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写凡例与格式

合集下载

家谱编写凡例与格式

家谱编写凡例与格式

家谱编写凡例与格式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摘自〝沭阳乐安孙氏通谱〞点击数:1779 更新时间:2010-9-5
年一小修,50年或60年一大修。

有靠富家所捐田亩作为修谱义田,也有向富户族众募捐,或按族人计丁摊派款项,而将所得有关产业、款项,派人经营生息以建祠、修谱。

所修谱分有数十份,各家族领有一谱,填注编号,敬慎收藏,遇每年祭祖之日,将谱送祠逐号查验,以举行隆重的祠堂读谱仪式。

不得托故推诿,不如期送祠,违例则有罚;如有盗卖,查出合将领谱者议逐出族;如有遗失,要向族长说明原由,然后销除谱号。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以下是一个家谱凡例的范文:
家训先后流长数百年,为感恩祖先,传承家风,特编家谱以明根源,凡我家族之衍裔,将记功过之端详,永留世间,俾后世子孙可继往开来,扩展家族的繁荣。

家谱编制,首先感谢列位家族血脉,忠孝之道不可忘记,行家规以守家乡,秉忠厚以传家道,附八字,排祖宗辈分之详刻,后稍为阐述各个家族成员之主要事绩,旨在让后人更好了解家族成员的品德和贡献。

家谱编写有关字体样式选取一、行、二行之写法:
1. 编订字体,使用标准楷书,龙飞凤舞之式样,左边以古金文二行凸出,请用小四号字书写祖宗辈分、字名、号及所于历表。

2. 同宗者书,用正楷,统一大八号字体。

分别记载,先辈姓名,字,号,姓别,标明生年、卒年,籍贯,教育背景,学位或头衔,行业、事迹等。

八字注释:以粗二号字书五格次第排列,五格之间需空过左边留空间。

将名辈之「字」「号」「字辈所号」(如无号识可以
省掉)并点出;邓将祖先得名辈谱字辈内顺序辈次节录于下,
别以点连接之,以利区分字辈出身者统一辈图,凡已故先祖
之配(含正妻、庶妻或侧室)以及在他解散或灭亡之前所生之子
女都必须提及。

如失娶也必须提及,并注明早亡、藐视或离
异之情况,并注明再嫁。

族谱写法范例

族谱写法范例

族谱写法范例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

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经历了历朝历代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

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

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

家谱编修是一个严肃而浩瀚的工程,因为是家谱、族谱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

下面是目前常用的纸质家谱几种格式:一、古式家谱格式(竖排版式四种)1、欧阳修式(亦称为欧式)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一1072年))在编撰《欧阳氏谱图》中创立的:“谱图之法,断之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

此法,记录人的世系及旁支分支以表格图式进行表述。

”每五世一图,第二图五世至九世,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至现存者为止;先人小传叙源主名讳,字号,配偶,仕官,特行,葬地,封赠,享年等。

欧阳修式家谱格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排列,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可有一些生平记述,主要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2、苏洵式(亦称为苏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1009-1066年)在仁宗至和年间编修本族《苏氏族谱》创立的。

苏洵吸收了欧阳修的编撰方法。

一方面强调从纵的方面,注意诸多父子相继关系,主张五世则迁的小宗之法;另一方面,又强调从横的方面,对兄弟分支加以区别,推崇合各支谱为一编的大宗谱,推崇大宗之法。

总的是以五世为图,五世之外,亲尽服穷,图表不载,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更进而尊近而旺远,较欧阳氏更为严格。

怎样写家谱范例

怎样写家谱范例

怎样写家谱范例
家谱是一种记录一个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文化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祖先和后代的关系,可以帮助后代了解自己的身世和家族文化。

下面是一份家谱范例。

家谱。

(XX家族)。

第一部分。

始祖。

XX,字XX,祖籍XX,出生于XX年,于XX年迁往XX,生有XX,XX,XX等子女。

第二部分。

第二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二)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子女。

……
第三部分。

第三代。

(一)XX,字XX,生于XX年,于XX年娶妻XX,生有XX,XX,XX等
子女。

……
(XX以上部分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祖先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

第四部分。

第四代及以后。

(XX以后代数可根据家族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每一位后代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或曾经生活过的地区及家庭情况等信息。

