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倒计时课程设计讲解 实用
999倒计时计时器-课程设计

倒计时计时器倒计时计时器的用途很广泛。
它可以用做定时,控制被定时的电器的工作状态,实现定时开或者定时关,最长定时时间为999分钟。
它还可以用做倒计时记数,最长记时时间为999秒,有三位数码管显示记数状态。
一、设计要求用三个可预置数的减计数器组成三个二-十进制减计数器。
用三个译码器和三个LED数码显示器,COMSS电路组成999秒内倒计时。
二、设计任务1.完成全电路的理论设计2.参数的计算和有关器件的选择(秒计时,译码显示)3.对电路进行仿真4.撰写实验报告书一份;A3图纸至少一张。
报告书要求写以下组要内容(1)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2)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和设计(2)仿真的过程的实现目录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3)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4)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 (5)(1).系统设计框图 (5)(2).时钟脉冲发生器 (5)(3).计数器电路 (7)(4).译码器和显示管 (9)四、总结及心得 (11)五、附录 (13)六、参考文献 (14)一、设计任务和要求说明:倒计时计时器的用途很广泛。
它可以用做定时,控制被定时的电器的工作状态,实现定时开或者定时关,最长定时时间为999分钟。
它还可以用做倒计时记数,最长记时时间为999秒,有三位数码管显示记数状态。
(1).用三个可预置数的减计数器组成三个二-十进制减计数器。
(2).用三个译码器和三个LED数码显示器,COMSS电路组成999秒内倒计时。
(1).完成全电路的理论设计(2).参数的计算和有关器件的选择(秒计时,译码显示)(3).对电路进行仿真(4).撰写实验报告书一份;A3图纸至少一张。
报告书要求写以下组要内容(1)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2)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和设计(2)仿真的过程的实现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我们可以用时钟脉冲发生器来产生频率为1Hz的脉冲,即输出周期为1秒的方波脉冲,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74LS192的CP减计数脉冲端,再通过译码器74LS48把输入的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或者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然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关或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
单片机99秒倒计时课程设计用74ls246

单片机99秒倒计时课程设计用74ls246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经典的倒计时电路设计使用的是74LS192或74LS193计数器芯片,而74LS246是一个8位三态缓冲器,与倒计时电路设计关系不大。
下面给出使用74LS192或74LS193实现99秒倒计时的电路设计流程简述:
1. 确定时钟源
在倒计时电路中,需要一个时钟源来驱动计数器进行计数。
可以使用555定时器或水晶振荡器作为时钟源。
2. 设计计数器
使用74LS192或74LS193计数器芯片设计倒计时电路,需要考虑电路的初始状态以及计数器输出的电平状态。
3. 确定触发计数的条件
可以使用按键或外部信号触发计数开始。
在计数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在常开触点上接入继电器,当倒计时完成时,继电器断开触点,使接入的负载失去电源。
4. 设计显示器件
倒计时电路需要一个显示设备,可以使用LED或七段数码管等显示设备。
在使用七段数码管时,需要使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当前值转化为七段数码管的驱动信号,以实现数字显示。
以上是倒计时电路设计流程的简述,具体实现过程涉及到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选型和焊接调试等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选用合适功耗和电性能指标的元器件,并加以保护,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现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范,特别是对于高电压和高温度的电路部分,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防危控制。
99秒计时器课程设计

99秒计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99秒计时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 学生掌握计时器的编程思想,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了解计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编写一个99秒计时器程序。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思维。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时器相关知识,培养编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培养三个方面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信息技术》教材中“计算机编程”章节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内容:1. 计时器原理:讲解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时间与计时器”2. 编程思想:介绍编程中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条件结构,为学生编写计时器程序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三章“编程基础”3. 99秒计时器编程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编程知识,设计并编写一个99秒计时器程序。
- 教材章节:第四章“实践项目”4. 计时器应用:分析计时器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 教材章节:第五章“计算机应用实例”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计时器原理及编程思想学习。
第二课时:编写99秒计时器程序,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课时:分析计时器应用,总结课程知识。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99秒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

