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
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
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
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⑤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⑦同用。
【附方】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心悸的辩证要点
心悸的辩证要点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表现为心跳过快或过慢、心悸感强烈等。
心悸的发生原因很多,如情绪激动、心脏疾病、缺氧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心悸的辩证要点。
一、心悸的病位1、心气不足型心悸轻微,呼吸急促,神疲乏力,夜间易醒,手脚发凉,舌头较淡。
2、气阴两虚型心悸较重,呼吸浅而短促,伴有气短,汗出,口渴,舌头红干。
3、心火旺盛型心悸剧烈,发作突然,气喘吁嘘,口干唇燥,舌头红而干燥。
4、心脾两亏型心悸明显,胸闷,乏力,腹胀,呕吐,大便稀,舌头较淡。
5、心肾不交型心悸较重,伴随头发早白,腰疼,夜尿频繁,手脚发凉,耳鸣,舌头较暗。
二、心悸的病因1、情绪不稳定如过度兴奋、紧张、恐惧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心悸。
2、极度疲劳过度疲劳、吸烟和咖啡因摄入过多等都可能导致心悸。
3、心脏疾病心脏疾病是导致心悸的主要原因,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4、缺氧缺氧也是导致心悸的原因之一,如在高海拔地区活动、运动时没有充分的氧气等。
三、心悸的治疗1、心气不足型需要增强气血,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气阴两虚型需要补充营养物质,适当休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
3、心火旺盛型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紧张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4、心脾两亏型需要调节饮食,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休息等。
5、心肾不交型需要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
综上所述,心悸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位和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节。
重视心悸症状,及时求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1.治疗原则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
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者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2.证治分类(1)心虚胆祛证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心虚胆祛证,若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2)心血不足证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心血不足证,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证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阴虚火旺证,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中医关于“心悸”的临证备要
中医关于“心悸”的临证备要
一、心悸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以快速型多见。
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安、肝气郁结,治疗以益气养阴、重镇安神、疏肝解郁为法。
器质性心律失常,临床以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为多见。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气虚血瘀为主,常用益气活血之法;风心病伴心律失常者,以“通”为主要治则,常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者,在益气养阴、活血通阳基础上可酌加清热解毒之剂。
缓慢型心律失常病机主要为心气虚弱,推动气血运行无力;肾阳不足,不能助心阳搏动。
治疗应以补心气、温肾阳为法。
具体用药,快速型心律失常可加益母草、苦参、莲子心、延胡索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加麻黄、细辛、桂枝等
二、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理论,心悸日久,络虚不荣,当以补益与通络并用。
三、心律失常的急危重症及处理
临床上心律失常变化往往比较迅速。
一般地说室性早搏较房性早搏病情严重,室性早搏中多源性室早、频发室早、两个室早联发以及早搏的R波落在前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上,均被认为是危险征象,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扑动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立即处理以防室颤。
室颤是快速型心律
失常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必须争分夺秒给予除颤。
7种辨证治疗心悸的中医疗法
7种辨证治疗心悸的中医疗法心悸是中医里的一个病证名称,心悸是指病人感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应分虚实论治。
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袪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疗时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1.心虚胆怯之心悸: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可选服安神定志丸。
心悸、怔忡、惊恐不宁者可服用定心汤:龙眼肉30克,酸枣仁15克,山茱萸15克,炒柏子仁12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生乳香3克,生没药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二次,十日一疗程。
肝气偏旺或惊恐所致的心悸、不寐等,可食茯苓粥:茯苓30克,羚羊角粉2克,粳米100克,先将茯苓捣细煎汤去渣,入粳米煮粥,加入羚羊角粉2克,调匀,温服,每日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有平肝息风,宁心安神之功。
2.心脾两虚之心悸:心脾气血两虚证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者可服归脾汤:龙眼肉20克,炒枣仁12克,炒白术12克,茯神9克,当归9克,黄芪15克,人参6克(另煎),木香8克(后下),远志6克,炙甘草3克,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一剂,日服二次,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
或选蜜枣龙眼羹:蜂蜜、大枣、龙眼肉各300克,生姜汁10克,将大枣、龙眼肉洗净,加水适量煎至七成熟时,加入蜂蜜和生姜汁,继续用文火煮熟,每次饮用药汁30克,食用大枣、龙眼肉各5枚,每日三次,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脾虚血少等症,有痰及湿滞停饮者不宜服用。
