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50页
关于公司内部市场化的方案

关于推行内部市场化的方案内部市场化是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与价格机制,通过划分内部市场主体、制定价格体系、统一内部结算等载体,将企业部门个人利益紧密联系,从而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既吸收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又融合了精细化管理思想,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优化人力资源组合,提高工作效率。
一、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一)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基于内部市场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有效的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为企业成本考核提供依据。
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中关键一环就是价格测算(其实质就是“三定”:定员、定额和定量)。
定员是薪酬分配的基础,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依据;定额是工资、材料费、电费、修理费等既定生产成本控制的预算分解,部分指标可以精细分解到班组或个人;定量是劳务量(生产量或服务量)的任务分解。
内部市场化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目标相同,都是通过市场机制激活各生产要素、通过价格机制降低企业成本;二者不同点主要是市场化重分权、重自主性,而全面预算重控制、重集中。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结算方式链式结算,它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贯彻实施。
企业内部实行链式结算,通过内部关联方根据测算价格,结合交易产品及服务量,衡量价值,这一过程正是将企业的预算全面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于最小单位保证预算的执行与落实。
将内部市场化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使预算的执行通过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结算体系、分配体系、仲裁体系等实现,使预算执行结果直接体现为市场主体的收支,计入其薪酬分配,既体现了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思想,又体现了内部市场化分权管理思想下责权利主体下移、价值链延伸、作业及岗位价值增值的思想。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基于内部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就是从岗位做起,从员工的工作行为抓起,细化岗位作业标准、考核标准和管理标准,力求提高员工的素质,规范员工的操作标准和操作行为,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浅析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

浅析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第一篇:浅析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浅析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内各部门乃至个人作为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使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企业的行政机制在企业中相互融合,建立起一种将统一性和灵活性有效融合的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市场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激励机制运用到企业内部,以改变企业规模扩大造成的层级过多、信息传导不畅、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等状况,形成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模式,实现生产与需求的快速衔接。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当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优秀企业的发展之路,本文就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进行浅析,以期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或参考。
一、背景及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宏观背景下,设计企业面临全新的竞争环境:从一般的成本和规模竞争变为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从国内和区域竞争变为全球竞争,从充满保护、限制的竞争变为自由竞争。
市场环境对设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计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需要企业始终保持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对设计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设计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等。
企业内部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高度秩序化、职权清晰化基础上的传统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也无法适应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管理客体。
这些变化增加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是传统的科层制难以实现的。
因此需要设计企业根据市场实际,改进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转向更为快速敏捷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与外部市场的对接。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内涵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在企业内部构建多种模拟市场,把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导入企业,以企业内部单位为各级经营主体,各主体间以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业务关系,在企业内部形成契约关系,内部市场机制取代原有的行政命令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模式。
具体地说有以下内涵:(1)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更新,建立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内部价值观,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尽可能地以利益驱动为管理动因。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通过市场化方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其核心理念是让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员工之间像市场主体一样自由竞争,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在内部市场化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也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制定和管理。
具体做法包括:
1. 建立规章制度市场:将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开放给各个部门或员工自由竞争,通过公开竞标、招标等方式选择最优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规章制度的质量和适用性。
2. 建立规章制度交易市场:将规章制度作为一种资源,允许部门或员工之间进行规章制度的买卖和交易。
这样可以激励各个部门自主创新,提高规章制度的效益。
3. 建立规章制度评估市场: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岗位负责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执行情况良好的规章制度给予奖励或公开表彰,对执行情况较差的规章制度进行改进或淘汰。
这样可以促使各个部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高整体效能。
4. 建立规章制度价格机制:将规章制度执行的效果与绩效考核挂钩,设置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机制。
这样可以激励各个部门积极执行规章制度,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5. 建立规章制度创新市场:鼓励部门或员工对规章制度进行创新和改进,提出优化建议或方案,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评估和选取。
这样可以推动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可以实现规章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市场化。
