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一、课标内容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认识问题、总结问题能力的缺陷,在理解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将问题探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影视频、图片,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在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统一的措施的基础上,与秦朝时期进行对比,达到掌握此目的。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解释:通过名词解释,理解“大一统”的含义。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背景及措施。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汉武帝为维护大一统所做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责任。
唯物史观:通过探究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学会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评价汉武帝。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结合材料分析和教师讲解,理解汉武帝采取巩固大一统措施的原因;目标2:通过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了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目标3:结合所学,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汉武帝,认识到重要历史人物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播放教学视频:《汉武大帝》王夫人和田蚡吐槽诸侯这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片段,剧中提到汉景帝时期吴王富的流油。
田蚡说,论感情,吴王是汉景帝的仇人,削藩是好事也是坏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汉武帝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中,探寻答案。
教师讲解课题中“大一统”的概念:中央加强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活动1:结合下面材料和课本57页内容,分析汉初政治上面临哪些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PPT呈现)汉初形势图、汉初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金缕玉衣生:以上材料反映出汉初诸侯国实力强大,超过中央,威胁中央统治师:除了诸侯国实力强大外,地方上的豪强也并不安分,他们横行乡里,甚至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些状况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混乱。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2.掌握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具体措施;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汉武帝时期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以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具体措施,并能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根据学生对汉武帝之前汉高祖、汉惠帝的了解,引导学生对汉武帝的治国方式和时期背景进行预测。
2.新课讲授(25分钟)a.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包括推行中央集权、进行战争征服、发展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措施和成就。
b.重点讲解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宽东大而制西阻,用智而力,尊文而贵武”。
解释该理念的含义以及为何对巩固大一统王朝至关重要。
c.详细介绍汉武帝的重要措施: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官制、推动农业发展、加强军队建设等。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a.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进行探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b.思考:让学生思考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措施是否可行,为何能够取得成功,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4.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明天的学习任务:阅读相关资料,为明天的讨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10分钟)让学生自由讨论,回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措施,并根据学生之前的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汉武帝的治国理念。
2.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派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
指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为什么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措施在当时会取得成功,以及对后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3.展示与展示(25分钟)让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并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策,让西汉王朝成为举世瞩目的强盛帝国,也让历史铭记了这位伟大的帝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新课探究一、播放视频,回顾西汉初年的现状。
过渡:经过西汉初年几位皇帝的努力建设后,经济发展了,国家元气恢复了,但同时也问题重重。
讲述: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上帝位后便发布了第一道诏令。
展示: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教师总结:汉武帝颁布的第一道诏书是求贤,要求大臣们为他举荐治理国家的人才。
这说明汉武帝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富足,也不打算“无为而治”,而是希望有所作为。
思考:汉武帝想要有所作为是指他想要做什么呢?【解释内涵】大一统:中央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过渡:对于此时的汉武帝,想要继续巩固自秦始皇以来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并非容易之事,放在他面前都有什么问题呢?他需要攻克哪些难关才能实现宏愿呢?1、观看视频;2、回答:大一统。
一、武帝的帝国业:政治一统1、展示:2、展示: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提问:阅读材料,找出汉武帝实现政治大一统的路上有何难题?教师整理: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3、讲述:早在汉景帝即位后,他已发现群过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坐大的问题。
在大臣晁错的建议下,他采用1、观察图片,了解郡国并行制;2、分析材料,提升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总结汉武帝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3、了解汉景帝削弱方国力量的基本历程和结果,对汉景帝与汉武帝在处理地方问题上采用的政策的区别有一定的感知;4、回答:推恩令;5、小组讨论,理解“推恩令”与削藩相比的微妙之处,加深理解,提升思维;6、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二——地方豪强与官府分庭抗礼,解决措施——建立刺史了强硬的措施——削藩,直接削夺藩王的封地,却引发了七国之乱。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及产生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特征并正确评价汉武帝。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朝巩固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情景再现法、提问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等。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等内容。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歌曲《最后的倾诉》。
展示: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是......设问:这首歌曲称赞的是哪位帝王?(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生于公元前156年,16岁登基为皇,在位5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为什么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他采取的措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起到过什么作用?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疑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武帝,去了解汉武帝是如何开创“大一统”局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讲授新课】教师引导:汉武帝名叫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2(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2(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思想、开辟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的统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汉武帝的统治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汉武帝和大一统王朝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的统治措施,理解大一统王朝的意义。
同时,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有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掌握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2.难点: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在巩固大一统王朝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探讨儒家思想在巩固大一统王朝中的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的统治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2.辅助材料: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呈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思想、开辟丝绸之路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举措。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和意义。
