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布置展开全文一、坝址、坝型选择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重要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不同的坝轴线可以选择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如:河谷狭窄,地质条件良好,适宜修建拱坝;河谷宽阔,地质条件较好,可以选用重力坝或支墩坝;河谷宽阔,河床覆盖层深厚或地质条件较差且土石料储量丰富,适于修建土石坝。

对同一条坝轴线,还可以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可供选择。

通常是选择不同的坝址和相应的坝轴线,作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出坝轴线位置及相应的合理坝型和枢纽布置。

(一)地质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坝址地质条件是水利水电枢纽设计的重要条件,对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坝址地质总会存在一些缺陷的,需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

坚实的岩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抵抗冲刷防止渗透能力,对坝型选择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砾石地基经过充分压实,对土坝、堆石坝和低混凝土坝还是适合的,但要特别注意地基的渗流控制问题;粉砂、细砂地基如设计适当也可以修建低混凝土坝和土坝,其主要问题是防止沉陷及渗流问题;黏土地基适于建土坝,不宜建混凝土坝及堆石坝。

(二)地形条件对枢纽布置的影响坝址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坝址。

一般来说,坝址宜选在河谷狭窄地段,坝轴线较短,可以减少坝体工程量。

但对一个具体枢纽来说,还要考虑坝址是否便于泄洪、发电、通航等建筑物的布置以及是否便于施工导流,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分析,选择有利的坝址。

对于多泥沙的河道,要考虑坝址位置是否对取水防沙有利;对于通航要求的枢纽,还要注意布置通航建筑物对河道水流形态的要求,坝址位置要便于上下游引航道与通航过坝建筑物的衔接;对于引水灌溉枢纽、坝址位置要尽量接近用水区,缩短引水渠长度,节省引水工程量。

(三)施工条件要便于施工导流,坝址附近特别是其下游应有较开阔的地形,以便布置施工场地;距离交通干线较近,便于施工运输;可与永久电网连接,解决施工用电问题。

土石坝枢纽设计说明书

土石坝枢纽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水库控制面积4990平方千米,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面积50万亩,远期可发展到104万亩。

灌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35m3/s的总干渠和四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首及下游24公里处修建枢纽电站和渠道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0千瓦,年发电量1.129亿度,以解决高灌及工业用电。

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设计,千年校核。

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

第二章:设计的基本资料及水库工程特性第一节设计的基本资料一、水文气象流域年平均降雨量686.1mm,70%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气温8-9℃,多年最高日气温29.1℃(6月)。

多年平均气温-14.3℃(一月),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50年一遇风速16.2m/s。

设计水位及校核水位时最大吹程分别为3.1k m和3.5km。

沙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00m3/s(1954年),最大洪峰流量为184m3/s(1965年),相差12倍,流域洪水峰高、历时短,陡涨陡落。

一次洪水持续时间一般3-5天。

水量的年份配,汛期七~十月约占全年水量的62%,水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来水量1968亿立米,最小来水量 3.34亿立米,相差 5.9倍。

从历年水量过程线看七年一周期。

其中连续枯水段为四年。

汛期七~十月的来沙量约占全年输沙量的94%,其中七、八两月约占83%,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输沙量1240万吨,最小输沙量173万吨,相差7倍。

水文分析成果表二、工程地质1、地形:见1:4000坝址地形图。

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库区两岸分水岭高程均在550米以上,基岩出露高程大部分在490米左右,新鲜基岩透水性不大。

库区两岸高阶地土层可能发生塌岸,但不会涉及大坝安全。

坝址区河流呈一弯度很大的“S”形,坝段位于“S”形的中、上段。

坝段左岸为侵蚀岸;右岸为侵蚀堆积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右岸形成单薄分水岭。

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车家坝河水利枢纽(碾压重力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 06级3班学生谢龙指导教师张建梅重庆交通大学2010 年前言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其他教学环节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是前面各教学环节继续、深入和发展。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自然条件、工程特点、枢纽布置和综合利用等因素,选则合理的坝体枢纽布置(坝体枢纽布置布置应包括溢流坝段、厂房段、非溢流坝段、消能防冲设施及地基处理),并根据布置、水力设计、地基及运用条件,结合防渗排水、止水及锚固工程措施,进行坝体整体结构设计。

并保证工程安全,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型式及尺寸。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相对于其他的重力坝型工艺程序简单、胶凝材料用量少、水泥用量少、可降低造价,有很大的优越性,发展前景良好。

车家坝河水利枢纽位于梅溪河上游一小支流上段。

它北、西面的“望乡台”山脉及南面的“无徒山”山脉是梅溪河水系与汤溪河水系的分水岭。

梅溪河发源于巫溪\云阳两县,于奉节县城关注入长江,全长98公里,流域面积为1972平方公里,流域似桑叶状,河系呈树枝状,流向大致由西北向东南。

该电站工程开发任务为发电,并兼有防洪、灌溉、供水等。

本电站采用混合式开发方式,水库正常蓄水位890.00m,设计引用流量35m3/s。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1]和《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T5180—2003)[2]规范,属小(1)型水电站,Ⅳ等工程,主要建筑物:重力坝、电站主副厂房、等为2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

下游河道左岸防洪堤为4级建筑物。

由于毕业设计的课时要求,毕业设计中对水文分析和水能规划方面的内容已由基本资料和建筑物特性指标给出。

通过对工程规划的概况、意图,规划特点和主要数据,以及设计任务和要求熟悉并分析枢纽地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建筑材料等一般情况的了解,再加上对于基本资料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主要工程的要点,自然条件特征,联系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关系与影响,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斧子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