为组织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合理分配,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

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王致允马纯志一、引言市场的竞争是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随着各国企业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各国也制定了很多维护本国企业发展的策略,但是根本上还是要依赖企业内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效果发挥,带动企业实力的增强,结合市场内部的模式在企业内部更加合理地适用,加大企业内部的策略和措施调整,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二、我国建立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的意义企业内部市场化本质是在企业内部机构之间实现竞争化管理,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同时提高市场化竞争的能力,最终让企业的内部部门与企业整体利益结合,带动企业的综合实力,帮助企业渡过市场危机,共同为企业的明天而努力。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内部机构多,且人员数量多,管理人员也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机构少但是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权责不清晰,容易让大型企业兼并或者收购小型企业,小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是很大的,为了让市场经济的活力带动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在互存互利的前提下让企业自主竞争,自主发展,让市场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企业内部开展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要以整体发展前途以及发展方向、企业效益综合考虑,在内部市场化运作模式下,合理科学进行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让企业在市场化模式管理下更好地发展。
另外,企业的内部市场化不是将企业的内部机构分散管理,任由其自由发展,而是将上层管理机构作为主要领导调控,配合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方式,针对各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别的管理,从而打破了企业内部僵化的机构管理模式,让企业在权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形成权责明晰的状况,让企业的内部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从而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企业最终是要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的,甚至有一些企业要走出国门,与国外的企业共同抢占市场,因此,实行内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也是为了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让企业可以持续发展。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范本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范本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设立的。
下面是一个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模板范本,供参考: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职能部门和员工,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原则(一)公平竞争原则: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行合理公正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自由买卖原则: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可以自由交易和互助合作,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三)价值创造考核原则: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清晰明确员工和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来评定奖励和晋升。
三、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一)资源交易制度1. 内部资源交易的方式和规则:明确内部资源交易的方式和规则,包括竞价、协商和拍卖等方式,以及资源交易的标准和流程。
2. 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设立内部交易市场,为各职能部门提供资源交易的平台,并确保交易市场的公正、透明和高效运行。
(二)绩效考核制度1. 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以市场化的原则对绩效进行评估和排名。
2. 绩效考核的评定和奖励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定和奖励制度,以激励各职能部门和员工提高业绩和创造价值。
(三)岗位竞争制度1. 岗位竞争的机制和流程:明确岗位竞争的机制和流程,包括岗位发布、报名、筛选和选拔等环节,以确保岗位的公平竞争和合理配置。
2. 岗位晋升的标准和条件:明确岗位晋升的标准和条件,以能力和绩效为依据,通过岗位竞争来选拔和晋升人才。
(四)薪酬激励制度1. 薪酬体系的设计和调整:建立科学、公正的薪酬体系,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绩效进行薪酬的设置和调整。
2. 薪酬分配和分级标准:制定薪酬分配和分级标准,公平合理地分配薪酬,激励员工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能。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企业内部在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推动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效率化。
下面是一个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一、市场化管理的原则1. 公平竞争:所有员工在各项工作中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不得有任何限制或歧视。
2. 绩效导向:员工的薪酬、晋升和奖惩等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业绩。
3. 自主决策:员工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
4. 信息透明: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应当公开透明,员工有权进行查询和了解。
二、薪酬管理制度1. 薪酬结构:根据岗位和绩效设置不同的薪酬水平,薪酬制度应具有竞争力和公正性。
2. 绩效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将绩效结果与薪酬挂钩。
3. 薪酬福利:为员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制度,包括社会保险、奖金、福利待遇等。
三、晋升晋级制度1. 晋升条件: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绩效表现,设定晋升条件和晋升标准。
2. 晋升程序:明确晋升的申请、审批和评定程序,确保晋升过程公正、透明。
3. 人才培养: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培训和培养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四、绩效评估制度1. 绩效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岗位职责,制定量化的绩效目标。
2. 绩效评估:定期进行绩效评估,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包括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
3. 绩效激励:根据绩效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如薪酬调整、晋升机会等。
五、自主决策和风险承担制度1. 自主决策: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权。
2. 风险承担:员工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和承担相应的风险,并对决策结果负责。
六、信息透明和沟通机制1. 内部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的内部信息公开制度,让员工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和事项。
2. 沟通机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和改进管理。
七、违纪违规处理制度1. 违纪违规定义:明确违纪违规行为的范围和标准,包括行为规范、内部纪律等。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公司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是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及其各个部门、单位、子公司等所有工作岗位和员工。