)。

……
家训。

(XX家族家训可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包括家族的传统价值观、
行为规范、家教信念、人生格言等。

)。

结语。

族谱格式模板

族谱格式模板

族谱格式模板一、族谱名称。

(例)XXX家族族谱。

二、族谱总述。

(例)XXX家族自清朝嘉庆年间始祖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至今已有六代传承。

族谱记载了家族世系、重要事件、家训等内容,是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三、族谱编修单位。

(例)编修单位,XXX家族宗亲会。

地址,XXX省XXX市XXX街XXX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四、族谱编修人员。

主编,XXX。

副主编,XXX。

编委,XXX、XXX、XXX。

五、族谱编修时间。

(例)编修时间,2000年-2005年。

六、族谱出版时间。

(例)出版时间,2006年。

七、族谱版本。

(例)初版。

八、族谱卷次。

(例)上下卷。

九、族谱字数。

(例)XXX万字。

十、族谱装订。

(例)精装。

十一、族谱印数。

(例)1000册。

十二、族谱定价。

(例)XXX元/册。

十三、族谱出版单位。

(例)XXX出版社。

十四、族谱印刷单位。

(例)XXX印刷厂。

十五、族谱纸张。

(例)铜版纸。

十六、族谱尺寸。

(例)16开。

十七、族谱目录。

(例)第一编世系。

第二编重要事件。

第三编家训。

十八、族谱世系。

(例)始祖XXX。

第二代XXX。

第三代XXX。

第四代XXX。

第五代XXX。

第六代XXX。

十九、族谱重要事件。

(例)清朝嘉庆年间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

民国XXX年XXX出生。

XXX年XXX考中举。

二十、族谱家训。

(例)勤俭、诚实、孝顺。

二十一、族谱其他内容。

(例)家训、家规、家谱、家事。

以上即为族谱格式模板,希望对您编写族谱时有所帮助。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世系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家族的历史记载,
更是后人了解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编写家谱时,凡例
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介绍了家谱的编撰目的、范围、内容、编
撰时间、编撰者等信息,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

下面是一
份家谱凡例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一、编撰目的
本家谱旨在记录我家族的世系,追溯祖先的姓名、族谱、世系、籍贯、家族文化等重要信息,以便后人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凝聚力。

二、范围
本家谱以我家族为主体,包括直系血亲和嫁娶入族的亲属,力求全面、准确地记录家族世系,不涉及其他家族的信息。

三、内容
本家谱主要包括家族世系、族谱、姓氏来源、家训家规、重要人物
事迹等内容,其中家族世系为主线,其他内容为辅助,以全面展示家族历史为目标。

四、编撰时间
本家谱编撰时间为2021年,历时三年,经过大量田野调查、文献搜集、资料整理等工作,力求准确、完整地记录家族世系。

五、编撰者
本家谱由我家族族人共同编撰完成,经过多次审定,确保内容准确可靠。

六、其他说明
本家谱内容严谨、真实,力求客观、公正,不涉及个人恩怨、私人情感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客观看待家谱内容,不偏不倚地了解家族历史。

通过以上范文,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家谱凡例的重要作用和内容要点。

在编写家谱时,凡例的编写至关重要,它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家谱内容。

希望大家在
编写家谱时,能够认真对待凡例的编写,使家谱内容更加完善、严谨。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凡例范文
家谱中的凡例是对家族成员的称谓、排列顺序和标志符号等进行说明的部分。

以下是一个家谱凡例的范文:
1. 称谓:
- 曾祖父:指父亲祖父的父亲。

- 祖父:指父亲的父亲。

- 父亲:指本家族中的父亲。

- 伯父:指父亲的兄弟。

- 叔父:指父亲的弟弟。

- 配偶:指与本家族成员结婚的(丈夫、妻子)。

2. 排列顺序:
按照家族成员与中心人物的关系远近和年龄大小排列。

3. 标志符号:
- ♂:男性。

- ♀:女性。

- ∞:结婚。

- []:被抚养。

注:在家谱中,每一代可展开为子代,即父亲节点下方可能有多个子节点,以展示更详细的家族关系。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传统习惯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以下是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1. 家谱标题: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例如“XXX家谱”。

