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23张)
合集下载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77f7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3.png)
大409西20°洋
非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河洲
不列颠洲高 卢
海古代两河流域文
古文明发源地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 洲界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 年
海腓尼 明约BC4000年
比利
盘普
伯
洲
距今数千年的人类最早的各大文明的发展 情况,可以根据技术革新、地理环境和经济组 织加以分析。虽然这些因素对了解过去是极为 重要的,但对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们是如 何看待生与死,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用处甚微、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 域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 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这 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过艺术、哲学、文学和 法律表现出来时,亦呈现了各自的实质和特色。其中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因为诞生在大河流域,也称为大河文 明。
大清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启程,感知务元
文明区域
文明重要成果
代表古国
大 河 文 明
可 文河河、明)域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 制、太阴历、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权力、丰富多彩的神话种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城市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的条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较报法一级,针动方
A GLOBALHISTORY
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 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 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 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 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 发展进步的产物。思考:那么文字是 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非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河洲
不列颠洲高 卢
海古代两河流域文
古文明发源地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 洲界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 年
海腓尼 明约BC4000年
比利
盘普
伯
洲
距今数千年的人类最早的各大文明的发展 情况,可以根据技术革新、地理环境和经济组 织加以分析。虽然这些因素对了解过去是极为 重要的,但对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们是如 何看待生与死,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用处甚微、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 域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 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这 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过艺术、哲学、文学和 法律表现出来时,亦呈现了各自的实质和特色。其中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因为诞生在大河流域,也称为大河文 明。
大清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启程,感知务元
文明区域
文明重要成果
代表古国
大 河 文 明
可 文河河、明)域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 制、太阴历、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权力、丰富多彩的神话种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城市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的条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较报法一级,针动方
A GLOBALHISTORY
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 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 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 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 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 发展进步的产物。思考:那么文字是 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2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216d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0.png)
(二)古代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
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 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 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 “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自远古时代起,埃及的地理上就分为狭窄的河谷地区(上埃及)和 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下埃及)。埃及的河谷 地区几乎常年不雨,气候十分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 给。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区受地中海季风气候影响才降雨。
益和权威
内容包括诉讼手续(1-5条);盗窃处理和奴隶(6-25条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 );土地房屋(26-28条);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奴役(89比王站在太阳和正 126条);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127-194条);伤害的处
义之神沙马什面前 接受象征王权的权 标的浮雕,以象征 君权神授。下端是 用阿卡德楔形文字 刻写的法典铭文, 共3500行、282条
③交换贸易的产生。
④生活方式变化:从迁徙到定居, 早期城市的出现。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生产力发展(根原) 社会分工和劳
采集
动生产率提高
农业
渔猎
畜牧业
剩余 产品
前提
定居
城市
私有制和 剥削产生
阶级 出现
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 强制机关
国家 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文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2、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 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17fd5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5.png)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3ed734bb4cf7ec4afed0fb.png)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吉 尔 伽 美 什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
首创“历史”一词 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
政治史传统 奠基人
修昔底德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乌托邦》
柏拉图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特 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 人类是最高级的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目录页
①人类文明的产生 ②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③单击输入文本内容
Part 1
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采集与狩猎 无私有财产 无阶级
人类文明的产生的因素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
