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PPT
合集下载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bbcd7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4.png)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其他单一G-菌腹膜炎治疗流程
透出液培养结果为单一G-菌
其他单一G-菌
嗜麦芽菌
症状无改善: 重新培养并评估病情
无导管相关感染: 抗感染疗程 21d
伴导管相关感染: 拔管 至少3周后再重新
PD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d症状仍 无改善: 拔管
腹透相关腹膜炎后续治疗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链球菌或肠球菌 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其他革兰阳性菌 4. 假单胞菌 5. 其他单一革兰阴性菌 6. 真菌性腹膜炎 7. 培养阴性的腹透相关腹膜炎 8.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
腹水浑浊
鉴别诊断
♣腹痛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阑尾炎 消化道溃疡/穿孔 肠梗阻 肾绞痛 其他可能引起腹痛 的疾病
♣ 腹水浑浊 化学性腹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性腹膜炎 血性腹水 腹腔内恶性肿瘤 乳糜性腹水
血性腹水
诊断思路
考虑腹膜炎,需做以下检查
透出液常规、涂 片革兰染色和细 菌培养
检查出口和隧道有无感染, 鼻腔涂片 如同时存在,进行出口处
涂片和细菌培养
询问有无引起感 染的诱因:腹泻、 操作等
观察一次操作
主要内容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诊断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拔管与重置
腹透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腹透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拉定 头孢拉定 头孢吡肟 头孢唑肟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PPT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5f652f0242a8956aece44c.png)
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及护理
• 一、腹膜透析的原理 • 二、早期并发症 • 三、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
• 腹膜透析的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
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 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 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 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 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 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 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 滤
• (四)疝
•
项目
引起疝的原因
原因
腹股沟疝、脐疝
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腹壁薄弱
切口疝 腹透相关因素
手术时选用腹正中切口 腹直肌前鞘缝合松弛 营养较差,切口愈合不良 腹膜透析时腹内压升高 大容量透析液以及高渗透析液的使用
• 2.诊断
• (1)临床表现:
• ①腹壁局部出现膨隆,尤其是当腹膜透析液灌入时,腹腔 内压力增加,局部膨隆会更加明显。如果腹部局部膨胀不 明显,可以让患者做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入站立位、深 吸气后屏气或咳嗽等),那么疝的突出会非常明显。
腹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其他
腹膜后血肿、肠系膜血管出血
• 2.处理:手术置管后出现血性腹透液较常见,多 为术中切开部位出血渗入腹腔所致,一般无需特 殊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活动, 使用透析液反复冲洗后可逐渐变淡、消失。
• 3.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有关,可出现腹壁血肿或 血性透出液。
• (二)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 3.处理
• 1)嘱患者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引流情况。如果是 由于患者膀胱充盈,便秘所致,则瞩患者排空膀 胱或口服缓泻剂排出大便。通过上述处理,有相 当部分患者腹透液引流不畅可望得到解决。
• 一、腹膜透析的原理 • 二、早期并发症 • 三、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
• 腹膜透析的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把灌
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血液分开,腹膜有半透膜性质, 并且具有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等特点,浸泡在 透析液中的腹膜毛细血管腔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 行广泛的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 毒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目的。在 腹膜透析中,溶质进行物质交换的方式主要是弥 散和对流,水分的清除主要靠提高渗透压进行超 滤
• (四)疝
•
项目
引起疝的原因
原因
腹股沟疝、脐疝
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腹壁薄弱
切口疝 腹透相关因素
手术时选用腹正中切口 腹直肌前鞘缝合松弛 营养较差,切口愈合不良 腹膜透析时腹内压升高 大容量透析液以及高渗透析液的使用
• 2.诊断
• (1)临床表现:
• ①腹壁局部出现膨隆,尤其是当腹膜透析液灌入时,腹腔 内压力增加,局部膨隆会更加明显。如果腹部局部膨胀不 明显,可以让患者做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入站立位、深 吸气后屏气或咳嗽等),那么疝的突出会非常明显。
腹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
其他
腹膜后血肿、肠系膜血管出血
• 2.处理:手术置管后出现血性腹透液较常见,多 为术中切开部位出血渗入腹腔所致,一般无需特 殊处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活动, 使用透析液反复冲洗后可逐渐变淡、消失。
• 3.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有关,可出现腹壁血肿或 血性透出液。
• (二)腹膜透析导管移位
• 3.处理