2. 世系编号:从最上层始祖开始,按照世代递增的方式进行编号,并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世代编号。

例如:“第一世:始祖XXXX”。

3. 姓名信息:在每个人的姓名下方,注明其生卒年份和籍贯。

例如:“XXXX(公元XXXX年-公元XXXX年),籍贯XXXX”。

4. 辈分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辈分,例如:“幼子”、“长子”、“次子”等。

5. 配偶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注明其配偶的姓名。

6. 儿女信息:对于男性祖先,标明其所有子女的姓名。

对于女性祖先,标明其儿子的姓名。

7. 公告事项:标明家族中重要的公告事项,比如家族变迁、荣誉、名人等。

8. 血缘关系图:在整个家谱的最底部,可以绘制一幅血缘关系
图,将各代人物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一般要保持清晰、简洁和易于阅读。

家谱怎么编写,有什么格式?

家谱怎么编写,有什么格式?

家谱怎么编写,有什么格式?家谱的形式和内容⼀、什么是家谱?家谱作为中华⼏千年历史发展传承⽽来的⽂化表现形式,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编写形式有所不同,在编写体例、记载范围、记载内容和编修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其格式规范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的⼀套完整体系。

⼀般来说⽐较完整的家谱⼤致包括以下内容:谱名、谱序、谱例、谱论、恩荣录、像赞和遗像、姓⽒源流、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图、传记、谱系本记、族产、契据⽂约、坟茔、名迹录、任宦记、年谱、艺⽂、字辈谱、领谱字号、续后篇、捐修⼈员等。

⼤多数家谱在内容格式上可能只⽤到其中部分内容,但各家族家谱格式中的都要⽤到其中谱序、凡例、姓⽒源流、族规、祠堂、世系图、传记、字辈谱、捐修⼈员等主要部分。

⼆、为什么要写家谱?⽬的是记载⾃⼰家族的光辉史,以及记载家族的历史和发展,增强家族和集体认同感,增强族⼈或同姓⽒⼈的亲情联系,提升民族⾃豪感和⽂化⾃信等。

另外,家谱也是具有⼀定⽂学、社会、史料价值的,可以作为正史的有益补充,作为以后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

⼀般是家族发展到⼀定程度的时候,家中德⾼望重的⼈提出,我们是不是该写家谱了。

⼤家⼀致决定好,然后如果祠堂的钱够,那就直接从祠堂拿钱,开始写家谱。

如果祠堂没钱,那就⼤家捐钱。

如果是家族第⼀本家谱,那就由德⾼望重的⼈决定辈分什么的。

现在有很多⼈没有家谱了,可能是由于迁移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可以两种办法解决,⼀是回到原来的祖籍,请家谱;另⼀种就是重修家谱。

三、家谱的形式家谱的主体形式,叫世系图,长这个样⼦:世系图分为宝塔式图谱、树系图谱、线性图谱和牒记式图谱(⽆图,曾以是以⽂字叙述先⼈事迹)树系图谱线性图谱四、家谱的主要内容⼀般家谱的主要内容有:1、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定会有⼀篇⾄⼏⼗篇不等的序⽂,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的客序、跋语、⽬录和刻印⼈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家谱凡例范文(合集7篇)

家谱凡例范文(合集7篇)

家谱凡例范文第1篇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里江河必有其源。

普天之下炎黄子孙,一脉相传。

说世系、道宗族、辨亲疏,以延宗亲之道。

国有史、县有誌、族有谱,同为一理,此为秦氏家族修谱之初衷。

相传先祖秦国蕃为湖北省麻城县人氏。

明朝万历末年,移民大搬迁,随携妻小,逆汉水、坝河而行,历经艰难万险,迁入今陕西旬阳靛纸沟定居,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先祖们在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世代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至今,可谓历经艰辛。

从先祖秦国蕃始,今已传至第十四代人,在世人口多达数千,陕西省各地均有分布,不乏有识之士、栋梁之才。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不知道我们从何而来。

思修族谱之大事,上可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下可使子孙后代有寻根之本,可谓千秋之功德。