斧子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及枢纽总体布置
( 广西水利 电力勘测设计研究 院 , 广西 南宁 5 3 0 0 2 3 )
【 摘 要】 分析 了斧子 口水利 枢纽坝址 的工 程地质条件 , 论述 了坝型选择及枢纽 总体布置情况 , 在设计 过程 中 , 考虑 桂 林市作 为著名旅游城市 的特点 , 在坝型选 择及枢纽布置 时进行 了充分 的方案 比选 , 使坝 型选择及枢纽 布置方案 更具合理性 , 同时在设计 中也充分考虑 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 响, 力求做到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
1 工 程 概 况
斧 子 口水 利 枢 纽 是 桂 林 市 防 洪 及 漓 江 补 l , 水深 1 . 0 ~ 4 . 0 I T I , 河 流坡 降 3 % 0 ,
无 深 潭及 跌 水 ; 两 岸无 阶地 , 地 形基 本 对称 , 山体 雄 厚, 地形 陡峻 , 植 被 茂盛 , 自然 坡度 3 2 。 一5 0 o 。
2 1 m / s , 重现期为 5 0 年的年最大风速为 3 5 . 9 m / s , 风 区长 度 为 1 5 0 0 I n 。
2 . 2 地质 条件 坝 址 区地 貌 形 态 以侵 蚀 、 剥蚀地貌为 主 , 属 低 山区, 河 流 自北西 流 向南 东 , 河谷 为 宽底 “ V” 型斜 向
大, 延伸长度一般大于 1 0 I T I , 节理面多弯曲( 起伏 ) 粗糙 , 部分平 直 、 光 滑 。坝 区 出露 地 层 为 泥 盆 系下 统第一层 ( D1 1 ) 及第 二层 ( D1 2 ) 细砂岩 、 泥 质 粉 砂 岩、 粉砂 岩及 砾岩 等 。
工 程 区 的地震 动 峰值 加 速 度 为 0 . 0 5 g , 相应 地
广西水利水电 G U A NG XI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H Y D R O P O W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4 ( 5 )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XXX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专业水工层次专升本姓名学号前言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

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

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

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

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

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8.9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 (2)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2)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2附录一 (3)附录二水市库规划及建筑特性指标 (12)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比较.............................................14第一节、坝轴线选择 (14)第二节、坝型选择 (17)第三节、枢纽布置方案 (20)第三章坝工设计 (26)第一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6)第二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8)第三节、溢流坝剖面拟定 (33)第四节、挡水坝稳定计算 (43)第四章细部构造设计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第二节、分缝止水 (56)第三节、混凝土标号分区 (58)第四节、排水 (60)第五节、廊道系统 (61)第五章地基处理 (63)第一节、清基开挖 (63)第二节、防渗措施 (64)第三节、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66)第四节、软弱夹层处理 (67)第二部分计算书表 1 设计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69)表2 荷载计算表(设计水位情况) (70)表3校核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71)表4 荷载计算表(校核洪水位情况) (72)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和承德市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迁西县洒河桥上游十公里扬查子村的栾河干流上。

第一章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

第一章   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

第二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坝型的选择与枢纽布置密切相关。

针对同一坝址可能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

必须根据枢纽综合利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利,等条件,拟定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然后才能选择出最好的坝型和相应的枢纽布置合理位置。

2.1 坝型选择2.1.1 坝型的选择坝型选择是大坝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枢纽的工期、投资和工程量。

地形、地质、气候、坝高、筑坝材料、施工以及运行条件等都是影响坝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利枢纽中的拦河坝的型式主要有:重力坝、支墩坝、拱坝、土石坝及新型坝型如碾压混凝土坝等。

根据本地形、地质条件和材料储备情况对以上坝型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坝型。

(1)重力坝重力坝的特点:对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能较好;坝体结构比较简单;坝体抗冲刷能力很强;材料用量多,坝内压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坝体与地基的接触面大,所以受到扬压力也大,对稳定不利;坝体体积大,浇筑混凝土方量较多,混凝土水化热高,散热条件差等特点。

较高的混凝土重力坝要求建在岩性地基上,本工程地基承载能力较低,地质条件差、已知弱风化岩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必然要求增加断面面积以求稳定,导致了工程量的增加;其次,用来拌和混凝土的砂砾石料只从距离坝址10~15km的料场运输,导致运输费用大大增加,工程造价,不经济也不合理,因此不宜选用建造重力坝。

(2)支墩坝支墩坝是由支墩和所支承的上游挡水盖板所组成。

支墩坝结构较复杂,本身应力较高,对地基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连拱坝不能适应不均匀的地基变形,对地基要求更为严格,支墩坝的侧向稳定性差,如受到垂直于河流方向的地震,其抗侧向倾覆能力较差。