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
恒⑥河莎雨 (水su丰ō俘)沛草,虏纸植杀被茂死盛 ,二十把他们变成奴隶......有的家族利用传统的优势地
巴尔干半岛位南部,、占爱琴有海地较区好的土地,或较多的牲畜、奴隶,成为氏族内的“名
门”、“望族”。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Thank You!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希腊字母
梵语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社会制度
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 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 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 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 其双腿变成吠舍, 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吉 尔 伽 美 什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希腊
首创“历史”一词 史学之父
希罗多德
政治史传统 奠基人
修昔底德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乌托邦》
柏拉图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特 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 人类是最高级的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目录页
①人类文明的产生 ②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③单击输入文本内容
Part 1
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文明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采集与狩猎 无私有财产 无阶级
人类文明的产生的因素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
得了如何栽培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
恒⑥河莎雨 (水su丰ō俘)沛草,虏纸植杀被茂死盛 ,二十把他们变成奴隶......有的家族利用传统的优势地
巴尔干半岛位南部,、占爱琴有海地较区好的土地,或较多的牲畜、奴隶,成为氏族内的“名
门”、“望族”。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Thank You!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希腊字母
梵语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社会制度
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 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 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 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 其双腿变成吠舍, 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d0aa8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4.png)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课件
科 目: 适用版本:新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新课导入】何谓“文明”
No Image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拉丁文“civitas”意为城邦, “civilis”释义为“城邦中有组织和法制的市民生活”。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
太
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
汉 谟
阳 神
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拉 比
沙 玛
什
宣扬君权神授(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浅论印度文明的特征》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2)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 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
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 为首的武士集 团构成,负责 统治和保卫国 家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以 莎草作为书写介质,并非当今概念的纸)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亡灵书》残片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 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科 目: 适用版本:新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新课导入】何谓“文明”
No Image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拉丁文“civitas”意为城邦, “civilis”释义为“城邦中有组织和法制的市民生活”。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
太
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
汉 谟
阳 神
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拉 比
沙 玛
什
宣扬君权神授(神权主义色彩浓厚)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浅论印度文明的特征》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2)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 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
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 为首的武士集 团构成,负责 统治和保卫国 家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④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以 莎草作为书写介质,并非当今概念的纸)
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亡灵书》残片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前提: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 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的发展ppt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2张)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的发展ppt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2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c86dd3a0508763230121220.png)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大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几乎 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
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 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亡灵书》残 片 莎草纸质,有31 行用黑色墨汁书 写的祭司体象形 文字
13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4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 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 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 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 家。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②希罗多被德认首创为“历是史”“一词史,学在西之方父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随西着亚铁 地器区③时的修代居的民昔来最底临早,培德生育成产出工大为具麦政的、进治小步麦史,和雨传豆水类统丰作沛的物、,奠植南被基亚茂培人盛育的;出恒芋河头流,域中逐国步培得育到出开水发稻,和成为粟印,度中历南史美的洲中培心育舞出台玉。米和南瓜 等农作物 。尼罗河定④期柏的泛拉滥图,有和利亚于农里业士生产多的德发展奠;定了西方哲学 印 对度种河姓和 制的恒 度基河 形流 成础域 了。一——定古程印度度的文冲明击。
特征: 小国寡民
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代步得表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后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 大麦 、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培育出芋头,中国培育出 水稻 和 粟 ,中南美洲培育出玉米和南瓜 等农作物
