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方丈-CO-成本要素会计
SAP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讲义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SAP 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目录SAP 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 (1)1.SPRO IMG 配置 (2)1.1.维护成本控制范围 (2)1.2.分配公司代码至成本控制范围 (2)1.3.激活CO组件和会计年度 (3)1.4.维护成本控制凭证的编号范围 (4)1.5.为成本业务事务组分配编号范围 (5)1.6.维护版本 (6)1.7.创建成本要素组 (6)1.8.创建初级成本要素 (7)1.9.创建成本中心组 (9)1.10.创建成本中心 (9)1.11.定义作业分配成本要素KA06 (11)1.12.创建作业类型组KLH1 (12)1.13.创建作业类型KL01 (13)2.业务过账 (15)1.14.创建费用过账凭证,完成CO凭证记账。
F-02 (15)1.15.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KB11N (16)1.16.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显示KB13N (17)1.17.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冲销KB14N (18)1.18.查询成本中心实际报表S_ALR_87013611 (19)1.19.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输入作业类型计划数量 (20)1.20.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输入作业类型计划价值 (21)1.21.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计划价格计算 (23)1.22.查询成本中心计划报表S_ALR_87013611 (24)1.23.创建次级成本要素-分摊成本要素KA06 (25)1.24.创建成本分摊循环KSU1 (26)1.25.执行分摊循环KSU5 (29)1.26.查询成本分摊报表S_ALR_87013611 (30)1.SPRO IMG 配置1.1. 维护成本控制范围1.1.1.IMG路径:控制-一般控制-组织结构-维护成本控制范围输入“控制范围编码”、“控制范围名称”、“跨公司成本核算”、“货币类型”、“科目表”、“会计年度变式”等信息,其中,“科目表”和“会计年度变式”必须与公司代码FI配置中的主帐套0L配置一致。
SAP方丈-PS与COIO结算错误和应对
现象:结算到会计科目时提示需成本对象,但实际在结算规则中已维护了成本中心/订单或获利分析段等成本对象,如下图:内部订单结转到会计科目提示要求成本会计分配,查看结算规则发现已维护了成本中心做成本对象,但结算时系统未抓取到该成本中心。
解决方法:(1).KA02为结算成本要素的主数据定义一默认成本对象,由于成本要素对应的损益科目是跨公司代码对同一成本控制范围的所有公司代码有效,假设ABC 3家公司的类似科研内部订单都结算到同一科研费用科目,如果A公司结算出现上述错误,则设置A公司的科研结算成本中心X做该成本要素的成本对象,则可能BC公司也将结算到A公司的科研成本中心X,这会引起问题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在主数据中设置默认成本对象,并且,待出结算完毕,需要立即将成本中心X从成本要素主数据中撤掉。
缺点:一个控制范围的一个结算成本要素在此只能设置一个成本对象,非常不灵活。
优点:无需传输,大多数公司是严格控制传输流程的,可在生产系统临时处理紧急问题,注OKB9是需要传输的,除非在tvdir表中修改配置视图V_TKA3A的属性(2).在OKB9中为结算成本要素/会计科目定义默认成本对象, 由于可使用公司代码,则可分别为同一科研费用科目在公司代码ABC分别设置对应的成本中心XYZ,互不影响。
结算成本要素获取成本对象优先顺序很显然是:OKB9(公司代码级)>KA02(控制范围级)。
缺点:一个公司代码的一个结算成本要素在此只能设置一个成本对象,不很灵活。
(3).不选择成本要素作为结算接收方而使用成本中心做结算方,但结算成本要素选择相关费用科目比如科研费用4200290000,在各公司比如ABC公司的内部订单分别输入各自结转成本中心,如下图,虽然是结算到成本中心,但使用结算科目。
缺点:一个公司代码的各个结算成本中心只能使用同一结算成本要素,不很灵活。
SAP似乎并且不让结算能随意对应成本对象和任意会计科目,应该有一定道理,并且专用的结算成本要素通常很少,并且通常对应到特定成本对象,最好的方法就是OKB9对应。
SAP案例教程CO成本会计前台操作
SAP案例教程CO成本会计前台操作目录创建成本要素组在标准层次创建成本中心创建成本中心组创建分配循环标准成本估算(单个产品)标记和释放产品标准成本(单个产品)成本月结操作工单相关操作查询在制工单(部分交货)技术性关闭在制工单显示单个工单成本显示直接生产成本中心报表显示间接生产成本中心报表运行分配循环成本中心差异计算成本中心的分割实际作业价格计算工单实际作业成本重估显示工单成本维护在制品结算期间在制品计算差异计算工单结算创建成本要素组案例间接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实际制造费用在总账录入,保存后同时以成本要素的形式传递到成本模块,这些成本要素期末余额要转到直接生产成本中心,才能通过作业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本案例制造费用相关成本要素如下所示,在SAP设置成本要素组CE_OVH。
组成本要素CE_OVH 制造费用-薪酬福利制造费用-材料消耗制造费用-折旧费事务码:KAH1路径:会计核算 -> 控制 -> 成本要素会计 -> 主数据 -> 成本要素组 -> KAH1 - 创建输入成本要素组编码,回车,进入下一界面,输入成本要素组名称,点插入成本要素,进入下一界面,输入需要的制造费用成本要素,保存。