而本工程地基强度低,且不完整,易产生不均匀沉陷,且坝区有7级地震。

所以本工程不选用支墩坝的型式。

(3)拱坝拱坝结构特点:拱坝是三面固结于基岩上的空间壳结构,拱向上游凸出,且不设永久性分缝,是高次超静定结构。

水利枢纽布置02

水利枢纽布置02
水工建筑物
水工建筑物
水利枢纽
Hydro-junction
主要内容
1 水利枢纽建设阶段及设计内容 2 蓄水枢纽 3 引水枢纽
水利枢纽
2013
南京
2 蓄水枢纽
水利枢纽
蓄水枢纽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 置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共同受所在河流(区域) 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 2.1 坝址与坝型选择
2013
南京
2 蓄水枢纽
➢ 2.1 坝址与坝型选择
水利枢纽
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通过 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合理的坝轴线,确定坝型及 其它建筑物的型式和主要尺寸,进行枢纽布置。
在施工详图阶段,随着地质资料和试验资料的 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对已确定的坝轴线、坝型和枢 纽布置做最后的修改和定案。
2013
南京
2 蓄水枢纽
水利枢纽
➢ 2.1 坝址与坝型选择
在优选坝址、坝型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地质条件(续)
拱坝对两岸坝基地质条件要求较高,重力坝或 支墩坝次之,土石坝要求最低;高坝要求较严格, 低坝要求较低。坝址选择还必须对区域地质稳定性 及库区的渗漏、库岸塌滑、岸坡及山体稳定等地质 条件做出评价。
2013
南京
2 蓄水枢纽
水利枢纽
➢ 2.2 枢纽布置
拦河筑坝以形成水库是蓄水枢纽的主要特征。其 枢纽组成除拦河坝和泄水建筑物外,还包括输水建筑 物、水电站建筑物和过坝建筑物等。枢纽布置主要是 研究和确定枢纽中各水工建筑物的相互位置。枢纽布 置的一般原则如下:
✓(1) 运用方面:枢纽布置应满足各建筑物在布置上的 要求,并应避免运行时相互干扰,确保各建筑物在任 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山口水电站坝型和枢纽布置主要设计特点综述

山口水电站坝型和枢纽布置主要设计特点综述
Au .,01 g 2 2
了 当地 材料坝 的材料 优势 采用黏 土心墙 , 而降低 了工 从 程投资。经 比选 , 混合 坝方 案投 资 比碾 压混 凝土 方案 低
275 7 万元 、 比黏土 心墙 坝方 案低75 3 8 万元 。因 此 , 用 采 混合坝型 。 大坝最终方案 为 : 主河床 和左 岸 阶地 采用碾 压 混凝

7 — 7
第l 8卷第 8期 21 0 2年 8月
水 利 科 技 与 经 济
W a e n e v n y S i n e a c n l g d Ec n my trCo s r a c ce c nd Te h oo y a o o n
Vo.1 No 8 1 8 .
山 口 水 电 站 坝 型 和 枢 纽 布 置
主 要 设 计 特 点 综 述
潘旭 东, 高红 涛
( 新疆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 院, 乌鲁木 齐 8 00 ) 3 0 0
[ 要] 介 绍 了山 口水 电站 大 坝、 泄水 建 筑 物 和 电站 厂 尾 水 渠延 长的 主要 设 计 特 点 , 摘 引 可供
土重力坝 , 坝顶 高程9 6m, 1 防浪墙顶高程97 2m, 1. 最大坝 高5 坝顶宽度为8m, 1m, 坝体上游 面8 00m高程 至坝顶 8. 97 2m 1. 高程 为垂 直面 ,8 . 高 程至 坝基 为10 2 80 0m :. 的斜
坡面, 下游坝坡10 7 。 : .5 右岸 阶地采用黏土心墙坝 , 坝顶 高 程 为96 0m, 顶 宽度 为1 最 大 坝高3 .6m, 长 1. 坝 0m, 82 坝 4 7 1m, 6 . 坝顶上游侧设 L形 C 5钢筋混 凝土 防浪墙。防 2 浪墙 顶高程9 72m, 1. 上游 坝坡 125 下游 坝坡 12 下 游 :. ; :, 坝坡 86高程设4m宽 的马道 , 9 上游设0 2 .5m厚的混凝 土 护坡 , 下游坝坡设O 3m 的干砌石护坡 。 . 厚

水利枢纽布置

水利枢纽布置

水利枢纽布置第一节水利枢纽布置一、水利枢纽设计的任务一般水利枢纽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一)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选择合理的坝址、坝轴线和坝型2、通过方案比较选出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3、确定工程和建筑物的等级标准、主要建筑物的型式、主要尺寸和布置4、选择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选择电站装机容量、电气主接线方式及主要机电设备5、提出水库移民安置规划6、选择施工导流方案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7、提出工程总概算,阐明工程效益。

(二)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2、进一步研究地基处理方案3、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等二、坝址和坝型选择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坝址、坝型选择的重要条件。

2、地形条件:不同的坝型对地形的要求不一样。

3、建筑材料:坝址附近应有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

4、施工条件:要便于施工导流,坝址附近应有开阔地形,便于布置施工场地;距交通干线较近,便于交通运输。

5、综合效益:要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等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对环境的影响等。

三、水利枢纽布置(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1、枢纽布置应保证各建筑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2、在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的条件下,使枢纽总造价和年运行费较低。

3、枢纽布置应使施工方便、工期短、造价低。

4、枢纽中各建筑物布置紧凑,充分发挥枢纽的综合效益。

5、尽可能使枢纽中的部分建筑物早日投产,提前受益6、考虑枢纽的远景规划,应对远期扩大装机容量、大坝加高、扩建等留有余地。

7、枢纽的外观与周围环境要协调,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注意美观。

(二)枢纽布置方案的选择进行方案选择时,通常对以下项目进行比较:1、主要工程量:如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土石方、金属结构、砌石等各项工程量。

2、主要建筑材料:如钢筋、钢材、水泥、木材、砂石、沥青、炸药等材料的用量。

重力坝设计内容

重力坝设计内容

第三部分枢纽布置(1)坝型的选择坝型根据:坝址基岩岩性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黑云母花岗岩,河岸边及冲沟底部见有弱风化基岩出露。

