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合集下载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简洁大气PPT课件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简洁大气PPT课件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了故事背景
在 开 头
渲染了…氛围 烘托了人物…心情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 中 间
为下文…做铺垫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暗示人物…命运
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 结 尾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突出中心
给读者留下无尽回味
分析词语的本义和语境意义
词 语 修辞的角度 运 用 语言的感情色彩
词性的角度
如:动词突出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形容词写出事物……的特点
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恐怖、喜悦、痛苦、悲凉
词语的表现手法 如:词性的活用、以动写静或以实写虚
问法: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表达作用或…词能否换成…词
词性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本身是形容词,但是在这句话中 却用作动词,使变绿的意思,是使动的用法 浑欲不胜簪 名词活用作动词,插簪 遥看瀑布挂前川
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 的…特点或情态。
强调了…对象的…特点,渲染了…感情, 3.排比 使文章条理分明,节奏和谐,富有
气势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4、夸张:突出了…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 鲜明的印象。 5、反复:加强语气,强调了…,强烈表达了… 之情。 句式整齐 , 6、对偶:高度概括了…内容 使 形式优美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某人物怎样的形象,写出了它怎样的心情,突出了它怎样 的品质或性格。
好心情:喜悦 愉悦 愉快 畅快 欣喜 欣慰 高兴 痛快 快乐 欢乐 满 足 满意 得意 幸福 自豪 陶醉 甜美 微笑 热情 感激 坏心情:悲哀 悲伤 哀伤 哀愁 悲惨 伤心 悲切 哀痛 哀叹 郁闷 烦 恼 恼火 失落 消沉 怅然 伤感 悲悯 烦躁 郁闷 难过

品味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

品味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

品味句子表达效果的方法1. 品味下面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谁知道这两个题该怎么做5、品味下面的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1)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2)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古典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5、(1)“碰撞”化无形为有形,写了鼓声的力量。

“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写出了沉重的鼓声清楚地回响在山崖之间,似乎山崖也被敲击出了强烈的鼓点,三个“隆隆”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如在耳畔的音响效果。

(2)鼓声进入高潮时,人的所有悲欢、渴求和或真或幻的感觉都随着舞姿和鼓点在交织、旋转、凝聚、纵情地驰骋,放射出生命的热力,托起翻动、腾飞的思绪,上升到空灵的境界。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

2. 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

阅读理解之重点词句的作用

阅读理解之重点词句的作用

阅读理解之重点词句的作用小学语文徐老师理词解句阅读理解之三重点词句的作用所谓“重点词句”是指它们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词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重点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什么是重点词句?重点词语解释或理解词语的含义作用答:“××”词本意是什么这里指……表达出……、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问指的是什么)多从前文找答案。

、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这个词或者换成别的词语行不行)回答方式: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回答方式:去掉或调换另一词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不去掉或不调换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围绕词语来赏析句子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表扬了赞美了歌颂了突出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重要句子A、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章或语段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的语句。

一般来说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语句起总领、总结或重要的过渡作用的语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都是重要语句。

B解题思路与技巧: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考虑。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①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灵②点明文章背景③揭示、深化文章主题。

从结构上看主要有: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②总结全文或总结上文③承上启下④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⑤前后呼应等。

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中考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考点透析】“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基于这个目标,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出现了词句考查类试题。

理解词句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等,准确地把握住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理解词句的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

纵观近几年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其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语境义;②代词或其他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指代义;③词语的表达作用;④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等等。

在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题中,“理解品味句子”是必考题。

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①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②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③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④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常见题型为“说说文中画线句子妙在哪里”、“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文中画线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等。

请指出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例题1】(2011·重庆市)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

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

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

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

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答题技巧一、例题回顾问:“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选自《散步》莫怀戚)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答题技巧(一)句子的理解1.思路①解释这个句子这么说的原因;②将句子表达的意思和具体的语境义或者文章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出来。

2.角度①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若是总领句,可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若是总结句,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若是过渡句,就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其内涵。

②从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关键词在句中起关键、核心作用。

从关键词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

③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

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注意】答题时要有原文意识,语言要尽量直白(表意直接,不用修辞手法,明白易懂) 3.答题模板答:浅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文中意思,揭示中心)三、牛刀小试(一)世界还很年轻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

