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nk细胞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nk细胞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的能力。
尽管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感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功能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NK细胞的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激活受体、抑制受体、细胞因子等。
这些调控机制的复杂性使得NK细胞的激活和抑制变得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抗肿瘤活性的局限性:尽管NK细胞具有天然的抗肿瘤能力,但其抗肿瘤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限制。
例如,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NK细胞的活性,如表达抑制性配体或改变细胞表面抗原。
因此,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 个体差异和异质性:不同个体的NK细胞功能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的不一致性。
此外,NK细胞还存在异质性,即同一患者体内的NK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表型和功能。
因此,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开发对于提高NK细胞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4. 临床应用的挑战:尽管NK细胞在实验室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将其应用于临床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有效地扩增和激活NK细胞、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靶点、如何减少副作用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总之,尽管NK细胞在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力,但仍需要深入研究其功能、调控机制以及与肿瘤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以克服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nk细胞作用

nk细胞作用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的骨髓、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等组织内。
与其他免疫细胞相比,NK细胞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特点。
首先,NK细胞具有自然杀伤作用。
NK细胞可以通过依赖抗体及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和非特异性直接杀伤作用来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
在此过程中,NK细胞通过识别缺乏MHC-I(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分子表达的靶细胞,释放细胞毒性颗粒和细胞因子来攻击并杀死这些异常细胞。
这使得NK细胞可有效清除感染病原体、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等。
其次,NK细胞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相对于其他免疫细胞,NK细胞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在感染和炎症等病理状态下,NK细胞可以在数小时内迅速增加,发挥其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
这种快速反应能力使得NK细胞在防御疾病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NK细胞还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NK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例如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来调节和修复免疫系统。
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以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力和杀伤功能,还可以影响炎症反应、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等。
此外,NK细胞还可以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促进其吞噬与抗原递呈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
除了这些基本功能外,NK细胞还可以参与多种免疫调节和病理过程。
例如,在孕期,NK细胞可以通过杀伤异常胎盘细胞和产生胎盘生长因子来维持胎儿的发育。
同时,在自身免疫疾病中,NK细胞也参与了发病机制和免疫调节的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多种影响NK细胞功能的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包括NKG2D受体、KIR家族受体、HLA-G分子等。
总之,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其快速的反应能力、自然杀伤的特点以及调控免疫应答的功能,使得NK细胞在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nk细胞的作用

nk细胞的作用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NK细胞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异常和恶性变化的细胞,起到了免疫监视和抗肿瘤的作用。
首先,NK细胞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效应。
实验研究发现,NK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其杀伤机制主要包括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靶向识别和杀伤,以及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或细胞间共刺激因子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NK细胞还能够产生干扰素-γ(IFN-γ),通过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细胞),进一步加强免疫反应,对于控制和消除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NK细胞在病毒感染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病毒感染会导致细胞内病毒感染信号增强和受感染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改变,这些变化会激活NK细胞的杀伤机制。
