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推荐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咼三政治2019.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钱文忠在《让汉字高兴一会儿》中写道:“囧,我很囧。

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

”古字新用,像当下“囧”字这样的奇思妙想A.使得意识不再根植于物质世界B.让意识天马行空,无可约束C.仍没有打破物质决定意识的铁律D.为人们实践再造了一个新的客观物质对象2.与人类所处的依靠氧气和光合作用的生物圈不同,深海的“黑暗生物圈”的生存并不依赖阳光,而是以地热能为基础,通过化合作用将硫细菌转化为有机质。

潜入深海,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常识以外的世界,这表明A.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B .人们的认识受到实践的制约C.在未知世界里存在着不可认识之物 D .我们要站在世界之外观察世界3.在中医看来,人的健康不是身高体大、能吃能睡、声音洪亮、健步如飞,而是“阴平阳秘”,即人体的阴阳平衡。

这表明看问题要A.把运动看作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注意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C.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D.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矛盾的普遍性4.读右图。

读书是有益的,但人却不可因为"书”而框住手脚。

我们应懂得①与认识相比,实践是第一位的②认识不过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解放思想要打烂一切现存的东西④坚持革命批判精神是十分重要的A.①② B .①④C.②③ D .③④ 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首年。

改革的春风最早始于田野乡村,一年一度的春种秋收翻动着时光的书页。

在传统的文学叙事中,乡村是诗意的想象,是灵魂的世外桃源,是人们以或批判或怀恋的目光回眸的故乡。

作家书写反映当代乡村生活的篇章应该①有心系人民的情怀,对人性的丰富性予以开掘和发现②关注社会发展,把农村变迁的图景定格在时代的书卷里③与乡土逐渐疏离,让人物形象存在于作家构建的审美空间④把目光投向市井,意识到在繁荣中无法留住质朴与纯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卷及答案

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政治2019.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首年。

改革的春风最早始于田野乡村,一年一度的春种秋收翻动着时光的书页。

在传统的文学叙事中,乡村是诗意的想象,是灵魂的世外桃源,是人们以或批判或怀恋的目光回眸的故乡。

作家书写反映当代乡村生活的篇章应该①有心系人民的情怀,对人性的丰富性予以开掘和发现②关注社会发展,把农村变迁的图景定格在时代的书卷里③与乡土逐渐疏离,让人物形象存在于作家构建的审美空间④把目光投向市井,意识到在繁荣中无法留住质朴与纯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鸟鸣声、雨声、雷声、蛙声……嘈嘈切切、活灵活现,如果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的话,一定想不到这些大自然的美妙声音竟是由各种竹子做成的乐器发出来的。

舞台上,音乐家们演奏着筚篥(bì lì)、口笛、安格隆、管子、竹大提琴、排箫等竹乐器,声音舒缓深邃、宛若天籁,听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天然的竹林。

这样的竹乐演奏①通过天籁之音传达不可穷尽的意蕴②以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表现中国传统文化③显示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途径是持盈守成④使中国音乐居于多元世界音乐舞台的中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推动下,中国与国外主流电视媒体合作,在当地播出本土化配音译制的中国优秀影视节目,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开设“中国剧场”。

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对中外双方的意义是A.使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好故事B.增强海外华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C.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理解D.彰显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4.北京马拉松,从起点到终点,无处不遍布着志愿者“小黄人”的身影。

某中学近200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图1),他们训练有素,分工明确,不知疲倦地发放物品。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免费下载】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免费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

回答1、2题。

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右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

“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

“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

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

“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

“正”“直”二字合起,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引领社会正气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的故事。

他在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

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回答3、4题。

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正直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 100分,考试时间120分 钟。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网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请回答1〜3题。

1 •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网购年货成为了人们的新选择,某调查公司对用户 网上购买年货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图。

由调查结果可知,在网上购买年货的客户群① 关注网站宣传,急需增大广告力度 ② 重视便捷服务,关心商品使用价值 ③ 对价格十分敏感,受求实心理主导 ④ 看重资讯分享,对商品价值没有要求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③2•大学毕业生小新设计的一个动漫形象在网络上风靡一时。

小新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开办一 家自己控制的公司。

这将需要大约 20万元的启动资金,他的银行卡上只有5万元。

小新可以()A .招募股东,通过股市融集资金B .发行金融债券,到期偿还本息C .申请银行贷款,开办有限责任公司D .争取社会投资,成立合伙人企业3•“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 方式。

这表明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A .①②B .③④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C .①③D .②④()价格变动关乎百姓生活。