同态复仇,朴素的平等、对等思想……
第1课_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18页)
![第1课_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6924d8b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c.png)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 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 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实质: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 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局限性: ①是少数人的民主(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 邦人、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 少最基本的权利。 ②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多数人的暴政)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种姓制度有怎样的特征?印度神话中用人体不同部位比 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其与佛教主张有什么关系? 特征: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寓意:种姓制度通过利用身体器官的自然高下来附会和比拟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关系: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私有制和奴隶制等级秩序,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对种姓 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文
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文字的出现
明
政治特点:君主专制、颁布法典
的 产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文学等
生 与 早 古代文明的 期 多元特点 发 展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政治特点:法老至上、官僚体系 文化成就:象形文字、历法、数学等
课标要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
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本课重点 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不同特点形成
的不同时空条件;
本课难点 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这些不同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名词概念
什么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605a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d.png)
能力形成•合作探究
主题一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情境探究】 1.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正确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史料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大河流域国家……尼罗河 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 平缓的水流使向上航行极为容易。
(4)文明成就:_佛__教__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_摩__诃__婆__罗__多__》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 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4.古希腊文明: (1)自然环境:位于_巴__尔__干__半__岛__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 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文明兴起:公元前2千纪,曾诞生_克__里__特__文__明__和_迈__锡__尼__文__明__。公元前8—前6世 纪,数量众多,_小__国__寡__民__的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提醒】 地理环境与文明兴起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对文明的兴起 不起决定作用。 (2)对古代文明兴起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其经济的状态及其发展程度。
主题二 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情境探究】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 史料 梁启超在其《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中说:“……平原土地丰饶,始 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 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思维交互:谈谈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文明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史料中的观点进 行评析。
成就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_______是古代埃 莎草纸
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4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1eb9615901020206409c24.png)
商 达
品 ;
经 政
济 治
、 上
海 :
封闭型
开放型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 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 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自利也 ,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 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 ,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 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
古代 文明
地理环境
古巴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 比伦 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古埃 及
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 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 及的交通条件
古印 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度 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
古希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 腊 区性大国的兴起;小国寡民的城邦
公元前9世纪,恒河中游开始得到迅猛发展,取 代印度河,成为印度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 重心。那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树木参天 ,经冬不凋。自然界这种浓郁得过剩的生命力 ,启发了土著民对生命不死轮回问题的思考。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种姓制度: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四)古希腊文明
古代 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主要为黄河流域),早 期黄河流域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同时 黄土也是一种比较适合耕种的土壤
主要文明成果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金字塔、象形文字、 太阳历
种姓制度、佛教、 阿拉伯数字 民主政治、哲学、 首创“历史”一词
甲骨文、青铜器、 长城、《诗经》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3张)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57e968416bec0975f565e285.png)
高中教材 2019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一、眼里存山河——课前的思考
初中课标 2011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 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 古代的印度社会。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 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 扩张。
