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编人教版】2019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097f10066f5335b81219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片段,回答问题搭石(节选)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在选文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背对着背,往相反的方向走,(______)(2)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
(______)3.选文第一自然段先写一行人的动作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声音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
4.选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1)___________,(2)__________。
这让我们感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
二、课内阅读。
桂花摇落以后,( A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B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C )桂花。
回家时,总要( D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入选文ABCD处。
捧赏收挑A:_____ B:______ C:_______ D:________2.读选文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含答案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8e9d8f770bf78a6429541a.png)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复习含答案第一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1 白鹭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白鹭垂钓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从外在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从神态上表现白鹭的特点。
4.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诗句代替淡妆浓抹总相宜。
2 落花生那晚的天色不大好。
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父亲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花生是生长在地里,那些水果是高挂枝头。
从而赞美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
2.这几段话用小标题概括可以是(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议花生是详写的。
3.这段话出自《落花生》。
这篇文章以花生为线索,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赞美花生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议花生的经过。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b1522852458fb770b5689.png)
【10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闲谈“读书法”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
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
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
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
娩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
”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要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______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②当然,_______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______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2)填空。
短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d272362cc58bd63086bdaa.png)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A4打印版)一、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戴宗问道:“在楼下作闹的是谁?”过卖..道:“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地下寻主人家借钱。
”戴宗笑道:“又是这厮在下面无礼,我只道是甚么人。
兄长少坐,我去叫了这厮上来。
”戴宗便起身下楼去,不多时引了那个人上楼来。
宋江看见,吃了一惊。
宋江见了那人,便问戴宗道:“院长,这大哥是谁?”戴宗道:“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
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
因为打死人,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
因酒性不好,人多惧他。
能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棍。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选文有删改)1.联系上下文分析,选段中加点词语“过卖”指的是()A.顾客。
B.过街叫卖的人。
C.服务人员。
2.选段主要通过李逵的吵闹和戴宗的介绍安排李逵出场,这样写的作用是()A.为了突显李逵的形象,说明李逵这个人物很重要。
B.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为人物的出场起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C.李逵不好直接见宋江,故意营造这种场景。
3.李逵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这黑汉子是谁”,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逵作为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也有很多,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童心悠悠(节选)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
我盼望成天和儿童一起。
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b27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快乐阅读。
中国古代的书籍当手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吗?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
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在古代,石头也用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刻于石上。