后面会用到此处创建的组CE_OVH。
在标准层次创建成本中心事务码:OKEON路径:会计核算 -> 控制 -> 成本中心会计 -> 主数据 -> 标准层次 -> OKEON - 更改选中要加入成本中心的组,点创建成本中心按钮,进入下一界面输入成本中心编码、分析时间、名称,成本中心类型管理成本中心L,生产成本中心F,点“组织结构”页进入下一界面输入成本中心所属公司代码,所属利润中心。
点“标识符”页,进入下一界面一般成本中心默认即可,基本生产成本中心勾选“记录数量”框,点保存。
创建成本中心组案例各个间接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实际制造费用在总账录入,同时会录入发生成本中心,保存后以成本要素的形式传递到成本模块,这些间接生产成本中心期末余额要转到直接生产成本中心,才能通过作业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SAP_CO成本计算流程详解
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中co的用法
sap中co的用法在SAP ERP系统中,"CO" 通常指的是"Controlling"(控制)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企业内部的成本、利润和其他财务信息。
以下是SAP CO 模块中一些常见的功能和用法:1. 成本中心会计(CCA - Cost Center Accounting):-用于跟踪和管理企业内部的成本和费用。
-可以创建成本中心,将成本和费用分配给这些成本中心,并通过报表查看成本中心的相关信息。
2. 利润中心会计(PCA - Profit Center Accounting):-用于跟踪和管理企业内部的利润中心。
-可以创建利润中心,通过报表查看利润中心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内部利润分配。
3. 内部订单(IO - Internal Orders):-用于暂时性的项目、活动或任务,不同于长期的投资项目。
-可以通过内部订单追踪和控制特定的成本,例如研发项目或特殊活动。
4. 产品成本核算(CO-PC - Product Cost Controlling):-用于跟踪和管理产品的成本。
-包括作业成本、过程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5. 成本元素会计(CO-CEL - Cost Element Accounting):-用于管理和控制成本元素,包括原始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
-与总账模块集成,确保成本与总账的一致性。
6. 成本计划(CO-PA - Profitability Analysis):-用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利润和成本。
-帮助企业了解各个产品线、客户和业务部门的盈利状况。
7. 报表和分析工具:- SAP CO 提供了多种报表和分析工具,用于查看和分析成本、利润和其他财务信息。
-通过报表和查询,用户可以获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详细信息。
在SAP CO 模块中,这些功能通常是相互关联的,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财务和管理控制。
具体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因组织的具体需求而有所不同,通常需要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配置和定制。
联翔SAP培训-CO成本会计
联翔SAP培训-CO成本会计1. 引言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成本会计是企业对成本进行分析、核算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在SAP系统中,CO模块(管理会计模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成本会计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联翔公司关于SAP CO成本会计的培训内容,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SAP系统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 CO成本会计概述2.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会计是企业内部的一种会计管理方法,主要聚焦于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通过成本会计,企业可以了解不同部门的成本分布情况、成本构成以及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2.2 SAP CO模块简介SAP CO模块是SAP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成本会计解决方案。
它集成了各个部门和业务过程,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操作。
SAP CO模块包括多个子模块,其中CO-OM(成本收益分析)、CO-PC(产品成本控制)、CO-PA(利润中心会计)和CO-PCA(利润中心会计)等子模块与CO成本会计密切相关。
3. 联翔SAP CO培训课程为了提高员工对SAP CO成本会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联翔公司特别开设了CO成本会计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员工了解SAP CO模块的核心功能和操作流程,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公司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中。