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的实证。
钱穆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 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3、文明的早期发展
3大中心说:西亚、中国、美洲 4大中心说:西亚、中国、中南美洲、非洲 8大中心说:中国、印度、印度马来、中亚、近东、地中海、埃塞俄比亚、 中美洲、南美洲 世界上所谓的“文明”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和农业地区相吻合,这就是所谓 的“农业文明”。——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北大出版社2015年P20
中古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代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现代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当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沃勒曼指出)在古代埃及,人工灌溉的发明与埃及文明或国家的 起源并没有联系。人工灌溉工程的发明是相对较晚的事情,而且古 代埃及人工灌溉的发明,来自地方层面而非国家层面。在人工灌溉 工程发明后,控制它们的也不是国家统治者,而是地方统治者,而 且仅仅局限于几个比较大型的工程。——《世界史理论前沿》
高中历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高中历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https://img.taocdn.com/s3/m/c08d332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6.png)
学以致用
1.马克思说:“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
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奴隶与奴隶主、富
人与穷人、氏族一般成员与氏族贵族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
()
A.导致了氏族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B.使劳动者分化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C.导致了社会混乱,是历史的倒退
D.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
(4)古代希腊文明。 ①城邦的出现。 a.原因: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 起。 b.时间:公元前8—前6 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c.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斯巴达 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 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2.有人认为,国家出现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增加公 民福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
A.认识到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正性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了社会管理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答案:D
解析: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题 干中的观点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看成国家的主要目的,以国 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故D项符合题意,B项 错误;题干中的观点不能体现公正性,A项不符合题意;社会管 理职能是国家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政治统治职 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保证,C项表述错误。
古代文明
古代印度 文明
古代希腊 文明
不同条件
文明标志
种姓制度、佛教、《摩诃婆
印度河、恒河流域雨水丰 罗多》和《罗摩衍那》、创
沛,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造从 1 到 9 的数字和发明
“0”、提出按位计值的方法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1 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1 张)](https://img.taocdn.com/s3/m/0501a09ff46527d3250ce0dd.png)
农耕畜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大部分文明产生于地形平坦的大江大河地区 (古希腊文明特殊属于海洋文明)
文明曙光:两河文明之苏美尔、古巴比伦
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位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下游的丛林沼泽地 带,肥沃的冲积层土地与肥力充足的 水源在这里奇妙地混为一体,具有巨 大的农业潜力。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于城市中心Biblioteka 具有居住区和商业区等
规划街道之 用于商业流通的青 间相互垂直 铜环。大环套在脖
苏美尔文明城市遗址(约前2千年)
子上,小钱作为零 钱串在大环上
前1950年 楔形文字 记账泥板
文明曙光:两河文明之苏美尔、古巴比伦
苏美尔时期的金制头盔
前2100年雕像 苏美尔人装饰风格
约前5000年 带有游戏性质的赌具 乌尔王陵出土,藏于大英博物馆
力发
耕地 展
面积 家畜
饲养
原始 公有 制
剩余 产品 出现
贫富 分化
私有 制形 成
权贵 阶层
奴隶 主
阶级 对立
奴隶
文字
国家
城市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
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
大型墓葬占约1%
使用木棺并撒朱砂,陪 葬品多达200多件,有 龙盘、石磬、彩绘陶器、 彩绘木器、土鼓、成套 石斧、整猪骨架
维护奴隶制
拉 比
太 阳 神
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打断别人骨头的人也要被打断骨头
同态复仇法
根据皇家税法,如果欠债者无力偿 还债务,则必须利用小麦或者芝麻 来代替从商人那里得到的租金
规定债务关系
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 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 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 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 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文明曙光:两河文明之苏美尔、古巴比伦
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位于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下游的丛林沼泽地 带,肥沃的冲积层土地与肥力充足的 水源在这里奇妙地混为一体,具有巨 大的农业潜力。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于城市中心Biblioteka 具有居住区和商业区等
规划街道之 用于商业流通的青 间相互垂直 铜环。大环套在脖
苏美尔文明城市遗址(约前2千年)
子上,小钱作为零 钱串在大环上
前1950年 楔形文字 记账泥板
文明曙光:两河文明之苏美尔、古巴比伦
苏美尔时期的金制头盔
前2100年雕像 苏美尔人装饰风格
约前5000年 带有游戏性质的赌具 乌尔王陵出土,藏于大英博物馆
力发
耕地 展
面积 家畜
饲养
原始 公有 制
剩余 产品 出现
贫富 分化
私有 制形 成
权贵 阶层
奴隶 主
阶级 对立
奴隶
文字
国家
城市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
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
大型墓葬占约1%
使用木棺并撒朱砂,陪 葬品多达200多件,有 龙盘、石磬、彩绘陶器、 彩绘木器、土鼓、成套 石斧、整猪骨架
维护奴隶制
拉 比
太 阳 神
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打断别人骨头的人也要被打断骨头
同态复仇法
根据皇家税法,如果欠债者无力偿 还债务,则必须利用小麦或者芝麻 来代替从商人那里得到的租金
规定债务关系
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 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偿付 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 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 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4facbae45c3b3566ec8b15.png)
世界史
代表国家: 古巴比伦
原因: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3.
古印度为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领土,未曾以之为国名。
早期文明之间发展的关系?
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文明成果:
探究: 根据下面图片及教材分析雅典民主的特点及实质?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早期文明之间发展的关系?
