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带注释及译文)
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加译文)
1.牧童〔唐〕吕洞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牧童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舟过安仁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示儿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石灰吟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6.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回乡偶书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文必背内容汇总 全
五年级下册必背内容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zhò童孙未解供(ɡònɡ)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ɡ)。
ē稚(zhì)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n ɡ)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n敲成玉磬(qì村晚[宋] 雷震y,山衔落日浸寒漪(ī)。
)ē草满池塘水满陂(bi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鸟鸣涧维王]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è)上摩天。
è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n)岳(yu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ɡ)。
chtj剑外忽传收蓟(ì)北,初闻涕(ì)泪满衣裳(án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n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xiāɡ)阳向洛阳。
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李]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w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 ú)能应也。
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五年级下册古诗必背
五年级下册古诗必背五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包括以下几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必背的古诗,需要同学们认真记忆和掌握。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及解释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及解释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及解释如下:
1. 《古诗三首》中《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三首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
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的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
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村晚》的译文:池塘长满青草,池水溢满四周;太阳衔山,倒映在微微
波澜的水中。
谁说小孩子的心中没有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呢?只是他们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2. 《祖父的园子》讲述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时光。
3. 《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 《梅花魂》讲述了作者的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5. 《小桥流水人家》描述了作者家乡的美景和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内容及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所有背诵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所有背诵内容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日积月累】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闻传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日积月累】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楚人有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能应也。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日积月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帮助孩子更好掌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帮助孩子更好掌握!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诗名意思: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篱笆门不禁感到迎面吹来的凉风十分伤感。
2、将晓:天将要亮了。
3、篱门:篱笆的门。
4、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5、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6、河:指黄河。
7、“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rèn):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8、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
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9、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10、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11、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12、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3、南望:远眺南方。
14、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
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12、应:回答。
13、夫:句首发语词,那14、子:你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1、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
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1、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陂(bēi):池塘的岸。
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寒漪(yī):水上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
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
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带注释及译文)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你看啊,“青海长云暗雪山”,这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青海湖上空的阴云把雪山都遮得暗暗的,感觉气氛特别压抑呢。
“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座孤零零的城,远远地望着玉门关,那得多孤单、多危险啊。
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黄沙百战穿金甲”,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打了无数次仗,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穿了。
但是他们可有决心了,“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把敌人打败就绝不回家,这得多英勇啊,就像我们现在说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写得可大气了。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高耸入云,咱们国家的山河多壮丽啊。
可是呢,“遗民泪尽胡尘里”,那些沦陷区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眼泪都流干了。
他们“南望王师又一年”,每年都盼着朝廷的军队来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多可怜啊。
诗人通过写壮丽的山河和可怜的遗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析:杜甫这家伙啊,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这个消息的时候,那反应可大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在剑门关外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下子眼泪鼻涕就把衣服都弄湿了,这是高兴到极点了。
然后他再看看老婆孩子,“却看妻子愁何在”,以前的忧愁都没了。
“漫卷诗书喜欲狂”,高兴得把书啊啥的胡乱一卷,都要发狂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大白天的就要唱歌喝酒庆祝,趁着美好的春光回家乡。
