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如:教育目标是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那么提供的学习经验就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解决问题。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如:以旨在形成解决健康问题的技能的学习经验为例,这种学习经验不仅要使学生有机会解决健康问题,而且还应该使学生通过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而感到满足。
2、学习心理学
这部分包括写出学习心理学的重要要素、指出每个要点对教学目标具有的各种可能的含义、 过滤教育目标等内容。心理学理论使我们了解达到某一教育目标所需的时间,某种努力最有效的年龄阶段,以及可能目标与不可能目标。
(三)最有效的陈述教育目标的形式
1、指出要是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
2、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3、设计评价手段(泰勒反对把评价看作“纸笔测验”的同义词,可以采用问卷、观察、交谈、样品收集等)
4、利用评价结果
【回顾与反思】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至今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但他毕竟是半个世纪之前的产物,必然带有时代的印记,无论是他20年代末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的学程评价工作,还是30、40年代参与的“八年研究”,都是想要帮助学校走出困境,从而起到缓和当年美国社会矛盾的作用。
2、选择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并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而是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的任务则是通过构建情境来控制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使它们起相互强化的作用,并提出了三项主要准则:连续性 (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整合性(intergration)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是指用于设计、实施和评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这些原则和方法涉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本文将介绍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应该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的要求。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背景、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它应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具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相适应,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灵活性。

教学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运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同时,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它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教学评估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以便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同时,教学评估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总结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涉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

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具体可行,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灵活性,教学评估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

只有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才能实现优质教育和教学效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pdf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pdf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pdf一、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而作者泰勒更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凝聚了泰勒的心血。

在20世纪二十年代,当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学校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济大萧条所引起的失业问题让劳动市场上的中学毕业生难有立足之地,加剧了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对美国教育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运动——“八年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八年研究”对泰勒影响很大,也正是在这场实践中泰勒的课程原理逐渐形成,并运用于指导实践中去。

据泰勒的回忆,这本书最初是诞生于“八年研究”一次午餐的餐巾纸上。

当然,这并不会消减这本书的价值,实践证明,这本书不仅推进了美国教育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课程编制。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中国教育,这本书一定能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

二:解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研究的:(一):学校应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确定目标)针对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确定目标问题:首先,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绝不能仅仅依靠任何一个单一的信息来源,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泰勒认为主要应当分析的三种来源包括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其中,尤以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最为重要,包括需要和兴趣两个方面。

这里的“需要”指的是对照学生现状与公认的常模后发现的差异,是教育者期待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给学生行为带来的改变。

其次,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来源所得出的教育目标必定数量繁多,甚至还有可能在内部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哲学和学习心理学这两道筛子来筛选。

学校教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过滤将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对学习心理学的关注则考量目标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选择有高度准确性、适切性的目标。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家认为,教学是一门复杂而又多样化的艺术和科学,其基本原理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 学习者的主体性原则:课程与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差异,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 构建知识的基础原则:课程与教学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安排和活动设计,帮助学习者建构和理解知识。

3. 情感与认知的综合原则:课程与教学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情感和认知能力,将学习与情感体验相结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

4. 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原则:课程与教学应将教学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来指导学习者的进展和改进。

5. 教学的差异化原则:课程与教学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6. 教与学的互动原则:课程与教学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以及学生与社会互动等方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7. 教学环境的营造原则:课程与教学应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以促进学习者积极参与和良好发展。

这些基本原理为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活动时提供了指导和依据,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

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

(一)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泰勒原理美国课程学者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由此构成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基本问题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评价:(局限)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理性)”。

它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其对“技术兴趣”的追求是显见的。

“泰勒原理”的“技术兴趣”的本性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的模式,这样,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不见了;每一具体学校实践的特殊性也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他们在课程开发中、在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

(贡献)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

且该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课程的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教学领域,成为课程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一种思路,即将教学计划视为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书鼓励学生去审察其他基本原理,并就有效课程所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己的看法。

一、从多维度找寻课程资源,确认教育目标首先,教学活动必须存有先验的预设性目标去指导。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存有目的存有计划的自学活动,教学总是有赖于教师的参予和总体的规划,具备一定的预设性。

教学目标就是在总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就是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抽象化,这同意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和最终方向彰显的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意志,具备很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它并无法任凭教师、学生的偏好随心所欲地积极开展。

一定的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以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从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有赖评价的基础。

