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讲义PPT121页
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路基路面工程讲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Thank you
路基路面工程讲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Thank you
路基路面工程 概论PPT课件
14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二 要求路面具有以下性能要求
2.稳定性 天然地表面因修建道路而导致地表失衡,在达到新的平衡
之前,道路处于暂时不稳定状态。 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有: (1)大气降水:使结构内部湿度发生变化,低洼处排水不良, 长期积水会使得较矮的路堤软化,导致路面失去承载力。而且 处于某一深度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毛细润湿和渗透进入路基。
课程性质:是道桥及渡河工程、交通土建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 业主干课程,主要讲述公路与城市道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 学》、《道路建筑材料》。
现代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1.适应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2.满足快速、安全、舒适的行车要求; 3.满足环保、友好、低能耗的现代功能要求;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沥青路面结构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半刚性路面结构 ♦柔性路面、刚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面使用性能与表面特性 ♦路面养护管理
11
1.2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 特点
1.路基: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型(位置)和设计 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 状结构物。
图为通向柏林的A9公路,使用时间超过了50年,图 8 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9
1.1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二 我国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成果:
●公路自然区划 ♦土的工程分类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结构 ●软土地基稳定技术 ♦岩石路基爆破技术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37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路面工程电子PPT课件
第32页/共52页
图13-16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钢筋支架法) 1—先浇的混凝土;2—传力杆;3—金属套筒;4—钢筋; 5—支架;6—压缝板条;7—嵌缝板;8—胀缝模板
第33页/共52页
图13-17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顶头模固定法) 1—端头挡板;2—外侧定位模板;3—固定横木
第34页/共52页
• ③有接缝,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 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同时接缝 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 ④修复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 影响交通,这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图13-2 混凝土变形及开裂 a)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变形;b)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开裂; c)由于均匀温度下降使板的开裂
第8页/共52页
图13-3 路面接缝设置 1—横缝;2—纵缝
第9页/共52页
• (1)横缝的构造与布置 • ①胀缝 • ②缩缝 • ③横向施工缝 • (2)纵缝的构造与布置 • 纵缝是指与行车方向平行的接缝。
第43页/共52页
图13-22 施工终了时施工胀缝
第44页/共52页
图13-23 滑模式摊铺机摊铺工艺过程图 1—螺旋摊铺器;2—刮平器;3—振捣器;4—刮平板; 5—振动振平板;6—光面带;7—混凝土
第45页/共52页
• 3)混合料的卸料、布料
• 4)混凝土的
第1页/共52页
• ⑥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到水的浸入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时,引起的强度变化小,不存在沥青路 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 (2)缺点 • ①开放交通较迟,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后,一般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
图13-16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钢筋支架法) 1—先浇的混凝土;2—传力杆;3—金属套筒;4—钢筋; 5—支架;6—压缝板条;7—嵌缝板;8—胀缝模板
第33页/共52页
图13-17 胀缝传力杆的架设(顶头模固定法) 1—端头挡板;2—外侧定位模板;3—固定横木
第34页/共52页
• ③有接缝,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建造许多接缝,这些接缝不但增加施工 和养护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同时接缝 又是路面的薄弱点,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路面板边和板角处破坏。
• ④修复困难,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后,开挖很困难,修补工作量也大,且 影响交通,这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图13-2 混凝土变形及开裂 a)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变形;b)由于温度坡差引起的开裂; c)由于均匀温度下降使板的开裂
第8页/共52页
图13-3 路面接缝设置 1—横缝;2—纵缝
第9页/共52页
• (1)横缝的构造与布置 • ①胀缝 • ②缩缝 • ③横向施工缝 • (2)纵缝的构造与布置 • 纵缝是指与行车方向平行的接缝。
第43页/共52页
图13-22 施工终了时施工胀缝
第44页/共52页
图13-23 滑模式摊铺机摊铺工艺过程图 1—螺旋摊铺器;2—刮平器;3—振捣器;4—刮平板; 5—振动振平板;6—光面带;7—混凝土
第45页/共52页
• 3)混合料的卸料、布料
• 4)混凝土的
第1页/共52页
• ⑥稳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到水的浸入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时,引起的强度变化小,不存在沥青路 面的那种老化现象。
• (2)缺点 • ①开放交通较迟,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后,一般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