3.1 课程目标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如下:•理解SAP CO模块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掌握成本要素核算和成本中心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相关操作;•学会使用SAP CO模块的报表和分析工具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根据公司的需求进行CO模块定制和配置。
3.2 培训内容3.2.1 CO模块概述•SAP CO模块的功能和特点•CO模块与其他SAP模块的关系•CO模块的组织结构和数据流程3.2.2 成本要素核算•成本要素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要素核算的方法和步骤•成本要素核算的配置和应用3.2.3 成本中心管理•成本中心的定义和分类•成本中心的创建和维护•成本中心的分配和分配周期•成本中心的计划和实际比较3.2.4 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成本计划的编制和定制•成本控制的方法和实现•成本控制的报表和分析3.2.5 CO模块的报表和分析工具•CO模块的报表和分析工具的基本特点•CO-PA报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CO-PC报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CO-OM报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景3.3 培训方法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使员工更加深入地理解CO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
SAPCO中成本核算详细配置操作过程
SAPCO中成本核算详细配置操作过程1. 配置成本元素(Cost Elements)成本元素是用于记录和跟踪成本的基本单位。
它们可以是费用、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等。
在SAPCO中,配置成本元素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Cost Element Accounting -> Master Data -> Cost Elements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元素。
-输入成本元素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元素。
2. 配置成本中心(Cost Centers)成本中心是组织或部门的一个单独单位,用于跟踪和管理成本。
在SAPCO中,配置成本中心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Cost Center Accounting -> Master Data -> Cost Centers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中心。
-输入成本中心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中心。
3. 配置成本对象(Internal Orders)成本对象是用于跟踪和控制一些特定项目或任务的成本的对象。
在SAPCO中,配置成本对象需要执行如下步骤:- 进入SAP Easy Access菜单,选择“Controlling -> Internal Orders -> Master Data -> Order -> Individual Processing”。
-创建或修改成本对象。
-输入成本对象的编号、描述和其他相关信息。
-确认并保存成本对象。
4.配置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关联在SAPCO中,成本中心可以与内部订单相关联,以便在成本核算时进行更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原创]SAP方丈-CO第二夜
[原创]SAP方丈-CO第二夜[原创]SAP方丈-CO第二夜-成本中心会计1.成本会计概念1.1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业内的最小职责单位,是每一笔费用的具体接收者。
创建成本中心主数据时必须将每个成本中心分配给标准层次结构的某个节点,标准层次结构反映了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成本中心与成本中心组、成本中心组与成本中心组之间的关系。
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本中心组,当然除了标准层次结构中的成本中心组之外,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在标准层次之外自己定义需要的成本中心组。
举个例子:由于成本中心的考核重点在于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基本上都是把每个职能部门作为成本中心。
比如财务、行政、人事、安全等部门都可以作为成本中心管理。
当然,生产车间是不是成本中心?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如果按成本核算的划分,我们有可以分为生产性成本中心和非生产性成本中心,也就是我们在定义成本中心类别的时候所要用到的(成本中心类别参照成本中心配置章节)。
注意,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余额为零,因为期末应该全部结转到产品成本。
q 思考:如果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有余额该如何处理?生产性成本中心期末可能会出现成本中心吸收过量或吸收不足(还记得怎么查询吧),老方建议一次性转入销售成本。
