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物理化学第六章自测题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 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 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
Kp=29.0kPa,则该反应的 rGm 为( )
(a)28kJmol-1
(b)10.3kJmol-1
(c)-10.3kJmol-1
(d)-28kJmol-1
8.
K
p

4p
3 离离
27离 p )3
三、
$
1.(1)ΔrG m = -10.33 kJ·mol-1
$
ΔrH m = -1.884×105 J·mol-1
$
ΔrU m = -180.14 kJ·mol-1
(2)Qp= 22.2
$
Qp > K p
故反应自右向左进行
2.
r
H
m
=57.5
kJ·mol-1
=-45.1kJmol-1,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
r
S
m
=
Jmol-1K-
1。
6.在 1dm3 的玻璃容器内放入 2.695g PCl5,部分发生解离。在 250℃达平衡,
容器内的压力是 100kPa,则解离度=
,平衡常数 Kp=

7.温度从
298K
升到
308K,反应的平衡常数加倍,则该反应的
K
p
=0.1132,当
pN2O4 pNO2 1kPa ,反应将向
移动。当 pN2O4 10kPa , pNO2 1kPa 时,
反应将向
移动。
2.实验证明:两块表面无氧化膜的光滑洁净的金属紧靠在一起时会自动粘合在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

-11-
P229-15 某药物分解 30%即为失效,若放置在3℃ 的冰箱中保 质期为两年,某人购回此新药物,因故在室温(25℃)下 搁置了两周,试通过计算说明此药物是否已经失效? 已知该药物分解百分数与初始浓度无关,且分解活化 能Ea =130.0kJ· mol-1。 解: 由于该药物分解百分数与初始浓度无关, = cA, 0 (1-xA)
(2) 1200s后分解: xA =1/(1+1/(ktcA,0)]
=1/[1+1/(0.20412000.0100)] =0.71=71%
-2-
(3) 分解50.0%的时间:
t1/2=1/(kcA,0) =1/(0.2040.100) =490 s
-3-
P228-6 某零级反应A C + D 开始时只有反应物且浓度 为0.1 mol· dm-3,反应600s后反应物的浓度为0.05 mol· dm-3,试求速率常数k和反应的完成时间。 解: 反应为零级反应 cA=cA,0-kt (1) 反应速率常数为:
-6-
设为2级反应:pA-1= pA,0-1+kt
则 k= (pA-1 - pA,0-1)/t = [(2pA,0-p总) -1- pA,0-1]/t
代入数据:
k1= [(20.400-0.500)-1 -0.400-1] /100=0.00833 kPa.s-1
k2= [(20.200-0.299)-1 -0.400-1] /100=0.00848 kPa.s-1
-9-
P229-12 某 化 合 物 的 分 解 是 一 级 反 应 , 其 反 应 活 化 能 Ea =163.3kJ· mol-1 。 已 知 427K 时 该 反 应 速 率 常 数 k= 4.310-2s-1 ,现在要控制此反应在 20min 内转化率达 到80%,试问反应温度应为多少? 解: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相平衡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 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 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3) 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 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1)C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2)C = 3 – 1 = 2, P = 3, F = C–P + 2 = 2 – 3 + 2 = 1.(3)C = 3 – 1 – 1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4)C = 3 – 1 = 2, P = 2, F = C–P + 2 = 2 – 2 + 2 = 2.(5)C = 3, P = 2, F = C–P + 1 = 3 – 2 + 1 = 2.常见的Na2CO3(s)水合物有Na2CO3∙H2O(s),Na2CO3∙7H2O(s)和Na2CO3∙10H2O(s).(1)下,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2)20℃时,与水蒸气平衡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几种解:(1)C = S – R - R' = 2 – 0 – 0 =2F = C–P + 1 =2 –P + 1= 3 – P ≥0,即P-2≤1,那么能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只有一种。

(2)C = S – R - R' = 2 – 0 – 0 =2F = C–P + 1 =2 –P + 1= 3 – P ≥0,即P-1≤2,那么与水蒸气平衡的水合物最多可能有两种。

