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对数模型和半段数模型斜率系数的经济含义解释
计量经济学考试题
(3)对数—线性模型:
对数—线性模型又称增长模型,X变化一个单位,Y变化B2个百分点; (4分)
(4)线性—对数模型:
X变化一个百分点,Y变化0.01×B2个单位。 (4分)
2.(12分)答:(1)不是。因为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应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有关,而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3)
令:资本的产出弹性记为B。
H0:B=0.5,H1:B 0.5
查表得:
而5.2>1.96, (5分)
所以拒绝H0:B=0.5,接受H1:B 0.5。 (2分)
(4)由上表结果,可知F统计量的值为1628,相应的尾概率为0.0000<0.05,故模型是总体显著的。 (4分)
(5)根据模型结果可知:某国在1980—2001年间,资本的产出弹性约为0.76,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平均提高0.76个百分点。 (3分)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64,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劳动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平均提高0.64个百分点。 (3分)
4.答:(1)间接二乘法适用于恰好识别方程,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不仅适用于恰好识别方程,也适用于过度识别方程;(2)间接最小二乘法得到无偏估计,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得到有偏的一致估计;都是有限信息估计法。
5.答:对模型参数施加约束条件后,就限制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寻找到的参数估计值也是在此条件下使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它不可能比未施加约束条件时找到的参数估计值使得残差平方达到的最小值还要小。但当约束条件为真时,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就相同了。
2.答:显著性检验分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前者主要指标为可决系数以及修正可决系数,后者主要通过计算变量斜率系数的t统计量进行检验……
计量经济学题目及答案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正误,并说明理由)1、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相同的。
2、在模型中引入解释变量的多个滞后项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
3、D-W 检验中的D-W 值在0到4之间,数值越小说明模型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度越小,数值越大说明模型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度越大。
4、在计量经济模型中,随机扰动项与残差项无区别。
5、在经济计量分析中,模型参数一旦被估计出来,就可将估计模型直接运用于实际的计量经济分析.6、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因变量是自变量的线性函数。
7、多重共线性问题是随机扰动项违背古典假定引起的。
8、通过虚拟变量将属性因素引入计量经济模型,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与样本容量大小有关.9、双变量模型中,对样本回归函数整体的显著性检验与斜率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是一致的。
10、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个结构方程包含了所有的变量, 则这个方程不可识别。
11、在实际中,一元回归没什么用,因为因变量的行为不可能仅由一个解释变量来解释.12、多重共线性问题是随机扰动项违背古典假定引起的13、在异方差性的情况下,常用的OLS 法必定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误。
14、虚拟变量只能作为解释变量。
15、随机扰动项的方差与随机扰动项方差的无偏估计没有区别.16、经典线性回归模型(CLRM )中的干扰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OLS 估计量将有偏的。
17、虚拟变量的取值只能取0或1。
18、拟合优度检验和F 检验是没有区别的。
19、联立方程组模型不能直接用OLS 方法估计参数。
20、双变量模型中,对样本回归函数整体的显著性检验与斜率系数的显著性 检验是一致的;21、多重共线性问题是随机扰动项违背古典假定引起的。
22、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23.263489=F ,000000.0=值的p F ,则表明解释变量t X 2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23、结构型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只可以是前定变量.24、通过虚拟变量将属性因素引入计量经济模型,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与模型有无截距项无关。
计量经济学基础-非线性回归模型
第四节 非线形回归模型一、 可线性化模型在非线性回归模型中,有一些模型经过适当的变量变换或函数变换就可以转化成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将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转化成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称这类模型为可线性化模型。
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经常使用的可线性化模型有对数线性模型、半对数线性模型、倒数线性模型、多项式线性模型、成长曲线模型等。
1.倒数模型我们把形如:u xb b y ++=110;u x b b y ++=1110 (3.4.1) 的模型称为倒数(又称为双曲线函数)模型。
设:xx 1*=,y y 1*=,即进行变量的倒数变换,就可以将其转化成线性回归模型。
倒数变换模型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随着x 的无限扩大,y 将趋于极限值0b (或0/1b ),即有一个渐进下限或上限。
有些经济现象(如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商品的成长曲线、恩格尔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等)恰好有类似的变动规律,因此可以由倒数变换模型进行描述。