不知道哪位大虾还有更好的办法。
1.2作业类型作业类型代表由成本中心生产输出的一些形式。
作业类型的通用例子包括劳动小时数或机器时间的分钟数。
作业类型用于根据所进行的作业单位数从发送方成本中心向另一CO对象(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生产订单等等)分配成本。
单元价格用于评估作业数量。
作业类型分配的优点是将数量和价值流组和在一起。
所要求的作业数量在工艺流程中指定,这给产品成本计划中和成本对象上提供了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
作业类型代表了部门之间提供的一类服务或作业。
如IT服务,修路作业都可以定义为作业类型,其主数据如下:图1-1 作业类型1.3作业价格定义成本中心提供服务和执行功能的性质, 用来把成本分配到其他的成本中心。
SAP CO成本计算流程详解
SAP CO成本计算流程详解sap-co成本计算流程详解sap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排序产品成本的方法存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用,很多公司使用,我们也以此为基准表明sap产品排序的流程。
一、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就是月底一次性排序,但sap提供更多在工单创建时就可以排序出来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方式,比如说发料,报工时等,成本可以立即扣除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做simultaneouscosting.2.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grofmocdeliverycostofmo二、成本计算流程1.productcost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做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考2.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issuetoproduction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可以产生如下凭证:dr:物料消耗科目(p&l)cr:存货(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primarycostelement,发料会产生co 文件,如下所示:dr:物料消耗科目-工单(工单做为成本分配对象truecostassignment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entry).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activityconfirmation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costcenter)可以向工单提供更多作业,比如说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讲义.1.doc
SAP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讲义.1SAP 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目录SAP CO成本要素会计CEL与成本中心会计CCA配置与实务操作Guide (1)1.SPRO IMG 配置(2)1.1.维护成本控制范围(2)1.2.分配公司代码至成本控制范围(2)1.3.激活CO组件和会计年度(3)1.4.维护成本控制凭证的编号范围(4)1.5.为成本业务事务组分配编号范围(5)1.6.维护版本(6)1.7.创建成本要素组(6)1.8.创建初级成本要素(7)1.9.创建成本中心组(9)1.10.创建成本中心(9)1.11.定义作业分配成本要素KA06 (11)1.12.创建作业类型组KLH1 (12)1.13.创建作业类型KL01 (13)2.业务过账(15)1.14.创建费用过账凭证,完成CO凭证记账。
F-02 (15) 1.15.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KB11N (16)1.16.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显示KB13N (17) 1.17.成本要素重过账与成本中心重过帐冲销KB14N (18) 1.18.查询成本中心实际报表S_ALR_87013611 (19)1.19.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输入作业类型计划数量(20) 1.20.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输入作业类型计划价值(21) 1.21.成本中心作业类型计划—计划价格计算(23)1.22.查询成本中心计划报表S_ALR_87013611 (24)1.23.创建次级成本要素-分摊成本要素KA06 (25)1.24.创建成本分摊循环KSU1 (26)1.25.执行分摊循环KSU5 (29)1.26.查询成本分摊报表S_ALR_87013611 (30)1.SPRO IMG 配置1.1. 维护成本控制范围1.1.1.IMG路径:控制-一般控制-组织结构-维护成本控制范围输入“控制范围编码”、“控制范围名称”、“跨公司成本核算”、“货币类型”、“科目表”、“会计年度变式”等信息,其中,“科目表”和“会计年度变式”必须与公司代码FI配置中的主帐套0L配置一致。
SAP系统财务成本CO名词解释