单组分系统碳的想吐(示意图)如附图所示。

(1)分析图中各点、线、面的相平衡关系及自由度数;(2)25℃,下,碳以什么状态稳定存在(3)增加压力可以使石墨转换为金刚石。

《简明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解答

《简明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解答

6 习题参考答案1. 用两个铜片电解4CuSO 溶液,以0.25A 的电流通电1小时,问阴极增重多少?已知铜的相对原子量为63.54,并设副反应可以忽略。

解 由公式 Q n zF= ; Wn M = ; Q I t =得 0.251360063.54g 0.296g 296500ItM W zF ⨯⨯⨯⎛⎫=== ⎪⨯⎝⎭2. 在18℃时用一电导池测得-30.01mol dm ⋅KCl 和-30.001mol dm ⋅的24K SO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45.00Ω和712.2Ω。

试求(1)电导池常数/l A (2)-30.001mol dm ⋅的24K SO 溶液的电导率κ。

解:(1)电导池常数()11(KCl)(KCl)0.12205145.00m 17.70m cell lK R Aκ--==⋅=⨯= 30.01mol dm -⋅的HCl 溶液的电导率(2)11117.70S m 0.02485S m 712.2cell K l l G A R A R κ--⎛⎫=⋅=⋅==⋅=⋅ ⎪⎝⎭3. 在25℃时,将某电导池装入-30.1mol dm ⋅KCl ,测的电阻为23.78Ω;若换以-30.002414mol dm ⋅的HAc 溶液,则电阻3942Ω。

求HAc 溶液电离度和其电离常数。

()+42121(HAc)(H )(Ac )349.8240.910m mol 0.03907m mol m m m S S λλ∞∞∞----Λ=+=+⨯⋅⋅=⋅⋅/(HAc)(HAc)(HAc)(KCl)/(KCl)(KCl)cell cell K R R K R R κκ==,得131(HAc)23.78(HAc)(KCl) 1.29S m 7.77810S m (KCl)3942R R κκ---Ω=⋅=⨯⋅=⨯⋅Ω310-⨯3132133(HAc)7.77810S m (HAc) 3.22210S m mol (HAc)0.00241410mol m m c κ-----⨯⋅Λ===⨯⋅⋅⨯⋅Ω321221(HAc) 3.22210S m mol 8.24710(HAc)0.03907S m molm m α---∞-Λ⨯⋅⋅===⨯Λ⋅⋅ θ22252/0.002414(8.24710) 1.78910118.24710c c c c K θαα---⨯⨯===⨯--⨯4. 在25℃时,由等量的-10.05mol kg ⋅的LaCl 3水溶液及-10.05mol kg ⋅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计算溶液的离子强度I =? 解:()++11++-1La La -1-1Cl Cl -1Na Na 0.025mol kg 30.02530.025mol kg 0.10mol kg 10.025mol kg 1m z m z m z --=⋅==⨯+⋅=⋅=-=⋅=22221110.02530.10(1)0.0251mol kg 22B B I m z -⎡⎤==⨯+⨯-+⨯⋅⎣⎦∑ =0.175-1mol kg ⋅5. 在25℃时,某溶液含CaCl 2的浓度为-10.002mol kg ⋅,含ZnSO 4的浓度为-10.002mol kg ⋅,应用Debye —H ückel 极限公式,计算25℃时,ZnSO 4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提示:在计算离子强度时要把所有的离子都考虑进去)。

物化第六章 - 答案

物化第六章 - 答案

第六章相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下列各题的叙述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纯物质两相达平衡时,两相的吉布斯函数值一定相等. ()2、理想液态混合物与其蒸气达成气、液两相平衡时,气相总压力p与液相组成x B呈线性关系.()3、已知Cu-Ni 可以形成完全互溶固熔体,其相图如右图,理论上,通过精炼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4、二组分的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力介于二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5、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与其蒸气达到平衡时气相中的分压与该组分在液相中的组成成正比。