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

现代文阅读中语言赏析之品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现代文阅读中语言赏析之品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七、答案示例
方法
1.采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黄山绝壁松的丰富神情,表达了作者对黄山
绝壁松的敬意。 方法
语境(对象+特点)
效果 2.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表达了作者对花
的喜爱赞美之情。
效果
方法
语境(对象+特点)
3. 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传神地写出了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运 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3 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
二、常见题型
●品析某个词句的表达效果
●理解某个词句的含义 ●分析某个词句的作用
三、丢分原因
答题无边际,不对得分点 答题不全面,漏掉得分点 答题欠规范,没有层次感
四、解题指导
一、思路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
24.阅读全文,品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l)体会第④段画线句中“反正”一词的表
达效果。 (2)如何理解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语段《不想拆掉你的翅膀》
真题回放
2012年河池市中考题
21.品味词句 (1)请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投
缘”表达的意思(2分) (2)选文中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
五、例题赏析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
样子。
——朱自清的《背影》
答案一:本句生动写出父亲爬过铁道时的动作。
方法
语境(对象+特点)
答案二:本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 地写出了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艰难,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句子的表达效果1. 语文阅读题中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有没有应该怎么答很高兴能帮助你解答疑难,我认为赏析的一般模式如下↓【关于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方法),体现了(表层),说明了(深层),使什么更怎么样。

【关于词语】选择哪个词好:这个词的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而那个词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这个词比那个词跟能体现出xxx,所以这个词更好。

词语表达效果:这个词是什么(动词之类的,不然就省略),它怎么样,体现了什么,凸显表达了什么。

我老师是这么教我的,一般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模式,你可以参考参考。

【还有要尽可能的多想多写,但是要注意不要写偏离了原义。

】。

2. 语文阅读句子的表达特色与作用几种主要修辞的作用分析答题格式(1)比喻:运用XX等(喻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XX(事物的特点、情感、思想观点)。

在议论文中,比喻是是为了深入浅出地说明某种深刻的道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2)借代:和比喻接近,但没有比喻在议论文当中的作用。

(3)拟人:XX词使XX事物人格化、更富有情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XX特点,或形象地抒发(表现)XX情感。

(4)对偶:主要是让句式整齐,在散文中造成整散结合的效果,增强语言的形式美。

(5)夸张:更强烈地抒发了XX情感,或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现了XX的XX特点。

排比:除了和对偶一样的作用外,还有其它作用:A、抒情作用,表达为:更强烈地抒发(表达)了XX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B、描写作用,表达为:更充分地表现了XX(人物或景物)的XX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C、议论作用,表达为: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XX观点更鲜明更有说服力。

(6) 反问:主要是起增强抒情效果、加强语言气势、强调特定意思的作用。

(7) 设问:是要是引发读者思考(发人深思)的作用。

【答题模式】①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形象生动地描写(诠释;说明)了……②处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它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用语精练地描写(阐明;说明)了……③处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它精练、恰当地描写(阐述;说明)了……④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它于无疑处设疑,非常肯定地抒发(论述)了……⑤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非常有气势地列举(抒发;证明;说明)了……⑥处用设问修辞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启发读者思索与联想,引出下文的作用。

“初中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及其表达效果”教学研究

“初中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及其表达效果”教学研究

“初中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及其表达效果”教学研究作者:林月双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42期摘要:中学语文阅读中,对于重点词句的赏析,是学生体悟文章艺术手法以及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近几年广东语文中考中,对于这方面的考查也十分频繁。

因此,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中重点词句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阅读词句表达效果2017年广东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对于文章中表现手法和语言的考查: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具体考查形式则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进行,在近五年的广东语文中考中,2013的《天使儿》、2014的《怯儒》、2015的《集中营的课堂》、2017的《细水长流》,这四年的语文阅读理解中都出现了对重点词句赏析的题目,主要考查“品味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这类题。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品味加点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应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而针对该内容,我是通过以下方式开展教学的:一、准确理解词语含义1.学会找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一步是品味重点词句,而品味词句,首先需要训练学生对于重点词句的敏感度。

在平时的课文讲解中,我会对一些重点句子进行详细讲解、训练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找到重点词语。

关于重点词语,从词性出发一般会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而从文章主体出发又分为以下几种: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对于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题主旨、思想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有比喻、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在教授的过程中,年级段较低的学生容易接受从词性出发去判断重点词句的方法。

例如,讲到《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向学生提问“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这个简单的句子的重点词语是什么?基本上回答的都是“钻”。

当问到“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大家似乎也能回答出“朗润”“涨”“红”,当我问到为什么的时候,大家的回复也很统一地说是动词。

现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技巧]

现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技巧]

现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一:什么是重点词句?”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三、方法指津: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四.修辞词语分析1、修辞手法(关注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效果(修辞本身的使用效果,突出主体的特点)2、词语、短语运用(关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数词等;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的连续使用,词语+效果(使语言简促有力,抒情酣畅淋漓。