因未能到祖籍地湖北考证,又无老家谱考查,致使族谱中秦国蕃以上祖先字辈谱缺失,秦国蕃以下六代人无法考证。

实为吾族之遗憾。

同时,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口传,却能记住三百多年来的家族史及宗亲支系关系,足以说明秦世家族尊长辈,重宗亲之美德。

现今可用字辈谱仅剩两辈,再续家谱已迫在眉睫。

为使秦国蕃后裔情亲永续,世代相传,20xx年秦正兵(现已逝)、秦正彦曾联系西河秦氏族门前往旬阳老家共商续谱事宜。

由于续谱困难重重,加之当时交通不便、通讯条件所限,信息交流不畅,修谱意志不坚定,随搁置而不了了之。

家谱不修,寝食难安,无家谱可查之遗憾不能再留给后辈,这是秦氏族门要人之共识——重修新谱刻不容缓。

20xx年正月,旬阳老家秦正伟等人,再一次召集秦氏家门,下定决心,重议修谱大事。

由秦正彦、秦正伟、秦正华、秦正柱、秦治海、秦治平、秦治安、秦万波等人组成修编委员会,负责族谱修编事宜。

家谱凡例范文第2篇尊敬的各位来宾、王氏各位宗亲族人:大家上午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今天是公元二O一x年农历二月初六,岁在丙申,时近清明。

在这思亲祭祖祀节来临之际,王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王氏家庙,共同庆祝祭祖活动。

家谱凡例范本

家谱凡例范本

家谱凡例范本家谱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了家族的历史和渊源,对于后代子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家谱凡例则是家谱中的一部分,是对族谱中重要字词名称及解释的规范化描述。

一个完整的家谱凡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本文将从凡例的定义、作用、编写、格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那些正在编写家谱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家谱凡例的定义与作用家谱凡例,顾名思义即为家谱中涉及重要字词名称及解释的规范化描述。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家族的文化传统有所不同,因此家谱凡例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个性化特点。

一般而言,家谱凡例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族谱名称2. 家族姓氏的由来和来源3. 各世系成员的命名规范4. 各类亲属关系的称谓5. 各种历史事件和风俗习惯的解释家谱凡例的作用首先体现在规范化字词的使用上。

不同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规范化能够减少误解和理解偏差,增加与传承的准确性和通畅性。

此外,在强调族谱中传承的“同姓同源、骨肉相连”的观念的同时,还能够说明家族亲属之间的关系,彰显族谱的价值和意义。

二、家谱凡例的编写家谱凡例的编写需要一定的常识和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编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规则。

首先,家谱凡例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家族的地理、文化、历史和习惯传统等方面的特点。

此外,家谱凡例的编写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在编写凡例时,可以借鉴其他族谱的精华部分,并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形成自己家族血脉的特色。

此外,也可以参考一些有关家族史、宗族史的学术专著,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和案例,进行比较和归纳,形成更加科学和严谨的凡例。

三、家谱凡例的格式家谱凡例的格式也是需要规范化的。

通常而言,家谱凡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应该精简明了,简单易读。

2. 应该突出重点,合理分段,逐条进行详解。

3. 应该进行分层次和分级别的描述和解释。

4. 应该考虑到家族史料的宝贵性和稀有性,进行密集化和节约用字的描述。

【怎样修家谱】家谱编修实务【之五】——体例和格式

【怎样修家谱】家谱编修实务【之五】——体例和格式

【怎样修家谱】家谱编修实务【之五】——体例和格式族谱大致有二种体例:欧体和苏体。

二种体例,并无原则上的区别,只是齿录编排上有所不同。

欧体适合于房份较多,人口较多的情况。

它的原则是“五世一提”,具体做法是,在齿录前画出世系图,以备检索。

然后在编排齿录时,根据房份支派,将某房的某一支派五代安排为一个段落,编完了这一支,再编另一支的五代,编写了这五代,再编下一个五代,以此类推。

苏体适合于房份不多,人口较少的情况。

它的原则是“一辈一辈”。

具体做法是:从第一世起,将所有同一字辈的人先后排列,再第二世、第三世……以此类推。

二种体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欧体,使人对自己的近亲的了解比较明了,苏体对自己的同辈的了解比较明了。

