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地下茎和根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茎网,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形成密集的过滤层,起到过滤作用。且湿地植物发达的通气组织不断向地下输氧,从而使根区附近变成好氧环境,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好氧分解。人工湿地系统在具备好氧条件的同时,由于系统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系统下部存在永久饱水层,形成了系统底部局部厌氧的环境,这种好氧与厌氧条件的共存为根区的好氧、兼性厌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了不同的适宜的小环境,水生植物对氧的传递释放以及植物凋落物也有利于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必将促进废水中N,P被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同时可以硝化底泥,从而加速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进一步净化水质。
4.2.4湿地公园景观之植物配置。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
也是景观视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此湿地公园内的植物分为3部分:水上丛林、人工湿
地植物观赏区和休闲森林植被区。水上丛
林区采用缓坡护岸的方法,植物在种植的形式上形成“乔木十湿地植物”的水路结合配置方式;在水生植物欣赏区域内,主要采用观赏效果好的菖蒲、莺尾、玉簪等耐水湿的植物和芦苇、荷花等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一起搭配,成带状或片状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展现
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休闲森林植被区除了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体外,林下增
加玉替,蝴蝶花、紫曹等耐阴湿的植物,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形成季相色
彩丰富和突出林面倒影的景观效果。
本次设计采用多层次复层立交的仿自然群落的配置手法,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绿量,同时兼顾不同空间的景观要求达到疏密有致。针对不同的水深及面积形
状选择相应的水生植物,主要水生植物的种类有挺水植物如荷花、莲花、鸯尾、菖蒲、芦苇等,浮叶植物如睡莲,滨水植物的种类主要有垂柳、池杉、水衫、水松等。
4.2.5湿地公园景观之交通组织与绿道规划。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道路
由堤顶景观通道、主要游步道路、二级游步道路、三级游步道路构成。一级游步道是园内的交通干道和区域游览的主要道路,要求自行车可以通行。在主路的基础上,建设二级及三级游步道,大多布设在林下,沿路进行了景观设计,即满足行人、车行要求,又满足生态景观要求。
公园规划统一整体的绿道系统,沿着河流旁边、特色景观周边,利用桥体的下穿、形成整体绿色环境的、具备城市观光性、独立性强、无障碍的、贯穿性的绿道系统(白行车骑行路线),并将绿道系统贯穿各个景观节点、弘扬健康运动休闲生活。
4.3自然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世间万物皆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在大的层面上从主轴的起点处设计自
然风貌的芦苇滩涂,主轴线中段为经过人工仿自然的生态中央公园,再过渡到蕴含水文化的河道景观,最终在主轴的终点回归到生态的芦苇滩涂,寓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是从自然中来回归到自然中去;在细节的处理上,使用可回收的钢木材料、生态的碎石路面、低养护耐贫痔的当地原生植物,保护城市生态圈。
驳岸有利于缓解内涝、补枯、调节水位、水体的自净等生态作用。湿地驳岸形式设计为:混凝土驳岸、石砌岸、水泥砖砌岸、自然式土岸、网箱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