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习题带解答(下)
![传染病防治法习题带解答(下)](https://img.taocdn.com/s3/m/37784ffec1c708a1284a4442.png)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概念(20分)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 月 1 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25 种,丙类11 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预防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三、简答题(60分)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
![2021年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cc260f81c758f5f61f67fb.png)
2021 年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 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多少个工作日内上报()。
A. 2 个B. 3 个C. 5 个D. 10 个正确答案:D2. 下列哪项内容不归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中毒人数超过30 人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B. 医院性感染暴发C.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 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 例以上的事件正确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A.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 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正确答案:D4.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A. 法定传染病B. 甲类传染病C. 乙类传染病D. 丙类传染病正确答案:A5. 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是()。
A. 县级以上政府B. 市级以上政府C. 省级以上政府D. 国务院正确答案:A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发布。
A. 国务院B. 卫生部门C. 中央宣传部D. 省政府正确答案:B7. 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 应当向()部门通报。
A. 同级卫生部门B. 同级政府C. 上级政府D. 下级政府正确答案:A8. 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 30 分钟B. 1 小时C. 2 小时D. 3 小时正确答案:C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建立。
A. 国务院B. 卫生部C. 省级政府D.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B10. 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
A. 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 卫生部制定发布C. 国务院制定D.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正确答案:A11.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的是:()A. 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 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 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 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正确答案:D12. 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担任。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b0af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d.png)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
A. 保障公民健康B.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C. 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关于传染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类传染病是指最危险的传染病B. 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比甲类传染病要宽松C. 丙类传染病是指对人体健康造成一般危害的传染病D. 所有传染病都必须进行强制报告答案:A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项是医疗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A. 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B.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C. 推销药品和医疗服务D. 限制患者就医的自由答案:A4.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项是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义务?A. 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B. 随意丢弃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C. 隐瞒个人传染病病情D. 拒绝接种疫苗答案:A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
A. 给予行政处罚B. 追究刑事责任C. 进行道德谴责D. 要求经济赔偿答案:A二、判断题1. 传染病防治法只适用于人类传染病的防治。
()答案:错误2.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答案:正确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答案:正确4. 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错误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公民在传染病爆发时,可以拒绝接种疫苗。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答: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法防治、全社会参与。
这些原则指导着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承担哪些职责?答: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包括:及时报告疫情,开展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提供传染病防治的咨询和指导,执行隔离治疗和消毒工作,以及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活动等。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A3版含参考答案)全文剖析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A3版含参考答案)全文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88b1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以上均是2、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防控期间,落实晨、午(晚)检的对象包括:( ) A.学生 B.老师 C.保洁人员 D.食堂工作人员E.以上都是 4、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痢疾病人B.艾滋病病人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5、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性措施错误的是?( ) A.只需要在儿童1岁时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B.使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常规接种C.在流行季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减少集体活动D.定期开展对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流腮知识宣传 6、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 ( )。
A.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B.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或疱疹性咽峡炎。
7、红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 8、水痘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B.秋冬季C.冬春季D.春夏季9、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 )天。
A.3 B.5 C.7 D.9 10、以下关于正确洗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在流动水下洗手B.洗手应持续至少20秒C.七步洗手法可简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D.洗手后要用纸巾或专用擦手巾擦干E.以上均是 11、咳嗽或打喷嚏时不正确做法是?( )A.低头或转身避开他人B.如无纸巾需手肘挡住口鼻C.无遮拦直接咳嗽或打喷嚏D.及时用流动水或免洗消毒液洗手E.纸巾掩住口鼻,之后妥善丢弃纸巾1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保持环清洁和通风。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e8c336ee06eff9aef8072a.png)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 )年颁布实施的。
A.1989B.1965C.19922.国家对传染病实行( )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目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法定传染病有( )种。
A.24B.36C.35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各级zhengfu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5.( )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7.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8.(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A.任何人B.医生C.防疫人员9.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应当有适量的()。
