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简易版
输注药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2c87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4.png)
一、总则为加强输注药品的安全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药品采购管理(1)输注药品的采购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执行。
(2)采购的输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具备合法的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企业资质。
(3)采购过程中,应与供货单位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药品质量责任。
2. 药品验收管理(1)输注药品入库前,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要求。
(2)验收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包装完好情况等。
(3)验收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入库,并报告上级部门。
3. 药品储存管理(1)输注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2)储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温度和湿度符合药品储存要求。
(3)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特殊药品应按照规定存放。
4. 药品调配管理(1)输注药品调配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学技术人员负责。
(2)调配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药品安全。
(3)调配好的输注药品应立即使用,如需储存,应在规定条件下储存,并注明有效期。
5. 药品使用管理(1)输注药品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或护士负责。
(2)使用前,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确保无误。
(3)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上级部门。
6. 药品质量监控(1)定期对输注药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性状、含量等。
(2)对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部门。
(3)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收集、分析、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三、责任与奖惩1.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输注药品的安全质量管理负总责。
2. 药学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c1a3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b.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医院输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档制定了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输注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输注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3. 输注药品管理的基本要求3.1 药品购进1.采购部门要根据本院采购程序和药品计划,通过正规的医药供应公司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输注药品。
2.药品采购询价和采购合同应当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用途、生产企业等信息。
3.药品采购收货时应当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对于存在品质问题的药品,采购部门应及时予以退货,并向供应商提出申请赔偿的要求。
3.2 药品存储1.输注药品应当存放在特定的药品存储室内,存放环境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要求,并接受定期检查。
2.存储时应当按照编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分类标识,并建立药品进出库台账,进行确切的追溯和监控。
3.输注药品应当防潮防晒,避免受到日光直射、高温高湿等有害因素的污染和影响。
3.3 药品配制1.对于需要配制的输注药品,应当在专门的配制室内完成,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配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药品配制人员应当持有合格的执业资格证书,并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配制药品的容器和器械应当经过特殊处理和严格清洗消毒。
3.4 药品管理1.药品管理应当建立药品编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量、使用频次、责任人员等信息,并定期进行药品检查和清点。
2.输注药品参数应当符合医院制定的药品标准用法和临床使用指南,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3.药品管理应当建立药品使用记录和药品品质监管档案。
如发现输注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院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4. 人员培训与管理1.为了保障易产生问题的药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并定期进行现场演练和复习。
2.培训的内务人员主要包括:采购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药剂师以及输液室护士等。
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a5ef8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8.png)
一、总则1. 为加强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涉及输注药物的科室和人员。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医院设立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输注药物安全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各科室设立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输注药物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
三、输注药物安全管理要求1. 输注药物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进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验收、储存、配发、使用等环节的规范操作。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发生。
4. 严格执行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定期对输注药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输注药物质量合格。
6. 加强输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四、输注药物使用管理1. 医师开具输注药物处方时,应详细记录患者信息、用药目的、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
2. 药师审核处方,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3. 药房工作人员按照处方调配输注药物,并核对患者信息、药物名称、规格、批号等。
4. 使用输注药物前,护士应核对患者信息、药物信息、药物外观、有效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5. 输注药物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五、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 输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师。
2. 医师应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3.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输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六、奖惩与监督1. 对在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科室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停职检查等处理。
3. 加强对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静脉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c765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a.png)
一、目的为加强我院静脉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静脉输注药物治疗的医护人员、药剂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管理原则1.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储存、配发、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
3. 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和报告。
4.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四、具体措施1. 药品采购(1)严格按照国家药品采购规定,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供应商。
(2)药品采购前,需对药品的合法性、质量、价格等进行严格审查。
(3)药品采购后,及时进行入库验收,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储存(1)药品应按类别、规格、有效期等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明显的标识。
(2)储存药品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鼠、防虫。
(3)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条件,确保药品质量。
3. 药品配发(1)配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药品知识。
(2)配药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
(3)配药后,将药品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剂量、配药时间等信息。
4. 药品使用(1)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静脉输注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等。
(2)根据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剂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速度。
