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关系分析共50页文档
中印关系论文
1 对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的友好时期。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低潮时期。
第三阶段为1976年到1988年,中印关系的缓和时期。
第四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的升温时期。
第五阶段为20世纪90代中后期,中印关系继续发展的时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边贸易额的年增长率一般均为两位数,1990年贸易额2.6亿多元,增幅近80%以上。
2 中印关系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双方就安全观问题达成一致,重申彼此互不构成威胁,并采取多种“建立信任措施”,双边关系走出“冷和平”的阴影,开始了“热合作”的进程。
第一,高层互访和接触比较频繁。
2000年五六月间,印度总统访问中国,使得一度遭到挫折的中印关系重新转上正确的轨道。
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成功访华,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了成功的访问。
第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中国已成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第三,多边合作与协调明显加强。
中印在当前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立场,双方都主张多极世界,反对单极霸权,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印与其他一些国家一道,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 中印双边改善关系意义重大第一,改善中印双边关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步入21世纪的中国走出与印度这一人口最多邻邦的“冷和平”状态,符合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潮流,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的一体化,从而实现这一地区各个国家的地区利益。
目前,两国人民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抓住机遇进行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都致力于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
可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交往是大势所趋。
我国与印度外交概况
印度外交概况【同中国的关系】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
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
1988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总统文卡塔拉曼、总理拉奥、副总统纳拉亚南先后访华。
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李鹏总理、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乔石委员长、江泽民主席分别访问了印度。
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
经我反复做工作后,印政府领导人多次表示愿意寻求发展对华关系。
1999年,印度外长贾斯旺特•辛格访华, 双方确认,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印关系由此步入改善和发展的进程。
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议会、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2000年,时逢中印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5月28日- 6月3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许多共识。
江泽民主席在会谈中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增加人员往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第二、扩大经贸合作,为两国关系的发展铺垫更加厚实的基础;第三、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第四、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7月22日,应印外长贾斯万特•辛格邀请,外交部长唐家璇访印,双方探讨了如何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两国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的措施。
其他重要交往有:3月6-7日,中印首轮司级安全对话在京举行。
3月29日,应印度人民党(BJP)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戴秉国访印。
4月28-29日,杨文昌副外长赴印度参加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第12轮会谈。
7月7-12日,印联邦院副议长、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主席赫卜杜拉女士应邀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中国与印度关系
和平共处 携手发展
中印之间历史上有过相互学习的历史,现在更 应该抛弃“瑜亮情结”,取长补短,为两国人民 造福。这才是两国都非常关注的最核心利益。 西方眼里的“龙象之争”也是中印关系的一部分; 简单地认为中印“龙象共舞”又不符合中印之间 存在的矛盾,现实情况是中印之间已经不适合二 元对立的关系范式。这就需要中印超越“龙象之 争”和“龙象共舞”的关系本体,学会在斗争中 求合作,寻求两大文明古国的共处之道
龙象之争
“龙象之争”,究其根本:一是印度接受英 国殖民时期的安全观,产生印度版的“门 罗主义”,假想所谓中国的“珍珠链”战 略,以中国为假想敌和竞争对手的报道频 频见诸印度报端;二是领土纷争和历史纠 葛,心结深重;三是印巴关系牵动中印互 动,地缘政治发挥作用。
龙象共舞
一是经贸合作大有可为。此次对印度的访问,中 印签署160多亿美元贸易订单。而今年中印贸易 额可达600亿美元。中印之间的经贸合作还有很 大的提升空间,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两国人 口占世界的37%,贸易总量不到世界的10%。 二是在全球性议题上相互支持。无论是在金 砖四国、基础四国还是在G20框架内,在应对金 融危机、全球性气候变化、国际经济秩序改革等 问题上,中印两国都有着相同的立场。 三是在国际格局中都有相同的诉求。都积极 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在对待广大发展中 国家问题上,都支持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中国与印度关系
课后讨论 请问:1、对于当前中国的周边关系,您还有哪些思考? 2、如何应对美国对中国周边关系的影响?
中国先进抑或印度先进?