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印技术。
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
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仅是传播知识,还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dú)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
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写的叫“版牍”。
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竹片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
写在木版上的文字由于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
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容字有限,帛书就应运而生了。
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可随意折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
因此,帛书与简牍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
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
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色处理,这主要是为防止虫蛀和腐朽。
敦煌石窟的唐代经卷,保存1000多年以后,尽管有破损,但纸张完好,无虫蛀现象。
我国古代的图书,从简策、卷轴到册页制度形成了固定的版式,它起源于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本书与写本书也大多与此相同。
刻书用的木版,一般宽约一尺半,高七至八寸。
版上的字是经人手写后摹刻的,所以各具风格。
在宋版书中有一种整齐方正的字形,可能是出自当时工匠之手,后人称之为“宋匠体”,到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横轻竖重的字体,称为“宋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944e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b.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练习题打交道,多做练习方可真正记牢知识点,明确知识点则做练习效果事半功倍,必须双管齐下。
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好习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水滴”船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
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几十米,体重一百吨左右,相当于十几头大象或三十多头公牛。
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鲸,_____(竟竞)是海洋中最优秀的游泳健将之一。
“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五十五千米;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另外,大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从静止不动,立_____(即既)达到全速游动,又能立即“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
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鲸的体形特殊:硕大的头部,急速收缩的尾部,前肢演变成不大的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_____(棵颗)拉长的“水滴”。
这类体形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十分适应在水中活动,这样就给舰船设计师们带来了灵感。
他们由大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
(已以)_____往的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现在都改成鲸形,有的超级油轮也模(仿妨)_____鲸的体形,因而加快了航速。
原先的核潜艇是雪茄形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形的现代化水下核潜艇。
与雪茄形的核潜艇相比,水滴形核潜艇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可以减少很多,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功率有所增加,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用选择文中的括号内用得正确的字。
________(竟竞)是立________(即既)一________(棵颗)(已以)________往模________(仿妨)(2)“这些本领,是任何舰艇都望尘莫及的。
”这句话中“望尘莫及”的意思是:________。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935403968011ca30091be.png)
人教统编版五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题(一)阳光的两种用法①童年住在大院里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②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
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
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
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叠好,铺成被窝状,留着晩上睡觉时我钻进去,就是暖乎乎的了。
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
”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③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
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
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
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④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
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是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
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⑤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盆的水花。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
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⑥我得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⑦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文钱,对所有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fa5aa2cc58bd63186bdf3.png)
