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盛唐诗歌
盛唐诗歌)PPT课件
2021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什么?
由题目“望月怀 远”可见是借助 月亮怀念远人, 表达思念之情。
2021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 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
“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 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 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 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三四两句,就以“怨” 字为中心,以“情 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 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2021
颈联:“我”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就披上衣 服起身四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 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
整夜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 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 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 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 的衣裳。“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 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202景1 。
2021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诗中人因怀想远方的情人, 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 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 衣步出室外,独自望月凝 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 方觉醒过来 。
2021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 面对如此美好的月华(呼应“望月”), 诗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光赠送远人的想 法,然而天涯阻隔,终难如愿。还是做个 好梦吧,或许能在梦中相见,这是一种无 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 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 更有含蕴。
中国唐朝繁盛时期的诗歌
中国唐朝繁盛时期的诗歌唐朝诗歌发展达到了顶峰。
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如同万芳园中的百花,竞相斗艳。
特别是又涌现出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更加光彩夺目。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唐朝繁盛时期的诗歌,仅供大家参考!唐朝繁盛时期的诗歌11将进酒李白〔唐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2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唐朝繁盛时期的诗歌2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盛唐诗歌概述
盛唐诗歌概述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盛唐诗歌
竹里馆
独坐幽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 涧户寂无人 , 纷纷开且落。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穆廷云《山水情怀,艺术人生- 穆廷云《山水情怀,艺术人生-谈王维 后期山水诗艺术风格的形成》 后期山水诗艺术风格的形成》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华子 冈》)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 跂石复临水,弄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日下川上寒,浮云澹无色。 (《白石 滩》)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 望余雪》 望余雪》)
《旧唐书·高适传》:“家贫,客于梁 旧唐书·高适传》 家贫, 以求丐取给。 宋,以求丐取给。”
《酬庞十兵曹》:“许国不成名,还家有 酬庞十兵曹》 许国不成名, 愧色” 愧色”; 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苏秦憔悴人多 蔡泽棲迟世看丑” 厌,蔡泽棲迟世看丑” ; 宋中十首》 其一): 《宋中十首》(其一):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 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沈德潜《唐诗别裁》 沈德潜《唐诗别裁》:“襄阳诗 从静悟得之, 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 薄。”
过 故 人 庄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其他山水诗人。 其他山水诗人。
以王、孟为中心, 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 近的诗人,如綦毋潜、祖咏、储光羲、 近的诗人,如綦毋潜、祖咏、储光羲、常 裴迪等。 建、裴迪等。
第四编 第二章 盛唐诗歌
前期写了部分反映边塞生活、歌颂游侠精神的作品。《少年行》、《使至塞上》
王维,字摩诘
后期主要是山水田园诗(艺术成就最高,存量最大)。《山居秋暝》《终南山》
抒情小诗《相思》《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採撷,此物最相思。
客观地观察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多恬静自然,词采较丰润
边塞诗
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交通便利,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增多,守 边和扩边的战争也较频繁;不少人带着建功立业的愿望随军入幕边疆。高适、岑参 为代表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反映了人民疾苦
《燕歌行》
高适,字达夫
他的边塞诗不是一般地描写边塞生活和风物,不只反映征人思妇的离情,而通过边 塞将士的生活描写,深刻地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谴责边将的失职和荒淫,表达出 对戍边士卒生活艰辛的理解和同情
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风格雄浑质朴,思想深刻、风格苍劲悲壮
岑参
