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大全

合集下载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小儿顾名思义就是小孩子,小孩子的生理特点跟我们大人可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儿生理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指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肾气的生发是小儿生长发育、脏器功能成熟完善的根本动力。

《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小儿的脏腑功能处于娇嫩、未充的阶段,这种脏腑功能需要在肾气的生发、推动下,随着小儿的年龄不断增长。

肾气包括寓于肾中的元阴、元阳,禀赋于先天并赖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因而其自身就必须在小儿成长过程中逐渐得到充盛。

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所致。

更是因为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

所以,小儿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功能状况要求更高。

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肾、脾、肺气之不足,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

形气未充又常常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

如肺主气、司呼吸,小儿肺脏娇嫩,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容易感冒、咳喘;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肾藏精、主水,小儿肾常虚,表现肾精未充,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

小儿常见病症及护理PPT课件

小儿常见病症及护理PPT课件

部分患者鼻、咽、口腔、结膜和外阴可发疹,粘膜易 破,形成破溃,常有疼痛。皮疹初呈红色斑疹,拌瘙痒 ,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 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初 透明,数小时后变为混浊,若继发化脓性感染则形成脓 胞,常因瘙痒使患者烦躁不安。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 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皮痂脱落, 一般不留疤痕,若继发感染则脱痂时间延长,甚至可能 留有疤痕。一般水痘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各阶段,但最后一批皮疹可在斑丘疹期停止发展而陷退 ,发疹2~3天后,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 同时存在。个别病儿可能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 病儿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保持居室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衣服和被褥适当。 •多饮水,尤其是糖盐水,饮食要清淡。
•物理降温:寒颤或服过退热药的病人不用。 (1)冷敷及冰枕 (2)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出疹的孩子不用。 (3)洗温水浴:采用低于体温2℃的水。 (4)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新生儿,小婴儿、体弱儿、麻疹患儿 不宜用。 (5)药物降温:可咨询儿科医生,新生儿不用。
(3)饮食护理 进食温凉、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禁食冰冷、刺 激、过咸的食物。多饮温开水,少量多餐,对于 拒食、拒水的患者及时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 (4)预防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预防的关键是平时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的习惯。
6、皮疹的护理 (1)剪短指甲,保持指甲和皮肤、床单的清洁干燥, 避免抓破疱疹,儿童可戴布质手套或用布包手,衣 服柔软、宽大、勤更换。 (2)皮疹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翘起 的痂皮可用消毒剪刀剪去。 (3)皮疹破溃后应注意及时处理,小面积者可涂以龙 胆紫或抗生素软膏,大面积者用消毒纱布包扎,防 止继发感染,如有感染者定时换药。 7、发热的护理: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 敷、温水擦浴,但禁用酒精擦浴,以避免对皮肤的 刺激,对持续高热物理降温不明显者,可遵医嘱给 予适当药物降温。

儿童常见病防治(精)

儿童常见病防治(精)

儿童常见病防治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病因1、维生素D缺乏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不足,没有及时补充含维生素D的药物。

2、日光照射不足(1)日光被尘埃、烟雾、衣服、普通玻璃等遮挡或吸收。

(2)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影响。

3、其他因素(1)生长过速、所需维生素D量增加。

(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

(3)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为不溶性的植互,不易被吸收。

(4)慢性疾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肾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 和钙磷的吸收。

(二)临床表现:1、初期: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多汗、烦燥、枕秃,轻度骨骼改变,血磷、血钙正常或稍低,硷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腕骨X线片可无常异常或见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2、激期:常见于3个月~2周岁的小儿。

除初期症状加重外,主要有以下改变: (1)骨骼的改变:颅骨软化、方颅、出牙迟、囟门关闭迟;肋骨串珠、赫氏沟、鸡胸、漏斗胸;驼背、脊柱侧弯;手镯、脚镯、膝外翻、膝内翻、骨盆扁平。

(2)全身肌肉松弛,在蛙腹。

(3)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缓。

(4)血生化改变: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小于30,硷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5)X线片: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3、恢复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三)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小儿生活环境和喂养史可作诊断。

