控制、活动能力恢复、骨折稳定性、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评估,判断骨折是否恢复正常功能,并达到愈合的标准。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

骨折康复诊疗常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李刚一.定义: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

二.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三.诊断标准:1.外伤史骨折患者都有外伤史。

外伤也是引起病理性骨折的重要因素,尽管引起骨折的暴力不大。

2.疼痛与压痛骨折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与压痛。

3.局部肿胀骨折时骨组织或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局部肿胀,有些还会出现瘀斑,血肿的部位及大小对判断骨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很有帮助。

4.畸形骨折移位大者可出现肢体畸形,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移位较大造成的。

5.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疼痛,肌肉反射性痉挛,肌肉失去骨应有的杠杆作用以及软组织,特别是合并有神经损伤时,会丧失正常功能。

6.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在检查或移动患肢时会出现异常活动及骨折断端摩擦的骨擦音,而且畸形会更加明显,这是骨折的重要表现。

7.x线检查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骨折类型的可靠方法。

四.康复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折复位,固定后的:1.促进骨折愈合。

2.防止并发症发生。

3.早期功能恢。

五.康复评定:1.评定内容①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是否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肌炎;②关节活动度;③肌力;④肢体长度及周径;⑤感觉功能;⑥ADL能力,对上肢骨折患者重点评定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例如穿衣,洗漱,清洁卫生,进餐,写字等。

骨折愈合标准和复位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和复位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和复位标准《骨折愈合标准和复位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咱们今天来聊聊骨折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骨折在生活里还挺常见的呢。

不管是运动不小心,还是意外摔倒,都可能发生骨折。

那骨折之后怎么知道它是不是长好了呀?还有,医生在处理骨折的时候,怎么才算是把骨头复位得比较理想呢?这就涉及到骨折愈合标准和复位标准啦。

这两个标准可是相当重要的,就像是给医生和患者的一个指南,能让大家心里都有个数。

今天呢,咱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两个标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适用范围这个标准适用的范围可广啦。

首先,在医院的急诊室,要是有人骨折被送进来,医生初步判断骨折情况以及后续治疗方案的时候,就要参考这些标准。

比如说,一个小伙子在篮球场上不小心摔倒,手臂看起来骨折了,医生会先根据复位标准来尝试把骨头恢复到正常的位置,然后在治疗过程中,按照愈合标准来判断骨头是不是在正常地长好。

在骨科的病房里也是一样。

那些已经做了骨折手术或者正在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会定期根据这些标准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像有些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在他们的康复过程中,这些标准就是判断康复进程的重要依据。

在康复中心也离不开这些标准。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康复治疗师要先确定骨折是不是已经愈合到可以进行相应训练的程度,这就得依据愈合标准。

而且,如果在康复过程中发现骨头复位好像有点偏差,也要参考复位标准看看是不是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术语定义咱们先来说说几个关键的术语哈。

1. 骨折愈合说白了,就是骨折之后骨头重新长在一起的过程。

就像咱们的皮肤破了会慢慢长好一样,骨头断了也有自己愈合的一套机制。

这个过程呢,涉及到很多细胞的活动,像成骨细胞会不断地制造新的骨质,慢慢地把骨折的地方填补起来,让骨头重新变得完整。

2. 复位这个也好理解,就是把骨折错位的骨头重新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操作。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根直直的筷子断了,然后咱们要把它对齐,让它看起来就像没断之前一样,这个把筷子对齐的过程就有点像骨折复位啦。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修订版)【新版】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修订版)【新版】

骨折愈合标准及愈合过程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的骨科疾病,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骨折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和缩型期三个阶段。

骨折的分期只是将整个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的反映,但在疾病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个分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骨折的愈合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包括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

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的时间、练功计划和辨证用药。

(一)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骨折愈合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的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的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

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的增生和产生新生骨质是骨折愈合的基础。

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和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的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和功能上恢复正常。

一、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

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

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

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fat“cyst”)。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的标准及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标准及愈合过程骨折就是临床比较常见得得骨科疾病,骨折得愈合就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得过程,骨折得愈合过程一般分为炎症反应期、修复期与缩型期三个阶段。