99秒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作者:沙爱娟【摘要】:本文介绍是设计99秒倒计时器,它是采用芯片AT89C51的功能并通过74LS373锁存段码后经数码管显示,并通过键盘可以任意调整倒计时时间。
它应用比较广泛,通常用于交通灯,体育场地,电子产品等各种领域。
【关键词】AT89C51 74LS373 数码管键盘第一章方案选择与论证一设计要求(1)该倒计时器应具有基本到时功能;(2)具有启动,暂停复位功能;(3)时间可以任意调整;(4)时间用数码显示,初始值为99秒,扫描时间为1S二根据要求得出一个方案该方案采用单片机程序设计制作,它是利用芯片AT89C51的特殊功能,P3口控制按键开关,当按下开关S1,两个数码管将显示99,然后通过P2.0和P2.1对控制数码管的两个三极管进行位选,P1口输出段码经74LS373锁存来驱动数码管进行倒计时,同时能实现复位、暂停、任意调整时间的功能。
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图1 系统框图第二章各单元电路的设计一.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在发挥具体测控功能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
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单片机最小系统应用框图1.复位电路单片机在开机时都需要复位,以便CPU及其他功能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当通电瞬间稳压电源给电容充电。
RESET为复位输入端,当RESET引脚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使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随着电容充电结束,将使电容与电阻之间将呈现低电平,单片机复位结束。
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0X0000,使单片机程序存储器从0X0000单元开始执行程序。
本设计主要采用上电自动复位电路,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复位电路2.时钟电路本篇论文选择的方案中采用的是内部振荡方式。
采用内部方式时在XTAL1和XTAL2引脚上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可以构成振荡器,如图5所示。
图中C1、C2起稳定振荡频率、快速起振的作用。
99秒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99秒电子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秒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计时、停止、复位等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简单的时间测量,并准确读取时间数据。
3. 学生了解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秒表,完成设定时间、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和复位等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秒表进行实际时间的测量,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学生能够通过电子秒表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秒表产生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电子技术学科特点,以实践性、趣味性和应用性为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秒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时间观念。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秒表基础知识:- 电子秒表的原理与结构- 电子秒表的种类及功能- 电子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 实践操作:- 电子秒表的实操演示与练习- 测量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时间- 小组合作完成99秒计时挑战任务3. 应用与拓展:- 电子秒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探讨电子秒表的发展趋势及新型秒表的特点- 学生分享电子秒表的使用心得,提高时间管理意识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参照教材相关章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秒表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与应用环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电子秒表的原理、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对电子秒表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单片机99S倒计时课程设计

if(temp!=0x0f)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
delayms(10); //延时,消除抖动
if(temp!=0xf0)//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
temp=P1; //重新读取P1口
switch(temp)//判断哪个键按下
{
case 0xeb:
(4)中断子函数:
void T0_time() interrupt 1//定时器0中断函数
{
TH0=(65536-50000)/256;//重装初值
TL0=(65536-50000)%256;
numt0++;//50ms中断一次
}
(5)初始函数:
void init() //初始化函数
{
TMOD=0x01;//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0000 0001)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sw=P0^6;//十位位选
sbit gw=P0^7;//个位位选
sbit led=P3^7;//LED灯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编码定义
二、设计的实现过程······································3
1、矩阵电路····················································4
2、数码显示和驱动电路·······································4
99秒倒计时 说明