可疑者做血钙、血磷、硷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

按照骨骼的改变程度分为:轻度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软骨沟等改变。

中度可见典型串珠、手镯、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膝外翻或膝内翻、囟门晚闭,出牙迟缓。

重度可见明显的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膝内、外翻,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

综合版小儿常见传染病

综合版小儿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 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1)个人卫生 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B.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C.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D.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尽量居家休息。 E.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 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F.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G.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3)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 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 苗毒株的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病原
属单链RNA病毒,无 外壳、正20面体、直 径20-30nm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口腔疱疹
手足臀皮疹


并发症
喉、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 心肌炎 结核情恶化 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症

神经系统
麻疹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其他:格-巴综合征、 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 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 少见。



疹--治疗




一般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房 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有畏光症状时 房内光线要柔和; 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 营养的食物,补充足 量水分; 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返回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 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 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 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整个病程约7-12天。

小儿外科常见疾病

小儿外科常见疾病
①口服润滑剂或缓泻剂 ②塞肛 开塞露、甘油栓 ③灌肠(最有效) 温生理盐水回流式 结肠造瘘术
2、手术治疗
经典的术式: 1.Swenon手术 2.Duhamel手术 3.Rehbein手术 4.Soave手术
5. 经肛门脱出式巨结肠根治
包茎、包皮过长
概述
包茎: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包皮口狭小,
隐睾
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自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称为隐睾,包括睾 丸缺如、睾丸异位及睾丸下降不全。
左侧隐睾图片
隐睾诊断及手术
诊断:1.体格检查(注意健侧睾丸代偿性增大情况) 2.B超 检查
手术时间:隐睾一旦确诊,患儿6个月后即可手术,最晚不 能超过2岁。
手术方法: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我院优势) 腹腔镜手术优点:1.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2.可
腹内压增高——疝的诱发因素
如:小儿剧烈哭闹
长期阵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便秘

排尿困难等。
进入疝囊的腹腔脏器:
男孩,较多见的是小肠,盲肠和阑尾有时也可能 进入疝囊。
女孩,则较多的是子宫及附件,而且,发生嵌顿 的几率较高。
在小儿,滑动疝很少见。
斜疝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的选择,疝发生后几乎没有自愈 的可能。
临床表现
儿童肠套叠
临床表现
阵发性哭闹 呕吐
腹部肿块
婴儿肠套叠
(多为原发性)
果浆样血便 肛门指检 全身状况
儿童 肠套叠
与前上相比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全肠梗阻, 起病缓慢。
诊断(Diagnosis)
1. 根据肠套叠四大主要症状:
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便血 、 腊肠样肿块。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处理方法:护理中要观察仔细,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避
免外来的感染源。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ppt11脐部渗血
症状:在脐带脱落期间伴有出血现象,那是毛细血管在渗 血,由于脐带部位没有神经,所以宝宝无痛感。 处理方法:只要每次消毒后用干的医用棉签按压3-5分钟 就可以止住渗血,数次后这种现象即可消失。如果此方法 无效,可在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碘伏涂抹在脱落面上, 碘伏可收敛渗血的毛细血管。脐带脱落后也有渗血的可能, 渗血结痂后,如果没有分泌物就不要再消毒了,待结痂自 然脱落即可。
9. 便 秘
• 便秘:正常新生儿每天3-6次大便,几周后减少到每天1-2次; 如果孩子两天或5--8天,才有一次大便也正常叫【崭肚】,如 果大便干结、偏硬、颜色发暗,就已经是便秘了。
• 病因:孩子饮食不当、母亲饮食不当、乳量不足、疾病影响、 精神因素
• 预防:改善饮食、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活动量 • 护理: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 • 物理方法:肥皂条 • 药物:开塞露、甘油栓通便
编辑ppt
17
6. 结 膜 炎
• 结膜炎症状:眼睛会红肿、怕光、流泪,有很多黏液性或脓性 分泌物,使上下眼睑的睫毛粘合在一起。
• 清除分泌物:洗净双手,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轻轻擦 洗眼部分泌物。也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再换 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一次用一个棉球。
• 预防性用药:眼药水为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淋球菌感染用 青霉素眼药水;衣原体眼炎选用红霉素眼膏,还可用0.5%金霉 素眼药水或0.1%的利福平眼药水滴眼。
(19)呼吸道感染 (20)泪囊炎 (21)腹胀 (22)急性肠套叠 (23)脱皮 (24)乳房肿大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2)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2)

