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常见问答(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中常考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模块。
区域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各个地理区域,通过整合和梳理相关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汇总高中常考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I. 亚洲地理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也是人口最多的洲。
亚洲地理知识点涉及到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
1. 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地势高低不平衡,东西两侧有高山环绕,中部是高原区。
- 河流众多,包括长江、黄河、恒河、雅鲁藏布江等。
-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占据了亚洲西北部的大片区域。
2. 亚洲气候- 亚洲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热带等。
如西伯利亚气候寒冷,印度季风气候独特。
- 考察点常包括中国的气候特点,如东南沿海的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则属于干旱气候。
3. 亚洲经济- 亚洲拥有世界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等。
- 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工业生产、旅游业和跨国公司投资。
-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区。
II. 欧洲地理欧洲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大陆。
欧洲地理知识点主要涉及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
1. 欧洲地形特点- 欧洲位于亚洲大陆的西部,东边和北边分别是乌拉尔山脉和波罗的海。
-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重要的山脉之一,横贯多个国家。
- 多瑙河、伏尔加河、塞纳河等是欧洲重要的河流。
2. 欧洲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等。
北欧气候寒冷湿润,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 考察点包括英国的海洋性气候,东欧国家的大陆性气候等。
3. 欧洲交通- 欧洲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完善。
- 欧洲地理中心位于德国,交通枢纽密集,如法兰克福、慕尼黑等。
III. 非洲地理非洲是人口第二多的洲,也是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非洲地理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等方面。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答题模板:
1. 地理位置问题:
- 问题:某地位于哪个国家/洲/地区?
回答:某地位于[国家/洲/地区]。
例如,北京位于中国,巴黎位于法国。
2. 自然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描述]。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气候湿润多雨。
- 问题:某地的地形特征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描述]。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
最高的山脉之一。
- 问题:某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列举]。
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3. 人文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人口特征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人口特征包括[人口特征描述]。
例如,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 问题:某地的主要语言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主要语言是[语言名称]。
例如,巴西的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
- 问题:某地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文化特色包括[文化特色列举]。
例如,日本的文化特色之一是茶道。
这些模板可以帮助你回答不同类型的地理问题,但具体回答还需要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区域1. 气候带区划:按照不同气候类型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
在这三大气候带之内,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极地气候、寒温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四种气候类型。
2. 植被区划:根据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类型,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亚北极带植被带、北针叶林带、草甸带、混交林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等多种植被区。
3. 地貌区划:根据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将地球划分为高山地区、高原地区、丘陵地区、平原地区、盆地地区、台地地区等多种地貌类型。
4. 土壤带区划: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产生的影响,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土壤类型,如红壤区、黄壤区、黄土区、黑土区、盐渍土区等。
二、人文地理区域1. 人口区划:根据人口的分布密度和分布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人口稀少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两大人口区域,人口稠密地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城市聚集区和城市化带。
2. 文化区划:根据不同民族的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区域,如东方文化区、西方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等。
3. 经济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不同,将地球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地区、农业区、矿区等多种经济区域。
4. 政治区划:根据国界、行政区划和政治体制的差异,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政治区域,如欧洲政治区、非洲政治区、亚洲政治区等。
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针对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的系统整理和归纳。
不同的地理区域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互动,这种联系和互动往往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对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地理区域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对于地球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点:1. 地理区域的划分:地理区域可以根据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等)和人文特征(如经济、文化、政治等)进行划分。
2. 地形特征:地形是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地形对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有重要影响。
3. 气候类型: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气候等。