(1)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至
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建造金字塔(体现法老至上权威,包含数学知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Hale Waihona Puke 目录分析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世界古代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公元前3500年左右—15世纪)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走资工向本业整主革体义命的制与世度马界的克确思立主义的诞生古早展在代期格世世文局界界 明 ; 历1述 程 和讲 世 社5部 和 多 史(新中 思、述 界 会分 中 元 上1航的 想15资大 主共 古 特 的6、路重 解世本战 义世1文 性 贡5开要 放纪课6和主制界明 、 献世辟意 运讲 —近美义度纪) 相1代义 动在述的从苏-9呈 互2史世; 与世古0危理对现 交世纪西界 资代机想峙出 流纪末方历 本文所变的初的 以,人史 主明引为冷)多 及重文形 义(发现战元 各资义点主成 制包的实,发 自本社讲义过 度括两以看主会次及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阐述了古代东西方“思想繁荣时代”(也称“轴 心时代”)产生的时间、对应的文明形态及各自主要特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思 想繁荣时代”涌现出的著名代表人物。(各举两人即可)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文字的出现主要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传承,而不是服务 于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故 A 项错误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发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字起源于
不同部落的记忆符号,是用于记录的工具。最初人们借助
B
刻画符号帮助记忆、保存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 要在各部落之间建立一种大家公认的符号标准,于是为局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公元
公 元 前
前6 世纪, 恒河 流域
3 千
纪
形成 一系
列国
家
政治统治
种姓制度: ①等级划分:婆罗门主掌宗教祭 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 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 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 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 务。四个种姓之外的是“贱民” 处于社会最底层。 ②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婆罗门教的说教。 ③影响:这种制度的延续,对印度 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政治 小国寡民,奴隶制城邦 趋向国家统一,奴隶主专
统治 同 点 思想
文化
政治发达 注重人文理性,具有开 拓进取精神
制政治发达 注重宗教等级,具有封闭 保守精神
相同点 都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属于奴隶 制文明;都注重古代科技的发展
部民族和地区所公认的记事符号——文字应运而生了,故
B 项正确
C
在古代社会,文化创造始终不是独立的生产部门,故 C 项错 误
D 文字产生之时,各地的文明基本处于独立状态,故 D 项错误
答案:B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拓展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古代世界的文明按照兴起的区域,可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草原文明和绿洲文明四种类型,其中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 度和古代中国均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则属于 海洋文明的代表。当时各地区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 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从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摘编自《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北师大版) 读史技巧史料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的主要表现和特征,第二句话主要阐明了农业是文明之母的主要依 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你认为农耕畜牧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 提示:(1)基本特征: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 (2)理由:人类生产可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靠发明创造和改进 工具,生产出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进而出现了国家,人类 迈入文明时代。
文化成就
①思想:佛教是 重要的思想流 派。 ②文学:《摩诃 婆罗多》和《罗 摩衍那》是世界 上著名的史诗。 ③科技:在天 文、历法、数 学、医学等领域 都取得了重要成 就;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发 明了“0”,提出了 按位计值的方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明 时间
国家形 政治统治
成时间
文化成就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公元前 3100 年 左右,埃 及初步实 现统一
①法老:掌握着 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最重要的权 力。 ②法老之下,设 有官员分别处理 政务和地方事务
①文字:象形文字。 ②科技:制定了世界上 第一部太阳历;建造了 金字塔,证明了埃及人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莎 草纸是主要的书写材 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采集渔猎时代与农耕畜牧时代的主要区别
比较 采集渔猎时代
项
农耕畜牧时代
生存 以攫取自然界现成存在着 以通过人类劳动创造自然界
资料 的动植物资源为主
不曾现成存在的动植物为主
生活 区域
人类只能在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生存,一旦发生 灾变,人类就必须离开,去 寻找另一处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2在古代的早期文明中,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埃及人创造 了象形文字,中国商朝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甲骨文字。这些文字的 共同作用在于( ) A.服务于统治阶级专制统治 B.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C.使文化创造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 题目立意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发端的重要体现。本题旨在通过对 文字在文明进程中作用的认识,考查对文字与文明关系的深层次认 识能力。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文明的特征 (1)相同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不同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古代文明的发展概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约公元 前 2900 年,两河 下游的 苏美尔 地区出 现了一 系列城 市国家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文字产生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课前篇 自主预习
预习提醒生产力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采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后来随着磨制石器和 弓箭的大量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继而开始出现社会 分工,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因此 生产力是古代文明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图 1 反映了有人在放养牲畜,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生产 A 情景;图 2 中有部分人在弯腰收割庄稼,反映的是原始农