(一)99秒倒计时计数器一、设计思路:上电显示99,当发出计时信号开始倒计时,直到0结束计时。
二、设计目的:1.了解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2.掌握数码管显示原理3.掌握基本的单片机控制思想及C语言单片机的编程思想三、工作原理说明:因为是99秒倒计时,运用单片机的定时器0来精确地定时,并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在数码管上循环显示,并附加功能为上电为99,当按下按钮开关为发送的开始计时信号,即按下开关开始倒计时,直到0为止。
四、硬件:单片机、两位一体数码管、排阻、锁存器等五、程序设计:#include <reg5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uchar shi,ge,aa,temp;uchar code table1[]={0x04,0x02};sbit D=P3^0;sbit D1=P1^1;sbit D2=P1^2;sbit D3=P0^0;sbit D4=P0^1;void inital(){ temp=99;D1=1;D2=1;TMOD=0x0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EA=1;ET0=1;TR0=1;}void delay(uint c){ int a,b;for(a=c;a>0;a--)for(b=110;b>0;b--);}void time0() interrupt 1{ 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aa++;}void display(uchar shi,uchar ge){ P1=table1[1];P2=table[ge];delay(1);P1=table1[0];P2=table[shi];delay(1);}void main(){ inital();if(D==1){ D1=0;D2=0;display(9,9);}while(D==0){ if(D3==1){ shi=temp/10;ge=temp%10;display(shi,ge);}else{ shi=temp/10;ge=temp%10;display(shi,ge);if(aa==20){ aa=0;shi=temp/10;ge=temp%10;display(shi,ge);temp--;if(temp==0){TR0=0;}}}}六、软件仿真电路图不能实现在中间数字的停止,即该实验可扩展。
999倒计时课程设计

999倒计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倒计时算法的基本原理,理解999倒计时的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完成999倒计时的计算。
3. 了解倒计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时间管理、赛事倒计时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能够自主设计倒计时算法。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对数学产生兴趣。
2.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时间观念,认识到倒计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倒计时算法,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激发兴趣和引导。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回顾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
- 介绍倒计时算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学习999以内整数的倒数计算方法。
2. 实践操作:- 设计倒计时计算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倒数计算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倒计时相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20分钟):整数运算复习,引入倒计时算法概念。
- 第二阶段(15分钟):讲解999倒计时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 第三阶段(15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倒计时计算游戏。
- 第四阶段(20分钟):小组讨论,分享心得,解决实际问题。
99秒表课程设计

99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秒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如秒、分、时的转换。
3. 学生能运用秒表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并准确读取时间数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秒表,进行开始、停止、复位等功能操作。
2. 学生能运用秒表进行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如实验、体育测试等。
3. 学生能通过秒表进行时间数据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时间观念的尊重,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秒表的使用,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操作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时间测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从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实践活动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如秒、分、时,及其相互换算方法。
2. 秒表的原理与操作:讲解秒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秒表的操作方法,包括开始、停止、复位等功能。
3. 实践活动:a. 使用秒表进行简单计时,如测量物体自由下落时间、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等。
b. 小组合作进行时间测量实验,如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反应时间等。
c. 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运用秒表进行时间管理,如制定学习计划、锻炼计划等。
4. 时间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整理、分析时间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总结与拓展: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观念的重要性。
b. 拓展学生思考,如如何运用秒表进行更复杂的时间测量,探讨时间的价值等。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99-0倒计时设计

1.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显示两位的天数倒计时,如99到1a)当到9时喇叭自动响0时结束b)用LED数码管显示结果c)可以实现预置数功能2. 方案设计与分析2.1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通过减法器实现两位数是十进制数减法运算,实现倒数功能,并通过译码器和LED 数码管驱动电路。
方案二:通过秒表计时器,以及计数器连接成的一天为单位的计时器,接入减法器,实现倒数功能,并通过CD4511接在译码显示器,实现倒计数功能。
比较分析:两种方案相比较,虽然方案二的计数步骤比较多,并且逻辑性可能稍强,并且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图书馆的查阅,对陌生的元器件不是很了解,并且接触很少。
因此,通过比较实用性,合理性,选择方案一。
方案二逻辑框图→→↓2.2 实验方案:用555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两个传输门进行控制两个计数器的触发脉冲,传输门由两个计数器的置位端(LD)控制,当置数时触发脉冲被隔断,用74LS160控制置位端的A,B,C,D门一个脉冲开关控制此计数器的触发端CLK,当按下开关松开时,输出(置位的数)加1.用数码管显示减法计数器的输出,用一个四输入与非门作为反馈,当天数小于9时蜂鸣器响。
3. 原理及技术指标 3.1 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用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频率为10Hz 的脉冲,即输出周期为0.1秒的方波脉冲,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74LS19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再通过译码器74LS160把输入的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或者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然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关或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
99秒秒表课程设计