河床冲积层厚度一般为 2.0-2.5m,左岸覆盖层厚度为3-8m,右岸覆盖层厚度为 0.5-5.0m,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石粘土层。

且河床堆积块石、孤石和卵石,但是缺乏土料。

浆砌石重力坝虽然可以节约水泥用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施工,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故本工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

(2)坝轴线的选取坝址河段长 350m,河流方向为 N20E,其上、下游河流方向分别为 S70E和 S80E。

坝址河谷呈“V”型,两岸h山体较雄厚,地形基本对称,较1完整,两岸地形坡度为 30°-40°。

河床宽 20-30m,河底高程约 556-557m。

坝轴线取在峡谷出口处,此处坝轴线较短,主体工程量小,建库后可以有较大库容。

(3)地形地质坝址基岩岩性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黑云母花岗岩,河岸边及冲沟底部见有弱风化基岩出露。

河床冲积层厚度一般为 2.0-2.5m,左岸覆盖层厚度为3-8m,右岸覆盖层厚度为 0.5-5.0m,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石粘土层。

(4)坝基参数坝址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断层、节理裂隙。

坝址发育 11 条断层。

建议开挖深度:河中 5m,左岸 6-12m,右岸 6-15m。

(5)基本参数干密度 2.61g/cm 3 ,饱和密度 2.62 g/cm 3 ,干抗压强度92-120MPa,饱和抗压强度 83-110MPa,软化系数 0.9,泊松比 0.22-0.23。

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抗剪断指标:Ⅲ类岩体,抗剪断摩擦系数 1.0-1.1,抗剪断凝聚力 09.-1.1MPa。

坝基高程为550m.正常水位 642.00m设计水位 642.71m校核水位 643.69m(6)工程级别:本水利枢纽坝址林地溪与国宝溪汇合口下游约2.5km的峡谷中,坝址集水面积144.5km2,又知河底高程556-557m。

(一)坝型选择

(一)坝型选择

碾压式土石坝可在以下三类基本坝型中选择: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分区坝、人工材料防渗体坝。

坝型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 坝高高坝宜采用土质防渗体分区坝,低坝可采用均质坝。

岩基上高度200m以下的坝宜优先考虑钢筋混凝土面板坝。

(2) 筑坝材料料场开采的或枢纽建筑物开挖材料的种类、性质、数量、位置和运输条件。

(3) 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

(4) 施工导流、施工进度与分期、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和初期渡汛等施工条件。

(5) 枢纽布置、坝基处理型式、坝体与泄水引水建筑物等的连接。

(6) 枢纽的开发目标和运行条件。

(7) 土石坝以及枢纽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对Ⅱ级及其以下的低坝,可采用土工膜防渗体坝。

下图介绍近些年来国内外建成后运行良好的一些坝的实例。

图1为冀01土坝主坝,长3750m,高51.5m,副坝长2100m,高28.5m,填筑方量2800万m3。

图1 冀01土坝图2为毛家村土坝,坝高80.5m,填筑方量690万m3,坝长467m,河床覆盖33m厚砂砾石冲积层,渗透系数1×10-2cm/s,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墙厚95cm。

基岩为玄武岩,防渗墙嵌入半风化岩0.5m。

图2 毛家村土坝图3为横山土坝,填筑土石方109.3万m3,坝高48.6m,坝长310m。

图3 横山土坝图4为昭平台土坝。

图4 昭平台土坝河槽段土坝,坝高34m,坝长2170m。

坝基覆盖层厚8~17m,河槽段为砂卵石,台地段顶部为重粉质壤土,以下为砂卵石。

基岩为花岗岩、云煌岩和石英岩。

斜墙和铺盖为中、重粉质壤土,设计干重度为17KN/ m3,总强度指标内摩擦角14.6°,凝聚力33KPa,渗透系数1.3×10-6~6.4×10-6cm/s。

坝体为中、粗砾质砂和砂卵石填筑,相对密度为0.8~0.85,内摩擦角34°。

图5为甘01土石坝,坝高101m,坝顶长300m,填筑方量395万m3。

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枢纽布置

水利水电枢纽布置与设计第一部分拦河坝水利枢纽布置拦河水利枢纽布置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坝址、坝型选择和枢纽工程布置等。

一、坝址及坝型选择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进一步进行枢纽布置,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合理的坝轴线,确定坝型及其他建筑物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并进行具体的枢纽工程布置。

(一)坝址选择选择坝址时,应综合考虑下述条件。

1.地质条件选择坝址,首先要清楚有关区域的地质情况。

坚硬完整、无构造缺陷的岩基是最理想的坝基:但如此理想的地质条件很少见,天然地基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地质缺陷,要看能否通过合宜的地基处理措施使其达到筑坝的要求。

在该方面必须注意的是:不能疏漏重大地质问题,对重大地质问题要有正确的定性判断,以便决定坝址的取舍或定出防护处理的措施,或在坝利选择和枢纽布置上设法适应坝址的地质条件。

2.地形条件坝址地形条件必须满足开发任务对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布置要求。

通常,河谷两岸有适宜的高度和必需的挡水前缘宽度时,则对枢纽布置有利。

3.建筑材料在选择坝址、坝型时,当地材料的种类、数量及分布往往起决定性影响。

对土石坝,坝址附近应有数量足够、质量能符合要求的土石料场;如为混凝土坝,则要求坝址附近有良好级配的砂石骨料。

4.施工条件从施工角度来看,坝址下游应有较开阔的滩地,以便布置施工场地、场内交通和进行导流。

应对外交通方便,附近有廉价的电力供应,以满足照明及动力的需要。

从长远利益来看,施工的安排应考虑今后运用、管理的方便。

5.综合效益坝址选择要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通航,过木、城市和工业用水、渔业以及旅游等各部门的经济效益,还应考虑上游淹没损失以及蓄水枢纽对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

