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
变电站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1.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1.1.1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1)考虑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
变电站是枢纽变电站、地区变电站、终端变电站、企业变电站还是分支变电站,由于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不同。
(2)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应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
应根据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负荷增长速度及地区网络情况和潮流分布,并分析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来确定主接线的形式及站连接电源数和出线回数。
(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对一、二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应保证全部一、二级负荷不间断供电;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4)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变电站主变的容量和台数,对变电站主接线的选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通常对大型变电站,由于其传输容量大,对供电可靠性高,因此,其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也高。
而容量小的变电站,其传输容量小,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要求低。
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发、送、变的备用容量是为了保证可靠的供电,适应负荷突增、设备检修、故障停运情况下的应急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根据备用容量的有无而有所不同,例如,当断路器或母线检修时,是否允许线路、变压器停运;当线路故障时是否允许切除线路、变压器的数量等,都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
1.1.2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有关规定: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变电站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的连接、元件总数等条件确定。
《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报告---发电厂设计

《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报告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源,主要是可以方便、高效地转换成其它能源形式。
电力工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而火力发电是电力工业发展中的主力军,截止2006年底,火电发电量达到48405万千瓦,越占总容量77.82%。
由此可见,火力电能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该设计主要从理论上在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局、防雷设计、发电机、变压器和母线的继电保护等方面做详尽的论述,并与火力发电厂现行运行情况比较,同时,在保证设计可靠性的前提下,还要兼顾经济性和灵活性,通过计算论证火电厂实际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采用软件绘制了大量电气图和查阅相关书籍,进一步完善了设计。
关键词: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主接线目录荆楚理工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3)1.1 原始资料分析 (3)1.2对原始资料分析 (4)2 电气主接线设计 (4)2.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4)2.2 电气主接线的分析 (5)2.3 主接线的方案选择 (7)3厂用电的设计 (9)3.1厂用负荷分类 (9)3.2厂用电的电压等级 (10)3.3对厂用电接线的基本要求 (10)3.4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接线的设计 (11)4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选择 (12)4.1概述 (12)4.2发电机型号的确定 (12)4.3主变压器容量和形式的选择 (12)4.4联络变压器的选择 (16)4.5 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16)5 短路电流的计算 (18)5.1短路计算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 (18)5.2 短路等值电抗电路及其参数计算 (20)6电气设备的选择 (25)6.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25)6.2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25)6.3高压断路器的选择(QF) (26)6.4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QS) (28)6.5电流互感器的选择(TA) (30)6.6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TV) (32)6.7 避雷器的选择 (33)7主接线详图 (35)结束语 (36)1本设计的主要内容1.1 原始资料分析(1)发电厂建设规模和型号;类型: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装机2台,容量分别为300MW*2;年利用小时数为6000h/a ;(2)所选发电机组的型号与参数;根据设计书的要求选用的发电机容量为300MW ,选择发出的电压为18KV ,所以选择发电机型号为QFSN-300-2。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课课程设计哈尔滨热电厂电气主接线系统办学学院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学习中心黑龙江松花江林区奥鹏专业层次专升本年级0709学生姓名张辉学号DH1072r70012011年2月18日一、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分析1.哈尔滨热电厂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安通街125号。
哈尔滨是中国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1.2交通条件铁路: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
公路:102国道(京哈高速公路)、202国道(黑河-大连)、221国道(哈尔滨-同江)、301国道(满洲里-绥芬河)四条国道呈辐射状通向全国各地。