()6、恒沸混合物的恒沸温度与恒沸组成不随压力而改变。

( )7、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特种数可以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8、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9、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10、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二、选择题1、在p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纯某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时,系统的沸点:( )。

(1)必低于373。

2 K;(2)必高于373。

2 K;(3)取决于水与有机物的相对数量;(4)取决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2、已知A(l)、B(l)可以组成其t—x(y)图具有最大恒沸点的液态完全互溶的系统,则将某一组成的系统精馏可以得到:( ).(1)两个纯组分; (2)两个恒沸混合物;(3)一个纯组分和一个恒沸混合物。

3、已知A和B 可构成固溶体,在组分A 中,若加入组分B 可使固溶体的熔点提高,则组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________组分B 在组分液相中的含量。

(1)大于;(2)小于;(3)等于;(4)不能确定.4、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1)3种;(2) 2种;(3) 1种;(4)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5、对恒沸混合物的描写,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1)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2)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3)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4)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6、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等温在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NH4HCO3(s) = NH3(g)+ H2O(g) + CO2(g)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1)C=2,F=1;(2)C=2,F=2;(3)C=1,F=0; (4)C=3,F=2。

物理化学第06章习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第06章习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第06章习题(含答案)第六章测试练习选择题:1、某反应速率常数单位是mol·l-1·s-1,该反应级数为( D )A、3级B、2级C、1级D、0级2、某反应物反应了3/4所需时间是反应了1/2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级数为( B )A、0级B、1级C、2级D、3级3、某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是k=4.62×10-2min-1,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 )A、15minB、30minC、150minD、不能求解4、已知某反应的级数是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D )A、简单反应B、单分子反应C、复杂反应D、上述都不对5、任何化学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c0、速率常数k的关系是( C)A、与k、c0均有关B、与c0有关,与k无关C、与k有关D、与c0无关,与k有关6、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是( A )A、成正比B、成反比C、平方成反比D、无关7、某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关系为k=k2(k1/2k4)1/2则表观活化能E 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E i之间关系是( B )A、E a=E2+1/2(E1-2E4)B、E a=E2+1/2(E1-E4)C、E a=E2+ (E1-2E4)1/2D、E a=E2×1/2(E1/ 2E4)8、半衰期为10天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8克,40天后其净重为( D )A、4克B、2克C、1克D、0.5克9、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 D )A、大量的引发剂引发B、直链传递的速率增加C、自由基被消除D、生成双自由基,形成支链10、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83.68kJ·mol-1,在室温27℃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 C )A、4%B、90%C、11%D、50%11、在T、V恒定的条件下,基元反应A(g)+B(g)→D(g),若初始浓度c A,0 >>c B,0,即在反应过程中物质A大量过剩,其反应掉的物质的量浓度与c A,0相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讲解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讲解

第六章化学动力学(三)计算题1. 293K时,敌敌畏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1127d-1。

若敌敌畏水解为一级反应,试求其水解反应的半衰期。

=ln2/ k =0.6931/0.01127d-1=61.5d解:t1/2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a粒子的半衰期为15h。

求该试样分解速率常数和分解80%所需的时间。

解:= 0.6931/15h=0.04621h-1放射性元素分解为一级反应,k=ln2/t1/2t=-ln(1-x)/k=-ln(1-0.8)/0.04621h-1=34.83h二级反应规律3. 某溶液含有NaOH 和CH3CO2C2H5,浓度均为0.0100mol ·dm-3。