(3)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输注完毕后,妥善处理输液器和注射针,避免交叉感染。
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静脉输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2)药剂部门定期收集、整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3)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五、责任与考核1. 医护人员、药剂人员及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患者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c7f3d5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4.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确保输注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连续发展,特订立本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负责机构和职责第一条负责机构企业设立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构成。
第二条职责1.负责订立、修订和贯彻落实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2.组织开展员工的输注药品安全培训,并进行及时更新;3.监督药品采购、储存、配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4.定期组织输注药品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5.协调处理输注药品质量事故和安全事件;6.乐观宣传、推广输注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第三章输注药品采购管理第三条选择供应商1.企业采购部门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质量管理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2.供应商需要供应相关药品质量证明、生产许可证等合法资质,并接受企业的审核;3.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药品质量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第四条药品验收1.企业采购部门负责对所采购的输注药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2.输注药品的外包装应完好无损,内部包装应密封,无明显异味或异常情况;3.对药品的包装、标志、标签等进行认真核对,确保与采购订单全都。
第五条药品存储和配送1.企业应建立适当的药品存储区域,保证存储环境符合要求;2.输注药品应依照不同种类、性质分类分别存放,避开交叉污染;3.药品存储区域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干燥、通风良好;4.药品的配送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药品的正确送达,并记录配送情况。
第六条废弃药品处理1.废弃药品应特地设立收集容器,并明确标识,防止误用;2.废弃药品应及时进行分类、封存,并交由特地机构处理。
第四章输注药品使用管理第七条输注药品准备1.输注药品准备应在特地的准备间进行,准备过程中应穿着规定的防护设备;2.输注药品的准备人员应熟识药品的种类、用途和规格,确保准备工作的准确性;3.输注药品准备时应依照标准操作程序,遵从无菌操作规范。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cc7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8.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药品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有《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与药品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药品采购管理2.1 采购计划编制药品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供应。
2.2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采购部门应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监督,确保其具备符合规定的资质和能力。
2.3 采购合同管理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药品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对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合同的履行。
2.4 药品验收管理药品验收由采购部门负责,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规进行,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第三章药品贮存管理3.1 贮存场所设施要求药品贮存场所应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有防潮、防尘、防火等设施和设备,并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
3.2 贮存条件要求药品贮存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贮存条件,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3.3 药品保质期管理药品保质期的管理由贮存部门负责,对已过保质期的药品进行清理和处置,并定期检查药品保质期的情况,确保药品的质量。
第四章药品配送和使用管理4.1 药品配送管理药品配送由药房或医疗器械部门负责,采用先进的配送设备和系统进行管理,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正确配送。
4.2 药品使用管理医疗机构各科室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药品,遵循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4.3 药品处方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处方管理制度,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和审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五章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缺陷管理5.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及时记录和报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和处理。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e2619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f.png)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因输注药品引起的医疗事故,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输注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监测和回收等环节。
三、组织管理1. 成立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输注药品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设立输注药品安全员,负责日常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
四、采购管理1. 输注药品的采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药品采购政策执行,选择合法、合格的供应商。
2. 采购的输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具有合法的药品注册证明文件。
3. 采购输注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五、储存管理1. 输注药品应储存在专用仓库,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蛀。
2. 输注药品的储存温度、湿度等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
3. 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输注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4. 定期检查输注药品的储存条件,确保药品质量。
六、调配管理1. 输注药品的调配应由专人负责,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 调配输注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 调配后的输注药品应立即封存,并注明调配时间、调配人员等信息。
七、使用管理1. 输注药品的使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负责。
2. 使用输注药品前,医务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输注途径等,确保准确无误。
3. 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4. 输注完毕后,医务人员应妥善处理输注器材,并做好记录。
八、监测管理1. 定期对输注药品进行质量监测,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要求。
2. 对输注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 定期对输注药品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九、回收管理1. 输注药品使用后的剩余部分应妥善回收,避免浪费。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dfb7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0.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 背景和目的输注药品是指通过注射等方式将药物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的药品。
为了确保输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本文档旨在介绍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加强对输注药品的管理和监督,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2. 安全管理责任2.1 院方安全管理责任医疗机构作为输注药品的供应者和管理者,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院方应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输注药品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与输注药品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协作机制,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提高输注药品管理水平。