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练习题(一)李时珍陵园以李时珍纪念馆为主体的李时珍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在一长500米的带形地段上依次展开。
占地面积八十亩,其中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部系钢筋混凝土仿明代建筑。
由山门(纪念馆大门)进入廊院,两侧分别是长80米的本草碑廊。
碑廊内壁嵌有李时珍画像、《李时珍传》、《本草纲目原序》和128种本草标本图碑。
廊院之后,是纪念馆,系一四合院。
这里安排了明代蕲州城模型展览、李时珍纪念展览、李时珍行医塑像展。
展览以大量的文物、照片、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及《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
由纪念馆穿过月洞门,即见药物馆,楼上楼下共四个展厅,分别展出了历代本草著作,古代医药学家塑像,动、植、矿物药标本和全国各省市重点制药厂生产的名优特中、西药产品。
出药物馆,便是面积为十五亩的百草药园,这里栽种了一百多种中草药,一年四季花香叶绿、千姿百态、供人欣赏。
走过百草园的药物长廊,便进入墓区。
绕过一片落叶松林,即见小山坡上苍松翠柏之中的李时珍墓。
拾级而上,到第三层平台,正中即是李时珍与妻子吴氏合葬墓。
其父李月池母张氏合墓居其左。
墓碑碑文清晰。
墓地周围,松柏常青,药圃花卉,清香四溢、生气盎然。
第二层平台正中矗立着大理石纪念碑,碑顶屹立着李时珍半身塑像,两旁为六角纪念亭。
墓园荷花池前巍然耸立着青石牌坊,上刻“医中之圣”四个大字,牌坊下面分别雄峙着两对石狮。
牌坊位于墓的正前方约150米。
李时珍纪念馆如今被定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列“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中。
它已成为长江中下游下个新的纪念、教育、科研、旅游相结合的理想之地,吸引着中外万千游客。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选文的说明顺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文章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下列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李时珍陵园,由本草碑廊、纪念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其中以纪念馆为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8b82c5a32d7375a5178098.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①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
②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
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
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
”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了。
(注:“跳脚”指的是因焦急或发怒而跺脚。
)③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教我读书。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④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下乡插队,终于离开了家。
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时刻刻注意我们的动向。
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
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
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
”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⑤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
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
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⑥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
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编辑部的意见后,再考虑她的意见。
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
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一封信,随我去了。
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了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9c516c8d376eeafaa3122.png)
【10篇】部人教版五年上册文外-精及答案1.短文,回答。
放一只蝴蝶一个秋晨,我到学校公室坐下,便有人通知我班教室里有两窗玻璃在昨晚刮被打坏了。
我上意到件事在个管理甚的学校里意味着什么。
正午,我找来昨天的日生朱。
她怯怯地:“昨晚下学,教室里有两只蝴蝶,赶来赶去,有一只不出教室。
我只能开着一扇窗,好外面的来,或许里面的出去,它伴去玩。
想不到大打破了玻璃⋯⋯”小女孩儿几乎落泪,嚅着愿意两玻璃。
我向来无,而后摸了摸她的,:“不用了,去玩吧。
”此后我去了室:“在我下个月的工中扣两玻璃的。
”是一笔我很意付的。
(1)朱什么做完往后要开着一扇窗?(2)“我”什么很意付笔?【答案】(1)她想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伴玩。
(2)朱同学有和善的心灵,“我”被她的感了。
【分析】【剖析】(1)此考有关信息并的能力。
解答要着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朱做完往后要开着一扇窗,她想教室内的蝴蝶与外面的蝴蝶伴玩。
(2)此考文的理解能力。
“我”很意付笔,是因朱同学有和善的心灵,“我”被她的感了。
【点】于文内容的掌握,都是鉴于懂文的基之上,着文,思虑,就不找出正确答案。
2.出色回放。
相如:“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大家知道,秦王不敢攻我国,就因武有廉,文有相如。
________我不睦,________会削弱国的力量,秦国必定趁机来打我。
我所以避着廉将,的是我国啊!”⋯⋯于是,他脱下袍,背上条,到相如上罪。
相如廉来罪,忙情地出来迎接。
此后此后,他成了好朋友,齐心力保国。
(1)在横上填上适合的关,并用个关写一句。
________我不睦,________会削弱国的力量,秦国必定趁机来打我。
写:________(2)写出以下的近。
削弱——________ 攻——________ 齐心力——________(3)将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一种法。
(4)你相如避廉,做法?(5)了短文,我喜________,因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631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节选)郑晋鸣孩子是夫妻俩的心肝儿,也是俩人的心头痛。
那次,台风大作,刮了个把月,尽管每天的粥里只有稀稀拉拉几粒米,但粮食还是很快吃完了。
孩子们天天拉着王仕花的手喊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任泪水在眼眶打转!一声不吭的王继才卷起裤脚,顶着狂风,在落潮的海水里拾海螺。
几个小时后,王继才回来,叫着孩子们的名字,却怎么喊也没人答应。
原来,孩子太饿,晕过去了。
