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静力学基础
模块一 静力学基本知识
C
C
A
FAx FA FAy F C
B
FB
F C
B
FB
F′C F′C
FAx
A FAy
A
FA
例题5:图示机构中,当销钉C附于BC杆,销钉A附于AB杆 时,不计摩擦和自重,试分别画出各杆及整体的受力图。
FBy
P B P
FCy
C FCx FC B C F
C
y FAx D FDx A
链杆就是两端铰接而中间不受力的刚性直杆。这种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链 杆轴线方向上的运动而不能限制其他方向的运动,所以,链杆约束的约束反 力沿着链杆的轴线,指向为拉力或压力。常用符号R表示。链杆属于二力杆的 一种特殊情形。
① 两端用光滑铰链与其 它物体连接的刚杆;
链杆
链杆:
② 不计自重; ③ 杆上无其它主动力作用。
F
A
=
B F
A
F1 F2
=
A
B
F1
1.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4、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 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 F1+F2
A F2
R
F1
1.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1.2.2 几种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1、柔体约束 用柔软的皮带、绳索、链条阻碍物体运动 而构成的约束叫柔体约束。约束反力作用于接 触点,方向沿绳索中心线背离物体,为拉力。 用T来表示。
T P P
1.2.2 几种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 2、光滑接触面约束 当两物体在接触处的摩擦力很小而略去不计时, 其中一个物体就是另一个物体的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作用于接触点,沿着接 触面的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的物体,为压力。用N来 表示。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介绍
3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体问 题,初步学会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 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计算中有关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 实验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打下必要的基 础。
34
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 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课后习题量较大,在讲授完每次内 容后,均安排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作 业每周收一次。
52
1.2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
被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
结论。
53
公理1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
个物体上。 (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注意:
F1 F2 F 1 F 2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力是滑移矢量 注意:只能在同一刚体上滑动
63
64
65
讨论:P12,第3题。
66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30
31
3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使学生具备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 的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 • 掌握工程构件的受力和平衡规律,掌握工 程构件受力的运动规律; • 掌握工程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失效 规律; • 初步掌握杆状工程构件的强度验算方法; • 验证实验及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工程力学(二)第1章 静力学基础
FT' FT P P
‹#› 10
§1-3 约束和约束力
1.3.1 约束的概念 1. 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在空间能向一切方向自由运动的物体,称 为自由体。 当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限制,因而不能沿 某些方向运动时,这种物体为非自由体。 2. 约束 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 体是该非自由体的约束。
F
A
P B
‹#› 22
例 题 1-2
解:碾子的受力图为:
F F
A
P P B A FNA B FNB
‹#› 23
例 题 1- 3
在图示的平面系统中,匀
H C
E A K D B
质球 A 重P1,物块B重P2,借其
G
本身重量与滑轮C 和柔绳维持
在仰角是q 的光滑斜面上。试
q
P2
分析物块B ,球A的受力情况,
连 接 , 底 边 AC 固 定 , 而 AB
边的中点D 作用有平行于固
C
F
A
定边AC 的力F,如图所示。
不计各杆自重,试画出杆AB 和BC 的受力图。
‹#› 27
例 题 1-4
B D
解:1. 杆 BC 的受力图。 杆两端B、C为光滑铰链连 接,当杆自重不计时,根据二 力平衡公理知B、C两处的约束 力FB、FC 必是沿BC且等值反 向。
并分别画出平衡时它们的受力 图。
P1
‹#› 24
例 题 1-3
解: 1.物块 B 的受力图。
H
FD E G
C D B P1 P2
D B K
A
q
P2
‹#› 25
例 题 1-3
1.1静力学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公理
1.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物体 受力后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静力学中的平 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 线运动的状态。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因而 物体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2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变形。 从定义可以看出: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解决机械设备中 具有的共性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将来在生产现场管理中 所需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 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1.知识目标 1)运用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能正确地画出 构件或物系的受力图; 2)认识构件(物体)的平衡规律,掌握应用平衡条件求解 工程力学问题的方法,并能解决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具备了解汽车机械所涉及的各种传动的基本知识,能对 常用机构进行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图1-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 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当刚体受到三力作用而 平衡时,若其中两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 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图1-5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证明:如图1-5所示,在刚体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 相互平衡的力F1、F2、F3。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将力F1和 F2移到汇交点O,然后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得到合力 F12。力F3应与F12平衡。由于两个力平衡必须共线,所以F3 必定与力F1和F2共面,且通过力F1和F2的交点O。