• 1)嘱患者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引流情况。如果是 由于患者膀胱充盈,便秘所致,则瞩患者排空膀 胱或口服缓泻剂排出大便。通过上述处理,有相 当部分患者腹透液引流不畅可望得到解决。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 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85f749cfc789eb172dc8ec.png)
无阻力
有阻力
导管移位(X光片)
纤维素堵塞/网膜包裹
灌肠,口服加斯清/杜秘
遵医嘱冲管后,
克,按摩腹部,走楼梯 NS20ml+尿激酶1万u封管1h
重新手术
观察和预防
保持管道通畅(避免受压、扭曲) 术后早期低半卧位,避免下肢高于腹腔 引流透出液时,当液体由线状变成滴状
即夹毕出液管道 防治便秘、尿潴留 透出液发现纤维素时,遵医嘱预防用药
处理
透析液反复冲洗腹腔,可在透析液中加入肝素 使用止血药 透出液持续为血性或进行性加深,外科剖腹探查
疝
常见原因
腹内压增高、腹壁强度减弱
易复性疝 小剂量透析;IPD;暂行血透
手术治疗 切口疝、股疝、脐疝 术后停透1周,然后小剂量重透
腹壁及外生殖器水肿
皮下隧道扭曲、腹膜粘连
临床表现
正常CAPD换液时间≤30min,引流时间15 -20min,入液10-15min
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引流量异常减少 出入液均有障碍
处理程序
检查管道、开关和夹子 改变患者体位
加压进液(挤压透析液) 便秘、膀胱充盈
遵医嘱用NS20ml +肝素5-10mg加压冲洗管道
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 ppt课件
学习内容
导管相关并发症
引流不畅 ▲ 管周渗漏
透析液相关并发症
疼痛 ▲ 血性透出液 ▲ 疝 腹壁及外生殖器水肿
CAPD ★ 透析方法相关并发症 IPD ★
透析液引流不畅
原因
管道受压或开关未打开 病人便秘、腹胀或膀胱充盈 导管移位 大网膜包裹、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导管 其他:输卵管伞包裹、导管荷包结扎过紧、
常见原因 透析液渗漏 手术伤口愈合缓慢 腹膜破裂 腹内压增高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d10016fab069dc512201ae.png)
3 ) 适 当控制 出液速度 引流液由线状变 成点 滴状时应及时夹闭引流管 , 以免负压 过大 , 出现大网郄淑膜完文整,吸编辑腹p人p膜t 透侧析管孔相关,并发发症发生生的堵原因塞及预。2防2
4 避免肠蠕动异常 饮食指导 嘱患者多进食 水果 、 蔬菜等粗纤维食物, 保持大小便通 畅 。积极 治 疗慢性肠炎 , 及时纠正肠功 能紊乱。纠正 电解质紊 乱, 避免电解质紊 乱导致肠蠕动异常。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整编辑ppt
23
四、腹透模式的选择
章 俊,三种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完整编辑ppt
24
五、腹透退出情况
徐芳,腹膜透析患者退 出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完整编辑ppt
25
周勤,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完整编辑ppt
26
苏彦,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及培养; ②立即用 1.5%透析液灌注腹 腔内, 保留5min后再放出, 连续 3 次 , 以去除炎 性产物, 缓解 腹痛; ③马上去医院, 遵医
嘱每次灌注腹膜透析液前, 加入抗 生素及
肝素 ; ④开始应用抗生素24h内更换外接 管, 防止腹腔二次感染;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完整编辑ppt
疼痛, 是由于 透析导管插入位置过深之故,
采用缓慢进液同时变换患者体 位, 一般 1 -
2 周后疼痛自然缓解。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完整编辑ppt
10
二、并发症的处理
金秀名,腹 膜 透 析 导 管 置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防 治 对 策
4 避免肠蠕动异常 饮食指导 嘱患者多进食 水果 、 蔬菜等粗纤维食物, 保持大小便通 畅 。积极 治 疗慢性肠炎 , 及时纠正肠功 能紊乱。纠正 电解质紊 乱, 避免电解质紊 乱导致肠蠕动异常。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整编辑ppt
23
四、腹透模式的选择
章 俊,三种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完整编辑ppt
24
五、腹透退出情况
徐芳,腹膜透析患者退 出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完整编辑ppt
25
周勤,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完整编辑ppt
26
苏彦,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及对策
及培养; ②立即用 1.5%透析液灌注腹 腔内, 保留5min后再放出, 连续 3 次 , 以去除炎 性产物, 缓解 腹痛; ③马上去医院, 遵医
嘱每次灌注腹膜透析液前, 加入抗 生素及
肝素 ; ④开始应用抗生素24h内更换外接 管, 防止腹腔二次感染;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完整编辑ppt
疼痛, 是由于 透析导管插入位置过深之故,
采用缓慢进液同时变换患者体 位, 一般 1 -
2 周后疼痛自然缓解。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完整编辑ppt
10
二、并发症的处理
金秀名,腹 膜 透 析 导 管 置 入 术 后 并 发 症 防 治 对 策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02dd03d0d233d4b04e6924.png)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⑤一般先选择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革 兰 阴性菌都有作用的抗生素, 当细菌培养 结果出来时, 根据培养 和药敏结果更换抗 生素; ⑥治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透析液 变 清, 放出液白细胞数< 1 0 0个/ mm 3 , 细菌培养阴性 , 才能停止治 疗; ⑦适当的 抗生素治疗2周, 仍不能控制腹膜炎, 拔 除透析 管, 改血液透析, 1 个月后重新置 管开始腹膜透析。
.
4.导管堵塞
腹膜透析管受压或扭 曲 胃肠功能减退 , 肠蠕动变慢引起便秘及腹腔胀气造成腹膜 透析管受 压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 。
腹腔 内感染 本组发生 2例, 表现为腹膜 内 感染时炎症渗出增加 , 感染后可 以出现腹 腔粘连 , 均可能导致堵管的发生 , 因此 , 要求有严格无菌操作 观念及清洁的操作环 境。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三、腹膜透析置管术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充分做好腹膜透析置管术前 的 准 备 , 避免导管在植入过程中受阻, 减少 腹膜透析导管 移位的发生 。积极 纠正心 衰、 感 染、 高血压 等并发 症 , 确保患者耐受 手术 , 避免术中病情波动影响手术 效果 。 术前 , 如患者便秘可给予灌肠 , 嘱患者排 空膀 胱 。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④腹膜透析管堵塞,发生腹膜炎症时 ,有 很多的纤维蛋白渗出凝块引起导管堵塞。。 ⑤功能性腹膜透析管引流障碍: 导管位置 正常 , 入液顺利, 引流不通畅, 预测与肠 道功能障碍有关。若患者无腹膜炎病史, 灌肠通便后常恢复正常。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
.