NK细胞能够通过识别并杀伤感染病毒的细胞,帮助控制和清除病毒感染。
这主要通过NK细胞识别感染病毒的细胞表面蛋白和糖蛋白,通过活化性受体与感染细胞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和释放抗病毒细胞因子实现。
此外,NK细胞在移植免疫和免疫调节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移植物功能拒绝反应中,NK细胞可以识别并杀伤不配型或缺乏MHC I分子的移植物细胞,从而起到抗移植物排斥的作用。
同时,NK细胞也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免疫调节,并通过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对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进行调节。
总结来说,NK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移植免疫等多重作用。
它能够识别和杀伤感染、异常和恶性变化的细胞,并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和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来增强免疫反应。
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消除病理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NK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我们相信未来将有更多重要的发现和应用,为免疫治疗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免疫治疗的新突破CARNK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

免疫治疗的新突破CARNK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手段迅速发展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CARNK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的一种新突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CARNK细胞治疗的原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1. CARNK细胞治疗的原理CARNK细胞治疗是一种基于CAR-T细胞治疗的改良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CAR-T细胞与NK细胞相结合,形成具有双重攻击能力的细胞。
CAR(嵌合抗原受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受体,能够识别特定的抗原并激活细胞免疫应答。
将CAR引入到NK细胞中,可以增强其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2. CARNK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CARNK细胞治疗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进展。
许多研究显示,CARNK细胞能够有效杀伤各种恶性肿瘤细胞,并且在长期观察中呈现出持续的疗效。
其中,针对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比如B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此外,CARNK细胞治疗还显示出在肿瘤免疫逃逸和耐药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CARNK细胞治疗的应用前景CARNK细胞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在临床应用方面,CARNK细胞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个体化治疗策略,通过调整CAR 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在抗肿瘤免疫研究中,CARNK细胞治疗还可以为其他免疫疗法提供有力的支持,如联合免疫疗法和肿瘤疫苗。
此外,CARNK细胞治疗还具有扩展应用领域的潜力,可以应用于治疗各种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等。
总结起来,CARNK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的一种新突破,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通过融合CAR-T细胞和NK细胞的优势,CARNK细胞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进展。
未来,CARNK细胞治疗有望成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并且为其他免疫疗法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nk细胞行业报告

nk细胞行业报告NK细胞行业报告。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的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NK细胞疗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成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报告将对NK细胞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NK细胞疗法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备受瞩目。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一些针对癌症的NK细胞疗法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例如,一些临床试验显示,使用NK细胞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于一些难治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治疗效果。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NK细胞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NK细胞行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免疫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手段,市场前景广阔。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NK细胞疗法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
其中,癌症治疗是NK细胞疗法的主要应用领域,而且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于NK细胞疗法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NK细胞疗法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最后,我们来展望一下NK细胞行业的未来趋势。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NK细胞疗法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可以更精确地改造NK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杀伤肿瘤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NK细胞疗法的成本将会不断降低,使其更加普及和可及。