2.2 医务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医务人员是输注药品的直接使用者和执行者,对应承担输注药品安全管理的责任。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规定,如严格按照药品标签要求进行核对、计算和使用,确保输注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务人员还要做好药物储存、药品报废等工作,减少药品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 输注药品质量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输注药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
3.1 采购管理医疗机构应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并要求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等信息与药品标签一致。
同时,还需建立药品采购记录和档案,以便查阅和追溯。
3.2 质量检测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质量检测和评估体系,对输注药品进行必要的检测、验证和监测,确保药品的品质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定期对输注药品进行抽样检测,以控制和预防药品质量问题。
3.3 储存管理输注药品的储存条件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药品储存区域,并制定相应的储存管理制度。
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并符合相关温度控制要求。
同时,还要进行药品的分类储存和定期检查,正确使用冷链设备。
4. 输注过程安全控制在输注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控制措施,以确保药品的安全输注。
4.1 输注前准备在输注前,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和药品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速度等,并确保相关设备和管路的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10da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7.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一、总则1.1 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行为。
1.2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流通、采购、使用等相关环节,适用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单位和个人。
1.3 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药品生产许可、药品质量管理、药品流通管理、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
二、药品生产许可管理2.1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取得相关生产许可证,证书的颁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审核和监督检查。
2.2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职责,负责制定药品质量控制流程、标准操作规程等。
2.3 药品生产企业应保证生产设施符合GMP标准,并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2.4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对药品原材料及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追溯,以便追溯和处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三、药品质量管理3.1 药品质量管理应遵循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依法制定和执行药品质量规范。
3.2 药品的质量控制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
3.3 药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机构或人员进行,确保质量数据真实准确。
3.4 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现和处理必须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正。
四、药品流通管理4.1 药品流通企业应取得相关经营许可证,证书的颁发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4.2 药品流通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药品货物流通追踪管理制度,确保药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追踪和控制。
4.3 药品流通企业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产品检查,确保药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4.4 药品流通企业应建立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机制,加强药品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防止假冒伪劣药品的流入。
五、药品采购与供应管理5.1 药品采购单位应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采购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1028e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6.png)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输注药物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在输注药物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输注药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输注药物安全。
第四条医院应加强对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输注药物安全管理组织,负责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输注药物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医院院长是输注药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药剂科负责输注药物的采购、储存、调配、供应和质量控制,对输注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
第七条护理部负责输注药物的输注操作、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监测,对输注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
第八条临床科室负责输注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用药指导,对输注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提供用药咨询和指导。
第九条输注药物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对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对输注药物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输注药物采购与储存第十条医院应按照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采购合格的输注药物,并建立输注药物采购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输注药物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输注药物的储存条件符合药品储存要求,防止输注药物的变质、失效和污染。
第四章输注药物调配与供应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输注药物调配管理制度,确保输注药物的调配符合药品调配要求,防止输注药物的污染和混淆。
第十三条医院应建立输注药物供应管理制度,确保输注药物的供应及时、准确,防止输注药物的短缺和延误。
第五章输注药物使用与监护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输注药物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输注药物的使用符合药品使用要求,防止输注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输注药物监护管理制度,确保输注药物的监护到位,防止输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输注反应。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6e368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a.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药品安全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输注药品的安全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输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下面是一份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供参考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输注药品的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输注药品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输注药品,是指用于静脉、动脉、腔内等途径输注给患者的药品。
第四条本制度的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保障用药安全,确保输注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第五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依法依规,安全至上,科学管理,全员参与。
第六条输注药品管理的目标是:规范输注药品的采购、储存、配制、使用和处置,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七条质量管理是输注药品管理的核心要点,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两个方面。
第八条质量控制是指对输注药品在采购、储存、配制、使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的质量监控和控制措施。
第九条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注药品的质量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和规定要求。
第十条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药品采购环节:加强对供应商和供应环节的监控,建立并执行药品采购合同,确保所购买的药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药品储存环节:建立药品库房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储存的环境符合要求,防止药品受潮、变质和交叉污染。
(三)药品配制环节:严格按照药品配制操作规范进行配制,遵循“三查三核对”等标准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配制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药品使用环节:确保输注药品的正确使用,根据医嘱在正确的时间、剂量和途径进行输注。