骨折得分期只就是将整个愈合过程得组织学特征做了几种得反映,但在疾病得发展过程来瞧,这三个分期并不就是截然分开得。

骨折得愈合标准也就是比较严格得,包括临床愈合标准与骨性愈合标准、掌握这些标准有利于确定外固定得时间、练功计划与辨证用药。

(一) 骨折得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只能平局1公斤重物达一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步步行三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得第一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

2、4两项得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二) 骨折得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得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提示:如果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没有变形,那么观察得第一天就就是临床愈合日期、以上就是临床得骨折愈合标准,但要确认骨折就是否愈合,尽量不要自测,以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

附:骨折愈合骨折(fracture of bone)通常可分为外伤性骨折与病理性骨折两大类。

骨得再生能力很强,经过良好复位后得外伤性骨折,一般在3~4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可完全愈合、骨外、内膜中骨母细胞得增生与产生新生骨质就是骨折愈合得基础。

骨折后经血肿形成、纤维性与骨性骨痂形成以及骨痂改建得过程而完全愈合,使骨在结构与功能上恢复正常、一、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fracture healing)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得损伤或撕裂、骨组织与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得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

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与其她组织得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

骨科出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骨科出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骨科出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B2.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B. 局部无异常活动C. 骨折端有骨擦音D.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答案:C3. 骨折的愈合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血肿形成期B. 纤维骨痂形成期C. 骨性骨痂形成期D. 骨痂吸收期答案:D4. 骨折的急救处理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立即复位B. 固定C. 保持伤肢于功能位D. 尽快转运答案:A5.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以下哪项?A. 感染B. 骨化性肌炎C. 骨折不愈合D. 骨关节炎答案:D二、多选题1. 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A. 疼痛B. 肿胀C. 畸形D. 功能障碍答案:ABCD2.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包括哪些?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止血C. 固定D. 尽快转运答案:ABCD3. 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 血肿形成期B. 纤维骨痂形成期C. 骨性骨痂形成期D. 骨痂塑形期答案:ABCD4.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哪些?A. 感染B. 骨化性肌炎C. 骨折不愈合D. 骨关节炎答案:ABC三、判断题1. 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血肿形成期、纤维骨痂形成期、骨性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四个阶段。

(对)2. 骨折的急救处理中,应立即进行复位。

(错)3.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包括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对)4. 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骨化性肌炎和骨折不愈合。

(对)四、简答题1.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

答案:骨折的急救处理步骤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固定,尽快转运。

2. 简述骨折的愈合过程。

答案: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血肿形成期、纤维骨痂形成期、骨性骨痂形成期和骨痂塑形期四个阶段。

3. 简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骨折的定义、临床表现、分型、愈合标准及治疗

骨折的定义、临床表现、分型、愈合标准及治疗
2.内因: ⑴.骨骼疾病: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易骨折(病 理性骨折)。
⑵.生理因素: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解剖部位、结 构等。
3
㈡骨折的移位:
1.成角移位: 2.侧方移位: 3.缩短移位: 4.分离移位: 5.旋转移位:
4
㈢骨折的分类:对骨折进行分类,是决定治疗 方法并取得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骨折的分类 方法主要有六种:
8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 1.横断骨折;2.斜形骨折;3.螺旋形骨折; 4.粉碎性骨折;5.嵌插骨折;6.压缩骨折; 7.骨骺分离;8.星壮骨折;9.纵形骨折; 10.T、Y、V形骨折;11.爆炸性骨折12.蝶 形骨折。
9
根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伤后2周~3周内就诊者。 2.陈旧骨折:伤后2周~3周以后就诊者。易 发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 1. 外伤性骨折:暴力或损伤所致。 2. 病理性骨折:骨质已有改变,经轻微外力 作用而产生骨折者。
15
16
六.骨折的愈合标准
㈠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 通过骨折线;
4.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的情况下,上肢 能平举1kg达1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 分钟,并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1 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第2、4两项的测定必 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6
根据骨折损伤的程度分类: 1.单纯骨折:无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 或脏器损伤者。 2.复杂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3.不全骨折:骨小梁的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 者,此类骨折多无移位。 4.完全骨折:骨小梁全部中断者,多有移位。