那一次,王继才一夜无眠,在海边一直捞到天亮。
后来,夫妻俩决定在岛上开荒,燕子衔泥般从岸上背回一袋袋泥土和肥料,在石头缝里种树种菜。
第一年,种下一百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无一存活。
王继才说,他就是不信,人能在岛上活下来,树怎么就活不下来!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liàn)树种子撒下去,长出一棵小苗,老王喜极而泣。
他说:“有树,就会有生机,有生机,就会有希望。
"再后来,儿子、小女儿陆续上学,夫妇俩把他们送出岛,到村里上学,跟着王继才的老母亲生活。
可母亲年纪大了,自己也顾不了自己,三个孩子只能“青蛙带蝌蚪”,相依为命。
有时候,姐弟仨甚至忘了,自己还有岛上的父母。
夏天的一个夜晚,滑下床沿的蚊帐被蚊香点燃,火苗蹿了起来,惊醒的姐姐一跃而起,拽起弟弟妹妹,然后一盆又一盆泼水,直到把火浇灭。
看着湿漉漉的、被烧焦了的被子,三人抱着哭成一团。
有人问他:“看在三个可怜孩子的份上,为什么不申请回岸上生活?"“我走了,岛怎么办?”王继才忽然掩面而泣,“对我来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怎么能离开呢?我要守到守不动为止。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稀稀拉拉”说明米非常少,写出了岛上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
B.“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写出了王仕花看到孩子们饿却束手无策的无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a188719e8b8f67d1cb90c.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第一自然段中的“这姿态”是指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是指________。
(2)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________。
(3)用“___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作者在描写鹅的步态时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1)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2)水、泥、草(3)鹅的叫声,单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4)对比(5)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
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ae40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9.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
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____________)顾忌—(____________)反义词:空无一人—(_______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B.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C.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的善良,体现了老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3.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_______”画出来。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阅读 参考答案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阅读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787384b9f3f90f76c61bcc.png)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课外阅读参考答案一、1.红白 2.花的数量花的色彩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夹竹桃的花期长,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开放。
3.B 解析:①段总体概括夹竹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③介绍了我家院子里各种各样的花朵。
⑥概括了夹竹桃的特性。
②④⑤是直接描写夹竹桃的。
4.B 解析:③的开头总起句“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④段的结尾总结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⑤的开头总起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5.×√√√解析:第一句话从“悄悄地一声不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是运用的拟人手法,而不是夸张。
6. ①花期长久,赞美花的韧性,借此表达出对生命的体验;②花色奇丽,花影迷离,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幻想;③家乡之花,寄托了赞美与思乡之情;二、1.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
2.海阔凭鱼跃 3.√√×解析:因为他知道,鸟儿们对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
而不是因为食物和水带得多。
说明他关心鸟类。
4.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鸟已成了探险者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
探险者举行隆重的放飞仪式。
说明了对生命的尊重。
5. 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三、《军礼》1.哨兵陈司令员的女儿陈司令员2.(1)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2)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3)神态描写动作描写3.司令女儿对哨兵蛮横无理的态度。
4.C 解析:因为哨兵和将军的敬礼5.短文讲了司令的女儿”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哨兵拦住“她”,要“她”下车,被拒绝了。
司令员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赞扬了司令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高尚品质。
四、1.《徐悲鸿改画价》 2.改变画风创新画法备受冷落苦苦支撑×√×解析:(1)这些话是保守派对齐白石的故意贬低。
(3)齐白石的作品是《虾趣》,徐悲鸿的是《奔马图》。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faf6d8762caaedc33d416.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小蜗牛事情发生在春季。
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你到小树林里去玩玩吧,树叶儿抽芽了。
”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许久才爬回来。