⑤一般先选择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及革 兰 阴性菌都有作用的抗生素, 当细菌培养 结果出来时, 根据培养 和药敏结果更换抗 生素; ⑥治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透析液 变 清, 放出液白细胞数< 1 0 0个/ mm 3 , 细菌培养阴性 , 才能停止治 疗; ⑦适当的 抗生素治疗2周, 仍不能控制腹膜炎, 拔 除透析 管, 改血液透析, 1 个月后重新置 管开始腹膜透析。
.
4.导管堵塞
腹膜透析管受压或扭 曲 胃肠功能减退 , 肠蠕动变慢引起便秘及腹腔胀气造成腹膜 透析管受 压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 。
腹腔 内感染 本组发生 2例, 表现为腹膜 内 感染时炎症渗出增加 , 感染后可 以出现腹 腔粘连 , 均可能导致堵管的发生 , 因此 , 要求有严格无菌操作 观念及清洁的操作环 境。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三、腹膜透析置管术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充分做好腹膜透析置管术前 的 准 备 , 避免导管在植入过程中受阻, 减少 腹膜透析导管 移位的发生 。积极 纠正心 衰、 感 染、 高血压 等并发 症 , 确保患者耐受 手术 , 避免术中病情波动影响手术 效果 。 术前 , 如患者便秘可给予灌肠 , 嘱患者排 空膀 胱 。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④腹膜透析管堵塞,发生腹膜炎症时 ,有 很多的纤维蛋白渗出凝块引起导管堵塞。。 ⑤功能性腹膜透析管引流障碍: 导管位置 正常 , 入液顺利, 引流不通畅, 预测与肠 道功能障碍有关。若患者无腹膜炎病史, 灌肠通便后常恢复正常。
乔小军,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郄淑 文,腹膜透析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b748232b160b4e777fcf52.png)
15
腹膜透析导管的拔除
拔除腹膜透析导管的方法:局麻下手术拔除。
16
17
处理:冷腹透液冲洗,重新手术止血
5
6.出口处感染 致病菌:金葡菌属及假单胞菌属 预 防:术前后应用抗生素,及时换药,应用
百多帮软膏等 7.植入位置不当 – 膀胱,腹膜外 8.内脏穿破、损伤
6
9、外涤纶套脱出
原因: -手术时外涤纶套与外口之间的距离过近, -外口的反复感染。 -性感染,
应将其刮除。
7
8
10.导管移位:
腹腔段漂移出真骨盆-漂管 发生率5-30%不等 原因:手术放置不到位,升结肠蠕动、大网膜 牵拉、便秘、腹透管种类等
9
10
移位
正常
11
12
13
14
腹膜透析导管的拔除
拔除腹膜透析导管的指征: 难以控制的多发性、顽固性腹膜炎,霉菌性腹膜炎 难以控制的隧道口及隧道感染 肾移植成功或改行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经应用各种方法仍不能恢复正 常引流者 其他原因,如肾功能经治疗恢复到可以脱离透析者
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1
1.渗漏:术后30天内发生,与手术切口有关, 正 中:7-29%,旁正中:6.5% 我科:1%
原因:糖尿病、年龄>60岁、长期用激素、 手术方式、过早使用大剂量透析
处理:减少透析剂量,暂停PD,手术切口处加压包扎
迟发渗漏(胸腔) 90%发生在右侧,通过横膈先天性胸腹交通 需要暂停腹透、夜间空腹或低剂量留腹、改为血透
2
2.出血:手术切口、隧道口 原因:出血倾向、高血压、术中未正确止血 处理:合理止血,降压等
3.进出液不畅: 术后2-4周内,单向或双向堵塞 原因:大网膜包裹 血凝块、纤维素阻塞、便秘、膀胱充盈等 处理:术后冲洗,通便排尿,尿激酶 溶栓等
腹膜透析导管的拔除
拔除腹膜透析导管的方法:局麻下手术拔除。
16
17
处理:冷腹透液冲洗,重新手术止血
5
6.出口处感染 致病菌:金葡菌属及假单胞菌属 预 防:术前后应用抗生素,及时换药,应用
百多帮软膏等 7.植入位置不当 – 膀胱,腹膜外 8.内脏穿破、损伤
6
9、外涤纶套脱出
原因: -手术时外涤纶套与外口之间的距离过近, -外口的反复感染。 -性感染,
应将其刮除。
7
8
10.导管移位:
腹腔段漂移出真骨盆-漂管 发生率5-30%不等 原因:手术放置不到位,升结肠蠕动、大网膜 牵拉、便秘、腹透管种类等
9
10
移位
正常
11
12
13
14
腹膜透析导管的拔除
拔除腹膜透析导管的指征: 难以控制的多发性、顽固性腹膜炎,霉菌性腹膜炎 难以控制的隧道口及隧道感染 肾移植成功或改行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经应用各种方法仍不能恢复正 常引流者 其他原因,如肾功能经治疗恢复到可以脱离透析者
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1
1.渗漏:术后30天内发生,与手术切口有关, 正 中:7-29%,旁正中:6.5% 我科:1%
原因:糖尿病、年龄>60岁、长期用激素、 手术方式、过早使用大剂量透析
处理:减少透析剂量,暂停PD,手术切口处加压包扎
迟发渗漏(胸腔) 90%发生在右侧,通过横膈先天性胸腹交通 需要暂停腹透、夜间空腹或低剂量留腹、改为血透
2
2.出血:手术切口、隧道口 原因:出血倾向、高血压、术中未正确止血 处理:合理止血,降压等
3.进出液不畅: 术后2-4周内,单向或双向堵塞 原因:大网膜包裹 血凝块、纤维素阻塞、便秘、膀胱充盈等 处理:术后冲洗,通便排尿,尿激酶 溶栓等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ce8b34ad51f01dc381f193.png)
出口处感染
出口处感染的治疗:
出口处感染的普通治疗:主要包括加强部 分护理和运用抗生素乳膏。感染严重者可 将纱布用高渗盐水浸湿,缠绕在导管周围 15 min,每天1 ~ 2 次。
出口处感染的阅历性抗感染治疗:应选择 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假设患者 既往有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出口处感染史, 所用抗生素的抗菌谱也要覆盖这种细菌。
假设不能立刻送检,显显露液袋应存放于冰箱中 冷藏,而已行标本接种的血培育瓶应保管在室温 或37℃。
如APD 患者就医时为干腹,需注入至少1 L 腹膜透 析液留腹1 ~ 2 h 再引流留取标本送检。
显显露液细胞分类计数
显显露液细胞分类计数中白细胞总数大于 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大于50%,阐 明存在炎症,腹膜炎的能够性最大。
出口处感染的后续治疗:
获得出口处分泌物培育及药敏结果后调整抗生素的
运用。除非出口处感染的致病菌为MRSA,普通给予口服
抗生素治疗。
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出口处感染可选择耐青霉胺或
广谱的口服青霉素,也可运用第一代头孢菌素,但对于
MRSA 导致的出口处感染应运用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于部分社区获得的MRSA 感染能
治疗:此类感染通常病症较轻,治疗效果 较好,根据药敏结果运用敏感药物治疗2 周 多可治愈,培育结果证明后可停用抗革兰 阴性菌药物。由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 染引起的病例需运用万古霉素进展治疗。 此类感染如出现复发那么提示腹膜透析导 管内能够有生物膜构成,此时引荐在抗感 染治疗至显显露液转清后改换腹膜透析导 管。