此外,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NK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疗效也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于NK细胞的研究

关于NK细胞的研究
NK细胞,或称自然杀伤细胞,是由未分化的前体淋巴细胞及其衍生
细胞完成的一类非特异性免疫细胞。
它们可以在体内发现,主要分布在淋
巴结及骨髓中,由前体淋巴细胞(T细胞旁)首先发育而来,不依赖于外
源抗原,它们能够识别和杀死病毒感染的细胞及癌症细胞,是天然免疫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NK细胞具有抗病毒性、抗肿瘤性、抗肝细胞性、抗生物复合性等多
种功能,其杀伤力极强。
它们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天然杀伤细胞,有着独特
的分子标志。
一般来说,在体外系统中被研究比较多的NK细胞标志分子
有CD56、CD16和NKG2D。
在体内,NK细胞能够被目标细胞在特定表位上
表达的抗原刺激并有效的识别,从而发挥其杀伤细胞的功能。
NK细胞得到激发后,通过一系列功能的发挥,形成一个强大的抗肿
瘤体系。
此体系中除了细胞因子的发放和拮抗剂参与外,还有溶解氧化物
介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产物和炎症介质,共同起到对肿瘤细胞的破坏作用。
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参与免疫反应,当NK
细胞通过识别一些特定表位的抗原(如HLA-E)来识别癌症患者的细胞时,它们会产生一种叫做周期性碱蛋白(CBP)的物质。
NK细胞识别和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还 可 以通过 受 体 如 甘 露 糖 -一 酸 受 体 ( R) 导 I磷 5 MP 介 的胞 吞作 用 而摄人 , 粒 酶摄人 靶 细胞后 , 孔 素破 颗 穿 坏核 内 膜 , 过 线 粒 体 、 aps 通 csae途 径 及 不 依 赖 csae途径 诱 导 细 胞 凋 亡 。另一 方 面 , 化 N aps 活 K 细胞 表达 F sCD5 配 体和 T AL T Frle a( I ) R I ( N — a d印一 et
的 主要 特征 是 不需 预先刺 激 就可 直接溶 解 破坏 肿瘤 细胞 和病 毒感 染细 胞 , 过分 泌穿 孔 素 、 氨酸 蛋 白 通 丝
胞 传 递 溶 细 胞 信 号。例 如 , D / D 8 C 2 C 1aC 1 、 D 、 l CM4、 D 4、 D 8 C 6 I C 5 C 5 、 D 9均 有 利 于 N K细 胞 与靶 细 胞建 立 稳 定 连 接 , 成 免 疫 突 触 。在 动 物 模 型 中 , 形 L k F n Z P7 子 的缺 失会 引起 T细胞 缺 陷 , c 、y 、A -0分 但
1 N 细 胞 识 别 和 杀 伤 效 应 机 制 K
11 抗体 依 赖 性 细 胞 介 导 的 细胞 毒作 用 ( D C . A C )
N K细 胞 低 亲 和力 的 C 6分 子 与 靶 细 胞 一 G抗 D1 I g 体复 合 物 结 合 后 , 化 蛋 白 酪 氨 酸 激 酶 ( T , 活 P K) 使
T A L受 体 阳性 的靶 细胞 通 过 内源酶 的级 联 反应 发 RI
生 凋亡 。虽然 C 9 L与 T A L诱 导 凋亡 的途 径 D5 R I
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肿瘤免疫治疗作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NK细胞以其独特的非特异性杀伤功能,以及对肿瘤细胞的直接识别和清除能力,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焦点。
本文旨在综述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N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免疫应答机制、以及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二、NK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NK细胞不依赖于预先的抗原刺激或抗体介导,能够直接识别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这一特性使得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占据独特地位。
NK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
NK细胞能够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分子,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NK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这些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NK细胞还能够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与抗体结合的肿瘤细胞结合并诱导其死亡。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NK细胞也被广泛研究。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NK细胞,能够表达特定的肿瘤抗原受体,从而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能力。
NK细胞免疫治疗还可以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NK细胞,增强其抗肿瘤活性,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然而,NK细胞在肿瘤免疫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例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NK细胞的识别和杀伤,如下调NK细胞激活受体配体的表达、表达免疫抑制分子等。
因此,深入研究NK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提高N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新策略,对于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nk免疫细胞治疗

02
nk免疫细胞治疗适应症与临床应用
肿瘤治疗领域
实体瘤
1
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
血液肿瘤
2
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等;
脑瘤
3
包括胶质母细胞瘤、神经鞘瘤等。
感染性疾病领域
病毒感染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细菌感染
如结核病、耐药菌感染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类风湿性关节炎
改善关节肿胀、疼痛等;
机制
NK细胞通过免疫杀伤、免疫调节和细胞因子分泌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同 时可避免过度免疫应答引起的毒副作用。
研究历史与现状
历史
NK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 阶段。
现状