A.生产B.销售C.储备10.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 )的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1.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是( )。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https://img.taocdn.com/s3/m/c44d51da5fbfc77da269b1c4.png)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393eaeefdc8d377ee3253.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及答案【篇一:传染病防治知识考试题(2021】>科室: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b.2021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 c.丙类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5.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 c.丙类6、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早治疗; b.早隔离、早报告;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7、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8、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那些毒株引起的()a.h5n1 h7n7;b.h5n7 h7n9 ;c.h1n9 h7n5 ;d.h3n5 h5n99、治疗鼠疫的首选抗生素为:()a.青霉素;b.红霉素;c.万古霉素;d.链霉素10、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c.以上均包括11. 霍乱是()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12、典型霍乱分以下三期:()a、泄吐期、反应期、脱水虚脱期;b、发热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c、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少尿期;d、泄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13.那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接触;b.血液接触;c.母婴接触;d.近距离呼吸道传播14.预防医源性乙型肝炎的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a、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b、使用真空采血管;c、医护人员做好手的消毒;d、各种医疗器械与用具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15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的报告时限:()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12小时16.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过()a.患病动物咬伤所致;b.呼吸道传播;c.针刺伤引起;d.生锈铁钉扎伤引起17.关于对狂犬病疑似病人的伤口处理,以下哪项不正确()a. 用酒精及碘酒消毒; b、缝合、包扎;c、伤口局部注射一半剂量的抗血清;d、如有感染可做预防破伤风治疗。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d6ec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f.png)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B. 治愈所有已经感染的患者C. 遏制传染病的传播途径D. 增加医疗机构的收入2.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不听从卫生部门的疫情防控指导B. 主动报告自己罹患传染病C. 非法销售假药治疗传染病D. 预防接种疫苗3. 居民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履行以下哪些义务?A. 主动接种疫苗B. 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监测C. 隐瞒自身罹患传染病的情况D. 无条件服从卫生部门的隔离措施4. 以下哪一项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 监测传染病疫情B. 制定传染病防治政策C. 提供传染病的治疗方案D. 领导和指导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5.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以下哪个机构不属于职责范围之内?A. 卫生部门B. 医疗机构C. 政府执法部门D. 国防部门二、判断题1. 近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传染病得到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的控制。
A. 对B. 错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感染传染病后都应进行自我隔离。
A. 对B. 错3.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职责。
A. 对B. 错4. 传染病防治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只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而不会涉及刑事处罚。
A. 对B. 错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传染病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拒绝医疗服务。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传染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3. 卫生行政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是什么?4. 请列举一些居民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基本义务。
5. 请解释一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四、论述题请以400字左右的篇幅,对于传染病防治法在当前疫情下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述。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fdce6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3.png)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姓名:单位:得分:一、概念(20分)1、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2、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3、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5、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填空题(20分)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年月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管理,依靠,依靠。
3、传染病分为类类和类,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11种。
4、对乙类传染病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工作和责任区域内工作。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培训。
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10、和三、简答题(60分)1、甲乙丙传染病包括那些病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bcd9e5f0e7cd18525367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单选题)《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
A.A类B类和C类B.甲类和乙类C.甲类、乙类和丙类D.A类和B类正确答案:C2、(单选题)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批准。
A.医疗机构B.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D3、(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病源携带者是指()。
A.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B.接触病原体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正确答案:C4、(单选题)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A.国际B.国家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政府正确答案:B5、(单选题)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部门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的B.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急救中心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B6、(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A类C.丙类D.乙类正确答案:C7、(单选题)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正确答案:B8、(单选题)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制定。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正确答案:C9、(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预检、隔离B.预检、分诊C.消毒、隔离D.分诊、消毒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807c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a.png)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话题: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知识竞赛知识竞赛通报批评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种。