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缺乏,舌质淡,脉细者可选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子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 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人,每日一次。
3.阴虚火旺之心悸: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黄连阿胶汤:黄连3克,阿胶9克(烊兑),黄芩9克,白芍9克,生鸡子黄2枚,水煎2次,阿胶烊入,用生鸡子黄调入药汁,分二次温服,有滋阴降火安神之功。
心悸患者的辨证施治
心悸患者的辨证施治心悸是指以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常因惊恐、恼怒、劳累而发,时作时止,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不安,稍劳尤甚,形消体瘦,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发作。
1 病因病机心悸的病因概括说来,不外感受外邪,情志内伤,体虚劳倦,药食不当四端。
病机乃气血阴阳亏虚,导致心神失养,或痰饮停滞,瘀阻心脉,扰乱心神,致心神不宁。
1.1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外感风寒湿邪搏于血脉,内犯于心,痹阻心脉,营血运行不畅,发为心悸。
感受温病、疫毒之邪,均可内侵血脉,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暑湿、风温、白喉、梅毒等病,常伴有心悸。
1.2 情志刺激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惊恐,忤犯心神,以致心惊神摇,不能自主而成心悸。
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曰:“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化火生痰,火热暗耗阴血,不能养心而悸;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七情所伤,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火逆于上,阴虚于下,动撼心神而发为惊悸。
1.3 体虚劳倦先天不足,素体虚弱;久病失调,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停聚为饮,寒饮上犯凌心,致心阳受阻,发为心悸;或久病失养伤正,劳欲过度耗阴,损及心之气阴;或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劳倦太过伤脾,气血生化乏源,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以致心失所养,故神不安而志不宁,发为心悸。
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 辨证心悸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惊悸的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实证居多;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刺激亦可发生,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名老中医诊治心悸荟萃
名老中医诊治心悸荟萃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急性或慢性心脏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
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脏腑气血不足或阻滞等原因导致的。
本文将介绍几位名老中医的诊治心悸经验。
名老中医李时中
李时中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研究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李时中认为,心悸是由于气血不足或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
他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补益为主,同时结合调理心脏功能。
以下是他常用的几个方剂:
1. 番泻叶调制汤:主要成分是番泻叶、人参、骨碎补等。
这个方剂可以起到补益心脏、调和气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脏功能衰竭引起的心悸。
3. 葛洪心肾活血丸:主要成分是葛洪心肾活血丸、丹参、桃仁等。
这个方剂可以活血化瘀、补益心脏,适用于心血瘀滞引起的心悸。
2. 茯苓泽泻汤:主要成分是茯苓、泽泻、白术、甘草等。
这个方剂可以利水渗湿、利尿通便、调和气血,适用于脾胃湿气引起的心悸。
心悸的治疗主要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病因来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通过补益心脏、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等方法,可以减轻心悸症状,恢复心脏功能的平衡。
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中医治疗心悸还需要结合日常调理、注意饮食、合理运动等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心悸辨证施护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PART 3
兼证
兼证
心悸伴失眠
兼证
症见: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施护
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刺激 睡前可以泡脚或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来促进睡眠 遵医嘱使用中药治疗:以缓解心悸和失眠症状
兼证
可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等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增加心脏负担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感染的发生 对于严重心悸伴失眠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及依赖性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进行处理
PART 2
虚证
虚证
心血不足证
虚证
症见:心悸头晕,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 施护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补血的食物 如红枣、猪肝等 遵医嘱使用中药治疗:促进气血的生成 和循环 可适当进行柔和的锻炼如太极拳、散步 等增强体质
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PART 1
实证
实证
痰火扰心 证
实证
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 ,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施护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 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适当使用轻泻 剂 胸闷、心悸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中药煎水 服用的方式来缓解症状