第三条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促进内部各项业务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四条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是建立在法律、法规、规章及公司章程的基础上,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协调的一种管理方式,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五条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公平原则:在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公平对待各项工作岗位和员工,确保公开、公正的评价、选拔和晋升。
(二)竞争原则: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奖惩分明原则: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激励优秀员工,惩罚不合格员工。
(四)市场前瞻性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提前预测市场走向,调整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和机构体系。
(五)监督制衡原则:通过市场竞争、内外部审计等多种手段,建立起监督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章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第六条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职位设置和描述1. 公司根据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职位设置和描述,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聘适任的员工。
2. 公司各部门负责职位设置和描述,并及时更新。
(二)绩效考核1. 公司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质量、效率、贡献进行定期评价。
2.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晋升、晋级、薪资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薪酬管理1. 公司建立薪酬管理体系,确保薪酬与绩效挂钩。
2. 薪酬管理应公平、公正、透明,基于市场调研和员工绩效。
(四)招聘与晋升1. 公司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
2. 晋升依据员工的绩效、能力和岗位要求进行。
内部市场化管理

内部市场化管理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原则和方法来管理企业内部事务,激发内部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将从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概念、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理论依据、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概念内部市场化管理是指在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原则和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市场体系及其交易规则,实现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各类权益的平衡。
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了外部市场交易的过程,使企业内部能够更灵活、高效地进行决策和资源配置。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理论依据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通过竞争和供求双方的自由选择,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支持,现代管理学强调激励和组织效能,内部市场化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组织方式,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内部市场体系和交易规则的建立:建立内部市场体系,包括确定内部市场的参与主体、设置市场交易品种、确定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等。
同时,还需要规定交易的流程和纪律,确保交易的公平和效率。
2. 内部竞争机制和激励体系的建立:通过内部市场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争先创优,提高绩效和产出。
这需要建立激励体系,包括薪酬制度、晋职制度、培训和发展机会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个部门和岗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4. 内部信息流通的畅通:内部市场化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流通机制,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提高沟通和协作效能。
四、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文化的转变:内部市场化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权威和层级为主导的管理方式,需要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组织文化转变。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部市场化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内部市场化【摘要】内部市场化是一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的管理理念。
通过内部市场化,企业可以借鉴市场机制,建立起内部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企业的绩效表现。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竞争规则等。
内部市场化对企业内部竞争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竞争和合作,提高整体团队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内部市场化,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内部市场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企业经营管理、内部竞争、员工激励、绩效提升、竞争力、灵活运用、企业管理手段1. 引言1.1 什么是内部市场化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内部实行一种市场机制,通过模拟市场竞争的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活动。
在内部市场化的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或个体之间会像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一样,通过商品买卖或资源交换的方式来完成各自的任务和活动。
内部市场化的实质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市场化机制,通过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准则,激发各个部门或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
通过内部市场化的方式,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自主和灵活,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市场化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中央化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绩效水平。
内部市场化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有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同时也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内部市场化环境。
1.2 内部市场化的意义内部市场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部市场化能够提升企业的内部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积极性,促使员工更加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整体运作效率。
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

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内部市场化管理办法2000字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市场化管理成为企业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内部市场化的概念、原则、实施过程以及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企业理解和借鉴内部市场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内部市场化的概念和特点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内部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以企业内部员工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模拟市场交易的形式,通过内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绩效的提高。