《岑嘉州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送别之作,表现出浪漫主义 的色彩
他的诗在艺术上具有想象丰富、形象鲜明、奇丽雄放的特色。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 和新巧的语言把描写对象的特征艺术地再现出来。诗中多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异同:都有豪放悲壮的风格。高适诗多夹叙 夹议,直抒胸臆;岑参则长于描写,多景中 抒情。高诗质实,岑诗瑰奇;情调上,高诗 在沉郁顿挫中见豪放,气势内蕴,岑诗则在 俊爽流畅中见奔放,气势外露
第二章 盛唐诗歌
山水田园诗
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给人提供了娱情山 水的客观条件。加上统治阶级提倡佛老,造成以隐逸为高 的风气;知识分子中有人由隐而仕,由仕而隐。形成以王 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歌(诗派)
盛唐诗歌——盛唐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诗派产生及其特点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
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
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
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资料]盛唐诗歌
[资料]盛唐诗歌第二章盛唐诗歌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极度强大。
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
在盛唐诗坛上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第一节、山水田园诗人山水田园诗派除王维、孟浩然外,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储光羲、常建、裴迪等人。
山水田园诗派成因有三: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件。
2、佛、道的兴盛和知识分子漫游隐逸的风气是文人描写山水田园的直接原因。
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谢眺山水诗创作经验,为之提供了艺术借鉴。
一、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二十一岁举进士,被授于太乐丞的职务。
这是太常寺的属官太乐令的副手,主要负责音乐、舞蹈的教习、排练。
但不久便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这一次被贬,对王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他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
其间,他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官右拾遗。
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匆匆逃往蜀中。
王维因追随玄宗不及,被叛军俘获。
安禄山因久知王维盛名,迫其接受伪职。
肃宗回京后,他一度被贬官,最后又升至尚书右丞,卒于官。
王维的诗歌创作,其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即以40岁左右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其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1、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
关于盛唐的古诗
关于盛唐的古诗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唐·杜牧
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唐·杜牧
3、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韦庄
4、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唐·杜甫
5、终日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坡》唐·郑畋
6、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唐·李商隐
7、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怀古》唐·许浑
8、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忆昔二首其一》唐·杜甫
9、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长安古意》唐·卢照邻
10.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唐代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优选)盛唐诗歌部分赏读详解.
“七律正宗”李颀诗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明·胡应璘《诗薮》:“和平而不累气,深厚 而不伤格,浓丽而不乏情,几于色相俱空, 风雅备极。”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盛唐气象
1、从宇宙、人类发展变 化规律高度看待人生;
2、高扬独立人格,崇尚 高洁品质;
3、在建功立业与恬淡隐 退对立道路上均充满自信 与傲骨
洗净脂粉气
汰尽庸俗气
荡涤虚伪气
展现恢弘、 雄浑与博大、 深邃
从“个人”到“情调”——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景)萧瑟,空寂,冷落(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景)雄伟,阔大,豪迈(情)
串联孟浩然的人生轨迹
开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雄心万丈 发展:《岁暮归南山》——不遇 延续:《与诸子登岘山》——悲慨,失落 延续:《宿建德江》——孤寂,冷落 转折:《夜归鹿门歌》——新的人生选择 结尾:《过故人庄》——融入隐逸
2、盛唐:高适。所写边塞地域上有较大局限性, 以歌行体写作,容量扩大。
3、盛唐:岑参。地域扩大,景色奇丽,承续歌 行体创作,创新达到高峰。
4、盛唐:王维、李白、杜甫,非创作重心,但 形式多样。
盛唐诗歌部分赏读
高屋建瓴把握“盛唐”面貌
王昌龄《诗格》:“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 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 然后始有调。”
盛唐诗歌20首
盛唐诗歌20首1. 华子冈/王维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去:飞来飞去2. 华子冈/裴迪(关中人。
王维好友。
山水田园)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晞:晒干。
侵:逐渐侵染,掩映。
日落或作落日。
云光指山中潮气,侵履迹,即打湿了山路。
而非别意。
3. 送崔九/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归山句: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
4. 咏史/高适尚有绨tí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704—765,景县,早年困顿,安史之乱后渤海县侯。