请回答4〜7题。

4.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居民用电头仃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①保障公民的质询权②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③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5•针对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某日报以“阶梯电价,对咱有好处吗?”、“阶梯电价,谁在获益? ”等为题连续发文进行报导,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精品版】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精品版】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

回答1、2题。

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右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

“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

“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

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

“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

“正”“直”二字合起,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引领社会正气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的故事。

他在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

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回答3、4题。

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正直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

2020.1西城高三期末政治试题(2)

2020.1西城高三期末政治试题(2)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政治 第1页(共8页)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 2020.1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回答1、2题。

1. 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 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② 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③ 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需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④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甲骨文“鼎”字看起来像是一只猫,萌萌的样子会融化观者的心。

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图1、2)。

这样的文化创意① 表明意识能脱离物质载体而演变② 利用古文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③ 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④ 在辩证否定中实现了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已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

回答3、4题。

图1“鼎喵”创意说明 图2 文创产品:“鼎喵”纸胶带3.石质文物保护是世界性难题。

一些国家试图用化学材料去修补风化、开裂的文物,但并不成功。

中国运用与文物本体相兼容的传统材料修复文物,经过十余年的监测,证明效果较好。

中国修复的经验表明A.必须把修复材料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C.传统材料作为旧事物,是文物修复的关键D.石质文物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岩土文物保护工作已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2020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测政治答案

2020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测政治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参考答案202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第一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C2.D3.B4.A5.D6.C7.A8.C9.D 10.C 11.B 12.D 13.A 14.A 15.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16.(11分)(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国家政权,由此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5分)(2)这些民谣作为一种认识,来源于人民群众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用民谣记录时代变迁、表达思想情感。

(6分)17.(6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专门赴京召开论证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帮助修改和完善条例草案,增强立法科学性,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支撑。

18.(14分)(1)根据文字材料、表格信息显示,夜间旅游是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全国旅游市场的较快发展实现进一步增长。

图5、6、7表明,随着夜游产品的丰富多元和夜游环境的日臻完善,未来夜游需求将持续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6分)(2)可任选以下两条建议。

(每条4分,共8分)①政府应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确保安全的消费环境。

②政府应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市场繁荣,加强市场监管。

③政府应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教科文卫体等各项事业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④政府应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夜间公共交通管理,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19.(6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

改革有利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也为非公经济带来发展机遇。

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从“现代企业制度”等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0.(9分)针对问题,可从经济、文化、哲学一个角度作答,也可从多个角度综合作答。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上学期期末高三政治2020.1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回答1、2题。

1.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需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甲骨文“鼎”字看起来像是一只猫,萌萌的样子会融化观者的心。

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图1、2)。

这样的文化创意①表明意识能脱离物质载体而演变②利用古文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④在辩证否定中实现了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已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

回答3、4题。

3.石质文物保护是世界性难题。

一些国家试图用化学材料去修补风化、开裂的文物,但并不成功。

中国运用与文物本体相兼容的传统材料修复文物,经过十余年的监测,证明效果较好。

中国修复的经验表明A.必须把修复材料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C.传统材料作为旧事物,是文物修复的关键D.石质文物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岩土文物保护工作已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中国援助了柬埔寨吴哥古迹、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

中国由文物保护的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A.更有益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B.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共生共荣的C.能增强各国人民对受援国文化的认同D.说明不同地区的文化是互动交流、自由创造的5.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可编辑修改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有答案)-可编辑修改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

回答1、2题。

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右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

“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

“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

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

“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

“正”“直”二字合起,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引领社会正气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的故事。

他在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

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回答3、4题。

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现出关正直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11 B 23 C
12 D 24 D
第二部分共 6 题,共 52 分。 25. (7 分) 本题可从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协商民主、公民参与决策等角度作答。 等级水平 等 级 描 述 分值
观点鲜明, 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 紧扣问题进行 水平 4 分析,提出有效意见;知识运用恰当、准确;逻辑 严密,条理清晰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 3~5 分 水平 3 提出比较有效的意见;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确; (区均 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 2 水平 1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 知识运用不正确;表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分 4.5) 1~2 分 0分 6~7 分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 页(共 5 页)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细则: 每条打分:三个分句选两句,即可。 创新,1 分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二选一。 变通: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发展的基点、把创新摆在国 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等,1 分 ②为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变通:对企业科技创新减税、对企业创新减税、对企 业发展科技减税。如只答“给企业减税”不给分。
示例:(讲评时用,不是阅卷标准)
高三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共 5 页)
政府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了解情况,宣传和解释腾退的相关政 策,与居民协商和沟通,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寻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居 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有效结合。 政府针对居民疑问,告知文物利用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对于腾退的文物, 先请专家根据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其功能和使用方向;然后,面向社会 征集文物的保护利用方案;最后,可以由专家、社区居民共同选定最终使用方 案。 细则:各校在均分(见上表)左右找本校位置。阅卷参考“观点”“问题解决” “知识”“逻辑”等级描述 4 项,但不完全按照表中的水平。不要手太严,造 成等级打分比非等级打分的分数还低,本次等级打分的分数应该更高些。示例 只是讲评试题时引导学生的,是教学在未来要达到的,不是现在的阅卷标准。 本题如果考生从传统习惯角度作答,给分,阅卷不要严。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上学期期末高三政治2020.1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回答1、2题。