2.对数模型模型形式:u x b b y ++=ln ln 10 (3.4.2)(该模型是将ub e Ax y 1=两边取对数,做恒等变换的另一种形式,其中A b ln 0=)。
上式lny 对参数0b 和1b 是线性的,而且变量的对数形式也是线性的。
因此,我们将以上模型称为双对数(double-log)模型或称为对数一线性(log-liner)模型。
令:x x y y ln ,ln **==代入模型将其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 u x b b y ++=*10* (3.4.3)变换后的模型不仅参数是线性的,而且通过变换后的变量间也是线性的。
模型特点:斜率1b 度量了y 关于x 的弹性:xdx y dy x d y d b //)(ln )(ln 1== (3.4.4) 它表示x 变动1%,y 变动了多少,即变动了1b %。
模型适用对象:对观测值取对数,将取对数后的观测值(lnx ,lny )描成散点图,如果近似为一条直线,则适合于对数线性模型来描述x 与y 的变量关系。
半对数模型参数β1解释
在半对数模型ln Y = β0 + β1X + ε中,参数β1 的含义是:
β1:解释变量X 的系数,表示当解释变量X 发生一个单位变动时,被解释变量Y 的相对变化率。
具体来说,当X 增加 1 个单位时,Y 的变化量为β1 个单位。
如果β1 为正数,表示X 和Y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β1 为负数,表示X 和Y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在半对数模型ln Y = β0 + β1X + ε中,β1 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衡量了解释变量X 对被解释变量Y 的影响程度。
β0 是截距项,表示当X 为0 时,Y 的取值。
β0 的值通常表示为自然对数的底数e 的幂。
ε是误差项,表示模型未能解释的随机误差。
在半对数模型中,β1 是斜率,表示X 对Y 的影响程度。
β1 的绝对值越大,表示X 对Y 的影响越强。
β1 的符号表示X 和Y 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如果β1 大于0,表示X 和Y 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X 增加,Y 也会增加。
如果β1 小于0,表示X 和Y 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X 增加,Y 会减少。
在实际应用中,半对数模型常常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弹性关系,例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
半对数回归模型回归系数含义
半对数回归模型回归系数含义半对数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预测和回归分析工具,它可以用来解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半对数回归模型可以描述一种非线性关系,其中一个变量以对数的形式出现,而另一个变量以线性形式出现。
在半对数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含义非常重要。
回归系数代表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具体而言,半对数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可以被解释为对数对数变量的变化对于因变量的影响。
更具体来说,假设我们有一个半对数回归模型,其中自变量是 $x$,因变量是 $y$,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ln(y) = \beta_0 + \beta_1 x + \epsilon$$其中 $\beta_0$ 是截距,表示当 $x$ 等于零时,$y$ 的对数期望值,$\beta_1$ 是回归系数,表示 $x$ 的单位变化对 $y$ 对数期望值的影响,$\epsilon$ 是误差项。
这里我们假设 $\epsilon$ 是零均值、常方差和独立的误差项。
回归系数 $\beta_1$ 的具体含义可以通过对数差分得到。
当 $x$ 的值从 $x_1$ 变化到 $x_2$ 时,对应的 $y$ 的对数期望值从$\ln(y_1)$ 变化到 $\ln(y_2)$,两者的差可以表示为:$$\ln(y_2) - \ln(y_1) = \beta_1 (x_2 - x_1)$$如果将上式两边取指数,就可以得到:$$\frac{y_2}{y_1} = e^{\beta_1 (x_2 - x_1)}$$这里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我们可以将上式进一步简化为:$$\frac{\Delta y}{y} = e^{\beta_1 \Delta x} - 1$$其中 $\Delta y$ 和 $\Delta x$ 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变化量。
上式说明了当 $x$ 增加 $\Delta x$ 个单位时,$y$ 的对数期望值将增加$\beta_1$ 倍。
这种影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的结果。
双对数模型和半对数模型的斜率系数的经济含义的解释
关于双对数模型和半对数模型的斜率系数的经济含义的解释
1.双对数模型
则2β=e X
dX
Y dY dX dY Y X X dX dY Y X dX dY dY Y d dX X d dX Y d X d Y d ======*1*11*)(ln )(ln )(ln )(ln )(ln 可以发现这个就是Y 对X 的弹性,请参考微观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公式e d =P
dP
Q dQ。
2.半对数
dX Y dY dX dY Y dX dY dY Y d dX Y d )(
*1*)(ln )(ln 2====α 这个表示X 的单位绝对变化量导致Y 的相对变化量(变化率)。
)(11*)(ln 1*)(ln *)(ln 2X
dX dY X dX dY dX X d dX dY X d dX dX dY X d dY =====β 这个就是X 的单位相对变化量导致Y 的绝对量的变化量。
注:在微积分中符号d 表示无穷小变化,除以原来的绝对量就是相对变化量或者说是变化率。
而∆还是不够准确,它是具体的数值,所以就会说近似了。
要学会用微积分的观点看就简单了,而且我们开始求导数是可以把左边的被解释变量本身或者自然对数作为纵轴,把右边的解释变量的本身或者自然对数作为横轴,那么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的斜率了。
u
X Y ++=ln ln ln 21ββu X Y ++=21ln ααu
X Y ++=ln 21ββ。
计量经济知识学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普通最小二乘法:为使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在总体上最为接近使Q= 最小,从而求出参数估计量的方法,即之。
2、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定义:TSS度量Y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总平方和。