SAP系统名词解释成本会计(CO)1.成本要素类似于FI中的科目,分为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A:对产生于CO之外的费用进行分类B:首先必须是FI中的科目次级成本要素A:体现CO内的费用流动B:与FI的费用科目没有关联C:原始成本费用的分摊及内部作业交换所运用的成本要素2. 成本中心公司内部的对费用负责的组织级别;在成本中心组或成本中心标准架构中,成本中心只能分配在架构中的最低的节点3. 作业类型成本中心的生产性产出(例如人工工时、机器时间和设备启动),根据成本分摊标准,对在生产类成本中心产生的作业进行分类。
这些作业的价格都是以生产类成本中心的内部作业量为基础,按作业价值来确定的。
4. 统计关键指标数字性度量标准(如员工人数、面积数等)5. 内部订单在SAP中,内部订单是用来对某公司内某作业或任务的成本进行计划、归集、监控和分摊的工具;分类统计型内部订单和非统计型内部订单。
A:统计型内部订单,依附于实际记账的成本中心,只起到统计作用;B:非统计型内部订单,类似于成本中心,是一个成本接收对象,在记账时起到实际记账的作用,在月末要进行结算,即此内部订单的最终余额为零。
6. 控制范围控制范围是用来定义公司的管理会计操作的组织单元,侧重于对费用和利润进行分析;在公司代码和控制范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一般地,在公司代码和控制范围之间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控制范围在考虑跨公司成本分配时也可以包括几个公司代码。
7.功能范围费用的分类,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等。
8.成本中心计划费用计划和预算是财务部门进行主要的管理工作。
在成本中心会计中用户可以对成本中心的费用、作业、分摊或消耗数量进行计划。
9.费用归集与分摊A:在成本中心会计中,从财务和后勤各功能模块收集与费用有关的数据,可以利用CCA中的工具在成本中心之间进行费用分摊,使得归集在每个成本中心的费用更合理,从而能对成本中心业绩进行更公允的考察;B:所介绍的分摊功能适用于对费用进行计划和实际费用的分摊;10.产品成本构成A:物料成本物料成本计算方法:数量*物料价格数量由在PP定义的BOM确定,物料的单价由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确定。
SAP-FICO面试题3
CO第一夜-成本要素会计1.成本要素会计概念1.1初级成本要素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1.2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
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思考:SAP系统应用了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人说这是一个创新,但是到到底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于我们探讨,实际上很难有人解释清楚到底这是什么东西。
我到是觉得它更想是一个中转科目,比如说费用-中转,这样讲可能更符合国情。
如下例所示,有没有看懂?1、DR:成本CR:费用-中转2、DR:费用-中转CR:资金1.4成本控制范围用于在企业范围内成本核算信息的统一规划和控制。
在SAP系统提供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可以方便地对其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信息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一计划、记录和任意分组统计。
1.5功能范围是针对各个成本对象中的相应费用科目进行属性归类。
2.后台配置CEA(成本要素会计)的后台配置比较简单,其作为主数据的范畴在成本会计(CCA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成本要素可以手工创建也可以自动创建。
如图图1【1】automatic creation Cost elements: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建立成本要素,通过建立一个BATCH的方式可以批量的建立成本要素。
当然也可以手工建立。
这个我们实际可以在T-code:SM35看到建立好的BATCH。
图1【2】建立成本要素:和前台的实际上是一样的T-CODE:KA01,不知道为什么系统把这个也作为后台的一个配置。
图1【3】定义成本要素组:成本要素组实际上是成本要素的集合,我们在做配置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成本要素组。
例如,在结算配置里面可以应用成本要素组,如果有增减成本要素,只需要改成本要素组即可,而不用更改结算参数配置。
SAP成本要素会计和成本中心会计知识点汇总
成本要素&成本中心Balance sheet accounts资产负债表科目Adjustment Accounts调整科目Ine Statement Accounts损益科目Fixed asset固定资产Primary Cost Elements初级成本要素Secondary Cost Elements次级成本要素(补充:开启物料帐OMSY)1.CO与FI如何关联在一起得?答:由简图可以瞧出,CO与FI就是通过初级成本要素与与损益表科目之间得对应而关联在一起得。
2.成本要素会计得职能就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1)成本要素会计相当于成本核算得骨骼搭建,只有恰当创建成本要素才能进行后续产品成本核算,以及在成本中心会计与利润中心会计中进行成本分析。