气候类型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温度、湿度等。
4. 水文特征:水文是指地表和地下的水资源及其运动规律。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都是水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植被类型: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
植被类型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6. 土壤分布:土壤是地球表面的覆盖层,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和性质各异,影响着植被生长和农业生产。
7.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8.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受到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9.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区域内部的经济活动及其空间分布,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10.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关注人类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特征,如语言、宗教、风俗等。
11. 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城市化过程等。
12.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关注一个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13.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包括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区域地理学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策略。
14.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区域地理学研究如何在区域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5.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发展的目标、结构、布局和实施步骤的预先设计。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区域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们有所帮助。
一、我国的自然地域划分我国自然地域划分主要依据地貌、气候、植被和动物分布等因素进行划分。
我国自然地域划分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台湾地区。
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地理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寒冷干燥,以长白山、张广才原始森林、黑龙江为特征。
华北地区是我国发展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
该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气候较为干旱,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华东地区是我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地。
该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中南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地理形势复杂多样。
该地区以农业和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地理条件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等地貌。
该地区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地理条件较为恶劣,气候干旱,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地理条件多变,经济发达,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产业。
二、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主要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色为依据,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目前面临转型发展的挑战,以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为主要措施。
华北地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华东地区以上海为核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中南地区以湖南、湖北、河南为核心,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西南地区以成渝经济区为核心,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北地区以陕西、甘肃、新疆为核心,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地理十大类问答题整理

工业区位一、辽中南重工业基地1.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2.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3.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矿、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2.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3.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2.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3.发展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地理知识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地理知识的常见问题及解答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构成、地球表面的地理特征、动植物分布、人类活动等广泛的内容。
因为地理科目的广泛性和深度,人们对地理知识常常有一些困惑和疑问。
本文将回答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的形状并不是完全圆的,而是近似于一个扁球体。
更准确地说,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短的椭球体。
这是因为地球在赤道周围稍微膨胀,而在两极附近稍微压缩。
这种扁球体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理2.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的部分,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热、塑性的岩石层,占据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核是地球的内核部分,包括固态内核和液态外核。
3. 干旱和沙漠的区别是什么?干旱和沙漠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干旱指的是一个地区长期缺乏降水的状态,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
沙漠则是指一个地区具有干燥、稀疏植被以及沙土的特点。
虽然干旱地区通常都是沙漠,但沙漠并不一定是干旱地区。
沙漠也可以由于其他原因,如地形或气候等造成的植被稀疏和沙尘暴。
4. 为什么有些地区会经常发生地震?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
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之间会发生相对的运动。
当这些板块发生断裂、滑动或撞击时,就会产生地震。
有些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5. 为什么海洋水不会溢出来?虽然地球表面的水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71%,但海洋水不会溢出来是因为地球的重力和地壳的构造。
地球的重力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水都集中在海洋盆地内,而不会溢出到陆地上。