为唐诗人唯一封侯者)须贾和范雎故事,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不识天下英才。
5. 醉后赠张九旭/高适,写张旭豪放形象。
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漫:随便。
有的版本为谩。
圣:神灵的功力(犹如天助)。
老:久经其事。
青云:指被玄宗召为博士。
末句表示担忧之情。
6. 别董大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7. 别董大其二/高适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翮hé,两翼,代表鸟。
飘飖yáo:飘动。
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足:甘心8. 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亦作愁。
9.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10.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1. 营州歌/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厌yàn:同“餍”,习惯。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
12.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盛唐诗歌33首
盛唐诗歌33首1. 夜宴南陵留别/李嘉祐(赵州人)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2.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李嘉祐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
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
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3. 边词/张敬忠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归或作旧。
内蒙五原县。
4. 阙题/刘昚虚(714-767。
江西奉新)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阙通缺,原题为《归桃源乡》。
由:因为。
指山路在白云之外。
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每:每当。
5. 春行即兴/李华(715-766,赞皇)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岑参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715-770,祖辈南阳,生于荆州。
弃官从戎,后经杜甫推荐右拾遗补缺)凭:请求。
雍州:借指长安。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勉强。
写对故园和亲人思念之情。
也表达对时局的担忧。
8.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9. 送张子尉南海/岑参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
又作《送杨瑗尉南海》,不择:不嫌官卑地远只因:年老的父母。
重:重叠。
蜃气:即海市蜃楼。
邑里:城乡。
杂:混杂往来。
鲛人:传说中的海底人鱼。
三山:在南海县境。
劝诫廉洁。
10. 登凉州尹台寺/岑参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因:于是。
更:复再。
云不去:《列子》:薛谭学讴于秦青,未成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倒载:倒骑马。
山公:即晋山简。
盛唐典型诗歌
盛唐典型诗歌
将岁月铭刻于诗篇,饱含着盛唐时代的荣华;白日绣云飘若轻烟,风景如画映
人的心头。
史册留下那壮丽场景,盛唐帝王一统神州;宫廷繁华似绮丽绣,文人墨客吟咏
风流。
登高望远见群峰,江山壮丽尽收眼底;伏虎降龙谱华章,文治武功盛世华夏。
大风歌舞盛太平,市井繁荣商贾亨通;金戈铁马震天下,边塞烽烟彰显豪情。
温文尔雅藏才情,盛唐文化璀璨灿烂;诗人墨客抒豪情,赋予文字灵动的魅力。
白日依山尽黄河,彩霞满天映盛世;九州大地繁荣富饶,岁月如歌不断延续。
梅花破雪傲寒冬,山水画境动人心弦;牡丹争艳照芳华,风华绝代映盛唐之年。
舟行碧海白帆远,弦断桥畔思古人;诗辞深情展豪情,唐诗贯穿千年之长。
尘世纷嚣古人悲,挥剑西行戍边疆;诗歌表达了壮志,声声笔墨慰情怀。
望月思乡思亲人,豪情壮志铸辉煌;盛唐诗歌流传久,载入史册垂青史。
唐人诗文饱飨眼,激扬笔墨照华年;盛时之诗美如画,流传世间留千年。
中国古代文学2知识点
1诗歌:唐代文学的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有“四唐”之说2散文: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在散文史上地位极高3小说:唐传奇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4唐代诗歌四个分期:4.1初唐时期,宫廷诗人为创作主体,作品绮丽华美,最高成就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此时期内最重要的事件是律诗定型。
4.2盛唐时期,黄金时代,王孟高岑李杜等为代表。
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以优势的自然意象表现充沛的人文精神。
4.3中唐时期,元和诗坛为唐诗的第二高峰。
韩孟元白李贺刘柳。
唐诗开始向宋诗转关。
4.4晚唐时期,唐代诗歌的回光返照。
小李杜等人再次掀起高潮。
5中唐时,韩愈与柳宗元等人继承前辈,倡导古文,被后人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6正始之音,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
包括从正始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
7阮籍的创作7.1散文方面的解构代表作是《大人先生赋》。
7.2诗歌方面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8阮籍《咏怀诗》的特点:*八十二首并非一时一地而作,而是总计平生诗而题为“咏怀”。
*重在表达对世俗价值的颠覆与解构,自身被压抑的内心世界。
其孤独、绝望的情绪给人以极大震撼,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同时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多用象征寓意,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
*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9“对立者”嵇康给山涛写《与山巨源绝交书》10诗歌的代表作为《幽愤诗》和《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
11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总体特点是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12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到“元康”约30多年间的文学。
创作主体是“二十四友”。
13陆机的创作:诗歌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
代表作有《赴洛道中作二首》、陆机是骈文的奠基者;代表作有《辨亡论》、《文赋》、《吊魏武帝文》。
14潘岳的创作,《悼亡诗三首》为中国文学史上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