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很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季了!快去采几个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许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草莓没有了,地上却长出了蘑菇,树叶儿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季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许久才爬回来,他说:“妈妈,小树林里的蘑菇已经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也全掉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季了!唉,你就躲在家里过冬吧。
”(1)蜗牛妈妈第一次叫小蜗牛到树林里()A.看树叶抽芽B.采草莓C.采蘑菇(2)第三次妈妈叫小蜗牛去采蘑菇,小蜗牛看到()A.好多蘑菇B.树叶抽芽C.树叶掉了,地上有很多雪(3)你能告诉蜗牛妈妈,小蜗牛为何没有达成她交给的任务吗?【答案】(1)A(2)C(3)略【分析】【剖析】(1)考察对课文的理解,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第2自然段找到答案,应选A。
(2)考察对课文的理解,带着问题读课文就能从文中第7自然段找到答案,应选C。
(3)考察学生的思想能力,蜗牛由于爬的慢,每次爬到妈妈拟订的地址时已经过了季节,要想达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就要冬季出发。
【评论】关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鉴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虑,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
鸟岛鸟岛上生息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平常相处得十分和睦。
风趣的是,假如遇到敌害来犯,岛上全部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呢!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捍卫战”。
当时,天空出现了两只名叫玉带海雕的黑鹰,妄图掠夺岛上刚才孵化的幼鸟。
几个放哨的孤雁第一发现了“敌情”,一边呱呱地呜叫着报警,一边英勇地朝着黑鹰冲了上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共8篇)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e5d4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05.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全册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单元:粽子里的乡愁(节选)①异乡客地, 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 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 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
想起她灵活的双手, 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 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 种类很多, 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 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 供过以后称之谓“子孙粽”。
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 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些, 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 铺在白布上, 拿开水一冲。
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 内含大量的硷。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 提出来煮熟, 就是浅咖啡色带硷味的灰汤粽。
那股子特别的清香, 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 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 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 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 叫我用开水送服, 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来, 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 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⑤但在今天, 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1)“端阳”就是“”, 为每年的农历月初。
这个传统节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
(2)“子孙粽”指的是;“富贵粽”指的是。
(3)从粽子类别上说, 短文中提到的“素粽”有;“荦粽”有(可多选)。
A.豆沙粽B. 红豆粽C.猪肉粽D.灰汤粽E.火腿粽F.白米粽(4)作者在短文中重点回忆了。
A.母亲在端阳节包各种各样的粽子的情形B.作者一家人吃粽子的情形C.作者吃灰汤粽导致胃不舒服, 母亲用灰冲汤给作者喝的情形D.母亲把粽子施舍给乞丐的情形(5)短文中的“母亲”可以用词语来描述(可多选)。
A.心灵手巧B.老当益壮C.心地善良D.勤劳朴实(6)为什么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7)第⑤自然段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答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692ffb763231126fdb119f.png)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阅读专项答案新人教版参照答案:课外阅读(一)课外阅读1.(1)①精神没有依靠,形容特别无聊。
②特别有兴趣,特别有滋味。
(点拨:能够用字面剖析法去揣摩大体意思)2)每天必念书,书能够充分脑筋,指导行动,是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
3)出差途中丢掉书本,以台历充任。
以此来突出“每天必看书”“不行一日无书”这一中心。
(点拨:2题观察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找出重要句子答案就自然出来了。
3题观察资料对中心的作用,一般来讲,资料都是为了更有力的证明中心看法的。
)4)D(点拨:第6自然的首句就是答案。
)(5)要点阅读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对热点流行的书,要独立思虑,差别对待;对有时遇到的书,要能于糟粕中另寻念书的意义;对广泛以为是坏的书,要有鉴识真伪的能力。
(点拨:找出第6段看法性的句子,能够得出以上答案)(6) 充分脑筋,提升鉴识真伪的能力。
(点拨:能7自然段进行归纳)够对第(7)BC(点拨:首尾响应的句子,一般在开头和结对文章起总领和重申的句子)尾2.(1)寂然起敬: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功亏一篑:做事情没有达成而停止。
(点拨:除了机械记忆之外,能够用“字面词义叠加法”进行大体意思的解说;比如“中途而废”中“中途”字面意思是“一半的路”,“废”,取消,停止。
这样叠加起来,就是指“事情没做完就停止了”)(2)黄——煌尽——禁幕——慕费——废(点拨:平常多累积,多识记。
记忆和书写正确是要点)3),,,,、。
,,。
(点拨:句子没说完就是逗号,并列关系的词语用顿号)4)姿势:看书的姿势不正确,就会对眼睛有损害。
密密层层:周日的市集上,密密层层挤满了人。
(点拨:观察词语的运用能力,注意词语的语言环境和感情色彩。