(二)坝型选择常见的坝型有土石坝、重力坝及拱坝等。

坝型选择仍取决于地质、地形、建材及施工、运用等条件。

1.土石坝在筑坝地区,若交通不便或缺乏三材,而当地又有充足实用的土石料,地质方面无大的缺陷,又有合宜的布置河岸式溢洪道的有利地形时,则可就地取材,优先选用土石坝。

西音水库坝型及枢纽布置选择

西音水库坝型及枢纽布置选择

规划设计
东北水利水电
2017 年第 8 期
建筑材料中的堆石料勘察储量及质量满足设计要 求, 混凝土粗骨料可根据用量情况自行加工或外 购获取 ; 工程用砂可取自庄边庄镇砂料出售点。 因此, 堆石料和混凝土骨料可满足三种坝型的设 计要求。 防渗土料的勘察储量满足粘土心墙坝的设计 储量要求, 但天然含水率普遍大于最优含水率, 施 工时需要进行土料翻晒措施, 影响上坝进度并增 加工程投资, 同时施工过程控制不易, 对粘土心墙 堆石坝方案影响较大。 2)施工条件。从施工条件上看, 三种坝型的 施工均已有成熟的施工经验: 相比较而言, 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受气候条件 影响较小, 不受雨季影响, 防渗面板与堆石分期施 工, 相互干扰不大 ; 粘土心墙防渗体施工受雨天影 响较大, 另外施工时要求心墙与反滤料和坝壳料 同步交错上升, 施工干扰较大, 加之防渗料需要翻 晒, 则对质量和进度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 碾压混 凝土重力坝具有施工速度快、 水泥用量相对较少、 水泥水化热低等特点, 缺点是大坝施工在雨季有 一定影响, 且需进行必要的温度控制及坝体防裂 措施。因此, 从施工条件分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占优, 重力坝一般, 心墙坝施工条件较差。 3)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导流有分期导流和 一次拦断河床采用导流洞进行导流两种方案可供 选择。该工程对于面板堆石坝及粘土心墙堆石坝 两种坝型而言, 采用一次拦断河床采用导流洞进 行导流, 导流设施根据比选, 采用在山体开挖导流 隧洞并结合引水发电隧洞布置。 对于重力坝方案考虑, 采用一次拦断河道的 方案, 导流考虑采用河床部位预埋钢管或岸边山 体引水隧洞的方案。根据枢纽总布置, 河床预埋 钢管方案接触部位防渗措施复杂, 运行期检修不 变, 导流钢管在后期改引水钢管存在一定难度, 在 投资方面由于既要考虑后期导流封堵, 又要涉及 引水管道的改造, 合计投资额较隧洞方案优势不 明显, 因此综合考虑采用右岸山体引水隧洞兼导 流隧洞的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 三种坝型最终均选用右 岸山体引水隧洞兼导流隧洞的方案。区别在于重 力坝方案可以将溢洪道放在坝身上采用溢流坝的

《水利枢纽》PPT课件

《水利枢纽》PPT课件
一、坝址和坝型选择: 坝址和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密切相关,
不同坝轴线适于选用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 同一坝址也可能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方 案。
在选择坝址和坝型时应考虑以下条件: 1.地质条件:
1).坝址地质条件是水利枢纽设计的重 要依据之一,对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往往起 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坝址和坝型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水利枢纽的设计阶段
4 、施工详图设计阶段
施工详图设计是在招标设计的基础上, 对各建筑物进行结构和细部构造设计,最 后确定地基处理方案,确定施工总体布置 及施工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 算等,并提出整个工程分项分部的施工、 制造、安装详图。
施工详图是工程施工的依据,也是工 程承包或工程结算的依据。
二 水利枢纽的布置要求
通航建筑物的布置应能使船舶顺利航行,并 有足够的过船能力。船闸的进出口要求水流 平顺且水面平稳,如船闸引航道进口有明显 的横向水流或泥沙淤积,对船舶航行不利时, 应设置导墙或导堤,使其与溢流坝或其他泄 水建筑物分开,避免相互干扰。过鱼建筑物 应根据鱼类的洄游习性进行布置,要求能诱 导负类顺利通过鱼道、鱼闸等过鱼建筑物。
2).随着坝型和坝高的不同,对地基地质 条件要求也有所不同;
3).选择坝址时,不仅要慎重考虑坝基地 质条件,还要对库区及坝址两岸的地质情况 予以足够重视。
2.地形条件:不同坝型对地形的要求也不一 样。
3.建筑材料:在坝址上下游附近地区,是否 贮藏着足够数量和良好质量的建筑材料,直 接关系到坝址和坝型的选择。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进一步论证拟 建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并解决 工程建没中重要的技术经济问题。其主要设 计内容包括;对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以及 天然建筑材料等基本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评 价;论证本工程及主要建筑物的等级;进行 水文水利计算,确定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及 流量,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机型和电 气主结线以及主要机电设备;

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书

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书

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书第1章基本资料一、枢纽工程概况:P水库位于TS和CD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X河桥上游十公里干流上。

控制流域面积3.37万km2,总库容为14.39亿m3。

P水库枢纽由主坝、电站及泄水底孔等组成,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供TJ和TS地区工农业用水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结合引水发电。