盛唐诗歌_精品文档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序言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 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 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盛唐诗歌
王维
《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 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 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 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 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 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 舆醉,狂歌五柳前。”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新唐书 · 王维传》
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 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 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 ,累迁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瘖。 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 ,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 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 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 迁尚书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 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 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 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 而化。赠秘书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维的山水诗 山水诗描绘了缤纷多彩的大自然,具 山水诗 有丰富多样的意境和风格。其中一部分作品从大 从大 处落笔,写出了对自然山水的总体印象和感受, 处落笔 气魄宏大,笔力劲健,意境壮阔(《终南山》、 气魄宏大,笔力劲健,意境壮阔 《华岳》、《汉江临泛》等);更多的作品,则 或以轻灵的笔触和匀润的色泽渲染溪山一角的幽 景、或细致地表现景物在瞬间的声息动态的微妙 或细致地表现景物在瞬间的声息动态的微妙 变化(《辋川集》二十首、《山居即事》等)。 变化 均能做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形神兼备,显示出诗人对自 然美有着非常敏锐、精细、独到、深刻的感受力 与表现力。
三、王维
• 1、王维的生平和思想 • 王维(701—762),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维摩
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词”(《新唐书》本传),且多才 多艺,诗、书、画、乐兼擅。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 终仕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凝碧池》
在这些诗中,诗人用笔简练,着墨轻淡, 并不设色敷彩,却准确地捕捉住鲜活的景 物意象,这是高明的白描艺术 高明的白描艺术。这种素朴 高明的白描艺术 素朴 清淡的白描手法,运用到极致,便臻于 清淡的白描手法 清空” “清空”境地。
•
孟浩然的山水行旅诗虽以清幽淡雅 以清幽淡雅或 孟浩然 以清幽淡雅 清空闲远为主要艺术风格,但亦有雄浑、 亦有雄浑、 清空闲远为主 亦有雄浑 壮逸之作。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临洞 壮逸之作 《 庭湖赠张丞相》。这类诗虽不多,也是孟 庭湖赠张丞相 浩然山水诗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 •
王维的边塞诗反映盛唐时代精神,比游侠诗更加丰富 王维的边塞诗 深刻。如:《使至塞上》、《观猎》。 《使至塞上》 观猎》
• (2)赠别、思亲、怀友的抒情诗 )赠别、思亲、
•
这类诗也颇多名作。他擅长用绝句 绝句短小的形 绝句 形 悠长的情思,且各具机杼。都有语浅情 式,抒发悠长的情思 悠长的情思 语浅情 有余不尽的韵致。如:《送元二使安 深的特点和有余不尽的韵致 有余不尽的韵致 西》、《送沈之福之江东》、《相思》、《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此诗以访问作客为线索,通过对乡村优美的 自然风光和宁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出 诗人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现 了他对朋友间真挚友谊的赞美,从中暗示出他对 官场生活的厌倦。风格平淡,意境悠远。
2、思想 、 •
孟浩然自幼接受儒家 儒家教育,同时也受到佛、 孟浩然 儒家 佛 道二家的思想影响。前期的人生观,是以儒家积 极入世的思想为主,后期则受佛老思想的浸染更 深。儒家的“独善”思想和释道的消极出世 哲学,在晚年孟浩然的人生观中占了主要地位。
•
• 3、诗歌创作 、 • 在孟浩然现存二百多首诗 二百多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 二百多首诗
• (1)意趣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边塞诗 意趣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
• • 这类诗意境雄浑,笔力刚健,境界阔大,体现出一种 意境雄浑,笔力刚健,境界阔大 意境雄浑 阳刚之美。如游侠诗《少年行》: 阳刚之美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趣为君饮,系马高楼 垂柳边。(其一) •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 侠骨香。(其二)
是那些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 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作品。这一部 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 分诗数量既多,艺术上也有独特造诣,最能代表 孟浩然诗的风格——清幽淡雅(自然平淡)。 清幽淡雅( 孟浩然诗的风格 清幽淡雅 自然平淡)。
• 李东阳:
• • • • • • “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 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麓堂诗话》) 《麓堂诗话》 闻一多: 闻一多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 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 确。” (《唐诗杂论 孟浩然》) 孟浩然》 《唐诗杂论·孟浩然 沈德潜: 沈德潜: “襄阳诗人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唐诗别裁》) 《唐诗别裁》