目前,自体和异体NK细胞治疗已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如黑色素瘤、 肾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同时,针对N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在不断进 行临床研究。
NK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天然杀伤细胞进行免疫调节和抗 肿瘤治疗的疗法。
分类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自体NK细胞治疗和异体NK细胞 治疗;根据治疗阶段不同,可分为早期NK细胞治疗和晚期 NK细胞治疗。
治疗原理与机制
原理
通过激活和扩增NK细胞,使其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调节免疫应 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多发性硬化症
减少复发、减轻症状等。
其他应用领域
器官移植
减少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存活率;
再生医学
促进组织修复、再植和移植等。
03
nk免疫细胞治疗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广谱抗肿瘤作用
NK细胞不需要肿瘤特异抗原即可识别并 杀伤肿瘤细胞,对多种实体瘤均有一定 疗效。
nk细胞的应用原理

NK细胞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NK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属于淋巴细胞家族,主要在人体的外周血液、骨髓和脾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NK细胞具有无需免疫记忆的特点,能够迅速识别并杀伤病原体或异常细胞,从而维护机体免疫平衡。
2. NK细胞的应用原理NK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应用原理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细胞毒性杀伤NK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以通过两种机制杀伤靶细胞:细胞直接毒杀(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在细胞直接毒杀中,NK细胞通过分泌毒素、活化酶和颗粒酶导致靶细胞的凋亡;而在ADCC中,NK细胞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体(如IgG)结合位点,以抗体为桥梁,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杀伤靶细胞。
2.2 产生并释放细胞因子NK细胞能够产生和释放多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这些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促进炎症反应和抗病原体作用。
2.3 调节免疫应答NK细胞不仅直接参与杀伤靶细胞,同时也对其他免疫细胞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NK细胞可以识别和调节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活性,调节免疫应答的平衡。
它们能够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分子,调控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活性。
3. NK细胞的应用领域由于NK细胞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杀伤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NK细胞应用领域:•抗肿瘤治疗:NK细胞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者激活和增强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在临床上已经使用NK细胞进行肿瘤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免疫重建:在某些情况下,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需要进行免疫重建。
NK细胞及其研究进展(精)

NK细胞的攻击能力在其表面上的抑制性受体遇到其他细胞表 面的一种Ⅰ型MHC复合体(major his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Ⅰ)时被抑制。MHC充当一种分子I.D.徽章 来帮助NK细胞识别同胞和入侵者。
但是,Yokoyama的研究组发现这种抑制性 受体在licensin过程中发生了职能转变。尽管 这种受体与未成熟的NK细胞中的受体完全相 同,但是它们却不是抑制者而是“赋予权利” 者。 在研究中,小鼠的NK细胞在它们首次遇到小 鼠版本的MHC后变得更能强有力地攻击入侵 者了。 NK细胞上 的这些受体不同于小鼠版本,但是它们具有 相同的功能。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寻找能够 研究人类版本的这种受体在特许过程中的功 能的途径。
戈宝学教授研究组博士后俞明灿等研究人员通过与生物化 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研究组合作研究发现,NK细 胞抑制性受体KIR2DL1可以和β-arrestin 2这一具有多重功能 的信号蛋白特异性的结合,从而影响了KIR2DL1对酪氨酸磷 酸酶SHP-1/ 2的招募。这些磷酸酶的底物包括一系列磷酸化 蛋白,如FcRγ , ZAP70, Syk, PLCγ, LAT, SLP76和Vav-1 等,磷酸酶使这些底物分子去磷酸化,阻碍细胞内激活性信 号进一步向下游效应分子传导,从而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 重要的是,在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模型中, βarrestin 2敲除小鼠的病毒感染明显减轻,而β-arrestin 2转基 因小鼠的感染严重程度却明显增加。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生 物体内调节NK细胞杀伤活性和病毒免疫的新机制,并且提示 β-arrestin 2蛋白与NK抑制性KIR受体的结合有可能成为研发 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 7月1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免疫 学》(Nature mmunology)发表了中国科 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戈宝学教授研究组的 最新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抑制性KIR受体通过与β-arrestin 2的相互作用调控杀伤活性以及小鼠对巨细 胞病毒(MCMV)感染的敏感性。
nk细胞 项目开发思路

nk细胞项目开发思路
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项目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基础研究:深入研究 NK 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和作用机制,为项目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2. 技术平台:建立先进的 NK 细胞培养、扩增和活化技术平台,以获得高质量、高活性的 NK 细胞。