2)包含初级成本要素与次级成本要素:a)初级成本要素,就是CO与FI得桥梁,就是两个模块实现集成得基础b)次级成本要素,CO模块专用,其功能相当于FI得会计科目3.CO模块就是内部管理会计,用于出具报表、提供相关信息给企业得决策层与管理层4.初级成本要素绝大部分就是损益类科目转换而来得,少数情况也会对应资产负债表(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也可以创建为触及成本要素,OKA7创建固定资产成本要素,资产类别90)5.成本要素类别6.次级成本要素反映得就是内部费用(成本流)、作业类型与内部订单(科目表不显示次级成本要素)(次级成本要素不具有可追溯性,全部根据要求进行定制新建)7.成本中心会计得准备:1)OX06定义成本控制范围2)OX19把公司代码分配给成本控制范围3)OKKP在CO模块维护成本控制范围,并激活成本控制范围组件(如果OKKP里面得成本中心标准层次没有维护,创建成本中心得时候会出现报错)2.KANK维护成本控制范围得编号范围:复制现有数据即可单个维护初级成本要素(有两种方法)1.方法一:KA01创建初级成本要素(KA02更改、KA03显示、KA05显示更改、KA04删除、KA06创建次级成本要素。
SAP系统CO模块成本要素的理解与应用
LiberalArtsGuidance2016年11月(总第249期)文理导航No.11,2016SerialNo.249SAP系统CO模块成本要素的理解与应用陈花兰(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60)【摘要】包括利润及成本中心、产品成本、项目会计、获利分析等功能,成本要素是CO的一个组件之一,分为初级和次级两种成本要素,它们靠分配或分摊实现功能。
SAP系统的CO模块常见的成本对象有成本中心、获利能力段、内部订单等。
【关键词】SAP;CO;成本要素引言成本要素是SAP 系统CO 模块的一个组件,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与成本对象搭配起来后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
1.成本要素会计概念1.1初级成本要素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用于输入源自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
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
1.2次级成本要素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
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 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 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1.3分配与分摊分配与分摊对于成本要素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并且这功能就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一样,一月只能执行一次。
分配与初级成本要素相关,分摊与次级成本要素相关,这两个功能同样都可用到计划(预算)与实际发生额中。
如可创建一个循环,将某成本中心(一个或多个)的初级成本要素(一个或多个),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一个或多个),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初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同样的,也可创建一个分摊循环,反映次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分配与分摊的区别在于,分配是将某一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分给另一成本心,被分配的初级成本要素会与被分配的成本中心的相同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并反映;而分摊则是将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到另一成本中心,与被分摊的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同反映,这样有利于区分本成本中心发生的费用与分摊过来的费用。
SAP_CO成本计算流程详解
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成本要素会计和成本中心会计知识点汇总
成本要素&成本中心Balance sheet accounts资产负债表科目 Adjustment Accounts调整科目Income Statement Accounts损益科目 Fixed asset固定资产Primary Cost Elements初级成本要素 Secondary Cost Elements次级成本要素(补充:开启物料帐OMSY)1.CO和FI如何关联在一起的?答:由简图可以看出,CO与FI是通过初级成本要素和与损益表科目之间的对应而关联在一起的。
2.成本要素会计的职能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1)成本要素会计相当于成本核算的骨骼搭建,只有恰当创建成本要素才能进行后续产品成本核算,以及在成本中心会计和利润中心会计中进行成本分析。
2)包含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a)初级成本要素,是CO和FI的桥梁,是两个模块实现集成的基础b)次级成本要素,CO模块专用,其功能相当于FI的会计科目3.CO模块是内部管理会计,用于出具报表、提供相关信息给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4.初级成本要素绝大部分是损益类科目转换而来的,少数情况也会对应资产负债表(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也可以创建为触及成本要素,OKA7创建固定资产成本要素,资产类别90)5.成本要素类别6.次级成本要素反映的是内部费用(成本流)、作业类型和内部订单(科目表不显示次级成本要素)(次级成本要素不具有可追溯性,全部根据要求进行定制新建)7.成本中心会计的准备:1)OX06定义成本控制范围2)OX19把公司代码分配给成本控制范围3)OKKP在CO模块维护成本控制范围,并激活成本控制范围组件(如果OKKP里面的成本中心标准层次没有维护,创建成本中心的时候会出现报错)2.KANK维护成本控制范围的编号范围:复制现有数据即可单个维护初级成本要素(有两种方法)1.方法一:KA01创建初级成本要素(KA02更改、KA03显示、KA05显示更改、KA04删除、KA06创建次级成本要素。