•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九: 沈德潜《唐诗别裁》 • “起法高深,三四浑阔,足与题称。读此诗
襄阳非甘于隐遁者。谚云:‘临湖羡鱼,不如退 : 临湖羡鱼, 而结网’ 而结网’,意外望张公接引也。” •
•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写景宏阔,绘景与述志、抒情相 结合,是孟浩然雄浑壮逸风格的一首代表作。
• (2)田园诗 ) • 孟浩然的田园诗数量远少于山水诗。他把田 孟浩然的田园诗
园风光同自己的隐居生活融合起来,写得亲切、 亲切、 亲切 质朴、自然、平淡(受陶渊明的影响较大)。其 质朴、自然、平淡 中流传最广的是《过故人庄》,自然平淡中蕴藏 《过故人庄》 着浓厚的情味、浓郁的诗意。
孟浩然的诗也有不足之处。诗中涉及的生活 生活 孟浩然 面比较狭窄,多为短篇,内容较单薄,缺乏 缺乏思想 面比较狭窄,多为短篇,内容较单薄 缺乏 容量大的长篇巨制 长篇巨制。 长篇巨制 • 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 苏轼 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 陈师道《 陈师道 后山诗话》 • • 总体说来,孟诗成就不如王维,然亦能独标 风韵,自成境界。是初唐诗歌向盛唐诗的高峰过 渡期的一座丰碑,对唐宋及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
第一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 一、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 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 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 件。 • 2、唐代取士比较重视声名,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 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 ,而对 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来说,由仕而隐,边仕边 隐,既不影响生计,又能避免政治上的祸难,达 到名利双收。 • 3、佛、道思想的兴盛,也造成了隐逸风气的流行。 • 4、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2、王维的诗歌创作 、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 王维 开元二十五年 相为分界,前期 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 诗多慷慨英发之气, 前期 诗多慷慨英发之气 风格雄浑博大,后期 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 风格雄浑博大 后期 多 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 王维的诗歌现存有四百多首 四百多首。不仅数量多, 四百多首 而且内容较丰富,按其题材划分,可大致分为四 类: •
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
杜甫也有诗称美:“吾怜孟夫子,短褐即 吾怜孟夫子, 杜甫
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王维曾为孟浩然绘《襄阳行吟图》,表 《襄阳行吟图》 王维 现了他“风仪落落,凛然如生”的风貌。 风仪落落,凛然如生 风仪落落
“盛唐气象”是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 盛唐气象” 严羽在他 盛唐气象 严羽 的《沧浪诗话》里提出来的。 《沧浪诗话》 林庚先生曾就此作过精 • 现当代著名学者林庚 林庚 彩的阐释:“盛唐气象所指的是(盛唐)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盛唐) 诗歌中蓬勃的气象。 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 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 展的盛况, 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 盛唐气象’ 盛唐之音’的本质” ‘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
二、孟浩然 • 1、孟浩然的生平 、 • 孟浩然(689--740),本名不详,字 孟浩然 浩然,襄州襄阳 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出 浩然 襄阳 生于一个薄有恒产的诗书家庭。孟浩然以 布衣终其一生,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 的。他的清高人品和诗品,受到当时和后 代士大夫文人的景仰。
•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 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
•
王维的田园诗 田园诗主要描写农村的幽美风光 田园诗 和隐居生活的乐趣,曲折表达了对混浊官 场的厌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丑恶现 实的不满。如《山居秋暝》、《渭川田家》 等。
• 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 (1)“诗中有画” ) 诗中有画”
•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诗:“词秀调雅, 殷 《河岳英灵集》 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 在泉成珠, 在泉成珠 着壁成绘。” •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更明确地指出:“味摩诘 :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
(1)山水行旅诗 )
孟浩然善于对自然景物作出神入化的描写, 孟浩然 他很少像李白 李白那样运用惊人的夸张和瑰奇的幻想, 李白 也很少如王维 王维那样敷设明艳鲜丽的色彩,他往往 王维 只用素淡的语言 简洁地写出自己的直觉感受, 素淡的语言,简洁 素淡的语言 简洁 似乎毫不着力,却富超妙自得之趣 富超妙自得之趣。 富超妙自得之趣
• (3)政治感遇诗 • 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 (4)描写旅游和隐居生活、表现自然美的山水、 描写旅游和隐居生活、表现自然美的山水、 田园诗 • 王维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 享有盛誉,成为与李白、杜 王维 享有盛誉 甫差可比肩的一代诗宗 一代诗宗,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 一代诗宗 响,主要在于他的的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 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 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
• 如: •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
畔舟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 《秋登万山寄张五》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 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 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