我曾经作了比较,认为现在修谱,采用苏体为宜,但在采用苏体的同时,也应注意吸收欧体的长处,可以在齿录编排时详细注明房份支系,可以起到合二为一,优势互补的效果。

无论欧体还是苏体,强化检索系统是关键。

编辑应在族谱的目录、书眉等地方详加标注,使阅读者能顺利地找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格式族谱的格式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首先在印刷上,可采用简化字横排,当然,如需照顾海外特别是台港澳族人的习惯,经过众族商议同意,也可采用竖排、繁体字,其次,语言、语法、标点符号也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当然,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采用两种版本并行,甚至再加上电子版三种版本通用,都已经成为可能。

其次还有版式和印刷方法的问题,我比较倾向于用宣纸线装,但对现代印刷的样式同样不予排斥。

苏体谱法与欧体谱法修谱的谱法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

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

从广义上讲,一部完整规范的谱牒,应涵盖该族历史、源流世系、人物、事件、业绩、迁徙、族规等内容。

自宋起,编撰谱牒有两法,即欧体和苏体,也称欧式和苏式。

苏体谱法的基本法则北宋文学家苏询(100-1066)创制的一种修撰谱牒所采用的体例和方法,称之为苏体。

教你修家谱之家谱的完整体例

教你修家谱之家谱的完整体例

教你修家谱之家谱的完整体例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1谱名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

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以及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

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简单家谱模板范文

简单家谱模板范文

简单家谱模板范文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要文书,它不仅可以帮助后人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凝聚家族成员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家谱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家谱族谱名称:XXX家族谱谱定人:XXX(族长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编定谱人:XXX(编谱人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第一世卷首词:XXX(祖先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族谱序号:第一世第一代配偶:XXX(配偶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子女:1.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2.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3.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第二世卷首词:XXX(第一世的子女中最年长的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族谱序号:第二世第一代配偶:XXX(配偶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子女:1.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2.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3.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第三世卷首词:XXX(第二世中最年长的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族谱序号:第三世第一代配偶:XXX(配偶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子女:1.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2.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3.XXX(子女名字),出生年月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后续世系从第三世开始,按照相同的格式继续记录下去,直至当前的世代。

总结家谱是凝聚家族成员感情和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文书。

通过对家谱的编写,人们可以了解到家族的血脉相承和历史传承,增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在编写家谱时,应该注重收集和整理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如出生年月日、逝世年月日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家族成员的成就和事迹等,使家谱更加丰富和有趣。

家谱编修范例

家谱编修范例

家谱编修范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家谱编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历史、传承和血脉。

通过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祖辈是谁,来自哪里,以及他们的职业、性格、生活经历等信息。

家谱编修不仅可以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根源,还可以促进家族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份关于家谱编修的范例。

家谱编修范例:第一章:家族起源家族始祖为李氏,其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原籍河北省。

李氏初名李四,后改名李大。

他聪慧勤奋,十岁能识字,十五岁便通经史之学。

嘉靖三十年,李大考中秀才,受封为乡试状元,后赴京城考取了进士。

他官拜翰林院编修,为当时朝廷的重要官员之一。

李大生有三子,分别为李一、李二、李三。

他们分别承父业,做了文官、武将和商人。

李大一系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名垂青史。

李氏家族自始祖李大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分成了几个大的分支。

以李氏家族在京城的分支为主要分支。

这支分支的人口众多,代代都有人在京城做官,成为朝廷的要员。

还有一支分支在河南开封,主要以商业为主,经营着一家大型商会,发展迅速。

李氏家族还在湖南岳阳和浙江杭州等地设立了分支,代代传承家族文化,为当地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就。

最为著名的是李氏家族在清朝乾隆年间的辉煌时期。

当时,李氏家族中有一位李府君,是当时乾隆皇帝的心腹大臣,奉命整顿朝政,使得社会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善。

李氏家族还有许多人在文学、艺术、军事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当时社会上的风云人物。

李氏家族有着悠久的传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族成员们自古以来都注重家庭和睦,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李氏家族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代代相传家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得家族更加团结和谐。

虽然李氏家族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但是家族成员们却没有停止前行的步伐。

他们继续传承家族文化,秉承着“家和万事兴”的传统,努力拼搏,为家族发展做出贡献。

他们也注重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家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谱书写格式(推荐5篇)