省内有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哈尔滨-佳木斯、鹤岗三条高速公路。
水路: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1.3企业现状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制造并安装的高温、高压热电厂,股东分别是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能源投资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和黑龙江电力股分有限公司。
1.4气象条件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
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
哈尔滨的集中降水期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年平均温度3.6℃。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
2.原始资料2.1毕业设计原始资料:1.电厂为3台100MW汽轮发电机组,一次设计完成。
2.有220KV和110KV两级电压与系统连接,220KV出线有4回,每回出线最大输送容量为50MVA,220kv电压等级最大负荷250MW,最小负荷200MW,110KV出线有3回,每回出线输送容量为35MVA。
发电厂课设课程设计

发电厂课设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发电厂的分类、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的基本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在能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厂相关的关键术语及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不同发电厂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发电厂模型,通过模型演示能量转换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发电厂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提升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发电厂的相关知识,理解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科学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将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分类、发展历程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电厂及其能源概述2. 发电厂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 火力发电厂:燃料的燃烧、蒸汽循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水力发电厂: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 核电厂:核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核反应堆的原理。
- 新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电厂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3. 发电厂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分析不同发电厂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缺点。
四川大学 电气学院 发电厂 课程设计 报告

四川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2×25MW、3×50MW热电厂电气部分设计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级团队成员:二O一一年一月六日目录第一部原始资料分析 3<一>原始资料概述 3<二>原始资料分析 4<三>主接线设计要求 4 第二部电气主接线设计 6<一>电气主接线设计注意事项 6<二>主要接线方式 6<三>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 8 第三部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10<一>变压器台数、容量的选择 10<二>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12<三>断路器的选择 13<四>隔离开关的选择 15<五>各电压等级母线的选择 17 第四部运行费用的计算 18<一>冬季运行费用的计算 18<二>夏季运行费用的计算 19 第五部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第六部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26<一>电气主接线图 26<二>设备汇总 27 第七部设计感言 28一、原始资料分析〈一〉原始资料1 、发电厂〈变电所〉类型:某热电厂2 、发电机组〈变压器〉台数与容量: 2 × 25MW(UN = 10.5KV)、3×50MW(UN= 10.5KV)3 、电力负荷:(1)厂用电率 8%(2 ) 10(6 )千伏电压级负荷:最大 28 兆瓦 , 最小 12兆瓦。
(3) 110 千伏电压级负荷:最大输送 125 兆瓦 ,COSφ = 0.8(4) 35 千伏电压级负荷:最大输送 30 兆瓦 ,COSφ = 0.8功率 % 110千伏电压负荷曲线功率 % 35千伏电压负荷曲线100 10080 8060 6040 4020 200 4 8 12 16 20 24时时典型日负荷曲线 ( 夏季 185天冬季 180天 )4 、设计电厂〈变电所〉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Ⅰ. 电厂 ( 变电所〉在各电压等级上接入电力系统的示意图Ⅱ. 穿越电厂〈变电所〉功率兆瓦 , 由千伏 , 送入千伏5 、环境条件1. 当地年最高温度 38 ℃ , 年最低温度 -2 ℃ ,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28 ℃ ,最热月平均地下温度 30 ℃。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班级新能131姓名杨俊杰学号 **********指导教师杨国清2016年春季目录一、原始资料分析 (1)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资料分析 (1)二、主接线设计 (3)2.1 主接线设计原则 (3)2.2 备选主接线方案 (3)2.3 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4)2.4 拟定主接线 (5)三、厂(站)用电设计 (6)3.1 厂用负荷分类及容量统计 (6)3.2 厂用电压等级设定 (7)3.3 厂用电主接线设计 (7)四、短路电流计算 (10)4.1 机组(或变压器)选型 (10)4.2 电路元件参数计算 (13)4.3 网络变换 (14)4.4 短路点选择 (17)4.5 短路电流计算 (17)4.6 计算成果汇总 (21)五、电气设备选型 (22)5.1 电气设备选型的技术要求 (22)5.2 高压断路器选型 (22)5.3 隔离开关选型 (24)5.4 互感器选型 (25)5.5 母线导体的选型 (29)六、附录 (33)一、原始资料分析1.1 设计原始资料1、发电厂情况(1)类型:火电厂。
(2)发电厂容量与台数 31001200MW ⨯+⨯,发电机电压15.75Kw,cos 0.85ϕ=。
