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内容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
活动呢?
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忧国忧 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巩固训练
戊戌变法—导学训练完成课堂在线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课后作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法律制度是治安天 下的武器,变通是 天下不变的道理
问题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 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
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
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百日维新奠定基础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生存竞争”学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成为宣传救亡图 存、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有力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4、激烈辩论
顽固派
维新派
焦点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 可亡国,不可变法。
民权之说一倡,愚民 必喜,乱民必作,纪 纲不行,大乱四起。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变者天下之公理。 要不要变法
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二、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 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至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
不做亡 国之君!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
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
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
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
组织会社。
强学会旧址
“天足 会” 奖章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 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 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 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有人人说教:版“八虽年级然上国册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 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 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 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 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 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 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明定国是”诏书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义的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和培养人才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军队实力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将 光绪帝囚禁起来,大肆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 法诏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变法?
变法提出的新政是要用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触 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康有 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以谭嗣同 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捕后英勇牺牲。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绝命诗
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
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
戊戌变法( C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救国之道。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 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开始探索 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 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 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 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 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共36张PPT)

激愤。

(2)领导人:康有为、梁
启超。

(3)在位皇帝:光绪帝。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要求:拒和、迁都、
变法。

(5)结果:这次上书并
没有上达光绪帝。

(6)影响:拉开了变法
维新运动的序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2.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
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2.戊戌变法
• 月。
(1)时间:1898年6月至9

(2)开始:1898年6月11日,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
实行变法。

(3)名称由来:1898年是
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戊戌变法”。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教材内容
(4)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维新人士参与政 治,打击了封建官僚, 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
法,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
可以为鉴…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
可知他主张( )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 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 算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 堂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 发展
有利于西方先进科学文 化的传播,在社会上起 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 抵抗外来侵略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3.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
师生课堂合作探究疑难问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共29张PPT)

呀!”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
袁世凯的出卖
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 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 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 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 ,必当全变”
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6月—9月。(戊戌年,共103天) 目的: 救亡图存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
百日维新 内容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 想的人参与政治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戊戌变法的意义
依据图片及材料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 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时务报》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在思想 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高学府,它创办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 措施是( ) A.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3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3张PPT)
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4、主张: 5、目的: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首要目的:救亡图存 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面临问题
民族企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发展艰难。
材料五: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北京的官府见 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 府去讲理。结果,官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 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
1、戊戌变法的原因(背景)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创办报刊
康有创为创办办学的堂万木草

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
以下人物的话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作用?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 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梁启超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 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宣传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袁的世感慨凯:的“朕出虽有卖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
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
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组织学会
创办学堂
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
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主要报纸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
变法宣传
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 寒暑变而成岁……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 藩矣。……今夫日本……受俄、德、美大创,国 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 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推行维新变法措施
背景: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结尾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中国行不通!
领导阶级 目的
性质 学习层面
意义 结果 启示
【思考】比较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六君子
二、百日维新——戊戌政变
去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两向 昆天 仑笑 !,
5.戊戌政变:
!死 ,有 得心 其杀 所贼 ,, 快无 哉力 快回 哉天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 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
二、百日维新——失败原因 6.失败原因:
——梁启超《变法通议》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
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
才能“自强保种”。
——严复
➢维了新什人么士作在用报?刊中宣变传法了图什强么思想?产生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二、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第6课 戊戌变法(共27张PPT)

第6课 戊戌变法(共27张PPT)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新政之初,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 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 的准备。
百日维新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 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 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 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 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 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 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 必当全变”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百日维新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 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 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 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 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 恨。”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百日维新
背 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 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 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 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 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 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 (1871—1908)政”。
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 的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
袁世凯
结果
谭劝袁说:“1、包围颐和园。2、杀死荣禄,而他自 己(谭)负责派刺客去干掉那个”老朽“(慈禧皇太 后),袁世凯巧妙回避任何承诺,告诫谭行动不要过 于仓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34张PPT)

C 万木草堂的成立 D 时务学堂的成立
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 公车上书
B 组织强学会
C 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 D 创办《万国公报》 4、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袁世凯的出卖 B 光绪帝没有实权
C 顽固派势力强大 D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5、“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 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康有为 (领袖)
梁启
谭嗣同
强学会
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南学会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戊戌变 法时期 学会、 学堂、 报刊分 布示意 图
(1)组织 强学会:公 车上书失败 后,康有为、 梁启超联合 部分思想比 较开明的官 员,在北京 组织强学会
1896年初,由于守旧 派的告发,强学会被清 政府查禁
北京强学会遗址
板书设计
_ 序幕—公车上书
___________________
戊 政治团体形成—《中外纪闻》、强学会
戌 变
高潮—百日维新
法 失败—戊戌政变
_ 性质—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
思想解放运动
取袁世凯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 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变的结果?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时间:1898年9月21日
(2)概况:
a、慈禧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控制人事权。 b、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 政”,囚禁光绪,屠杀戊戌六君子,惩除倾向、参预变法的 官员。 C、废除京师大学堂等以外的变法的一切内容。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6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6张PPT)-课件