99秒秒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秒表的基本原理,掌握99秒计时功能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并准确读取时间数据。
3. 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将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使用电子设备进行科学测量的技能。
2. 学生能运用秒表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时间数据分析,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合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通过秒表这一趣味性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课程目标明确,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师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秒表原理介绍:讲解秒表的计时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
- 教材章节:时间及其测量2. 秒表的使用方法:教授99秒秒表的各个功能键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 教材章节:测量工具的使用3. 时间测量实验: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运用秒表进行时间测量,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实验设计与实施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如何读取和记录时间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数据收集与处理5. 时间单位换算: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 教材章节:时间单位及其换算6. 小组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成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教材章节:科学探究与交流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秒表原理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第二课时:时间测量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三课时:时间单位换算,小组讨论与分享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紧密关联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99倒计时课程设计

99倒计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99乘法表的基本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乘法计算;2. 培养学生运用99乘法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快速计算、估算等;3. 引导学生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和性质,提高数学思维。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乘法计算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3. 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分析: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旨在通过99乘法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为数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课程目标展开,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理解和掌握99乘法表的基本概念;b. 掌握99乘法表的运算方法和技巧;c. 运用99乘法表解决实际问题;d. 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节课:引入99乘法表,学习1-9乘法口诀;b. 第二节课:学习10-19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练习;c. 第三节课:学习20-29乘法口诀,掌握乘法计算技巧;d. 第四节课:学习30-39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e. 第五节课:学习40-49乘法口诀,探索乘法运算规律;f. 第六节课:学习50-59、60-69、70-79、80-89、90-99乘法口诀,巩固乘法知识。
3. 教材章节及内容:a. 教材第三章:《乘法口诀及应用》;b. 教材第四章:《乘法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99秒定时器课程设计

99秒定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99秒定时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时间计算和转换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99秒定时器,了解其在我国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2.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意见、分享成果,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科技制作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科技制作有较高的兴趣,但需引导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科学》教材中“时间的测量”章节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与计量单位: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掌握时间换算方法。
2. 定时器的原理与制作:介绍定时器的原理,如电磁继电器、电容充放电等,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99秒定时器。
3. 电路知识与安全:讲解基本的电路知识,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强调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4. 创意设计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定时器,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5. 团队合作与沟通: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时间的概念与计量单位,引导学生进行时间换算练习。
99-0倒计时设计

1. 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显示两位的天数倒计时,如99到1a)当到9时喇叭自动响0时结束b)用LED数码管显示结果c)可以实现预置数功能2. 方案设计与分析2.1 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通过减法器实现两位数是十进制数减法运算,实现倒数功能,并通过译码器和LED 数码管驱动电路。
方案二:通过秒表计时器,以及计数器连接成的一天为单位的计时器,接入减法器,实现倒数功能,并通过CD4511接在译码显示器,实现倒计数功能。
比较分析:两种方案相比较,虽然方案二的计数步骤比较多,并且逻辑性可能稍强,并且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图书馆的查阅,对陌生的元器件不是很了解,并且接触很少。
因此,通过比较实用性,合理性,选择方案一。
方案二逻辑框图→→↓2.2 实验方案:用555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两个传输门进行控制两个计数器的触发脉冲,传输门由两个计数器的置位端(LD)控制,当置数时触发脉冲被隔断,用74LS160控制置位端的A,B,C,D门一个脉冲开关控制此计数器的触发端CLK,当按下开关松开时,输出(置位的数)加1.用数码管显示减法计数器的输出,用一个四输入与非门作为反馈,当天数小于9时蜂鸣器响。
3. 原理及技术指标 3.1 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用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频率为10Hz 的脉冲,即输出周期为0.1秒的方波脉冲,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74LS19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再通过译码器74LS160把输入的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或者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 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 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 ,b ,c ,d ,e ,f ,g )输出,显示十进制数,然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关或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
99秒倒计时器设计