(3)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max 4500T h =。
(4)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温度40℃,年平均温度20℃,气象条件一般,所在地海拔高度低于1000m 。
2、电力负荷情况(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20MW ,最小10MW ,cos 0.85ϕ=,max 4800T h =。
(2)110KV 电压负荷:最大50MW ,最小15MW ,cos 0.85ϕ=,max 5500T h =。
(3)其余功率送入330KV 系统,系统容量15000MV A 。
归算到330KV 母线阻抗为0.02其中100j S MVA =。
(4)自用电8%。
(5)供电线路数目:①发电机电压,架空线路6回,每回输送容量5MW ,cos 0.85ϕ=。
发电厂课程设计330

发电厂课程设计330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兴趣和认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主要发电厂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不同类型发电厂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不同发电厂的适用环境和条件;(2)能够比较不同发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火力发电厂:介绍火力发电厂的原理、结构及优缺点,如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
2.水力发电厂:介绍水力发电厂的原理、结构及优缺点,如水库、水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以及水力发电的环境影响。
3.核电站:介绍核电站的原理、结构及优缺点,如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发电机等主要设备,以及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影响。
4.其它发电厂: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等,介绍其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发电厂的基本原理、结构及优缺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发电厂的适用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发电厂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运行原理和存在的问题。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电厂的运行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发电厂原理与应用》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电力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图片等,直观展示发电厂的原理和运行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发电厂模型或仿真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电过程。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1原始材料的分析1.1系统总体与负荷资料分析变电站的作用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一下五点变换电压等级、聚集电流、分配电能、控制电能的流向、调整电压。
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平安,在变电站中还需进展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
〔一〕建立性质和规模本所位于城市边缘,供应城,市和近郊工业、农业及生活用电,其性质为区域变电站。
电压等级:110/35/10KV线路回数:110KV近期2回,远景开展2回;35KV近期4回,远景开展2回;10KV近期9回,远景开展2回。
〔二〕电力系统接线图图1.1系统接线图〔三〕负荷资料〔负荷同时率取0.8,线损取5%,平均功率因数取0.8〕表1.1负荷资料四、设计任务1、总体分析与负荷分析;2、主变台数、容量、型式选择;3、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两个方案选其一〕;、4、短路电流计算〔110KV、35KV、10KV〕;5、电气设备选择〔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配置、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避雷器〕。
五、报告容1、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及容按照要求〕;2、电气主接线图〔AutoCAD绘制〕。
2 主变台数、容量、型式选择2.1 主变压器台数确定由原始材料知主变压器有S1和S2两台〔1〕绕组接线组别确实定绕组连接方式的原那么,主变压器接线组别一般都采用YN,d11常规接线。
2.2主变的容量计算max 11(/cos /cos )(1%)mnt i i j j i j S k p p ϕϕ===++∂∑∑〔2.1〕()max 1(0.6~0.7)Nn S S -≥〔2.2〕查"电气工程电气设备手册"选定主变型号为三绕组SFS29-63000/110,其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容量:63000kv ·A额定电压:高压110±8*1.25% 中压38.5±2*2.5% 低压6.3,6.6,10.5,11 空载损耗:43.3kw 短路损耗:225.0kw 空载电流:0.34% 连接组:YN y0 d11 1.变电所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那么电气主接线的根本原那么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立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那么。
600MW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设计加深巩固热力发电厂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热力发电厂计算的一般步骤,掌握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式、质量平衡式和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并考虑不同辅助成分引入回热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一期达到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发电厂系统和设备的目的。
具体要求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及有关参数,求出给出的热力系统额定工况时各部分的汽水流量和各项热经济性指标。
二、设计目的及已知条件1、600MW 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2、原则性热力系统图3、汽机形式和参数机组形式:国产N125—135/550/550型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 额定参数:600000千瓦,处参数:0135P =绝对大气压,00550t C = 再热参数:热段压力23.4绝对大气压,温度:0550C 排气参数:00.05P =绝对大气压 0.942=n X 4、回热系统参数该机组有7组不调节抽气,额定工况时,其抽气参数如表1,给水泵的压力为170绝对大气压,凝结水泵的出口压力为12绝对大气压。