并兼顾防洪,要求:尽可能使其工程提前受益,尽早建成。

根据水库的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枢纽定为一等工程,主坝为Ⅰ级建筑物,其它均按Ⅱ级建筑物考虑。

二、气象:P库区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零下6.8℃,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21.7℃(1969年);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5℃,绝对最气温高达39℃(1955年),多年平均气温见下表(表五)。

表一多年平均气温、水温表单位:℃本流域无霜期较短(90—180天),冰冻期较长(120—200天),P站附近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封冻期约70—100天,冰厚0.4—0.6米,岸边可达1米。

流域冬季盛行偏北风,风速可达七、八级,有时更大些,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夏季常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1.5m/s,水库吹程D=3km。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00—700mm,多年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见表六:表二多年月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表单位:mm三、水文分析:1、年径流:栾河水量较充沛,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4.5亿m3,占全流域的53%。

年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汛期七、八月份。

丰水年时占全年50—60%,枯水年占30—40%,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

2、洪水:多发生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有峰高量大涨落迅速的特点,据调查,近一百年来有六次大洪水。

其中1883年最大,由洪痕估算洪峰流量约为24400—27400 m3/s,实测的45年资料中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2年为18800 m3/s。

洪峰历时三天左右,由频率分析法求得:几个重现期所对应的洪峰流量值(见下表表三、表四所示)。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Q'Q 100% 5% ,则设计的孔口符合要求。 Q'
当堰顶水头 H= Hs 时,流量系数ms =0.502;当 H≠ Hs 时,流量系数 m 由表 3 查得: 表3 Hz/Hs mz/ms 0.2 0.85 0.4 0.90 H/Hs 与m/ms 关系表 0.6 0.95 0.8 0.975 1.0 1.0 1.2 1.025 1.4 1.07
图1
开敞溢流堰
图2
孔口溢流堰
(二)孔口设计
1、 洪水标准的确定 表1 根据建筑物的级别及运用情况确定洪水标准。见表 1 水工建筑物级别
1
山区、丘陵区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 2
500~100 2000~1000
3
100~50 100~500
4
50~30 500~200
5
30~20 200~100
洪水重现 期(年)
0.75 Hs/Hmax 最大负压值(m) 0.5Hs
堰面可能出现的最大负压参考表
0.775 0.45 Hs 0.80 0.4 Hs 0.825 0.85 0.875 0.90 0.95 0.1 Hs 1.0 0
0.35 Hs 0.3 Hs
0.25 Hs 0.2 Hs
闸门的高度:门高=正常高水位—堰顶高程+超高(0.1~0.2m) . 泄流能力校核:已知nb、堰上水头,先计算ε 、m,然后根据堰流公式(2) ,计算 Q' ,若满足
Q B
(4)
图3
挑流消能冲刷坑计算
L
式中
1 2 1 sin cos 1 cos 12 sin 2 2 g (h1 h2 ) g


(5)
L――水舌挑距,m; υ 1 ——坎顶水面流速,m/s,按鼻坎处平均流速υ 的 1.1 倍计; h1 —坎顶垂直方向水深,m,h1 =hcos θ ; h2—坎顶至河床面高差,m; 其它符号同式(3) 。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估算公式:

重力坝设计内容

重力坝设计内容

重⼒坝设计内容第三部分枢纽布置(1)坝型的选择坝型根据:坝址基岩岩性为燕⼭早期第三次侵⼊⿊云母花岗岩,河岸边及冲沟底部见有弱风化基岩出露。

河床冲积层厚度⼀般为 2.0-2.5m,左岸覆盖层厚度为3-8m,右岸覆盖层厚度为 0.5-5.0m,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粘⼟层。

且河床堆积块⽯、孤⽯和卵⽯,但是缺乏⼟料。

浆砌⽯重⼒坝虽然可以节约⽔泥⽤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施⼯,施⼯质量难以控制,故本⼯程采⽤混凝⼟重⼒坝。

(2)坝轴线的选取坝址河段长 350m,河流⽅向为 N20E,其上、下游河流⽅向分别为 S70E和 S80E。

坝址河⾕呈“V”型,两岸h⼭体较雄厚,地形基本对称,较1完整,两岸地形坡度为 30°-40°。

河床宽 20-30m,河底⾼程约 556-557m。

坝轴线取在峡⾕出⼝处,此处坝轴线较短,主体⼯程量⼩,建库后可以有较⼤库容。

(3)地形地质坝址基岩岩性为燕⼭早期第三次侵⼊⿊云母花岗岩,河岸边及冲沟底部见有弱风化基岩出露。

河床冲积层厚度⼀般为 2.0-2.5m,左岸覆盖层厚度为3-8m,右岸覆盖层厚度为 0.5-5.0m,覆盖层主要为坡残积含碎⽯粘⼟层。

(4)坝基参数坝址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断层、节理裂隙。

坝址发育 11 条断层。

建议开挖深度:河中 5m,左岸 6-12m,右岸 6-15m。

(5)基本参数⼲密度 2.61g/cm 3 ,饱和密度 2.62 g/cm 3 ,⼲抗压强度92-120MPa,饱和抗压强度 83-110MPa,软化系数 0.9,泊松⽐ 0.22-0.23。