药店儿科常见疾病治疗及用药手册目录一、7大类小儿常见病诊断及40种用药方案大全 (2)二、儿童感冒不宜服用这些中成药! (17)三、小儿咳嗽的诊断及关联用药 (20)四、儿童常见发热、咳嗽的OTC用药 (24)五、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用药指导 (29)六、药店人最易忽视的!儿童退热用药宜忌! (37)七、小儿腹泻的9种用药治疗方案与调理保健11招 (41)八、儿童单纯性肥胖专业解决方案 (44)九、最易误判的儿童常见病 (49)十、儿童锌缺乏症 (53)十一、这四种方法卖儿科用药,有几个妈妈能拒绝? (54)十二、药店常见100种儿科用药口味大全 (60)十三、千万别给宝宝用错药!药店接待顾客销售三大案例 (66)一、7大类小儿常见病诊断及40种用药方案大全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小儿发育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出生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为婴儿期,三至十二岁为儿童期。

以下是儿童常见病症及其用药和注意事项:一、诊断要点::感冒又称上感,90%由病毒感染引起,即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不适,并伴有咳嗽发热。

一般轻症感冒在三至四天内即可自愈,重症感冒有时高烧可达数天。

二、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

(2)局部治疗:如,高热用降温贴。

(3)药疗:退热栓。

三、病因:(1)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

生物学方面: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常忧虑。

(4)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寒冷刺激。

(5)受凉、淋雨。

(6)社会环境因素:公共集会增多,病毒感染易流行。

四、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眼结膜充血,而鼻咽部症状轻。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别: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感的发病季节多在晚秋和冬天,流感的症状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而普通感冒则鼻塞流涕明显,也可发烧,但体温不会太高,头痛、咽痛、咳嗽比较轻微。

小儿常见病证治疗

小儿常见病证治疗

小儿常见病证治疗1.婴儿腹泻⑴寒湿泻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处方: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⑵湿热泻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

⑶脾虚泻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肾阳虚者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内八卦;久泻不止加按揉百会。

2. 呕吐⑴寒吐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处方: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⑵热吐治则:清热和胃,降逆止呕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天柱骨、推下七节骨。

⑶伤食吐治则:消食导滞,和中降逆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3. 便秘⑴实秘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处方: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搓摩胁肋、揉天枢。

⑵虚秘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

处方: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

4. 发热⑴外感发热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

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发汗解表,祛散风寒;风热者加推脊、多清天河水以清热解表。

若兼咳嗽,痰鸣气急者推揉膻中、揉丰隆、运内八卦;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门、分腹阴阳、推天柱骨;兼见烦躁不安。

睡卧不宁,惊惕不安者加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5.疳积⑴积滞伤脾治则:消积导滞,调理脾胃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揉天枢、按揉足三里。

⑵气血两亏治则: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运内八卦、掐揉足三里、揉中脘、捏脊。

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光剥,阴液不足者,宜去推三关、揉外劳,加清肝经、补肾经、揉上马、运内劳宫;烦躁不安加掐揉五指节、清肝经;口舌生疮加掐揉小横纹;目赤多眵泪,隐涩难睁者,加清肝经、揉肾纹;若兼见咳嗽痰喘,加推肺经、推揉膻中、肺俞;便溏加补大肠;便秘加清大肠、推下七节骨。

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辨证论治 (一)

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辨证论治 (一)

小儿常见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小儿常见病症中医辨证论治(一)汗证【概述】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

汗证有盗汗与自汗之分,夜间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白天安静状态下,或稍作活动即汗出较多者为自汗。

汗证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平素体质虚弱者,则更易发生汗证。

婴幼儿睡后头部微有汗出,以及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乳食过急等导致的汗出,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为病态。