治疗:隧道感染的普通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参见出 口处感染。难治性隧道感染通常需求拔管;剥除 皮下涤纶套能够有利于治疗难治性隧道感染,在 皮下涤纶套剥除后应继续抗感染治疗。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 ppt课件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并发症及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2d0521f78a6529657d5305.png)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治疗
一旦腹透相关腹膜炎诊断明确应立即
开始抗感染治疗,
包括初始治疗和后续治疗 !
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初始治疗
♣ 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 常用经验性抗感染方案 ♣ PD相关腹膜炎的初步处理流程
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
G+菌:
♣应覆盖 G+ 菌和 G- 菌,并
根据当地常见致病菌谱和
药敏,结合患者既往腹膜 炎病史选择药物
CAPD腹腔内使用抗生素推荐参考剂量2
间歇给药 其他 持续给药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氨曲南 达托霉素 利奈唑胺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复合药 氨苄西林/舒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15-30mg/kg,1/5d
15mg/kg,1/5d ND ND
LD1000,MD25
LD400,MD20 LD1000,MD25 LD100,MD25
如有残肾功能 (尿量100ml/d) 在此基础上增 加25%的剂量
APD 可延长单次循环 时间 或暂改为CAPD 以满足对抗生素 留腹时间的要求
氨基糖苷类可能 有耳毒性并影响残 肾,但短期(≤2 周)腹腔内使用安 全有效 间歇给药方式
注意事项 2
头孢、万古、氨基糖苷类可加入同一袋PD液中。而 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类存在配伍禁忌
用药途径、用药方式及注意事项
♣ 推荐腹腔内使用抗生素 ♣ 可连续给药(每次PD液交换时均加药) ♣ 或间歇给药(每天或每间隔若干天仅在一次PD液交换时加药)
♣ 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时 ♣ CAPD 者使用氨基糖苷类或万古时 建议间歇给药
建议连续给药
♣ 间歇给药时,加抗生素的 PD 液至
少留腹6小时
注意事项 1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方法PPT课件
![腹膜透析并发症及处理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6caadf4afe04a1b071de51.png)
腹透并发腹膜炎时如何护理3
• ⑦腹膜炎可使超滤作用消失,如果有体液潴留表 现,可间歇使用IPD。蛋白丢失增多,应嘱患者饮 食中增加优质蛋白或静脉补充白蛋白。
腹膜炎术语
• 再发: 不同。 上一次腹膜炎治疗完成后四周内再次发生,但致病菌
• 复发: 上一次腹膜炎治疗完成四周内再次发生,致病菌相同, 或是培养阴性的腹膜炎。 • 重现: 一次发作治疗完成后四周之后再次发作,致病菌相同。 • 难治性: 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 天后,引流液未能转清亮。
腹膜透析感染
腹膜炎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影响腹透发展
的主要障碍。在80年代,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每病 人年发生1.3次。 国外报道用Y型管组病人每6-7年才发生一次腹膜 炎。 据近年观察结果,在经过良好培训的病人,腹膜 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51-5% 0-4 0-
治疗原则
早诊断,早治疗
经验用药前留取培养标本
待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重视腹膜保护
关键在于保护腹膜,而不是保护腹膜透析管
出口感染的治疗
首先应进行局部涂片和病原菌培养,培养结果出来前 应先行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选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金葡菌,口服抗生素 一般有效。如以往有绿脓杆菌感染史。应选用对该细菌敏 感的抗生素。
待培养有结果后再根据培养的致病菌选用敏感抗生素。
出口感染的治疗
金葡菌和绿脓杆菌引起的出口感染治疗疗程长,常需 联合用药。
加强换药及肉芽组织的清除,换药可每天1~2次。 如果出口处感染严重,可在口服抗生素的同时每天用 高渗性盐水纱布覆盖两次。操作步骤:将纱布用盐水浸湿, 缠绕在导管周围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
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
![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28f6153968011ca3009144.png)
出口培养: • 新植入腹膜透析导管2-4周内,几乎所有的 导管出口均有细菌 • 在出口处外观未见异常但是培养阳性常常 是细菌移生的标志而非感染。建议加强用 抗菌药对出口处进行清洁。
• 有分泌物应做细菌培养,外观正常者无需 进行出口处培养
ppt课件 8
隧道感染
• 隧道感染可能表现为红斑、水肿、导管的 皮下段有压痛,但临床上往往隐匿,超声 检查可见异常。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链球菌和肠球菌
• 一般来说,链球菌腹膜炎易于经抗生素治 愈,而肠球菌腹膜炎较为严重,在致病菌 敏感的情况下,最好经腹腔给予氨苄西林 治疗(观点)(图3)(140,141)。 • 如果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对氨苄 西林敏感,可以选择氨苄西林;否则,利 奈唑胺或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应被用于治疗 VRE 腹膜炎(观点)
ppt课件 14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 • • • • 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腹膜透析技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导致腹膜衰竭、急性超滤失败 引起硬化性腹膜炎 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住院原因(CANUSA 研究 23%) • 增加死亡率(<4%)
ppt课件
15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诊断标准: 下列三项中的一项为疑诊,二项即可诊断 1.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 2.透出液混浊,白细胞计数>100/mm3,多形 核中性粒细胞至少占50% 3. 细菌培养阳性