)(5)姿势咨询浸泡入侵字帖粘贴(点拨:平常多注意形近字的累积)(6)A--a B--d (点拨:依据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够用清除法)(7)点拨:依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收获。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05000d5a8102d276a22fa7.png)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完成6—7题。
(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答案:
6、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意思对即可)
7、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阅读答案1 白鹭1.B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本文作者的了解。
2.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解析: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概括即可。
如:选文第一段中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我们就可以概括出:白鹭钓鱼图。
根据“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可以概括出“白鹭瞭望图”。
根据“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可以概括出“白鹭晚飞图”。
3. 水田钓鱼枝头闲立黄昏低飞和谐自然悠闲舒适生机勃勃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段落的概括能力,第一列分别交代了白鹭的所处位置和时间,第二列填写白鹭的样子,第三列填写白鹭的状态特点。
4.C 解析: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者称之为“一种恩惠”,这同样是一种宛转的说法。
2 落花生1.答案: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解析:认真读前几个段落,根据文中人物对话写出答案。
2.答案:C解析:根据当时的课文写作背景可以知道当时父亲是位好官,所以他当时工作很忙,一心为老百姓,很难有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
并不是他不喜欢孩子,他也是一位好父亲,为了工作,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很多机会。
,所以A不正确,C正确。
B项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坏天气不可能影响父亲跟孩子们团聚。
3.答案:桃子、石榴、苹果;地里枝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解析:根据文中父亲说的这段话概括提炼重点词语,填写在相应括号里。
4.解析:课文前面简单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经过,这几段重点详细叙述了议花生。
答案:议花生详写5 搭石1.答案:流水潺潺、月光融融、笛声悠悠。
解析:本小题不要求写成语,所以是ABCC模式的四字词语即可。
2.答案: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解析: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起概括和总述作用,也有在段落中间和段落结尾的。
找出来用曲线画出来。
3.答案:忧人之忧摆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互相谦让过搭石解析:根据对选文各个段落的理解,抓住重点词句概括提炼即可。
4.答案:发现放下找来踏满意离去;勤劳奉献充满爱心解析:读一读第一段话,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写下来,并结合短文写出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5.答案:(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像轻快的音乐)(画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画一般)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词语把握和关键词句的选取,怎样的美一空,意思达到即可。
6 将相和1.答案:《将相和》廉颇蔺相如解析:这道题是对文学常识和课文主要人物的的考察,根据自己的掌握填写正确。
2.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解析:这道题是考察人物的描写手法,首先要明白主要有哪几类,然后根据这几句话抓住重点词语写出来。
3.答案:宽阔胸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
解析: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然后结合蔺相如和廉颇各自的人物特点用词语概括。
4.答案:蔺相如是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廉颇是一个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解析:认真阅读人物对话,理解人物品质,概括总结。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1. B2.人们怎能轻易相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呢?3.列数字4.解析:认真读片段,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判断。
答案:√××9 猎人海力布1.示例:1.彤云密布北风呼啸瓢泼大雨2.(1)心理描写(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3.含、念、扶、领、赶、走。
好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描述,很形象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情景,使老百姓背井离乡的场面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脑海之中。
4.C 解析:海力布听到了鸟的对话,如果不告诉别人,他就不会变成石头,但是为了群众的生命,他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A选项不是他变成石头的真正原因。
海力布得到龙王嘴里的宝石,不是贪财,而是为了打猎方便,给百姓分到更多的猎物。
所以B选项也不对。
因为小白蛇告诉过他,不能把自己听到的动物的话语告诉别人,如果告诉了就变成石头,但是海力布为了让大家尽快搬走,避免灾难,只好说出了实情。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舍己为人心地善良有爱心有勇气解析:联系课文内容,写出赞美海力布高尚品质的词语即可。
10 牛郎织女(一)1.答案示例:干干净净明明白白;乐呵呵美滋滋;一清二楚三心二意;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解析:认真看要求,注意每个词语后面括号里的填写要求,写出不同格式的词语。
2.答案: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因为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就对不起它。
解析:认真读选文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句子读一读,找出答案,用通顺的句子写出来。
3. B解析:“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这句话是中心句,后面几句话都是围绕这句话详细描写的。
所以是总分结构,选择B。
4.答案:(1)在吃的上面很用心,挑最好、最干净的草。
(2)在喝的上面很用心,在小溪上游喝最干净的水。
(3)根据气候变化合理照顾老牛的起居。
(4)从居住环境上保证老牛生活舒适。