《道路路基路面基础》课件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是以水泥为胶结料,与骨料(砂、石)混合而成 的混合料,用于铺设道路表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分类
根据混合料中骨料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可分为普通水泥混凝 土和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耐久性和抗滑 性等性能。
2023
PART 05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
REPORTING
施工方法与流程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并清理现场。
基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基层,并进 行压实。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垫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垫层,并进 行压实。
面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面层,并进 行养护。
适应性原则
与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相适 应,便于维护和管理。
路基材料与构造
01
材料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 基材料,如土、石等。
分层设计
根据土质不同,合理分层填筑或铺 设。
03
02
基本构造
包括路基本体、路基防护、排水设 施等部分。
压实标准
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提 高承载能力。
04
路基排水设计
等级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因素,路基路面分为低级、中级、次高级和高级 四个等级。
2023
PART 02
道路路基设计
REPORTING
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性原则
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滑坡、塌 陷等危险。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建设成本。
环保性原则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是以水泥为胶结料,与骨料(砂、石)混合而成 的混合料,用于铺设道路表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分类
根据混合料中骨料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可分为普通水泥混凝 土和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性能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耐久性和抗滑 性等性能。
2023
PART 05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
REPORTING
施工方法与流程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并清理现场。
基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基层,并进 行压实。
施工准备
包括现场勘查、设计交底、施 工组织设计、材料采购等。
垫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垫层,并进 行压实。
面层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铺设面层,并进 行养护。
适应性原则
与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相适 应,便于维护和管理。
路基材料与构造
01
材料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 基材料,如土、石等。
分层设计
根据土质不同,合理分层填筑或铺 设。
03
02
基本构造
包括路基本体、路基防护、排水设 施等部分。
压实标准
确保路基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提 高承载能力。
04
路基排水设计
等级
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和交通量等因素,路基路面分为低级、中级、次高级和高级 四个等级。
2023
PART 02
道路路基设计
REPORTING
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性原则
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滑坡、塌 陷等危险。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建设成本。
环保性原则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
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6.低扬尘性
三、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1、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路线与地势地貌的结合程度
2.地质条件
岩石或土的种类与成因
地质走向与层理 有无软弱层或软弱夹层 有无地震、泥石流或岩溶等不 良地质情况
路基路面工程要求有很好的耐久性能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轮
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二、路基路面的功能要求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与功能要求 第三节 路基路面的构造组成与路面分类、分级
第四节 行车荷载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
2.路堤
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填方路基,主要作用:支承路床和
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为:上路堤(路面底面下80-150cm的
填方部分)、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路堑
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通过开挖天然地面而成的路基。
路堑边坡处于地壳表层,开挖暴露以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
轮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6.低扬尘性
三、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1、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 海拔高度 路线与地势地貌的结合程度
2.地质条件
岩石或土的种类与成因
地质走向与层理 有无软弱层或软弱夹层 有无地震、泥石流或岩溶等不 良地质情况
路基路面工程要求有很好的耐久性能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 (Surface Skid Resistance) 保证车轮
与路面之间有足够的附着力和摩擦力,以增加行车安全
二、路基路面的功能要求
4.表面平整度 (Surface Smoothness) 是影响行车安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与功能要求 第三节 路基路面的构造组成与路面分类、分级
第四节 行车荷载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
2.路堤
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标高的填方路基,主要作用:支承路床和