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99秒倒计时器的设计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专业班级:四组员:学号:指导老师:摘要: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关键词】AT89s52;共阴数码管;keil;晶体振荡器一、要求:单片机控制的99s倒计时器,用单片机AT89s52的定时器实现99s 倒计时器。
用两位数码管静态显示倒计时秒值。
二、总体设计:要求的硬件电路都主要由AT89s52芯片、两位数码管、晶振产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asp下载电路组成。
1.1、AT89s52的芯片概述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
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
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8 位微控制器 8K 字节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AT89S52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999倒计时计时器课程设计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册2011 —— 2012 学年度一学期计算机院/系网络工程专业 10 年级班课程名称:倒计时计时器*名:***学号: ************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方案比较与论证 (2)2.1 设计方案比较 (2)2.1.1 方案一 (2)2.1.2方案二 (2)2.2设计方案论证 (3)第三章电路设计 (4)3.1 系统设计框图 (4)3.2 脉冲发生电路 (5)3.3计数器电路 (6)3.4译码器和显示管的合成元件 (7)第四章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8)第一章概述倒计时计时器的用途很广泛。
它可以用做定时,控制被定时的电器的工作状态,实现定时开或者定时关,最长定时时间为999分钟。
它还可以用做倒计时记数,最长记时时间为999秒,有三位数码管显示记数状态。
我们可以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来产生频率为100Hz的脉冲,即输出周期为1秒的方波脉冲,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74LS192D的DOWN减计数脉冲端,再通过DCD_HEX显示十进制数,或者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关或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
第二章方案比较与论证2.1 设计方案比较2.1.1 方案一我们可以用555时基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来产生频率为100Hz 的脉冲,即输出周期为1秒的方波脉冲,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计数器74LS192的CP减计数脉冲端,再通过译码器74LS48把输入的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或者将该方波脉冲信号送到减法计数器CD40110的CP减计数脉冲端,通过计数器把8421BCD码经过内部作和电路“翻译”成七段(a,b,c,d,e,f,g)输出,显示十进制数,然然后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关或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
99倒计时课程设计讲解 实用