骨折康复

骨折康复

第二节骨折康复学习要求:1.熟悉骨折的临床特征2.掌握骨折的康复评定3.熟悉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一、概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在平时和战时都很常见,骨折发生后如处理不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致残率也高。

⒈骨折临床特征:①疼痛与压痛骨折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与压痛。

②局部肿胀骨折时骨组织或周围软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局部肿胀,有些还会出现瘀斑,血肿的部位及大小对判断骨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很有帮助。

③畸形骨折移位大者可出现肢体畸形,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移位较大造成的。

如两断端重叠移位可出现短缩畸形,骨折远端由于失去正常的骨连续性在重力作用和肌肉牵拉作用下,可出现旋转畸形和成角畸形。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疼痛、肌肉反射性痉挛、肌肉失去骨应有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合并有神经损伤时,会丧失正常功能。

⑤异常活动及骨擦音在检查或移动患肢时会出现异常活动及骨折断端摩擦的骨擦音,而且畸形会更加明显,这是骨折的重要表现。

⑥X线检查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骨折类型的可靠方法。

⒉骨折临床处理原则:骨折临床处理的三大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

这三者是有机结合、互相配合的过程,不能截然划分。

骨折复位是骨折治疗的基础。

复位后需要固定,只有固定牢靠,才能保持骨折不再移位,并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因此,固定是骨折治疗的关键。

骨折治疗不仅要求愈合坚固,恢复原有解剖形态及力学性能,而且要求患者早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所以康复治疗是患者恢复功能的保证。

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促进骨关节损伤的愈合,缩短疗程,减少粘连和避免肌肉萎缩,增进关节活动范围,促进伤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二、康复评定㈠评定内容1.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检查:了解是否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等。

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见本书相关章节。

3.肌力评定:见本书相关章节。

4.肢体长度及周径测量:骨折后,肢体的长度和周径可能发生变化,测量肢体长度和周径是必要的。

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阶段及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

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阶段及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

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阶段及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骨折愈合是指骨折发生以后,在充分休息,定期治疗下,骨细胞再生分化及骨骺再铸造,组织重组及膜质形成,而形成新的强度较高的骨正常以恢复骨的功能,并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效果。

骨折愈合最常见分为:炎症反应阶段、增生阶段、厚壁化阶段、转换阶段及最后的结局阶段。

1、炎症反应阶段:细胞内充满水分,炎性反应及痛觉乐束反应,出现特定的抗原及抗体;细胞外渗漏出血液分子,充满水分,出现可以促进代谢变化的物质;组织坏死,细胞凋亡或溶解,细胞外出现血管痉挛和炎症因子,脓液在细胞空间出现,此时骨折可能出现重度的缓解。

2、增生阶段:上述的反应减弱,新的细胞陆续聚集,脓液排出,血液循环改善,新起来的骨细胞开始分化变成骨细胞及胶原纤维,具有新陈代谢的过程,新的生长的骨的骨质见到纤维化,血液循环改善,开始形成以素,以素连接断骨两端,恢复了骨的原始强度;同时还可能出现特定细胞分泌物,抑制炎症反应及调节组织的繁殖及重建;3、厚壁化阶段:出现新的生骨的的厚壁化,骨折的部位在承受足够的应力和变形的原劲情况下,新的骨可以长出厚壁,厚壁部位的数量及厚度取决于再铸造的骨折是否满足组织自发配道,在足够的再铸造势情况下,骨细胞组织较大,厚壁化较快。

4、转换阶段:上述全部结束后,新的强壁骨和原始骨可以在三维空间内重新铸造,形成一块新的骨膜质转换,即开始由骨细胞分泌出特殊的膜质素,形成新的膜质,新的膜质可以把原始的骨细胞与新的骨细胞连接起来,形成连接骨细胞与骨细胞之间的关系。