其次我们应当多方面多维度找寻课程资源,确认预设性目标。

泰勒指出进步主义者、别具一格主义者及社会学家和关心当代社会问题的人士等所高度关注的教育目标的来源都无法提供更多学校的教育目标,他表示“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能明智而又全面地挑选学校目标提供更多基础”他指出必须从以获取各种资讯的过程中来确认教育目标,且现在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都指出,从设置课程目标的客观依据而言,必须从纯粹“学科”中心转为兼具社会须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主张三者实事求是地融合出来。

二、课程与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学生的实际在论述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时,他要求从广泛的来源中索取教育目标,其中之一包括从研究学习者本身当中去寻找教育目标,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对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方法作了详细叙述。

在论述如何选择学习经验时,他认为“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所能反应的环境之外在条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师可透过环境的安排,及情境的构造,而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引发所期望的反应型式”,把经验当作学生与环境之问的交互作用意味着学生是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作用是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汇报112014308000568秦思梦一、本书结构•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共五章)•附录(课程编制的新尺度;课程编制中的两个新重点;课程编制的具体方法;20世纪五项最有意义的课程事件;计划评价的基本原理)二、主要内容•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有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5、学校或学院的教师如何从事课程编制的工作•行为•在泰勒原理中, “行为”一直是被强调的核心概念。

这里的“行为”是广义的,它“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

”泰勒一方面非常强调行为目标, 另一方面他也重视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把“思维和情感”作为行为的表现形式。

这是由于“思维和情感”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 需要借助行为外显出来, 以便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目标•在泰勒原理中, “目标”是“人们有意识追求的对象,即学校教职人员想实现的宗旨”, “目标”归根到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学校的目标就是“提供有助于人们明智处理这些当代问题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等”。

泰勒提出, 目标要尽量具体化、清晰化, 具有可操作性, 最好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部分。

这样不但限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 而且还规定了学生对这些内容产生的结果。

在泰勒的模式中, 行为目标是学校在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时, 根据学生的外显行为、思维、感情、心理等特点来设置的使学生行为发生改变的教育目标。

该教育目标的评估, 是根据学生外显行为的改变来确定。

所以泰勒的整个课程过程就是学生的行为发生变化以及以此作为教育目标评估的标准。

确定目标三个来源(目标来源)两道筛子(过滤目标)•最有效的四种目标陈述(陈述目标)①把教育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②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要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他内容要素③采用概括化的行为方式来陈述④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形式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 又说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选择经验从实质上说, 学习是通过学习者所具有的经验而发生的, 因此, 教育的手段是学习者已有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教育目标。

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

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

(一)课程教学的基础原理:泰勒原理美国课程学者拉尔夫•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与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 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由此构成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基本问题被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泰勒原理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

评价:(局限)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技术理性)”。

它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为课程开发提供一种普适性的程序,其对“技术兴趣”的追求是显见的。

“泰勒原理”的“技术兴趣”的本性倾向于把课程开发过程变成一种普适性的、划一的模式,这样,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不见了;每一具体学校实践的特殊性也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学习者是被控制的对象,他们在课程开发中、在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其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

(贡献)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课程探讨入门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主张,囊括可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

且该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泰勒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课程的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教学领域,成为课程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第九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九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六、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 形式陈述目标
在得到明确的教育目标后,对教育目标进行明确且 具有指导意义的陈述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二维表的 方式陈述教育目标,不仅能清晰表明教育目标,还有 利于对学习经验的选择,并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几种常用的方式;
被陈述为教师要做的事情:介绍进化论、介绍浪漫
• “我只不过是把大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一起罢了”。 ——泰勒
• 泰勒作为一名学者,成就非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父”、“现代 课程论之父”。
(三)实践背景
1930年,进步教育协会在年会上决定,要从根本上对美国中学课 程进行尝试性的改革研究,1931年成立“学校与学院关系协调委员 会”, 300所大学和学院愿意参加此项研究。1933年,进步教育协 会选取30所高中参加实验研究,这些高中级有机会自由编制课程, 又同时不影响部分学生升入大学。300所大学和学院对参加实验研 究中学的毕业生不进行入学考试,而是根据校长推荐和学校成绩记 录。1934-1942年对30所实验中学进行的实验研究就称为“八年研 究”。
3、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经验 4、有助于培养兴趣的经验
讨论:
课程按组织形式分为预设课程、生成课程, 根据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我们构造的大多是 预设课程。
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预设课 程和生成课程的关系呢?
预成课程
是一种线性的决策 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时间点,每个决策
的都有备选方案,教师往往选择其中一个执行 下去
五、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在阐释“利用哲学选择目标”之后,泰勒又对“利 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进行了相关阐释。已经提出 的教育目标经过了“哲学”这道筛子后,还得经过第 二道筛子,即“学习心理学”,因为在“学习心理学” 的相关知识中,仍然隐含着有关教育目标选择的标准。 在使用“学习心理学”进行目标的筛选后,在课程的 实施时,教育目标将能够更加高效地达成,因为这可 以使目标和目标之间,学习者和目标之间都达到更好 的和谐状态, 更加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计划 的实施。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引言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这本书的内容,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泰勒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概括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按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理念,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泰勒还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性,提出了“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