1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整体设计方案 (2)3各单元的介绍 (3)3.1最小应用系统 (3)3.1.1 AT89C51 的介绍 (3)3.1.2时钟电路的介绍 (5)3.1.3复位电路 (7)3.2锁存器74LS273的介绍 (8)3.3数码管显示介绍 (9)4 99倒计时主电路图 (10)5程序流程图 (12)6 99倒计时软件程序设计 (13)7总拮 (15)8说辞 (16)9参考文献 (17)1引言目前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际上,单片机得几乎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强大的什么生命力,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单片机的出现尤其对电路工作者产生了观念上的冲击。
在过去经常采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诗实现的电路系统,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可以用单片机予以实现,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已演变成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设计方,而且许多电路设计问题将转化为纯粹的程序设计问题。
INTEL公司从其生产单片机开始发展到现在,大体上可分为3大系列:MCST8 系列、M C S~51系列和M C S_96系列。
M C S~51系列是8为高档单片机系列,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单片机系列。
单片机是把CPU、内存储器和某些W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大规模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优点很多,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面向控制,可以实现分机各分布控制等。
在进行99倒计时的课程设计中就是利用单片机的上述优点,采用的是AT89C51型号的单片机。
99秒倒计时器主要是用在精确时间上。
它是通过一个按键来控制它的开和停,在控制过程中有一个暂停开关和一个复位按钮,它能及时有效的记录瞬间时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2整体设计方案根据课程设计内容,基于MCS 咗1单片机,设计两位八段LED 做99秒钟的倒计 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整体设计方案 (2)3各单元的介绍 (3)3.1最小应用系统 (3)3.1.1 AT89C51 的介绍 (3)3.1.2时钟电路的介绍 (5)3.1.3复位电路 (7)3.2锁存器74LS273的介绍 (8)3.3数码管显示介绍 (9)4 99倒计时主电路图 (10)5程序流程图 (12)6 99倒计时软件程序设计 (13)7总拮 (15)8说辞 (16)9参考文献 (17)1引言目前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际上,单片机得几乎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强大的什么生命力,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单片机的出现尤其对电路工作者产生了观念上的冲击。
在过去经常采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诗实现的电路系统,现在相当大一部分可以用单片机予以实现,传统的电路设计方法已演变成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设计方,而且许多电路设计问题将转化为纯粹的程序设计问题。
INTEL公司从其生产单片机开始发展到现在,大体上可分为3大系列:MCST8 系列、M C S~51系列和M C S_96系列。
M C S~51系列是8为高档单片机系列,也是我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单片机系列。
单片机是把CPU、内存储器和某些W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大规模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优点很多,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面向控制,可以实现分机各分布控制等。
在进行99倒计时的课程设计中就是利用单片机的上述优点,采用的是AT89C51型号的单片机。
99秒倒计时器主要是用在精确时间上。
它是通过一个按键来控制它的开和停,在控制过程中有一个暂停开关和一个复位按钮,它能及时有效的记录瞬间时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2整体设计方案根据课程设计内容,基于MCS 咗1单片机,设计两位八段LED 做99秒钟的倒计 时。
秒表倒计时能够上电复位,复位后系统初始化,八段 LED 显示为00。
因此,硕 件连接设计主要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89C51基本工作电路,接口电路,八段 LED 共阴极电路等等。
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气元件,确定其参数值。
通过硬件连接编写相应的汇编语言源程序,主要包含初始化程序,减一循环程 序,中断程序等。
上机调试,修改,观察运行结果,直到软硬件配合没有问题。
该方案采用单片机程序设计制作,它是利用芯片AT89C51的特殊功能,P3 口控 制按键开关,当按下开始按钮,两个数码管将显示 99,然后通过P2.0和P2.1对控 制数码管的两个三极管进行位选,P1 口输出段码经74LS273锁存器来驱动数码管进 行倒计时,同时能实现复位、暂停的功能。
其系统框图如图 1所示图1系统框图驱动电路 显示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P8A T 8 9 C 5 13.1最小应用系统3.1.1 AT89C51 的介绍Program m able and Erasable R ead 0 M em oiy )的低电压,高性能 CM0S8 位微处 AT89C2051是一种带2K 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 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 高密度 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 MCS 咗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 于将多功能8位CPU 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 的AT89C51是一种高 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AT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 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AT89C51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4k Bytes Fbsh 片内程序存储器,128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 ) , 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U )) 口,5个 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 片内时钟振荡器。
此外,AT89C51设计和配置了振荡频率可为0Hz 并可通过软件设置省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 暂停工作,而RAM 定时计数器,串行口,外中断系统可继续工 作,掉电模式冻结振荡器而保存RAM 的数据,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断激活或 硬件复位。