混凝⼟与基岩接触⾯抗剪断指标:Ⅲ类岩体,抗剪断摩擦系数 1.0-1.1,抗剪断凝聚⼒ 09.-1.1MPa。

坝基⾼程为550m.正常⽔位 642.00m设计⽔位 642.71m校核⽔位 643.69m(6)⼯程级别:本⽔利枢纽坝址林地溪与国宝溪汇合⼝下游约2.5km的峡⾕中,坝址集⽔⾯积144.5km2,⼜知河底⾼程556-557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概述坝型的选择与枢纽布置密切相关。

针对同一坝址可能有不同的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

必须根据枢纽综合利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水利,等条件,拟定出不同坝型的各种枢纽布置方案,进行比较,然后才能选择出最好的坝型和相应的枢纽布置合理位置。

2.1 坝型选择2.1.1 坝型的选择坝型选择是大坝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枢纽的工期、投资和工程量。

地形、地质、气候、坝高、筑坝材料、施工以及运行条件等都是影响坝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利枢纽中的拦河坝的型式主要有:重力坝、支墩坝、拱坝、土石坝及新型坝型如碾压混凝土坝等。

根据本地形、地质条件和材料储备情况对以上坝型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出最适合的坝型。

(1)重力坝重力坝的特点:对地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能较好;坝体结构比较简单;坝体抗冲刷能力很强;材料用量多,坝内压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坝体与地基的接触面大,所以受到扬压力也大,对稳定不利;坝体体积大,浇筑混凝土方量较多,混凝土水化热高,散热条件差等特点。

较高的混凝土重力坝要求建在岩性地基上,本工程地基承载能力较低,地质条件差、已知弱风化岩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必然要求增加断面面积以求稳定,导致了工程量的增加;其次,用来拌和混凝土的砂砾石料只从距离坝址10~15km的料场运输,导致运输费用大大增加,工程造价,不经济也不合理,因此不宜选用建造重力坝。

(2)支墩坝支墩坝是由支墩和所支承的上游挡水盖板所组成。

支墩坝结构较复杂,本身应力较高,对地基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连拱坝不能适应不均匀的地基变形,对地基要求更为严格,支墩坝的侧向稳定性差,如受到垂直于河流方向的地震,其抗侧向倾覆能力较差。

而本工程地基强度低,且不完整,易产生不均匀沉陷,且坝区有7级地震。

所以本工程不选用支墩坝的型式。

(3)拱坝拱坝结构特点:拱坝是三面固结于基岩上的空间壳结构,拱向上游凸出,且不设永久性分缝,是高次超静定结构。

它的工作特点:通过拱的力传递作用将水压力的全部或部分传给河谷两岸的基岩来维持稳定的。

由于拱坝是不设永久性横缝的整体超静定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基位移和温度变化对坝体应力的影响。

另外,拱坝体型复杂,其剖面比较薄,设计施工难度大,对施工的质量、防渗要求和筑坝材料强度,以及对地质地形条件及地基的处理要求都比较高。

故本设不考虑拱坝的坝型。

(4)土石坝土石坝的坝型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行管理方便,工作可靠,便于维系加高;施工方法选择灵活性大,能适应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筑坝材料就地取材,节省大量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适应地形变形能力强。

土石坝三立体结构具有适应地基变形的良好条件,对地基的要求比混凝土坝的低。

土石坝坝型缺陷:施工导流不如其它坝型方便,工程造价因而相应也增加;由于坝体断面大,土料填筑质量会受气候影响;土石坝坝顶不能溢流,需另开泄洪隧洞或溢洪道。

本工程坝址附近河谷内地地形平坦、采运方便和具有质量较好且储量丰富的堆石料,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坝型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建筑材料、施工条件、综合效益等因素,最终选择土石坝(又称为当地材料坝)方案。

2.2 枢纽的总体布置2.2.1 挡水建筑物——土石坝挡水建筑物按直线布置,坝布置在河弯地段上。

2.2.2 泄水建筑物——泄洪隧洞泄洪采用隧洞方案,为缩短长度、减小工程量,泄洪隧洞布置在凸岸,水流经隧洞流出直接入主河道,对流态也有利。

电站引水发电洞布置在凸岸,泄洪隧洞布置以远离坝脚和厂房为宜。

为减小泄洪时引起的电站尾水波动,以及防止冲刷坝脚,进出口相距30~40m以上。

2.2.3 水电站建筑物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布置在凸岸,在泄洪隧洞与大坝之间。

风化岩层较厚,厂房布置在开挖后的坚硬玄武岩上,开关站布置在厂房附近。

总之,枢纽布置效果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以确保工程效益达到最理想值。

不仅要综合考虑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部门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库区的淹没损失和枢纽上下游的生态影响等,要做到综合效益最大,有害影响最小。

枢纽布置图见下图2-1所示。

枢纽布置图2-1第三章洪水调节计算3.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的判定本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2.5米,对应水库库容为454.5×106 m3,装机24MW。

根据SDJ12—78《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由水库总库容指标,定为大(2)型;由防洪效益,灌溉面积,装机容量等指标定为小(1)型;根据“各指标分属不同标准时,采用其中最高级别来控制”的原则,最终由水库库容确定该工程规模为大(2)型。

所以判别出枢纽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3.2洪水标准的确定永久建筑物洪水标准可以根据建筑物级别查得:正常运用(设计工况)洪水重现期100年;非常运用(校核工况)洪水重现期2000年。