在308.2K时,反应经600s 后有55.0% 的分解。

已知该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在该温下,计算:(1) 反应速率常数?(2) 1200s能分解多少?(3) 分解50.0%的时间?(c A解:(1) 反应为 NaOH +CH 3CO 2C 2H 5 → CH 3CO 2Na + C 2H 5OH 该反应为二级且初浓度相同,故有 -d c A /d t =kc A 2 , c A =c A0(1-x ), 积分后得k = (1/t )(1/c A -1/c A0) = x /tc A0(1-x )=0.550/[600s ×0.0100mol ·dm -3×(1-0.550)]=0.204 dm 3·mol -1·s -1(2) x =1/(1+1/ktc A0) = 1/[1+1/( 0.204 dm 3·mol -1·s -1×1200s ×0.0100mol ·dm -3)]= 0.710 =71.0%(3) t 1/2= 1/kc A0 = 1/( 0.204 dm 3·mol -1·s -1×0.0100mol ·dm -3) = 490s4. 溶液反应 A + 2B → 2C + 2D 的速率方程为 -d c B /d t =kc A c B 。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习 题1. 在293K 时,把半径为1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μm 的小水滴,问比表面增加了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了多少?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若干?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7N·m -1。

解:半径为1.0×10-3m 水滴的表面积为A ,体积为V 1,半径为R 1;半径为1×10-6m 的水滴的表面积为A 2,体积为V 2,半径为R 2,因为1V =NV 2,所以32313434R N R ππ⋅=,式中N 为小水滴的个数。

936332110100.1100.1=⎪⎪⎭⎫ ⎝⎛⨯⨯=⎪⎭⎫⎝⎛=--R R N 1000100.1100.110442369212212=⎪⎪⎭⎫ ⎝⎛⨯⨯⨯=⋅=--R R N A A ππ ΔG A =γΔA=()21224R NR -πγ={0.0727×4×3.14×[109×(1.0×10-6)2-(1.0×10-3)2]}J =9.13×10-4J W f = -ΔG A =-9.13×10-4J2.293K 时,根据下列表面张力的数据:试计算下列情况的铺展系数及判断能否铺展:(1)苯在水面上(未互溶前);(2)水在汞面上;(3)苯在汞面上。

解:(1)γ(水-气)-[γ(苯-气)+γ(苯-水)] =[(72.7-28.9-35)×10-3] N·m -1=8.8×10-3 N·m -1>0所以在苯与水未互溶前,苯可在水面上铺展。

当苯部分溶于水中后,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则当苯与水互溶到一定程度后,苯在水面上的铺展将会停止。

(2)γ(汞-气)-[γ(水-气)+γ(汞-水)] =[(486-72.7-375)×10-3]N·m -1 =38.3×10-3N·m -1>0水在汞面上能铺展。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第六章化学动力学(三)计算题1. 293K时,敌敌畏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1127d-1。

若敌敌畏水解为一级反应,试求其水解反应的半衰期。

解:t1/2=ln2/ k =0.6931/0.01127d-1=61.5d2.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a粒子的半衰期为15h。

求该试样分解速率常数和分解80%所需的时间。

解:放射性元素分解为一级反应,k=ln2/t1/2 = 0.6931/15h=0.04621h-1t=-ln(1-x)/k=-ln(1-0.8)/0.04621h-1=34.83h二级反应规律3. 某溶液含有 NaOH 和 CH3CO2C2H5,浓度均为 0.0100mol ·dm-3。

在308.2K时,反应经600s 后有55.0% 的分解。

已知该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在该温下,计算:(1) 反应速率常数?(2) 1200s能分解多少?(3) 分解50.0%的时间?1 / 28传播优秀Word 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c A解:(1) 反应为 NaOH +CH 3CO 2C 2H 5 → CH 3CO 2Na + C 2H 5OH该反应为二级且初浓度相同,故有 d c A /d t =kc A 2 , c A =c A0(1-x ), 积分后得k = (1/t )(1/c A -1/c A0) = x /tc A0(1-x )=0.550/[600s ×0.0100mol ·dm -3×(1-0.550)]=0.204 dm 3·mol -1·s -1(2) x =1/(1+1/ktc A0) = 1/[1+1/( 0.204 dm 3·mol -1·s -1×1200s ×0.0100mol ·dm -3)]= 0.710 =71.0%(3) t 1/2= 1/kc A0 = 1/( 0.204 dm 3·mol -1·s -1×0.0100mol ·dm -3) = 490s4. 溶液反应 A + 2B → 2C + 2D 的速率方程为 d c B /d t =kc A c B 。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就是其中一种。