图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上图中,FT与FT′、 F与F′分别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静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二力构件
只有两个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的物体
LIMING UNIVERSITY
不是二力构件
二力杆不一定是直杆
LIMING UNIVERSITY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2、加减平衡公理 若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已知力系上添加或减去任 何平衡力系,则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并不改变。
=
在此,力是有固定作用线的滑动矢量
一、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
即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并结合 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称为物体 的受力分析。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 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二类是:被动力,即约束反力。
以上两类力通称为外力。
1.3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仍作 用在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由两个力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F2
R F1 F2
F1
R F1 F2
F2 F1
1.1 力的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基本公理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
LIMING UNIVERSITY
R F2
F1
1.2 约束、约束的基本类型
一、约束的概念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 :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阻碍物体运动的装置)
LIMING UNIVERSITY
约束反力 :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如:踢到墙上的足球所受的力。
LIMING UNIVERSITY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力、刚体、约束、约束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
2.掌握物体受力图分析。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是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进行简化,即用一个简单的力系等效地替换一个复杂的力系,这类问题称为“力系的简化(或力系的合成)问题”;二是建立物体在各种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这类问题称为“力系的平衡问题”。
静力学是建筑力学的基础,在土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所研究的两类问题(力系的简化和力系的平衡),对于研究物体的受力和变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力在物体平衡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也同样表现于物体在一般运动的情形中。
在静力学中关于力的合成、分解与力系简化的研究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动力学。
本章将阐述静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建筑工程上常见的典型约束力与约束反力,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力力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当人们推动小车时,由于手臂肌肉的紧张和收缩而感受到了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人与物体之间,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物体与物体之间,例如机车牵引车辆加速前进或者制动时,机车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车辆之间都有力的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力是物体(指广义上的物体,其中包括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开了物体,力就不可能存在。
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作用效应完全可以直接观察,或用仪器测量出来。
实际上,人们正是从力的效应来认识力本身的。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由于力的作用,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体产生变形。
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2.力的三要素实践表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应,决定于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强弱。
精品文档-理论力学(张功学)-第1章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推论1(力的可传性定理) 作用于刚体某点上的力,其作用 点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不改变原力对刚体 的作用效果。
