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单音词和复音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俪偶 俪偶是指若干句法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现象。在相俪偶的句 子中,处在相应地位上的词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 例如汉·繁钦《定情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漽(ti2)肘後。 诗中拳拳、殷勤、区区、叩叩处在俪偶句的相对应的位置上,因 此它们应该是同义或近义的,这四个词均有恳挚款诚之意。 《广雅·释诂》:“拳拳、区区、款款,爱也。”又:“悾悾( kong1)、悫悫(que4)、恳恳、叩叩、断断,诚也。”
b.同一连绵词常有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 成因:同音假借,古今、方言音变。 c.一部分连绵词由单音词缓读形成。 d.有的连绵词两个音节可以倒过来,出于修辞 的需要,有时还有意把两个音节拆开来。
2.合成词 (复合词) (1)专名复词。 类别:双音节,多音节。 特征:指物的单一性。 不能按语法关系去理解。
(2)连绵词 (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 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双音节单纯词) 特点:a.双声叠韵的关系 双声:两个音节同声母。(零声母也算双声) 叠韵:两个音节的韵(主要元音和韵尾)相 同。 双声兼叠韵:缤纷 优游 辗转 (非双声叠韵:扶摇 芙蓉 铿锵 淡泊 翡翠 )
第二章 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 2.从语素的角度分: 单纯词——叠音词、联绵词; 合成词——加缀复词 、专名复词、同义复词 、偏义复 词等 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 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与意义相当的现代汉语复音 词对应关系: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2.加上词头、词尾。 3.以两个同义词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三、古代汉语复音词
根据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 (1)叠音词 (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 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 词。如:翩翩 渺渺 漠漠 纷纷 类型:模拟声音、描绘状貌 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
2.《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 劳苦倦极,Fra Baidu bibliotek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 尝不呼父母也。”
按: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 文之例,根据这条文例,就可以断定倦极 的极字不应解作极尽之义,而且可以指出 这个极字也应该是倦的意思。
(二)对文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 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
③李群玉《洞庭风雨》:“水将天共色,云 与浪争高。” 将、与对文,将犹与也。
2.据对文求反义词,例如:
杜荀鹤《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隈、向对文,据文意隈当是背的意思。
3.古汉语中还有一种反义对举词,也可以利 用来进行词义的考索,例如: 《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按:刑赏、已诺,均为反义对举词, 刑与赏对,已与诺对。诺者,许也,则已 字当为不许的意思。杨倞注:“诺,许也 ;已,不许也。”
• 单音词
专名复词 合成词 加缀复词 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复音词
单纯词
叠音词
连绵词
二、古代汉语单音词
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据统计:《庄子• 逍遥游》全文用单字 1465 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 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诗经》中 单音词占总量的 90.8% ,《左传》中占 89% , 《史记》、《尔雅》中占80%。
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或反义的。根据对 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 的确切解释。
在古代诗歌中,对文是最常见的,可以利用 这些对文来考索同义词或反义词。 1.据对文求同义词。例如:
①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 我,白髮浑头少恨渠。” 满、浑对文,浑即满也。
②姚合《和元八郎中秋居》:“酒用林花酿 ,茶将野水煎。” 将、用对文,将犹用也。
(2)加缀复词。 属于粘附式复合词。 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概念,另一个语素是附加 成分,粘附在实语素前后,充当词的前缀 或后缀,它们只是合成复音词而增添的一 个音节,并不表示实在意义。
(3)偏义复词。 概念:由两个意义相关联(同义、近义、义 相对或相反、义相关)的语素组合而成, 而意义却偏向一端的复合词。
(一)连文
所谓连文,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同义复 词。 高邮王氏父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讲到“古人行 文不避重复”、“古人自有复语”,就是 指的同义复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七七《两字一义而误 解例》,也是讲的这回事。
1.《史记·燕召公世家》:“国大乱,百姓恫恐。 ” 《索隐》曰:“恫,痛也。恐,惧也。” 王念孙:“小司马分恫恐为二义,非也。恫亦恐 也„„《苏秦传》:‘秦恐韩魏之议其後也,是 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小司马以恫为恐 惧,是也。疑亦恐也。或言恫恐,或言恫疑,其 义一也。”(《读书杂志·史记第三》“恫恐”条 )按:王氏据同义连文之例,指出恫、疑二字皆有 恐义,发古人之所未发。
★在具体的语句中鉴别偏义复词。如:妻子
(4)同义复词(并列式复合词)。 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语素构成。 同义复词的构成方式,通常是由并列关系的 两个语素组合起来。掌握同义复词的构词 规律,可以反推出连用二字有可能是同义 的。→训诂方法:连文
★训诂的方法之“审文例” 文例,文章的条例或范例。 这里所谓文例,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举其 要者,有连文、对文、俪偶、上下文、整 部书的用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