据调查,不少印度人认为印度比中国先 进,其理由是: 印度的电脑软件技术比中国发达 印度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如帝国理工学院) 印度拥有航空母舰 印度能掌握英语的人比中国多
中印关系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印关系的历史发展 • 中印政治关系 • 中印经济关系 • 中印文化交流 • 中印边界问题 • 中印关系的未来展望
01
中印关系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印关系
佛教交流
古代中印两国之间有着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国佛教从印度传入,并对中国的宗教、文 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中印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边界问题的历史
中印两国边界纠纷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英属印度时期。当时 ,英国殖民统治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地区的领土,形成了中印边 界的雏形。
边界问题的现状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涉及多个地区和争议领土。其中,最为敏感的是 克什米尔地区和阿克赛钦地区,这两个地区都涉及到了中印两国的核心利益 。
*问题
英国在*问题上支持*独立,并试图将*从中国分 裂出去。
中国抗议
中国政府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干涉中国内政的行 为表示强烈抗议。
现代中印关系
友好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印关系逐渐 改善,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争议 ,但双方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了 部分问题。
经济合作
现代中印两国在经济上有着广泛的 合作,如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边界问题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
中印边界问题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升级,影响地区的稳定 和安全。
意义
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对于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为两国的发展和繁荣创造 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中国与印度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关系现状
中国与印度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关系现状中国和印度到2014年4月1日已建交64周年。
在这64年里,中印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总的看来坎坷曲折,很不理想。
本文将对中印64年的关系变迁及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一)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友好关系的黄金时期中国和印度是两大亚洲文明古国。
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
1947年和1949年印度和中国先后获得独立和解放。
1950年4月1日两个年轻的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时期中印友好关系最突出的表现是。
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了解决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的关系问题,中印双方从1953年底在北京举行谈判。
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说:“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确定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含义相同)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29日。
中印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在其序言中写进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成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
迎来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个高潮。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中印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同年10月。
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的第一位非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首脑。
在4个月内实现了中印两国总理互访,意义非同寻常。
不幸的是,中印友好关系的良好势头未能长期保持下去。
在20世纪50年代末发生逆转。
其根本原因是西藏问题。
1959年3月西藏发生武装叛乱,达赖等人逃往印度。
当时,达赖及其追随者的活动得到了印度官方的协助和配合。
达赖到达新德里后被安排住在印度国宾馆,并先后会见了印度总统、总理和内阁部长等政要。
中印关系浅谈
中印关系浅谈学院:资源环境班级:生物10-1学号:************姓名:代玉龙中印关系浅谈摘要:今年是中印建交63周年。
中国和印度作为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印两国在西藏解放、领土划分、经贸往来等多个问题上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一度严重影响了中印两国的正常往来。
印度以中国为假想敌制定的大国战略也愈演愈烈。
但是,中印关系在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有着稳定和改善的条件,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一、中印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与中国一样都经过了漫长的艰苦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建交后,中印两国关系几经波折,但总的来说,友好合作是主流。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印度总理尼赫鲁在1949 年12 月致电周恩来总理,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代表中国人民的合法政府,并宣布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
1950 年4 月,中印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但中、印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给中印关系的友好发展造成了重大挫。
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首先,1959 年中印边界爆发了第一次武装斗争; 其次,1962 年至 1963 年,中印两国在边界问题上冲突不断。
在中印领土的东段、西段发生了大规模军事冲突,这些冲突严重影响了中印关系,中印两国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几乎全部停滞,中印关系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中印两国关系逐步趋于正常化。
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苏两国对峙的情况有所缓和,这给中印关系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未来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既有国际关系理念上的共识和经贸、科技合作上的互补需求等有利条件,也有在两国边界划定、双方缺乏足够的战略互信等方面的障碍和困难。
新时期中印关系解析优质课件
新时期中印关系解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当代国际关系》教材第七章“亚洲和大洋洲国际关系”第三节中,深入探讨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与解析。
具体内容涉及中印两国历史纠葛、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地缘政治以及未来合作展望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全面解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态势,把握两国合作机遇与挑战;提高学生分析国际问题时大局观和综合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印地缘政治关系复杂性以及两国经济合作具体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和两国合作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印两国近年合作成果,引发学生对中印关系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简要回顾中印两国历史纠葛,解历史对当今中印关系影响。
b. 详细介绍新时期中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发展,强调两国合作互补性和共赢性。
c. 深入分析中印地缘政治关系,探讨影响两国关系主要因素。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解中印合作具体项目,学会分析其中合作机遇与挑战。