三、从简到繁的探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教育理论。

他强调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与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他提出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泰勒还探讨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四、总结与回顾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教育著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我认为泰勒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过程中,我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启发。

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在我看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导言在泰勒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4个中心问题运转的,如果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第一章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怎样获得教育目标呢?学校领导与教师与其说是制定目标,还不如说是选择目标。

而要对教育目标的抉择作出明智的判断,必须有来自三个方面的信息:1、对学生的研究;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3、学科专家的建议。

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由于学校教育的时间、能量有限,因此要把精力集中在少量非常重要的目标上,就要对选择出来的大量目标进行筛选或过滤,剔除不很重要或相互矛盾的目标。

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是目标筛选的两个筛子,可以对已选择出来的目标进行筛选。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强调的关键词是“需要”,这个“需要”指的是“实然”和“应然”间的差距。

普雷斯科特将需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我们要做的是满足这些需要。

而在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中抽取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做的是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中抽取出“适合教育来满足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也就成为了制定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在“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中,泰勒强调从当代校外生活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目标。

这里的两个关键点是“当代”和“真正有价值”。

首先,从“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中抽取的教育目标必须以时代为背景,从已经过去了的时代中抽取出的教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从当代生活中抽取教育目标时,会出现相当多的冗余信息,我们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调查,对信息进行综合和甄别筛选,选取最有价值的最具普遍适用性的信息,来制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在从“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中获得教育目标的阐释中,泰勒注意到,通常情况下,学科专家会以青年学生在进入某个研究领域时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依据制定教育目标,但会忽视那些不会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学习者的感受,因此泰勒要求学科专家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要能对那些外行和普通公民学习者做出合理的解释,解释他们即使不会进入该研究领域,也仍能从该课程中获益。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首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了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设计课程和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其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度广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再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教学工作的基石,它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后感在深入研读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之后,我深受启发,对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泰勒作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其提出的“泰勒原理”不仅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

泰勒原理的核心在于四个基本问题,这四个问题如同灯塔一般,引领着我们在课程与教学的海洋中航行。

首先,“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这一问题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泰勒强调,教育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且可衡量,它们不仅要反映社会的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在我看来,这意味着教育目标应当具有时代性,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兴趣、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紧接着,“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一问题引导我们关注教育经验的选择与提供。

泰勒认为,教育经验应当是多样的、丰富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校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体验式学习经历,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是泰勒原理中的第三个问题。

泰勒提出,教育经验的组织应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原则。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连贯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我看来,有效的教育经验组织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路径和个性化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案和支持。

最后,“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一问题强调了评估的重要性。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P24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能产生几种结果。P24
精选完整ppt课件
19
(三)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三项原则: 连续性:是指直线式的陈述主要课程要素。 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经验要以前面的经验为基础, 同时又要对相关经验加以深入,广泛的开展。 整合性:是指各种学习经验之间的横向关系,以便于学 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 内容统一起来。P24
16
目标最有效的形式是什么?
是既能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能言明这种 行为能在其中的生活领域或内容。P22
精选完整ppt课件
17
什么是学习经验? 是指学生与环境中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P23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选择经验的五条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 这个目标的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经验。P23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教育目的所隐含的那 种行为而活动满足感。P23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 的范围之内。P23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泰勒原理的反思与发展
对泰勒原理的修改和补充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动性P28 (二)强调学生的校外学习P29 (三)关于教育目标一般化和具体化的程度问题P30
精选完整ppt课件
27
选择学习经验的十条经验: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 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 为而获得满足感。 3,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4,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的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 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 5,学生在尝试学习新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P28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标题:深入浅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导语:课程与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教育成果。

本篇文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泰勒读书笔记的形式,为您提供一份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中文文章。

一、什么是课程与教学?1.1 定义与概念在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课程”指的是教育机构规划和组织的一门学科或一组相关学科的总体安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学”是指教师使用相应的教育手段、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1.2 主题词解析关于课程与教学,有几个主题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定的预期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评估标准。