业的生产情景,故 A 项正确
B 题干图片没有反映关于手工业生产的信息,故 B 项错误
C
题干图片中没有涉及专门从事管理的政治和文化人才,故 C 项错误
公元前 2 千纪,克 里特文明 和迈锡尼 文明诞生
公元 前 8— 前6 世纪, 城邦 逐渐 发展 起来
①典型特征:小 国寡民,公民直 接参与国家管 理。 ②主要城邦:斯 巴达和雅典最 为著名。斯巴 达是寡头政治 的代表,雅典是 民主政治的典 型
①文学:古希腊的神 话、悲剧和喜剧等,是 世界文学的瑰宝。 ②史学:希罗多德在西 方被认为是“史学之 父”,修昔底德成为政 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 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了解早期人类经济
和政治文明产生的各
自表现,认识人类文
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及
主要途径
2.了解世界各文明古 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并认识这些特点形成
的不同时空条件,进 而加深对古代世界文
明多元特征的理解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从采集渔猎到农耕文明 (1)采集渔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 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 (2)农耕文明 ①农作物的培育:各地区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农作物,如西亚的大 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 米和南瓜等。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促使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畜牧 业、手工业和商业先后同农业分离。 ③管理者的出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从事专门的管理 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早期城市的形成: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过渡 史料实证 史料 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 种土地上人工栽培,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 们繁殖。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 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 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①国家统一:约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 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 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 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 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 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 面。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 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①文字:楔 形文字是世 界上最古老 的文字。 ②文学: 《吉尔伽美 什》是目前 所知最早的 史诗。 ③科技:苏 美尔人发明 了 60
历史解释 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的比较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文明 类型 不 地理 同 环境 点 经济 形态
海洋文明
层叠山峦,土地贫瘠,三 面环海,港湾众多 农业相对落后,工商业经 济发达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 肥沃,交通便利 农业发达,手工业、商业 是补充
受自然界动植物资源自然 再生能力的制约,劳动者 不可能提供经常性的剩余 产品
人类在发展畜牧业、农业方 面经验的丰富和生产技术的 进步,出现了剩余产品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1以下两幅图片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的壁画,它反 映了(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 C.部分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D.原始人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题目立意本题以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入手,旨在考查对原始农耕畜 牧经济基本特征的理解以及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思 想繁荣时代”涌现出的著名代表人物。(各举两人即可)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文字的出现主要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传承,而不是服务 于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故 A 项错误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发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字起源于
不同部落的记忆符号,是用于记录的工具。最初人们借助
B
刻画符号帮助记忆、保存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 要在各部落之间建立一种大家公认的符号标准,于是为局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公元
公 元 前
前6 世纪, 恒河 流域
3 千
纪
形成 一系
列国
家
政治统治
种姓制度: ①等级划分:婆罗门主掌宗教祭 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 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 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 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 务。四个种姓之外的是“贱民” 处于社会最底层。 ②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婆罗门教的说教。 ③影响:这种制度的延续,对印度 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政治 小国寡民,奴隶制城邦 趋向国家统一,奴隶主专
统治 同 点 思想
文化
政治发达 注重人文理性,具有开 拓进取精神
制政治发达 注重宗教等级,具有封闭 保守精神
相同点 都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属于奴隶 制文明;都注重古代科技的发展
部民族和地区所公认的记事符号——文字应运而生了,故
B 项正确
C
在古代社会,文化创造始终不是独立的生产部门,故 C 项错 误
D 文字产生之时,各地的文明基本处于独立状态,故 D 项错误
答案:B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拓展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古代世界的文明按照兴起的区域,可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草原文明和绿洲文明四种类型,其中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 度和古代中国均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则属于 海洋文明的代表。当时各地区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 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从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摘编自《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北师大版) 读史技巧史料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的主要表现和特征,第二句话主要阐明了农业是文明之母的主要依 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你认为农耕畜牧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 提示:(1)基本特征: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 (2)理由:人类生产可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靠发明创造和改进 工具,生产出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进而出现了国家,人类 迈入文明时代。