1.在全世界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守望汉字文化,要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让甲骨文沉睡于博物馆②中国古文字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有重要影响③进入数字时代以后,人们无需回看历史,而要重开人文新境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国际上传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甲骨文“鼎”字看起来像是一只猫,萌萌的样子会融化观者的心。

甲骨文“鼎”字经过创意设计,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里的“鼎喵”形象及文创产品(图1、2)。

这样的文化创意①表明意识能脱离物质载体而演变②利用古文字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体现了中华文明基因在创新活动中的传承④在辩证否定中实现了文字符号向文创设计的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随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已从过去的文物保护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

回答3、4题。

3.石质文物保护是世界性难题。

一些国家试图用化学材料去修补风化、开裂的文物,但并不成功。

中国运用与文物本体相兼容的传统材料修复文物,经过十余年的监测,证明效果较好。

中国修复的经验表明A.必须把修复材料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要重视修复材料与文物本体之间的矛盾同一性C.传统材料作为旧事物,是文物修复的关键D.石质文物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岩土文物保护工作已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中国援助了柬埔寨吴哥古迹、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等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

中国由文物保护的受援国转变为支援国A.更有益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B.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共生共荣的C.能增强各国人民对受援国文化的认同D.说明不同地区的文化是互动交流、自由创造的5.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区高三(上)期末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政治2024.1本试卷共7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北京地铁1号线八通线古城站,一列绿白相间的“时光列车”缓缓驶入站台。

与普通列车有所不同,“时光列车”的每一节都采用了不同时代的列车涂装。

走进车厢,乘客们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从上世纪60年代一排排绿色的横排座椅,仿木纹内饰的车厢,到如今拥有“魔屏”的智慧车厢……搭乘“时光列车”可以①了解技术进步,感受首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②回顾和展望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深刻地认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③穿越不同时代,寻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④实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中国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②政党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同利益的人群分裂为阶级③中国共产党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甲问:“什么是直角?”乙答:“直角是角度为90度的角。

”甲又问:“什么是1度?”乙答:“1度就是直角的1/90。

”乙这样回答A.虽然比较形象,但是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B.没有遵循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要求C.是循环定义,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D.没有用否定形式,不能从反面揭示认识对象的性质4. 要保证性质判断换位推理从所给的真实前提得出真实结论,必须遵循相应的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政治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

回答1、2题。

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右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

“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

“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

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

“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

“正”“直”二字合起,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引领社会正气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的故事。

他在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

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回答3、4题。

3.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现出关正直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

下列发言中,直接地、有效地解答这一问题的有①作为理论宣传者,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②作为工艺美术师,经常走进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能采集到大量素材③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民族文化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④作为戏曲表演者,应坚持送戏下乡,为群众纾解农忙的疲惫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5. 2017年我国第一颗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飞向苍穹,成功跻身太空观察员俱乐部,与蜚声国际的“哈勃”“钱德拉”等天文望远镜卫星一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天文观测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天文卫星发射体现了人们意识活动的目的性③新的天文观测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伸④天文观测的水平有高有低,会导致有多个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 “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这是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的一项小调查。

在调查结果中,共享单车是他们最想带回国的“礼物”。

不过,看似简单的一辆自行车,其背后却应用了加固技术、轮胎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密码技术、锁定技术,等等。

看,“歪果(外国)青年”要把“礼物”带回家还真不容易,这是因为共享单车的设计制造A.强调系统功能是要素功能的汇集 B.是依靠要素数量增加达到系统优化C.以生产精细化决定系统功能的高低 D.通过要素改进和系统集成实现创新7....上图漫画可以引申出某种哲学寓意,其中最具合理性的表达是A.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B.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C.权力,离开了真理的束缚,将会成为一种罪恶D.孤独而理性的旁观者、思考者,能让这个世界保持平衡8.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显示,每年全球被浪费的食品已达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科技给了现代人富足的生活,浪费却使科技带的收益大打折扣。