4. 例题讲解:针对中印关系中关键问题,设置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概况a. 历史纠葛b. 经济合作c. 文化交流d. 地缘政治2. 中印合作重要性和机遇3. 影响中印关系主要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特点。
b. 分析中印经济合作互补性和共赢性,举例说明。
c. 从地缘政治角度,探讨影响中印关系主要因素。
答案:a. 新时期中印关系发展特点:历史纠葛逐步化解,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缘政治关系复杂。
b. 中印经济合作互补性和共赢性:如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
例如,中国高铁技术助力印度铁路升级,印度软件产业为中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简析中国与印度关系
论中国与印度两国关系中国和印度同为历史文明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人口大国,同为金砖四国之一,同处亚洲,边界彼此紧邻,历史上文化交流甚多,诸多的相同之处与意识形态上的相近本应造就两国对彼此的认同感与友好情谊,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整体友好的大体局面中摩擦不断,甚至发生军事冲突。
查阅资料,我才发现原来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仅发生过三次军事冲突,第一次是648-649年间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的冲突,第二次是1221-1329一百多年中蒙古汗国对印度的侵略,最后一次就是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
相对于欧洲大陆的名族间的征战,历史上的三次冲突也许只算是和平之道上的小坑小洼,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印两国同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毕竟两国在帝国主义侵略运动中同为受难国也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运动,毕竟两国长期处于和平友好的关系。
通过资料的查找与借鉴,可以知道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深沉次的意识形态方面且不考虑,中印两国不稳定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
首先,政治上,印度于1947年宣布独立然而却是在1950年1月26日才真正成立为“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然而印度至成立独立国家之时都没有真正摆脱英国,最为明显的是其政治体制基本上都是由英联邦主导设定的,其政治路线更是由英国统治者为其谋划而成。
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与刚成立的新中国不能共谋一席,于是在政治上设下中印两国最为尖锐的问题——政治体制的对立。
政治体制的对立必定造成两国投靠不同的阵营,甚至是国际性的问题上相互抨击与不信任。
在经济上,由于两国成立的时间与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相同,例如两国都在前期的发展中不约而同地发展了工业,当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两国也进行经济的发展计划,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污染了环境。
发展模式的相似必定给两国带来经济层面的冲突与不稳定因素。
当然,不可否定,印度到80年代后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轻工业相对较弱却极大地提高了电子科技的发展力。
中印关系课件·精·选.
中印关系课件·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现代国际关系》教材的第六章“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深入学习第三节“中印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中印两国的历史渊源、政治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边界问题以及当前的合作与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印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中印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识,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印边界问题、中印经济合作与竞争。
教学重点: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文化交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印关系历史图片、地图。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中印关系历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政治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边界问题等。
a. 历史演变: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的“一带一路”,介绍中印两国的友好往来。
b. 政治经济往来:分析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与竞争。
c. 文化交流:介绍中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强调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
d. 边界问题:讲解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强调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分析中印经济合作的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经济合作的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中印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
六、板书设计1. 中印关系历史演变2. 中印政治经济往来3. 中印文化交流4. 中印边界问题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分析中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合作与竞争。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明确指出中印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以及双方在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中印关系的历史和文化交流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对边界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中印关系演进及边境问题浅析课件
中印关系演进及边境问题浅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三节“中印关系演进及边境问题浅析”。
具体内容包括:中印两国历史关系回顾、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发展、我国政府在处理中印边境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印两国历史关系的变迁,认识到中印友好合作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理解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印边境问题的复杂性、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教学重点:中印两国历史关系的变迁、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印关系演进及边境问题》资料汇编、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中印友好交往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中印关系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2)介绍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3)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中印关系及边境问题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中印关系演进历史友好关系影响因素2. 中印边境问题产生与发展我国政府原则和立场3. 中印友好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中印两国历史关系的变迁。
(2)分析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2. 答案:(1)中印两国历史关系变迁:古丝绸之路时期、印度独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2)中印边境问题产生原因: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民族问题等。
我国政府原则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中印关系演进及边境问题,使学生对我国与邻国的友好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第十章 中国同印度的经济关系
第三节 发展中印经贸关系的主要障碍
六、贸易通道问题
(1)中印商品贸易的通道有三条:一是山口通道;二是水路运输;三 是空运。 (2)目前,中印贸易90%以上的商品货物往来都是依靠穿越马六甲海 峡的海上运输,运输距离长,时间长,成本高。 (3)虽然目前中印已经开通了乃堆拉山口,但该山口,海拔4500米左 右,该山口边贸市场的开放时间为每年6月1日到9月30日之间每周一
第三节 发展中印经贸关系的主要障碍