表1 N125—135/550/550型机组回热抽气参数回热抽气级数项目单位ⅠⅡⅢⅣⅤⅥⅦ抽汽压力ata 37.12 26 7.85 4.67 2.5 0.727 0.16 抽汽温度℃375.14 331 394 326 255 135 X=0.975 加热器端℃0 1 0 1 3 3 3 差疏水出口℃8 8端差5、门杆漏气和轴封系统漏气表2 门杆漏气量和轴封系统漏气量6、锅炉型式和参数锅炉形式:国产SG400/140型汽包式自然循环锅炉 额定蒸发量:400吨/时 过热蒸汽参数:141gr P =绝对大气压,0555C =gr t ,156b P =绝对大气压 给水温度:0240C =gs t 锅炉效率: 0.911gl η= 7、其他已知及数据 汽机进汽节流损失 00.05P 中间联合汽门节流损失 0.05s P 均压缸压力 1.5绝对大气压 轴封加热器压力 0.97绝对大气压 锅炉排污量:0.01PW gl D D = 全厂汽水损失:0.015l gl D D =化学补充水压力为6绝对大气压 温度为20℃ 该热发电机组的电机效率 m g 0.980.985ηη⨯=⨯ 排污水冷却器效率 b 0.98η= 排污水冷却器端差 8℃ 除氧器水箱水位标示 20m 三、计算过程1、汽态曲线(N125-135/550/550型机组的蒸汽膨胀过程曲线)2、根据已知数据计算或查出有关的汽水参数如表33、锅炉排污利用系统计算表4 有关热汽量及排污利用系统的比焓值计算汽轮机总进汽量D '0 kg/h 0912l m m D D D D +++1.0311D 0 1.0311 锅炉蒸发量D gl kg/h 0l D D '+1.0468D 0 1.0468 锅炉连续排污量D pw kg/h 0.01gl D0.01047D 0 0.01047 锅炉给水量D fw kg/hgl pw D D +1.05727D 0 1.05727锅炉排污水比焓h 'pw /kJ kg由汽包压力查水蒸气表1208.07 排污扩容器的扩容蒸汽比焓h ''f /kJ kg取s=0.98,由扩容器压力取0.663MPa及s 查表4718.31排污水比焓h 'f /kJ kg0.663PW P Mpa =678.1 扩容蒸汽系数αf()pw pw f f f pw f f h h h h αααα''''=+-0.002561扩容排污水系数α'pwpw f αα-0.007909补充水量D maL PWD D '+ 0.026172D 0 0.026172补充水比焓D ma h w /kJ kgP=0.606MPa,t=20℃84.42排污冷却器出口补充水比焓c wmah/kJ kg()()cpw f wc ma w w h h h ma h ma αα''-=-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 4、各级抽汽量计算给水泵中的比焓升p h ∆,除氧器水箱标示20m ,则给水泵进口压力为363109.820/100.792fp p gh p ρ'=+=⨯⨯+=0.958MPa除氧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0174.5pf t C =,查表732.723/fp h KJ Kg '=,2.134/fp fpS S KJ Kg '''==,给水泵出口压力17.029fp P MPa ''=,749.94/fp h KJ kg ''=,故749.94732.723()/21.52/0.8p fp fp gph h h h KJ Kg η-'''∆=-==高压加热器和除氧器计算系统 #1加热器平均为1112()()z n fw w w h h h h αηα-=-1211() 1.05727(1043.22946.67)0.04786()(3163.62987.23)0.98fw w w z n h h h h ααη--===--⨯#2加热器平均为[]22211223()()()z z z n fw w w h h h h h h ααηα-+-=-,[]2(3081.26826.81)0.04786(987.23826.61)0.98 1.05727(946.67710.28)α-+-=-20.1047486α=120.1047460.047860.1526086αα+=+= #3除氧器 物质平衡为87123123()()l l m m c f fw αααααααααα-+++++++=433[(7851)254]100.1521470.002561 1.05727c αα--++⨯++++=330.897162c αα=- 热平衡为()872102333412123()l l m m rn c w f f fw h h h h h h h h n h ααααααααααηα'''⎡⎤-++++++++=⎣⎦化学补充化学补充30.02784α=,30.84945C α=#4加热器热平衡[]444345()()n c w w h h h h αηα'-=- 4(3117.82618)0.980.84945(612.21511.11)α-⨯=- 40.033955α= #5加热器热平衡[]55545356()4()()n c w w h h h h h h ααηα'''-+-=- []56(2983.11526.61)0.03509(618526.610.980.84945(511.11)wz h α-+-=-560.1751930.00034674wz h α=-混合点m 的物质平衡为3456766()c c c c ααααααα=+++++5.汽机各级段通流量计算(1)调节级第1-6级通流量:()161α-= (2)第7-8级通流量:()()()1781691010.0080.04786L L αααα---=+-=+-0.95294=(3)再热蒸汽通流量:()82780.952940.00780.10474860.84039rh L αααα-=--=--=(4)中压缸第9-14级通流量:()()()341011914rh m m L L αααααα-=--+-()()0.847390.00030.00030.02740.009=--+-0.86628=(5)中压缸第15-16级通流量:()()31115169140.866280.027850.0090.83754L αααα--=-+=-+=(6)中压缸第17-18级通流量:()()4171815160.83750.035060.80248ααα--=-=-=(7)低压缸第19-21级通流量:()()512192117180.802480.065840.00090.73574αααα--=--=--=(8)低压缸第22-23级通流量:()()6222319210.735740.020850.71526ααα--=-=-=(9)低压缸第24级通流量:()24722230.715160.021540.69362ααα-=-=-=(10)排入凝汽器流量:'2415160.693620.0010.0010.69162n αααα=--=--=甲凝汽器物质平衡验算:670.751970.0261720.021540.00410.69016n ma sg ααααα=---=---=误差:'0.691620.690016100%100%0.23%0.690016n n n n ααδαα--=⨯=⨯= 允许。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摘要 (3)第一章课程设计说明 (3)1.1设计目的 (3)1.2设计内容 (3)1.3设计原理 (3)13.1计算机计算原理 (3)13.2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计算机算法 (4)第二章计算机语言选择 (5)2.1采用的语言比较 (5)2.1.1方案一、采用C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 (5)2.1.2方案二、采用MATLAB作为计算机语言 (5)2.2、MATLAB/SIMULINK 的特点 (5)2.2.1 MATLAB 的特点 (5)2.2.2 SIMULINK 的特点 (6)第三章短路电流Simulink仿真及分析 (8)3.1课题选择 (8)3.2电路仿真图 (9)3.3 Simulink模块参数设置 (10)3.3.1三相电源参数设置 (10)3.3.2变压器参数设習 (10)3.3.3线路参数设置 (13)3.3.4电抗器参数设置 (13)3.4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3)3.4.1正帘仿真结果 (14)3.4.2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5)3.4.3发生两相短路接地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6)3.4.5发生两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7)3.4.6发生单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8)3.5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和GUI值比较 (19)3.5仿真结果的误差分析 (19)第四章短路电流理论值计算 (19)4.1无穷大电源系统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2有限容量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3三相短路的算例 (20)第五章GUI设计 (24)5.1 GUI界面制作 (24)5.1.1 GUI 简介 (24)5.1.2 GUI 的建立 (24)5.13关于本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的GUI界面设计 (25)5.2导纳矩阵求解 (26)5.2.1导纳矩阵的理论求解 (27)第六章心得体会 (29)附录1 (30)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人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运行、设计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新装宜的设计、参数的确定更是需要通过仿克來确认。
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

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不同发电方式的基本工作流程及能量转化过程。
3. 学生能了解新能源发电(如太阳能、风能等)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电厂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发电厂进行模拟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能源、环保等问题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观念。
2. 学生能关注发电厂领域的技术发展,培养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对应教材第一章。
2. 火力发电:详细讲解火力发电的基本工作流程、能量转化过程及环境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
3. 水力发电:介绍水力发电的原理、工程结构、发电效率及水库调度,对应教材第三章。
4. 核能发电:阐述核能发电的原理、核反应堆类型、核电站运行及安全防护措施,对应教材第四章。
5. 新能源发电:分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对应教材第五章。
6. 发电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参观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应教材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发电厂概述第二周:火力发电第三周:水力发电第四周:核能发电第五周:新能源发电第六周:发电厂实践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发电厂相关知识。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1 设计原始题目1.1 具体题目某400MW发电机组采用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
发电机额定功率400MW,额定电压25kV,cos=0.85ϕ,额定电流10200A。
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尺寸:导体外径为W 500Dφ=mm,导体厚度为W 12δ=mm,外壳外径为s 1000Dφ=mm,外壳内径为s 984dφ=mm,外壳厚度为s 8δ=mm,相间距离为a=1.4m。
封闭母线铝导体最热点温度为W 90t=°C,铝外壳最热点温度为s 70t=°C,周围环境温度为s 38t=°C。
当封闭母线额定电流取12500A,试计算该封闭母线的发热量和散热量,并做热平衡校验。
1.2 要完成的内容母线是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力线路,它连接着各种电机和电器以传输电流和功率,并通过配电装置分配电能。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母线大多采用硬铝或铝锰、铝镁合金做成。
无论正常情况下通过工作电流,或短路时通过短路电流,母线都要发热。
为使母线发热温度不超过最高允许温度,需要分析发热过程并进行计算。
2 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2.1 计算的意义导体的发热计算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即导体产生的热量与耗散的热量应相等来进行计算的。
导体的发热来自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热量的耗散有对流、辐射和导热三种形式。
封闭母线的发热由母线导体发热和外壳发热两部分组成。
散热是以辐射和对流形式将热量从母线导体传至外壳(介质),再从外壳(介质)传到周围空气中去。
针对本题的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首先要校验导体的热平衡,然后校验外壳的热平衡,最后校验封闭母线的总发热量和总散热量,根据其比值确定发热与散热是否符合要求。
对封闭母线热平衡进行校验可以用于设备的选型,防止设备烧坏,为系统设计,新建站设备选型,运行方式制定,继电保护整定等环节提供依据。
若封闭母线的热平衡不能满足要求,则对设备和电站都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对母线热平衡进行校验是十分重要的。
2.2 热平衡校验2.2.1 导体的发热、散热与热平衡(1)导体的发热 ①集肤效应系数[][]3.75w w w w wfw 10.0016(75)10.0016(75)10.03 1.0510K D θδθδ⎧⎧⎫⎫----⎪⎪=+⨯=⎨⎬⎨⎬⎪⎪⎭⎭⎩⎩②90℃时单位长度导体电阻620w w wfw w w[10.004(20)]2.15510(/m)π()R K D ρθδδ-+-==⨯Ω-③当通过电流w 12500A I =时,导体发热损耗量 22wR s s w s 336.719(W/m)Q I R I R ===式中 w R —母线导体的电阻; wf K —导体集肤效应系数; w θ—导体最高运行温度; w D —圆管导体外径; w δ—圆管导体壁厚; 20ρ—导体电阻系数。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1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定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各部分汽水流量及参数、发电量、供热量及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由此可衡量热力设备的完善性,热力系统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和全厂的经济性。
如根据最大负荷工况计算的结果,可作为发电厂设计时选择锅炉、热力辅助设备、各种汽水管道及附件的依据。
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设计题目:国产600MW 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设计计算。
