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消毒
✓ 浸泡于消毒液内,5min后取出冲洗 ✓ 离心机甩下水银(35℃以下) ✓ 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min取出,冷开水冲洗 ✓ 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清洁盒内备用
㈡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2.检查 检查目的:保证测量的准
确性 水银柱甩至35℃以下;
在40℃的水中测试3min 后取出检视;
误差在0.2℃以上不能 使用。
(三)测量体温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评估 2.计划
病人整体状况 测温局部情况
护士准备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情绪稳定 休息30min
(三)测量体温技术
1.评估 2.计划 3.实施
核对解释 ↓
放置测量 ↓
检测记录 ↓
整理消毒
(三)测量体温技术
部位:水银端斜放 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用鼻呼 吸勿用牙咬勿说话
特 点:产热<散热 体温恢复正 常
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 临床表现:皮肤湿冷
血压轻度↓
体温下降期
3、 发热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散热
方式
{ 骤升 渐升
(2)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特点 散热 >产热 方式 { 骤退
渐退
趋于正常
3、常见热型
(1) 稽留热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依据是什么? 2.入院时的发热程度?为什么? 3.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能力测试
A1型题:
1.以口腔温度为划分标准划分低热范围是 A.36.0 ℃ B.36.8-37.3 ℃ C.37.5-37.9℃ D.38.0-38.5 ℃ E.38.5-39.0 ℃
能力测试
体温骤然升高至 39℃以上,持续数小时 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 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 个间歇,体温又升高, 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 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等
3、常见热型
(4)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规律, 且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4. 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物理或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3天后→2次/d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饮水,不低于
体温持续在 39.0---40.0℃左 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 超过1.0 ℃
常见于:肺炎 、急性传染 病如伤寒
3、常见热型
(2)弛张热
体温在39.0 ℃以 上,但波动幅度大,
24小时内温差 在1.0 ℃以上。最低
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 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
3、常见热型
(3)间歇热
1.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
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消毒:常用消毒液:70%乙醇、1%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
3.体温测量技术
*目的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 P110次/min,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 面色潮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 差。上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 大量出汗,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A.病情危重
B.测量时上肢未夹紧体温计
C.腋部汗液未擦干
D.体温表故障
E.测量时间少于10min
课后预习
预习P192-199: 脉搏、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谢谢
再见
2. 方式:
辐射 传导
高温
对流
蒸发
(二)生理变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用药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 超过0.5-1.0℃
体温的定义
体温:通常指的是身体内
部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 度。
特点:温度较皮肤温度高 且稳定。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1. 定义
要素一:病因
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 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 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 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超 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波 动在1℃以上。
法。
3)测腋温准备及部位,测10分钟。 4)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测3分
钟。 5)测肛温要用涂润滑剂,水银端插入肛门
3-4厘米,测3分钟。
6)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
(三)测量体温技术
注 意
三防 防碰碎爆裂
事 防测量不准
项 防意外发生
注意事项(一)
1.测量体温前,清点体温计数量,并检查体温计 2.注意各部位测温的禁忌与注意点
上升形式:骤升和渐升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
畏寒
体温上升期
(一)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高热持续期
特 点:产热 = 散热,体 温持续在较高状态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 而异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 吸和心率加快、头 痛头晕甚至惊厥昏 迷
(一)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2500-3000ml (4)补充营养: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
易消化、少食多餐
4. 护理措施
(5)休息:高热,绝对卧床休息
(6)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 护理
(7)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精神安 慰
物理降温
(二)体温过低
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 导疾致病体或温创低伤于正常范围 低低体温 温温环 麻不境 醉升和:药体物温中在毒35℃以下
要素二: 作用部位
要素三: 作用结果
㈠ 体温过高
2. 临床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3-38.0℃ 中度热 38.1-39.0℃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高达43℃极少存活
㈠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特 点:产热>散热, 体温升高
*口温测量禁忌: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 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 *腋温测量禁忌: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 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 *肛温测量禁忌: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心肌梗 死者
注意事项(二)
3.婴幼儿、危重患者、躁动患者,应设专人守护, 防止意外
4.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予复测 5.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及时处理:
*清除玻璃碎屑 *口服蛋清或牛奶 *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 6.传染病患者体温计专用,以防交叉感染
课后小结(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常以腋下、口腔、直肠等处的温度 代表体温。正常值为:
部位
正常范围
平均温度
腋温
36.0~37.0℃
36.5℃
口温
36.3~37.2℃
37.0℃
肛温
36.5~37.7℃
2.临床表现
皮肤:白、紫、凉 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二)体温过低
1.密切观察 测T:qh 2.保暖措施 加盖衣被等 3.配合抢救 给予热饮 4.心理护理 提高室温
暖箱
三、体温测量技术 ㈠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可弃式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㈠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
㈡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1.体温的单位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换算公式 ℉=℃×9/5+32 ℃=(℉-32)×5/9
(一)正常体温
2.体温的正常范围
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部位
腋温 口温 肛温
正常范围
36.0~37.0℃ 36.3~37.2℃ 36.5~37.7℃
平均温度
36.5℃ 37.0℃ 37.5℃
机体散热方式 1. 散热器官:皮肤、呼吸运动、排泄
测温3min
测口温
若不慎咬碎 立即清除碎屑 延缓汞的吸收 促进汞的排出
(三)测量体温技术
测腋温
腋下有汗应先擦干
水银端放于腋窝正 中,紧贴皮肤,屈臂 过胸
测温10min
(三)测量体温技术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润滑肛表 插入深度:3-4cm 测量时间:3min 禁忌:腹泻、直 肠或肛门手术者
操作要点
1)洗手,体温计准备。 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
A1型题
2.适宜测量口腔温度的病人是 A.昏迷 B.婴幼儿腹泻 C.支气管哮喘发作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
能力测试
A1型题:
3.间歇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败血症 D.肿瘤 E.疟疾
能力测试
X1型题:
马某,高热、昏迷,护士为其测量腋下温 度,检视读数为35 ℃以下,估计体温不升 的原因可能是
第十二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命体症,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 状态正常与否的可靠指标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体温的正常 范围;发热程度的划分,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
热的概念。
高热病人的护 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37.5℃
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1.体温过高
*临床分级:
*发热过程:
*常见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护理措施
课后小结(二)
体温过低 *临床分级: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体温测量技术:
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 度:32 -35℃ 中 度:30 -32℃ 重 度: ﹤ 30℃ 致死温度:2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