此外,地壳的构造形成了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边界,使水无法自由流动到陆地。
6. 为什么北极没有大片的冰洋?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所以人们通常会认为北极是一个常年被冰洋覆盖的地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北极实际上是一个大片海面,但海面上的冰层在寒冷的冬天会扩展到很大的范围。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高考中,地理成绩通常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地理基础知识是考生在备战高考时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地理学中,区域地理是对地球各个地域特征和差异进行研究的领域,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的地理区域的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出发,给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1. 亚洲地理知识点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之一,它占据了地球总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区域。
亚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
在亚洲地区内,我们常常会探讨的一些典型地理现象和问题是东亚的人口密度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西亚的沙漠化问题严重、战争和宗教冲突频发;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大等。
不同亚洲地区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这些都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
2. 非洲地理知识点非洲是地球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非洲的地理特点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
例如,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由于土地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农业发展困难,粮食安全问题很突出;非洲东海岸高度依赖港口经济,海洋贸易发达;非洲的草原地带适合畜牧业发展。
非洲的地理问题不仅涉及到了经济和社会层面,还深刻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3. 欧洲地理知识点欧洲地理特点突出,一方面是由于其复杂的地理构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欧洲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地理上,欧洲的地形起伏不大,但是由于冷暖气流的交汇,气候变化多样,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适宜人口聚居和农业发展;欧洲的人口密度高,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先进。
欧洲还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之一,欧洲联盟的建立对于欧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大洋洲地理知识点大洋洲在地理上主要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
大洋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区域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

区域地理高考常考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地球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
而区域地理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研究各地区之间的特点和差异。
在高考中,区域地理常常成为考试的一个重点,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考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位置和地势地理位置和地势是认识和了解一个地区的基础。
地理位置指的是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所处的洲际位置。
地势则指的是一个地区的相对高低和起伏程度。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考生需要掌握各地区的经纬度和洲际位置,并能描述各地区的地势情况。
二、气候和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区域地理中重要的知识点。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雨量、风向等;而气象则指的是短期的天气情况。
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有关气候的题目,考生需要掌握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三、人口和人口分布人口是区域地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对于理解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人口分布特点。
同时,还需要掌握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结果。
四、资源与经济资源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经济则是区域地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对于理解地区发展差异和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与资源和经济相关的题目,考生需要掌握各地区的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
五、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社会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另一个方面。
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特点呈现出多样性,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地区的差异和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各地区的文化特点、民族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六、城市和乡村城市和乡村是地理学中一个广泛研究的内容。
不同地区的城市和乡村发展状况和特点对于理解地区发展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区域地理是指地理学科中探讨特定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地理问题和地理发展规律的内容。
它包括了对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研究。
下面是关于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形地貌:不同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
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地形类型;如河流、湖泊、海洋等地貌特征。
2.气候: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如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3.植被:不同地理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植被特点。
如森林、草原、沙漠等植被类型;如热带雨林、针叶林、草原植被等。
4.动物:不同地理区域的动物资源和动物特点。
如动物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征;如物种丰富的热带地区和物种较少的寒带地区。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不同地理区域的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特点。