内部市场化的特点包括:1.资源优化配置:内部市场化通过充分竞争和内部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绩效导向:内部市场化强调绩效导向,通过竞争激励和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3.促进创新:内部市场化鼓励员工创新和创造,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4.激发活力:内部市场化通过竞争激励和内部价格机制,激发员工和部门的活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三、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内部市场化管理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参与者有平等的机会进行竞争,共享资源和机会。
2.效益最大化原则:内部市场化管理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绩效的最大化。
3.市场竞争原则:内部市场化管理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内部价格和竞争机制,激发员工和部门的活力和创造力。
4.激励机制原则:内部市场化管理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绩效。
四、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实施过程1.明确目标:企业在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之前,要明确目标和方向,明确内部市场化的意义和价值,为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2.构建内部市场:企业需要建立起内部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内部价格和竞争机制的设计和建立。
3.激励机制的设计:企业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信息公开和传递:企业要加强信息的公开和传递,确保参与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内部改革,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部各级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绩效考核等方面。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化原则,注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建立科学、公平、效率的内部管理体系。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由本企业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并报董事会备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本企业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决策和监督工作。
第七条本企业设立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是执行决策和管理工作的机构。
第八条本企业设立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营销部、生产运营部等职能部门,负责本企业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条本企业人事管理采用市场化原则,注重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第十条本企业实行合同制管理,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界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第十一条本企业实行岗位竞争制,岗位空缺时,通过招聘和评比等方式,选择最适合的人员担任。
第十二条本企业采取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定和激励。
第四章财务管理第十三条本企业财务管理依据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
第十四条本企业设立财务部,负责编制和执行本企业的财务预算和报表。
第十五条本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制度,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
第五章市场营销第十六条本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注重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十七条本企业设立市场营销部,负责制定市场经营战略和销售计划。
第十八条本企业实行客户导向,注重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第六章生产运营第十九条本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注重效率和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二十条本企业设立生产运营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管理生产过程。
第二十一条本企业实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流程。
第七章绩效考核第二十二条本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进行考核。
第二十三条本企业设立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和评定方法。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

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模板内部市场化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是一份内部市场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模板,供参考。
一、综述本规章制度旨在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统一员工行为规范,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所有员工都应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
二、岗位职责1.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规定岗位职责的范围和流程,减少岗位间的交叉和冲突。
3.要求员工按照岗位职责履行工作,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绩效考核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励员工发挥其最大潜力。
2.明确绩效考核的指标和权重,确保公正性和客观性。
3.设定奖惩机制,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
四、薪酬福利1.制定薪酬福利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2.明确薪酬福利的发放标准和方式,避免不当发放。
3.规定员工福利的种类和范围,充分考虑员工需求和公司经济状况。
五、升迁晋升1.建立合理的升迁晋升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明确晋升的条件和流程,避免不当提拔。
3.对晋升岗位进行薪资调整,并明确晋升后的责任和权力。
六、培训发展1.建立完善的培训发展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规定培训计划和流程,确保员工得到适时的培训机会。
3.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培训活动,并对参与培训的员工予以奖励。
七、纪律管理1.建立严格的纪律管理制度,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2.明确违纪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纪律执行的公平和一致性。
3.加强员工的纪律意识,定期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宣讲。
八、安全环保1.加强安全环保管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制定安全环保工作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安全。
3.加强对环保业务的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九、沟通协作1.建立畅通的沟通协作机制,提高信息流通效率。
2.明确沟通协作的方式和流程,避免信息传递的滞后和失误。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2篇)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垂直管理结构的组织管理方式,模拟市场机制运行的制度。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权责制度、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自由交易和竞争,以提高效率和绩效。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的特点包括:1. 自由交易: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子公司间的交易和资源配置具有自由性,可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换。