证明:设一力F作用于刚体上的A点,如图1-4(a)所示。根 据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可在力的作用线上任取一点B,加上两个 相互平衡的力F1和F2,使F=F1=F2,如图1-4(b)所示。由于F和F1 构成一个新的平衡力系,故可减去,这样只剩下一个力F2,如 图1-4(c)所示。于是原来的力F与力系(F,F1,F2)以及力F2互为 等效力系。这样,F2可看成是原力F的作用点沿其 作用线由A移到了B。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图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由此可见,对于刚体来说,力的作用点已不是决定力的作 用效果的要素,它已为作用线所替代。因此,作用于刚体上力 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公理二及其推论1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对于变 形体来说,作用力将产生内效应,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内 效应将发生改变。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称为力系的合力,力 系中的各个力称为合力的分力。将分力替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 力系的合成;将合力替换成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系的分解。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 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 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图 1-1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依据力的作用范围可将力分为集中力和分布力。 (1) 集中力(集中载荷):当力的作用面面积相对于结构或 构件尺寸很小时,可视为作用于结构或构件上某一点的力,称 其为集中力。 (2) 分布力(分布载荷):分布于物体上某一范围内的力称 为分布力。分布力用载荷集度q来表示。在一定体积范围内分布 的力称为体分布力,其单位为牛/米3(N/m3);在一定面积范围内 分布的力称为面分布力,其单位为牛/米2(N/m2)。工程设计中, 常将体、面分布力简化为连续分布在某一段长度范围内的力, 称为线分布力,其单位为牛/米(N/m)。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理论力学
在静力学中我们将研究下面三个基本问题: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分析某个物体共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以及每个力的作用
位置和方向。
栏
目 开
二、各种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
关
在研究物体的平衡条件或计算工程实际问题时,须将一个复
杂的力系用一个简单的力系来替换,使其作用效应相同,这称为应用二力体的念,可以很方便地判定结构中某些构件
的受力方向。如图 1-6 所示三铰拱中 AB 部分,当车辆不在
该部分上且不计自重时,它只可能通过 A、B 两点受力,是一
栏 目
个二力构件,故 A、B 两点的作用力必沿 AB 连线的方向。
开
关
图 1-6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理论力学
公理三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方向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例如,在进行直齿圆柱齿轮的受
栏 目
力分析时,常将齿面的法向正压力 FN 分解为推动齿轮旋转的
开 关
即沿齿轮分度圆圆周切线方向的分力——圆周力 Ft,指向轴
心的压力——径向力 Fr(见图 1-4)。若已知 FN 与分度圆圆周
切向所夹的压力角为 α,则有:
Ft=FNcosα Fr=FNsinα
这样就把原来作用在 A 点的力 F 沿其作用线移到了 B 点。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理论力学
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力在刚体上的作用点已为它的作
用线所代替,所以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又可以说是:
栏
目 开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这样的力矢量称为滑移矢量。
关
应当指出,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刚体,对变形体不
工程力学第一章
精品文档
内容摘要
第1章 静力学基础。本章主要介绍静力学的基础知识,静力学的基本 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及约束反力和受力图的绘制等内容。力的概念是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归纳、概括和科学的抽 象建立的。力的作用效果与它的大小、方向都有关,表明力是矢量。静力 学中的理想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受力分析 的理想化和接触与连接方式的理想化。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 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作用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 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作用于刚体(gāngtǐ)上的力,可沿其作 用线移动到刚体(gāngtǐ)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gāngtǐ)的作用效果
二力平衡公理是作用于刚体上最简单力
系的平衡条件。
精品文档
公理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gōnglǐ)
(gōnglǐ)
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
去任一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
用。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对刚体适用,对变
形体增减(zēnɡ jiǎn)平衡力系,就会影响其变形,
所以不适用于变形体。
精品文档
大量事实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
械 作用。 (jīxiè)
作用的结果可以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也可以是物体发生变形。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
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而力使物体发生形
状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静力学和运动力学两篇只研究力的外效
应,力的内效应则在材料力学中研究。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处光滑无摩擦时,约束 (yuēshù)物体只能限制被约束(yuēshù)物体沿二者接 触面公法线方向的运动,而不限制沿接触面 切线方向的运动。因此,光滑面约束(yuēshù)的 约束(yuēshù)力只能沿着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 并指向被约束(yuēshù)物体。
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受力分析
静力学——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工程上一般把惯性系固结在地球上,研究物 体相对于地球的平衡问题。
静力学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二、讨论力系的简化, 三、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
注意:
(1)表明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2)揭示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关系,是分析物体之间 受力的常用原则。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不能 相互平衡。
1.3 约束和约束力 受力分析
1.3.1 基本概念
主动力: 能主动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如重 力、人力、载荷。
推即理1:力的平移定理
等效
B
AF
M F
B
M = MB( F )
A
B
AF
分解 合成
M F
B A
M = MB( F )
用于分析任意力系的简化、讨论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1.2.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理1:力的平移定理
攻丝
攻丝不允许单手操作
F’
F F
绞杠
丝锥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F2
O
O
FR
F2
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与分力次序无关。