兼证
总之心悸的辨证施护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中医关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心悸”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一、病因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丹溪心法·惊悸忡》言:“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法,突遇惊恐,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发心悸。
《济生方·惊悸论治》云:“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
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扰乱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
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
温病、疫毒均可耗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等病,往往伴见心悸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
清·吴澄《不居集·怔仲惊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云:“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
心血不足,多为痰火扰动。
”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中药如附子、乌头、雄黄麻黄等,西药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过量或使用不当,或补液过快或过多等,均可引起心悸二、病机1.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血脉鼓动无力或紊乱,或心阳虚血脉瘀滞,心神失于温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不能上制心火,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血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滞,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失于治节,心脉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
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
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
中医内科指导:心悸的辨证论治(精)
一、辨证要点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
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治疗原则心悸应分虚实论治。
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证治分类1. 心虚胆怯证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 配伍少许肉桂, 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 五味子收敛心气。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 心血不足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症。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名老中医诊治心悸荟萃
名老中医诊治心悸荟萃心悸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到的心搏增快、加快的感觉,常伴有心跳剧烈、高速、强烈、亢奋并出现一系列的心慌、头昏、胸闷等不适感觉。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多属于心阳虚实的表现,中医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门诊及治疗心悸的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荟萃概述。
1. 调理心气的方剂法:(1)加英脉养心汤:治疗心悸、气短、肢冷、舌淡、脉微弱、阳脉瘦弱等。
处方:熟地黄30g,山药30g,黄芩15g,决明子15g,薏苡仁15g,白术15g,夜交藤15g,五味子15g,陈皮10g,制草果10g。
(2)加陈皮苓术甘草汤:治疗心悸、溲赤、四肢沉重、舌胖苔黄等。
处方: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0g,滑石15g,藕节10g。
2. 调理心气的穴位按摩方法:(1)按揉神门穴:位于头皮后中点与两耳后缘连线的中点,用食指或中指按揉,每次1-2分钟,每天1-3次。
(2)按揉心俞穴:位于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2.5寸左右的侧凹陷处,用拇指或双手拇指按揉,每次1-2分钟,每天1-3次。
3. 调理心气的食疗方法:(1)麦冬粥:将麦冬30g研细末,加入煎煮好的米粥中,搅拌均匀后食用。
可用于治疗心气虚弱引起的心悸、气短等症状。
(2)黄芪煲鸡汤:将黄芪30g与老母鸡一只一同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隔水炖煮3小时后取出鸡汤沥清。
每天喝一碗,可用于调理心气虚弱引起的心悸、气短等症状。
4. 调理心气的生活方式:(1)合理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1、B2、B6、B12等的食物,如豆类、谷类、大豆制品等,可以起到调理心气的作用。
(2)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太极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理心气。
中医诊治心悸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主要以调理心气为主。
通过中药方剂、穴位按摩、食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悸引起的不适感,并提高个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等因素作出合理调整,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刘渡舟:心悸的辩证与治疗
刘渡舟:心悸的辩证与治疗心悸指的是心律搏动失常而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
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
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捣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
心是一个有节律搏动的脏器,正常情况下,这种搏动在是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心悸”是一种失常的搏动,没有节律可言,它使人有明显的心跳、心慌的感觉,并往往伴有胸满、气短等症,属于病态的反应。
从中医角度来讲,心悸主要分为心虚失养,与心被邪扰两大类。
(1)心虚失养的心悸1)心阳虚类阳虚心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这段话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变化。
心有这种功能是其阳气的功能所决定的。
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中;胸为阳位,火亦属阳,两阳相合,所以把心称作“阳中之太阳”。