TSS除以自由度n-1=因变量的方差,度量因变量自身的变化;RSS度量因变量Y的拟合值自身的差异程度,称为回归平方和,RSS除以自由度(自变量个数-1)=回归方差,度量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ESS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称为残差平方和。
RSS除以自由度(n-自变量个数-1)=残差(误差)方差,度量由非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变化部分。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以数学和统计学为方法,以电脑技术为工具,从事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的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经济计量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
而且必须指出,这些经济计量模型是具有随机性特征的。
4、最小样本容量:即从最小二乘原理和最大似然原理出发,欲得到参数估计量,不管其质量如何,所要求的样本容量的下限;即样本容量必须不少于模型中解释变量的数目(包扩常数项),即之。
5、序列相关性:模型的随机误差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的情况。
6、多重共线性: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多重共线性。
7、工具变量法: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
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工具变量法。
8、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9、截面数据: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
10、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11、异方差: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若干基本假设,其中包括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如果对于不同样本点,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12、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模型以外决定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影响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的元素。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1、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为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5、(填空)样本观测值与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残差项_______,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_______随机误差项____。
3、1620(填空)(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0___, T趋于____无穷___。
(2)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OLS估计值的____方差标准差_________将越大。
(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值是______非有效____,它们的方差是______增大_______。
(4)(5)一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_______相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差分析__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回归分析。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是指在总体参数的各种线性无偏估计中,最小二乘估计具有_______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估计量____________的特性。
b)检验样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简单系所分析__________和逐步分析检验法。
处理。
c)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_______序列相关性___________、多重共线性检验、__________异方差性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计量经济学期中答案
厦门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试卷经济学院双学位12年理科2班——期中主考教师:李静试卷类型:(A卷/B卷)一、判断证物,并解释之。
(20分,每小题4分)1、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因,被解释变量是果。
错误。
通常情况下,因果关系由经济理论决定,不是由回归模型决定的。
2、随机误差项与残差项是一回事儿。
错误。
残差项是随机误差项的一个近视(估计值)。
3、当随机误差项服从正在分布时,OLS估计量才服从正态分布。
正确。
OLS估计量是随机误差项的线性函数。
4、P值和显著性水平a是一回事儿。
错误。
P值是当零假设为真时,检验统计量大于或等于实际观测值的概率,其为某统计量精确的显著水平,可能与任意选择的显著性水平a不同。
5、当可以拒绝零假设,估计的回归系数是统计显著的,意思是说它显著不为1.错误。
其零假设是显著不为零,所以拒绝零假设指回归系数是统计显著的。
二、补充空白部分。
(20分,每空2分)1、双变量回归的总体回归函数为,样本回归函数为。
2、BLUE估计量指的是估计量具有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3、是随机误差项的方差的估计量,在OLS双变量回归估计中,其计算公式为。
4、在双对数模型中,斜率度量了弹性,在的回归模型中,斜率度量了增长率,在线性——对数模型中,斜率度量了解释变量每百分比变动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绝对量的变化量。
5、Y对X的弹性定义为E=,Y对X的斜率定义为SLOPE=,弹性与斜率的关系是三、双变量回归模型分析。
根据美国1970——1983年共14年的数据,得到如下回归结果:se = 260.2128 ()t = () 2.179t分布表Pr df 0.050.10.0250.0511 1.796 2.20112 1.782 2.17913 1.771 2.16014 1.761 2.14515 1.753 2.13116 1.746 2.120注意:自由度=11时,,1、填充刮号内缺省的数值2、请写出上一题计算所依据的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解释经济含义。
