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汇报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推进(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1、县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一是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建成文化分馆15个,图书分馆12个;免费开放政策全面落实,年均服务群众15000人次。
二是建成了八旗广场、御路广场、箭亭广场等综合性文体活动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是“一场两馆”联动效应逐渐显现,运动场利用频率不断提高,大型演出、汇演、比赛等活动接连不断;2019年6月,建筑面积18000多平米的民族体育馆投入使用,基本可满足县内所有文化体育活动需要;2019年10月,珍珠球馆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为文体活动特别是传统珍珠球运动提供了场地支持。
2、乡镇、街道文化纽带作用日益凸显。
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站舍内配备电脑、音响、室内健身器材等设备,配发图书近18000册,并配有专职文化干部负责日常工作。
每年为文化站补充各类文体设备,2019年为各文化站累计发放服装3000套,室内大型音响15套,便携音响30台,乒乓球台一套,象棋桌一个。
各乡镇文化站作为联系县城和农村的“中间人”,其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在建设基层文化阵地、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搭建基层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19年6月全省第二次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中,我县有景台镇、三道镇等6个文化站被评为三级站。
全县10个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我局为每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配发了音响、秧歌服、广场舞服、扇子等文化用品。
3、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夯实。
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农村文化小广场228个,计划年底前,实现高标准农村文化小广场全覆盖。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两室一场一栏(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文化小广场、文化宣传栏)”的标准,目前已建成107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计划年底前,实现187个行政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本
____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结____年,我们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基层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现文化服务的覆盖全民、多元化、优质化。
总结今年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基层文化机构建设我们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完善乡村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能力。
今年共新建了100个乡村文化站,30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使基层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范围更广,服务水平更高。
2. 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我们加强了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推进各类文化机构间的联动合作,构建了一批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和共享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利用起来,提供给广大民众使用。
同时,我们还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资源整合和共享中来,使文化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我们注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今年,我们投资了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支持它们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 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扶持力度,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今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文化扶持政策,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机构、项目进行扶持。
5.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我们加大了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的文化服务水平。
今年,我们新建了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我们今年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但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资金有限,一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推进速度较慢。
2. 文化服务能力不足。
一些基层文化机构和乡村文化站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7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7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年度,我们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报告将全面总结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分析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的工作展望。
二、工作内容概述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2.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3. 加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4. 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公共文化内容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三、重点成果1. 成功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化。
本年度新建文化站(室)XX个,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覆盖率。
2. 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XX余场,参与人数超过XX万人次,有效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 数字化服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服务次数超过XX万次,数字化服务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
4. 成功推广了多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形式,增强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 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基层文化工作者XX人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四、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设施运营维护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设施运营的长效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 文化活动参与度不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特别是针对基层和青少年的文化活动。
3. 数字化服务普及率有待提升:我们加大了数字化服务的投入,提高了线上平台的用户体验,推广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
4.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足:加强与高校、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特别是在活动创新和数字化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将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六、未来计划1.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优化设施布局。
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汇报篇一:兴国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兴国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兴国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所辖1个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
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一)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一是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镇在县城解放北路的宣传文化中心新建办公活动场地,成立了兴国镇综合文化站,初步解决了镇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地。
已在18个行政村建成19个农家书屋,2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
我镇28个村已全部联网,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5000余户,安装卫星接收设施355套。
广播覆盖率达98%,电视覆盖率达到93%。
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十个一”工程。
即创建一批达标农家书屋;新建一批新农村文化设施;培养一支文化工作队伍;扶持一批农民业余剧团;建设一批文化信息资源网点;建立一支电影放映队;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申报一批文化名村;树立一批村、社区文化示范点。
“十个一”工程的深入实施,,拓展和延伸了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
(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1、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开展情况我镇始终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买单,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的惠民政策,认真组织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到目前为止,累计送戏下乡演出56场,送电影下乡99场,开展文体活动18场,观众累计达241万人次。