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所以心脏能不息地搏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
由此可见,心主血脉与神志,也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
如果离开了阳气,心就停止搏动,血脉不流,神志消灭。
因此,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伤伐心的阳气,如治疗上的发汗过多;或过服苦寒药物而内伤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虚弱等等,都可以导致心阳虚的心悸证。
心阳虚的心悸特点,反映于外的则是患者用两手交叉按其心上,往往伴有体疲无力,少气懒言等证象。
脉缓弱无力,有时也可出现间歇,舌质淡嫩,舌苔薄白。
治疗应当甘温扶虚,以补心胸阳气,可用桂枝甘草汤治疗。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12克炙甘草6克方中桂枝气味辛温,能上补心阳而温养血脉之寒;佐用炙甘草,复脉补虚,意在桂、甘相合,使其辛甘化阳,益气暖胸,温畅血脉,使心肌得养,则心悸自安。
此方妙在药味单捷,要求一次服完,则药力专一,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医案一:《印机草》载马元仪治一妇,病已一月,而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越一月,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
心悸的中医治疗
24
加减法:
如见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 养心之故,宜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 脉,方中炙甘草甘温复脉,以利心气,人参、 大枣补齐益胃;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地黄、 阿胶、麦冬、麻仁为伍,滋阴补血,以养心 阴,诸药配合,能使气血充盈,则心动悸而 脉结代之症可解。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至心悸者,则用生 脉散以益气养阴。本方人参补益元气;麦冬 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三药合用, 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2021/9/8
23
❖ 心血不足
【症状】 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舌质 淡红,脉象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以归脾汤加减,方中以当归,龙眼肉补 养心血;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 脾,以资生血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 定志;再辅木香行气,使之补而不滞。
2021/9/8
2021/9/8
11
❖ 阴虚火旺
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 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 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 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2021/9/8
12
❖ 心阳不振
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 脉,故心悸不安。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2021/9/8
1
心悸的概念
❖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 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 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 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 时并见。
2021/9/8
2
认识源流
❖ 溯及《内经》
《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 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
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
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
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
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
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
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临床分虚实两类。
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气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
正如《丹溪心法》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2.肝肾阴虚,虚火扰主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足或肾阴亏虚,一则肝阴不足,肝火内炽;一则肾阴亏虚,水亏火旺,均可因虚火扰动而成心悸。
如《石室秘录》说:“怔仲之证,躁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3.心血瘀阻,气滞络阻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心血瘀阻,或寒邪入侵心脉,血寒而凝滞不通;或因痹证日久,致心脉痹阻;或年老气血日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心,气滞络阻等原因,使心失主血脉功能而悸动不安。
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心痛、舌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心血鼓动不畅,血脉运行障碍或瘀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矛盾,治宜活血化瘀,舒心通脉”。
4.痰饮凌心,痰火扰心由于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或肺失宣降,津凝成痰,或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气内停等,均可致痰饮内停,日久凌心射肺,致心悸不安。
或痰郁化热,或夹肝火,则痰热内盛,上扰心神,亦可致心悸之证。
如《血证论》中说:“心中有痰者,痰人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
”凡痰饮内生者,病多日久,虚实夹杂,不仅心病,还涉及到肺、脾、肝、肾等脏,故证情错综复杂,辨证甚难。
5.心阳不振,阳虚作悸由于心阳虚弱,缺乏锻炼,或久病失养,或年老阳虚,或阴损及阳,或阴湿伤阳,或误服寒凉伤阳,久而久之,则可导致心阳虚弱,振奋无力,或心失温养,则可见心悸、胸闷、汗出、肢凉等症。
正如刘渡舟所说:“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伤及心之阳气,诸如治疗上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伐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皆可发生心阳虚的悸证。