2)“内容”: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和策略。

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1 个性化定制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了个性化定制的理念。

这个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的教学。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 目标导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在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泰勒读书笔记中,他指出教育者应该明确设定可衡量的教育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2.3 合作与互动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课程与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中心问题展开: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并不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具体的答案是因学校性质,教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

他只是想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

按照上述逻辑,泰勒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如下:一、我们是否有清晰的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这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国家早有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是国家要求,对于具体学校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具体的细化,否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目标的来源是泰勒一书中重点讲述的内容。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可来源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本身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书中重点强调的内容。

虽然在后续内容中,教育目标的来源还有校外生活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但这些也都是和儿童自身需要和兴趣密不可分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学习桌本身研究的重要性。

需要可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父母和学校会绝对满足生理需要,吃好穿暖这没问题,但后两个基本都被忽视,即便口头上说,也少有实际行动。

社会需要是指情感尊严和荣誉等,整体性需要是指人生哲学,超越自身的发展需要。

教育者本身也未必具有这样的思考,实际中就更难顾及得到。

把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理想常模进行比较,有差距的地方就是课程应该着力的地方。

1.联系: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所要营造的情境是能够激发学习者主动积极性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时以满足学习者需要为目的之一,在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同时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学生需要的满足与自己需要的满足有机结合。

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习才有课程发生。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于1949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该书详细说明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并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论述: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如图1表示。

泰勒指出, 这些原理并不能回答实际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它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回答的程序的阐释, 本身就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指出, 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 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因此, 在设计一项全面的课程计划时, 应该对信息的每一种来源都给予考虑。

关于教育目标的来源可用图2来表示。

从图2 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来源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指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这个行为是从广义上说的,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思维和情感。

因此,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教育时,教育目标显然代表着教育机构寻求使学习者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故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

对于如何才能从对学习者的研究中提示出教育目标的问题,泰勒指出,只有把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某些理想的标准以及对公认常模的某些看法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别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可能提示出教育目标。

这种差别就是通常所讲的“需要”。

来源二: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要在课程中包容所有有用的知识、技能已不再可能,因此根据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来选择知识、技能就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泰勒认为,由于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因而学校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时,就像在对学习者进行研究时一样,必须把生活分成各个不同的方面,以便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评价的基本概念
评价的基本概念: 泰勒指出, 评价是一个确定实 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这个概念有两 个重要方面。 一是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 二是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 的评估。所以, 教育评估至少包括两种评估: 一 次是在教育计划的早期进行; 另一次是在后期 进行, 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

2、组织学习经验的一般程序
组织的结构——在探讨学习经验的组织原则后, 还需要探 讨组织在学习经验之中的一些重要的结构要素。结 构要素有若干个层次: 1.在最高层次, 组织结构可以由下列任何一种组成, 如 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一种完全未加分 化的结构; 2.在中间层次, 各种可能的结构, 如按顺序组织的学程、 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 3.在最低层次, 有若干种可能的结构, 如课、课题、单 元。

4、评价结果的使用


从评价手段得出的结果, 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 述性术语, 而是表明学生目前成绩的一个分析图, 或者是一组 综合的描述术语。 对于评价结果, 先要分析结果, 提出假设,再对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课程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当编制材 料和程序时, 要对它们进行试验, 评价它们的结果, 发现它们的 缺陷, 提出改进的措施。课程设计是一个重新设计、重新编制 和重新评价的过程。只有在这种连环中, 课程与教学计划才能 年复一年地得到改进。
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1、学生的需要 第一,了解学生的现状;第二,把学生的现 状和公认的常模做比较,以确认差距和需要。 2、学生的兴趣 教育是一种主动地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习者 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3、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测验,社区所保留 的记录(所有的社会调查的方法)
目录
1 学校应该达到那些目标? 2
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 的学习经验?
3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4 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
确定教育目标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学习经验 评价结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
1、教育目标的来源
3、有效经验的特征