三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目前,我镇通过收集整理,完成了资料的编制工作,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大项九小项,主要包括:(一)民间美术:书法美术;书画蛋雕;秦安做幛。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部门的XX,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发展情况。
一、背景介绍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我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汇报。
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我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加大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我们投资兴建了多个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供了更多的场地和设施供市民使用。
同时,我们还对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提升了设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三、文化活动举办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我部门积极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我们举办了音乐会、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
同时,我们还与各个社区合作,开展了文化进社区活动,让文化活动走进市民身边,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文化的乐趣。
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发展的新方向。
我部门积极推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建立了在线图书馆、数字展览馆等平台,提供了电子图书、在线展览等服务。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方便快捷。
五、文化志愿者培养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部门注重文化志愿者的培养和管理,开展了培训班、交流活动等,提高了文化志愿者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社区、学校等机构的合作,拓宽了文化志愿者的来源渠道。
六、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为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部门进行了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工作。
我们制定了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数字化服务的满意度等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改进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依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3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___镇是于都的东大门,距于都县城仅____公里,____国道穿境而过,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
近年来,____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文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____镇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为我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镇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文化站功能凸显____镇综合文化站于____年改建,坐落于政府大院左侧与____道路____汇处,同年____月正式对外开放。
站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等基本功能室,同时配套了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场、露天舞台、宣传栏等文体娱乐宣传设施及场所。
站内建筑面积____㎡,总投资____余万元,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标准化综合文化站。
(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并重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其活动面积均达____平方米,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配备____名文化管理员,确保文化活动室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
积极向上争取农家书屋惠民工程指标,农家书屋拥有的图书平均达____多册,书籍种类涉及农业、科普、法律法规、文艺书刊等。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实现全覆盖,通过共享平台,村级服务站点成为培训、学习和娱乐中心。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文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利用率,使广大群众享受免费、优质的文化资源,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本次汇报就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一次全面、准确、及时的汇报。
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1.图书馆(1)建设规模近年来,我市图书馆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现已建成图书馆3座,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共有馆藏图书400多万册,其中包括中外文书刊、各种电子资料、音视频资源等,为群众提供了充足的阅读和查询资源。
(2)数字化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市图书馆也积极开展数字化服务,建设了数字图书馆,整合了数字资源,提供了在线阅读、检索、下载等多种服务,满足了群众数字阅读的需求。
2.文化馆(1)建设规模我市文化馆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已建成文化馆4座,总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共有文化展示厅、多功能厅、艺术培训教室、文化宣传大厅等各种场馆。
同时,还开展了艺术创作、文化展览、文化培训等各种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3.博物馆(1)建设规模我市博物馆建设已有多年,现已建成博物馆2座,总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物和艺术品数千件,包括石刻、绘画、文献、器具等各种类型。
同时,还开展了文物鉴赏、文化交流、历史讲座等各种类别的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三、未来发展预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加强建设。
具体来说,将:•继续扩大图书馆建设规模,建设更多的分馆和数字化服务点,提高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
•建设更多的文化馆,逐步形成以文化服务为主导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服务。
•增加博物馆展厅面积,积极引进更多有特色的文物和艺术品,提高文化展览的品质和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文化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需要继续发扬努力,为全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根据您的要求,我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首先,我想就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与目标进行阐述。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院团等文化机构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其目标是促进公众艺术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接下来,我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了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得到了良好的改造和维护,设施的硬件设备更加完善,环境更加舒适,为市民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文化体验环境。
二、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方面: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们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
包括艺术展览、文化讲座、音乐会、戏剧演出、电影放映等。
这些活动涵盖了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素养。
三、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推广方面:在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文化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我们广泛宣传各类文化活动的信息,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此外,还与学校、社区等单位合作,组织宣传活动,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我们积极引进了一些新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选择。
此外,我们还鼓励文化机构与艺术家、学者、专家等合作,共同开展创作和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在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在宣传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情况报告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总结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现状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万余家,文化馆1.4万余家,博物馆1.1万余家。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改善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环境和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文化服务。
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