它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电极反应是:Zn +2OH --2e -═ZnO+H 2O Ag 2O+H 2O+2e -═2Ag+2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锌为正极,Ag 2O 为负极 B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 增大 C .锌为负极,Ag 2O 为正极 D .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K +向负极移动【答案】C 【分析】【详解】A .根据电极反应式,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锌为负极,故A 错误;B .负极反应Zn +2OH --2e -═ZnO+H 2O ,消耗氢氧根离子,溶液pH 减小,故B 错误;C .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锌为负极,故C 正确;D .溶液中K +向正极移动,故D 错误。

2.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22NO g O g 2NO g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 .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详解】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之比等于2: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A 正确;B .NO 为无色,NO 2为红棕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 2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B 错误;C .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压强不断变化,当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C 错误;D .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断变化,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D 错误; 答案选A 。

物理化学自测题及答案(新)

物理化学自测题及答案(新)

物理化学⾃测题及答案(新)物理化学⾃测题及答案第⼆章㈠ 1.把⼀杯⽔放在刚性绝热箱内,若以箱内热⽔及空⽓为系统,则该系统为: (a) 敞开系统; (b) 封闭系统; (c)孤⽴系统;(d)绝热系统。

2.有关状态函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状态确定,状态函数的值都确定;(b) 从⼀始态经任⼀循环再回到同⼀始态,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c) 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d) 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法确定。

4.当系统向环境传递热量时,系统的热⼒学能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定规律。

5.⼀封闭系统从A 态出发,经⼀循环过程后回到A 态,则下列的值为零。

(a) Q ; (b) W ; (c) Q +W ; (d) Q -W 。

6.热⼒学第⼀定律以下式表达时d U =δQ -p d V ,其适⽤条件为。

(a)理想⽓体可逆过程; (b)⽆⾮体积功的封闭系统的可逆过程或恒压过程; (c)理想⽓体等压过程; (d)理想⽓体等温可逆过程。

7.有关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热⼒学第⼀定律的直接结果;(b) 它的内容表明化学反应的Q p 或Q V 是状态函数;(c) ⽤它进⾏热化学计算必须具有恒容或恒压、⽆⾮体积功条件;(d) ⽤它使热化学⽅程式进⾏线性组合,可以计算某些⽆法测定的反应热。

8.在绝热刚弹中,发⽣⼀个放热的分⼦数增加的化学反应,则。

(a) Q > 0, W > 0, ΔU > 0 (b) Q = 0, W = 0, ΔU > 0 (c) Q = 0, W = 0, ΔU = 0 (d) Q < 0, W > 0, ΔU < 09.将某⽓体分装在⼀汽缸的两个⽓室内,两⽓室之间有隔板相隔开,左室的⽓体为、273K 、p ,右室中⽓体为、363K 、3p ,现将隔板抽掉,以整个汽缸中⽓体为系统,则此过程的功为。

物理化学第六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六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六章模拟试卷A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8题 16分 ) 1. 2 分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2. 2 分在 298 K 时,气相反应H 2+I 2=2HI 的Δr G m $=-16 778 J ⋅mol -1,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p$为: ( )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3. 2 分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μ与纯溶质的化学势μ*的关系式为: ( )(A )μμ=*(B )μμ>*(C )μμ<*(D )不能确定 4. 2 分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3/2) H 2=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 (B) 0.5 (C) 2 (D) 1 5. 2 分Ag 2O 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Ag O s Ag s O g 22212()()()→+ K P ()1 2422Ag O s Ag s O g ()()()→+ K p()2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 )(A )K K P P ()()2112= (B )K K pp ()()21=(C )K p ()2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O 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6. 2 分Ag 2O 分解可用下列两个反应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I. Ag 2O (s) 2Ag (s) + (1/2) O 2 (g) K p (Ⅰ) II. 2Ag 2O (s) 4Ag (s) + O 2 (g) K p (Ⅱ)设气相为理想气体,而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问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A) K p (Ⅱ) = K p (Ⅱ) (B) K p (Ⅰ) = K p 2(Ⅱ)(C) O 2 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 (D) K p (Ⅰ) 随温度降低而减小7. 2 分某低压下的气相反应,在 T =200 K 时K p =8.314×102 Pa ,则K c /mol·cm -3是:( ) (A) 5×102 (B) 14×106 (C) 14×103 (D) 0.58. 2 分理想气体反应CO g H g CH OH g ()()()+=223的r m ΔG $与温度T 的关系为:-1r m /J mol 2166052.92G ∆⋅=-+$(T /K),若使在标准状态下的反应向右进行,则应控制反应的温度: ( )(A )必须高于409.3 K (B )必须低于409.3 K (C )必须等于409.3 K (D )必须低于409.3 °C二、填空题 ( 共6题 12分 ) 9 2 分在温度为2000 K 时,理想气体反应CO g O g CO g ()()()+=1222的-1r m45817J mol G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 ()kPa -12。