(五)药品处置环节:建立药品处置制度,对于过期、失效或者有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及时处置。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职责、制度和流程等的建立和运作。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7680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d.png)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输注药品引起的各类不良事件,规范输注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输注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输注、监测和回收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输注药品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药剂科负责输注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监测和回收等工作。
3. 护理部负责输注药品的输注、监测和回收等工作。
4. 医师负责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开具输注药品处方,并对输注过程进行监督。
四、管理制度1. 输注药品采购(1)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严格按照《药品采购规定》进行采购。
(2)输注药品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具有合法生产批文的产品。
2. 输注药品储存(1)输注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库房内。
(2)不同种类的输注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3)输注药品应按照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先进先出。
3. 输注药品调配(1)药剂科调配输注药品时,应严格执行《药品调配规定》。
(2)调配员应核对处方,确保药品名称、剂量、规格、批号等信息准确无误。
(3)调配员在调配过程中应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 输注药品输注(1)医师开具输注药品处方后,护士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输注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3)输注结束后,护士应将输注药品包装袋、输液器等废弃物放入专用垃圾桶。
5. 输注药品监测(1)药剂科定期对输注药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2)护理部定期对输注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委员会。
6. 输注药品回收(1)输注药品使用后,护士应将剩余药品回收至专用容器。
(2)药剂科定期对回收的输注药品进行清点、统计,确保药品数量准确。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注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 医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注药品操作技能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技能。
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04de8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9.png)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医院输注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输注药品工作的医护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输注药品的采购与验收1. 输注药品的采购由药剂科负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2. 采购的输注药品必须具备合法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注册证书等证明文件。
3. 药剂科对采购的输注药品进行验收,包括药品的外观、包装、批号、有效期、说明书等,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四、输注药品的储存与保管1. 输注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储存,保持药品的稳定性。
2. 输注药品的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3. 输注药品的储存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特殊药品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
4. 输注药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医护人员注意。
5. 输注药品的储存应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分类管理。
五、输注药品的使用1. 医护人员在使用输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2.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选择输注药品。
3. 输注药品的配伍禁忌:医护人员在使用输注药品时,应熟悉药品的配伍禁忌,避免不合理配伍导致不良反应。
4. 输注药品的给药途径:医护人员应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5. 输注药品的给药速度: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调整给药速度。
六、输注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1. 医护人员在使用输注药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2. 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
3. 医护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登记、报告。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8c14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9.png)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输注药物的使用,防止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从事输注药物工作的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职责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2. 药剂科负责输注药物的质量管理、采购、储存、分发等工作。
3. 医疗科室负责输注药物的合理使用、监测和报告不良反应。
4. 医护人员负责输注药物的核对、注射、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
四、输注药物的管理1. 输注药物必须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标准,具有明确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2. 输注药物应从合法渠道采购,并持有相关证件。
3. 输注药物储存条件应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分类存放,标识清楚,避免过期、变质。
4. 输注药物的分发应由药剂科专人负责,核对无误后发放给临床科室。
五、输注药物的合理使用1. 医疗科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合理选择输注药物。
2. 医护人员应熟悉输注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3. 输注药物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做好过敏试验。
4. 输注药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报告上级医师。
六、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 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输注药物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报告上级医师。
2. 医疗科室应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定期对输注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和分析。
3. 医疗科室应及时将不良反应报告药剂科和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七、监督检查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对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医疗科室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注药物安全知识的培训。
3. 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八、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绩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32c9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0.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注药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输注药品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输注药品的管理工作应与本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相配套。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由本医疗机构的输液药剂科负责。
第二章药品采购与配送管理第六条本医疗机构的输液药剂科应依法规定取得药品购销许可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药品采购和配送工作。
第七条输注药品采购应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使用情况,编制药品采购计划并报上级药监部门备案,严禁超采。
第八条输注药品的配送应符合国家相关药品管理规定,衡量配送的数量与单次输注的用量,确保药品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药品储存与保管管理第九条输注药品应储存在专门的药品库房中,确保药品安全、质量完整。
第十条输注药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药品储存条件,尤其是温度、湿度、光线等要求。
第十一条输注药品应按药品分类、药品名称、药品批号等进行分类、摆放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输注药品的保管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药品库存盘点,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第十三条输注药品配送到病房后,应由专门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接收后及时入库,并做好记录工作。
第十四条输注药品库房不得存放其他非药品物品,不得吸烟、喝酒,严禁私自领用、转让药品。
第四章输注药品使用与管理第十五条输注药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输液药剂师的药品配制要求进行。