各级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服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3.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文化部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素质。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1.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足,导致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一。
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缺乏创新,难以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3. 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不高。
四、建议1.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鼓励各级文化部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产品。
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文化部门的职责,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标准范文(2篇)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标准范文____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
自此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积极响应,投入大量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下是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总结了此时的进展和成果。
一、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资源2024年,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资源。
政府加大对文化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扩大其面积和数量,提高了公众接触和利用的机会。
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公共文化资源的采购和收藏,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便利性在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创新服务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公共文化机构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方式,提供文化资源的线上展示和获取渠道,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参与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机构还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质量。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2024年,我国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政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国内外交流等方式,提升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机构还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内容和活动。
四、加强社会参与,提升文化融合和共享效果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国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提升文化融合和共享效果。
政府支持和扶持各类文化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推动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政府还大力推动文化服务资源的开放共享,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范围和影响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本次汇报旨在全面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1. 建设目标确定政府制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即提供全民共享的基本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需求,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2. 机构建设政府设立了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例如,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图书馆近2万个,博物馆和艺术馆分别达到了2000多个和3000多个。
3. 资源投入政府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文化产品、维护文化设施和培训文化服务人才等方面。
同时,通过激励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服务行业。
4. 资源共享政府推动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的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方便公众获取文化信息和享受文化服务。
例如,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开放平台已经向社会开放了大量文化资源,供人们免费使用。
5. 创新体制机制政府鼓励创新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例如,将文化服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6. 提升服务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并监督执行。
政府还加强了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 资源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差异。
2. 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多样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以图书馆、博物馆为主,其他文化机构和服务形式相对较少,没有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3. 数字化进程慢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尚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多便捷的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近年来,我市以构建符合现代文化发展规律、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一是以市图书馆和市文化馆“两大馆”为中心,以乡镇文化站为纽带,以村文化活动室为支撑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覆盖全市城乡。
市文化馆现为“国家一级馆”、“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实现了“引进人才、充实队伍、完善内部设施、完善功能、加强培训、服务群众、辅导促进我市群众文艺活动深入开展”的目标任务。
市图书馆现为“国家一级馆”、“全国文明图书馆”,完成了“重新布局,增强服务意识,增加设施设备,优化服务环境,抢救修复古籍,乡(镇)、村、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目标工作。
全市有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乡镇文化广场1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8个,覆盖率100%。
村文化活动室182个,行政村和社区书屋222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51个,移动数字图书馆1个,农民工文化驿站19个,留守儿童文化之家18个,文化培训演出基地1个,“馆校读书角”31个。
全市文化活动阵地面积316700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5280平方米。
二是投入1674万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支中心1个,乡镇基层服务站18个、行政村服务室80个。
三是以市图书馆为中轴,以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为依托,初步把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农村科普宣传、法制宣传等资源进行了整合利用。
投入1100万元,采用“光纤共缆”传输方式(农村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光纤共缆传输),建成17个农村乡镇广播站,182个行政村和1个乡镇社区广播室的“村村响”工程,实现农村有线广播全覆盖。
改造完成“智慧城市·高清”高清电视30000户,建成36个“文化院坝智慧乡村网络综合服务平台”。
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一是坚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近年来,全市免费送文化下乡演出500余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2300余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简要汇报三个方面。
一、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县的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一些工作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先后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授予“全国群体工作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全省文化先进县”,朝那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我们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体系。
累计投资1.2亿元,建成了县文化广场、宣传文化中心、皇甫谧大剧院、博物馆、广电中心大楼、荆山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
积极开展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创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均被命名为“全国三级馆”。
博物馆馆藏文物73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441件、三级文物1166件,被命名为“省级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古籍、地方文献、报纸、期刊、视听资料等资源总量达4.9万册(件),年借阅量5.6万人次,流通书刊5.8万册次,电子阅览量2.7万人次。
“三馆”均实行了免费开放措施,其中:博物馆于2017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近四年共接待观众13万人(次);图书馆实行错时开放,全年周六、周日夏季每天晚上19:00至21:00正常开放;文化馆周一至周日每天按时开放,并且在周一至周五晚增加了文体活动室开放项目。
图书馆、文化馆日接待人数达到100多人次,较好的发挥了公共文化鉴赏的作用。