计算任务:㈠ 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数据,在h - s 图上绘出蒸汽的汽态膨胀线 ㈡ 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0D ,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j D㈢ 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机组进汽量、机组热耗量、机组汽耗率、机组热耗率、 绝对电效率、全厂标准煤耗量、全厂标准煤耗率、全厂热耗率、全厂热效率)㈣ 按《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制图规定》绘制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3 已知数据:汽轮机型式及参数㈠ 原始资料整理: ㈡ 全厂物质平衡方程 ① 汽轮机总汽耗量 0D ② 锅炉蒸发量D 1= 全厂工质渗漏+厂用汽=65t/h (全厂工质损耗)0D =D b - D 1= D b -65③ 锅炉给水量D fw = D b +D 1b -D e = D b -45=0D +20④ 补充水量D ma =D l + D b =95t/h㈢ 计算回热系统各段抽汽量回热加热系统整体分析本机组回热加热系统由三个高压加热器、一个除氧器、四个低压加热器共八个加热器组成。
其中1段2段抽汽来自于高压缸,3段4段抽汽来自于低压缸,5—8段抽汽来自于低压缸,再热系统位于2段抽汽之后,疏水方式采用逐级自流,通过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可知三台高加疏水逐级自流至除氧器;四台低加疏水逐级自流至凝汽器。
凝汽器为双压式凝汽器,汽轮机排汽压力/。
与单压凝汽器相比,双压凝汽器由于按冷却水温度低、高分出了两个不同的汽室压力,因此它具有更低些的凝汽器平均压力,汽轮机的理想比焓降增大。
发电厂类课程设计

发电厂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发电厂的基本原理、类型、结构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对发电厂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各种发电厂的运行方式和优缺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发电厂的运行参数和效率;能够进行发电厂的模拟操作和故障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了解发电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发电厂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的基本原理、类型、结构和运行方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火力发电厂的燃烧原理、锅炉结构、汽轮机原理、发电机运行等;水力发电厂的水轮机原理、水库调度、水电站运行等;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原理、核电机组运行、核电站安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讲解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发电厂的实际运行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电厂的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发电厂原理与应用》等;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火力发电厂运行与管理》、《水力发电厂设计与运行》等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发电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发电厂的模拟设备和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评估方式将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_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资料《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目录第1章概述 5 1.1 设计的依据. 5 1.2 电力系统概述 5 1.3 110kV变电所各级电压负荷情况分析. 6 1.4 110kV变电所的自然条件 6 第2章电气主接线7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7 2.2 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式的选择7 2.3 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确定9 2.4 110kV变电所主接线图15 第3章所用电接线设计16 3.1 所用电设计的要求及原则.16 3.2 所用变的确定及所用变接线的选择16 第4章短路电流计算19 4.1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19 4.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步骤19 4.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0第5章电气设备选择 25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25 5.2 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选择25.5.3 110kV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的选型33参考文献41第1章概述1.1设计的依据1.1.1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下达的任务和原始数据设计。
1.1.2设计内容为了满足该县负荷发展及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优化该县的电网结构,拟在县城后山设计建设一座110/10的降压变电所,简称110kV变电所。
1.2电力系统概述1.2.1本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联系1、接线图#1 #2 #3 #4 #5 #6 10kV110kV变电所电力系统X x=0.0451,S j=100MVA110kV110kV变2、说明110kV变电所通过两回110kV线路接至该变电所,再与电力系统相连。
由于原始数据未提供电力系统X X、S j及110kV变电所接线路长度L。
这里将X X取为0.0451, S j取为100MVA;按供电半径不大于5kM要求,110kV线路长度定为4.8kM。
1.2.2 110kV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根据110kV变电所与系统联系的情况,该变电站属于终端变电所。
2、110kV变电所主要供电给本地区用户,用电负荷属于Ⅱ类负荷。