通过内部交易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权责明确:通过明确权责,促使员工和部门在内部市场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3. 竞争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员工和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创新和进步。
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激励机制设计不当等,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解决和规范。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二)一、前言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行为,明确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目标。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 充分竞争原则:鼓励内部部门间的充分竞争,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激发内部创新动力。
2. 自主决策原则:尊重各个部门的自主权,鼓励部门负责人在自己领域内做出独立决策,承担相应责任。
3. 目标管理原则: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明确每个部门的目标责任和绩效指标,推动部门围绕目标开展工作。
4. 绩效导向原则:以绩效为导向,激励和奖励绩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5. 信息透明原则: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三、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1. 内部市场化人事管理(1)部门负责人自主选拔:各部门负责人的选拔应该由相关部门自主进行,按照岗位要求和绩效考核结果择优选拔。
不同类型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管理文档

不同类型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企业内部市场引入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协调机制—价格机制,在企业内部实现了权威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结合,使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一切是通过内部市场的具体运作实施的。
1、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内部市场模式塑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按照生产的流程或工艺确立利润中心及内部企业。
通常是部门、车间或工序。
(2 )变外部定单为内部市场订单。
企业在接到外部客户的订单后,根据业务流程顺序将其逐步分解为一系列内部流程订单即分配到各利润中心,直到分解到个人。
(3 )建立内部价格体系。
公平合理价格体系的建立使得各经营单位乃至内部成员的收入直接与其“销售”、“成本”、“利润”挂钩,迫使各成员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价格体系的建立可采用以外部市场价格为起点,内部销售企业扣除本身销售费用后向内部制造企业按核算后的内部价格定购产品,该内部企业按这个价格扣除自身加工费用后以核算后的内部价格向前道生产工序或内部企业定购产品。
以此类推,最终要求采购部门按核算后的内部价格在外部市场上采购原材料。
(4) 订单的分解和内部市场价格核算体系的建立,使得各经营单位之间由传统的平行关系转变成“客户”关系。
如果“客户”不满意就可利用索赔手段实现监督、控制。
(5)企业管理最高层运用“制定内部价格”和“成本否决的办法调控内部各经营单位行为。
该内部模式的应用,最成功的案例当属海尔集团构建的内部市场链(Market Chain)。
海尔的市场链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围绕集团的战略目标,把企业内部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单纯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把外部市场订单转变成一系列内部市场订单,形成以“订单为驱动力,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
试论内部市场化管理

试论内部市场化管理试论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企业内部市场化是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导入市场机制和运行法则、交易手段,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尖所发生的供求关系、经济活动实行有价结算、有偿服务,结算价格趋于市场价格,在管理上将内部各单位间的经济活动单纯靠行政关系协调,改变为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自动调控相结合,建立起新型工序服务关系,体现经济效益的过程。
内部市场化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企业再造工程”,我国的海尔集团率先实施后,全国各行业陆续推行,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概述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作为企业内部市场的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经济杠杆的作用,使职工、基层单位、企业之间由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
使基层单位之间、基层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
在企业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价格体系和价格测算机制,由原来单一的结算方式变为多种结算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财、物的潜力,用价格结算的形式解决用人多和生产环节多的矛盾,实现效益最大化。
内部市场管理既不同于简政放权,又不同于独立承包。
它是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管理紧密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
所谓市场化,就是把人和实体都作为市场主体,依法独立经营、独立交换。
但是企业内部各个相对独立的实体都不是法人实体,因此只能作为模拟法人。
这种管理模式克服了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的弊端,把广大职工带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氛围。
二、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依据(一)理论依据1.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认为,企业无非是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一种组织,交易活动都是有成本的,包括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等。
一种交易活动通过市场来进行,交易成本会很高,而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相应的成本会降低,于是出现了企业这种组织形式。
然而在企业内部,要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同样存在组织成本,当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和各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之和远远小于企业外部交易的费用时,内部市场化管理也就出现了。
第4章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体系

第4章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体系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运行体系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即市场体系、价格体系、计量体系、考核体系和结算体系。
4.1市场体系4.1.1企业内部市场的构成要素(1)企业内部市场交易主体传统上,内部市场交易主体是企业内部产品生产价值链上一个个战略经营单位。
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过去西方大型企业内部市场的交易主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内部市场交易主体正在从战略经营单位转变为企业组织内部的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集束式组织。
这种集束式组织从组织形态上说是若干战略经营单位模块化所构成的战略经营单位,从业务形态说是能够突出若干战略经营单位共有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组合。
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机制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在集束式组织内部,细分出更小的二级市场甚或三级市场,使企业内部大到集束式组织,小到班组或个人都可以成为市场交易主体。
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内部市场,内部交易主体可以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一道工序,可以是服务企业的一个服务部门,也可以是创新企业的研发部门。
(2)企业内部市场交易客体内部市场的交易客体是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易的对象。
企业内部市场主体通过生产、交易内部市场交易客体进行价值的增值,实现收益最大化。