A35B.37C.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B)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fbb57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0.png)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1 .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OAHBeAg阳性表明血清有传染性BHBsAg持续阳性表示肝脏有慢性损害,预后不良〈C.抗HBS出现表明机体对HBV有免疫力DHBeAg阳性必伴有HBSAg阳性EHBsAg阳性表明机体感染乙肝病毒2 .关于结核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OA.生长快,抵抗力强国答票)B.在干燥痰中可存活6~8个月C.对湿热敏感D.60C经半小时即可被杀死E.煮沸5分钟被杀灭3.关于肺结核,下列哪项不正确OA.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易发生B.病灶多在肺上叶尖C.病灶多在肺下叶背段D.病灶多在肺下叶后基底段E.影像学表现单一,一般病变吸收较快,:确言不)4.关于接种卡介苗,下列哪项不正确OA.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B.每隔5年左右对结核菌素转阴者补种,直至年满18岁1.C.可显著降低儿童发病率及严重性D.极度营养不良者不予接种E.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者不可接种5 .结核菌的易感人群不包括OA.婴幼儿B.老年人C.糖尿病患者D.艾滋病患者E.曾经接种卡介苗的青壮年(Im6 .霍乱的传播途径是经O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用C.虫媒传播D.血液传播E.接触传播7 .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A.尽快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扩容治疗IB.大量应用缩血管性血管活性药物是升血压的关键C.用氢化可的松治疗D.尽快应用抗菌药物治疗E.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者用强心剂毛花背8 .消毒染有霍乱弧菌食具的最佳消毒措施是()A.紫外线B.煮沸C.0.5%过氧乙酸D.3%漂白粉E.3%的来苏儿9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不正确的是OA.原名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引起B.属非自然疫源性疾病C.广泛流行于亚洲、欧洲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D.传染源主要为各种鼠类E.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10.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OA.发病多在夏秋季(:主)B.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C.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D.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E.发病前2周有饮食不洁史或与菌痢接触史I1.下列哪项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不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1.V)OA.血液B.精液C.乳汁D.阴道分泌物E.唾液I12 .艾滋病窗口期的平均时间为OA.35dB.45dC.65dD.75dE.85d13 .艾滋病临床分期正确的是OA.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艾滋病期:答案)B.发热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艾滋病期C.急性感染期、发热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艾滋病期D.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继发机会菌感染期、艾滋病期E.发热期、无症状感染期、继发机会菌感染期、艾滋病期14 .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不包括OA.肺炎B.脑膜炎C.弓形体感染D.急性肾炎E.慢性腹泻15 .目前确定的新冠病毒传播方式有哪些?OA.飞沫传播IB.接触传播C.气溶胶传播D.血液传播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与SARS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O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并会出现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B.早期可能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感染症状,但CT会显示有肺炎现象案)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与SARS类似<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有时可能会引起肺炎1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可分为OA.轻型(正确B.普通型IC.重型(D.危重型18 .慢性肝炎中,凡白蛋白≤32g∕1.,Bi1.>正常上限5倍,PTA60%~40%,A1.T≥正常上限5倍,四项中有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1665d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通过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
A.1989年2月21日B.1989年9月1日C.1989年3月21日3.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C.A类、B类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5.艾滋病属于(A.甲类6.(B.甲类、乙类、丙类)类传染病。
C.丙类B.乙类)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根据情况制定。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地方政府因地制宜7.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地方政府8.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9.(B.各级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0.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和疫情管理工作。
A.本单位A.国际B.责任地段B.国家C.本单位和责任地段)规定的卫生标准。
C.地方)。
)的规定严格管理。
11.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B.国际卫生组织C.地方卫生行政部门13.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4.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C.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15.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由()负责。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7b3f7c77da26924c5b02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科(所)姓名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的临时控制措施。
()5、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什么途径?()A、伪劣消毒剂销售途径B、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外来人员入境途径2、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其尸体应作怎样处理?()A、火化B、冰柜保存,待检 C 、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3、疫区: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之为()A、疫点B、疫区C、疫源地4、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称之为()A、传染病控制区B、疫区C、自然疫源地5、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称之为()A、病媒生物B、病原微生物C、传染源6、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称之为()A、院内感染B、医学感染C、医源性感染7、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称之为()A、实验室感染B、医学感染C、医源性感染8、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什么制度()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9、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之为()A、疫源性传染病B、人畜传染病C、人畜共患传染病10、新的传染病防治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A、20XX年12月1日B、20XX年10月1日C、20XX年10月1日11、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做出怎样行政处罚?()A、予以取缔B、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C、吊销卫生许可证D、以上都是12、下列采供血机构的那些行为属于违法?()A、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B、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C、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13、下列哪些行为违法了传染病防治法?()A、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B、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C、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D、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14、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那些?()A、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E、以上都是15、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及策略是什么?()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按计划实施三、问答题(每题17.5分,共35分)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那些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防控?2、传染病防治法对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的权利有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06b7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e.png)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题单选题(共15题,每题5分,共75分)1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O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D.消除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Oo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正确答案)C.A类、B类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O种。