物理化学第六章题 答案

物理化学第六章题 答案

选择填空题:1、在通常情况下(不考虑重力场,电磁场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D )(A) 1 (B) 2 (C) 3 (D) 42、A与B两组分固相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的相图,图中有几个单相区:(C)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由CaCO3(s),CaO(s)及CO2(g)构成的一个平衡系统,其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分别为(B)(A). 3、2 (B).2、1 (C).1、1 (D). 2、24、气态的N2,O2溶于水中达到相平衡,此多相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3, 自由度为:3.5、I2(s)与其蒸气平衡体系,独立组分数为:1, 自由度为:16、NH4HS与任意量的NH3(g)和H2S(g)达平衡时,系统的自由度数是:21.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CaCO3(s),CaO(s)及CO2(g)构成的一个平衡系统(2)Fe(s),FeO(s),Fe3O4(s)和O2(g),CO2(g)构成的一个平衡系统(3)NH2CO2NH4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CO2(g)成平衡解:(1)C=S-R-R'=3-1-0=2, F=C-P+2=2-3+2=1(2)C=S-R-R'=5-2-0=3, F=C-P+2=3-4+2=1(3)C=S-R-R'=3-1-1=1, F=C-P+2=1-2+2=12. 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 °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和。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 mol,在90 °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求:(1)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Raoult定律,因此(2)系统代表点,根据杠杆原理3. 已知甲苯、苯在90 °C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2 kPa和136.12 kPa。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3)c(HI)= c(I2)(4)反应速率υ(H2)=υ(I2)=0.5υ(HI)(5)c(H2)∶c(I2)∶c(HI)=2∶1∶1(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A.(1)(2)(5)(9)(10)B.(2)(6)(9)C.(6)(7)(10)D.全部【答案】B【详解】(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反应达不到平衡状态,故(1)错误;(2)反应过程中有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2)正确;(3)c(HI)= c(I2) 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3)错误;(4)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反应速率始终满足υ(H2)=υ(I2)=0.5υ(HI)中,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4)错误;(5)c(H2)∶c(I2)∶c(HI)=2∶1∶1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5)错误;(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量不变,说明是平衡状态,故正确;(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7)错误;(8)混合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8)错误;(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不变,是平衡状态,故(9)正确;(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合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始终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10)错误;故答案为B。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相平衡6、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得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与CO2(g)成平衡;(3)NH4HS(s)放入一抽空得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与H2S(g)成平衡;(4)取任意量得NH3(g)与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与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1)C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2)C = 3 – 1 = 2, P = 3, F = C–P + 2 = 2 – 3 + 2 = 1、(3)C = 3 – 1 – 1 = 1, P = 2, F = C–P + 2 = 1 –2 + 2 = 1、(4)C = 3 – 1 = 2, P = 2, F = C–P + 2 = 2 – 2 + 2 = 2、(5)C = 3, P = 2, F = C–P + 1 = 3 – 2 + 1 = 2、6、2 常见得Na2CO3(s)水合物有Na2CO3∙H2O(s),Na2CO3∙7H2O(s)与Na2CO3∙10H2O(s)、(1)101、325kPa下,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得水合物最多能有几种?(2)20℃时,与水蒸气平衡得水合物最多可能有几种?解:(1)C = S – R R' = 2 – 0 – 0 =2F = C–P + 1 =2 –P + 1= 3 – P ≥0, 即P2≤1,那么能与Na2CO3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得水合物最多只有一种。