3. 临床应用:探索 NK 细胞在肿瘤治疗、免疫调节和病毒感染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开展临床试验,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 联合治疗:研究 NK 细胞与其他免疫治疗手段(如Checkpoint Inhibitors、CAR-T 等)的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5. 药物开发:开发新型 NK 细胞激动剂或抑制剂,以增强或调节 NK 细胞的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6. 生物标志物:寻找与 NK 细胞活性和功能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患者的分层、治疗效果的预测和个体化治疗。
7. 基因修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 NK 细胞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其靶向性和持久性。
8. 生产工艺:优化 NK 细胞的生产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推动 NK 细胞治疗的商业化应用。
9.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 NK 细胞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10. 法规政策:关注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的发展,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为 NK 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铺平道路。
通过以上方面的综合考虑和努力,有望推动 NK 细胞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为人类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

免疫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展望免疫学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对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研究的成果也不断涌现。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以及它们的应用前景展望。
一、单克隆抗体治疗单克隆抗体治疗是免疫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突破,它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的抗体来攻击特定的癌细胞或感染病原体的方法。
单克隆抗体对于治疗癌症、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
目前已经有多种单克隆抗体投入到了临床治疗当中,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肾细胞癌、结肠癌和黑色素瘤等。
单克隆抗体治疗的优点在于其针对性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方面。
虽然目前的单克隆抗体治疗价格较昂贵,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逐渐降低成本,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二、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体外选择和改造患者T细胞,使其识别癌细胞并摧毁它们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对患者的免疫系统没有长期影响。
CAR-T细胞治疗适用于多种癌症,例如淋巴瘤、白血病和肺癌等。
虽然CAR-T细胞治疗很有前景,但是它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CAR-T细胞治疗后出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等问题。
此外,CAR-T细胞治疗的高成本成为了限制其普及的一大因素。
三、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肠道微生物群是指人体正常肠道内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它们的种类和数量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代谢功能、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
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肠道微生物的存在与自闭症、肥胖症、慢性肝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肠-脑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情绪和压力反应等方面。
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发现更多的相关性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NK细胞活性检测的原理及应用

NK细胞活性检测的原理及应用引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NK细胞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和感染病原体的细胞,还可以调节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因此,研究NK细胞的活性对于预防和治疗肿瘤、感染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NK细胞活性检测的原理及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原理NK细胞的活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细胞毒性检测。
细胞毒性检测主要分为两种方法:靶细胞直接杀伤法和溶血/变性法。
靶细胞直接杀伤法靶细胞直接杀伤法是通过将靶细胞与NK细胞一起培养,观察并计算靶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估NK细胞的活性。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靶细胞和NK细胞分别培养在细胞培养基中。
2. 将培养好的NK细胞与靶细胞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观察并计算靶细胞的存活率,即可评估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溶血/变性法溶血/变性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NK细胞对溶血红细胞的溶血能力来评估NK细胞的活性。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溶血红细胞悬液。
2. 将溶血红细胞悬液与NK细胞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离心沉淀红细胞。
4. 通过测量上清液的吸光度来计算溶血率,即可评估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应用NK细胞活性检测在临床和科研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临床应用在临床中,检测患者的NK细胞活性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 - 评估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通过监测患者的NK细胞活性,可以评估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 检测传染病的免疫性:通过检测患者的NK细胞活性,可以评估患者对于传染病的免疫性,指导预防和治疗。