同时该芯片还具有PD1P 、TQFP 和PLCC 等三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 品的需求。
(1)主要特性:全静态工作:0Hz-24KHz 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128将位内部RAM32条可编程W 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3各单元的介绍AT89C51是一种带 4K 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 —Falsh 理器,俗称单片机。
4K 字节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寿命: 1000写/擦循环)•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GND :接地。
P0 口:P0 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W 口,每脚可吸收8TTL H电流。
当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1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1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 口:P1 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X)口,P1 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 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 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验时,P1 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0.0P0.1P0.2P0.3P0.4P0.5工0.6P0.7EA-Z^pALE/PR0GPSENP2.7P2.6P2.5P2.4P2.3P2.2P2.1P2.0 在FLASH编程和校V cc图2 AT89C51引脚图P2 口:P2 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X)口,P2 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 口被写“ 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 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 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 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 口在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X)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 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 口将输出电流(LL )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1所示:表1P3 口功能说明P3 口引脚特殊功能P3.0RXD (串行输入口)P3.1TXD (串行输出口)P3.2—-(外部中断)INTO °P3.3而1(外部中断1)P3.4TO (定时器0外部输入)P3.5T1 (定时器1外部输入)P3.6W R伤卜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先通)P3 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3.1.2时钟电路的介绍MCS句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一种是外部方式。
(1)内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即是由单片机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和外部跨接的晶振、微调电容构成时钟电路产生时钟的方法。
外接晶振(陶瓷振荡器)时,Cl、C2的值通常选择为30pF (40pF)左右;Cl、C 2对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或陶瓷谐振器的频率范围可在l・2MHz〜12MHz之间选择。
为了减小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叮能安装得与单片机引脚XTAL1 和XTAL2靠近。
由于内部时钟方式外部电路接线简单,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时钟电路如图3所示,内部时钟方式产生的时钟信号的频率就是6 晶振的固有频率,常用feoc来表示。
如选择12MHz晶振,则feoc=12 Xio HzoXTALl33讦o x133pfXTAL2GND图3内部方式时钟电路(2)外部时钟方式。
外部时钟方式即完全用单片机外部电路产生时钟的方法,外部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由XTAL2输入,直接送入内部时钟电路,XTAL1接地。
在介绍完了MCS怖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后,因为CPU的工作周期是基于时钟信号的,是与时钟信号密不可分的。
CPU 在执行指令时,都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由于指令的字节数不同,取指所需时间也就不同,即使是字节数相同的指令,执行操作也会有很大差别,不同的指令的执行时间当然也不相同,即CPU在执行各个指令时,所需要的节拍数是不同的。
为了便于对CPU时序的理解,人们按指令的执行过程定义了几个名词,即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频率(rose)的倒数,是单片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由于时钟脉冲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对同一型号的单片机,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显然就会越快。
然而,受硬件电路的限制,时钟频率也不能无限提高,对某一种型号的单片机,时钟频率都有一个范围,如对M CS怖1单片机,其时钟频率范围是0〜33MHz。
为方便描述,振荡周期一般用P ( pause)表示。
外部时钟多用于多个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多个单片机的同步。
设计中采用内部方式时钟电路。
3.1.3复位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上电时一般都需要进行一次复位操作,以便使芯片内的一些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复位是一种很重要的操作。
器件本身一般不具有自动上电复位能力,需要借助外部复位电路提供的复位信号才能进行复位操作。
MCS怖1单片机的第9脚(RST)为复位引脚,系统上电后,时钟电路开始工作,只要RST 引脚上出现大于两个机器周期时间的高电平即可引起单片机执行复位操作。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MCS巧1单片机复位,即在RST引脚加上大于两个机器周期时间的高电平或W DT计数溢出。
单片机复位后,PC二OOOOH, CPU从程序存储器的0000H开始取指执行。
复位后,单片机内部各SFR的值也复位。
单片机的外部复位电路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
(1)上电复位电路。
最简单的上电复位电路由电容和电阻串联构成。
上电瞬间,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RST引脚电压端为VR为V CC,随着对电容的充电,RST引脚的电压呈指数规律下降。
经过时间tl后,VR降为高电平所需电压的下限3.6V,随着对电容充电的进行,VR最后将接近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