”6.气阴两虚,心虚胆怯若素体心阳不足,复感温热邪毒,日久最易耗气伤阴而成气阴两伤,心气虚无以贯心脉而周行全身,心阳虚心失所养致成心悸、心慌、胸闷等症。
也有因心胆气虚而心失所主,胆气虚怯,而决断失常,则遇事易惊恐不安而致心悸。
如突受惊吓,突遇巨响,突见异物,或登高涉险,心惊神摇,不能自主,并逐渐加剧,而时时心悸不已。
如《济生方》所说:“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诊断鉴别(一)诊断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梦,颤抖,乏力,头晕等。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发作常有情绪激动、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5.测试血压,X线胸部拍片及做心电图,超声心动检查。
(二)鉴别1.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以心前区或胸骨后剧痛为主症,可同时出现心悸,脉结代,严重者心痛不止,心痛彻背,唇甲发绀或手足青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甚至晕厥,病情危笃,通过心电图及做心肌酶学检查可进一步区别。
2.与奔豚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
《难经•五十六难》曰:“发至小腹,上至心下,若奔豚状,或上或下无时”;《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篇曰:“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心悸脉多见于结、代、促等象,奔豚多见沉脉;另外,心电图可作进一步鉴别。
3.与卑惵鉴别《证治要诀•怔忡》描述卑惵症状为“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倚门后。
见人则惊避,似矢志状”。
卑惵虽有心慌,其病因为“心血不足”,一般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出现,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异常,是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病。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分清虚实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
临床上一般心悸见有神疲、乏力、脉虚者,为心气虚;见有头晕、色淡、脉细者,为心血虚;气虚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面白者为阳虚;血虚基础上出现少寐多梦、五心烦热、脉细数者为阴虚;舌紫斑、隐青,脉涩或结代者,多夹瘀;脘腹痞满,舌苔厚腻,脉滑者,多夹痰。
临床常虚实夹杂,要仔细辨别。
2.辨惊悸、怔忡惊悸多因外因所致,因惊而悸,怔忡多内因而成,外无所惊;惊悸发作有时,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轻,为心之用病,治疗较易;怔忡自觉心中惕提,动悸不安,稍劳即发,发作无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多为心之体病,治疗较难;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惊悸日久,可以导致怔忡,怔忡可以因惊而加重。
3.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征象,故尚虚辨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以上之浮合脉。
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
脉率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
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
一般认为,若脉呈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象。
脉见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由元气虚衰,脉气衰微所致。
凡久病体虚而脉象见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见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结合辨病辨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温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由风湿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由心阳不振,心搏无力所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二)治疗原则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心悸因于痰浊、水饮、瘀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
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三)分证论治1.心虚胆怯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动数,或细弦。
分析: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气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
心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
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
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劳累耗气,心气益虚,故劳则加重。
脉象动数或细弦为气血逆乱之象。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加减:①时寐时醒者,加川连、肉桂、②梦中惊醒者,加生龙骨、生牡蛎。
③动则心慌气短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
④恐惧不能独卧者,加炒枣仁、熟地、柏子仁、枸杞子、五味子。
⑤苔厚腻,脉滑者,加竹茹、枳壳、半夏、胆星。
2.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兼次症: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
脉象:细弱分析:心脾两虚主要指心血虚,脾气弱之气血两虚证。
思虑劳心,暗耗心血,或脾气不足,生化乏源,皆可致心失血养,心神不宁,而见心悸、失眠多梦。
思虑过度可劳伤心脾,故思虑劳心则甚。
血虚则不能濡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肌肤,故面色无华,口唇色淡。
纳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均为脾气虚之表现。
气血虚弱,脉道失充,则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加减:①心烦,口干者,加玉竹、麦冬。
②腹胀,纳呆者,加生麦芽、生谷芽。
③心动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
3.肝肾阴亏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兼次症: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急躁易怒。
舌象: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
脉象:脉象细数。
分析:肾水亏虚,水不济火,心火偏亢,心神不宁,故心悸失眠。
肾主骨生髓,肾阴不足,骨骼失养,故腰膝酸软;脑海失充,则眩晕耳鸣。
肝开窍于目,主筋,肝阴不足,不能濡目,故视物昏花,两目干涩;筋失所养,故筋脉拘急,肢体麻木。