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与水的反应,
氯气通入水中的反应方程
氯气通入水中的反应方程
1 含氯气的反应
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HClO + H2O → H3O+ + ClO–。
由此可见,此反应是一种中性反应,可由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水解,以
及H3O+和ClO–离子。
2 含氯气的作用
氯气具有漂白、杀菌、抗菌等作用,一般用于消毒水、去除污染物、控制水藻、杀灭有害生物等。
因此,它被广泛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污水处理、冷却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
3 实际操作
使用氯气进行消毒时,应该采用无氯代替氯气,并根据水的硬度
和PH值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氯气的剂量一般1-2mg / L,提供足
够的抑制作用。
如果消毒剂用量过大,则可能造成气味和异味,从而
影响水质质量。
4 安全性问题
在氯气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性,因为氯气本身具有剧毒性和
毒性,并具有爆炸特性,还可能造成各种皮肤疾病。
在操作过程中应
当远离火源,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检查,以确保人员的安全性。
5 结论
氯气通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为HClO + H2O → H3O+ + ClO–,它大量用于消毒水、去除污染物、控制水藻、杀灭有害生物等。
此外,在使用氯气时要注意安全性,特别是远离火源,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以确保人员安全。
氯气溶于水离子反应方程式
氯气溶于水离子反应方程式
Cl2+H2O=H++Cl-+HClO。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l、HClO,为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
氯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 (-)+ClO(-),属于可逆反应。
Cl2和水反应会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属于可逆反应。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氯气不燃,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
氯气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含有剧毒(曾经在一战中作为化学武器使用),可用来做消毒剂使用。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再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氯气和水反应实验现象
氯气和水反应实验现象
氯气和水反应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实验现象。
首先,在氯气进入水中的瞬间,会看到白色气泡迅速产生,并且水表面会发生剧烈的搅动和冒泡现象。
氯气逐渐溶解进水中,水的颜色变为浅黄色并且产生一股刺激性气味。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氯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根离子。
其中次氯酸根离子依旧溶解在水中,而盐酸则以分子形式存在。
这样,最终的产物是盐酸和次氯酸根离子的混合物。
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到反应溶液的pH值的变化。
由于盐酸是酸性物质,所以溶液的pH值会下降。
同时,次氯酸根离子也会起到氧化剂的作用,因此可以观察到反应溶液中其他物质被氧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总之,氯气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包括气泡生成、颜色变化、搅动和冒泡现象、气味的变化、pH值的下降以及其他物质的氧化反应等。
氯气溶于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氯气溶于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氯气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液体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HCl(g)+H2O(l)→H3O+(aq)+Cl-(aq),即氯气可在水中分解为氢离子和氯离子。
氯气溶于水,是一种常见、容易实现的化学反应,其多用于空气净化、水源处理等方面的影响。
这一反应有两个过程,即氯气的挥发及水的溶解。
前者是氯气和水转变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HCl(g)+H2O(l)→H3O+(aq)+Cl-(aq),而后者则是氯离子在水中的析出过程。
氯气溶于水,不仅可以空气净化,而且还能够处理水源,除去水中的细菌、有害物质等有害物质,提高水源的品质,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它对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的帮助到我们的生活。
此外,氯气溶于水也有一定的使用危险性,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人体毒性中毒,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如室内不要过多放氯气,减少人体与氯气接触。
总之,氯气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气体-液体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HCl(g)+H2O(l)→H3O+(aq)+Cl-(aq),其在净化空气、处理水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使用时也要注意安全,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氯气与水反应[1]
氯气与水反应[1]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氯气与水反应的过程、机理、实验条件和安全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
一、氯气与水反应的过程氯气与水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物为氢氧化物和氯气。
这个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化氢氯气分子进入水中,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根离子:Cl2 + H2O → HCl + HOCl步骤二:次氯酸根离子进一步分解次氯酸根离子HClO可以被还原成氯离子和氧气:总反应方程式为:1、氯气被水氧化氯气在水中被氧化成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混合物,这是一个催化过程,这为随后的反应创造了条件。
由于催化反应的存在使得系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次氯酸根离子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氧气和氯离子。
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化学反应,需要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
一些必要的实验条件包括:1、使用特殊的化学装置,如氯化氢发生器、氯化氢净化器、气体分配器等。
2、在安全性高的实验室进行实验,保证实验室具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消毒系统。
3、在实验前准备好足够的安全设备,如化学防护服、化学手套、护目镜、呼吸器等。
4、在进行实验前仔细阅读氯气的安全说明,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情况。
五、安全预防措施由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预防措施。
这些预防措施包括:1、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化学防护服,遵守必要的实验操作规程。
2、实验室应该配备完备的治疗设备,如紧急抢救急救箱、注意呼吸和循环疾病等。
3、应该在充分通风的实验室内进行此类实验,以减少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4、必须要有专业的化学师或工程师进行实验操作,并具备监督和管理实验流程的能力。
总之,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高度危险的氧化还原反应,要进行此类实验必须要使用特殊的实验装置和严格的安全预防措施。
cl单质与水反应
cl单质与水反应
cl(氯气)单质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l2 + H2O = HCl + HCl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也是Cl2,本反应是歧化反应。
氯气在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
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上,使该元素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则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被称为歧化反应。
氯气简介
氯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化学式为Cl2。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