(2)C = S – R R' = 2 – 0 – 0 =2F = C–P + 1 =2 –P + 1= 3 – P ≥0,即P1≤2,那么与水蒸气平衡得水合物最多可能有两种。

6、4 单组分系统碳得想吐(示意图)如附图所示。

(1)分析图中各点、线、面得相平衡关系及自由度数;(2)25℃,101、325kPa下,碳以什么状态稳定存在?(3)增加压力可以使石墨转换为金刚石。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 -1的两种气体X 2和Y 2,反应生成气体Z 。

10 min 后,测得X 2、Z 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 -1、0.6 mol·L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A . X 2+2Y 22XY 2B . 3X 2+Y 22X 3YC . 2X 2+Y 22X 2YD . X 2+3Y 22XY 3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如下:PbO 2+Pb +2H 2SO 4===2PbSO 4+2H 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铅是正极B . 二氧化铅得电子,被氧化C . 负极反应是Pb +SO-2e -===PbSO 4D . 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3.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①燃烧蜂窝煤取暖、①炸药爆炸、①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①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①食物腐败、①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

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 ) A . ①① B . ①①①C . ①①①①D . ①①①①①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 .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 N(g)b M(g)(a ≠b ),M 、N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反应中M 与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①1 B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E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 .N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6.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C. A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D.当有4.48 L二氧化氮(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0.8 mol7.iPhone手机使用的锂电池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备受关注,目前已成功研制出多种锂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在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C 2H 6H 2(g)+C 2H 4(g)的平衡常数K c /K x 比值为( )。

(a)RT (b)1/RT (c)RT /p (d)p /RT
2.气相反应A+B==2C+D 在298K ,恒定容器内进行,A 和B 的初始分压分别为101.325kPa ,当反应达平衡后,A 和B 的平衡分压均为1/3⨯101.325kPa ,起始时容器内不含C 和D ,则该反应在298K 时的K c /(mol ⋅dm -3)为( )。

(a)4.31⨯10-3 (b)8 (c)10.67 (d)16
3.标准态的选择对某些物理量有影响的是下述几组物理量中的( )。

(a)f ,μ,θ∆m r G (b)m ,μθ,A ∆ (c) a , μθ,θ∆m r G (d) a ,μ,0)/(,,=∂∂f W p T G ξ
4.某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用逸度表示为θf K ,则θf K 与下述物理量中有关的
是( )。

(a)系统的总压力 (b)催化剂 (c)温度 (d)惰性气体的数量
5.反应CO(g)+H 2O(g)CO 2(g)+H 2(g)在873K ,100kPa 下达化学平衡,当压力增至5000kPa 时,各气体的逸度因子为2CO γ=1.90,2H γ=1.10,CO γ=1.23,O H 2
γ=0.77,则平衡点将( )。

(a)向右移动 (b)不移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6.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反应达平衡D(g)+E(g)F(g),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
7.在温度为1000K 时的理想气体反应2SO 3(g)==2SO 2(g)+O 2(g)的平衡常数
K p =29.0kPa ,则该反应的θ∆m r G 为( )
(a)28kJ ⋅mol -1 (b)10.3kJ ⋅mol -1 (c)-10.3kJ ⋅mol -1 (d)-28kJ ⋅mol -1
8.已知FeO(s)+C(s)==CO(g)+Fe(s),反应的θ∆m r H 为正,θ∆m r S 为正(设θ∆m r H 和
θ∆m r S 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

(a)高温有利 (b)低温有利 (c)与温度无关 (d)与压力有关
二、填空题
1.在298K 时,反应N 2O 4(g)2NO 2(g)的θp K =0.1132,当kPa p p NO O N 1242==,
反应将向 移动。