一、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双边政治互信 1)美印关系 2)中巴关系
第三节 发展中印经贸关系的主要障碍
二、边界争端
1)中印边界问题长期悬而未决,成为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 3)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 4)中国政府一直寻求早日解决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在二十世纪六、 七十年代,中国政府曾两次提出了中印边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即 东段换西段方案,事实上,这一提议是以中国的让步为代价的,但 这一提议遭到了印度的拒绝。
一、中印经贸关系曲折发展历程
1)建国初的缓慢发展 2)1962-1976双方经贸关系终止期 3)1976年以后的恢复增长期 4)八十年代末至今的快速增长期
二、中印双边经贸关系的特点
1)中印双边经贸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曲折发展
从总体上来看,中印经贸关系呈现“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特点。
2)而印度的“东向政策”则是与“南向政策”分不开的,印度的“东 向政策”就是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外交,并在一些 东盟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与中国在南中国海有纷争时支持这些 国家,以制约中国。 2004 年在万象举行的第三次印度-东盟峰会上,印度总理辛格与 东盟领导人签署了《和平、进步与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协定》,标志 着印度“东向战略”取得了重大成果。
浅谈中印关系及印度文化PPT共23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浅谈中印关系及印度文化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第十章 中国同印度的经济关系_OK
2)两国间贸易额呈增长势头,速度加快
增长率(%)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 0
年份
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曲折发展
3)除少数年份外,中国对印度贸易处于顺 差状态
从70年代末一直到2006年,我国只在1992年、1993年、 1996年以及2003-2005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随着双边 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顺差的规模总体上不断增加。 1985年,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是0.464亿美元,到 1995年,贸易顺差则达到3.67亿美元,而到2007年,中 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更是达到93.85亿美元。
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印经贸关系的曲折发展
4)双边贸易虽发展较快,但占各自的进出口总额比重并不平衡 中印双边进出口总额占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一直 很小,即使在1985年以后,双边进出口总额占各自的进出 口贸易总额比重最高的2007年,中印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 只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7779%。但中印双边经贸关 系对印度整体的经贸关系发展来看,则进步较快,2007年, 中印双边进出口总额占印度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 10.6786%,目前,中国是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位于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后 。
中印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经历了50年代的友好互助期;60年代初因边 界战争双方的关系降到冰点,此后,长达14年的时间,双方的政治关 系处于冰冻期,在这个时期,双边的经贸基本停止;1976年,两国恢 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的经贸关系也开始恢复,此后,经过双方的 努力,贸易额稳步增加;1998、1999年印巴核试验以及亚洲金融危机 的影响,双方的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进入20世纪以来,两国 领导人的不断互访,使得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发展,而且积极谋求两国 的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关系,这使得20世纪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 很快。
中国与印度关系分析
三是在国际格局中都有相同的诉求。都积极 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在对待广大发展中 国家问题上,都支持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和平共处 携手发展
中印关系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恢 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
1996年李鹏总理、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副总理兼外长钱其 琛、乔石委员长、江泽民主席分别访问了印度。
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 系严重受挫。经我反复做工作后,印政府领导人多次表示愿 意寻求发展对华关系。
宾德拉
印度人口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观念 妇女18岁前不结婚 妇女20岁前不生育 两个子女的小型家庭
乘客“挂”在一辆列车外面
印度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指出,估计到2030年时印度人 口将达16.58 亿人,超过中国同年的14.08亿人, 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航空母舰
目前全球共二十六艘航空母舰在服役,有 四艘在建造中,其分属十个不同的国家, 其中除了美、俄、英、法、意、西班牙等 强国外,南美的巴西以及亚洲的印度和泰 国也拥有小型的航空母舰。
世界现役航空母舰
美国11艘
企业级企业号
尼米兹级尼米兹号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号 卡尔.文森号
西奥多.罗斯福号
1999年,印度外长贾斯旺特·辛格访华,双方确认,中印关系 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热点: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热点:中国与印度的关系【热点背景】材料一: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签署有关文件。
这是双方签署文件后相互祝贺。
材料二:2008年1月15日上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指出“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令印度人民钦佩,中国的崛起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和朋友,我们对这一重大进程不可能不受到触动。
中国伟大的学者、当代最著名的印度学家季羡林教授曾精辟地指出,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
这就是历史,也是现实。
”材料三:2006年11月20日至26日,主席先后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这是10年来中国国家主席对印巴两国的又一次重要国事访问。
印、巴是南亚两个重要国家。
中国同印巴等南亚国家山水相连。
中国人民同南亚各国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同南亚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的一贯政策。
南亚在中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睦邻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四:“双方一致认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人民悠久的文化交往为两国持久友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双方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尽早完成在某某某某修建印度风格的佛教寺庙和在那烂陀修复玄奘纪念堂。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间的文化联系。
双方同意加强在某某和文明遗产领域的合作,并就在中国佛经数字化和通过在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所国际大学将那烂陀重建为学术中心等方面的合作事宜进行探讨。
为更好地加深对两国文化的了解,双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印度节”,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并使用共同徽标。
具体事宜由有关部门协商决定。
”——2006年11月中国和印度发表《联合宣言》材料五:专家考证,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印巴次大陆腹地与中南半岛之间就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
六十多年前,为抵抗日军入侵,运输战略物资,中美两国就在这条古道上修筑了可以艰难通行的著名的史迪威公路。
从那时起,史迪威公路的部分路段一直通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