(二)夯实基础,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7年以来,投资15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独店、朝那等11个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使用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设有图书阅览室、科技培训室、文体娱乐室、多功能活动厅。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特向您汇报我局在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
一、建设背景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制定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快推进相关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进展1. 图书馆建设我局在市区规划了两座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分别位于市中心和新城区。
目前,市中心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完成,新城区图书馆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市中心图书馆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已于去年正式对外开放。
新城区图书馆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2. 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我局计划在各个区域建设多个文化活动中心。
目前,已有三个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启动,分别位于市南区、市北区和市西区。
这些文化活动中心将提供多功能的演出场地、展览空间和文化交流平台,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其中,市南区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北区和市西区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3. 体育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我局积极推进体育设施的建设。
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大型体育馆的建设,分别位于市东区和市西区。
这些体育馆配备了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可以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
此外,我局还在各个区域规划了多个小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以满足市民的日常体育锻炼需求。
三、成效展示1.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提高了文化服务的水平。
图书馆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环境,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体育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
市民对于这些设施的反馈非常积极,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2.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全力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按照会议安排,将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建设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重点民生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是坚持党政统领。
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街和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召开部署调度会议**次,实地督导检查**次,有力推动了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
领导小组统筹组织部、宣传部、旅文局、民政局、教体局等成员单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全面落实组织联建、阵地联用、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品牌联创等工作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资源共享、力量互融、优势互补、工作互帮、联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人财保障。
为确保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有人抓、有钱干,各镇街分别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把各项建设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同时,区财政2023年预算安排公服建设资金***万元;2023年以来,累计拨付各类资金**余万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始终坚持把建好、管好、用好文化阵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全面形成。
一是加快区级两馆升级。
启动实施了总投资**亿元、总建筑**万平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项目,中心内部高标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综合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二是提升镇街文化站质量。
全区*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均通过与村(社区)合建方式落实新站选址,使用面积由1816平米增加到4528平米,进一步优化了功能布局。
累计投入IOO余万元,添置图书、乐器等文化设施设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2014年7月10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
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关于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十
关于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十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近期关于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工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始终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视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关键。
具体而言,这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全民共享的文化设施,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大力发展,比如文化志愿者、文化走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
目前,全市已经建立了新一代图书馆74个;博物馆19个,其中3个全国级、8个省级、8个区级;文化馆62个,其中2个全国级、8个省级、52个区级;美术馆14个,其中2个省级、11个区级、1个街道级。
同时,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在快速发展中,全市已有1000余名文化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
一方面,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不断完善,比如科普教育、学习展示等;另一方面,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活动也愈发丰富多彩,比如文化进社区、文化惠民等系列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市民文化素养和文化娱乐水平,加强了市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沟通。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在逐步完善。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多个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比如数字文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平台,并已实现对外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对文化资源的获取。
总的来说,去年以来,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例如,有些文化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仍存在一定的地域不均衡情况,某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传播还不够广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管理和服务,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将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
投入,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各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服务机构纷纷涌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其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网络文化资
源共享平台等,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得到了扩大,群众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各种文化资源。
同时,文化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服务体系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加强。
再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地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
多彩的文化节目不断涌现,文化服务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同时,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最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文化服务设施不
够均衡,城乡差距较大,一些偏远地区的文化服务设施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文化服务内容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一些基础性、普及性文化服务仍然存在短板。
总的来看,我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文化服务设施,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促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更大成就,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2014年7月10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