路面。路床以下的路堤分为:上路堤(路面底面下80-150cm的
填方部分)、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路堑
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标高、通过开挖天然地面而成的路基。
路堑边坡处于地壳表层,开挖暴露以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全套课件 PPT
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3)钢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其他工业废渣 在使用前应进行有害物质的含量试验,避免有害物质超标, 污染环境。 (4)捣碎后的种植土,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第三节 路堤填筑施工
路基填料中最稳定的填料主要有石质土、砂性土和钢渣
等,这几类材料摩擦系数大,不宜压缩,透水性好,其强度 受水的影响很小,是填筑路堤的最佳材料。 在路基填料中稳定性差的填料主要有高液限黏土、粉质 土等,不宜作为公路路基用土。
(5)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
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片
石、块石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路线经过水田、池塘或洼
地时,应根据积水和淤泥层等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清 淤换填(二级以下公路可抛填砂砾或石块等压、挤淤见下 图)、晾晒或掺灰等处理措施; 当基底土质湿软而深厚时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通过试验路铺筑可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以及各种填料的最 佳含水量,适当的铺筑厚度及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 械配置和施工组织方法等。 三、物资准备
包括施工临时设施设备、材料准备、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实验设备准备等
第二节 施工准备
四、场地准备
土地征用、拆迁等 五、临时设施 施工便道、便桥,临时的工棚和房屋,临时的供水供电 设施等
(4)保护生态环境。 (5)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修筑路基, 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6)安全施工。
路基施工前必须做好详细检查,合理安排,统一部署,选
择合适的填筑材料,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周
密的施工组织和科学的管理。
四 路基施工的主要机械
挖运主要机械 (1)推土机 适用于50-100米短距离运土或软石的挖运作业。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PPT课件
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能
表面服务功能与耐久性
2024/6/7
8
第2节 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 性
沥青混和料的结构类型 沥青混和料的强度特性 沥青混和料的应力-应变特性 沥青混和料的疲劳特性
2024/6/7
9
一、沥青混和料的结构类型
按结构特点分为三类:
悬浮密实结构:沥青混凝土 连续型密级配
酸性石料与沥青不会发 生化学吸附
矿料级配
矿料颗粒形状
矿料表面特性
2024/6/7
17
2 抗拉强度
路面内部温度分布状况-统计分析方法 材料的力学特性与加载速度有关,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均会增大。 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提高表面粗糙度,采用构造深度大的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和料。
急骤降温时,沥青混和料发生收缩,如果收缩 第5节 沥青混和料的组成设计
(Open-Graded Friction Course )剩余空隙率20%左右
2024/6/7
4
三、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
选择原则
任务要求:道路等级、交通量、使用年 限、修建费用
工程特点:施工季节、施工期限、基层状况 施工技术:人、机、料
沥青类路面一般不宜铺筑在纵坡大于6%的路段上 (出于安全原因),纵坡大于3%的路段,考虑抗滑的 要求宜采用粗粒式沥青碎石或粗粒式沥青表面处治。
嵌挤类
2024/6/7
2
二、沥青路面的分类
2、按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可分为层铺 法、路拌法、厂拌法三类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 路拌法:路拌沥青碎(砾)石
路拌沥青稳定土 厂拌法:
厂拌沥青碎石:开级配、剩余空隙率10%~15% 沥青混凝土:密级配、剩余空隙率10%以下
《道路路基路面基础》PPT课件
(3)碎(砾)石混合料:以土作为结合料的各种碎 石或(砾石)混合料,如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等,其 顶面宜设置成为沙土磨耗层和松散保护层,这类面层 只能承受中等和轻交通,属于中级和低级路面。 (4)水泥混凝土嵌锁式块料:整齐或半整齐块石, 这类面层能承受较重的荷载,但平整度较差。
(二)基层
位于面层之下,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承受由面层传来 的车轮荷载垂直压力,并把它向下面层次扩散分布的层次。 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扩散应力的能力,应有平整的路 面,保证面层的厚度均匀,与面层结合良好,以提高路面 结构整体强度,避免面层沿基层滑移推挤,以及具有足够 的水稳性。
1.5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土的生成
地球表面30~80km厚的范围是地壳,地壳中原来整 体坚硬的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固 体矿物、水和气体的集合体称为土。 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性质的土 风化作用有三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 岩石受风、霜、雨、雪的侵蚀,温度、湿度变化,不 均匀膨胀与收缩,使岩石产生裂缝,崩解为碎块,这 种风化作用,只改变颗粒大小与形状,不改变矿物成 分,称为物理风化。由物理风化生成的为粗颗粒土, 如碎石、卵石、砾石、砂土等,呈松状态,总称无 粘性土。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
概述
路基和路面是供汽车行驶的主要道路工程结构物 路基:在地面上按路线的平面位置和纵坡要求开挖或堆填成一定断面 形状的土质或石质结构物,是道路的主体,路面的基础。 路面: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厚度与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 上的结构物,以供汽车直接在其表面上行驶。
1.1 对路基和路面的基本要求
3. 絮状结构(二级蜂窝结构) 粒径小于0.005mm的粘土颗粒,在水中悬浮并在 水中运动时,形成小链环状的土集粒下沉,这种小 链碰到另一小链环被吸引,形成链环的絮状结构。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1.4.2 大气温度及其对路基水温情况的影响
路基湿度水的来源; 大气温度的影响; 湿度和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 的水温情况。
.
1.4.3 路基干湿类型
划分:枯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来划分。
稠度:土的含水率与其液限之差与塑限和液限之
差的比值,即:
WC
= WL W IP
大类。
小客
车
整车
货车 客车 牵引式拖车 中客
车
牵引式半拖车
.