- 评估移植排斥反应:通过监测移植患者的NK细胞活性,可以评估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程度,指导治疗和预防。
科研应用在科研领域,NK细胞活性检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NK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机制,从而为免疫治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作者:陈亮严智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编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94-021.概述:NK细胞是一种非T细胞性、非B细胞性、非吞噬细胞性的具有细胞毒性效应的淋巴细胞。
NK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1年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NK细胞肿瘤分为:(1)前体NK细胞肿瘤,即原始NK细胞淋巴瘤;(2)成熟NK细胞肿瘤,包括T-LGLL、ANKL、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起源于成熟NK细胞的恶性肿瘤,突出特点是NK大颗粒淋巴细胞(LGL,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系统性增生(1),肿瘤细胞表达CD56,而表面CD3阴性。
ANKL为高度侵袭性疾病,病程进展迅速,常伴有肝、肾、心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大部分患者诊断后数日或数周后死亡(2,3,4)。
ANKL最早由Imamura等于1990年发现,多见于亚洲和欧洲高加索地区,多在中青年发病,中位发病年龄30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同时发现CD56作为NK细胞的标志。
该病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5),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
2.病因及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6)。
但多数病例报道(7,8,9)中发现,EB病毒感染的检测多数阳性,提示EB病毒感染与本病存在相关性(10),但目前EBV如何引起NK细胞克隆性生长知之不多。
有部分研究表明ANKL的发生可能与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11)。
ANKL引起MOF(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机制除了白血病细胞浸润直接破坏器官功能外,是否与肿瘤细胞大量释放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凋亡蛋白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12),Makishima等(13)研究发现,ANKL细胞中趋化因子CXCRI、CCR5和细胞因子IL一8、MIP一12、MIP—lB及 FasL呈阳性表达,血清可溶性FasL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细胞因子系统在ANKL细胞的迁移、侵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Fas和FasL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肝功能衰竭的机制之一。
NK细胞的研究进展

NK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01
抗肿瘤作用
NK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异常或 恶性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形成和 扩散。
02
03
抗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
NK细胞能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 和趋化因子等机制,抑制病毒复 制和感染。
更多可能性。
03 NK细胞的激活与调控
NK细胞的激活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02
03
自然杀伤
NK细胞在体内充当第一道 防线,能够自然杀伤某些 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 以及异常细胞。
激活信号
NK细胞通过识别被感染或 异常细胞表面的受体,接 收激活信号,从而启动杀 伤机制。
细胞因子的作用
一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 和白介素-2等能够激活 NK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
硬皮病
NK细胞能够清除受影响的皮肤细胞,有助于缓解硬皮病等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05 NK细胞的未来研究方向
提高NK细胞的活性与杀伤力
发现新的激活信号
研究并发现能够更有效激活NK细胞活性的新信号分子或途径,提 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基因编辑与改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NK细胞进行基因改造, 增强其杀伤功能和生存能力。
NK细胞的调控因素
抑制性受体
NK细胞表面存在抑制性受体,能够接收抑 制信号,调节NK细胞的杀伤活性。
免疫抑制分子
某些免疫抑制分子如CTLA-4和PD-1等也能够抑制 NK细胞的活性,维持免疫平衡。
细胞内信号转导
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受到细胞内信号转导的 调控,如MAPK和PI3K等信号通路对NK细 胞的活化具有重要作用。
nk细胞应用案例

nk细胞应用案例
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免疫细胞,可以直接攻击和清除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以及异常或受损细胞。
以下是一些NK细胞的应用案例:
1. 治疗癌症:NK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因此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例如,有一项临床试验利用NK细胞的免疫功能,治疗复发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 预防和治疗传染病:NK细胞能够快速应对被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因此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某些传染病。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NK细胞在抗击流感病毒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免疫疗法:利用NK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开发出新型的免疫疗法。