Blunden M, et al. NephrolDial Transplant 2007; 22: 1714 22 –19. ppt课件
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
• 必须覆盖阴性和阳性菌。根据中心情况定具体抗生素。 • 抗生素经腹腔用药的效果优于静脉输注;间断和持续使用 抗生素的疗效相当1。氨基糖甙类建议间断使用并<3wk。 • 一项针对102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静脉使用头孢 唑啉+奈替米星和使用头孢唑啉+头孢他定,对治疗CAPD患 者的腹膜炎具有相类似的效果2 。 • 静脉万古霉素+口服环丙沙星可能是有效的一线抗菌疗法 (方便,50%住院率,60-70%成功率)3。 • 经验性运用口服环丙沙星+腹腔头孢唑啉的方案也很有效 (85%成功率)4。 • 配合使用尿激酶与否,对经验治疗疗效差的患者无影响5。
• 有分泌物应做细菌培养,外观正常者无需 进行出口处培养
ppt课件 8
隧道感染
• 隧道感染可能表现为红斑、水肿、导管的 皮下段有压痛,但临床上往往隐匿,超声 检查可见异常。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链球菌和肠球菌
• 一般来说,链球菌腹膜炎易于经抗生素治 愈,而肠球菌腹膜炎较为严重,在致病菌 敏感的情况下,最好经腹腔给予氨苄西林 治疗(观点)(图3)(140,141)。 • 如果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对氨苄 西林敏感,可以选择氨苄西林;否则,利 奈唑胺或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应被用于治疗 VRE 腹膜炎(观点)
ppt课件 14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 • • • • 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腹膜透析技术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导致腹膜衰竭、急性超滤失败 引起硬化性腹膜炎 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住院原因(CANUSA 研究 23%) • 增加死亡率(<4%)
ppt课件
15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诊断标准: 下列三项中的一项为疑诊,二项即可诊断 1.腹痛、发热;腹部压痛/反跳痛 2.透出液混浊,白细胞计数>100/mm3,多形 核中性粒细胞至少占50% 3. 细菌培养阳性
Blunden M, et al. NephrolDial Transplant 2007; 22: 1714 22 –19. ppt课件
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
• 必须覆盖阴性和阳性菌。根据中心情况定具体抗生素。 • 抗生素经腹腔用药的效果优于静脉输注;间断和持续使用 抗生素的疗效相当1。氨基糖甙类建议间断使用并<3wk。 • 一项针对102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静脉使用头孢 唑啉+奈替米星和使用头孢唑啉+头孢他定,对治疗CAPD患 者的腹膜炎具有相类似的效果2 。 • 静脉万古霉素+口服环丙沙星可能是有效的一线抗菌疗法 (方便,50%住院率,60-70%成功率)3。 • 经验性运用口服环丙沙星+腹腔头孢唑啉的方案也很有效 (85%成功率)4。 • 配合使用尿激酶与否,对经验治疗疗效差的患者无影响5。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并发症护理课件
![腹膜透析置管术后早期并发症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a6e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5.png)
感染的护理
总结词
预防为主、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感染是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感染,应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若出现切口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通知 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应定期进行导管出口处分泌物的细菌培
养,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
05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
介绍了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基本原理和 操作流程。
提供了实用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详细阐述了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种类、 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本课程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腹膜透析 置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 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对未来护理工作的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腹膜透析置管术 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
护理服务。
推广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如个体化护理、全程护理等, 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健康需 求。
加强与其他医疗领域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推进腹膜透析置管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 透析管、避免损伤腹腔脏器等。
03 腹膜透析置管术 后早期并发症
出血
总结词
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感染和导管失效。
详细描述
出血通常发生在手术部位或穿刺点,可能是由于手术操作损伤血管或止血不彻 底所致。出血可能导致感染和导管失效,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腹膜透析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51页】
![腹膜透析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bae08f1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a.png)
2021/4/27
.