具体来讲,这种交易客体在制造型企业可表现为有形的实物产品,在创新型企业可表现为无形的研发成果,在服务型企业可表现为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企业内部市场主体将它的产品在内部市场通过交易,获得收入,实现产品的增值,当然交易价格应当是考虑市场价格的内部竞争价格。
如果哪个部门的产品在质量或价格上过分偏离外部市场所提供的同质产品,其他部门将按内部市场制定的规则,考虑内部仲裁以停止交易或转为购买外部市场产品。
将造成这个部门将在内部市场的竞争中无法生存,这样自然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机制。
交易客体作为交易对象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易于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流程
企业标准
管理标准 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1)流程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标准化管理需要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 再造、优化、标准固化,所以标准化管理离不开流程管理,对于流程管理工作来 说,其目标在于简化工作手续、减少管理层级、消除重叠机构和重复业务、打破 部门界限、工作平行处理、缩短工作周期。经多年实践,公司形成了包括安全、 生产、创新、培训、经营、供应、党群、综合在内的八大部分企业管理流程,对 企业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了优化、改进和规范。
2、内部市场化是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 经济学认为市场和计划是两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实际上作为代替 市场部分功能的企业来说,内部也需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在这一过 程中,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促使资 源配置遵循客观规律,避免行政干预而带来的不科学性,促使有限资 源发挥最大效率。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两大属性决定了它是国企改革探索中一条行之 有效,能够解决煤炭企业经营难题的途径,故而值得去广泛推广。
同时为了保障各专业市场顺利运作,公司还结合不同专业市场情况,制定了 以《方鑫隆公司科技市场管理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专业市场管理制度 。这些制 度共同构成了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体系。
此外,公司还对两厂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确保基层单位 内部市场化管理顺利进行。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办法
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与实践
企管部 二○一四年五月十八日
提纲
一、内部市场化管理本质 二、公司内部市场化建设现状 三、公司核结算流程 四、公司九月份核结算结果
一、内部市场化管理本质
(一)名词解释 1、“三化”管理 所谓“三化”管理就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其中市场 化是核心。 制度化,就是指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狠抓落实,将各级 各类人员置于制度监督之下,任何单位、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 都不能超越制度规定和职权范围。 规范化,就是要求建立制度要切合实际,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 能解决实际问题,做任何工作都讲究规则,按制度、按程序办事。 市场化,就是要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手段,激活组织细胞,调动职工自我管理的积 极性。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 定额管理制度、价格管理制度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 计量管理制度
方鑫隆公司经济仲裁制度
内部市场化管理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 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内部市场化核算
专业市场及三、四级市场建设
方鑫隆公司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 二级市场核算办法
方鑫隆公司人工费核算办法
专业市场相关管理制度 车间市场化管理相关制度
方鑫隆公司单项工程管理制度
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体系
3、标准体系 标准化管理是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制定和 贯彻各类标准可以统一技术要求、管理规范、作业程序,确保生产过程中技术上 的相互衔接,管理上的有序高效,信息传递的准确高速,使内部市场化有条不紊 地实施,使企业以市场化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 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公司标准体系分为管理流程和企业标准两部分。
夯实管理基础
建立运行机制
组织体系 制度体系 标准体系 计量体系
定额体系
价格机制 核算机制 结算机制
拓宽管理广度 挖掘管理深度
方鑫隆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 体系示意
组
制
织 保 障 体
四级市场体系 与
8个专业市场
度 保 障 体
系
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
计量管理体系
定额管理体系
(一)夯实管理基础
内部市场化建设需要坚实的管理基础,为保障内部市场化管理顺利进行, 公司将内部市场化管理基础摆在了重要位置。建立了组织、制度、标准、计量 、定额等主要体系,为内部市场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组织体系:内部市场化组织体系是市场化运作的保证。要成立相应的 机构,行使内部市场管理、价格管理、交易结算、交易纠纷仲裁、信息化管理 等职能,是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有可靠的组织体系保证。
(1)公司层面,成立董事长、总经理任主任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下设定额管理、价格管理、经济仲裁、市场化检查、标准化管理等五个 专业领导小组及其专业管理办公室,设置了市场化管理办公室、计量管理办公 室及结算中心,构成了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组织体系。
(二)内部市场化管理本质 1、内部市场化是部门绩效考核的手段 我国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已经持续了30余年,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在国企单位内部,还是大量存在着“吃大锅饭”现 象,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缺乏,部门工作效率 低下。在此情况下企业急需引入一种有效的考核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 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而内部市场化正是这样一种考 核机制。
2、内部市场化管理 所谓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在企业内部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使员工个人与基层单位之间、基层单位与企业之间,变单纯的行政隶属 关系为行政隶属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管理机制,使基层单位之间及基 层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管理关系转变为等价交换的经济往来关系。 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成本高、员工缺 乏积极性的问题,是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的新探索。
二、公司内部市场化建设现状
作为企业绩效考核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内部市场化管 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进行大量的基 础性管理工作,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具体说来,公司市场化建设的 步骤大致可以分为:
第一步:夯实管理基础; 第二步:建立运行机制; 第三步:挖掘管理深度,拓宽管理广度。
(2)两厂层面,在两厂建立了分厂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两厂内部 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任组长,成员有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以及验收 员、核算员组成。共同开展三、四级市场管理。
2、制度体系:内部市场化管理需要制度化去约束相关部门、人员的行为。根 据内部市场化管理需要,公司分别制定了《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办法》、《内部市 场化定额管理制度》、《内部市场化价格管理制度》、《内部市场化计量管理制度 》 、《核算管理制度》、《二级市场核算办法》、《人工费核算办法》、《 单项 工程管理制度》、《内部市场化项目实施办法》、《经济纠纷仲裁制度》、《经营 活动分析制度》、《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等十余项管理制度,对内部市场化管 理进行了规范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