如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的分布;如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问题等。
2.城市化: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分布、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特点。
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如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文化:不同地理区域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交流。
如宗教、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如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4.历史:不同地理区域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
如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历史名城;如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三、经济地理知识点1.资源: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分布和资源开发利用。
如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等;如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问题。
2.工业:不同地理区域的工业分布和工业发展水平。
如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如工业带、特色产业基地等。
3.农业: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类型和农业发展特点。
如粮食种植、果蔬养殖等;如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比较。
4.交通:不同地理区域的交通运输和交通网络。
如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等;如交通的区域联系和发展带动。
四、城乡差异知识点1.城乡发展差距:不同地理区域的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差距。
中国地理知识问答

中国地理知识问答1.横断⼭⼭河相间处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等温线向北凸。
原因:⼭⾕,地势低,⽓温⾼;⼭岭等温线向南凸。
原因:⼭岭,地势⾼,⽓温低;2.雅鲁藏布江⾕地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原因:等温线向上游凸(⾕地,地势低,⽓温⾼)3.伊犁河⾕地较周围地区降⽔多的原因:地处西风带,地形西部有缺⼝,有利于⼤西洋、北冰洋⽔汽进⼊,在⼭地迎风坡形成地形⾬。
4.分析说明地形对伊犁河⾕⾃然环境的影响。
西部敞开的半封闭地形,利于河⾕形成地形⾬;⼭地植被覆盖率⾼;河流⽔量丰富,落差⼤;北部⾼⼤⼭脉可抵御来⾃西伯利亚(北部)的⼲冷⽓流;南部⾼⼤⼭脉可阻⽌来⾃塔⾥⽊盆地(南部)的风沙⼊侵和夏季热浪侵袭。
5.在伊犁河⾕地区,有⼀部分⼭地长有“阴阳脸”,即⼀侧⼭坡林⽊葱郁(“阴脸”),另⼀侧⼭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脉“阴阳脸”的现象。
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北坡。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林⽊⽣长旺盛;阳坡温度⾼,蒸发强,⽔分少,只适合草甸⽣长,从⽽形成这⾥⼭脉的“阴阳脸”现象。
6.试分析伊犁河⾕雾凇的成因。
伊犁河⾕为温带⼤陆性⽓候,冬季温度低;但上游河流落差⼤,⽔流急,冬季不易结冰;在河⾕容易形成雾且河⾕地形相对封闭雾不易扩散;⼤量雾⽓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积的雾淞奇观。
7.海南岛⽓候东西差异的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东侧位于⼭地的迎风坡⼀侧,受地形的抬升作⽤,降⾬较多;西侧位于⼭地的背风坡⼀侧,⽓流下沉,降⾬较少。
8.长⽩⼭地、⼤兴安岭、⼩兴安岭地区成为湿润区的原因?纬度较⾼,蒸发⼩,冬季有积雪,融化时可补充⽔量,故较湿润。
9.四川盆地冬季⽐同纬度地区⾼温的原因?受盆地地形的影响。
四川盆地北⾯有东西⾛向的⾼⼤⼭脉——秦岭、⼤巴⼭地,阻挡了冷空⽓的南下,故冬季⽓温较同纬地区⾼;10.海南夏季不是全国最热的地/区的原因?地处热带季风⽓候区,夏季云层较厚,降⾬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较强,⽓温不会太⾼。
高考地理问答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问答题知识点归纳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广泛的知识体系,常常出现在高考考试中。
在地理课堂上,老师会教授很多知识点,而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问答题,考察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归纳整理一些常见的高考地理问答题知识点,希望能为考生们提供帮助。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1.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地球表层的构造状况,涉及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地震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要理解板块运动的原因、类型及板块边界的地震带分布等内容。
2. 气候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掌握气旋、锋面、季风等的形成以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3.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是研究水的运动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关注地表水体、地下水、水文循环等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地下水的形成、水资源的分布等内容。
4. 地貌与土壤地貌与土壤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山地、河流、岩溶地貌等方面的知识。
应掌握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地貌特征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需了解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要掌握城市化发展的原因、特点以及城市规划等知识。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了解农业区划、农田利用、农作物种植结构等农业知识,以及工业区划、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等工业知识。
3. 交通与通信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和影响。
例如,交通网络的建设与重要铁路、高速公路等的位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等。
4.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需要了解GIS的定义、应用及其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三、综合性地理知识点归纳1. 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地球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措施。
2. 自然灾害与防治了解地球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
例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高考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区域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考试中,区域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在地理学科中,区域知识点包括国内外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掌握这些区域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格局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系统总结高考地理中的一些重要的区域知识点。
1.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具有非常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