①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②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③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④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泰勒强调, 可以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 同一学 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因此, 设计学习经 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 目标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 相反,它是一种比较富有创 造性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美] 拉尔夫 泰勒 施良方译
2014-11-8
致读者: 大家好,本课件是拉尔夫-泰勒的经典著作《课程与教 学的基本理论》(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年1月第一版,1994年1月第一次印刷。 本课件是该著作的同步课件,内容全面的反应了泰勒 原理的重点注重,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在制作过程中,我的老师李保庆教授给了我很大的帮 助,再次我想他致以真诚的谢意。 由于制作时间仓促,中间难免有错误,希望广大使用 之和我交流。qq921736255 声明本课件只用作学术交流使用,禁止商业活动,违 反法律,后果自负。
3、教育目标的陈述方式
①把教育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 ②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要涉及的课题、概念、 概括或其他内容要素; ③采用概括化的行为方式来陈述; ④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形式是既指出要使学 生养成的那种行为, 又说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 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上四 个方面: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 学习经验和评价学习结果。泰勒强调他的原理 是为课程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概貌, 在课程编制 的实际过程中不一定要求与上述程序完全一样。
1、经验的含义

泰勒认为, 学习经验不同于一门学程所涉及的内容,也 不同于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 它是指学习者环境中 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 动行为而发生的,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因此同一个班上的两个学生, 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经验。而对于教育, 其基本手段 是提供的经验, 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
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评价的必要性 评价的基本概念 评价的程序 评价结果的使用

1、评价的必要性

泰勒指出, 在探讨了筛选和阐释教育目标、选 择和组织学习经验所涉及的操作步骤后, 还有 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评价。 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 在实 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 同时评价过程 总是包括着鉴别计划的长处和短处。

3、评价的程序
评价过程是从教育计划的目标着手的, 因此评价的程序理所当 然应该从目标开始。 评价的程序如下: (1)界说目标, 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达到的程度; (2)确保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情境 (3)考察现有的各种评价手段, 以便发现获取有关证据的适当 途径。 由此可见, 评价方法与教育目标必须相符合才能使评价的结果 有效。
(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缘由 1、工业革命后,社会变迁,生活持续变化着, 要把教育的努力集中在这种复杂生活的决定性 的部分,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 2、对有关训练迁移的研究结果
(2)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

如何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 1、把生活分解成各个方面,以便对各个领域 进行调查。 例:健康,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 生活 2、对不同的社会团体进行考察 3、考察过去两三年的民意测验、考察所在社 区内健康方面的资料
2、组织学习经验的一般程序

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由于组织结构自身的优缺点, 在形成 课程的组织方式时, 一般包括下列步骤: 1.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 2.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 致的看法; 3.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 4.制定一些灵活的方案或所谓的“资源单元”,供师生一起使 用; 5.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班级从事的特定活动。 由此可见, 设计课程经验的组织,包括许多预先的计划, 同时还 包括在工作进展期间做出的许多计划,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所使 用的各种学习经验中获得最大的累积效应。

2、组织学习经验的一般程序
组织课程内容——在组织课程内容时, 必须确定 作为课程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泰勒认为, 课 程要素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要素应该 有长远影响的内容, 而不是具体的事实、习惯 或非常具体化的内容。
2、组织学习经验的一般程序
确定组织原则——泰勒指出组织的原则: 一是通过扩大学生识别与互相依赖的范围来伸 展这一概念的内涵; 二是通过扩大人们互相依赖的方方面面的范围 来伸展这一概念的内涵。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的含义及 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准则

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 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 使它们 相互作用。组织被认为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是因为 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率, 极大地影响主要教育变化在学习 者身上的程度。在探讨学习经验的组织时, 可以从“一个时刻 到另一个时刻”和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这两种角度 来考察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 即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在编制一组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三项主要 的原则: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三个原则是构建一种学习 经验的有效框架的基本指导准则。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哲学 泰勒指出, 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可以 用做第一道筛子, 人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哲学陈 述的或隐含的价值观, 对最初列出的教育目标 加以鉴别, 确定哪些是具有高度价值的目标。
2、教育目标的两把筛子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心理学 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经过第二道筛子的筛选, 这道筛子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 的准则。教育目标即教育宗旨, 是经学习而得 到的结果。只有当这些教育宗旨与学习的内部 条件相一致, 这样的教育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2、选择经验的原则



1.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自身有机会实践这 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即 学习经验应该适合于学生目前的成就水平和心理倾向等方面 的条件;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只要教育经 验符合有效学习的各项准则, 它们便有助于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反对的声音:许多人批评利用学科专家来制定 教育目标,他们认为学科专家提出的目标太专 门化和 专业化,或在其他方面对大多数在校 不适宜
相关团体给出的建议
第一,某一特定学科所能起到的广泛的功能方 面的一系列建议 第二,有关这门学科对其他大量功能所做出的 特定贡献

2、教育目标的两把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