解析:可以根据段落内容划分层次,再概括出来。
12 古诗三首(一)1.邸:旅店。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休:停止、罢休。
直:简直。
熏:吹2.C3.答案:√√×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前两个小题都是正确的。
(3)是错误的,“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二)1.清龚自珍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九州:中国恃:依靠。
喑:哑。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究: 终究,毕竟。
3.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4.答案B解析:AC的说法都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因为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句,而不是拟人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1.梁启超。
2.少年中国主语是中国,强调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少年主语是少年,强调中国的少年正意气风发的投入到建设中国的热潮中。
没有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就无法建设强大的中国,少年中国就不存在,没有中国的国家安全,人民便不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更谈不上去建设少年中国,二者是彼此交融的关系。
3.选C。
解析:C项正确朗读停顿应为:鹰隼/试翼,风尘/吸张.4.(1)答案: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解析:中心论点就是那段话中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其他句子都是围绕这个论点来叙说的。
(2)答案: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解析:认真读短文,找出描写龙的句子读一读分析一下写出来。
(3)答案: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解析:认真读原文,找出有关描写干将莫邪的句子写下来5.主要内容: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引领崭新的强国时代;一幅幅家国画卷,则讲述着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生产总值增速稳居世界第一;蓝鲸2号、蛟龙号、全国银幕数量总和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73项扶贫政策;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拥有灿烂历史和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饱经风雨,如今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14 圆明园的毁灭1.答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非凡十分幽静。
解析:找出文中描述建筑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找出重点词语写下来。
2.举例子。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4.比喻(暗喻).这里把它比作博物馆、艺术馆,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出示句子)5. A解析:A是错误的,因为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圆明园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为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6 太阳1.B2.一亿五千万千米一百三十万万个地球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3.(1)举例子列数字(2)作比较列数字大(3)打比方能量(4)引用4.太阳离我们很远太阳很大太阳很热17 松鼠1.漂亮乖巧驯良2.答案:D解析:ABC三句话虽然都有比喻词“像”,但是都不是比喻句,D句虽然没有用比喻词,但是却是一个比喻句,是暗喻。
3.面容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机灵4.驯良树上夜晚18 慈母情深1.梁晓声《慈母情深》2.C 解析:环境描写,如:破旧不堪、低矮、潮湿、阴暗、酷热、毡絮满天飞、噪声震耳欲聋,说明母亲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工作条件极端恶劣、劳动场景高度紧张,说明母亲挣钱十分不易。
3. “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从母亲极其瘦弱的弯曲着的脊背,忙碌的身影我们读出了慈母情深。
4. √×√√解析:(2)这句话说明作者对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既感到悲哀、辛酸、心痛,又深深体会到母亲的辛苦、疲惫,同时,更感受到母亲的坚强、慈爱,美丽与伟大。
母亲看到儿子后很不好意思,她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挣钱辛苦,她只想把苦难留给自己,要把阳光和快乐留给孩子。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 父爱之舟1.吴冠中父爱之舟2.B 解析:从“又”字和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只小渔舟。
这只小渔舟是父亲送我去城里借用的,而不是送给我家的。
所以A\C是错误的。
3. 一方面是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另一方面是因为以前住店被臭虫咬醒,教训太深刻了。
4.半夜我被臭虫咬醒,父亲要加钱换一间较好的房间。
因为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
由此可以看出父爱情深。
21 古诗词三首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 “松、泉、竹、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烘托。
3. 明月的清晖,从松林间隙照射下来,林地上洒满了斑驳的光点;清冽的山泉,在山石间淙淙流泻,发出清脆悦耳的欢唱。
4.D 解析: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22 四季之美1.答案:时间顺序(季节顺序)。
解析:文章四个段落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所以填写时间顺序或者季节顺序都可以。
2.飞舞细雨匆匆结队比翼心旷。
例句:秋天到了,成群结队的大雁正急急匆匆地赶着去南方过冬。
解析:认真读原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填写,注意要跟原文一致。
写句子时主要求是选择两个词语写成一句话,不要写成两句话。
3.春天——黎明——鱼肚白的天空、彩云夏天——夜晚——明月、萤火虫秋天——黄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冬天——早晨——雪、霜、火盆4. B C 解析:本文是针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方面进行描写的,不分主次,所以是并列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四个季节都有各自特色的美这个中心。
5.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23 鸟的天堂1.巴金鸟的天堂二早晨2.①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