从地理角度来看,中国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以及南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资源,这个地区包括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深圳等。
西部内陆地区则是中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也有着独特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例如,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南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则是中国的边境地带,具有较为特殊的地理条件。
南部边疆地区包括云南、广西等地,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
北部边疆地区则包括新疆、内蒙古等地,具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2. 世界的地理区域除了中国,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也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特点。
其中,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是世界七大洲。
欧洲是一个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存的地区。
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拥有众多的国家和民族。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亚洲是地理面积最大的洲之一,拥有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
亚洲的地理条件各异,包括高山、沙漠、平原等。
亚洲还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的新兴市场。
非洲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
这个地区的人口多以农村居民为主,经济以农业和矿业为主导。
非洲的地理面积大,资源丰富,但也存在许多挑战,例如贫困、疾病和政治不稳定等。
北美洲是世界上最富裕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这个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拥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
南美洲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文化的地区。
这个地区包括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拥有世界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
高考地理知识点提问

高考地理知识点提问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以及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必修课程,对于高考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在高考地理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关于高考地理知识点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准备高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起源于哪个地方?它的主要支流有哪些?2. 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它主要位于哪个国家?3. 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是哪个湖?它位于哪个洲?4. 非洲大陆上最高的山峰是哪座山?它位于哪个国家?5. 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长的地震带是哪个?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哪个城市?它与欧洲的连接使得贸易和文化交流得以进行。
2. 什么是城市化?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城市化率最高?3. 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位于哪个洲?它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哪些重要的功能?4. 什么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影响?5. 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它所在的国家是?三、城市地理知识点:1.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它以什么著名的建筑物而闻名?(提示:像爱丽舍宫和卢浮宫)2.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哪个州?3.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它通过什么著名的桥梁与泰晤士河南岸相连?(提示:是一座全球知名的标志性建筑)4.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它位于哪个省?5.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它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四、国际地理知识点:1.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它的首都是哪个城市?2.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它最大的城市是?3. 著名的金字塔位于哪个国家?它是哪个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4. 南非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它的首都是哪个城市?5.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它由多少个岛屿组成?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深入地理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考试。
区域地理答题要点总结

地理总结①经纬度位置(包括与回归线、赤道关系)②气温带位置③半球位置④海陆位置⑤交通位置(海峡、、)⑥濒临国家、地区①以XX地形为主\(山区、平原)面积广大,XX面积小②X部是XX,X部是XX(平原分布于沿海)③地势XX高XX低\自XX向XX升高,地势起伏大(平缓)④总体地势(整体海拔)高峻\低平⑤山脉是XX走向⑥XX部临海,海岸线曲折\平直(多良港)⑦多火山分布①差异: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分布、大小、陡缓、山脉走向)\海岸线(曲直、长短)\地形类型差异②成因:⑪板块交界(边缘、内部)--挤压碰撞的消亡边界\断裂拉伸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频繁活跃\稳定--抬升下陷作用⑫久经外力(风力、流水、冰川)作用--侵蚀\沉积作用①板块活动--岩石破碎,易受侵蚀②…山脉…风迎风坡--降水(雨雪)量大--多冰川、流水侵蚀③临海沿岸风高浪急--海蚀作用强①总体特征:终年高温多雨\炎热干燥\温和湿润\夏热冬冷\干湿季分明\雨热(不)同期②气温:全年总体气温\气温年较差\气温最值出现时间、温度③降水(特别关注纵坐标):⑪时间: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均匀\集中--干湿季明显)\旱雨季时间、雨量⑫空间:降水分布(大致自…向…增多\减少)④成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迎背风坡、迎离岸风、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位置(气温带)\地形海拔\洋流\下垫面因素\天气情况①全年总体气温、气温年较差②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③最热(冷)月出现时间、气温④旱雨季分布情况①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气温年日较差变小②最热(冷)月出现时间推迟③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全年气候湿润,降水多且稳定④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少①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