21
管周漏液
➢ ④用以上方法做双层荷包缝合,导管插入 后逐层收紧并扎牢荷包缝线
➢ ⑤对于腹壁松弛的患者嘱其术后多卧床, 少活动,并在术后10天开始CAPD;
➢ ⑥腹水较多的患者可适当放出腹水以减小 张力Ⅲ。采用以上方法可使管周漏液的发 生率大大下降。
2021/4/27
.
22
2021/4/27
80/400mg, 1/d
.
35
Ø 一般处理和抗感染治疗类同出口处感染 Ø 难治性隧道感染常需拔管 Ø 剥除浅克夫可能有利于治疗难治性隧道感染 Ø 在浅克夫剥除后应继续抗感染治疗
2021/4/27
.
36
2021/4/27
.
Company Lo3g7o
并发腹膜炎治疗
诊断明确
初始经验性治疗, 等待培养结果
2021/4/27
.
33
隧道感染
大体表现
超声表现
2021/4/27
.
34Biblioteka 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口服抗生素参考剂量
抗生素 阿莫西林 头孢氨苄 环丙沙星 克拉霉素 红霉素 氟康唑 异烟肼 利奈唑胺 甲硝唑 氧氟沙星 吡嗪酰胺 利福平
甲氧苄啶/SMZ
2021/4/27
剂量
250-500mg, 2/d 500mg, 2/d或3/d
少大网膜粘附; ➢ ⑤置管口有大量大网膜膨出时,可切除部分大网膜; ➢ ⑥皮下隧道应呈弧形,以避免导管成角; ➢ ⑦导管自皮下引出后,确认导管无扭曲后方可缝合皮下组织及
皮肤;⑧腹透液不宜放的过空,否则易发生腹透管虹吸现象导 致大网膜包裹腹透管末端。
2021/4/2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透管用卵圆钳徐徐沿前腹壁向前向下,在病人感觉有尿意或便 意或落空感时即说明已放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顶压好腹
透管,慢慢退出卵圆钳,然后缝扎荷包,一定要紧密,并再进行
结扎加固荷包,以不能轻易拔出腹透管为佳,再用荷包线于内 cuff固定腹透管以防外滑 ,检查有无渗液,将内cuff置于腹直肌前鞘 内,使腹透管在前鞘内向上行走2-3cm以上,以保证腹内段向下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6o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7o
血性透出液
➢ 本组病例在透析中有血性透出液5例。占置 管总数4.7%。2例为切除大网膜后,经保守 治疗1-3天内血性透出液消失。1例为妇女 出现在行经期,当月经干净后血性透出液 消失,其原因为经血经输卵管伞端排入腹 腔所致,1例为卵泡期,1-2次透析后即消 失,另1例除肌肉渗血明显外,未找到任何 原因。
编辑版ppt
10
引流障碍
➢ 引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置管位置偏高或腹透管移位,大网膜 ➢ 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内;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堵塞导管。 ➢ 预防措施: ➢ ①术前排空膀胱和大便,术后保持大便通畅; ➢ ②插管手法应正确,避免大网膜粘着, ➢ ③插管过程中确认导管已插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 ➢ ④无腹水者可先灌人300一500ml无菌生理盐水再行插管,以减
13
透析管流通障碍2
➢ 透析管移位 ➢ 隧道内导管扭曲 ➢ 腹膜粘连:需更换位置,重新插植透析管。 ➢ 功能性引流障碍:可能与肠道功能障碍有
关。需腹部按摩,鼓励病人多行走,给予 轻泻剂或生理盐水灌肠刺激肠蠕动。
编辑版ppt
14
导管移位
(1)手法复位 (2)重力复位 (3)肠蠕动复位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5o
方曲度,缝合前鞘,而后做一皮下隧道使第二涤纶套距皮肤出口 处2-3cm,作一出口,将腹透管从同侧引出皮肤,引出前应注意导 管自然走向以防扭曲,再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2】
编辑版ppt
7
结果
➢ 本文103例肾衰患者,共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106次。
106例次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共有20例出现引流障碍、
➢ 透析管阻塞: 原因: 纤维蛋白凝块阻塞、血块堵塞、大网膜
包裹、 含有肝素的透析液反复抽吸冲洗。
生理盐水20Ml+常规肝素0.4ml(12500单位常规肝素用2ml稀释) 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0.6ml(25万单位尿激酶用5ml稀释)
铜线制成的探针,徐徐插入透析管内进行疏通。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8
血性引流液
➢ 预防措施: ➢ ①有出血倾向者于术前30rain应用立止血1~
2kU l ➢ ②手术中止血应认真仔细。 ➢ ③荷包结扎要牢固,防止组织渗血进入腔; ➢ ④术前术后控制高血压。
编辑版ppt
19
漏液
பைடு நூலகம்