3.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原因和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图,上面是汉武帝的画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看到的画像,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传授(15分钟)1.老师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并让学生回顾一下刘邦建立大汉江山的过程。
2.老师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包括内政、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举措。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3.在讲解过程中,老师适时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讨论与活动(3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讨论一个措施的作用和影响,并撰写相关材料。
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老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原因和成就,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多重原因和复杂性。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老师布置小组作业: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背景类似的事件,并分析该事件的因果关系。
2.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3.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老师评价并点评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
五、作业和反思(5分钟)1.布置反思作业: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体会和问题。
2.学生完成反思作业并交给教师。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措施和影响。
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位期间,如何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广儒家思想等手段,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史实,让学生了解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汉武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掌握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2.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内容;2.资料:收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3.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武帝时期的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汉武帝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汉武帝是谁吗?他有什么样的成就?”2.呈现(10分钟)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资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汉武帝的改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汉武帝采取的各项大一统措施。
2. 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所带来的影响。
3. 认识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同时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汉武帝采取的各项措施在政治、思想、经济上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先请学生欣赏歌曲《说句心里话》,然后出示“汉武帝像”,教师概述: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雄才大略下,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之为“大一统”。
由于课文内容较多,我们将分两节课完成。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约33分钟)1. 讲授第一部分“颁布“推恩令”(3分钟)①教师讲述: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及时解决了王国问题。
(推恩令是主父偃向汉武帝的上书,主要内容是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学生齐读课文相关内容。
③教师讲述:解决了王国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 讲授第二部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分钟)①教师讲述: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并设立了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请学生结合课文和地图册的“西汉王朝疆域图”指出汉朝的范围。
同时结合地图册介绍董仲舒的相关内容。
③学生齐读课文相关内容。
3. 讲授第三部分“经济措施”(约5分钟)①教师讲述: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
前两者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后两者则体现了轻徭薄赋的思想。
②请学生看课文后齐读课文相关内容。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丞相与御史大夫异与地方郡国的主要职责。
并结合地图册上的“郡国图”理解相关内容。
4. 综合探究(5分钟)讨论:汉武帝的大一统对西汉王朝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今天的人们有什么启示?教师总结: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史料和知识点,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繁荣与辉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汉武帝和大一统王朝的概念可能较为抽象。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掌握了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建立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掌握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2.难点: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特点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风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文物、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汉武帝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汉朝的建立、秦朝的统一等。
进而提出问题:“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政治方面,如设立郡国、推行推恩令等;经济方面,如盐铁官营、统一货币等;文化方面,如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位期间,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广儒家思想等措施,巩固了汉朝的大一统格局。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具体措施和意义还需深入挖掘。
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具体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教材: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3.历史资料:关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如“皇帝”一词的由来,引出汉武帝这位伟大的皇帝。
通过展示汉武帝的画像,让学生对汉武帝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广儒家思想等。
同时,通过插图和史料,让学生了解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展开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和汇报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主要讲述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大一统王朝。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设置郡国、开辟丝绸之路、推行儒学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图片或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汉武帝及其时代背景。
在呈现、操练、巩固环节,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作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2.难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作为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影响。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小组合作:分组探讨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为。
4.案例分析:分析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
3.图片:收集与汉武帝及其时代相关的图片。
4.视频:准备与汉武帝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汉武帝及其时代背景。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汉武帝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设置郡国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篇1【教学目标】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封国(或诸侯、王国;或王国问题)势力过于强大;(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二、思想上的大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相关历史记载,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相关措施,能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并能借古鉴今,结合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三、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汉武大帝》视频片段,指出汉武帝,刘彻他将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他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大一统时代讲授新课:分析课题1、简介汉武帝(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称帝,在位54年。