因此①应看到消费与浪费之间的联系,按规律办事②要承认客观存在着的浪费,是合理的现实③要把科技手段作为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④应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表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如《创业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白鹿原》等。

随着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土地和农民的命运问题继续成为文学表现的重点,又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等小说。

这些作品①描写当时的农村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写照②聚焦于农村变迁,谱写了农民创造社会规律的篇章③主要把历史英雄人物作为农业生产力的体现者④反映了农民的精神世界,具有引发人们思考社会历史的意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判断A.明确了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B.是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直接表述C.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D.指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主要靠发展生产力11.上述选举工作调整,有利于①改善代表结构,增强代表性,体现先进性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③各级党组织逐级遴选产生代表,严把人选廉洁关④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某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社(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将其作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抓。

以下选项中,县政府指导合作社的合理做法有①不提倡合作社成为一个经济利益实体②合作社设立成员帐户,建立平均分配的利益返还机制③合作社建立“一人一票”的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机制④合作社建立社务公开、财务公开、财务审计的监督约束机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在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凡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首长,一定是由民族地区的主体民族的优秀分子担任的,比如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都是这样的,包括州、县也是这样的。

这表明①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具有民族特色②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适合实行区域自治③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权益可以得到切实保证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4.当今世界很不安宁,许多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

在某国战乱中,一个小女孩失去了她的父母,画笔是她唯一的朋友,随身的本子上记录了流浪的历程(上图)。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战争给人类带灾难,地区局势趋于缓和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 .利益纷争是战乱的根,开展政治合作是消灭战争的根本手段C .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关方面应认识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责任D .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欧盟是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15.从2017年10月开始,全国有百余家景区陆续执行淡季票价,泰山、黄山和布达拉宫等知名5A 级景区均位列其中。

在这三个景区中,如仅考虑气候因素影响,把旺季票价(参见右表)下调为淡季票价后,变化幅度最大的应是A .泰山B .黄山C .布达拉宫D .无法判断16.在经营蔬菜的胡大叔的菜摊上,挂着绿色、蓝色的移动支付二维码。

胡大叔感叹,以前他每周都要去银行换零钱,现在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

过去收一张100元的假币,心疼得晚上吃不下饭,手机付账就没这个问题了。

对于这种感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支付方式上,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有替代关系②移动支付连接多种消费场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正发生改变③移动支付具备便捷性,能降低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风险④几乎人人关心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需要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7.中国联合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打响了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头炮。

混合所有制改革前,联通集团占总股份的62.74%;混改后,联通集团合计持有公司约36.67%我们都是笼子里的人 我们离开了家园 永远都在流浪欧盟救援组织分发食物的股份。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①能保证国有经济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②能促进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发展壮大国有经济③是为了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④是通过完善国企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增强国企的活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8.明清时期,实物财政向货币财政的演变非常明显。

清前期确定了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财政核算单位,以银两为主体(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

由于清初明确规定了银一两兑钱千文的比值,解决了以前银、钱比值关系混乱的问题,也使“银、钱兼权”的货币体系得以确立。

据此可以推断A.实物不如货币的使用价值大 B.贵金属生产者拥有货币发行权C.使用货币能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 D.规定银、钱兑换比值能严控物价水平1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88亿人、1.81亿人、2.19亿人、1.85亿人,比2012年底分别增加了9980万人、2864万人、2879万人、3022万人。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基本覆盖全民。

以上数据表明①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②社会保险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机制中居于核心地位③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能更好地起到“兜底”作用④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读右图。

越越多投身于“共享”经济(实为互联经济)的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

在某官方微博下,“快把我的押金退了,已经26天了”这样的留言随处可见。

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押金产生,本意是为了解决生产者在交易中的信用问题②押金难退反映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诚信缺失③企业倒闭潮的到,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④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会影响“共享”经济未的规模和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大院院,小院院,里面套的是圐圙圙(ū lüè lüè)。

长巷巷,短巷巷,里面套的是黑廊廊。

”这句顺口溜是某市棚户区的生动写照。

在棚户区13平方千米之内,居住着4.7万户、12.4万人,聚集了全市近1/4的失业人口、90%以上的危旧房,这里人均住宅面积15平方米,平均4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

要解决该棚户区改造的难题,需要A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金融支持B .市场主导、政府参与、家庭支持C .金融主导、家庭参与、市场支持D .家庭主导、金融参与、政府支持22.有欧洲媒体发表题为《中国也是创新大国》的文章称,中国曾长期被视为“世界工厂”,但现在开始成为“世界创新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