氯气中混和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
氯气具有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
氯气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
氯气和水反应的反应热
氯气和水反应的反应热
氯气和水反应时会放出热量,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l₂+ H₂O = H⁺+ Cl⁻+ HClO。
在这个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发生歧化反应。
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此氯气既表现出氧化性也表现出还原性。
反应生成的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且不稳定,可用于消毒。
在实验现象上,当氯气与水混合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并且可以看到混合液中有一些白色的悬浮液。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味越来越浓,混合液中会产生一些小的沉淀。
溶液中会有一些淡黄色的溶质,而淡黄色的部分则是氯根离子的溶解。
接触的表面会变成白色,这是由于氯根离子在表面上积累而形成的白色沉淀物。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引言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反应之一。
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当氯气与水接触时,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离子。
本文将介绍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并详细解释反应过程。
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离子方程表示:Cl2 + H2O → H+ + Cl- + HOCl在这个反应中,氯气(Cl2)与水(H2O)发生反应,生成氯离子(Cl-)、氢离子(H+)和次氯酸根离子(HOCl)。
反应机理氯气与水反应的机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氯气溶解和氯气与水的反应。
1.氯气溶解:氯气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以下反应:Cl2 + H2O → HCl + HOCl在这个反应中,氯气与水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OCl)。
2.次氯酸的离解:次氯酸在水中离解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HOCl → H+ + Cl-这样,氯气与水的反应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步骤:Cl2 + H2O → HCl + HOCl HOCl → H+ + Cl-反应条件氯气与水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和溶液的浓度。
1.温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情况下,氯气与水的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
2.压力:在常温下,氯气与水的反应不受压力的影响。
3.溶液浓度: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因此,增加水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反应过程氯气与水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氯气溶解:氯气溶解在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2.次氯酸的离解:次氯酸分解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3.生成离子:氯气溶解和次氯酸离解的过程中,生成了氯离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
4.反应平衡:氯气与水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的离子保持稳定。
应用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水处理: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剂,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时会生成盐酸,它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g)+H2O(l)→HCl(aq)+HClO(aq)。
在这个反应中,氯气作为气体出现,水以液态乙醇出现,反应所生成的产物为盐酸,它是一种无色的液体,由氯离子Cl-和碱性的氢离子H+构成。
2、氯气与水的反应化学反应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时,氯气会和水中的水离子进行反应,产生两个离子:氯离子Cl-和氢离子H+。
因此,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Cl2(g)+2H2O(l)→2HCl(aq)+ClO-(aq)。
3、控制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因素
氯气与水发生反应会产生热量,因此,温度变化会改变反应结果。
此外,氯气的浓度也会影响反应结果,氯气越多反应产物就会越多。
酸碱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反应的因素,反应的结果会不同的。
4、氯气与水反应的应用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盐酸,因此,可以用这种反应生产出盐酸来代替日常生活当中需要使用的稀释溶液或洗涤剂。
此外,盐酸还可以用来生产某些化学产品,如药物、农药、溶液等,这显示出液氯气与水反应的重要性。
5、氯气与水反应过程中的危险性
氯气本身是一种有毒物质,其有毒性和腐蚀性极强,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能引起人体中毒。
因此,进行氯气与水反应实验需要格外注意安全,严格按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建立一定的安全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
氯气和水反应的比例
氯气和水反应的比例
氯气是一种高度刺激性气体,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
在常温下,它能够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盐酸和次氯酸。
这个反应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注意安全的一个问题。
氯气与水的反应式可以写作:Cl2+H2O→HCl+HClO。
这个反应式展示了两个分子在水中相互结合,生成一个分子盐酸和一个分子次氯酸的过程。
这个反应式中,氯气分子的一个原子与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结合,形成盐酸分子的一个氢原子。
同时,另一个氯气分子中的一个原子与水分子中的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次氯酸分子的一个氧原子。
这个反应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产生强酸——盐酸和次氯酸。
盐酸和次氯酸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广泛应用于金属去污、游泳池消毒、自来水净化等领域。
然而,这个反应所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次氯酸是一种比盐酸更为强烈的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它能够穿透皮肤和眼睛,对组织造成极大的伤害。
更为严重的是,次氯酸与水反应所产生的氯气,同样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氯气与水反应所产生的氯气,被人呼吸或吸入,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尽量避免与氯气和水接触。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氯气与水的反应。
同时,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避免使用含氯消毒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存在。
我们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加强安全意识,尽量避免与这个反应所带来的危险因素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与水的反应(运用三重表征方法设计教案)从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说起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氯元素是一种典型的化学性质活波的主族元素,也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化工生产中很重要的元素,了解氯元素的性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讨卤族元素的性质,从而与其他系列元素性质比较来归纳元素周期律,关于氯气的性质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氯气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氯气与非金属(氢气)、金属(钠、铁、铜)、水、碱的反应和氯气和溴离子、碘离子在溶液中的置换 ],3、氯离子的检验。