(2)这个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 化规律,它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也 是力分解的基础。
或 FR
O
F1
F2
Fy
F
Fx
1. 2 静力学基本原理
1.2.2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
1-1静力学基本知识
例 求各力在x、y 轴上的投影。已知: F1=100N, F1=100N, F1=100N, F1=100N
X1=F1cos45o=100×0.707=70.7N
F2
F1
600 450
Y1=F1sin45o=100×0.707=70.7N X2=-F2sin60o=-150×0.866=-129.9N Y2=F2cos60o=150×0.5=75N
Mo(F)= - Fd=-200N×0.2m×cos30° = - 34.64 N .m 在图b中 Mo(F)=Fd=200N×0.2m×sin30°=20 N.m
在图c中
Mo(F)=-Fd=-200N×0.2m =-40 N.m
试计算下列各图中力F对O点的矩。 练习:
Fl
0
Fl sin
F1 F F2 A2 F1 A F2
证明:
A1 A A3
=
F3
F3
推理三 力三角形法
F2
FR
FR F2
F2
F1 FR
A
F1
A
F1
A
第三节
力在轴上的投影
一、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X = F cosα Y = F sinα
X = -F cosα Y = -F sinα
F
X 2 Y 2 Y X
tan
Fy F
3.力的单位
N、kN 1kN=103N
FX
4. 荷载的概念 荷载——主动作用于结构上的外力的统称。 常见荷载的类型: P ①集中荷载: q ② 分布荷载: 均布荷载 非均布荷载 线荷载(梁的自重); 面荷载(雪、风); 体荷载等。
四、力系的概念 力系——同时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
静力学基础
F
A
C
B
第1章
方法一
FAy
A
C
FAx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例题2
解: 1.取梁AB为研究对象,解除约束。
2.画主动力,即外力F
F
B 3.画约束力,即 FB 、FAx 、FAy
FB
FA
A
F
B
C
方法二
FB
第1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例题3
如图所示的三铰拱桥,
F
由左右两拱桥铰接而成。 设各拱桥的自重不计, 在拱上作用有载荷F,试 分别画出左拱和右拱的 受力图。
1.1.4 集中力和分布力 ❖ 集中力 作用范围与体积相比很小可近似 地看作一个点时的作用力称为集中力。
❖ 分布力(分布载荷) 作用在一定长度、一定面积或一定体积
上的力称为分布力或分布载荷。
第1章
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 均布力(均布载荷)
力均匀地分布在某一段长度、某一 个面或某一个体积上时,称为均布力或均布 载荷,用q表示。
机械设计基础
李海萍
1
第1章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研究的问题: ❖ 力系的简化 ❖ 力系的等效替换 ❖ 力系的平衡条件
2
第1章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的任务: 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
件,并由平衡条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
第1章
第1章 静力学基础
本章要点:
❖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 静力学公理 ❖ 常见的典型约束、约束力 ❖ 物体的受力分析
第1章
1.2 约束和约束力
❖ 约束
限制被约束体运动的周围物体。
❖ 被约束体
考研复习—工程力学——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解:取碾子为研究对象,取分离体并画简图。 画主动力。主动力有重力G和杆对碾子中心的拉力F。 画约束力。因碾子在A和B两处受到石块和地面的约束, 如不计摩擦,则均为光滑面约束,故在A处受石块的法向 力NA的作用,在B处受地面的法向力NB的作用,它们都沿 着碾子上接触点的公法线而指向圆心。 碾子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第1章 1.2 静力学公理 1.2.2 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必要 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如图1-6所示,即 F1=-F2 (1-1)
图1-6
第1章 1.2 静力学公理
1.2.3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论1: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 用效果。如图1-7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图1-20
第1章 1.6 约束与约束力 1.6.2 光滑接触面约束
不考虑物体间地摩擦,认为是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 接触点处,作用线沿接触面公法线方向指向物体。通常用N表示。如图所示
图1-21
第1章 1.6 约束与约束力 1.6.3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圆柱铰链约束包括中间铰链约束、固定铰链支座和活动铰链支座。 1.中间铰链约束 在机器中,经常用圆柱形销钉将两个带孔零件连接在一起,这种铰链只能称中间铰链 约束。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训教 重点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和推论。 工程中约束类型及其受力特点。
第1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M0
1.4.3 平 面 力 偶 系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1.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A点的力F,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上的任一 点O,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 用点O之矩。
mmo(F) mFd
1.4.4 平 面 任 力 系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1.1.1 力 、 力 系 和 平 衡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
1. 二力平衡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同 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 体保持平衡,其必要与充 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于同一直线上。
二力构件
1.1.2 静 力 学 基 本 公 理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公理
Y2 X2
tan Ry Y Rx X
1.4.2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X 0 Y 0
1.4.2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M m 1 m 2 m nm i
1.4.3 平 面 力 偶 系
1.4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光滑面约束
1.2.2 几 种 常 见 的 约 束 类 型 及 其 反 力
1.2 约束及约束反力
3.铰链约束 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很小可以
忽略不计时,两物体间的约束为光滑接触面约束。
铰链约束
1.2.2 几 种 常 见 的 约 束 类 型 及 其 反 力
铰链约束
铰链约束
1.2 约束及约束反力
力偶图解
1.1.3 力 矩 和 力 偶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第1章 运动构件受力分析