汗证为中医病证,在西医学常见症状“多汗”中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理】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

故凡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津液就内敛而不易外泄。

反之,若体质虚弱,阴阳失调,气血受损,营卫不和,腠理疏松,则常汗出较多,形成汗证。

此外也可因调护失宜,饮食不调,或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均可导致脏腑积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

【诊断要点】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很多。

2.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者称盗汗;白天安静状态或稍事活动汗出者称自汗;但头汗出较多则可称头汗。

3.需除外因传染病、风湿热、结核病等引起的汗出。

【辩证分型】1.表虚不固症状:全身自汗或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肢端欠温,容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测发为汗证。

动则气耗,故活动后汗出更甚。

肺主皮毛,肺气虚卫外不固,外邪易侵入而致病,故常易反复感冒。

舌淡苔白月永细弱,均为表虚不固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自汗为主,遍体汗出,微寒怕风,时有低热,精神疲倦,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无以固敛,故遍身汗出,微寒怕风,或伴低热。

营卫不和,源由正气不足,病后体虚失调,故见精神疲倦,纳呆食少。

舌淡红苔白,脉缓,均为营卫不和之象。

3.气阴两虚症状:盗汗为主,也可盗汗、自汗并见,体弱神萎,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干低热,舌质淡少苦,或见花剥苔(地图舌),脉细软。

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易感因素[2]

生理特点

• •
频率节律: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易节律不齐
呼吸类型:腹膈式呼吸 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储备力低,气道阻力大

免疫特点
•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差:咳嗽反射弱、平 滑肌薄、纤毛运动差;SIgA、IgG及亚类含量低 • 巨噬细胞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 均不足
病因
并发症


胸:呼吸困难加重,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 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脓气胸:肺脏边缘脓肿破裂与肺泡或小支气管相通 肺大疱:细支气管管腔形成活瓣致肺泡扩大、破裂


他: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中性核细胞↑:提示细菌感染 • WBC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 血生化:C反应蛋白等
病因
感染的动 物

感染性因素
• •
感染的 人
肠内:病原经粪-口途径 肠外:症状性腹泻
病原菌直接感染肠道 直肠局部激惹 大量应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
小儿常见病
儿内科疾病分类

营养障碍性疾病 精神及心理行为问题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新生儿疾病
遗传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其他
支气管肺炎 腹泻病 手足口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 •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量分泌少,酶活性低
水代谢旺盛,对缺水耐受力差,失水后易体液紊乱 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第一节---幼儿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介绍

第一节---幼儿常见病的种类和预防介绍

四、常见五官疾病

五、常见皮肤病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一)普通感冒

病因 症状:多数症状较轻,可有低烧、
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 症状。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防治
1、病初及时服中药治疗;
2、体温在38℃以上,应退烧,服退烧药要遵医嘱; 一般使体温降至38 ℃左右就行了。 3、发烧期间要卧床休息,多喝水;食物需要有营养, 好消化;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贫 血
1、原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过快; (4)疾病的影响,如长期腹泻、寄生虫病等。
2、症状
轻度的营养性贫血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因为贫血起病较慢, 轻度的贫血在孩子身上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许多孩子查 出患有贫血,也只是因为在其他疾病验血才发现血红蛋白 低。 轻度贫血症状虽然不容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 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 白、食欲不佳,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 如果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进一步加重了病 情,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
易激惹,烦躁不安,夜惊,多汗,“枕秃”。

2、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晚 闭);胸部(串珠肋、哈氏沟、鸡胸漏斗胸);四 肢(佝偻病手镯脚镯、下肢弯曲);脊柱后凸或侧 弯。


胸部畸形
肋骨串珠 肋膈沟
鸡胸或漏斗胸
骨骺部膨大手镯和脚镯
下肢畸形“O”形或“X”腿
脊柱后凸或侧弯

3、动作发育迟缓;
听力障碍。
3、预防

积极治疗鼻咽部炎症; 若因腺样体肥大长期鼻堵,应予以根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小儿中成药治病大全
常用的小儿中成药,绝大多数都是蜜丸,少部分是散剂和糖浆,蜜丸从口服直到胃肠道吸收,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蜜丸制剂都是主治慢性病。