计量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将因变量与一组解释变量和未观测到的扰动联系起来的方程,方程中未知的总体参数决定了各解释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下的效应。
与经济分析不同,在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之前,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函数形式。
经验分析(Empirical Analysis):在规范的计量分析中,用数据检验理论、估计关系式或评价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确定遗漏变量、测量误差、联立性或其他某种模型误设所导致的可能偏误的过程线性概率模型(LPM)(Linear Probability Model, LPM):响应概率对参数为线性的二值响应模型。
没有一个模型可以通过对参数施加限制条件而被表示成另一个模型的特例的两个(或更多)模型。
有限分布滞后(FDL)模型(Finite Distributed Lag (FDL) Model):允许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有滞后效应的动态模型。
布罗施-戈弗雷检验(Breusch-Godfrey Test):渐近正确的AR(p)序列相关检验,以AR(1)最为流行;该检验考虑到滞后因变量和其他不是严格外生的回归元。
布罗施-帕甘检验(Breusch-Pagan Test)/(BP Test):将OLS 残差的平方对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做回归的异方差性检验。
若一个模型正确,则另一个非嵌套模型得到的拟合值在该模型是不显著的。
因此,这是相对于非嵌套对立假设而对一个模型的检验。
在模型中包含对立模型的拟合值,并使用对拟合值的t 检验来实现。
回归误差设定检验(RESET)(Regression Specification Error Test, RESET):在多元回归模型中,检验函数形式的一般性方法。
它是对原OLS 估计拟合值的平方、三次方以及可能更高次幂的联合显著性的F 检验。
怀特检验(White Test):异方差的一种检验方法,涉及到做OLS 残差的平方对OLS 拟合值和拟合值的平方的回归。
这种检验方法的最一般的形式是,将OLS 残差的平方对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的平方和解释变量之间所有非多余的交互项进行回归。
双重差分模型公式每个系数的含义
双重差分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因变量受独立变量影响的情况。
在双重差分模型中,每个系数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解释,下面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双重差分模型的公式及每个系数的含义进行全面评估。
让我们回顾一下双重差分模型的基本公式:Y_it = α + βTreat_i + γPost_t + δ(Treat_i * Post_t) + ε_it在这个公式中,Y_it代表因变量的取值,α代表模型的截距,β代表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γ代表处理发生后对因变量的整体影响,δ则表示了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ε_it是误差项。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解释每个系数的含义和解释:1. α(截距项):截距项表示了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都没有接受处理的情况下,因变量的取值。
它反映了处理发生前的基准水平,或者说是时间t=0时的因变量水平。
2. β(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β代表了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整体影响。
如果β为正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果β为负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3. γ(处理发生后对因变量的整体影响):γ代表了处理发生后对因变量整体水平的影响。
如果γ为正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发生后整体因变量水平显著上升;如果γ为负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发生后整体因变量水平显著下降。
4. δ(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δ表示了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如果δ为正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影响随时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趋势;如果δ为负且显著,那么就表示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影响随时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趋势。
通过以上解释,我个人对双重差分模型中每个系数的含义和解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系数的估计值和显著性水平,来判断处理组对于对照组的影响大小、处理发生后的整体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等情况,进而作出相应的决策和分析。
两水平模型结果解释
两水平模型结果解释1. 引言在统计学中,两水平模型(Two-level Model)是一种用于分析多层次数据的统计模型。
多层次数据是指被嵌套在其他数据层次中的数据,例如学生嵌套在班级中,班级嵌套在学校中等。
两水平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对每个层次的影响进行建模和解释。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详细解释两水平模型的结果及其解释。
2. 案例描述假设我们研究了某个地区的学生数学成绩,并收集了以下数据: - 学生级别:每个学生有一个唯一的学生ID。
- 班级级别:每个班级有一个唯一的班级ID。
-学校级别:每所学校有一个唯一的学校ID。
我们感兴趣的是探索不同层次之间的影响,例如班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学校对班级平均成绩的影响等。
3. 模型设定为了分析这些数据,我们使用了两水平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如下:第一层级(学生级别):Y ij=β0j+β1j X ij+e ij其中,Y ij表示第j个班级中第i个学生的数学成绩,β0j是第j个班级的截距,β1j是第j个班级的斜率,X ij是第j个班级中第i个学生的解释变量(例如学生的背景信息),e ij是误差项。
第二层级(班级级别):β0j=γ00+u0jβ1j=γ10+u1j其中,γ00表示所有班级共享的截距,γ10表示所有班级共享的斜率,u0j和u1j分别表示第j个班级特定的随机效应。