例如,有研究显示,NK细胞能够通过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调节T细胞的活性,这可能有助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4. 再生医学:利用NK细胞的再生能力,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例如,将NK细胞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等疾病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NK细胞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验证。
同时,对于不同疾病和不同个体的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nk细胞 圈门策略

nk细胞圈门策略**NK细胞的免疫治疗:从圈门策略到临床应用**# 引言NK(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肿瘤特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在NK细胞的功能和潜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圈门策略是一种刺激NK细胞活性的方法,为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介绍NK细胞的特点、圈门策略的原理和相关的临床应用。
# NK细胞的特点NK细胞是一类淋巴细胞,具有自然免疫的特征。
与T细胞不同,NK细胞不依赖于特异性抗原识别,而是通过识别靶细胞的表面标记和整合多种信号来执行其功能。
NK细胞能够杀伤病原体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并在免疫反应的早期阶段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NK细胞具有调节T细胞和B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 圈门策略的原理圈门策略是一种通过刺激NK细胞活性来增强其免疫治疗效果的策略。
该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刺激:第一,激活受体刺激,例如通过激活NK细胞表面的激活受体来增强其效力;第二,抑制受体刺激,例如通过阻断NK细胞表面的抑制受体来解除对其活性的负调控。
这些刺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使用抗体或其他信号分子来调节NK细胞的功能。
# 圈门策略的临床应用圈门策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激活NK细胞和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圈门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在某些肿瘤治疗中,可以使用抗体药物将肿瘤细胞与NK细胞连接起来,从而激活并增强NK细胞的杀伤能力。
此外,圈门策略还可以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如CAR-T细胞疗法,以增强免疫治疗的整体效果。
# 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圈门策略在肿瘤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进一步了解NK细胞的活化和控制机制,以优化圈门策略的治疗效果。
其次,需要开发更有效和可靶向的信号分子来刺激和抑制NK细胞。
此外,应加强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研究,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NK细胞的免疫应用领域,并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杀伤( NK) 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
与T 淋巴细胞不同, NK 细胞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1]。
人类NK细胞约占全血淋巴细胞的10 %~15 %。
目前研究认为NK 细胞特异性表达CD56, 而缺乏T 细胞抗原CD3。
NK 细胞具有以下功能:( 1) 对病毒感染细胞、白血病细胞及其他肿瘤细胞产生直接细胞毒活性;( 2) 分泌多种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如:IFN- γ, TNF- α, GM- CSF) ;( 3) 通过细胞膜FcγRⅢ( CD16)与抗体Fc 段结合从而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 ADCC) 作用NK 细胞临床应用进展2.1 体内扩增、激活NK 细胞目前NK 细胞的免疫治疗主要是利用细胞因子体内扩增、激活NK 细胞和体外产生LAK、CIK 细胞杀伤自体肿瘤细胞。
从早期的大剂量IL- 2 治疗的严重毒副作用到随后的长期小剂量联合间断中剂量IL- 2 治疗证实在HIV 感染及恶性肿瘤患者中可以较好耐受。
但这种治疗方法只是增强骨髓祖细胞向NK细胞分化及依赖IL- 2 延迟NK 细胞的凋亡, 而并非外周血成熟NK 细胞的增生[14, 15]。
因此联合应用IL- 2 和其他细胞因子( 如IL- 12, IL- 15, KL, FL) 可能达到更好的体内和体外扩增NK 细胞的效果[16, 17]。
但是由自体肿瘤细胞上表达的MHC- Ⅰ类分子所介导的抑制性信号仍然是成功治疗的最大限制。
2.2 体内阻滞抑制性受体在自体和HLA 相合的干细胞移植中, 白血病细胞表达MHC- Ⅰ类分子与NK 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从而抑制NK 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的杀伤。
Koh 等[18]最近利用急性白血病小鼠模型证实在体内阻滞NK 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可行性。
给B6鼠接种C1498( H2d) 鼠的白血病细胞, 利用5E6F( ab') 2 抗Ly49C 和Ⅰ抗体治疗可以避免B6 鼠死于白血病,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及对造血的破坏。
另外输注经5E6F( ab') 2体外处理后的IL- 2 激活的NK 细胞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可以使小鼠避免因白血病死亡。
可以将CD+34细胞与在F( ab') 2作用下活化的NK 细胞共孵育达到体外净化自体干细胞, 但是人类CD+34细胞对异体反应性NK 细胞的敏感性会限制这种方法的应用。
选择性应用NK 细胞抑制性受体阻滞剂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2.3 调节活化性受体及配体正如早期研究证实NK 细胞的功能依赖于相应的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介导的抑制性和活化性信号的平衡。
除了可以阻滞抑制性受体, 是否可以利用细胞因子来诱导或上调NK 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的表达以打破这种平衡。
IL- 2 可以诱导在静止NK 细胞表面缺乏的自然细胞毒受体NKp44。
初步的研究发现NCR 的表达密度可能是恒定的, 并不受IL- 12, IL- 15,IL- 12, IL- 18 影响[1]。
目前尚未发现影响NKG2D 表达水平的细胞因子报道。
但活化后的NK 细胞表现出的明显强于未活化的NK 细胞的肿瘤靶细胞杀活性的事实, 预示着调控NK 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及肿瘤细胞相应配体的表达必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2.4 同种异体反应性NK 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早在2002 年Karre 就已经对NK 细胞在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发生以及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 效应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述[19]。