大客
1.6.2 汽车的轴型 我国设计规范中以100 kN作为设计规范轴重。通常, 整车型式的客、货车车轴分前轴和后轴。
车辆轮组和轴组类型
.
车辆类型分类 .
1.6.3 汽车对道路静态的压力 汽车对道路的作用可分为停驻形状和行驶形状。当汽 车处于停驻形状下,对路面的作用力为静态压力,主 要是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力p,它的大小受下述要 素的影响。 ①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i; ②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外形; ③轮载的大小。
.
主要内容
1.1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要求及影响要素 1.3公路自然区划 1.4路基水温情况及干湿类型 1.5路面构造与分类 1.6行车荷载
.
1.1 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 史前:步行道路、驮运道路、马车道路。 ➢ 古代:设立驿站,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 近代:路面多为泥结碎石或天然土路。 ➢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担任、结
• 式中WI ——路基顶面以下80 cm内,每10 cm。
.
➢ 新建公路
新建公路时,假设能确定路基临界高度值,那么可以此作 为判别规范,与路基设计高度作比较,由此确定路基干湿 类型,
《道路路基路面基础》课件
表面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1 目的
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结实度,减少水分和雨水的渗透,以及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2 方法
主要有修补、覆盖、加强纤维、洒布抗裂剂等方法,以及喷涂防腐、防水、耐候等保护 层。
路面减沉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1 原因
路面减沉是由于基层过于薄弱,荷载过大或 外环境因素导致路层松散疏松析裂等所致。
1 砂土路基
具有粒径较大、孔隙度较大、排水性能好的 优点,但稳定性较差。
2 黏土路基
强度较高,但具有耐久性和抗变形性差的特 点。其压实难度大,易塑性沉降。
路面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路面是指道路或公路构成的平面面层,通常分为路 基、路面及附属构筑物等部分。
作用
路面是道路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用于道路车 辆行驶的顺畅和保障行车安全。
通过路面监控系统对路面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修复和更换破损路面,保证路面的 使用寿命。
公路标志的作用和种类
• 提示性标志:一般用于交规的提示,如限速标志,禁止指定车种标志等。 • 警示性标志:用于戒备警告,如强制让道标志,急转弯标志等。 • 指示性标志:用于提供行车方向,如出口标志,进入高速公路标志等。
借道施工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在没有空闲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工地进行道路施工或绿化等工程时,在使用路面行驶的车辆 路前或侧方设置工地时使用的方法。
路面材料的种类
沥青类材料
由于其跟固化后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侯性、耐高温性和与石质骨料粘接力度大的特点,被 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
水泥类材料
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基层、裂缝填补和路面整修等工程中。
复合材料
路面往往由不同的材料组成,为了提高其质量和性能,可以采用两种或几种材料组合而成的 互补及协同的复合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 (Asphalt Pavement)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Rigid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Portland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梁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选修课程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2、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室内试验 确定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等;
—野外试验 确定交通参数、路面结构参数 等;
—结构综合设计 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3、本课程的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工程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 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机场道面Airport lane 分类 干线公路: 国家干线
省干线
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支线公路
分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Highway 公路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及街道
为联结政治、经济中心或工矿区、港口、 机场等地的公路
三级公路
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四级公路
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
适应的交通量 (年平均辆/天)
(折合为小客车) 四车道:25000~55000 六车道:45000~80000 八车道:60000~10万 (折合为小客车) 四车道:15000~30000 六车道:25000~55000
其它道路
◆ 2、道路分类
➢ 公路 是指按现行部颁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主 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市间、城乡间、乡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公共 道路。城市道路,农牧场、厂矿、林区、港区、油田等内部的生 产作业道路,军事基地内道路及游览点内部道路等均不属于公路。
➢ 城市道路 是指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 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其中,城市系指直辖市、市、镇及未设镇的 县城。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History)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第三节 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Factors)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Soil Categories)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ies) 第六节 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Moisture) 第七节 土基的受力特征及要求 (Mechanical) 第八节 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 (Deformation)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5000~15000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2000~6000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 < 2000 单车道: <400
路基工程部分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路面结构组成、行车荷载、 环境因素及材料的力学性质(Structure, Vehicle load, Environment, Materials, Factors)
块料路面、碎砾石路面、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路面
(Interlocking, Macadam, Stabilized pavement)
➢ 厂矿道路 是指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 林区道路 则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3、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等级
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及交通功能的 不同分为四类:
➢ 快速路:分向高速行驶、立体交叉、需控制出入,一
般具有四车道以上、设中央分隔带。
➢ 主干道: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以解决区间交
路面工程
公路路基 机场道基 公路路面 机场道面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一般路基设计( Design)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Stability Analysis) 路基防护与加固
(Protection and Consolidation)
挡土墙设计 (Retaining Wall)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Drainag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Contents)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学与土质学、水力学、交通工程基础等;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 1、道路的衍变
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
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 在中国,有“康衢”、“路”、 “驰道”、“驿道”等名称; 在欧洲,罗马道路非常发达, 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
◆ 1、道路的衍变
古罗马道路和结构
◆ 1、道路的衍变
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德国在1886