5、结局阶段:随着新骨数量的增加,新的强度膜质逐渐增厚,其抗张、可承受应力等性能接近正常,新的骨细胞可能被完全替换,并最终形成骨的最终状态,骨的最终状态是充分可以抵抗冲力应力的。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主要包括:1、原病损坏的骨细胞凋亡,失去活力;2、新生替换骨细胞的配置规整,具有活动性;3、骨修复处血液循环正常;4、组织重组,新骨的厚度及长度符合要求;5、骨缝位重新与关节腔同步运动;6、愈合成形准确,无移位及多余组织;7、功能及外形满意恢复。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骨性愈合是指骨折后骨头重新生长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它是骨折愈合的最终目标。

骨性愈合标准是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非常关键。

下面将从骨性愈合的定义、影响因素、判断标准以及促进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骨性愈合的定义是指在骨折发生后,断裂的骨头重新生长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骨性愈合分为直接骨性愈合和间接骨性愈合两种类型。

直接骨性愈合是指骨折端直接愈合,通常发生在外固定骨折的情况下。

而间接骨性愈合则是通过软骨愈合骨折端,最终软骨转变为骨组织。

不同类型的骨性愈合对于骨折愈合的时间和方式都会有所影响。

其次,影响骨性愈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骨折的类型、位置、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

骨折的类型不同,对于骨性愈合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开放性骨折相对于闭合性骨折来说,愈合时间更长、愈合过程更复杂。

骨折的位置和程度也会影响骨性愈合的情况,一般来说,远端骨折和多段骨折的愈合时间更长。

此外,年龄和健康状况对于骨性愈合也有很大的影响,年长者和身体状况较差者的骨性愈合时间相对较长。

再者,判断骨性愈合的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测。

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这些症状的消失标志着骨性愈合的开始。

影像学检查主要通过X光片、CT、MRI等技术来观察骨折愈合的情况,包括骨折线的愈合、新骨形成等。

而生物力学检测则是通过测量骨头的力学性能来评估骨性愈合的情况,包括骨头的硬度、韧性等。

最后,促进骨性愈合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外科手术、内固定、外固定、药物治疗等。

外科手术通常适用于复杂的骨折情况,通过手术来重新连接骨头。

内固定和外固定则是通过植入金属板、螺钉等来固定骨折端,促进骨性愈合。

药物治疗包括促进骨头生长的药物和抗炎药物等,可以加速骨性愈合的过程。

总之,骨性愈合标准是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临床治疗和康复非常关键。

了解骨性愈合的定义、影响因素、判断标准以及促进方法,对于提高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愈合

骨折的愈合一、愈合过程1.一期愈合(直接愈合):指骨折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后,骨折断端通过哈佛系统重建,直接发生连接。

无明显外骨痂形成。

X线:骨折线逐渐消失。

2..二期愈合(间接愈合,临床多见):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两种成骨方式结合。

有骨痂形成。

愈合后骨折线仍隐约可见。

二期愈合,3个阶段:1.血肿炎症机化期——6~8小时开始2.原始骨痂形成期——3~6月3.骨痂改造塑形期——1~2年血肿炎症机化期,伤后6~8小时开始时间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1.血肿炎症机化期伤后6~8小时开始①血肿:断端及周围形成血肿;②炎症:血肿凝成血块,血供中断,致软组织和骨组织坏死,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③机化:血肿机化形成肉芽组织,逐渐演变为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端成为纤维连接2.原始骨痂形成期成人3~6月骨内、外膜增生,新生血管长入,成骨细胞大量增生,合成并分泌骨基质,使骨折端附近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骨痂(内骨痂、外骨痂)。

骨痂不断钙化加强,当其达到足以抵抗肌收缩及剪力和旋转力时,则骨折达到临床愈合。

X线——骨折处有梭形骨痂阴影,但骨折线仍隐约可见3.骨痂改造塑形期1~2 年原始骨痂被板层骨所替代,使骨折部位形成坚强的骨性连。

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正常骨结构。

在组织学和放射学上不留痕迹【小结】二期愈合,3个阶段:1.血肿炎症机化期——6~8小时开始2.原始骨痂形成期——3~6月3.骨痂改造塑形期——1~2年骨折二期愈合的标准1.骨折局部无疼痛、压痛;2.骨折处无异常活动;3.X线: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指定教材已删,我们保留TANG)拆除外固定后,如为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物持续1min,如为下肢不扶拐能平地连续步行3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无变化,骨折处无变形。