第十六条输注药品的核对工作应采用二人制,即配制人员与护理人员共同核对输液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等要素。
第十七条新配制的输注药品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外观检查、药品标签核对等,确保药品安全的使用。
第十八条输注药品的配制应按照规定的药品配制工艺和要求进行,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定计量,确保药品质量。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b057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b.png)
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输注药物是指将药物通过静脉、动脉或其他合适的通道输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输注药物的正确使用与管理对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和加强输注药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注药物的安全性,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输注药物管理中的错误和事故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输注药物操作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位:医生、护士、药师等。
四、制度内容1.输注药物操作前的准备工作–药物检查和确认:医务人员在进行输注药物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药物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并与处方进行核对确认。
–输液器具检查:医务人员应检查输液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器具无破损、无污染,并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静脉通道检查:医务人员在输注药物前应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输注药物的操作流程–正确的药物配制:医务人员在按照处方配制药物时,应确保药物配比准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循药物的稀释规则。
–正确的药物输注速度:医务人员在进行输注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合理控制输注速度,避免药物的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反应。
–注射泵的使用:在高风险药物的输注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使用注射泵进行输注,并设置适当的输注速度和安全限制,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注意输注药物的观察: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注药物期间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3.输注药物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双人核对:药物的配制、输液器具的选择及配置、输液速度等主要环节都需要由两名医务人员进行核对,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药物的核对应特别注重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等信息。
–严格遵守消毒规程:医务人员在操作输注药物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消毒规程,确保操作环境和器具的洁净。
–记录和报告:医务人员在输注药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速度、患者的反应等信息,并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给医生。
输注安全管理制度
![输注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76bb9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输注工作的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输注工作,包括血液输注、药品输注等。
第三条输注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输注过程安全、规范、高效。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输注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输注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输注安全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责:1. 制定和完善输注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输注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输注工作的实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4. 定期检查输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5. 负责输注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第三章输注前准备第六条输注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血型、疾病史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第七条输注前,应检查输注物品,包括血液、药品、输注器材等,确保其质量合格、有效期内。
第八条输注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注的目的、方法、风险及注意事项,并取得同意。
第四章输注操作第九条输注操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
第十条输注操作前,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输注物品、输注器材等,确保无误。
第十一条输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二条输注结束后,应填写输注记录,包括输注时间、输注物品、输注量、患者反应等。
第五章输注物品管理第十三条输注物品应按照规定储存、运输,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四条输注物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要求,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
第十五条输注物品的有效期应严格检查,过期物品不得使用。
第六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七条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输注安全知识。
第七章应急处理第十八条制定输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理流程。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f9d9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
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
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
3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____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
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
3.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
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相同。
3.2.3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配药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0cdb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d.png)
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输注药品的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医院应成立输注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输注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药剂科、护理部、医务科、感染控制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输注药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监督、检查医院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3)组织输注药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4)定期召开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分析输注药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药品采购与验收1.医院应根据临床需要和药品供应情况,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采购药品。
2.药品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品知识和采购经验,熟悉药品采购流程和法律法规。
3.医院应建立药品供应商评估制度,对药品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确保药品供应质量。
4.药品采购人员应按照药品采购计划,从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采购药品。
5.药品采购人员应按照药品采购合同的规定,对采购的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四、药品储存与保管1.医院应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
2.医院应设立专门的药品仓库,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储存。
3.药品仓库应具备适宜的温湿度控制、通风、照明等设施,确保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4.药品仓库应实行专人负责制,药品保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品知识和保管经验。
5.药品保管人员应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五、药品调配与使用1.医院应建立药品调配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调配工作符合规定。
2.药品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品知识和调配经验,熟悉药品的调配流程和法律法规。
术中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
![术中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412b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f.png)
一、目的为确保手术患者术中输注药物的安全、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手术的患者,涉及术中输注药物的各个环节。