3.滚动摩擦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或有滚
动趋势)时,受到的接触面的阻碍作用称为滚 动摩擦。
滚动摩擦的形成
滚动摩擦的大小用力偶矩来量度,且与正压力 成正比。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克服滚动摩擦力矩使物体运动需要的力比克服 滑动摩擦力所需要的力小得多。所以,汽车轮 胎充气不足时,行驶起来比较费力。
图示为螺旋千斤顶,在其举起重物后,要 求丝杆及重物不会自行下降,而可以在任意 位置都能保持平衡,即具有自锁功能。
分析:使丝杆及重物下滑的力为Gsinα, 阻止其下滑的最大阻力为最大静摩擦力 Ffm=fs•Gcosα,当Gsinα≤fs•Gcosα时,即 α≤φm沿运动方向的分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 擦力时,丝杆(及重物)将不发生下滑。
力偶是一对方向相反、大小相同、不重合的力。 力偶是力系,能使物体产生纯转动效应。力偶形 成的转矩叫力偶矩。
角速度ω与转速n之间有如下关系: ω=2πn/60=πn/30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v=rω
3.角加速度
刚体角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用角加速度表示, 用符号ε表示,单位为rad/s2(弧度/秒2)。
ε=⊿ω/⊿t 4. 匀速定轴转动刚体的惯性力及转动零件惯性 力的平衡
惯性力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 态改变时,因其惯性引起的运动物体对外界抵 抗的反作用力,其大小等于运动物体的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方向与加速度相反,作用在施 力物体上。
静力学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发展的,奠
基者是阿基米德。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
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
1.静力学基本概念
形式,平衡是相对 的、暂时的。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 直线运动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点。
F1
证明:1 利用力的可传性原理找到、
F2两个力的交点O;
A
R12
2 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在交 点O合成一个合力R12;
CO
B
F2
3 合力R12与第三个力F3满足 二力平衡公理,必定共线,
F3
2020/9/26
各力的汇交点
即三力平衡必汇交与一点O。
4.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公理(公理四)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同一作用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2020/9/26
1.平面力系— 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上的力系为平面力
系。平面力系又可以分为:
平面汇交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
平面力偶系—物体受同一平面的一群力偶作用
平面任意力系 —所有力的作用线既不交于同一点,又不
互相平行的平面力系。 如果作用于刚体上的一力系可用另一力系来代替,而不改 变刚体的运动状态,则称两力系互为等效力系。一个力与 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 个力称为合力的分力。将各分力代换成合力的过程,称为 力2系020/的9/26合成;将合力代换成分力的过程,则称为力的分解
R
R
怎 样 求 合 力 2020/9/26 ?
力三角形法则
求合力例题: 已知皮带预紧力s1、s2和包角,求对轴的压力Q
轴上压力Q 包角
怎 样 求 合 力 ?
皮带轮
2020/9/26
皮带预紧力S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且其中二
力相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通过同
不能用于变形体!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
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对刚体来说,力的 三要素为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线。
2020/9/26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是滑移矢量
1.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公理三)F1+F2=FR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上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此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此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 个力为邻边所做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矢量来表示。
沿2着020/碾9/26子上接触点的公法线而指向圆心。
例1-2 悬臂吊车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为铰链, 起吊重量为P,横梁AB和斜杆BC的自重可略去不计。画
出横梁AB的受力图。
与FB等值反向共线
❖ 解:先以横梁为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 画主动力。因起吊重物重量为P,所以在D点的已知力P为
主动力。
力学模型图
受力图
高炉上料滑车
2020/9/26
例1-1 用力F拉动碾子以压平路面,碾子受到一石块的阻 碍,如图所示。试画出碾子的受力图。
解:取碾子为研究对象, 取分离体并画简图。
❖ 画主动力。有重力G
和杆对碾子中心的拉 力F。
❖画约束力。因碾子在A和B两处受到石块和地面的约束, 如不计摩擦,则均为光滑面约束,故在A处受石块的法 向力NA的作用,在B处受地面的法向力NB的作用,它们都
1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1静力学基础知识
1.力的概念 力 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 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变形。
刚体:受力时不变形的物体。
静力学所研究的物体只限于刚体,称为刚体静力学。
被动力:由主动力的作用引起的力。通常是指
约束反力。
确定约束反力的准则:
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相互接触处,它 的方向应与约束所能限制的运动方向相反, 约束反力大小 未20知20/9,/26 可根据主动力由平衡条件求出。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未知,可根据主动力列平衡方程求出;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020/9/26
(4)取杆SDO和滑轮、重物部件为研究对象,如图(e) 所示。先画出重力P。绳索截断处画拉力T′,它与图 (d)中I处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B、D为 铰链,该杆在销钉D处的约束力与CDE杆在销钉D处的约 束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用F′Dr、F'Dy表示。 B处约束力用FBr、FBy表示。
与Sc等值反向共线
2020/9/26
❖ 解:(1)先分析拱BC的受 力。由于拱BC只在B、C两处 受到铰链的约束,因此拱BC 为二力杆。在铰链中心B、C 处分别受SB、SC两力的作用, 且SB=SC。
1.1.2 静力学基本公理(实践证实,公认正确)
1.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一)
二力杆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
思考题:
中间铰链
结论:力的可传性原理 只能用在同一个刚体上
C
C
固定铰链 支座
A
B
A
B
A,B两处的受力二者相同吗?