记忆技巧(TANG):1min,1kg;2星期,不变形;3min,30步。

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龄:新生儿股骨骨折2周可愈合,成人则需3个月或更长。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

骨性愈合标准骨性愈合是指骨折部位的骨头在受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态和功能。

骨性愈合标准是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骨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骨性愈合的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骨性愈合的标准包括临床愈合和影像学愈合两个方面。

临床愈合是指患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可以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而影像学愈合则是通过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包括骨折线的消失、骨皮质的连续性和骨折部位的稳定性等。

这两个方面的标准是评价骨性愈合的重要依据。

其次,影响骨性愈合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骨折的类型、部位、年龄、性别、合并症等。

骨折的类型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的愈合速度通常比开放性骨折快。

骨折的部位也会影响愈合情况,一般来说,近端骨折比远端骨折愈合速度快。

此外,年龄和性别也是影响骨性愈合的重要因素,年轻人和女性通常比老年人和男性愈合速度快。

合并症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也会影响骨性愈合的情况。

再次,骨性愈合的时间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骨折的愈合时间与骨折的类型和部位有关,一般情况下,闭合性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而开放性骨折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愈合时间,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对于骨性愈合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临床和影像学的情况,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合并症等因素。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骨性愈合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骨性愈合标准是评价骨折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骨性愈合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骨性愈合标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有哪些?
答: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①局部无压痛及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反常活动;③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平举l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哪些骨折一般不出现骨折之专有体征?
答: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无移位骨折。

试说开放性骨折的分度?
答: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三度:
第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

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肉中等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骨折治疗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②固定:是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坚固愈合;
③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复习要点
▪骨折定义
▪骨折的特有体征
▪复习要点
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软骨内化骨而分别形成何种骨痂: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

▪复习要点
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膜内化骨而分别形成何种骨痂:外骨痂和内骨痂。

▪复习要点
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原则:清除创面创口内异物、切除创面创口内坏死组织、保留游离的碎骨片。

▪复习要点
骨折晚期的局部并发症有: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

▪复习要点
骨折复位有几个标准:二个,解剖复位、功能复位。

▪复习要点
骨盆耻骨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
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均为:
▪A、开放性骨折
▪B、闭合性骨折
▪C、病理性骨折
▪D、嵌插性骨折
▪E、稳定性骨折
▪复习要点
外伤性骨折的形成原因中哪一项为不正确:
▪ A.直接暴力
▪ B.间接暴力
▪ C.积累性劳损
▪ D.肌肉的收缩拉力
▪ E.骨髓炎(慢性)外伤
▪复习要点
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是:
▪ A.嵌插骨折
▪ B.斜行骨折
▪ C.青枝骨折
▪ D.横行骨折
▪ E.裂缝骨折
▪复习要点
1、骨盆骨折出血
2、股骨干骨折出血
3、胫骨骨折出血
4、前臂骨折出血
5、肱骨骨折出血
▪A、100~800ml
▪B、100~1000ml
▪C、500~5000ml
▪D、300~2000ml
▪E、50~400ml
▪复习要点
骨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骨折的特有体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
▪B、检查可疑骨折病人时,应尽量诱发骨擦音或骨擦感的出现,以明确诊断
▪C、骨折可以没有骨折专有体征时,也可能有骨折
▪D、只要发现骨折专有体征的其中一项,即可作出骨折的明确诊断
▪复习要点
骨折的常规X线片的要求:
▪A、损伤部的正侧位片
▪B、损伤部及健侧相应部位的对比X线片
▪C、损伤部的正侧位片,包括邻近关节
▪D、特定位置的X线片
▪E、根据损伤部位采用不同的摄片方法
▪复习要点
男性,53岁。