最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想象着回家的路线,那是归心似箭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词22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词22首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 (1)1、蝉 (1)2、乞巧 (2)3、已亥杂诗 (3)4、题临安邸 (4)5、示儿 (5)6、长相思 (6)7、枫桥夜泊 (8)8、山居秋暝 (10)9、渔歌子 (11)10、观书有感.其一 (12)11、观书有感.其二 (1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1首 (14)1、村晚 (14)2、稚子弄冰 (15)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7)4、游子吟 (18)5、鸟鸣涧 (18)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9)7、凉州词 (20)8、乡村四月 (2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3)10、从军行 (25)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1、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部编语文五下必背内容汇总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必背古诗、文言文:☆《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②[绩麻]把麻搓成线。
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
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稚zhì子弄冰》 [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
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④[磐}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晚》 [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池岸。
②[漪]水中的波纹。
③[腔]曲调。
④ [归去]回去。
[信口]随口。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游子吟》 [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游子:指诗人自己。
吟:诗体名称。
②临:将要。
③意恐:担心。
④归:回来,回家。
⑤谁言: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子女的心意。
⑥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⑦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部编版五下课外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五下课外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课外必背古诗词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阅读和背诵来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适合五年级学生背诵: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江南逢李龟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古诗词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代汉语的韵律美,还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
人教版5 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课文汇总第一单元读读背背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放到诗句的右侧)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bǒ: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释义:(放到诗句的右侧)那伴随着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奔波万里的泥沙,历经大风大浪的淘洗和颠簸,从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
现在它们又沿着黄河径直向上到银河去,一同拜访牛郎织女的仙家。
第二单元(语句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意思是说:上日月星辰的运动刚强劲健,向天学习,君子应当刚强坚毅,不断努力;大地的气势宽广厚实,向地学习,君子应增厚美德,胸怀宽广,容载万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在乎多大的年龄,心中没有志向和理想的即便是活到百岁也是白活。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时光,等到岁月漂白了少年的黑发,只能空留悲切之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从青春年少很容易变成白发苍老,而学习要获得成功却是很困难的,因此千万不要轻视哪怕是一点点的时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前方的道路悠远而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没有每一小步的积累,就不能到达千里外的地方;没有细小的溪流不断汇集,就不可能形成浩瀚的大江大海。
学习也是这样,需要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地积累。
)语文园地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语文园地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语文园地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语文园地七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语文园地八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人教版1. 原文。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 解析。
- 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你看啊,这诗人一开篇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特别开阔的画面。
那原野上啊,青草就像被铺开的绿毯子一样,横在那儿,有六七里那么宽广呢。
这个“铺”字用得可太妙了,就好像是有人特意把草这么整整齐齐地铺好,其实呢,这就是原野上草自然生长的状态,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草原的那种平坦和辽阔。
- 接着“笛弄晚风三四声”,这个小牧童啊,在晚风中吹着笛子呢。
这个“弄”字可有意思了,就好像是这个小牧童在和晚风逗着玩,他吹着笛子,那笛声在晚风中时有时无的,有时候吹三四声,就这么自由自在的。
你想啊,在这么广阔的草原上,小牧童吹着笛子,那场景多惬意啊。
- “归来饱饭黄昏后”,小牧童放牧回来,吃饱了饭,这时候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感觉他这一天过得很充实呢,放牧、吃饭,简单又快乐。
- 最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他都不脱蓑衣就躺在月光下睡觉了。
这小牧童啊,真是随性。
他可能是太困了,也可能是他觉得穿着蓑衣躺在外面,在月光下睡觉是一件特别舒服的事情。
这一句把小牧童那种天真、质朴、自由自在的形象刻画得特别生动。
1. 原文。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 解析。
- 诗的开头“一叶渔船两小童”,就像我们在看一幅画一样,一下子就看到了江面上有一艘小小的渔船,渔船上呢,有两个小孩子。
这个画面特别简单又很生动,就像我们的眼睛直接聚焦到了这两个小主角身上。
- “收篙停棹坐船中”,这两个小孩把撑船的竹竿收起来,把船桨也停住了,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在船里。
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啊,他们这是要干嘛呢?怎么不划船了呢?- 然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奇怪,没有下雨呢,他们却把伞撑开了。
哈哈,结果不是用来遮雨的,而是把伞当成帆来利用风让船前进呢。
这两个小孩子可太聪明、太有创意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带注释及译文)1、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2、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③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寒漪(yī):水上波纹。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归去:回去。
⑨池塘:堤岸。
4、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诗意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5、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
涧:两山间的水沟。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
不时地啼叫。
诗意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6、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
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7、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浥:湿润。
6、客舍:旅店。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1、故人:老朋友。
译文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不度:吹不到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5)岳:指西岳华山。
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碰到天。
摩:摩擦、接触。
(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远眺南方。
(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11、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3、川:平地。
4、子规:杜鹃鸟。
5、如:好像。
6、才:刚刚。
7、了:结束。
8、蚕桑:种桑养蚕。
9、插田:插秧。
诗意: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葱葱郁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中,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要开始插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