②天气情况(大气环流、迎背风坡)--云量多少—晴天多少③地势海拔①水文: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②水系:发源地、流程、流向、流域、支流、内外流河、河道宽窄③成因:⑪纬度位置--有无结冰期、凌汛⑫气候--水位、水量、汛期(温海--温和湿润\热草--干湿分明\热--高温少雨)⑬地形--含沙量、流速、流向、流域、支流⑭陆地面积--流程⑮植被①气候炎热--河湖水蒸发旺盛②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湖水补给少③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④湖泊泥沙沉积--湖面缩小⑤沿河湖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注入河湖水量减小⑥全球气候变暖--更加干燥--干旱加剧①气候:⑪气温:纬度低--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⑫降水: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⑬气候类型:温海—降水丰沛,气候温和,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温大陆热雨②地形:⑪平原广阔,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⑫起伏和缓的高原,地势平坦⑬山地丘陵,排水条件好⑭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③水源:河流流经\地下水丰富\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条件好④土壤:多火山灰沉积\植被茂盛\沙质土—土壤肥沃⑤劳动力:丰富、廉价—加工成本相对较低⑥市场:城市化发展\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规模大--产品需求量大⑧交通:临近市场\港口\草场--运输成本低,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⑨技术:机械化程度\保鲜冷藏技术\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技术--科技水平高⑩其他: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政策支持推动、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环境优美污染少①开源:⑪跨流域调水⑫引河水灌溉⑬抽取地下水②节流:⑪研发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⑫①资源:临近…(原料\能源地)--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②河湖:临近河湖--取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③交通:临近铁路\港口\机场\河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条件改善④劳动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力充足廉价--加工成本低发达国家--劳力素质高⑤市场:人口众多\靠近国内外…市场\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潜力大⑥技术:国家经济发达\机械化程度\保鲜冷藏技术\加工技术\农产品生产技术\高校林立--科技水平高⑦其他: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污染少⑧⑨①沿海\内陆多少,集中在…部②分布密度:…多…少③分布走向①水深:避开河口\等深线密集、数值大--适合建大型港口②避风:盛行风的背风向\位于海湾内--风浪小③陆平:沿海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港口建设\飞机起降④腹广:距城市近,经济发达,市场广阔①储量\产量②市场远近\规模,产品需求③交通条件①水能资源本身条件--水能蕴藏量丰富⑪气候:…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稳定⑫地形:等高线密集\河流分界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湍急,流速快②技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开发技术先进③市场:…能源资源紧缺\周边地区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④交通:临近…市场⑤地处峡谷--落差大,易于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⑥不利条件:地势低平、起伏小\交通极其不便\国土面积小--流域小,支流小--河流短小\建坝破坏河流周边生态坏境\开发条件落后\周边市场狭小,能源需量小。
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

区域地理知识点汇总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地区差异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了解区域地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
下面是区域地理的一些知识点的汇总。
1.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地形对地区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山脉、平原、河流等地形特征对农业、交通等有影响。
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如亚热带气候适宜果树种植,而寒带气候适宜冰雪运动。
水资源对农业和工业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考察的是不同地区的人口、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
人口数量和分布对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人口密集的地区通常有更发达的经济。
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3.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的是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
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发展历史决定了其产业结构的差异,如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有发达的采矿业。
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也影响着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
4.城市地理:城市地理研究的是城市的分布、规模、功能和发展状况。
城市通常是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其规模和功能与地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地位。
5.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差异往往较大,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历史、资源分布、政策、机会等因素导致了发展差异,一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具发展优势。
7.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研究的是地理条件对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
地理条件可以影响国家的安全、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因素,地缘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8.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迁移通常是因为寻找更好的经济机会、改善生活条件、逃避战争或自然灾害等原因。
人口迁移对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特色等方面。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区域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要素(一)地形1、山地:地势起伏大,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坡度较陡。
2、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3、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 米以上,顶面较为平坦开阔。
4、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形相对封闭。