Rc Rc'
Rc
Rc'
二力杆
RA
RB
2020/9/26
RA
二力杆 RB
1.1.4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把研究的物体(也称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的约束中 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这个物体的轮廓图形,并将作用在 它上面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全部画在分离出的物体轮 廓图形上,这样得到的图形称为受力图,有时也叫分离 体图。
2020/9/26
例1-4 图示结构,固结在I点的绳子绕过定滑轮Ο,将 重物P吊起。各杆之间用铰链连接,杆重不计。试画出下 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1)整体;(2)杆BC;(3) 杆CDE;(4)杆BDO连同滑轮和重物;(5)销钉B。
2020/9/26
解:(1)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图(b)所示。先画主动 力P,再画A、E处的约束力。其中A处的约束力NA由二力 杆AB确定,E处约束力为FEr、FEy。
F=-F '
FB的反作用力
2020/9/26
二力杆
4.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公理四)
[例] 吊灯
2020/9/26
思考题:
中间铰链
注意:力的可传性原理 只能用在同一个刚体上
C
C
固定铰 支座
A
B
A
B
Rc Rc' A,B两处的受力二者相同吗?
Rc
Rc'
二力杆
RA
RB
2020/9/26
RA
二力杆 RB
静力学公理有几个? 你都会用了吗?
的作用,由于方向未定,可用两个大小未知的正交分力
FAr和FAy代替。拱AC的受力图如图(c)所示。
❖ 再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拱AC在P、SC′和NA三个力作 用下平衡,故可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确定铰链A处 约束力NA的方向。点D为力P和SC′作用线的交点,当拱 AC平衡时,力NA的作用线必通过点D,如图(d)所示; 至于NA的指向,可由平衡条件确定。
作用于刚体的分布力总是可以代换为产生同样 效应的集中力。例如:重力就可以认为集中地 作用于刚体的重心。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大 小、方向、作用点
❖ 力是矢量,可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 要素。
❖ 力的单位:N(牛顿) 即 kg m /ksN2 (千牛)
❖ 力系的概念 —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思考题:图中力P作用在销钉C上,试 问销钉C对杆AC的力与销钉C 对杆BC 的力是否等值、反向、共线?为什么
?
二杆能相对 转动的 中间铰链
二力杆
思考题:一台电机放在地上。P是电机 的重力,N是电机对地面的压力,N’ 是地面对电机的支承力。哪一对力是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哪一对力是组成平衡 的二力?
二力杆
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
一直线上。
中间铰链
二力杆
2020/9/26
固定铰链 支座
力学模型 受力分析
(2)取拱AC为研究对象。主动力只有载荷P。拱在铰链C 处受拱BC给它的约束力SC′的作用,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定律,SC′=SC。拱在A处受固定铰支座给它的约束力NA
T1
T2
定义:柔绳、链条、胶带构成的约束。
特点:由柔性物体构成的约束。
约束反力:拉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绳索背离物
体。
F
2020/9/26
P
P
分析皮带对皮带轮的作用力
2020胶/9/2带6 约束力沿轮缘的切线方向背离带轮,为拉力。
光滑接触面约束
P P
2020/9/26
P
F P
3)圆柱铰链约束—圆柱形销钉连接两个带孔
(4)链杆约束:链杆是二力杆,两端用光滑铰链
与2其020他/9/2构6 件连接,约束力的作用线一定沿链杆两端 铰链的连线。
二力杆
活动铰链支座
2020/9/26
N的方向一般指向 被约束物体,有 时也可以相反。
向心推力轴承 向心推力轴承 向心轴承
向心轴承
向心推力轴承能起到轴向止推作用,除了径向反力外还 有2轴020/向9/26反力。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处。
N1
G
2020/9/26
N2
主动力:F,G 约束反力:N1,N2
约束的基本类型
1)柔性约束
绳索的约束反力方向沿着它的中心线,而背离物体。只能 是拉力。
2)光滑接触面约束
光滑面约束反力的方向,应 沿接触点处的公法线且指向 物体。
T1
T2
N
齿轮 齿面
N
2020/9/26
柔性约束
❖ 画约束力。因斜杆BC是二力杆,因此对横梁作用的约束 力为拉力FB,沿着BC方向。A处为铰链约束,其约束力通 过铰链中心A,但方向不能确定,故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分 力20F20A/9r/和26 FAy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