文化成就
①思想:佛教是 重要的思想流 派。 ②文学:《摩诃 婆罗多》和《罗 摩衍那》是世界 上著名的史诗。 ③科技:在天 文、历法、数 学、医学等领域 都取得了重要成 就;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发 明了“0”,提出了 按位计值的方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明 时间
国家形 政治统治
成时间
文化成就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公元前 3100 年 左右,埃 及初步实 现统一
①法老:掌握着 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最重要的权 力。 ②法老之下,设 有官员分别处理 政务和地方事务
①文字:象形文字。 ②科技:制定了世界上 第一部太阳历;建造了 金字塔,证明了埃及人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莎 草纸是主要的书写材 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采集渔猎时代与农耕畜牧时代的主要区别
比较 采集渔猎时代
项
农耕畜牧时代
生存 以攫取自然界现成存在着 以通过人类劳动创造自然界
资料 的动植物资源为主
不曾现成存在的动植物为主
生活 区域
人类只能在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生存,一旦发生 灾变,人类就必须离开,去 寻找另一处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2在古代的早期文明中,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埃及人创造 了象形文字,中国商朝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甲骨文字。这些文字的 共同作用在于( ) A.服务于统治阶级专制统治 B.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C.使文化创造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 题目立意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发端的重要体现。本题旨在通过对 文字在文明进程中作用的认识,考查对文字与文明关系的深层次认 识能力。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文明的特征 (1)相同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不同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2.古代文明的发展概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约公元 前 2900 年,两河 下游的 苏美尔 地区出 现了一 系列城 市国家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文字产生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课前篇 自主预习
预习提醒生产力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采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后来随着磨制石器和 弓箭的大量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继而开始出现社会 分工,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因此 生产力是古代文明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图 1 反映了有人在放养牲畜,反映的是原始畜牧业的生产 A 情景;图 2 中有部分人在弯腰收割庄稼,反映的是原始农
业的生产情景,故 A 项正确
B 题干图片没有反映关于手工业生产的信息,故 B 项错误
C
题干图片中没有涉及专门从事管理的政治和文化人才,故 C 项错误
公元前 2 千纪,克 里特文明 和迈锡尼 文明诞生
公元 前 8— 前6 世纪, 城邦 逐渐 发展 起来
①典型特征:小 国寡民,公民直 接参与国家管 理。 ②主要城邦:斯 巴达和雅典最 为著名。斯巴 达是寡头政治 的代表,雅典是 民主政治的典 型
①文学:古希腊的神 话、悲剧和喜剧等,是 世界文学的瑰宝。 ②史学:希罗多德在西 方被认为是“史学之 父”,修昔底德成为政 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 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了解早期人类经济
和政治文明产生的各
自表现,认识人类文
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及
主要途径
2.了解世界各文明古 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并认识这些特点形成
的不同时空条件,进 而加深对古代世界文
明多元特征的理解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从采集渔猎到农耕文明 (1)采集渔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 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 (2)农耕文明 ①农作物的培育:各地区培育出各具特色的农作物,如西亚的大 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 米和南瓜等。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促使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畜牧 业、手工业和商业先后同农业分离。 ③管理者的出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从事专门的管理 和文化创造工作。 ④早期城市的形成: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过渡 史料实证 史料 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 种土地上人工栽培,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 们繁殖。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 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 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①国家统一:约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 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 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世界 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 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 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 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 面。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 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①文字:楔 形文字是世 界上最古老 的文字。 ②文学: 《吉尔伽美 什》是目前 所知最早的 史诗。 ③科技:苏 美尔人发明 了 60
历史解释 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的比较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文明 类型 不 地理 同 环境 点 经济 形态
海洋文明
层叠山峦,土地贫瘠,三 面环海,港湾众多 农业相对落后,工商业经 济发达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 肥沃,交通便利 农业发达,手工业、商业 是补充
受自然界动植物资源自然 再生能力的制约,劳动者 不可能提供经常性的剩余 产品
人类在发展畜牧业、农业方 面经验的丰富和生产技术的 进步,出现了剩余产品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1以下两幅图片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的壁画,它反 映了(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 C.部分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D.原始人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题目立意本题以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入手,旨在考查对原始农耕畜 牧经济基本特征的理解以及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