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同时重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只学习了氧元素的性质,而在高一前一段内容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和一种非金属-硅的性质,基本可以运用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分析浅层的元素性质的内容,基于此情况预测,学生可以依据氯元素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波的非金属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
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学生就可以分析、归纳出氯气的各种性质。
三.教学内容本次课学习的是氯气与水的反应,主要包括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探究与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两部分内容。
1.问题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入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
2、探究学习宏观表征:实验一(教师操作):在一个充满黄绿色氯气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水,充分震荡。
提出疑问“氯气溶于水后,可能与水发生反应吗,反应产物有那些微粒?”引发学生思考。
然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来进行氯水成分探究。
符号表征:实验二:学生进行验证实验,并确定氯气与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物有H+ 和Cl-实验三:学生探究氯水的漂白成分。
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教师指出漂白作用是次氯酸,同学们观看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过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3、总结课程梳理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有关习题和思考题。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Cl2与H2O是否反应;学习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2、理解Cl2与H2O的反应;能够书写氯气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可以写出氯水的成分,了解氯水的漂白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假设推理、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通过科学推测、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强化合作能力。
3、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过程;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认识氯气溶于水的本质。
2、体会实验探究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3、了解氯气的生活应用现象,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Cl2是否与H2O反应;氯水成分探究;氯水的漂白作用;教学难点氯水的组成;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本次课程由生活情景引入,由问题带出本节课的重点“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探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并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达到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
其中具体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启发法;视频了解法;理论应用于实践。
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节课从问题引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有效地运用了兴趣化的教学策略。
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本节课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日常生活中关于氯气的应用现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现象,牢记知识点。
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将利用大量信息资源,运用PPT与视频等教学媒体,注意配合老师的讲解,以达到呈现知识的最好效果。
4、三重表征的教学策略(重点运用)多重联系策略也即三重表征策略是指在学习化学用语时,有意识地将化学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的宏观事物、所反映的微观结构有机联系起来,深入挖掘符号本身所承载的多重意义,使化学用语的含义具体化,从而做到在理解化学用语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技能的学习,而不是将化学用语当作孤立的符号去机械记忆。
【观看视频】[验证实验1]: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验证实验2]: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教师板书】氯气+水氯化氢+?(符号表征)【教师提问】:“你们太棒了!刚才你们探究氯水成分的过程就是自己设计实验的过程!看来同学们对于设计实验还是很有天分的啊!”那么从视频的探究实验中,你们得到什么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石蕊试液呈现红色,说明溶液呈现酸性,即溶液中有大量的氢离子。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归纳]: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大量的氯离子[归纳]:氯气与水反应,生产的产物之一为氯化氢学生体验:自己观察、分析、归纳的过程,感受:质疑——推测——探究——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过程。
2min【教师提问】:观看了视频,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特别的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知道氯水中有氯气分子,通过探究知道氯水中还有氢离子和氯离子,那么是什么物质把有色物质漂白了呢?这种物质是什么呢?是氯气?还是别的物质?氯气和水反应,除生成氯化氢外,还有另外的产物吗?你们如何判断?把你们的想法与大家交流。
[铺垫问题]:若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有化合价变化吗?学生思考并想出很多方法,有的提议把有色纸条放入干燥的氯气中、湿润的氯气中进行对比;有的提议把有色纸条放入氯水中。
指出不寻常的现象,启发学生联想推测,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1.0min八、教学流程图九、教学反思“氯气与水反应”这节课以化学中研究一个反应的一般思路(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新的物质?)为主线组织教材内容,整体设计思路比较清晰。
通过自来水厂用Cl2杀菌消毒的生活现象创设疑问→学生大胆猜测Cl2与H2O 反应生成了什么新的物质→实验验证生成了HCl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提出新产物HClO→利用视频加深学生理解→知识拓展。
整个探究过程层层推进,从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也解决了与探究问题相关的知识难点,加强了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需改善问题如下:1、本节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但由于条件限制,没能让学生动手实验,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实验设计,利用视频代替课堂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不深,理解不透。
2、本节课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对于这种探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
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并且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3、本教案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用实验或事实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不过现在的学生已习惯了接受式教学,对实验的设计和创新能力不强,若教师不提供恰当的知道,学生可能不会推测到氯水的组成。
这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设问,给予有效的引导。
今后还需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给学生多创造和创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