600MW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热力系统课程设计题目:600MW亚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计算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 2015年9月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与计算任务书 (1)2.计算方法和步骤 (1)3.原则性热力系统图的原始数据整理 (4)4.各抽汽量的计算 (5)5.计算D (7)6.数据整理 (8)7.正平衡计算汽轮机内效率 (9)8.热经济指标计算 (10)9.参考文献 (11)一.课程设计的目与计算任务书通过设计加深巩固热力发电厂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发电厂热力计算的一般步骤,掌握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质量平衡和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并考虑不同辅助成分引入回热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以期达到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发电厂的系统和设备的目的。
具体要求就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有关参数,求出给定的热力系统额定工况时各部分的汽水流量和各项热经济指标1)计算题目上汽600MW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最大连续工况计算2)计算任务(1)汽轮机组的绝对内效率,热耗率;(2)求出全厂热效率,发电标准煤耗率。
3)计算类型定功率计算4)简化条件(1)未考虑各加热器和抽汽管道的散热损失(2)热耗为阀门全开点轨迹上的值二.计算方法和步骤1)按基于热力学定律情况分,热力系统的方法为: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常规计算方法。
本文所用方法为:定功率法。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常规的计算方法。
以汽轮发电机的电功率Pe为定值,通过计算求得所需的蒸汽量,按定功率计算法,设计、运行部门用得较为普遍。
本文所用的是凝汽机组,采用的是定功率计算法。
2)计算步骤(1)整理原始资料。
a.将原始资料整理成计算所需的各处汽水焓值,如新汽抽汽、凝汽比焓、(h,∑hi ,hc),加热器出口水,疏水及凝汽器出口水比焓(hwj,hj,hwj和hc),1kg再热蒸汽的吸热量△qrh等。
b .对合理选择未给出的数据例如:当加热器效率ηh ,机械效率ηm,发电机效率ηg 未给出时,一般可以在以下数据范围内选择:ηh =0.98~0.99, ηm =0.99左右, ηg =0.98~0.99。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2×25MW+2×50MW 火电厂主接线设计本次设计是火电厂主接线设计。
该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 2 ×25MW+2 ×50MW =150 MW。
高压侧为 110Kv,四回出线与系统相连,发电机电压级有10 条电缆出线,其最大输送功率为 150MW,该电厂的厂用电率为 10%。
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然后对这两种方案发展可靠性、经济性和灵便性比拟后,保存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拟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根抵上,进展了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校验设计。
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根抵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
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稳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根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
一、原始资料:某新建地方热电厂,发机电组 2 × 25MW+2 × 50MW ,cosΘ = 0.8 ,U=6.3KV,发电机电压级有10 条电缆出线,其最大综合负荷30MW,最小负荷 20MW,厂用电率 10%,高压侧为 110KV,有 4 条回路与电力系统相连,中压侧 35KV,最大综合负荷 20MW,最小负荷 15MW。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
系统容量 2000MW,电抗值 0.8 〔归算到 100KVA〕。
二、设计容:a) 设计发电厂的主接线〔两份选一〕,选择主变的型号;b) 选择短路点计算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和不对称短路电流并汇总成表;c) 选择各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汇总成表;三、设计成果: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 1 号图纸一。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12-5班组号:第一组指导老师:***时间:2015.7摘要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
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
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
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m ax接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
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
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1设计任务书 (3)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2电气主接线 (5)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3短路计算 (10)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5结束语 (21)6参考文献 (22)1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任务书1.1设计的原始资料火力发电厂:装机5台,分别为供热式机组2*50MVA(UN=10.5kv),凝汽式机组2*15MVA,(UN =10.5kv),1*300MVA(UN=10.5kv),厂用电率6%,机组年利用小时m axT=6500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设计目的..................................................................................................................... 3 1.2 设计内容.................................................................................................................... 3 1.3 设计原理.................................................................................................................... 3 1.3.1 计算机计算原理............................................................................................. 3 1.3.2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计算机算法 ..................................................................... 4 第二章 计算机语言选择 ................................................................................................... 5