➢ 2 例患者均于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漏液。原
因主要是荷包结扎不紧密或针眼渗液所致,经封管
大网膜包裹、荷包线过紧、渗漏、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发生率为18.8%。11例(10.3%)出现透析液引流障碍。
其中8例经胃镜活检钳、注射生理盐水、导泻、尿激酶
封管等保守治疗,腹透管功能恢复正常。3例保守治疗
失败而行再次手术,其中2例术中发现被大网膜包裹,
切除部分大网膜后再次成功置管,术后未出现异常,1
腹膜透析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叶建明主任医师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资料
➢ 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近5年中对103例尿 毒症患者行腹膜透析植管经验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 1 1. 1 一般资料 103 例腹透患者,男 57 例,女46 例,年龄14-85 岁,平均年龄49 岁, 慢性肾炎71 例,糖尿病肾病21例,多囊肾5例, 多发性骨髓瘤3例,孤立肾1例,痛风肾病1 例,紫癫肾1例,患者均符合腹膜透析指标, 而实施腹透管植入术,进行腹透治疗。
编辑版ppt
6
方法
➢ 均采用局麻外科开放式手术置管。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Tenckhoff 双cuff腹膜透析直管。首选左旁正中切口,其次为右旁正中切口。
切口纵轴中心依患者体型、身高、盆腔前后径情况采用距耻骨联 合上缘12-14cm,切口长度4 - 5cm。遂层切开分离到暴露出腹直 肌后鞘后打开后鞘, 再将腹膜交错提起,切开一小孔,切口不宜大, 仅够放入卵园钳即可,置管前先用园针4#线作荷包缝合,然后将
停透2-3天后好转,无漏液。我们认为在做荷包缝
合时选择的针不宜过粗,以小园针为佳,但缝线不
宜太细,应以4 号线为妥,针脚以内小外大,这样结
扎才能有力和紧密。应注意结扎时松紧有度。开
始透折时间,因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较重,不
允许等待,我们均采用术后立即进行,未有明显
并发症,主要是我们采取了开始时放入的液体不
少大网膜粘附; ➢ ⑤置管口有大量大网膜膨出时,可切除部分大网膜; ➢ ⑥皮下隧道应呈弧形,以避免导管成角; ➢ ⑦导管自皮下引出后,确认导管无扭曲后方可缝合皮下组织及
皮肤;⑧腹透液不宜放的过空,否则易发生腹透管虹吸现象导 致大网膜包裹腹透管末端。
编辑版ppt
11
透析管流通障碍1
➢ 透析管位置不当: 原因:位置过浅;位置过深 将透析管插入正确的位置。
宜过多,以1000ml为妥,或立即行小剂量自动化腹
膜透析。此2例患者均是于较早期出现的漏液,我
们在采取上述改进措施编辑后版p,p无t 漏液发生。
20
管周漏液
➢ 主要原因为导管荷包结扎不牢或针眼渗液所引起,多 发生在腹壁松弛的患者,亦可见于既往有过置管术及 正中切口的患者.
➢ 预防措施:
➢ ①打开腹膜的位置应在腹直肌后鞘弓状线以上,将腹 直肌后鞘与腹膜一并切开并与腹膜一起作荷包缝合, 由于腹直肌后鞘不易撕裂,因此荷包结扎后较牢固。
例系荷包线过紧,经松解后透析管功能正常,再次手术
率为2.9%。5例(4.7%)出现血性透出液,经保守治
疗后消失。发生腹透液渗漏2例(1.8%),经封管停透
2-3天后好转,无漏液。2例(1.8%)出口处感染,经
采用换药及头孢唑林局部处理, 或庆大霉素局部湿敷,
数天后好转。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透管,慢慢退出卵圆钳,然后缝扎荷包,一定要紧密,并再进行
结扎加固荷包,以不能轻易拔出腹透管为佳,再用荷包线于内 cuff固定腹透管以防外滑 ,检查有无渗液,将内cuff置于腹直肌前鞘 内,使腹透管在前鞘内向上行走2-3cm以上,以保证腹内段向下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6o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7o
血性透出液
➢ 本组病例在透析中有血性透出液5例。占置 管总数4.7%。2例为切除大网膜后,经保守 治疗1-3天内血性透出液消失。1例为妇女 出现在行经期,当月经干净后血性透出液 消失,其原因为经血经输卵管伞端排入腹 腔所致,1例为卵泡期,1-2次透析后即消 失,另1例除肌肉渗血明显外,未找到任何 原因。
编辑版ppt
10
引流障碍
➢ 引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置管位置偏高或腹透管移位,大网膜 ➢ 包裹堵塞导管侧孔或嵌入导管内;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堵塞导管。 ➢ 预防措施: ➢ ①术前排空膀胱和大便,术后保持大便通畅; ➢ ②插管手法应正确,避免大网膜粘着, ➢ ③插管过程中确认导管已插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 ➢ ④无腹水者可先灌人300一500ml无菌生理盐水再行插管,以减
13
透析管流通障碍2
➢ 透析管移位 ➢ 隧道内导管扭曲 ➢ 腹膜粘连:需更换位置,重新插植透析管。 ➢ 功能性引流障碍:可能与肠道功能障碍有