年由高特列希戴姆勒发明,我国在1902年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 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
通向柏林的A9公路(东德),使用时间超过50年, 图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 1、道路的衍变
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层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sway。
◆ 2、道路分类
通联系及对外交通为主的道路。
➢ 次干道:连接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干道。
➢ 支路:是次干道与街道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解决地区交通。
◆ 4、公路的技术等级
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含义
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 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 干线公路。
为联结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 矿区、港口、机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 行驶的公路。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History)
核心内容:
道路的演变与趋势 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等级 公路的技术等级 公路的行政等级 国家干线公路网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路基路面工程的组成内涵与构成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Rigid Pavement)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Portland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梁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选修课程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2、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室内试验 确定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等;
—野外试验 确定交通参数、路面结构参数 等;
—结构综合设计 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3、本课程的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工程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 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机场道面Airport lane 分类 干线公路: 国家干线
省干线
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支线公路
分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Highway 公路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及街道
为联结政治、经济中心或工矿区、港口、 机场等地的公路
三级公路
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四级公路
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
适应的交通量 (年平均辆/天)
(折合为小客车) 四车道:25000~55000 六车道:45000~80000 八车道:60000~10万 (折合为小客车) 四车道:15000~30000 六车道:25000~55000
其它道路
◆ 2、道路分类
➢ 公路 是指按现行部颁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主 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市间、城乡间、乡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公共 道路。城市道路,农牧场、厂矿、林区、港区、油田等内部的生 产作业道路,军事基地内道路及游览点内部道路等均不属于公路。
➢ 城市道路 是指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 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其中,城市系指直辖市、市、镇及未设镇的 县城。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History)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Characteristics) 第三节 路基路面稳定的影响因素 (Factors)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Soil Categories)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ies) 第六节 路基的水温状况与干湿类型(Moisture) 第七节 土基的受力特征及要求 (Mechanical) 第八节 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 (Deformation)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5000~15000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2000~6000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 < 2000 单车道: <400
路基工程部分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路面结构组成、行车荷载、 环境因素及材料的力学性质(Structure, Vehicle load, Environment, Materials, Factors)
块料路面、碎砾石路面、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路面
(Interlocking, Macadam, Stabilized pavement)
➢ 厂矿道路 是指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 林区道路 则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3、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等级
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及交通功能的 不同分为四类:
➢ 快速路:分向高速行驶、立体交叉、需控制出入,一
般具有四车道以上、设中央分隔带。
➢ 主干道: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以解决区间交
路面工程
公路路基 机场道基 公路路面 机场道面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一般路基设计( Design)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Stability Analysis) 路基防护与加固
(Protection and Consolidation)
挡土墙设计 (Retaining Wall)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Drainag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内容(Contents)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学与土质学、水力学、交通工程基础等;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 1、道路的衍变
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
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 在中国,有“康衢”、“路”、 “驰道”、“驿道”等名称; 在欧洲,罗马道路非常发达, 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
◆ 1、道路的衍变
古罗马道路和结构
◆ 1、道路的衍变
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德国在1886
年由高特列希戴姆勒发明,我国在1902年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 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
通向柏林的A9公路(东德),使用时间超过50年, 图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 1、道路的衍变
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层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sway。
◆ 2、道路分类
通联系及对外交通为主的道路。
➢ 次干道:连接主干道之间的辅助性干道。
➢ 支路:是次干道与街道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解决地区交通。
◆ 4、公路的技术等级
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含义
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 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 干线公路。
为联结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 矿区、港口、机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 行驶的公路。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History)
核心内容:
道路的演变与趋势 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等级 公路的技术等级 公路的行政等级 国家干线公路网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路基路面工程的组成内涵与构成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它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