但是,小儿中成药中,又有很多是治急性病的,如保元丹、妙灵丹、至宝锭等等,都是疗效较高的传统中成药,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常用中成药的服药调引方法,就会使药物效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小宝宝一旦有些不舒服,家长都喜欢随时给孩子吃点常备小药。

多数情况下,家长按照说明书给孩子吃些常用小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往往不能产生说明书上所说的疗效。

常用的小儿中成药,绝大多数都是蜜丸,少部分是散剂和糖浆,蜜丸从口服直到胃肠道吸收,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所以,蜜丸制剂都是主治慢性病,而我们常在宝宝伤风感冒、发热咳嗽或消化不良时,给他们吃一点丸药,这就好比“急性子遇到慢郎中”,疗效往往不明显。

但是,小儿中成药中,又有很多是治急性病的,如保元丹、妙灵丹、至宝锭等等,都是疗效较高的传统中成药,只要我们掌握这些常用中成药的服药调引方法,就会使药物效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至圣保元丹妙灵丹
1.小儿重感冒,发烧,怕冷,无汗,头痛时,可用中药紫苏叶煎汤,然后化服至圣保元丹或妙灵丹。

2.小儿痰喘,咳嗽,气管炎,用生姜汤化服之。

3.小儿高烧,昏迷不醒,用中药皂角煎汤化服。

4.小儿高烧,惊风抽搐,口眼歪斜,用中药钩藤汤化服。

5.小儿夜啼哭闹,或痰热过甚,烦闷,热重时,用薄荷汤化服。

琥珀抱龙丸
1.小儿高烧,抽风,发惊,牙关紧闭,口眼歪斜,不省人事时,可用姜汁化开琥珀抱龙丸擦牙关,再用姜汤化服一丸,可以救急。

2.小儿伤风感冒,咳嗽气憋时,用葱姜煎汤送服一丸。

3.小儿伤风感冒,又见痰多,胸闷恶心,用薄荷煎汤送下一丸。

4.小儿夜啼,发惊,身热,用中药灯心汤送服。

5.小儿痘疹,斑疹,发热烦躁者,温开水送服。

6.小儿风寒感冒,吐乳,腹痛,淡姜汤送服。

7.小儿发热头痛,宿食不消化,吐酸水,用中药砂仁麦芽汤送服。

初生婴儿服用,则需乳汁调服。

小儿百寿丹
小儿感冒风邪,发热,怕冷,咳嗽,痰多,流涕,起急烦躁,停食伤冷,饮食不化,脾胃损伤,面黄肌瘦,疳积,虫积等,俱用白蜜水(或白糖水)化服,或温开水化服亦可。

至宝锭
1.小儿外受风寒,感冒发烧,流涕易惊,烦躁等,葱姜汤送服。

2.小儿伤食呕吐,腹泻,以姜汤化开服下,或苏叶汤化服。

3. 小儿发热惊风,薄荷煎汤化服。

4.小儿外感咳嗽,痰喘,梨汤化服。

5.小儿伤食伤乳,积聚不化,山楂汤化服。

6.小儿大便燥结,蜜汤化服。

7.小儿疾病恢复期,精神不好,不思饮食,姜枣汤化服。

解肌宁
嗽丸儿童清肺丸鹭鸶咳丸这三种药专治小儿肺胃不清,痰涎壅盛而见咳嗽痰喘,咽喉肿痛,感冒风寒等。

1.热盛惊风、喘咳用薄荷汤送下。

2.伤乳、伤食咳嗽,用山楂汤化服。

3.咳嗽痰盛,梨汤化服。

启脾丸
小儿健脾丸脾胃虚弱、厌食而见面黄肌瘦,腹胀疼痛,倦怠嗜卧,少食,呕吐,腹泻等,用米汤送服,或淡姜汤送服,温开水送服亦可。

以上几种小儿成药,都是中医传统的儿科常用中成药,只要我们根据不同病情,调好药引,给小儿服用后,其功能效果往往比单用白水研开送服理想。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

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

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

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看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