3.1 课题选择..................................................................................................................... 8 3.2 电路仿真图................................................................................................................ 9 3.3 Simulink 模块参数设置 ............................................................................................ 10 3.3.1 三相电源参数设置 ....................................................................................... 10 3.3.2 变压器参数设置........................................................................................... 10 3.3.3 线路参数设置............................................................................................... 13 3.3.4 电抗器参数设置........................................................................................... 13 3.4 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 13 3.4.1 正常仿真结果............................................................................................... 14 3.4.2 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 15 3.4.3 发生两相短路接地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 16 3.4.5 发生两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 17 3.4.6 发生单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 18 3.5 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和 GUI 值比较 .......................................................................... 19 3.5 仿真结果的误差分析 .............................................................................................. 19 第四章短路电流理论值计算 ................................................................................................. 19 4.1 无穷大电源系统供给的短路电流 .......................................................................... 20
1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4.2 有限容量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 20 4.3 三相短路的算例...................................................................................................... 20 第五章 GUI 设计.................................................................................................................. 24 5.1 GUI 界面制作............................................................................................................ 24 5.1.1 GUI 简介......................................................................................................... 24 5.1.2 GUI 的建立.................................................................................................... 24 5.1.3 关于本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的 GUI 界面设计 ................................................ 25 5.2 导纳矩阵求解.......................................................................................................... 26 5.2.1 导纳矩阵的理论求解 ................................................................................... 27 第六章心得体会..................................................................................................................... 29 附录 1...................................................................................................................................... 30
2.1 采用的语言比较........................................................................................................ 5 2.1.1 方案一、采用 C 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 .......................................................... 5 2.1.2 方案二、采用 MATLAB 作为计算机语言 ..................................................... 5 2.2、MATLAB/SIMULINK 的特点 ..................................................................................... 5 2.2.1 MATLAB 的特点 .............................................................................................. 5 2.2.2 SIMULINK 的特点............................................................................................. 6 第三章 短路电流 Simulink 仿真及分析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