)3、特殊句式(关注短语后置句、反问句、设问句等,本题的句式+效果(起强调、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的作用。

)4、表现手法(关注对比、引用、联想、侧面烘托、人物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等)5、感官手法(关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范例解析:1.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有些句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

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

语言品味题答题技巧例析

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语言品味题,考生往往不知从何处下笔答题,感觉一片茫然。

其实,品味语言无非是弄明白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或者句子有怎样的美感。

下面,笔者结合一些中考题来说说语言品味题的解答技巧。

一看怎样措辞。

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章常常通过运用精当的词语,来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分析句子时,应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紧扣上下文内容和文章的思想情感来品味语言。

例1: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

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参见2006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阅读题《词典的故事》)解析:题目中已经点出关键的词语,一是形容词(好听),一是动词(撞)。

根据示例和上下文可知,两题其实都是考查选用的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1)句中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2)句中,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二看怎样造句。

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用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同的意思,往往因为句式的不同表达效果而存在一些差别。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将嫩嫩的,绿绿的单独成句,而不作小草的定语,既强调了小草的特点嫩绿,又使句子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情致。

赏析佳句若从句式考虑,可选择以下几个角度:整句或散句,长句或短句,常式句或变式句等。

例2:本文语言很有特色。

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说说你的感受。

(参见200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阅读题《心存感激》)解析:答这类题应抓住全文的语言特色,而不能以偏概全。

如这道题的选文为了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多处采用整句,如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任、重用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等等,作答时应从这个整体句式风格入手。

赏析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 语文阅读题中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有没有应该怎么答很高兴能帮助你解答疑难,我认为赏析的一般模式如下↓【关于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方法),体现了(表层),说明了(深层),使什么更怎么样。

【关于词语】选择哪个词好:这个词的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而那个词意思是xxx表现了xxx,这个词比那个词跟能体现出xxx,所以这个词更好。

词语表达效果:这个词是什么(动词之类的,不然就省略),它怎么样,体现了什么,凸显表达了什么。

我老师是这么教我的,一般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模式,你可以参考参考。

【还有要尽可能的多想多写,但是要注意不要写偏离了原义。

】。

2. 怎样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初中语文课后练习中有许多这样的习题:“下列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下列加点词语能否与括号中的词语调换,为什么?”诸如此类习题,其实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而这也正是广大师生长期为之困感的老大难题。

笔者通过对初中语文新旧教材中340多例此类习题的搜集、整理、分析,初步总结出了一种分析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自认为较有效的方法,供师生参考。

首先,加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先大概的理解词语所在的句意、段意甚至文章主旨。

那么,如何去理解呢?我认为,读是必需的,而朗读最为凑效。

朗读能产生语感,语感能使人对某种意念或表达作用心领神会。

如“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诵读几遍后,作者对雷峰塔那种深深的恶感,以及还只是“听说而已”便情不自禁发文议论的快感自会感染我们,同时,我们也分明感觉到“听说”与“听说而已”为句子表情达意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定位。

一般的说,加点词语常常归属于以下几种类型: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近义词辨析;词语带感情色彩;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一些意味深远的短语或句子。

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语言赏析(2021年初中语文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语言赏析(2021年初中语文人教版)

第三:从修辞的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
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选自《丁香赋》)
❖ 学生: 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美丽。
失分原因分析: 1、角度不准 2、内容不全 3、情感偏失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节选自《丁香赋》) ❖ 参考: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 味、触觉)。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 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完成练习P103 《精通中考》《曾经,生活 和花朵隔开一线》
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 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 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
❖ 完成练习P103 《精通中考》《曾经,生活和 花朵隔开一线》
第五从描写的角度
❖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 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描写+对象+特征 (性格)
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 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
神态描写,贬词褒用,表现了孩子见到新 教具夸张、惊喜、得意的神情,也反映出师 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现代文阅读专题
——语言赏析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什么是“赏析”? ❖“赏”就是品赏体现描写对象特
点的重点字词。
❖“析”就是分析其特点。
语句赏析的方法
1.角度(修辞、词语、句式、表现手法、描写 方法等)
2.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具体化)

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

赏析词语、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一、常见的题型: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赏析。

2、赏析句子。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找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找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或者运用了写作手法,或者是一些特殊句式,结构上起一定作用的句子,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一、赏析词语的运用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根据考纲出现的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我们先来看看“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怎么解答这类题型的解答可分两步,共有两大点。