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送书下乡50多万册书,各种歌舞、汉剧专场等下乡演出近300多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2万多场次,三是每年开展的书香八**全民阅读活动富有特色。
每年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开展每周推荐一本好书的电视专题论坛,举办中国梦.劳动美、阅读与人生、与快乐、与成长等全市职工读书征文活动。
四是激情广场活动如火如荼。
各活动点均按照要求添置了灯光、音响、乐器等演出器材,已建成具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具备必要的水电、卫生、安全保卫等基础条件,每个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都有固定的大家唱、大家舞、大家乐的队伍,各项活动有序开展。
五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向品牌化发展。
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红土地歌曲比赛、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首届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首届海峡客家山歌大赛、海峡客家书画展、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暨定光佛文化节和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被誉为乡村狂欢节的连城县罗坊乡走古事等传统文娱活动,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牌性农村文化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电台、电视台和乡镇文化站、乡镇广电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现有文化类专业技术人员531人,其中群文博137人(高级职称17人、中级60人、初级60人),图书资料的47人(高级3人、中级23人、初级21人),艺术专业118人(高级13人、中级51人、初级54人),播音主持35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19人),记者编辑122人(高级18人、中级36人、初级68人),其他类72人。
(四)公共文化服务投入逐年增长。
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财政投入逐年增长。
2007年--2013年,我市文化、文物事业费分别为3484.8万元、3144万元、13385.4万元、13582万元、15076万元、20631万元、3156万元。
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市政府设立了2012年至2016年**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
第一批**市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300万元已下拨到全市57个村级(社居)文化阵地、群众性业余文艺院团,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
(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许多地方都能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工作方法和路子。
**区共有各种规模文化大户49户,如**镇的林亿汉文化站、大池北溪张大振的科技致富指导站、东城东门章金河的家庭文化室和雁石礼邦陈开煌夫妇的益民科技文化室等。
**县大力推广湖雷镇连塘村农民读书社的经验,成功创办了53个农民读书社,其中7个已验收达到七个有标准。
连城县运用先进文化改造庙堂、祠堂,使之成为弘扬先进文化、服务广大农民的基层文化阵地。
在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文化自我发展壮大的机制,培育发展扎根于农村的民办文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民间职业剧团就是孕育并扎根于农村这片广大市场的一支重要文艺队伍。
它们是长年活跃在广大农村、乡镇,运用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服务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艺轻骑兵。
据各县上报统计全市共有演出队伍200多支。
如**区采茶灯演出队遍布全区,有100多支队伍;**县汉剧演出队有77支。
各地加强管理和引导,定期组织对民间职业剧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剧团演职员的演艺水平,因地制宜举办民间职业剧团调演比赛。
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过程中,尽管政府和文化部门都付出了不少努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市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各县(市、区)和乡镇文化站设施,大多数建于七、八十年代,由于各级财政下拨经费不足,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无论是质量、结构、布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不能适应现阶段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市本级没有图书馆,**图书馆虽然是市区共建馆,由于受到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限制,其整体发展水平、业务辐射范围、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无力承担市一级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现代图书馆理论,图书馆服务半径为3公里,人口在20-150万应该规划两处图书馆,随着我市新城区的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急需在新城区新建**市图书馆。
**市艺术馆现有馆舍建筑面积不足1500平方米,未能达到三级馆(最低级别)所要求2500平方米的最低等级标准,成为不列级别的馆,受到场馆的限制,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无法全面体现,而且根据文明城市检查的标准和要求,**市艺术馆是创建精神文明城市检查的必检单位,若再不抓紧重建设,势必影响创建文明城市的评比。
**市博物馆主体工程于2009年建成,因没有资金进行布展空在那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博物馆(区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办公条件简陋,导致去年迎检时只能按三级博物馆上报,影响了争取免费开放补助资金的额度。
虽然目前七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并免费向群众开放,但在第五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中,由于馆舍面积小、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除**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外,其他都是二级馆,图书馆改造升级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图书馆建设和**市艺术馆建设已纳入我市十二五规划,但由于资金等问题,虽然立项却一直无法推进。
2.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
部分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偏低,一些被挪用和挤占,导致一些文化阵地流失,不少适宜开展文化活动的闲置会堂、校舍等集体资产被变卖。
如:连城图书馆虽设有外借室、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室,但由于设备落后,一些配套服务设施没有跟上,图书馆的读者不多,图书馆应有的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虽然按要求配有书报阅览室、信息共享工程点、综合展示厅等,但不少书刊杂志过期,适用性不强,加上没专人管理,无法定期开放,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各县(市、区)于2012年新建和改造的演出场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闲置的现象。
(三)公共文化设施资金不足。
尽管我市每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费呈增长态势,但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国家文化部要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应占财政当年总支出的1%,而2012年我市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76%。
我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够,尤其是县(市、区)、乡镇,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与其他社会事业投入相比,显得相当悬殊,再加上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投融资体制不够健全,公共文化事业资金投入分散,需要大量资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往往因资金不足而搁浅。
一些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由于资金不够,不能满足改造提升需求。
(四)文化队伍良莠不齐。
按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要求,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应配备在编和正式聘用的专职人员不少于2人,我市共有13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需配备从业人员不少于268人,而目前现有全市文化站从业人员仅184人,至少还缺84人,这184人中兼任其他职务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总量总体不足,基层文化队伍普遍存在干部配备不齐、队伍老化等问题,大多数乡镇文化站只有一人,且身兼数职。
(五)文化生活内容单调。
许多人几乎没有文化消费概念,文化生活消费偏低,有些家庭文化生活年支出几近于零;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多数人的文化生活就是跳跳广场舞、激情广场大家唱等活动;文化生活品味不高,不少群众的消遣活动仅仅是看电视,买票看电影、看戏的非常少。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和规划建议(一)出台文化设施用地规划。
我局于2012年3月份组建后,将解决文化设施用地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市规划局的大力支持下,城乡规划设计院起草编制了《中心城市主城区文化设施专项规划》。
通过多次的座谈论证修改,形成了《中心城市主城区文化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目前正在进一步的修改中。
建议加大力度,推动《专项规划》的实施,进而以点带面,各县(市)也着手推动此项工作。
(二)完善文化设施。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全覆盖。
在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充分发挥这些场馆的辐射作用。
将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设置到位,将图书馆全部提升到二级以上标准,加强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在乡镇(街道)级,主要是实现标准化,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确保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等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