三、职责1. 手术室护士:负责术中药物的配置、输注、观察及记录。
2. 手术医师:负责患者病情评估、药物选择、输注速度及注意事项。
3. 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供应及药品质量管理。
4.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术中输注药物相关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
四、管理制度1. 药品管理(1)药剂科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采购、储存、供应药品。
(2)手术室护士在配置药物前,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确保药品质量。
(3)药物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2. 输注管理(1)手术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手术需要,合理选择药物。
(2)手术室护士按照医嘱准确配置药物,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
(3)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通知医师。
(4)输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特性调整,避免过快或过慢。
3. 观察与记录(1)手术室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输注药物的反应,如出现过敏、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立即通知医师。
(2)详细记录患者输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速度、反应等,以便查阅。
4. 感染防控(1)手术室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注药物的安全性。
(2)定期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进行清洁、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3)对手术患者进行感染防控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进行术中输注药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 对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进行术中输注药物安全操作的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技能。
六、监督与检查1.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术中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简
易版
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 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
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
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
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
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
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
及处理等。
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
2 确保输液用具安全
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
期、包装的完整性。
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
再使用。
3 药物的安全使用
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1 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
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
3.2 溶液查对
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
3.2.1 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
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
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护理部处理。
3.2.2 瓶装溶液检查方法
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法类似。
方法: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母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松紧情况,如不能拧动或轻微动视为正常,如轻轻一拧其活动度很大,则提示该溶液不能使用;二摇:轻轻地摇动瓶身;三照、四倒转与软包装溶液检查
方法相同。
3.2.3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
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才能张贴。
3.3 配药
补液摆后,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4 更换补液
更换补液时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等。
查对相邻二组补液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补
液不能相邻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
药液输入后,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另外,换瓶/袋时需注意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是否已空,防止空气输进病人体内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
四、输液反应观察
4. 1 观察有无药物的过敏反应
凡是输液所需使用的药物,对于易过敏者都应在输液前做皮内敏感试验,只有无过敏反应时才能进行输液。
但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等因素可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
这些病人虽然皮内试验为阴性,但可在输入一定量的药液后发生过敏反应,故需要密切观察。
如果在输液过程中皮肤出现丘疹、有痒感,并有心慌、
气短或见病人颜面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测血压有下降趋势,即为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液。
一般症状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若出现过敏性休克,则要分秒必争全力抢救。
4.2 观察输液的速度
输液的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质及输入液体的总量,输液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来考虑。
一般情况下成人以每分钟40~60滴为宜。
有些药物的滴速不宜太快,如氯化钾一般稀释成0.3%浓度,每分钟应控制在20~40滴。
尤其在给重症心脏病患者输液时,其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15~30滴为宜。
给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亦必须减慢速度。
然而有些药物则需快速输入才能发挥作用,如甘露醇
为达到其脱水作用,按每kg体重1~2g的剂量应在30分钟内滴注完毕。
这在控制急性脑水肿病人时应用较多。
又如给休克早期的病人输液亦应尽早而快速,这时及时纠正休克状态十分重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病人觉得输液时间过长或出于不愿忍受输液时对活动的限制,甚至怕影响到睡眠等原因,在未经医护人员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调快输液速度,这是非常危险的。
4.3 观察输液药物有无溢至血管外
有些药物(多数抗癌药)是不允许渗出到血管外。
一旦有外渗可使病人局部疼痛难忍,严重时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因此如果观察到输液外渗应及时对症处理,如局部湿敷硫酸镁等。
4.4 对神志不清患者更要仔细观察
对接受输液治疗的神志不清患者,须有专人陪护,并在输液全过程中细心观察脉搏、呼吸、心率、血压以及颜面表情和体态,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防止发生意外。
五、输液反应处理
5.1 静脉输液时尽量减少药物配伍品种多种药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热原迭加而超标引起输液反应,由于中草药注射剂既易带入微粒,又易与其它药物发生反应,因此使用中草药注射剂时尽量不要与其它药物配伍。
5.2 规范操作,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输液的复配过程应在净化区内进行。
对配液间及输液间采用紫外灯消毒可使空气细菌下降
95• 3%,保持空气的清洁主要是减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洁。
医护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前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临床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肤。
配液时,切割安瓿前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处,可有效地防止污染及因安瓿内负压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配液加入粉针剂时,加药后应让药物必须充分溶解,必要时增加灯检,符合输液要求方可输注;药液宜现配现用,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或外部环境较差时。
5.3 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目前临床都使用带有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各厂家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滤器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我们应选择信誉保证、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货。
输液器具贮存不宜过久,同一个批号尽量在短期内使用。
实验表明,现今一次性注射器微粒大都超标,而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加药时很少带入微粒。
因此,建议临床加药时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注射器以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
5.4 注意药物使门一些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158例双黄连粉针剂输液反应中有52例是因超剂量而引起,因此,我们不能随意加大中药注射剂用药量。
另有文献报道,川芎嗪与维生素c分别加入5%GS 中微粒数明显少于两药混合后加入5%GS中,因此配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注意配制顺序,从小壶加药时应避免并用药物在小壶中混合,以免因浓度较高发生反应。
5.5 选择适宜的稀释剂和输注速度最好选用药品说明书上的稀释剂,选用输注速度则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