4. 模型结果解释通过拟合上述模型并进行统计推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模型结果: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固定效应描述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平均差异。
在本案例中,固定效应包括所有班级共享的截距γ00和斜率γ10。
•γ00:表示所有班级的平均数学成绩。
该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告诉我们是否存在班级之间的平均差异。
如果γ00显著不为零,则说明不同班级之间的平均数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γ10:表示所有班级数学成绩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该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告诉我们解释变量对数学成绩的整体影响是否显著。
对数模型中参数的含义
对数模型中参数的含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聊聊对数模型中参数的含义。
这可不是个严肃的话题,大家别担心,咱们轻松点儿。
对数模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像是在玩拼图,找出那几块能拼在一起的。
咱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是非线性的,像是跟你闹脾气的小孩,真是捉摸不透。
而对数模型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看似复杂的门。
你瞧,参数就像是这把钥匙上的那些小齿,缺一不可。
谈到参数,首先得说的是它们的含义。
每一个参数就像一个小角色,有自己的职责。
比如,咱们的自变量,通常代表着你想要研究的东西。
这些东西可以是销售额、人口、或者别的什么。
有趣的是,参数并不是孤军奋战,它们总是一起配合着,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
就好比一支乐队,吉他手、鼓手和歌手各司其职,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
你瞧,参数之间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的互动,彼此影响,谁也离不开谁。
再来说说对数的部分,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它就是个数学的好帮手。
对数模型的魅力在于,它能把数据的增长变得更直观,像是把一座高山变成了小丘。
你要知道,很多时候,数据的变化就像是过山车,忽上忽下,让人心惊肉跳。
这时候,对数就能把这些变化平滑化,变得易于理解。
就像是用水泥把石子铺成一条平坦的路,走起来舒服多了。
然后,我们得聊聊这些参数怎么影响结果。
每个参数的改变都像是在水面上扔下石头,激起涟漪,慢慢扩散开来。
比如,假设我们有个参数是价格,当你调高价格时,可能销量就会下降,像是给你最爱的零食涨价一样,心里那个不痛快。
相反,降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大家都爱便宜货。
这就是参数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是爱情的游戏,谁都不想当那个被甩的那个人。
咱们也不能忽略对数模型的限制。
它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就像是过于自信的朋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比如,如果你的数据本身就不适合用对数模型来分析,那可真是白忙活了。
这就像是把不合适的鞋子强行穿上,最后只会让你脚疼。
要是数据噪声太大,模型也会失去它的威力,仿佛把一颗宝石埋在沙堆里,谁也看不见。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全)
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许多不同的观察对象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取值的统计数据集合,可理解为对一个随机变量重复抽样获得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指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相结合的数据。
总体回归函数:指在给定Xi下Y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i所形成的函数关系(或者说总体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指从总体中抽出的关于Y,X的若干组值形成的样本所建立的回归函数。
随机的总体回归函数:含有随机干扰项的总体回归函数(是相对于条件期望形式而言的)。
线性回归模型:既指对变量是线性的,也指对参数β为线性的,即解释变量与参数β只以他们的1次方出现。
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指根据使估计的剩余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最大似然法:又称最大或然法,指用生产该样本概率最大的原则去确定样本回归函数的方法。
总离差平方和:用TSS表示,用以度量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动。
回归平方和:用ESS表示:度量由解释变量变化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化部分。
残差平方和:用RSS表示:度量实际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是由除解释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被解释变量变化的部分。
协方差:用Cov(X,Y)表示,度量X,Y两个变量关联程度的统计量。
R表示,该值越接近1,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用2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越好。
对数模型的解释
对数模型的解释
对数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连续变量的数学模型,通常用于经济学、社会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对数模型中的变量通常是实数,但是我们可以使用虚数来表示它
们的对数。
虚数是一个复数,它可以表示两个实数的和。
例如,对于价格变量 x,我们可以使用对数模型表示为:
log(x) = k1 + k2*log(c)
其中 log 表示对数,x 表示价格,c 表示常数(也称为调整价格),k1 和 k2 分别表示价格对数的导数。
对数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描述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当变量
之间有函数关系时。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描述股票价格和销售额之间