(A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脱离了群众。
意义
➢ ➢
戊自爱上国戌而救变下亡法的的时政资“治产运阶家动级家。性言质时的改良运动。
➢ 务中国,近人代人第谈一西次思学想”解。放的潮流。
教训
戊戌变 法的背 景:民 族危机 空前严 重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动脑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 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 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4.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失败原因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光绪帝没有实权。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刺激列
《马关条约》 强侵略
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 化程度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2.公车上书的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穿越时空
假如你是当时 在京参加考试举人, 你会冒着“士人不 得干政”的禁令在 上书上签字吗?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

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

谭嗣同
1865.3.10~1898.9.28 湖南长沙浏阳人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客观上 主观上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过于强大 ①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 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②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没有自 己的军队。
教 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走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发展
(3)内容
经济方面:提倡办实业,奖励 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有利于增强国
家军事实力
军事方面: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有利于西 学的传播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三、“戊戌六君子”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北京颐和园乐寿堂
1889年(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撤帘归政”,表面上将政权交给光绪帝,自己退居 颐和园休养,实际上仍然操纵着国家大权。乐寿堂即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光绪 帝“百日维新”时,慈禧太后即在此不断密谋,后来发动了“戊戌政变”。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谭 嗣 同
林 旭
刘光第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戊戌变法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 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 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第二学习主题
第2 课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共31张PPT)
●影响:学会和报刊所宣传的维新变法思想,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维新 派进行变法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而言,若箭在 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 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遍伏,即无强敌之 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865.3.10~1898.9.28 湖南长沙浏阳人
京师大学堂遗址
思考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思考2:教训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公车上书→序幕
二、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发展 三、百日维新→高潮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公车上书●背景


公车上书
1895年春,4月22日,康有为、梁启 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 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 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 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公 车原是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 的官署名,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 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 次上书是康有为等人组织参加科举考 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被称为“公 车上书”。
时间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揭开了维新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 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39张PPT)

谭 嗣 同
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 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 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 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 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 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严 复
《史记· 东方朔传》: “朔初入长安,至公车 上书,凡用三千奏牍。”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署《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剧。 2.经过: 1895年春,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
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络各省参加科考的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反
对议和(目的),历史上称这次行动为“公车上书” 。 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折 扣,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 备,内变法度哉!
(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背景)
2、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思潮。
3、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挽救 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理论著作:
《新学伪经考》把封建主义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成为打击守 旧势力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孔子改制考》把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主张变法的先驱,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 念的人。 (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
3、思想特点:
托古改制。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共25张PPT)

戊 戌 变 法
4.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 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一、维新派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变 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主张设议院、定宪法,这些都符 合中华民族的利益,顺应时代潮流,因此,这是一场爱国 进步的政治改革。二、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它 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推进文化教育近代化进 程,它倡导废八股、废科举、大力发展各类学堂、广设报 刊建立学会,推动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变革。四、它直接促 成了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治思想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诞生,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材料一:苟利于国家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康 有为要变法,为何不来找我? ------ 慈 禧 太 后 材料二: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 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 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 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 材料四: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堂 检 测
1.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A)
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 A.《时务报》的创办 B.强学会的成立 C.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 D.保国会的成立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宁 不 宁 予赠 可 可 家友 变 亡 奴邦 法 国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
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
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
2.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合作探究】
材料一: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 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 真能制梃(tǐnɡ)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1)根据材料一,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 机,光绪皇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 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 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 哪些。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 嗣 同
仁康 广
戊戌六君子










中就的头
国有人苦 「
的舍,干 我
脊身就的 们
梁求有人 从
. ——

法 的
为 民
, 就
古 以
人请有 来
,命拼 ,
这的命 就
鲁 迅
就人硬 有 是,干 埋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 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
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 【学习重点】 • 公车上书 •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7.“戊戌变法历残害,赤心肝胆辉百日。”下列有关戊戌
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
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8.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
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维新变法运动
发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B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 【学习难点】 •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自学提纲】
【知识新授】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
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书。 曾游历西方,钻研西学知识。 1888年,上书光绪皇帝,请求 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 后在万木草堂中讲学、著书, 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 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典型代表。 其学生有梁启超。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 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
梁启超 (1873~1929年)
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 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 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 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 顽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 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4.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 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一)公车上书
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大大加深 了中国的 半殖民地 化程度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 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 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 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
材料四:“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举行太大, 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 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失败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维新派力量弱小,又 没能发动群众,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触犯了以 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 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B 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裁撤冗官冗员
A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 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康有为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 之君; ②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③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2. 百日维新的内容 1898.6.11-1898.9.21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前请代奏。
2.公车上书的经过
时间 1895年春 地点 北京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目的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失败。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组织学会
强学会
创办报刊
《时务报》 《国闻报》
强学会 《国闻报》
《时务报》
宣传思想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 亦变”
C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
“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A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
读一读谭嗣同临刑前的壮语 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 的是谁?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 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
2、为什么“无力回天”?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 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
3、”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表现出什么精神?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知识小结】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式军队
角色体验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 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3. 戊戌变法的失败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 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 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 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 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B
)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二、非选择题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