SAP方丈-CO-成本要素会计
CO第一夜-成本要素会计1.成本要素会计概念1.1初级成本要素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1.2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
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思考:SAP系统应用了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人说这是一个创新,但是到到底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于我们探讨,实际上很难有人解释清楚到底这是什么东西。
我到是觉得它更想是一个中转科目,比如说费用-中转,这样讲可能更符合国情。
如下例所示,有没有看懂?1、DR:成本CR:费用-中转2、DR:费用-中转CR:资金1.3分配与分摊分配与分摊对于成本要素的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并且这功能就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一样,一月只能执行一次。
分配的功能是与初级成本要素相关的,分摊的功能是与次级成本要素的功能相关的。
这两个功能同样都可用到计划(预算)与实际发生额中。
如可创建一个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初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同样的,也可创建一个分摊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次级成本要素,然后再将其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次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分配与分摊的区别在于,分配是将某一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分给另一成本心,被分配的初级成本要素会与被分配的成本中心的相同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并反映,而分摊则是将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到另一成本中心,与被分摊的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同反映,这样有利于区分本成本中心的发生的费用与分摊过来的费用的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第一夜-成本要素会计
1.成本要素会计概念
1.1初级成本要素
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帐损益类帐户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帐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
1.2次级成本要素
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
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过帐,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
思考:SAP系统应用了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人说这是一个创新,但是到到底是不是这样还有待于我们探讨,实际上很难有人解释清楚到底这是什么东西。
我到是觉得它更想是一个中转科目,比如说费用-中转,这样讲可能更符合国情。
如下例所示,有没有看懂?
1、DR:成本CR:费用-中转
2、DR:费用-中转CR:资金
1.3分配与分摊
分配与分摊对于成本要素的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并且这功能就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一样,一月只能执行一次。
分配的功能是与初级成本要素相关的,分摊的功能是与次级成本要素的功能相关的。
这两个功能同样都可用到计划(预算)与实际发生额中。
如可创建一个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初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同样的,也可创建一个分摊循环,将某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的初级成本要素(可超过一个以上)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次级成本要素,然后再将其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其他成本中心(可超过一个以上),当然也将这循环分为几个段,各段间相应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这样每月末执行时,就可以很好地反映次级成本要素的流向情况。
分配与分摊的区别在于,分配是将某一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分给另一成本心,被分配的初级成本要素会与被分配的成本中心的相同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并反映,而分摊则是将次级成本要素分摊到另一成本中心,与被分摊的成本中心的初级成本要素一同反映,这样有利于区分本成本中心的发生的费用与分摊过来的费用的界限。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利润中心下的成本中心的分配或分摊,并不影响该利润中心的利润额,但跨利润中心进行分配或分摊,则影响了不同利润中心的利润额,两种方法产生(分配或分摊的规则相同时)的影响一致。