家谱书写格式(推荐5篇)

家谱书写格式(推荐5篇)第一篇:家谱书写格式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

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修谱凡例(范本)

修谱凡例(范本)

修谱凡例修谱凡例‎修谱凡例‎一‎、修谱命名饮水‎思源,怀宗念祖;人‎之常情,观今鉴古;‎天经地义,盛世修‎谱;源远流长,同‎归殊途;豫章遗脉,‎四海遍布;远祖英豪‎,原籍东楚;湖广填‎川,派衍巴蜀;贵州‎仁怀,支派无数;团‎结报国,亲睦九族;‎瞻前顾后,共序昭穆‎。

盼族众共襄盛举,‎为子孙万代编一部像‎样的豫章英豪祖系“‎罗姓族谱”。

‎二‎、修谱宗旨以国‎史、地方志为准绳,‎以各地宗谱为依据,‎实事求是考载古今罗‎氏历史世系源流及各‎房世系源流,对家族‎、祖宗、子孙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修出一部名副其实的‎传家“宝典”。

‎三‎、编排内容与秩序‎本谱吸取他谱编纂‎之精华、图文并茂,‎其内容由彩页、首卷‎、人物卷、渊源卷、‎祠墓卷、规训卷、世‎系卷、礼仪卷及编后‎记等组成。

‎1‎、彩页:内容包括‎罗氏图腾,选载古今‎罗氏祖人像及名人题‎词,本次修谱像选及‎宗亲乐捐功德录,本‎次编纂委员会名录等‎。

‎2、首‎卷:内容包括目录‎、凡例、前言、序言‎、罗氏行第字辈,罗‎氏联集、中国历史朝‎代、帝王、年代简介‎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等。

‎ 3、人物卷‎:内容包括罗氏历‎代祖人历史浅析,罗‎氏古今名人录,现代‎罗氏企业精英录,现‎代罗氏科名录及名人‎传记等。

‎4、渊‎源卷:内容包括中‎华罗氏渊源录,中华‎罗氏历史概述,罗氏‎历史浅析,罗氏古谱‎序选录,贵州、仁怀‎罗氏源流录等。

‎‎5、祠墓卷:内容‎包括祠规、祠联、豫‎章罗氏宗祠,贵州豫‎章书院、各房宗祠简‎介,及古今罗氏开基‎祖墓像及简介选录。

‎‎6、规训卷、内容‎包括罗氏族规,戒族‎人书,罗氏治家八字‎训,罗氏十谨遵、十‎不准,罗氏家训,豫‎章罗氏传统家风浅析‎,二十四孝图释等。

‎7、世‎系卷:内容包括古‎代世系(黄帝---‎祝融---匡正--‎-珠公---英豪)‎及各房世系(各房以‎英豪祖为一世祖进行‎考载)。

8、礼‎仪卷:内容包括五‎服图简示,人情袱子‎书写格式,婚嫁、祭‎奠、寿诞礼仪格式,‎七月半及清明祭文简‎录,结婚婚书书写格‎式及发谱祭文等。

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书写格式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血缘关系以及重要世事的一种书籍。

下面是一般家谱的书写格式:
1. 封面:封面上应该写明家谱的标题,例如“某某家族家谱”,以及编写者的姓名和编写时间。

2. 编排方式:家谱通常按照世系进行编排,从上至下依次为祖先、子孙等。

每一代人应该按照年龄大小或出生顺序进行排列。

3. 姓名:每个人的姓名应该写在一个方框内,方框上方标注该人的字号、号、谥号等个人信息。

4. 关系:在每个方框之间,应该用直线或斜线连接,表示血缘关系。

男性用实线连接,女性用虚线连接。

夫妻之间使用横线相连。

5. 详细信息:每个人的方框内应该尽可能填写详细的信息,例如出生日期、逝世日期、籍贯、职业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历史和成员的生平。

6. 备注:在家谱的末尾可以添加一些备注,例如家族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等。

7. 图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家谱中添加家族成员的照片或肖像画,以便更加生动地展示家族成员。

需要注意的是,家谱的书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但应保持整体的清晰、有序和易读性。