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意:(1)答出词语的表面义或基本义。

(2)答出词语的语境义(又分两点)a答出词语的引申含义或深层含义。

b答出词语在文句中的作用。

(内涵)这里是出于全面思考不遗漏要点而考虑的。

第一步很简单,第二步的第一小点答题时也不会遗忘,但对于第二小点很多同学没有想到,原因是他们认为作用怎么也不能称为含义。

其实,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这含义是表面义或基本义和引申含义或深层含义两者的综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

阅读专题之赏析句段表达效果一、例题回顾问:“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选自《散步》莫怀戚)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答题总结(一)句子的理解1.思路①解释这个句子这么说的原因;②将句子表达的意思和具体的语境义或者文章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出来。

2.角度①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若是总领句,可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若是总结句,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若是过渡句,就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其内涵。

②从句中的关键词入手关键词在句中起关键、核心作用。

从关键词入手,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义,从而把握句子的含义。

③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为了凸显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常常会采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意在言外,达到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效果。

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注意】答题时要有原文意识,语言要尽量直白(表意直接,不用修辞手法,明白易懂) 3.答题模板答:浅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文中意思,揭示中心)三、牛刀小试(一)世界还很年轻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

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

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

第四板块 现代诗歌阅读 第四讲 品味重要词句(解析版)

第四板块  现代诗歌阅读  第四讲   品味重要词句(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现代诗歌阅读专题第四讲品味重要词句【知识精讲】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

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

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领略诗歌的深刻含意,品味隽永的字词语句。

本突破点就是紧扣重要词句,来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

一、理解重要词句1.方法聚焦一语,意蕴若干;探究来源,分列答案。

对现代诗歌所表达内容的鉴赏探究,只能是聚焦于重要词句,这是命题考查的需要。

既然是探究,这一语句的意蕴必不会很单薄,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2.步骤第一步:确定“探究点”的位置。

第二步:审清题目潜在的命题意图。

第三步:观照全诗,找出与“探究点”有意义联系的诗句。

第四步:分点列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焦点的探究,但需要观照全诗或是某个语境,否则也会失去探究的意义。

3.答题规范这样的题型,一是考查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领悟,二是考查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把答案分解为“点”,清晰表述,分项列出。

(1)概括出词句的深刻内涵或采用的表达技巧。

(2)分析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或传达出的作者情感。

二、把握语言风格1.方法联系全篇,整体感悟;提炼认知,叙议结合。

要把握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就要阅读全诗,整体感受全诗的语言,然后再提炼对全诗语言的看法,最后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完整回答问题。

2.步骤第一步:叙。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析。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评。

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步:采用总分式列出答案。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3.答题规范要整体把握诗歌的语言特征,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语言作答。

(1)概括诗歌语言风格的特点。

(2)叙议结合,呈现答案。

要“叙”诗中词句,要“议”对词句的感受,这样叙议结合,准确阐释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指导之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现代文阅读指导之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②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 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 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 悦。
③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 播的视线。那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 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 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 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 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考点自主梳理
考向1 指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确定词语的指代对象,是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时经常涉及的一 个问题。人们为了行文简洁,经常用指代词语指称已说过的内容。 因此,掌握确定指代词语指称对象的方法,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 力很有帮助。
解题方法
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 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4.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C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D.诙谐幽默,口语化
[解析] 常见的语言特色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 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 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
[答案] 二、2012·山西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题目。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 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 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 堕暮年。

中考语文考点40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表达效果(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考点40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表达效果(全国通用)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作为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

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词语的把握。

词、句是相对于段、章而言的语言单位;在文章中,词语和句子都存在于文段、文章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与之构成了有机的语义联系。

因此,要理解和阐释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意思,除了要对这些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体悟外,还应当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明确它们与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阐释它们。

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邻居吴老先生叶圣陶①一天早晨,太阳很好,可没见同院的邻居吴老先生出来,像往常一样晒他的手提皮箱。