简单点讲A打包发B是分摊,A不打包到B是分配,举例,如果IT中心的所有费用打包出来就是分摊,如果只是网络费用就是分配,不知道这样讲大家能不能懂?
1.4成本控制范围
用于在企业范围内成本核算信息的统一规划和控制。
在SAP系统提供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可以方便地对其责任中心的成本核算信息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一计划、记录和任意分组统计。
1.5功能范围
是针对各个成本对象中的相应费用科目进行属性归类。
2.后台配置
CEA(成本要素会计)的后台配置比较简单,其作为主数据的范畴在成本会计(CCA 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中成本要素可以手工创建也可以自动创建。
如图
图1【1】automatic creation Cost elements:可以通过系统自动建立成本要素,通过建立一个BATCH的方式可以批量的建立成本要素。
当然也可以手工建立。
这个我们实际可以在T-code:SM35看到建立好的BATCH。
图1【2】建立成本要素:和前台的实际上是一样的T-CODE:KA01,不知道为什么系统把这个也作为后台的一个配置。
图1【3】定义成本要素组:成本要素组实际上是成本要素的集合,我们在做配置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成本要素组。
例如,在结算配置里面可以应用成本要素组,如果有增减成本要素,只需要改成本要素组即可,而不用更改结算参数配置。
切记,后台配置尽量使用成本要素组。
图1【4】成本要素类别:如表所示
T-code:OBMSG/OBA5
通过修改消息可以把资产负债类科目建立为成本要素,消息号码为KI098.靠~~~~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说,真是累死老方了。
哎~谁让现在咱要给大家做普及教程呢。
3.成本要素应用
3.1初级成本要素
(1)对从CO之外过来的费用进行分类
(2)前提:首先必须是FI中的损益费用,如图2.感觉初级成本要素除了对应损益科目外也没见过再怎么搞的了,注意,损益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等),到底有的科目要不要建立成本要素,那就要看企业的需要了。
(3)利用功能范围的成本要素:功能范围是针对各个成本对象中的相应费用科目进行属性归类。
当费用很多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成本要素+功能范围的方式,这个以后我们也会详细解释。
3.2次级成本要素
SAP的科目由此分为资产负债类科目,损益类科目,需要成本要素的一定是损益类科目,但是损益类科目不一定需要成本要素,为了区分不同成本对象(如订单、成本中心、销售订单、物料等)的成本就需要成本要素,这样过帐的时候会指向对应的成本对象,一般可以OKB9预设成本对象.如果不设成本要素,对应损益科目接收的费用直接过帐到利润中心,所谓损就是成本费用,益就是收入,当然如果按单生产需要收入区分不同订单的收入,那么收入科目同样需要成本要素。
这些所说的跟科目直接关联的都是初级成本要素(通过科目号码创建成本要素)。
次级成本要素也就是为了方便归集相应的初级成本要素,通过分割跟初级成本要素相连只在CO层面过帐的成本要素,所以次级成本要素的借贷只能是成本对象之间进行,而初级成本要素不一样,可以通过资产类科目过帐到损益类科目时产生并指派到成本对象,也可以从成本对象转到另外的成本对象(KB11N要求初级成本要素)。
这些都是成本流的体现,如订单确认通过作业类型和次级成本要素的关联从成本中心过帐到订单(订单任务清单工序工作中心对应成本中心),同时次级成本要素是方便记帐,例如机器、厂房等的折旧费你不可能每张订单进行相应的折旧,而是每个月折旧到成本中心,再按占用工作中心工时比率分摊这些费用,由于每个月的订单数量都是很难固定的,当然折旧费只是实际过帐到成本中心的一部分费用,所以实际发生的费用也是不会固定的,所以通过预先KP26的作业单价从成本中心过帐到订单跟成本中心实际接收的费用要相等比登天还难,所以需要用到作业价格重估MFN1/CON2,而我们不可能按每种初级成本要素建立对应的作业类型(当然SAP已经想到了防止有人可能真的那么做,所以已经写代码不允许作业类型和初级成本要素直接关联一起),否则报工不知道要费多少头牛,所以这样就需要用到次级成本要素,这样从成本中心过帐到订单的是次级成本要素,而成本中心实际接收的费用是初级成本要素,要将这些费用成本做为订单成本,实际上成本中心只是成本转移的作用(这和美国老想通过战争转嫁中国中心是两回事,大家别混为一谈啊),吃进去的是初级成本要素,拉出来的是次级成本要素,而吃什么样的初级成本要素拉出对应的哪些次级成本要素,接收的成本要素将少量几个次级成本要素替代N多的初级成本要素(如果不用管那么多就像不管吃什么东西拉出来的都是屎,那样就搞一个作业类型得了,对PP报工来说就方便多了,但是这就不叫ERP了),这就需要用到作业分割OKES将初级成本要素对应到作业类型,而作业类型主文件上就对应由次级成本要素(当然需要将分割结构指派到成本中心OKEW),这就将次级成本要素和初级成本要素范围(成本要素组)对应起来。
订单确认的时候工时是实际作业数量,当时的取价是KP26维护的计划价格,其实这就是预先支付一样,最后多还少补(实际作业价格重估算)这就取KBK6的单价,KSS2执行分割得到作业类型对应初级成本要素范围在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实际累计金额,KSII根据分割金额处以该成本中心对应作业类型的当期实际发生的小时数得到单价并更新KBK6里的单价。
这样成本中心实际发生的初级成本要素费用跟过帐到订单的次级成本要素费用对应起关系,实际作业价格重新估算的时候差异(分正差异和负差异,负的方向相反)将过帐到订单。
哎~~~没想到讲这个简单的东西搞了这么多了。
老方也累了,念经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