【黄氏】家谱凡例的撰写方法

【黄氏】家谱凡例的撰写方法

【黄氏】家谱凡例的撰写方法1、拟谱名虽然在谱书封面可以直接看到谱名,但在这里可以介绍一下谱名拟定规则(如通谱、统谱和一般家谱谱名各有不同)家谱的命名方法家谱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号、几修、原籍等。

命名方法:①地名+姓氏+几修范例:《金铿黄氏三修家谱》②地名+姓氏+堂号范例:《黄山黄氏敦睦堂支谱》③地名+姓氏范例:《江苏裴塔裴氏宗谱》④几修+姓氏范例:《六修黄氏家谱》⑤姓氏+堂号+几修范例:《黄氏敦睦堂重修家乘》⑥原籍+姓氏+地名范例:《江西黄氏丰城派迁长支谱》⑦郡望+姓氏范例:《天水赵氏宗谱》家谱一般称呼玉牒:专门记录皇帝世系。

世本:记载诸侯家世。

世家谱:如孔子家族。

家谱:记录普通家族。

族谱:记录普通家族。

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

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

宗谱:记载一个大家族世系。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同祖为宗。

世谱:记载一个大家族世系。

通谱:同姓者或同姓宗族间通过合作(认同共祖、连通世系、重排昭穆等)编撰出来的大家认同的谱牒。

合谱:记载两个同姓但不同宗的家族。

统谱:将分散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统编于一谱或多个虽不是同一家族,却因是同一姓氏而联合修谱的家族。

总谱:将分散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统编于一谱或多个虽不是同一家族,却因是同一姓氏而联合修谱的家族。

支谱:仅记载某一始祖或始迁祖分支之下的一个大家族支派世系。

房谱:仅记载某一始祖或始迁祖分支之下的一个大家族支派房系世系。

家谱特殊称呼本书:为了正本求源之意。

清芬志:取义于两晋时陆机《文赋》中诵先人之清芬之意。

数典不忘:反《左传》中“数典忘祖”之意。

祠谱:记载宗族祠堂各种内容为主的。

坟谱:记载本家族历代祖先坟墓位置、坐向、守坟、规约、墓祭仪式等内容。

通谱与统谱2、表明政治及民族立场3、介绍修谱宗旨例:本谱以“敬宗收族,弘扬祖德,正本清源,理顺脉络,教育后代,耀国荣族”为宗旨,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记述族情,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反映本氏风貌和支派特色。

家谱凡例范文精选

家谱凡例范文精选

家谱凡例范文精选
《[家族名称]家谱凡例》
一、编修宗旨
本家谱旨在记录[家族姓氏]家族的世系源流、家族历史、重要人物和事迹,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

二、编修原则
1. 客观性: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记录家族历史和人物事迹,不夸大、不隐瞒。

2. 完整性:尽量全面、系统地收录家族成员信息,确保世系完整、无遗漏。

3. 准确性:对资料进行认真核实、考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三、体例结构
1. 采用编年体与纪传体相结合的体例,按世系顺序编排。

2. 设卷首、正文、附录等部分,正文包括谱序、世系图、人物传、家训家规等内容。

四、人物记载
1. 收录对象为本家族直系血亲及旁系血亲。

2. 记载内容包括姓名、生卒年月、婚姻状况、职业、主要事迹等。

五、资料来源
1. 以家族现存的旧谱、碑刻、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

2. 广泛征集族人提供的资料和口述历史。

六、续修规定
1. 家谱定期续修,一般每[具体年限]年进行一次。

2. 新出生族人及时入谱,去世族人在下次续修时载入。

七、版权声明
本家谱版权归[家族名称]家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编写凡例与格式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摘自〝沭阳乐安孙氏通谱〞点击数:1779 更新时间:2010-9-5
年一小修,50年或60年一大修。

有靠富家所捐田亩作为修谱义田,也有向富户族众募捐,或按族人计丁摊派款项,而将所得有关产业、款项,派人经营生息以建祠、修谱。

所修谱分有数十份,各家族领有一谱,填注编号,敬慎收藏,遇每年祭祖之日,将谱送祠逐号查验,以举行隆重的祠堂读谱仪式。

不得托故推诿,不如期送祠,违例则有罚;如有盗卖,查出合将领谱者议逐出族;如有遗失,要向族长说明原由,然后销除谱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