当kPa p O N 1042=,kPa p NO 12=时,反应将向 移动。

2.实验证明:两块表面无氧化膜的光滑洁净的金属紧靠在一起时会自动粘合在
一起,现有两个表面镀铬的宇宙飞船由地面进入外层空间对接时它们将 (填“会”或“不会”)自动粘在一起。

已知θ∆m r G [Cr 2O 3(s),298.15K]= -1079kJ ⋅mol -1,
设外层空间气压为1.013⨯10-9Pa ,空气组成与地面相同,不考虑温度影响。

3.若以A 代表Na 2HPO 4,已知A •12H 2O(s)== A •7H 2O(s)+5H 2O(g),
A •7H 2O(s)== A •2H 2O(s)+5H 2O(g),
A •2H 2O(s)== A(s)+2H 2O(g)。

三个反应各自的平衡水汽压力分别为0.02514p θ,0.0191p θ,0.0129p θ,298K 时的
饱和水汽压为0.0313p θ。

现于某沙漠地区气温为298K ,相对湿度(实际水蒸气
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的百分比值)稳定在45%,有一长期在此保存的
A •7H 2O(AR)样品,该样品的稳定组成可能性最大的是 。

4.298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kPa ,此时液态水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
由能θ∆m f G 为-237.19kJ ⋅mol -1,则水蒸气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 自由能为 。

5.一个抑制剂结合到碳酸酐酶中去时,在298K 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θa K =
4.17⨯107,θ∆m r H =-4
5.1kJ ⋅mol -1,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θ∆m r S = J ⋅mol -1⋅K -1。

6.在1dm 3的玻璃容器内放入2.695g PCl 5,部分发生解离。

在250℃达平衡,容
器内的压力是100kPa ,则解离度α= ,平衡常数K p = 。

7.温度从298K 升到308K ,反应的平衡常数加倍,则该反应的θ∆m r H = (设
其与温度无关)。

8. 分解反应A(s) B(g)+2C(g),反应平衡常数θp K 和解离压p 解离的关系
为 。

三、计算题
1.已知气相反应 2SO 2+ O 2=2SO 3的标准平衡常数 K θ
c 与 T 的函数关系为:
lg K θ
c = 10 373K/T + 2.222 lg(T /K)-14.585
上述反应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

(1) 求该反应在 1000 K 时的Δr U θ
m ,Δr H θm ,Δr G θm ;
(2) 在1000 K ,2×101 325 Pa 下若有 SO 2,O 2,SO 3的混合气体,其中 SO 2占
20%,O 2占20%(体积分数),试判断在此条件下反应的方向?
2.标准压力下,N 2O 4(g) 的解离度在60℃时为0.544,在100℃时为0.892,求
反应N 2O 4(g) = 2NO 2(g) 的θ∆m r H 及θm r S ∆(均可视为常数)。

A B
A (2)欲使反应向与(1)相反方向进行,T ,x A 不变,压力应控制在什么范围?若p ,x A 不变,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若T ,p 不变,x A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参考答案: 一、
daccccba
二、
1.右;左
2.不会(提示:因为反应Cr 2O 3(s)→2Cr(s)+3/2O 2(g)的∆r G m =935.2kJ ⋅mol -1>0)
3.A •2H 2O
4.-228.63kJ ⋅mol -1
5.-5.53
6.0.728;157.42kPa
7.52.9kJ ⋅mol -1
8. 33p )p 27p 4θθ=
(解离K 三、
1.(1)Δr G
m = -10.33 kJ·mol -1 Δr H
m = -1.884×105 J·mol -1 Δr U m
= -180.14 kJ·mol -1 (2)Q p = 22.2 Q p > K p 故反应自右向左进行
2. θ∆m r H =57.5 kJ·mol -1 , θm r S ∆=176.9 J·mol -1·K -1
3. (1)向左进行;
(2)p >4.35p θ, T <291.6K, x A >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