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对数模型来描述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
对数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股票价格和销售额之间存在一种线
性关系,即股票价格 = 的销售额 * 调整价格。
对数模型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经济学、社会科学
和物理学等。
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帮助我们进行数
据分析和预测。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第1-3章)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第一章1.1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 答:(1)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2)随机关系、因果关系。
1.2 试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关系。
答:(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经济学为计量经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可以实证和发展经济理论。
(2)统计数据是建立和评价计量经济模型的事实依据,计量经济研究是对统计数据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
1.3 试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
1.4 试解释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5 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
1.6 计量经济模型主要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
1.7 下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合理,为什么?(1)ε++=∑=31i iiGDP b a GDPε++=3bGDP a GDP其中,GDP i (i =1,2,3)是第i 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第1个方程是一个统计定义方程,不是随机方程;第2个方程是一个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为不能用分量来解释总量的变化。
(2)ε++=21bS a S其中,S 1、S 2分别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
答:是一个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3)ε+++=t t t L b I b a Y 21其中,Y 、I 、L 分别是建筑业产值、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职工人数。
答:解释变量I 不合理,根据生产函数要求,资本变量应该是总资本,而固定资产投资只能反映当年的新增资本。
(4)ε++=t t bP a Y其中,Y 、P 分别是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和耐用消费品物价指数。
答:模型设定中缺失了对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有重要影响的其他解释变量。
按照所设定的模型,实际上假定这些其他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常量,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主要取决于耐用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所以,模型的经济意义不合理,估计参数时可能会夸大价格因素的影响。
对数对数模型系数的意义
对数对数模型系数的意义
对数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它通过将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取对数来消除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对数模型中,系数通常被称为“对数系数”,它们表示了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预期会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例如,如果对数模型中的自变量是收入,因变量是消费支出,那么对数系数就表示了收入每增加1%时,消费支出预期会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这个系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对数模型中的系数是基于对数线性关系的假设得出的,这意味着它们只能用于描述对数形式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实际数据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那么对数模型可能无法准确地拟合数据。
对数模型中的系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和方向,但需要谨慎使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双对数模型和半对数模型的斜率系数的经济含义的解释
1.双对数模型
则2β=e X
dX
Y dY dX dY Y X X dX dY Y X dX dY dY
Y d dX X d dX Y d X d Y d ======*1*11*)(ln )(ln )(ln )(ln )(ln 可以发现这个就是Y 对X 的弹性,请参考微观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公式e d =P
dP
Q dQ。
2.半对数
dX Y dY dX dY Y dX dY dY Y d dX Y d )(
*1*)(ln )(ln 2====α 这个表示X 的单位绝对变化量导致Y 的相对变化量(变化率)。
)(11*)(ln 1*)(ln *)(ln 2X
dX dY X dX dY dX X d dX dY X d dX dX dY X d dY =====β 这个就是X 的单位相对变化量导致Y 的绝对量的变化量。
注:在微积分中符号d 表示无穷小变化,除以原来的绝对量就是相对变化量或者说是变化率。
而∆还是不够准确,它是具体的数值,所以就会说近似了。
要学会用微积分的观点看就简单了,而且我们开始求导数是可以把左边的被解释变量本身或者自然对数作为纵轴,把右边的解释变量的本身或者自然对数作为横轴,那么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的斜率了。
u
X Y ++=ln ln ln 21ββu X Y ++=21ln ααu
X Y ++=ln 21β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