(二)气候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2、气候类型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3、不同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从而影响当地的植被、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式。
(三)河流1、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结冰期等。
2、河流的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分布等。
3、河流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提供水源、水能资源、航运、灌溉等。
(四)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2、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森林资源: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供木材等功能。
4、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
二、人文地理要素(一)人口1、人口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人口增长的模式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二)城市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
2、城市的功能分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3、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
(三)农业1、农业的类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

区域地理知识点整理一、亚洲区域地理1. 地理位置亚洲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总面积约为4458万平方公里。
2. 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多样,有世界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也有最低的陆地死海。
主要地形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1)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
(2)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蒙古高原:位于亚洲北部,地势较为平坦,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地区。
(4)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3. 气候特征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如印度、孟加拉国等。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朝鲜半岛等地。
(4)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5)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和中部,如蒙古、西伯利亚等。
4. 河流与湖泊亚洲河流众多,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等。
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等。
亚洲湖泊也很多,如贝加尔湖、里海等。
(1)长江:位于中国,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
(2)黄河:位于中国,是世界上第二长的内流河,全长约5464公里。
(3)印度河:位于印度、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河流。
(4)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圣河,全长约2525公里。
(5)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大深度达1637米。
(6)里海: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洪涝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4)防御措施
①、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涝灾害的 监测和预报,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等。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整治河 道(裁弯取直),加固大堤,植树造 林,退耕(田)还湖等。
三、日温差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1)、天气:晴天>阴天 (2)、海陆分布(海陆位置):陆地
(内陆)>海洋(沿海) (3)、纬度:低纬>高纬, (4)、地形:低凹地(如山谷) >平地
十四、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及规律
1、气压梯度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台风、锋面),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 稀疏反之。温差大(等温线密集、冬季南北温差大、内陆和高 原昼夜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温差小反之。
2、摩擦力大小:
海拔高,摩擦力小,风力大;海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地形 起伏大,摩擦力大,风力小。
水面和森林附近降水较多,沙漠和裸地附 近降水较少。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田还湖都将会使空 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乱砍滥伐,破坏 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 度减小,降水减少;城市降水较多。
八、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规律
1、纬度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等量 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通过的大 气层越薄,削弱作用越小,太阳辐射 越多;纬度越高,反之。
8、等值线特征:
①、数值(大小和变化趋势) ②、疏密 ④、弯曲 ⑤、闭合
③、延伸
9、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
先整体概况再分区域描述。分布是否均匀,集中在哪个区域, 哪个区域高(多),哪个区域低(少);变化趋势等
十九、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松散 物质多,大风日数多。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风力越小。
十五、沼泽的成因分析
1、降水丰富,降水集中多暴雨(冰雪融水量 大),来水量大;地下水埋藏浅,地下水丰富。 2、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小 3、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中积水较多 4、地下形成冻土层,不利下渗。
5、河流凌汛,河水泛滥。
6、上游地区湖泊、水库少,蓄水能力差。本 地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
(3)同海拔,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4)山谷(河谷)地区,不利于热量扩散, 且盛行下沉气流,气温偏高;山谷(河谷) 走向与盛行风一致时,风力加强,导致气 温偏高(低)。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规律
5、大气环流:
受来自较高纬气流影响,气温偏低;
受来自较低纬气流空气影响,气温偏高。
6、天气系统
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暖锋过境后,气温 升高。
2、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咸水起稀释作用,盐度降 低。
3、水域的封闭状况:水域封闭,与外区的交换少。
4、洋流:暖流使流经的海区(蒸发)盐度升高,寒 流使流经的海区盐度降低。
5、结(融)冰:水域结冰盐度升高,水域融冰盐度 降低。
七、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规律
一般来说,受高压带、信风带、极
1、大气环流 地东风带、冬季风影响少雨;受低
2、昼长
昼长越长,日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 越大。