A35B.39C.404 .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5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O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确答完)C.丙类6.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O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响D.新生儿破伤风、黑热病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OOA、赔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7. ()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I1UmO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O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A.本单位IB.责任区域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的管理制度是:()OA、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正隔笞案)B、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C、国家统一管理D、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OOA、销毁B、消毒C两者都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8. 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传染病防治法》是(B)年重新修订。
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2、《传染病防治法》是由(D)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3、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C)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B)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B)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属于乙类:(C)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7、下列哪一组传染病属于丙类:(A)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8、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9、甲类传染病是指:(A)A、鼠疫、霍乱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10、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B)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B.责任范围C.指定范围D.全国范围11、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B)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D)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39种13、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C)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饮食和托儿工作14、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就实行何种管理:(A)A、强制管理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15、病原携带者是指:(D)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6、传染病法中的“疫点”是指:(A)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17、传染病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D)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疾病的传染源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18、“医源性感染”是指:(B)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C、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9、(A)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地方政府D.公安机关20、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的管理制度是:(A)A、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分类管理B、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管理C、国务院统一管理D、卫生部门统一管理2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分类,但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D)A、肺结核B、病毒性肝炎C、艾滋病D、肺炭疽22、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关机构及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法定疫情责任人报告人是执行职务的:(D)A、社区服务机构B、社会团体及其人员C、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人员D、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人员2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C)A、潜伏体感染B、医源性感染C、医院感染D、病原体感染24、发现传染病病情应及时按照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疫情应遵循的原则是:(C)A、隶属关系原则B、系统控制原则C、属地管理原则D、系统通报原则2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B)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A、采集、运输B、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C、运输、使用D、保藏、使用26、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C)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D、控制传播措施27、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A)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A、血液、血液制品B、血浆、血浆制品C、血液制品D、血浆2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控制疫情的需要,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的是:(A)A、县级以上政府B、市级以上政府C、省级以上政府D、国务院29、必要时可对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的机构是:(A)A、医疗机构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以上两个机构均有权D、以上两个机构均无权30、经检验,属于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C)。
A、封存B、消毒C、销毁D、备案31、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B)。
A、1人B、2人C、3人D、4人32、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
A、赔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行政责任3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违反了有关规定的最高可处(C)以下的罚款。
A、1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下C、10万元以下D、20万元以下34、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A)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B、护士C、医生D、防疫人员3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C),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A、预报B、警告C、预警D、通告3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于(A)公布实施。
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37、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的方针是:(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38、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机构是:(B)A、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C、应急管理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39、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B)担任。
A、政府分管领导人B、政府主要领导人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4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的是:(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4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A)。
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4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B)建立。
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43、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C)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3小时44、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A)部门通报。
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4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B)发布。
A、国务院B、卫生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46、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是(A)。
A、县级以上政府B、市级以上政府C、省级以上政府D、国务院47、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
A、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48、以下哪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D)A、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49、下列哪项内容不归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
A、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B、医院性感染暴发C、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D、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50、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多少个工作日内上报(D)。
A、2个B、3个C、5个D、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