设计洪峰流量Q设= 1680m3/s(P=1%),校核洪峰流量Q校= 2320 m3/s(P=0.05%)。

3.3泄洪方式的确定本挡水建筑物为土石坝,需另设泄水建筑物,使土石坝在泄洪时遭受洪水流动的影响较小。

对各种河岸泄水建筑物作以下讨论:(1)侧槽溢洪道用于山高坡陡的河岸。

该种溢洪道水流条件复杂,必须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

以上两种溢洪道为表孔泄洪,超泄能力大,溢流堰下游接开敞式溢洪道或明流隧洞。

(2)井式溢洪道洪水经环形溢流堰进入直井,水流在直井内有明流转为有压流,再经隧洞泄往下游。

其泄流能力与溢流堰、过渡段、隧洞段三者泄流能力相关,水力学条件复杂。

超泄能力小,水流不稳定,易发生旋涡。

(3)正槽溢洪道是以宽顶堰或各种实用堰为溢流控制的河岸溢洪道。

该种溢洪道泄流能力大,水流条件平顺,结构简单可靠。

综上,枢纽工程采用正槽溢洪道,溢流堰下游接明流隧洞,并考虑与施工导流洞结合。

3.4调洪演算3.4.1初步方案的拟定要得到孔口尺寸与堰顶高程的最佳方案,要在施工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结合泄水隧洞以及包括拦河坝在内的总造价最小来优化方案,通过各种可行方案的经济类比来决定最终方案。

参照已建工程经验,拟定三组孔口尺寸与堰顶高程如下(采用单孔泄洪):方案(一):∇∩=2810m,B=7m方案(二):∇∩=2810m,B=8m方案(三):∇∩=2811m,B=8m3.4.2堰顶自由泄流公式公式中:m取0.3853.4.3洪水调节计算的原理本设计采用列表法进行调洪演算,以计算出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量及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

调洪演算中需要如下数据:,。

,。

3.4.4调洪计算表3.4.4.1方案(一):时段4 109.2 1.57 527.2 7.59 -6.02 454.5 448.48 2822.278 378.0 5.44 512.75 7.38 -1.94 448.48 446.54 2822.19 12 1075.2 15.48 507.75 7.31 8.17 446.54 454.71 2822.51 16 1596.0 22.98 527.86 7.6 15.38 454.71 470.09 2823.10 20 1470.0 21.17 565.65 8.15 13.02 470.09 483.11 2823.60 24 898.8 12.94 598.3 8.62 4.32 483.11 487.43 2823.804 386.4 5.56 609.6 8.78 -3.22 487.43 484.21 2823.64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的计算:时段4 150.8 2.17 527.2 7.59 -5.42 454.5 449.08 2822.288 522 7.52 513.38 7.39 0.13 449.08 449.31 2822.29 12 1484.8 21.38 514 7.4 13.98 449.31 463.29 2822.83 16 2204 31.74 548.25 7.89 23.85 463.29 487.14 2823.75 20 2030 29.32 608.3 8.76 20.56 487.14 507.7 2824.50 24 1241.2 17.87 658.7 9.49 8.38 507.7 516.08 2824.904 533.6 7.68 684 9.85 -2.17 516.08 513.91 2824.78 注:单位:,,。

综上: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量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3.4.4.2方案(二):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量的计算:时段4 109.2 1.57 602.37 8.67 -7.1 454.5 447.4 2822.208 378.0 5.44 580.8 8.36 -2.92 447.4 444.48 2822.10 12 1075.2 15.48 573.69 8.26 7.22 444.48 451.7 2822.39 16 1596.0 22.98 594.43 8.56 14.42 451.7 466.12 2822.94 20 1470.0 21.17 634.45 9.14 12.03 466.12 478.15 2823.40 24 898.8 12.94 668.58 9.63 3.31 478.15 481.46 2823.504 386.4 5.56 676 9.74 -4.18 481.46 477.28 2823.38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的计算:时段4 109.2 2.17 602.37 8.67 -6.5 454.5 448 2822.258 378.0 7.52 584.38 8.42 -0.9 448 447.1 2822.21 12 1075.2 21.38 581.52 8.37 13.01 447.1 460.11 2822.71 16 1596.0 31.74 617.6 8.89 22.85 460.11 482.98 2823.59 20 1470.0 29.32 684.84 9.83 19.49 482.98 502.47 2824.34 24 898.8 17.87 740.15 10.65 7.22 502.47 509.69 2824.604 386.4 7.68 762 10.97 -3.29 509.69 506.4 2824.49 注:单位:,,。

综上: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量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3.4.4.3方案(三):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量的计算:时段4 109.2 1.57 531.55 7.65 -6.08 454.5 448.4 2822.268 378.0 5.44 514.99 7.42 -1.98 448.4 446.42 2822.18 12 1075.2 15.48 509.5 7.34 8.14 446.42 454.5 2822.50 16 1596.0 22.98 531.55 7.65 15.25 454.5 469.75 2823.10 20 1470.0 21.17 573.68 8.26 12.91 469.75 482.66 2823.58 24 898.8 12.94 608.16 8.76 4.18 482.66 486.84 2823.704 386.4 5.56 619.8 8.93 -3.37 486.84 483.47 2823.61校核洪水位、校核泄洪量的计算:时段4 109.2 2.17 531.55 7.65 -5.48 454.5 449.02 2822.298 378.0 7.52 517.05 7.44 0.08 449.02 449.1 2822.29 12 1075.2 21.38 517.05 7.44 13.94 449.1 463.04 2822.83 16 1596.0 31.74 554.9 7.98 23.76 463.04 486.8 2823.74 20 1470.0 29.32 619.79 8.93 20.39 486.8 507.19 2824.53 24 898.8 17.87 678.33 9.78 8.09 507.19 515.28 2824.804 386.4 7.68 701.78 10.11 -2.43 515.28 512.85 2824.74 注: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