一打听知道他病倒了。

说是病其实不大贴切,胸口有些闷,就懒得起来。

他那儿子任夫先生,一个公务员,对我解释道:“只为昨天表兄来了,随随便便说了一句话。

”②“什么话呢?”③“家父问他家乡情形怎么样,他说秩序还不错,地方上跟日本人处得很好,日本人常常说,你们这儿的人是最出色的中国人。

就是这么一句话。

”④“他老先生听了怎么说?”⑤“他听了闭上眼睛皱着眉,不说什么。

半晌才看定了我,‘我决意做迁川第一世祖了’,他说。

最出色的中国人,日本人口里评定的,咱们不能跟他们一伙儿住。

我是老了,无所谓,四川也好,就住四川吧。

往后有人问你贵处哪儿,你就说鄙籍四川。

千万不要把家乡的名儿说出来,打这会子起,我对家乡的名儿感到羞惭,我不好意思再说我是某地方人。

”他老人家说了这么些话,到夜就没有吃晚饭。

⑥“他老先生原是最巴望回去的,听说成渝铁路又将动工他高兴,听说盟国在计划发展民航事业他高兴,今儿胜利等不到明儿动身似的。

”⑦“你看他见着太阳总不忘晒他的手提皮箱,只怕动身日子一到,为了晒皮箱耽搁。

”⑧“他老先生真的就横了心,不想回去了吗?”⑨“我想也不过说说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之品味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一:什么是重点词句?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
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三、方法指津:
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
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四.修辞词语分析
1、修辞手法(关注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修辞+效果(修辞本身的使用效果,突出主体的特点)
2、词语、短语运用(关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词、数词等;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的连续使用,
词语+效果(使语言简促有力,抒情酣畅淋漓。


3、特殊句式(关注短语后置句、反问句、设问句等,
本题的句式+效果(起强调、加强语气、引起思考的作用。


4、表现手法(关注对比、引用、联想、侧面烘托、人物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等)
5、感官手法(关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五、范例解析:
1.对运用修辞的句子要用平实的语言回答
有些句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对于这类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

2.隐晦难懂的句子说浅显
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具体解题时,我们只要应该在隐晦难懂的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回答清楚了,也就把题目解答完毕。

3.分析句子作用要明确角度
在分析句子的作用时,我们的考虑角度不能如天女散花满天飞,应明确句子的作用包含主题上的作用和结构的作用两个部分。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5种:(1)总领下文(2)承上启下(过渡)(3)总结全文(4)为后文作铺垫(5)照应;主题上作用应是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我们在解题时围绕上述考虑,使考虑角度明确。

(一)课堂例题讲与做
【典型题例】
例1.2007常州市中考阅读题《风吹一生》
⑤从菜地回家的路上,我遇到祖父从镇上回来,第一次看见祖父骑着车子在风里摇摇晃晃。

祖父不经意间被风吹歪了。

祖父不再骑自行车了,我们担心他出事,不让他再骑。

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

不能骑车之后,祖父走到哪儿都拎着一个小马扎,他终于意识到很难再在风中站直了,风也不会让他长久地站在一个地方。

风强迫他坐上了马扎。

第16题:说出第五段中“他被风彻底地从车上吹了下来”的含义。

例2.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2分)
例3.2007连云港中考阅读题《心泉》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

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第23题: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
例4.2008盐城市中考阅读题《父子》
“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
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3分
例5.2007南通中考阅读题《大美之美》
⑤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

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忍濯手足。

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第18题: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例6.2008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

“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例7.2009年福州市中考题《一双脚上的修养》
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

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

第21题: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

(4分)
例8.2009年河南省《北京时间不到点》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第10题: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及作用(2)
例9.2009年中考《敲雪》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第19题: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二)拓展提升练习
提醒:组织答题语言步骤:
1、提炼+角度+效果(“ ”运用手法,表现了/突出了/强调了…… )
2、将题干中明确的效果具体化。

3、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条陈述。

例一:(武汉市2010年元月调考卷《千载醉翁亭》选段)
不幸,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们无从掌握。

真正的修养、品格是要在苦难中才能表现出来的。

拉开时间的帷幕,我们看到多少士子沉沦下僚时像蓬草一样转徙漂泊的身影。

嘚嘚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呀呀的船棹声,千山万水刻印下他们疲惫的足迹,沉重的诗行。

贬谪是人生的一部大书,它给人以磨难痛苦,也锤炼着人的精神风骨,在沉沉的压抑之中,也许是一种毁灭,也许是一种升华。

15.下面这个句子描绘出那些遭遇贬谪的人哀怨悲戚的状态,请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效果的。

(3分)
嘚嘚的马蹄声,辚辚的车轮声,呀呀的船棹声,千山万水刻印下他们疲惫的足迹,沉重的诗行。

例二:(武汉市2010年四月调考卷《工地上的父亲》选段)
今天这天还真是热,早上红彤彤的太阳早变成了一个金麟,浑身冒着火,向工地上瞪着眼。

老伴给他搭在脖子上的手巾已经不管用了,拧一把,水流在条石上,“吱”的一声不见了踪影。

汗水早不再是一滴滴,它们在父亲的背上、脸上汇成一道道,似乎要抽干父亲的身体。

15.仔细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是如何表现天气的酷热的?
汗水早不再是一滴滴,它们在父亲的背上、脸上汇成一道道,似乎要抽干父亲的身体。

例三:15.下面的句子描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状态,请说说它是怎样传达出这种效果的。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