3、地势 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越小,太阳辐射越强。4、天气 晴天日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小,太阳辐射强;阴雨反之。
八、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规律
5、地形 阳坡> 阴坡,背风坡> 迎风坡。
阳坡随着坡度的增加,获得的太 阳辐射先增加后减少。
6、水文特征:
外流河:①、流量 ②、水位季节变化 ③、含沙量 ④、结 冰期⑤、流速快慢 内流河:①、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 ②、水位季节 变化大,夏季汛期冬季断流 ③、多为季节性河流
十八、地理要素的描述
7、水系特征:
①、长度; ②、流向; ③、流域面积大小; ④、落差大小; ⑤、河道曲直情况; ⑥、支流多少; ⑦、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状、放射状、向心状、树枝状)
2、降水持续时间
降水持续时间长,有利于下渗; 降水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下渗。
3、植被状况
植被茂密,阻滞地表水流动,有 利于下渗;植被稀疏反之。
4、坡度
坡度小,水流慢,延长地表水下渗时 间,有利于下渗;坡度大反之。
5、土壤
土壤疏松、松散物质多,有利于下渗; 土壤黏实、冻土不利于下渗。
6、其它
喀斯特地貌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地表水缺 乏,地下水丰富;硬化地表不利于下渗。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越复杂。同类自 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 的海拔低。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 自然带谱越复杂。 4、坡向:同一山地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 高、阴坡低;背风坡高,迎风坡低。
十六、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自然条件: 1、气候:降水丰富,流量大;降水均匀,水 位季节变化小;冰期短(无),通航时间长。 2、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3、河面宽阔水深,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4、人口、城市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 大。 5、各河流有运河沟通,形成发达航运网。
十七、雾(霜)形成的条件
3、位置特征: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相对位置、④交通 位置
十八、地理要素的描述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部分×布×()以,×地×势为×主高或××低部
(地形平坦),若沿海,关注其海岸线曲
5、气候特征: 折程度。
只知道气候类型无气候资料:时间+气温+降水,有详细 的气候资料:气温分气温高低(高温、温暖、寒冷)和 年温差(大、小),降水分年降水量大小(丰富、少) 和降水季节变化(均匀、 ×季多雨×季少雨)
水资源利用不当
控制人口增长,生态移民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 牧等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 产结构等 植树种草;兴建沼气池;营造薪 炭林;推广省柴灶等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 农业;合理利用地下水;合理排 灌,防治土壤盐碱化;合理分配 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等
二十、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大,土壤疏松, 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
滥砍乱伐、毁林开 荒、大型工程建设 等破坏地表植被
禁止滥砍乱伐,大力植树造 林;开发小水电、沼气、太 阳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开矿
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
矿区复垦
二十一、盐碱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 气候干旱(或季节性干旱),蒸发量大;滨海地 区海水倒灌等
>凸地(如小山丘),高原>平原。 (5)、地面状况:沙漠(裸地)>水面
(森林)
四、年温差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1)、纬度:高纬>低纬 (2)、海陆分布(海陆位置):陆地
(内陆)>海洋(沿海) (3)、地形:平原>高原,低凹地(如
山谷)>凸地(如小山丘)。 (4)、地面状况:沙漠(裸地)>水面
(森林)
五、干旱形成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规律
1、纬度: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海陆位置: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冬季,陆 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
3、洋流:
暖流经过,气温偏高;寒流经过,气温偏低。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及规律
4、地形:(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冷空气受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处冷空气 堆积,气温偏低;山地的背风坡,受冷空气 的影响小,且有“焚风”效应,气温偏高; 山脉可以阻挡沙漠酷热的扩散。
2、降水量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亦然。全 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在副热带高压带。
3、地貌
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阳坡高于阴坡,陡 坡高于缓坡。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导致雪线上
4、人类活动 升,煤烟污染而变暗的雪对太阳
光的反射率降低,雪线上升。
十一、影响下渗的因素及规律
1、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小,有利于下渗;降水强 度大,不利于下渗。
(1)形成原理:来水少,支出多,储水差。 具体原因:
①自然原因: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 气候炎热干燥,蒸发大;下渗严重;面积 小,湖泊少,储水差;坡度陡,水流快;喀 斯特地貌,不利储水等。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 量大;季节性的农业生产;水污染和浪费; 水利设施少、老化等。
(2)防治措施:
2、空气降温
受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风从较低纬吹向 较高纬;受气旋、锋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山 地迎风坡,大气受地形抬升;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暖气流遇到冷地面(水面)。
3、凝结核 城市雨岛
十、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及规律
1、气温
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雪线分布高度 的总趋势由低纬向两极降低。夏季大 于冬季。
1、自然地理特征: 2、人文地理特征: 3、位置特征 4、地形特征
8、等值线特征:
9、地理事物(如降 水、城市等)空间 分布特征:
5、气候特征
6、水文特征
7、水系特征
十八、地理要素的描述
1、自然地理特征:
①位置、②地形地质、③气候、④水文、⑤植被、 ⑥土壤
2、人文地理特征:
①人口、②城市、③交通、④产业结构、⑤环境 问题
6、空气清洁度
大气清洁度高,太阳辐射强;大气清洁 度低(如风沙天气、被污染大气),太 阳辐射弱。
九、降水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水汽
沿海水汽充足;海洋吹来的风或陆地吹来的风经过 较大面积水面带来充足水汽;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 平行或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暖流上空,水 汽充足;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
3、海陆位置 一般来说,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4、洋流 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