一生文治武功,对内平息叛乱,对外北击匈奴,首开丝绸之路,在他的统治之下迎来了西汉最鼎盛的一段时间,他使汉朝的威名远播海外,名留青史!)2、解释“大一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教师:作为一国之君,汉武帝也有好多烦恼,请同学们依据老师给出的材料分析汉武帝的烦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烦恼一: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吵得皇帝心神不宁啊!烦恼二:展示材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等。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烦恼三:展示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烦恼四:“白登之围 "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第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
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
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推恩令”的实施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
(1)背景:①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公开反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①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②削藩。
作用:诸侯王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
(2)13个州部各派刺史1人,既监视州部地方官,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严禁其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知识模块二、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2~3题。
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2022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3.认识到汉武帝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崇儒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此时的刘彻刚满16岁。
他就是汉武帝,从此,这位为中华汉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天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位长达54年。
今天让我们走近汉武帝,领略他的雄才大略。
二、新课讲授(一)“推恩令”的实施1.阅读教材,概括西汉初年,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威胁朝廷。
2.结合《西汉前期形势图》,让学生分析西汉前期诸侯的发展情况,初步了解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着什么困惑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万,府库的“金银珠宝,多于京师”。
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学生结合材料归纳: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3.(播放视频:推恩令)学生结合视频归纳“推恩令”的内容。
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
实现“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推恩令就是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进行管理。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通过介绍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展现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具体措施和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史实,深入理解汉武帝的政治智慧和文化成就。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帝王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客观地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地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武帝的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意义。
2.难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案例,分析汉武帝的政治智慧和文化成就。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及其意义。
3.史料:收集相关史料,用于辅助教学。
4.视频: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呈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汉武帝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为何要巩固大一统王朝?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呈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材主要介绍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巩固大一统王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意义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巩固大一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意义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2.难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汉武帝的措施。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汉武帝措施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分析汉武帝措施的具体实施和效果。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图表等资料,直观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图表、案例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汉武帝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这位历史人物。
简要介绍汉武帝的统治地位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汉武帝的措施对于巩固大一统的影响。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优秀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2.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2.通过参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3.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强化中央权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内容。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
【学情分析】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问题
A.实行“削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2.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2.通过参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3.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强化中央权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内容。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
【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教学方法】
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等。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问题呢?
“推恩令”的实行,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那“推恩令”妙在何处?
教师作出评价,总结“推恩令”的作用:大大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使其再也无力对抗中央;新封的诸侯对皇帝感恩戴
汉武帝接受了
主父偃的建议。
实
现“推恩令”,下
令允许诸侯将自己
的封地分给其子
弟,建立较小的侯
国。
通过“推恩”
这种相对和缓而
“富有人情味”的
方式,原来的王国
被分割成许多小侯
国,侯国不再属于
王国管理,而归中
央直接管辖的郡管
理。
不费一兵一卒,
达到了削弱王国的
目的,而得到封地
的诸侯子弟,对皇
帝感恩戴德,从而
培养了侯国的忠
诚。
学生回答问
题。
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了解“推
恩令”的作用。
了解刺史制
度。
①限制封国势力
②兴办太学
③组织反击匈奴战争
④统一度量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D
2.A
中考链接
1.(2015年广东卷)“盖
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
”
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
人”与“非常之功”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
论》
D.华佗发明麻沸散
2.(2015年江苏连云港卷)
下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
图(局部)。
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
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
回答问题。
熟悉中考题
目。
【板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背景
(1)必要性:诸侯王势力很大;诸子百家各派相当活跃(思想)。
(2)可能性
①主观方面: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②客观方面:汉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2.措施
(1)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
(3)经济:统一五铢钱,盐铁专卖,重视农业生产
3.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