关。需腹部按摩,鼓励病人多行走,给予 轻泻剂或生理盐水灌肠刺激肠蠕动。
编辑版ppt
14
导管移位
(1)手法复位 (2)重力复位 (3)肠蠕动复位
编辑版ppt
Company Lo1g5o
方曲度,缝合前鞘,而后做一皮下隧道使第二涤纶套距皮肤出口 处2-3cm,作一出口,将腹透管从同侧引出皮肤,引出前应注意导 管自然走向以防扭曲,再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2】
编辑版ppt
7
结果
➢ 本文103例肾衰患者,共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106次。
106例次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共有20例出现引流障碍、
➢ 透析管阻塞: 原因: 纤维蛋白凝块阻塞、血块堵塞、大网膜
包裹、 含有肝素的透析液反复抽吸冲洗。
生理盐水20Ml+常规肝素0.4ml(12500单位常规肝素用2ml稀释) 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0.6ml(25万单位尿激酶用5ml稀释)
铜线制成的探针,徐徐插入透析管内进行疏通。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8
血性引流液
➢ 预防措施: ➢ ①有出血倾向者于术前30rain应用立止血1~
2kU l ➢ ②手术中止血应认真仔细。 ➢ ③荷包结扎要牢固,防止组织渗血进入腔; ➢ ④术前术后控制高血压。
编辑版ppt
19
漏液
பைடு நூலகம்
➢ 2 例患者均于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漏液。原
因主要是荷包结扎不紧密或针眼渗液所致,经封管
大网膜包裹、荷包线过紧、渗漏、出口处感染等并发症,
发生率为18.8%。11例(10.3%)出现透析液引流障碍。
其中8例经胃镜活检钳、注射生理盐水、导泻、尿激酶
封管等保守治疗,腹透管功能恢复正常。3例保守治疗
失败而行再次手术,其中2例术中发现被大网膜包裹,
切除部分大网膜后再次成功置管,术后未出现异常,1
腹膜透析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叶建明主任医师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资料
➢ 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近5年中对103例尿 毒症患者行腹膜透析植管经验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 1 1. 1 一般资料 103 例腹透患者,男 57 例,女46 例,年龄14-85 岁,平均年龄49 岁, 慢性肾炎71 例,糖尿病肾病21例,多囊肾5例, 多发性骨髓瘤3例,孤立肾1例,痛风肾病1 例,紫癫肾1例,患者均符合腹膜透析指标, 而实施腹透管植入术,进行腹透治疗。
编辑版ppt
6
方法
➢ 均采用局麻外科开放式手术置管。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Tenckhoff 双cuff腹膜透析直管。首选左旁正中切口,其次为右旁正中切口。
切口纵轴中心依患者体型、身高、盆腔前后径情况采用距耻骨联 合上缘12-14cm,切口长度4 - 5cm。遂层切开分离到暴露出腹直 肌后鞘后打开后鞘, 再将腹膜交错提起,切开一小孔,切口不宜大, 仅够放入卵园钳即可,置管前先用园针4#线作荷包缝合,然后将
停透2-3天后好转,无漏液。我们认为在做荷包缝
合时选择的针不宜过粗,以小园针为佳,但缝线不
宜太细,应以4 号线为妥,针脚以内小外大,这样结
扎才能有力和紧密。应注意结扎时松紧有度。开
始透折时间,因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情较重,不
允许等待,我们均采用术后立即进行,未有明显
并发症,主要是我们采取了开始时放入的液体不
少大网膜粘附; ➢ ⑤置管口有大量大网膜膨出时,可切除部分大网膜; ➢ ⑥皮下隧道应呈弧形,以避免导管成角; ➢ ⑦导管自皮下引出后,确认导管无扭曲后方可缝合皮下组织及
皮肤;⑧腹透液不宜放的过空,否则易发生腹透管虹吸现象导 致大网膜包裹腹透管末端。
编辑版ppt
11
透析管流通障碍1
➢ 透析管位置不当: 原因:位置过浅;位置过深 将透析管插入正确的位置。
宜过多,以1000ml为妥,或立即行小剂量自动化腹
膜透析。此2例患者均是于较早期出现的漏液,我
们在采取上述改进措施编辑后版p,p无t 漏液发生。
20
管周漏液
➢ 主要原因为导管荷包结扎不牢或针眼渗液所引起,多 发生在腹壁松弛的患者,亦可见于既往有过置管术及 正中切口的患者.
➢ 预防措施:
➢ ①打开腹膜的位置应在腹直肌后鞘弓状线以上,将腹 直肌后鞘与腹膜一并切开并与腹膜一起作荷包缝合, 由于腹直肌后鞘不易撕裂,因此荷包结扎后较牢固。
例系荷包线过紧,经松解后透析管功能正常,再次手术
率为2.9%。5例(4.7%)出现血性透出液,经保守治
疗后消失。发生腹透液渗漏2例(1.8%),经封管停透
2-3天后好转,无漏液。2例(1.8%)出口处感染,经
采用换药及头孢唑林局部处理, 或庆大霉素局部湿敷,
数天后好转。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