当供者NK 细胞的抑制性受体不能与其HLA- Ⅰ类配体结合或者与受者的HLA- Ⅰ类分子不相容时, 同时供受者HLA- Ⅰ类抗原不合, 就会产生抗白血病的NK 细胞异源反应性。
反之如果不存在KIR 独特型的不相容, 即使HLA 半相合, 供者NK细胞由于结合抑制性配体而无法产生异源反应性[20]。
Ruggeri 等[21]分离供受者KIR 独特型不相容供者的异源反应性NK 细胞, 可以裂解移植前受者来源的经PHA 刺激的淋巴细胞和EB 病毒转化的淋巴细胞。
另外去除T 淋巴细胞的干细胞移植后可以检测到早期一过性的供者型NK 细胞的高峰, 包括大量的供者抗受者异源反应性NK 细胞, 并可以持续到移植后4 个月以上。
同种异体反应性NK 细胞具有强的GVL 作用却不会引起GVHD 的发生。
非造血组织缺乏结合和/ 或激活NK 细胞必需__的配体, 或许这些活化性配体在造血组织和非造血组织的表达差异能够解释GVL 发生的同时而不会发生GVHD。
Ruggeri等[22]通过输注大剂量纯化的宿主反应性NK 细胞给致死性照射后的鼠, 未见GVHD 发生。
随后研究发现异源反应性的NK 细胞可以杀伤宿主的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 present cells, APC)从而抑制GVHD 的发生, 而且允许20 倍异基因T 细胞输注剂量的安全。
Koehl 等[23]对3 例多次复发的ALL 和AML 儿童行干细胞移植后反复输注纯化的KIR 不合的NK 细胞, 在移植后1月内3 例患儿达完全缓解和完全供者型, 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及GVHD 发生。
NK 细胞的异源反应性不会攻击除淋巴造血细胞以外的组织细胞, 这使得移植前的异源反应性NK 细胞输注用作受者预处理是安全的。
Ruggeri 等[22]发现将杂交小鼠H2d/ b 的同种异体反应性4×106 NK 细胞, 输注给非致死量照射的H- 2b/ b 小鼠, 可以使H2d/ b 小鼠的骨髓细胞顺利植入。
而未输注杂交H2d/ b 鼠的同种异体反应性NK 细胞的H- 2b/ b 鼠排斥H2d/ b 鼠骨髓细胞不能植入。
这个试验证实异体反应性NK细胞在GVH 中的作用可以起到足够的免疫抑制帮助植入而无GVHD 发生。
因此可以使半相合非清髓移植无需使用严重的免疫抑制的预处理而成功植入。
2.5 抗CD 抗体活化NK 细胞NK 细胞除接受KAR 和KIR 的配体信号使之处于活化或非活化状态外,尚可接受其他活化信号的作用,其中CD 分子就是一组可以挖掘的分子, 以寻求活化整体NK 细胞或清除部分单核细胞后对抗癌、抗病毒或抗自身免疫状态的作用[24]。
2.6 同种异体NK 细胞系的治疗意义目前在NK 抗肿瘤研究中已经建立了人NK- 92, NKL, YT,NK3.3 等NK 细胞系, NK- 92 是唯一进入临床研究的细胞系。
研究发现NK- 92 几乎完全缺乏KIRs 表达, 却保留有穿孔素和颗粒酶B 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在体外对多种恶性疾病和异种移植的SCID 小鼠中发挥重要的抗肿瘤活性[25]。
国内的很多学者致力于从NK 细胞肿瘤中筛选细胞株,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某些细胞因子( SCF, IL- 15, IL- 12, IL- 18, IL- 21 等) 的基因转染, 形成新型治疗方案, 对相关疾病的生物治疗有重要意义。
3.1 NK 细胞系NK 细胞属于体积较大的异质性的淋巴细胞群体,在免疫监视、免疫防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细胞克隆化技术的不断成熟,相继报道的NK 细胞系有许多,但是只有6 种来自NK细胞瘤的NK 细胞系是定性的,它们是经过单克隆化、可以永久生存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含有嗜苯胺蓝颗粒,胚系TCR 基因,其免疫表型为CD1-,CD2+,sCD3-(2/2 are cyCD3e+),CD4-,CD5-,CD7+,CD8-(1/1 is CD8a+),CD16-,CD25+,CD28+/-,CD56+,CD57-,CD122+,CD132+,TCRab-,TCRgd-。
3.1.1 正常NK 细胞来源的NK 细胞系NK3.3 为IL-2 依赖型,具有很强的自然杀伤活性,可以杀伤NK 敏感靶细胞K562,MOLT-4,HSB-2,CEM,BUC,Daudi。
其表型为9.6E+,3A1+,HLA-DA+,T200+,T10+T3/Leu4-,T8/Leu2a-,T4/Leu3a-,Leu7-[6]。
3.1.2 恶性变细胞来源的NK 细胞系(表1[7)]NK-92 细胞是1992 年建立的来自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的NK 细胞系,由于其免疫表型为CD56brightCD16-,无ADCC 效应,类似于外周血CD56brightNK 细胞。
NK-92 是唯一进入临床研究的细胞系。
NK-92 对不同来源肿瘤的细胞系,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NK-92 都表现出高效的杀伤活性。
研究发现NK-92 表达大量的活化受体,如:NKp30、NKp46、2B4、NKG2D、E、CD28,而抑制受体的表达却极少,只有NKGA/B 和低水平的KIR2DL4 与ILT-2,缺乏大多数正常NK 细胞克隆表达的KIRs,如p58 复合体(p58 复合体通过结合靶细胞上的HLA 抗原而抑制NK 细胞的杀伤)[7],却保留有穿孔素和颗粒酶B 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在体外对多种恶性疾病和异种移植的SCID 小鼠中发挥重要的抗肿瘤活性。
为了使NK-92 更适于临床应用,Nagashima 等[8]又成功将IL-2 基因转染到NK-92 细胞中,建立了非IL-2 依赖的NK 细胞,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基因修饰的NK-92 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明显高于IL-2 依赖的亲代NK-92 细胞,对建立的肝转移癌小鼠也有较强的抗瘤作用。
EBV+ 的NK 细胞系HANK-1、NK-YS、SNK-6 的建立有利于探讨EBV 在鼻部T/NK 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CD21 是已知唯一的病毒受体,Kaneko 等[9]从一例鼻部T/NK 细胞淋巴瘤细胞中以及正常的NK 细胞中均检测到CD21 的表达,但SNK-6 和NK-YS 却不表达CD21 受体抗原。
因此这两种细胞系的建立还将有利于研究EBV 感染NK 细胞的途径以及CD21在病毒感染NK 细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2 NK 细胞抗肿瘤NK 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
与T 淋巴细胞不同,NK 细胞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
一般认为NK 细胞只在肿瘤早期或肿瘤细胞数量少时发挥作用,肿瘤晚期或有大量瘤细胞时难以奏效。
NK 细胞具有较广的抗瘤谱。
可杀伤同系、同种或异种瘤细胞,其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可能是:(1)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坏死或凋亡。
NK 细胞和肿瘤细胞接触几分钟后,细胞毒性颗粒的内容物被释放到NK 细胞和肿瘤细胞间的裂隙,这些##NK细胞发育分化研究取得较大进展,除骨髓、外周血和脾脏外,胸腺、肝脏、淋巴结等器官中NK细胞前体细胞(NK precursors,NKPs)的分化及其迁移特性引起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