汽车撞伤3小时入院。

检查:骨盆骨折,左股骨骨折及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入院后首先应密切观察的是哪一种并发症:
▪A、休克
▪B、创伤性关节炎
▪C、尿路感染及结石
▪D、创口感染
▪E、坠积性肺炎
▪复习要点
前臂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感觉局部剧痛,手指麻木,活动不灵活,其最多见的原因是:▪A、神经损伤
▪B、动脉受压
▪C、筋膜间隙高压
▪D、静脉受压
▪E、静脉栓塞
▪复习要点
骨折愈合的第三期是:
▪A、血肿机化演进期
▪B、原始骨痂形成期
▪C、骨痂改造塑形期
▪D、膜内化骨吸收期
▪E、软骨化骨吸收期
▪复习要点
下列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中,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骨折已满3个月,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
▪B、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C、局部无反常活动
▪D、连续观察2周,骨折不变形
▪E、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复习要点
骨折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A、骨折固定
▪B、骨折复位
▪C、恢复功能
▪D、解除疼痛
▪E、消除肿胀
▪复习要点
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 A.止痛
▪ B.防止骨折断端再发生移位
▪ C.防止再损伤
▪ D.便于伤员搬运
▪ E.以上都是
▪复习要点
关于清创缝合错误的是:
▪A、清除伤口污物和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B、清创术最好在伤后6-8小时以内实施
▪C、面部头颈部的伤口超过14小时,清创后应尽可能缝合▪D、关节、大血管或神经暴露的伤口清创后不缝合
▪E、污染严重的伤口,清创后不缝合
▪复习要点
对开放性骨折最基本而重要的处理原则是:
▪A、早期复位及内固定后缝合伤口
▪B、早期复位及缝合伤口后外固定
▪C、早期彻底清创缝合及适当固定
▪D、早期复位及内固定,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早期彻底清创缝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复习要点
下列哪项不是切开复位的优点:
▪A、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
▪B、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
▪C、使手法不能复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
▪D、损伤小,不减少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E、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减少肌肉萎缩
▪复习要点
男性,2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1小时,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左小腿中段皮裂伤14CM 长,可见胫骨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挫伤较重,伤口污染重且出血。

有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1、在进行X线征检查前,应进行的处理是
▪ A.行简单的外固定及局部包扎
▪ B.立即送进手术室
▪ C.行气囊止血带止血
▪ D.吸氧
▪ E.石膏固定
▪复习要点
男性,2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1小时,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左小腿中段皮裂伤14CM 长,可见胫骨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挫伤较重,伤口污染重且出血。

有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2、X线显示左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胸片及左股骨X线片正常,血压75/65mmHg,脉搏110/min,左足背动脉扪不清,此时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A.清创缝合
▪ B.清创术,石膏外固定
▪ C.清创术,小夹板外固定
▪ D.清创术,跟骨结节牵引
▪ E.清创术,骨折复位,骨折固定
▪复习要点
男性,2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1小时,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左小腿中段皮裂伤14CM 长,可见胫骨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挫伤较重,伤口污染重且出血。

有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3、此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清创时对骨片的处理原则是:
▪ A.去除骨片
▪ B.保留骨片
▪ C.保留大的骨片,去除小的骨片
▪ D.保留有骨膜连系的骨片,去除游离的骨片
▪ E.保留有骨膜连系小骨片和大骨片,去除游离的小骨片
▪复习要点
男性,2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1小时,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左小腿中段皮裂伤14CM 长,可见胫骨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挫伤较重,伤口污染重且出血。

有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4、手术后病情平稳,术后低热,并逐渐上升,左小腿肿胀,第10天体温39.5℃,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左小腿红肿部位有波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89%,处理方法最佳是:
▪ A.大量有效抗生素
▪ B.伤口切开引流
▪ C.取出胫骨内固定物
▪ D.伤口穿刺抽脓,冲洗后注入抗生素
▪ E.加强理疗,继续观察
▪复习要点
男性,2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1小时,一般情况尚可。

查体:左小腿中段皮裂伤14CM 长,可见胫骨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挫伤较重,伤口污染重且出血。

有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5、术后7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两骨折端被浓密的骨质封闭。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骨折延迟愈合
▪ B.骨折不愈合
▪ C.缺血性骨坏死
▪ D.骨折畸形愈合
▪ E.损伤性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